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峰[1](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王天怡[2](2020)在《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看,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系统起推动作用。目前,很多城市PIS系统都采用WLAN(Wake on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车地信息通信技术,不过当列车高速运行会出现较大的控制信息开销,越区切换频繁、区间设备多等情况,这对车地无线的技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实时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的无线接入技术手段,能够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保障PIS系统的无线传输满足需求的足够带宽、优质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和网络可靠性,无线设备切换机制与其他机制对比较为周全。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车-地无线通信传送的关键技术。本文以基于LTE技术的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详细的分析。本文首先对车地无线通信宽带承载需求进行分析,对带宽进行统计,对业务承载方案进行比选,提出由PIS进行综合承载。分析车地无线通信可选择的技术,提出LTE技术适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重点研究LTE的技术原理、两大关键技术,得出LTE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从理论角度分析LTE技术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促进作用和功能,更能满足双向视频传输。其次,针对基于LTE技术由PIS系统进行车地无线通信的综合承载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分析PIS系统构成及功能,对LTE车地无线系统从总体设计、无线网络设计、接口设计等方面入手,细致分析LTE技术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体设计方案,并提出资源共享建议,降低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从而节省投资,优化维护部门人力资源分配。最后以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环境出发,分析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车地通信系统的构成、车地无线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无线覆盖设计、系统切换设计等,通过获取站点信息、测试结果等数据,有效验证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可以达到各项性能指标标准,从而为将LTE应用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和覆盖设计等提供科学的参照。以此作为验证目的开展验证方案,以此确保LTE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良好效果。本文的研究为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提供了一定的应用参考。
刘航[3](2020)在《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质量与很多工艺参数有关,但影响最大,易于检测采集的是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焊接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对焊接工艺参数实时采集、监控、分析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虚拟仪器的思想和特点,自主建立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焊接参数采集的焊接物联网系统。该系统由硬件信号采集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及LabVIEW采集系统构成。使用器件为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A/D转化模块,单片机,无线数传模块等。在硬件系统完成采集后,软件系统采用虚拟仪器LabVIEW编写上位机系统界面程序,整套系统具有参数实时采集,参数保存、波形显示、波形回放、异常报警等功能强大,界面逼真,操作简便的特点。本系统在人与焊接设备间搭建了通信桥梁,能够对焊接过程参数进行实时在线采集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到用户端,用户端可以通过URL网络地址监控操作系统,构建出人与设备间的物联网系统。使用本系统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是避免了在焊接车间布线麻烦等大多数有线采集设备带来的弊端,二是实现操作人员远程在线监控焊接参数,如焊接过程中出现焊接异常情况导致非规范化情况时,系统能及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便于及时调整,避免焊接结束后发现焊接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材料浪费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样一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三是使用该系统采集焊接过程参数能保存每次焊接参数信息,同时具有波形回放功能,可以将实验结果保存至网络数据库,便于在焊后分析研究,在提高焊接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远程监控给操作者本身的减小危害,避免直接接触焊接电弧。实验首先测试了系统无线通信能力,测得最大通信距离265m,可以满足实验室及焊接现场需求。为了防止焊接生产线多台焊机工作参数同时采集时发生信号冲突使用了码分多址通信协议(CDMA)。通过本采集系统采集到的钨极氩弧焊焊接条件正常情况和改变焊接条件情况下的参数和波形,探究分析影响TIG焊接电流电压的因素,再通过本系统得到的CO2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波形图分析熔滴过渡过程,分析系统波形图探究气流对焊缝成型的影响,从而也证明了本系统的硬件采集电路、软件程序、无线模块、LabVIEW运行界面程序都是可行的,采集到的数据完整可靠,能够为分析与评判焊接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使用专业仪器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采集系统的功能丰富,可根据需求更改设置操作性强,同时也能为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徐芝中,殷超[4](2018)在《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面向旅客的旅服系统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国际IEEE802.11协议组,利用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对高铁旅服系统展开研究,初步讨论一套具备各类终端接入功能的铁路PIS系统,为铁路工作人员以及旅客提供移动便携的服务。
