一、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马歇尔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龙宇洲[1](2021)在《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荷载不断增大,造成了不同等级沥青路面的表面功能衰减很快[1],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高等级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传统公路养护施工时间长、造价高、质量差。超薄磨耗层是一种厚度为1.5cm~2.5cm的骨架嵌挤型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此施工时,乳化沥青喷洒与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同时进行[2],路面一次成型。热混合料引起乳化沥青水分蒸发,促使其快速破乳,在新旧结构层之间快速形成一层黏结性非常强的油膜。这种面层具有超长耐久、抗滑、降低噪音、减少水雾、抗车辙和造价低等优点[3]。因此,开展超薄磨耗层在不同地区的工程应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NovaChip C型级配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超薄磨耗层级配特点、间歇式沥青搅拌站的生产工艺和适应于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三种不同性能的高黏改性沥青,优选出最符合实际施工条件的目标配合比与改性沥青之间的组合类型,通过实体工程证明了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要求,对原材料(集料和沥青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选用三组不同性能的改性沥青进行试验。为充分研究不同级配与不同沥青胶凝材料组合对混合料的影响,提出粗集料的针片状不大于5%和最大粒径16mm筛孔通过率必须达到100%的要求。(2)结合实际需要增加了2.36mm-4.75mm集料用量,确定以2.36mm筛网作为NovaChip C沥青混合料的关键筛孔。在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内,研究关键筛孔通过率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初步拟定了四组目标级配,制定了不同种类沥青胶凝材料下的级配方案,通过马歇尔、析漏和飞散试验,确定了各组不同级配方案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稳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关键筛孔变化与混合料空隙率、最佳油石比和沥青薄膜之间的关系。(3)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优缺点,筛选出最优级配。(4)将最优级配沥青混合料应用在芙蓉大道(湘潭段)快速化路面改造工程中,采用同步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磨耗层的技术要求。最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按最优方案生产条件下原材料的节约数量。
蒋煜[2](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文中认为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能够高效回收、利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且再生混合料性能良好,寿命周期内较其他再生方式、铣刨重铺等具有显着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而成为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何保证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是厂拌热再生技术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级配是混合料性能的先决条件,目前还未形成有效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方法和体系,在RAP掺量确定、级配设计等关键环节上存在较强的经验性。围绕厂拌热再生过程中级配分形特征分析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方法研究,首先探讨了分形理论对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推导了级配分形表述和分维数计算方法,分析了分形理论与传统级配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比了不同铣刨速度、铣刨深度下RAP矿料级配分形特征,基于分形评价分析了铣刨参数对RAP级配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厂拌热再生生产过程,提出了RAP分散程度评价指标,得到了RAP分散与矿料迁移规律;再次,采用Menger海绵模型模拟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结构,推导了混合料空隙分布密度函数,建立了混合料空隙分形模型;最后,以模型矿料间隙率和级配分维数为控制指标设计再生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级配参数对体积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构建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性能参数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体工程应用分析了级配设计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将二度域分维数应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表述中,提供了测定热再生过程中RAP分散特性的试验方法。基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形模型,提出了一种级配设计方法,可以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模型基础。
刘安安[3](2020)在《基于再生粗骨料强化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优质天然石材日渐短缺,与此同时,建筑垃圾的产量也在逐年递增,如何处置和利用好这些建筑垃圾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将废旧混凝土制备的再生骨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可以降低道路建设成本,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是当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简单破碎生产的再生粗骨料品质低,较难满足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为此,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并对强化前后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天然石灰岩粗骨料和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粗骨料在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上的差异,发现再生粗骨料的表面砂浆附着率高、表观相对密度小、吸水率高、压碎值大,其各项性能均明显劣于天然粗骨料,且变异性较大。其次,利用物理(高温-机械研磨)和化学(TEOS溶液浸润)两种方法,分别从去除砂浆和改善砂浆表面特性两个方面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按照影响因素的不同各设计了 9组试验方案,对每组方案强化后再生粗骨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结合微观特性分析,经综合评价后选择400℃+500转的高温-机械研磨组合作为本文再生粗骨料的强化方案。然后,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对再生粗骨料强化前后不同掺量(0%、15%、30%、45%)的7种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增大、稳定度下降、流值升高,经高温-机械研磨强化后,最佳油石比较强化前有所下降。