张雁鹏[5](2018)在《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内交通供需矛盾。安全、高效、绿色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CBTC)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CBTC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将列车和地面设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在隧道、高架桥和地面,CBTC系统车地通信传输媒介通常采用自由空间、漏泄电缆、漏泄波导等,无线信道复杂,存在信号衰落与干扰的现象。而且,在运营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以达到90s、甚至更小的安全追踪间隔,这对列车安全防护能力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切换,会发生传输时延增大或数据包丢失的情形,降低了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影响CBTC系统中控制信息和表示信息的实时可靠传递,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实施计划外的常用制动甚至紧急制动,制约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提升。研究表明切换时延是影响CBTC系统车地通信最为关键的因素,切换造成的丢包总数要远远大于正常无线传输导致的丢包数。因此,合理利用通信资源,优化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提高车地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可用性,已经成为当前CBTC系统车地通信的主要问题。本文以CBTC系统车地通信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的关系,从主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技术、最新应用的铁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技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等方面,运用博弈理论对车地通信切换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研究,旨在充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提高车地通信网络性能、满足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要求。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运营特征,建立了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了列车速度对车地通信切换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WLAN环境下频率组合切换算法,利用检测到的频率数目,提前获知目标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实现平稳切换;推导出列车速度与切换迟滞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动态调整迟滞参数,满足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车地通信要求。(2)针对WLAN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协作分集技术的列车越区切换算法。利用具有竞争机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综合考虑WLAN的带宽资源、列车带宽需求、协作分集、参数设置等因素,构建列车连续经过两个无线AP时越区切换的数学模型,为每个AP引入价格和收益参数,通过迭代学习法更新移动节点策略,发挥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最大效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最大化网络收益,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了CBTC系统性能。(3)针对WLAN和LTE共存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机制的垂直切换算法。利用拍卖理论,将列车和基站之间的关系以价格的形式考虑,建立了列车偏好和基站偏好的数学模型,以可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基站功率分配和货币成本作为判决标准,评估候选节点的处理能力,检测信号强度,在拍卖中动态选择网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能够最大化拍卖双方的总收益,适应车地通信网络的动态变化。(4)针对可见光通信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式可见光通信切换算法。由于WLAN和LTE环境存在固有的不足,因而VLC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可为多种车地通信网络融合以及互联互通提供一些思路。在分析列车切换过程和可见光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距离的概率算法,确定列车切换时机,以满足信号质量的最大化和较高的切换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提高信号质量和切换成功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更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运营场景。