最后,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理想开裂(IDEAL-CT)试验等方法,分别对强化前后不同掺量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和抗开裂性能进行测试,并与天然骨料沥青混合料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掺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对于其他性能则有不利影响;高温-机械研磨强化可以提高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当再生粗骨料的掺量控制在30%以下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经高温-机械研磨强化后,可适当提高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用量。本文研究成果为再生粗骨料的强化及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范钊[4](2020)在《外掺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MA沥青混合料以其优异的抗车辙性能、抗滑能力、耐磨损能力在现代高等级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人们不断在其中掺入各类外掺剂增强其路用性能以适应我国不断增长的交通荷载需求。对于新拌SMA沥青混合料,各类外掺剂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其路用性能,但对于服役期为数年乃至十数年的SMA沥青混合料而言,人们更应该对其长期性能进行综合研究。因此,选择合适的外掺剂掺入SMA-13沥青混合料中,深入分析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的影响,有利于确定养护周期,为道路建设和养护阶段外掺剂的选用提供技术参考。采用马歇尔设计法对玄武岩纤维SMA-13、木质素纤维SMA-13和复掺抗车辙剂与木质素纤维的SMA-13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三种级配的矿料组成和最佳油石比,确定的玄武岩纤维、木质素纤维、抗车辙剂掺量分别为0.4%、0.3%、0.5%,三种级配油石比分别为 5.8%、6.0%、6.0%。采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三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木质素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剂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SMA-13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但是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提高幅度不大;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够显着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但对水稳定性能改善较小。选取老化试验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处理,模拟服役一定年限后的沥青路面实际状态。采用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采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IDEAL-CT开裂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对混合料的抗开裂能力以及裂缝的延伸、发展速率进行研究,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分析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掺抗车辙剂和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高温性能较差,高温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迅速衰减,低温性能、水稳性能、抗开裂性能也在老化阶段有着不同程度的衰弱;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以大幅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耐高温性能,对于裂缝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长期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不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SMA-13沥青路面外掺剂的选用提供技术参考,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宁升华[5](2020)在《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路面损害,面临着严峻的翻修、改建工作,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旧沥青混凝土,据调查每年我国有大量的旧沥青混凝土废弃物无法得到应用而被抛弃堆积或者掩埋在土壤之中。为了解决我国养护过程中所产生废弃沥青混凝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在课题组赵世景的分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基础上再深入研究,主要从分层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溶状态、回收工艺及回收设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能更定性表现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状态的差异性,根据旧沥青参与再生方式来区分再生混合料的部分混溶与完全混溶,拟选用抽提沥青与新沥青混溶调和来表达完全混溶状态,人工分离的RAP料与新沥青加热拌和来表达部分混溶状态,通过对比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混溶程度,分析混溶状态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旧沥青混溶程度是导致再生混合料性能差异主要原因,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较于部分混溶混合料,上面层完全混溶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最大提升率可达到2.2%,下面层可达到4.5%。虽然性能稳定、变异性少的完全混溶再生料在原材料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是在整体生产成本、社会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上仍存在差异,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2)分析回收方式对旧沥青混凝土的破损程度影响,比较人工分离与机械破碎两种回收方式对旧集料级配通过率的差异,试验发现上下层位旧料级配通过率最大变化筛孔尺寸都集中在4.75~9.5mm之间,其差异值分别为8.1%、22.7%,说明旧料中大粒径集料出现“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级配确定,基于此,结合当前旧沥青混凝土的回收工艺,提出旧料的铣刨和破碎的优化回收设备模型。(3)通过正交试验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拌和因素进行显着性分析,根据DOB试验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预热温度等拌和因素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拌和时间>预热温度>预热时间>拌和温度,并且得出拌和时间90s、预热温度110℃、预热时间4h、拌和温度180℃的最优拌和组合的拌和工艺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提高最佳。(4)选用Superpave设计法对部分混溶状态下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新旧沥青混溶程度量化表征试验,通过对不同RAP掺量(20%、30%、40%)、旧料源层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最优拌和条件下进行新旧沥青DOB量化表征,研究表明上面层再生料的混溶程度分别为91%、84%、79%,下面层分别为95%、88%、82%,均不能达到完全混溶程度,验证了工艺中实际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状态为部分混溶,因此,本文建议对RAP料进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时应考虑旧沥青混溶的有效系数。