赵朝龙[6](2018)在《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以战后美国技术创新与扩散管控为重点研究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冷战以来,有关美国霸权衰落的争论不断,不可置否,美国仍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仍是现有国际体系内的主导国家。各种霸权兴衰的理论大多将霸权兴衰归结为资源、技术、制度等三大因素的作用。技术对对霸权兴衰的影响不仅来自于技术本身,更源于技术的扩散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历史上,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霸权更迭的讨论,分析技术扩散对霸权兴衰更迭进程的影响。技术扩散是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在使用者之间进行传播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技术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从一国传播到另一国,更包含了技术扩散后的应用与再创新的过程。技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其扩散。早期的技术扩散大多以身传、口授等方式实现,移民是早期技术扩散到最重要途径。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以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的扩散途径。技术通过扩散对国际关系产了重要影响。技术的扩散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推动了国际体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导致了国际政治战略因素的变化。技术通过扩散对霸权的兴衰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荷兰、英国还是美国,技术扩散都在其崛起阶段提供了主要的推动力,并为之自主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而在霸权的衰落阶段,技术的扩散又为挑战国提供了同样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荷兰海洋霸权的衰落是源于对技术扩散的纵容,同时对英国特别是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基础,而美国则是英国工业技术扩散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技术领先国家往往试图通过加强技术扩散管控,防止本国的先进技术被扩散到其他国家。对霸权国家而言,技术领先优势是维系其霸权的基础,但在不同的霸权时期,其对技术扩散的态度往往迥然不同。一般而言,在霸权的崛起阶段和鼎盛时期都会对技术扩散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前一阶段是需要学习、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崛起,后一阶段则是需要通过自由主义的政策,促进本国产品销售。而在霸权的维系与衰落阶段,则往往会采取较严格的管控政策,以维系本国的技术领先优势。但美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霸权国家都这样,美国长期以来的技术管控政策对其霸权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同时期,对技术扩散管控的态度与举措,结合其自身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美国较好的使自身的霸权地位得到维系。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分析了国际技术扩散的发展与路径,以及其与霸权兴衰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内容为历史上的霸权兴衰与技术的扩散。就荷兰、英国、美国三次霸权更迭进程中,技术扩散所发挥的作用予以进一步的分析。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内容为美国在不同时期的技术扩散管控政策与技术创新。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不同时期、不同战略背景下,美国的技术扩散管控举措与成效进行了详细分析。冷战时期,美一方面在与苏争霸中对苏联的全面禁运,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日本、西欧主动的技术扩散,即对外技术援助,帮助日本与西欧的重建,当然技术援助也是其维系霸权的重要工具。即便是盟友国家,在面临对方的技术竞争时,美国也会采取严格的扩散管控政策,以确保本国的优势地位。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扩散也呈现出新的态势,美国也面临了新的技术扩散压力。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推行了出口管控改革的同时提出了“制造业回归”与“再工业化”,大力推进本国技术创新,以继续维护其技术领先优势,维系其霸权。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美国对华的技术扩散管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华的技术扩散管控一直都非常严苛,虽然偶有放松,但冷战后却呈现出越发严厉的态势。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文章着重分析了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竞争状况。最后就中国应如何在美国的严格技术扩散管控下实现本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赶超提出了一点看法。
余昕芳[7](2018)在《EUHT技术在轻轨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分析轻轨的特点,结合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建设需求,针对目前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在轻轨的实际建设及后期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技术进行比选分析,最终提出基于EUHT技术的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在轻轨项目中的解决方案。
黄天[8](2017)在《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应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电子科技这一领域得到了新的发展,无线局域网作为时代产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作为传统有线网络的延伸,无线局域网具有很多传统有线网络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该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本文主要介绍了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当前主要无线局域网的标准规范,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模式等,着重对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进行探究。