王友维[6](2020)在《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High Viscosity Compound Modified Rubber Asphalt,HVAR)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粘附性和使用的耐久性。本文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采用复合改性方法,分别研究了三种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多种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以及三种HVAR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和现场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得到以下结论:基于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及复合改性原理,研制了 3种HVAR产品;针对180℃粘度、60℃粘度、软化点、5℃低温延度、25℃弹性恢复等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试验检验分析,提出拟定HVAR60℃动力粘度以不小于2.0万Pa.s为建议技术标准。同时,针对HVAR、普通胶粉改性沥青(AR)、SBS改性沥青等3种沥青,进行25℃黏韧性能试验比较研究;采用BBR(弯曲梁流变仪)进行了PG性能分级的低温性能试验比较研究,其性能指标满足高粘沥青技术要求,具有高粘度、高软化点、高弹性恢复及高粘结性能等特点;低温蠕变性能与SBS相当,高温、常温蠕变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及AR沥青。基于研制的3种HVAR,进行AC-10C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检验及生产工艺研究。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获得3种HVAR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5.2%,5.7%,5.2%;针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分别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进行检验分析。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要求及性能检验指标要求。最后研究选用沈环线(S106)辽阳段二级公路大修工程项目,铺筑了 3.1km HVAR路面试验路并进行现场跟踪检测,研究3种HVAR及其混合料的生产拌和工艺、摊铺碾压工艺、质量控制及试验检测方法,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明显提高,抗水损害性能有较好的改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HVAR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容易存在一定量的连通孔隙,需注意碾压温度及碾压工艺,防止路面透水;在低温性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HVAR明显提升了普通橡胶沥青的技术性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适宜于重载以上交通及抗水损害要求更严格的沥青路面。
闫纲龙[7](2020)在《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室内再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次试验材料为112国道宣化路段翻修所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通过对混合料进行抽提试验评价该路段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情况。利用该路段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以及增溶剂制作大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路用性能试验。分析大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经济与环保效益。得到以下结论:(1)对废旧沥青进行抽提试验,测定沥青含量为4.06%。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三大指标测定,只有软化点满足规范要求,延度与针入度均远小于规范要求,说明沥青老化严重。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即RAP材料)中的矿料部分进行筛分试验,发现级配曲线在AC-13型混合料级配曲线附近,说明矿料部分依然能满足路用要求。(2)利用性能设计法确定沥青再生剂用量,为11%。对再生沥青三大指标测定,可知添加再生剂会导致沥青的热稳定性下降。(3)利用数解法得到不同RAP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的配合比。(4)对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求得对应的最佳沥青用量。得到再生沥青混合料规律为:最佳沥青用量随着RAP掺量增加先减少后增加;稳定度随RAP掺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流值随RAP掺量增加而增加。(5)对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得到:RAP材料增加会使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提高,水稳定性能下降,低温稳定性下降的规律。(6)添加一定量增溶剂可有效提高再生剂对废旧沥青的再生效果,根据试验,增溶剂合理用量在10%20%之间。(7)使用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环保效益。以112国道宣化路段为例,该路段废旧沥青混合料料用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每年可节约沥青481吨与土石资源11375吨。不仅利于资源循环利用,且解决了沥青废料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刘佳[8](2020)在《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广泛使用,不但使道路的路用性能得到了改善,而且解决了废旧轮胎再利用的问题。橡胶沥青在高温稳定性、低温脆裂性能、疲劳性能、温度和光照的老化性能、水损坏的性能等试验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我国东北季冻区寒冷季节的低温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的需求也有所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加。而当积水的橡胶沥青路面受车辆循环荷载和冻融循环的破坏时,路面会产生掉料、松散、剥落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路面的水损害。如何更好地利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避免道路过早地受到水损害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针对季冻区如何合理地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分析。首先,本文对橡胶沥青和辽河90#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弹性恢复和粘附性等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主要针对东北季冻区的环境特点,进行了低温针入度、低温延度和低温弹性恢复试验,得出了橡胶沥青与辽河90#沥青相比,其高低温针入度大、低温延展性好、低温弹性恢复能力强的特性。其次,分析了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开展试验分析。进行了原材料基本路用性能参数试验:对橡胶沥青、集料、填料、外掺剂等原材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结果均满足现行规范的基本要求。并选用北方地区常用到的AR-AC-13和AR-SMA-13两种类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空隙率、胶粉掺量和油石比,进行试验研究。本文将以空隙率为主要因素深入分析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对相同配合比的AR-AC-13和AR-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空隙率的条件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最后,结合北方季冻地区的气候特点,对AR-AC-13和AR-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了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级配下,橡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改变对其水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适宜区间内的空隙率会使橡胶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水稳定性更好,否则会使其水稳定性下降,并分析出了混合料的合理空隙率范围。接着,选用AR-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冻融劈裂试验,以冻融劈裂强度比TSR为参数,分析了胶粉掺量和油石比对混合料水稳性的影响。在现场施工中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也是压实度的体现,本论文可以为日后道路施工时,如何采用合理的碾压得到符合标准的压实度提供参考。
严诺[9](2020)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着较好的力学特性、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从而近年来成为我国主要的公路路面类型。但随着日益增加的大流量交通、车辆重载超载等问题出现,造成许多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开裂、车辙、破损等病害,其运行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车辙相较于其他病害造成沥青路面的损坏更大、发生率及维修难度更高,对路面交通运输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六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在典型断面钻取芯样进行沥青抽提试验、筛分试验等来探究导致该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基于马歇尔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完成了沥青材料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的研究。对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行车道车辙病害情况较超车道严重,且中面层产生的车辙变形量相对较大。通过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毛体积密度测定,发现压密变形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对不同车辙深度路段的芯样进行筛分试验、沥青抽提试验,发现沥青含量和级配都对车辙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级配偏细也是导致研究路段车辙发生的重要原因。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基础,通过室内车辙试验研究不同沥青材料、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研究了不同温度与不同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级配越细、荷载越大、温度越高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是不利。通过水稳试验研究不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表明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大,其水稳定性随之降低。从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措施角度出发,分别从晒水降温处理、设置专用爬坡车道、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高阳[10](2020)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温稳定性较差一直是困扰着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的一个难题,尽管目前已有较多材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但是大多数材料依然未能改变其粘弹性的本质。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UPC)是指利用不饱和聚酯(UP)作为粘结剂,将骨料及填料在引发体系作用下固化交联成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UPC具有抗压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强,可塑性高,固化成型快等优点,已应用于建筑、冶金等行业,然而在道路行业的研究及应用较少。为了便于UPC在道路行业的推广应用,本文对UPC的设计、路用性能、微观特性以及固化动力学进行研究。为了得到适于路用UPC的粘结材料,对间苯型、邻苯型、双环型以及双酚A型UP进行初选,以氧化甲乙酮(MEKP)以及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异辛酸钴以及N,N-二乙基苯胺为促进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液态丁腈橡胶(LNBR)、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以及聚醋酸乙烯(PAVc)为增韧剂,对UP的配比及改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初选出两种树脂配比:(1)(间苯型UP以/双酚A型UP)树脂:BPO:N,N-二乙基苯胺:对苯二酚=100:1:0.5:0.06;(2)(间苯型UP以/双酚A型UP)树脂:MEKP:异辛酸钴:对苯二酚=100:1.5:0.75:0.04;综合考虑增韧剂改性UP的施工性能及力学性能,获得相容性良好、储存稳定、弯曲、拉伸、冲击韧性及低温蠕变性能优异的LNBR改性UP。结合UP本身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集料级配设计,提出基于体积参数的UPC设计方法,并对其试验检验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相较于连续级配,采用间断级配设计的UPC的整体力学性能更优;UPC的聚灰比宜控制在3.5-9.0%之间;车辙试验表明UPC高温稳定性明显优于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及弯拉试验表明UPC的抗弯曲变形能力及弯拉性能相对较弱;冻融循环试验更适于UPC的水损性能研究;综合UP力学性能以及成本,建议UPC空隙率宜控制在4.0%左右。利用上述的UPC设计方法,制备了UPC以及LNBR改性UPC,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PC的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劈裂强度高于沥青混合料;UPC浸水残留稳定度大于100%,残留劈裂强度大于80%;UPC在高温及水耦合作用下具有优异的抗水损性能,在低温以及水耦合作用下水稳定性性能有所下降;UPC的弯拉性能介于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混合料之间,其弯拉强度大于路用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弯拉应变小于沥青混合料的应变;UPC具有良好的抗油侵蚀性能;UPC的力学性能在老化条件下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出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用LNBR对于UPC进行改性后,尽管其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以及抗劈裂强度略有降低,但马歇尔流值、弯曲应变以及疲劳寿命明显提高。