杜轶波[9](2015)在《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极易在生产、储存、运输环节中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的物品。随着工业化发展,危化品的生产量和运输量均在逐年增加,危化品物流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来自于危化品物流活动在监管和运作中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诸多问题。随着物联网建设的推进,RFID与WSN技术也不断发展,依托RFID和WSN技术建立具有对危化品物流全过程实时监测、管理和预警能力的信息系统是解决危化品物流活动监管和运作中各种问题的可靠方法和手段。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研究的实质则是危化品物流信息化方法和理论问题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充分认识RFID与WSN技术特征基础上,引入并构建智能决策模块建立危化品物流信息系统框架;利用科学方法,实现危化品物流流程优化;在此框架下挖掘危化品物流决策问题中运输和仓储两个核心问题,重塑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方法。因此,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研究,对建立科学的危化品物流信息化方法和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研究成果有:1.对RFID与WSN技术特征、应用现状和危化品物流应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RFID与WSN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危化品物流特点基础上,构造基于RFID与WSN的智能监测方案,并在此框架下对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的信息管理需求进行分析,以危化品分类为基础,明确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的信息管理的对象,并列举8类危化品在不同储运形式下的信息采集对象;按照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对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基本用例、针对系统设计的性能需求、以及其他需求,并构造软件系统的功能框架和模块,架构硬件系统逻辑框架,介绍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内部逻辑关系;引入智能决策功能模块,给出总体结构,突出模型库的关键作用和组成,并分析危化品物流智能决策的核心问题。2.研究分析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的现状和特征,针对危化品物流流程特征,提出具有时间—安全性能综合评价思想的工作流赋权性能有色Petri网建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危化品流程进行形式化建模与分析,针对危化品物流流程现有不足,给出优化危化品物流流程的建议和措施。3.研究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策略的危化品仓储分配方法,考虑运输过程和运抵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于仓库仓储能力的驱动,在危化品储存限制条件,目标仓库仓储能力、仓库外部环境、仓储及运输条件约束下,以最大化仓库利用效率为目标,构建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策略的危化品仓储分配模型,解决危化品仓储分配中,目标仓库确定问题和仓储量的分配问题。4.研究考虑时间窗和路径集的危化品物流运输决策模型,以社会风险最小及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路段运输能力、节点仓储能力、运输路径及时间窗等约束。基于模型特点,设计精英策略的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用实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由于,危化品物流信息化问题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所处阶段,以及危化品物流管理体系关注重心变化的约束,信息技术的选择和系统的组建方式、涉及的决策问题也会不断变化。因此,危化品仓储和运输决策与优化模型与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系统框架的关系与作用机理,延伸工作流赋权性能有色Petri网建模方法的多维度性能分析功能,完善其建模与分析的通用性,危化品物流智能化运作涉及的应急保障决策、服务商选择决策、企业战略及经营决策等方面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晓伟[10](2014)在《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文中提出PDA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PDA无线接入系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于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机制研究也是这一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1993年至今,国内外研究学者不仅提出了一系列PDA无线接入技术,同时也对其安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从国外看PDA无线接入技术的安全性研究较早且在大量安全等级较高的行业内得到了应用,而国内则相对比较落后,基本属于跟踪研究。同时,介绍了PDA无线接入的原理,从整个PDA无线接入系统的架构分析可知该系统的核心在于无线接入技术的选择。而适应的无线接入技术,如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等,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有的技术相对超前,有的技术已经落后,本文依次点评了各种常见无线接入技术的安全性和普适性。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国内两种安全标准(CC和GB17859)后,针对这两种安全标准之间的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适用于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框架。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描述和分析,从安全、技术、业务、投资等多个角度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情况。并推导出了符合安全框架和特定场景的PDA无线接入系统的安全需求定义,分别定义了具体的安全功能要求组件和安全保证要求组件。另外,从商业、技术和安全三个角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终认为WIFI技术较其他技术更为合适。最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分析了各个使用者角色的要求和操作流程,整理出了具体的15个业务需求。本文对PDA无线接入的研究是源于张家界智能车站项目,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规划和设计了PDA无线接入系统的系统总体框架,并完成了PDA应用软件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文档软件结构设计和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然后遵照安全框架,将需要实现的系统定级为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并完成了整体安全体系、安全机制和安全网络的设计。随后,本文说明了具体的实现工作,包括PDA应用软件和安全机制的实现。以移动广播模块入手,描述了界面、业务的模块/类/组件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同时,在安全机制的实现中,主要描述了基于WIFI网络的PDA无线接入系统的安全机制、安全架构和安全设备选型,并阐述了具体实现的业务安全功能和系统安全功能,罗列了为满足EAL4安全保证等级所采取的各种保证工作。最后,通过对PDA无线接入实现结果进行基于黑盒测试的功能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满足了业务需求,然后从业务和安全两个角度给出了系统评价。
二、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需求分析及 LTE 技术 |
2.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宽带需求 |
2.1.1 CBTC 系统 |
2.1.2 CCTV 系统 |
2.1.3 PIS 系统 |
2.1.4 带宽统计 |
2.1.5 承载业务方案 |
2.2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2.2.1 无线局域网技术 |
2.2.2 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
2.2.3 长期演进技术 |
2.2.4 车地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
2.2.5 结论 |
2.3 LTE 技术原理 |
2.4 LTE 技术特征 |
2.4.1 MIMO 技术 |
2.4.2 OFDM 技术 |
2.5 LTE 技术优势 |
第3章 PIS 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研究与网络设计 |
3.1 PIS系统构成及功能 |
3.1.1 系统构成 |
3.1.2 系统功能 |
3.2 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3.2.1 架构设计 |
3.2.2 承载业务设计 |
3.3 LTE无线网络设计 |
3.3.1 无线频点设计 |
3.3.2 无线覆盖设计 |
3.3.3 链路预算设计 |
3.3.4 抗干扰设计 |
3.3.5 车地无线安全设计 |
3.4 接口设计 |
3.4.1 业务系统接口设计 |
3.4.2 车辆专业接口设计 |
3.4.3 土建专业接口设计 |
3.5 资源共享建议 |
3.5.1 PIS系统编播中心共享 |
3.5.2 其他系统的终端资源利用 |
3.5.3 与无线共漏缆方案 |
第4章 LTE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应用测试及方案验证 |
4.1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应用 |
4.1.1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构成 |
4.1.2 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技术参数 |
4.1.3 无线覆盖设计应用 |
4.1.4 系统切换设计应用 |
4.2 车地无线通信测试数据 |
4.2.1 站点信息 |
4.2.2 测试结果 |
4.3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IS系统建设方案验证 |
4.3.1 验证目的 |
4.3.2 验证方案 |
4.3.3 验证内容 |
4.3.4 验证结果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通信技术在焊接参数采集中的应用 |
1.2.2 焊接参数检测设备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结构 |
第2章 LabVIEW采集系统设计 |
2.1 虚拟仪器技术 |
2.1.1 虚拟仪器简介及发展 |
2.1.2 系统软件平台LabVIEW简介 |
2.2 LabVIEW采集系统组成 |
2.2.1 信息记录模块 |
2.2.2 信号波形回放模块 |
2.2.3 滤波模块 |
2.2.4 数据保存模块 |
2.2.5 报警反馈模块 |
2.3 LabVIEW串口通信设计 |
2.3.1 串口通信的概念和特点 |
2.3.2 LabVIEW平台的VISA模块 |
2.3.3 LabVIEW的串口通信 |
2.4 LabVIEW系统的采集流程 |
2.5 LabVIEW采集系统远程网络监控 |
2.5.1 Web服务器配置 |
2.5.2 发布网页配置 |
第3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构成 |
3.2 传感器原理及选择 |
3.2.1 霍尔传感器原理 |
3.2.2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选择 |
3.2.3 电流采集调理电路 |
3.2.4 霍尔电压传感器的选择 |
3.3 A/D模块的选择 |
3.4 单片机的选择 |
3.5 无线模块的选择 |
3.5.1 nRF905 的性能 |
3.6 USB-TTL串口通信电路 |
3.7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
3.7.1 采集系统中常见的干扰 |
3.7.2 电压采集保护电路 |
3.7.3 硬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采集系统流程图 |
4.2 软件系统的开发工具 |
4.3 焊接参数采集与处理程序编写 |
4.3.1 AD7705 模块的软件编程 |
4.3.2 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写 |
4.4 SPI通信程序编写 |
4.5 无线模块初始化配置 |
4.6 发射和接收流程设计 |
4.7 系统通信协议 |
4.7.1 点对点通信协议 |
4.7.2 CDMA码分多址通信协议设计 |
4.8 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结果 |
5.1 软、硬件系统测试 |
5.2 无线通信距离测试 |
5.3 TIG焊接实验 |