为了观察UP以及UPC的微观特性,利用分子动力学对UP及UPC进行计算模拟。根据UP分子结构及固化特性,提出适于UP固化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对UP与集料之间的界面关系进行模拟,获得UP与各集料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集料中四种主要化学组分对UP的相互作用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Al2O3、Fe2O3、Ca O、Si O2。针对UPC的固化行为,通过改变UP、引发助剂、增韧剂、集料的种类,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研究了UPC各组分对UP固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酚A型UP的表观活化能要高于间苯型UP的表观活化能;MEKP对UP的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大于BPO的影响;LNBR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UP的固化动力学特征温度以及表观活化能;集料中各组分按对UP的固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由强到弱排序为Al2O3、Fe2O3、Si O2、Ca O。
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马歇尔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马歇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及研究状态 |
1.2.1 超薄磨耗层国外研究状况 |
1.2.2 超薄磨耗层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薄磨耗层原材料选择 |
2.1 粗集料 |
2.1.1 粗集料的物理性能 |
2.1.2 粗集料级配 |
2.2 细集料 |
2.2.1 细集料的物理性能 |
2.2.2 细集料级配 |
2.3 矿粉 |
2.4 沥青胶结料 |
2.5 乳化沥青 |
2.6 本章小结 |
3 超薄磨耗层配合比设计 |
3.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 |
3.1.1 四种不同类型骨架嵌挤结构混合料 |
3.2 确定目标空隙率和关键筛网 |
3.3 目标级配的确定 |
3.3.1 初始级配试验 |
3.3.2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试验 |
3.3.3 初始目标级配确定 |
3.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3.4.1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4.2 最佳沥青用量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超薄磨耗层的路用性能研究 |
4.1 高温稳定性 |
4.1.1 高温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4.1.2 总结与分析 |
4.2 低温抗裂性 |
4.2.1 低温抗裂性的研究方法 |
4.2.2 结论分析 |
4.3 水稳定性 |
4.3.1 水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4.3.2 结论分析 |
4.4 抗滑性能 |
4.4.1 抗滑性能研究方法 |
4.4.2 总结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超薄磨耗层实体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设备及施工工艺 |
5.3 超薄磨耗层Novachip C型生产配合比设计 |
5.4 试验路段铺设及路用性能检测 |
5.5 芙蓉大道(湘潭段)快速化改造超薄磨耗层施工 |
5.6 超薄磨耗层的成本控制及经济效应 |
5.6.1 成本控制 |
5.6.2 经济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现状 |
1.2.2 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分形理论在道路工程上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分形理论与沥青混合料级配理论 |
2.1 分形理论 |
2.1.1 分形体的特征及判别 |
2.1.2 分形维数 |
2.2 分形理论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评价中的适用性 |
2.3 分形理论与其他级配理论关系 |
2.3.1 分形理论及描述 |
2.3.2 与其他级配理论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AP矿料级配的分形特征分析 |
3.1 RAP获取过程中矿料级配分形评价 |
3.1.1 原路面矿料级配差异 |
3.1.2 铣刨速度对RAP矿料级配的影响 |
3.1.3 铣刨深度对RAP矿料级配的影响 |
3.2 RAP加热过程中矿料级配分形评价 |
3.2.1 RAP分散特性与矿料迁移特性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结果 |
3.2.4 单级RAP分散特性分析 |
3.2.5 RAP整体分散与迁移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nger海绵模型的空隙模型研究 |
4.1 Menger海绵模型 |
4.2 基于Menger模型的空隙分形模型 |
4.2.1 空隙分布密度函数 |
4.2.2 空隙参数分形模型 |
4.3 空隙参数计算与分析 |
4.3.1 试验方案 |
4.3.2 级配设计 |
4.3.3 空隙参数计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enger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
5.1 级配设计 |
5.1.1 原材料选择 |
5.1.2 级配分维数 |
5.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5.1.4 新集料级配设计 |
5.2 马歇尔指标评定 |
5.2.1 空隙率 |
5.2.2 试验矿料间隙率 |
5.2.3 有效沥青饱和度 |
5.2.4 稳定度 |
5.3 路用性能验证 |
5.3.1 高温稳定性 |
5.3.2 低温稳定性 |
5.3.3 水稳定性 |
5.4 实体工程应用与检测 |
5.4.1 工程概况 |
5.4.2 配合比设计 |
5.4.3 试验路铺筑与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再生粗骨料强化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骨料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再生骨料强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再生骨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再生粗骨料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评价 |
2.1 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
2.2 再生粗骨料的来源及生产 |
2.3 性能指标测试 |
2.3.1 表观相对密度 |
2.3.2 吸水率 |
2.3.3 压碎值 |
2.3.4 砂浆附着率 |
2.3.5 与沥青的黏附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生粗骨料性能强化研究 |
3.1 物理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
3.1.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3.2 化学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
3.2.1 试验材料及反应原理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再生粗骨料微观特性分析 |
3.3.1 表面微观形貌 |
3.3.2 化学组成 |
3.4 强化效果评价及方案比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4.1 原材料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1.3 矿粉 |
4.2 矿质混合料组成 |
4.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4.3.1 马歇尔试验 |