5.3.1 只改变电流时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焊接条件改变情况下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准确性验证 |
5.4 CO2 焊接实验 |
5.4.1 实验设备及参数的选择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面向旅客的旅服系统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系统功能及架构 |
2.1 系统架构 |
2.2 主要功能模块 |
3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系统设计 |
3.1 系统功能及设计目标 |
3.2 设计原则 |
3.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 结束语 |
(5)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BTC系统简介 |
1.2.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存在的问题 |
1.2.3 CBTC系统车地通信越区切换研究现状 |
1.2.4 博弈论在车地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结构 |
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原理 |
2.1 引言 |
2.2 CBTC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
2.3 CBTC系统数据传输方式 |
2.3.1 DCS网络结构 |
2.3.2 DCS无线网络频段 |
2.4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配置 |
2.4.1 AP间距配置 |
2.4.2 天线配置 |
2.4.3 冗余设计 |
2.4.4 IEEE802.11 参数配置 |
2.4.5 安全性管理 |
2.5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机理 |
2.5.1 切换类型 |
2.5.2 切换流程 |
2.5.3 影响切换性能的参数 |
2.6 车地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模型 |
2.7 频率组合切换算法 |
2.7.1 切换算法的提出 |
2.7.2 切换算法分析 |
2.7.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3.2.1 CBTC系统车地通信模型 |
3.2.2 WLAN覆盖方式 |
3.3 切换算法分析 |
3.3.1 列车越区切换过程 |
3.3.2 算法的基本思想 |
3.3.3 CBTC系统无线传播特性分析 |
3.3.4 迟滞参数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
3.3.5 切换迟滞参数H的优化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3.4.2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无缝切换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CBTC系统无线局域网切换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4.2.1 CBTC系统各部分之间信息传输 |
4.2.2 列车越区切换模型 |
4.3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切换算法 |
4.3.1 效用函数 |
4.3.2 纳什均衡 |
4.3.3 Stackelberg博弈问题的求解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4.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资源高效分配 |
4.4.3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双边拍卖的CBTC系统垂直切换算法 |
5.1 引言 |
5.2 拍卖理论及其特征 |
5.3 垂直切换算法的数学模型 |
5.3.1 算法结构设计 |
5.3.2 算法数学模型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5.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CBTC系统切换算法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6.2.1 基于可见光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结构 |
6.2.2 基于VLC网络的CBTC系统切换过程 |
6.3 基于距离的切换算法 |
6.3.1 剩余距离的估算 |
6.3.2 切换时机的确定 |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6.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以战后美国技术创新与扩散管控为重点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霸权衰落理论比较分析 |
二、美国霸权衰落的研究现状 |
三、技术的相关研究 |
四、技术与国际关系 |
五、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假定 |
二、核心逻辑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 |
第一章 国际技术扩散与霸权衰落 |
第一节 国际技术扩散的发展与路径 |
一、国际技术扩散的路径 |
二、技术扩散的程度 |
三、影响国际技术扩散的因素 |
四、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 |
五、技术扩散管控 |
第二节 技术扩散与霸权的衰落 |
一、霸权衰落中的技术因素 |
二、霸权不同阶段的技术扩散 |
三、霸权国家的技术扩散管控 |
第二章 历史上的霸权兴衰与技术扩散 |
第一节 荷兰 |
一、荷兰的海洋霸权 |
二、技术扩散与海洋霸权的衰落 |
第二节 英国 |
一、工业革命与英国霸权 |
二、技术扩散与大英帝国的衰落 |
第三节 英荷霸权兴衰比较分析 |
一、技术优势的差异 |
二、技术创新的丧失 |
第四节 技术扩散与美国崛起 |
一、两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崛起 |
二、美国霸权的崛起与科技优势的维系 |
第三章 冷战时期美国的技术扩散管控 |
第一节 美苏争霸中的技术扩散管控 |
一、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出口管控 |
二、冷战后半期美国技术扩散管控的机制变化 |
第二节 美国对欧洲、日本的技术援助与扶持 |
一、对欧洲的技术援助 |
二、战后对日本的技术扶持 |
第三节 美日欧之间的技术扩散管控 |
一、美日欧的技术竞争 |
二、美国对日本、欧洲的技术扩散管控 |
第四章 冷战后的美国技术扩散管控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扩散 |
一、互联网新经济时代 |
二、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扩散 |
第二节 美国对技术扩散管控 |