4.3.2 再生粗骨料对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粗骨料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
5.1 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
5.1.1 高温性能评价方法 |
5.1.2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5.2 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5.2.1 低温性能评价方法 |
5.2.2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5.3 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
5.3.1 水稳定性评价方法 |
5.3.2 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5.4 抗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5.4.1 抗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5.4.2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5.5 抗开裂性能试验研究 |
5.5.1 抗开裂性能评价方法及原理 |
5.5.2 理想开裂(IDEAL-CT)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外掺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MA-13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1.2.2 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检测与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2.1.1 集料和填料 |
2.1.2 沥青 |
2.1.3 纤维稳定剂 |
2.1.4 抗车辙剂 |
2.2 不同外掺剂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2.1 掺玄武岩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2.2 掺木质素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2.3 复掺抗车辙剂和木质素纤维SMA-1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外掺剂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
3.1 高温稳定性能 |
3.2 低温抗裂性能 |
3.3 水稳定性能 |
3.4 不同外掺剂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掺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
4.1 长期性能的试验方法 |
4.2 高温稳定性能 |
4.2.1 车辙试验 |
4.2.2 单轴贯入试验 |
4.3 抗开裂性能 |
4.3.1 抗低温开裂试验 |
4.3.2 IDEAL-CT开裂试验 |
4.3.3 SCB半圆弯拉试验 |
4.4 水稳定性能 |
4.5 外掺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状况 |
1.2.1 国外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应用概况 |
1.2.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旧沥青不同参与方式的最佳沥青用量及路用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1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2.2 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级配的确定 |
2.2.3 旧沥青参与方式的选择 |
2.3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2.3.1 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的估算 |
2.3.2 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2.3.3 目标级配的最佳配合比的试验结果 |
2.3.4 不同混溶状态再生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分析 |
2.4 RAP料中旧沥青不同参与再生方式的路用性能比较 |
2.4.1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
2.4.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
2.4.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
2.5 基于混溶状态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效益分析 |
2.5.1 再生混合料的直接经济效益 |
2.5.2 社会和环境效益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AP料低损伤分离解体设备的研发 |
3.1 引言 |
3.2 设备研制思路 |
3.2.1 旧沥青参与再生方式的理论研究 |
3.2.2 RAP预处理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 |
3.2.3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破碎和筛分工艺分析 |
3.2.4 旧沥青路面回收集料的检验分析 |
3.3 回收设备的研究 |
3.3.1 回收设备的选择和改进 |
3.3.2 铣刨设备原理和模型 |
3.3.3 破碎设备原理和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体RAP料裹覆沥青的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测试方法 |
4.2.1 混溶状态的测试方法比选 |
4.2.2 新旧沥青混溶程度量化表征的试验方案 |
4.3 基于DOB的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影响研究 |
4.3.1 拌和工艺的影响分析 |
4.3.2 再生剂的影响分析 |
4.3.3 RAP料掺量的影响分析 |
4.4 高混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2.2 高粘度改性沥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2.1 沥青粘度及高粘沥青 |
2.2 湿法处理橡胶沥青的类型及特征 |
2.2.1 沥青-橡胶结合料 |
2.2.2 橡胶改性沥青 |
2.3 橡胶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 |
2.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改性机理 |
2.4.1 橡胶沥青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2 高粘复合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室内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基本技术试验指标 |
3.2.1 180℃旋转粘度试验 |
3.2.2 60℃动力粘度试验 |
3.2.3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 |
3.2.4 弹性恢复试验 |
3.3 黏韧性试验 |
3.3.1 黏韧性试验概述 |
3.3.2 黏韧性试验结果与处理 |
3.4 低温蠕变性能试验(BBR) |
3.4.1 路面设计温度及高低温试验温度确定 |
3.4.2 BBR试验概述 |
3.4.3 BBR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5 热稳定性试验 |
3.5.1 热稳定性试验概述 |
3.5.2 热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原材料技术要求 |
4.2.1 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 |
4.2.2 集料性能组成及级配 |
4.3 目标配合比设计 |
4.4 试验验证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4.3 车辙试验 |
4.4.4 小梁低温弯曲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路铺筑与性能检测 |
5.1 概述 |
5.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5.2.1 原材料性能及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
5.2.2 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及运输 |
5.2.3 混合料性能检测 |
5.3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
5.3.1 摊铺设备要求 |
5.3.2 低温摊铺及其工艺 |
5.3.3 低温碾压及其工艺 |
5.4 试验路检测与分析 |
5.4.1 渗水系数测试 |
5.4.2 构造深度检测 |
5.4.3 摩擦系数检测结果 |
5.4.4 平整度检测结果 |
5.4.5 弯沉检测结果 |
5.4.6 裂缝观测结果 |
5.4.7 车辙观测结果 |
5.4.8 测试路跟踪检测主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室内再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室内再生试验研究流程图 |
第二章 回收RAP材料分析与评价 |
2.1 适用路段自然状况调研与性能气候分区 |
2.2 RAP材料含水率试验 |
2.3 RAP中废旧沥青抽提试验 |
2.4 RAP材料沥青含量 |
2.5 沥青老化程度评价 |
2.6 RAP中集料级配测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化沥青再生试验与性能评价 |
3.1 沥青再生剂用量确定方法 |
3.1.1 性能设计法确定再生剂用量 |
3.2 增溶剂对再生沥青的性能影响 |
3.3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1 矿料组成设计方法 |
4.1.1 图解法计算矿料级配 |
4.1.2 数解法计算矿料级配 |
4.2 再生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 |
4.2.1 数解法求矿料合成级配 |
4.2.2 新矿料筛分试验 |
4.3 不同RAP掺量下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
4.3.1 不掺RAP材料的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 |
4.3.2 20%RAP材料掺量下混合料合成级配 |
4.3.3 30%RAP材料掺量下混合料合成级配 |
4.3.4 40%RAP材料掺量下混合料合成级配 |
4.3.5 50%RAP材料掺量下混合料合成级配 |
4.3.6 60%RAP材料掺量下混合料合成级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5.1 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与试件制备 |
5.2 矿料密度测定 |
5.2.1 矿料毛体积相对密度测定 |
5.2.2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 |
5.2.3 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
5.2.4 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5.3 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 |
5.4 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 |
5.4.1 不掺RAP材料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4.2 20%RAP材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4.3 30%RAP材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4.4 40%RAP材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4.5 50%RAP材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4.6 60%RAP材料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
5.5 RAP材料掺量对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 |
5.6 RAP材料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
6.1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
6.1.1 高温稳定性概述与试验方法 |
6.1.2 不同RAP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6.1.3 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
6.2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
6.2.1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概述与试验方法 |
6.2.2 不同RAP掺量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 |
6.2.3 再生剂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的影响 |
6.3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6.3.1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概述与试验方法 |
6.3.2 不同RAP掺量混合料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6.3.3 沥青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 |
6.4 RAP材料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分析 |
6.5 再生剂对混合料路用性能作用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综合效益分析 |
7.1 再生沥青混合料成本效益分析 |
7.2 再生沥青混合料环境效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发展 |
1.1.2 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2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橡胶沥青改性机理及性能分析 |
2.1 橡胶沥青作用机理 |
2.1.1 沥青的组成及结构 |
2.1.2 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 |
2.1.3 橡胶沥青原材料要求 |
2.1.4 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
2.1.5 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 |
2.2 橡胶沥青基本性能分析 |
2.2.1 针入度试验 |
2.2.2 延度试验 |
2.2.3 软化点试验 |
2.2.4 弹性恢复试验 |
2.3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体系分析 |
2.4 橡胶沥青粘附性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矿料 |
3.2 填料(矿粉) |
3.3 橡胶沥青 |
3.4 外掺剂 |
3.5 矿料级配设计 |
3.6 油石比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研究 |
4.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2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1.3 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4.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选择 |
4.2.2 冻融劈裂法试验方案 |
4.2.3 浸水车辙法试验方案 |
4.3 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3.1 不同空隙率的试件制备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5 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车辙类型及形成机理 |
2.1.1 车辙的分类 |
2.1.2 车辙形成机理 |
2.2 车辙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沥青材料性质与添加剂 |
2.2.2 集料性能与级配 |
2.2.3 环境温度 |
2.2.4 行车荷载与速度 |
2.2.5 路面纵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1 沥青路面实地车辙调查 |
3.1.1 概况及路面结构 |
3.1.2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3.1.3 车辙调查 |
3.1.4 典型路段钻取芯样 |
3.2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 |
3.2.1 沥青面层变形分析 |
3.2.2 沥青面层密度分析 |
3.2.3 沥青面层油石比分析 |
3.2.4 沥青面层级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技术指标 |
4.1.1 沥青材料 |
4.1.2 粗、细集料和矿粉 |
4.2 试验仪器 |
4.3 配合比设计 |
4.3.1 矿料级配设计理论 |
4.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4.3.3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实证分析 |
5.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
5.1.1 车辙试验方法 |
5.1.2 级配类型和沥青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1.4 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5.2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
5.2.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2.2 冻融劈裂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改善措施 |
6.1 洒水降温处理 |
6.2 设置专用爬坡车道 |
6.3 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养护工艺措施 |
6.4 建立综合性管理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UPC材料组成 |
1.2.2 UPC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2.3 UPC耐化学腐蚀性能 |
1.2.4 UPC收缩性能及改性 |
1.2.5 热固性树脂微观结构模拟研究 |
1.2.6 UPC固化动力学 |
1.2.7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UP)及引发助剂选择 |
2.1 UP及引发助剂 |
2.1.1 UP |
2.1.2 引发剂 |
2.1.3 促进剂 |
2.1.4 阻聚剂 |
2.2 树脂及引发助剂初选 |
2.2.1 初选试验方案 |
2.2.2 拉伸试验 |
2.2.3 低温蠕变试验(BBR) |
2.2.4 粘度试验 |
2.3 初选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拉伸性能 |
2.3.2 低温蠕变性能 |
2.3.3 粘度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UP改性及性能研究 |
3.1 材料选择 |
3.1.1 树脂 |
3.1.2 引发助剂 |
3.1.3 增韧剂 |
3.2 UP改性 |
3.2.1 UP改性过程 |
3.2.2 改性UP相容性 |
3.2.3 改性UP储存稳定性 |
3.2.4 改性UP诱导时间 |
3.3 改性UP性能研究 |
3.3.1 弯曲性能 |
3.3.2 拉伸性能 |
3.3.3 冲击韧性性能 |
3.3.4 低温蠕变性能 |
3.3.5 老化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UPC材料组成设计 |
4.1 UPC材料组成 |
4.1.1 树脂 |
4.1.2 引发助剂 |
4.1.3 集料 |
4.2 级配设计方案 |
4.3 聚灰比范围确定 |
4.3.1 最大聚灰比确定 |
4.3.2 最小聚灰比确定 |
4.4 不饱和聚酯混凝土体积特性 |
4.4.1 UPC体积参数 |
4.4.2 空隙率与体积参数之间的关系 |
4.5 UPC性能检验 |
4.5.1 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 |
4.5.2 抗水损性能 |
4.5.3 高温车辙性能 |
4.5.4 低温弯曲性能 |
4.5.5 弯拉性能 |
4.5.6 经济性分析 |
4.6 UPC设计流程 |
4.7 小结 |
第五章 UPC路用性能研究 |
5.1 UPC制备 |
5.2 路用性能分析 |
5.2.1 容留时间 |
5.2.2 高温稳定性能 |
5.2.3 水稳定性能 |
5.2.4 低温抗裂性能 |
5.2.5 弯拉性能 |
5.2.6 抗油侵蚀性能 |
5.2.7 老化性能 |
5.2.8 疲劳性能 |
5.3 小结 |
第六章 UPC分子动力学模拟 |
6.1 分子动力学简介 |
6.2 UP分子结构确定 |
6.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
6.2.2 红外光谱试验分析 |
6.2.3 核磁共振试验分析 |
6.3 UP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1 UP交联模型的建立 |
6.3.2 UP物理特性模拟 |
6.3.3 UP力学性能模拟 |
6.4 UPC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1 集料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2 UP与集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
6.5 小结 |
第七章 UPC固化动力学研究 |
7.1 UP固化动力学简介 |
7.2 UPC固化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案 |
7.2.1 材料选择 |
7.2.2 试验过程 |
7.3 UPC固化动力学分析 |
7.3.1 UP固化动力学特性 |
7.3.2 引发助剂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3.3 增韧剂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3.4 无机填料对UP固化动力学的影响 |
7.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1.主要结论 |
2.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与马歇尔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超薄磨耗层配合比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 龙宇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分形理论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研究[D]. 蒋煜.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3]基于再生粗骨料强化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D]. 刘安安. 扬州大学, 2020(04)
- [4]外掺剂对SMA-13沥青混合料长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 范钊. 扬州大学, 2020(04)
- [5]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D]. 宁升华. 湘潭大学, 2020(02)
- [6]高粘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性能评价[D]. 王友维.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室内再生试验研究[D]. 闫纲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8]季冻区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D]. 刘佳.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与技术研究[D]. 严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凝土设计、性能及动力学研究[D]. 高阳.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