一、加强技术出口管控 |
二、突出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技术扩散管控 |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
四、推动本国技术创新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后的技术扩散管控与技术创新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的出口管控改革 |
一、建立统一的分级管控清单 |
二、成立新的执法管理机构 |
三、建立单一的信息技术系统 |
第二节 确保技术领先地位 |
一、强化技术创新 |
二、制造业回归 |
三、“制造业回归”战略的成效 |
第六章 美国的技术扩散管控与中国崛起 |
第一节 中国崛起进程中美国的技术扩散管控 |
一、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技术扩散管控 |
二、冷战后美国对华技术扩散管控变化趋势与特点 |
第二节 中美的技术竞争与合作 |
一、中美在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上的争端 |
二、人工智能——中美技术竞争的新战场 |
第三节 中国的技术赶超困境与对策 |
一、中国的技术赶超困境 |
二、如何在困境中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EUHT技术在轻轨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轻轨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建设需求 |
1.1 轻轨的特点 |
1.2 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基本业务需求 |
1.2.1 PIS视频数据下发 |
1.2.2 车载CCTV监控图像回传 |
1.2.3 车辆火灾报警信息回传 |
2 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方案比选 |
2.1 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技术概述 |
2.1.1 方案1:基于IEEE 802. 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WLAN) |
2.1.2 方案2:基于IEEE 802. 16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Wi MAX) |
2.1.3 方案3:基于LTE设备的方案 |
2.1.4 方案4:RAILVIEW车地无线通信技术 |
2.2 比选结果 |
2.2.1 高速移动状态下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 |
2.2.2 现场安装及后期运营维护维修的便捷性 |
2.2.3 频点申请的可行性及带宽的可用性 |
3 基于EUHT技术的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 |
3.1 EUHT技术概述 |
3.2 基于EUHT技术的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架构分析 |
3.3 应用测试情况 |
4 结束语 |
(8)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无线局域网的相关概述 |
1.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
1.2 无线局域网的产生背景 |
1.3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所在 |
1.4 易于改造和扩展 |
1.5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差异 |
2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
2.1 在医疗中的应用 |
2.2 在军事上的应用 |
2.3 在铁路通讯中的应用 |
2.4 其他服务行业的应用 |
3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探索 |
3.1 安全隐患 |
3.2 解决安全性问题的措施 |
4 总结 |
(9)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危化品物流监测系统架构相关研究 |
1.3.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研究 |
1.3.3 流程优化方法研究 |
1.3.4 危化品储运管理决策与优化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 |
第2章 RFID与WSN技术特征分析 |
2.1 RFID与WSN技术特征 |
2.1.1 RFID技术 |
2.1.2 WSN技术 |
2.2 RFID与WSN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
2.3 RFID与WSN技术的危化品物流应用特征 |
2.4 RFID与WSN技术选择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系统架构与关键问题分析 |
3.1 危化品物流特性分析 |
3.1.1 危化品分类及特性 |
3.1.2 危化品物流形态 |
3.2 危化品物流信息采集对象选取 |
3.3 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系统分析 |
3.3.1 智能监测方案分析 |
3.3.2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3.4 系统功能 |
3.4.1 系统功能框架 |
3.4.2 功能模块分析 |
3.5 基于RFID与WSN的智能监测系统硬件架构 |
3.5.1 设计目的与原则 |
3.5.2 系统框架 |
3.6 危化品物流智能决策功能模块结构 |
3.7 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关键问题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etri网的危化品储运流程建模与优化 |
4.1 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 |
4.1.1 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现状 |
4.1.2 危化品储运流程特征 |
4.2 工作流赋权性能有色Petri网研究 |
4.2.1 工作流赋权性能有色Petri网 |
4.2.2 工作流赋权性能有色Petri网建模步骤 |
4.3 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建模与优化 |
4.3.1 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建模 |
4.3.2 危化品物流储运流程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滚动时域策略的危化品仓储分配方法 |
5.1 问题提出 |
5.2 基于滚动时域策略的危化品仓储分配模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符号与模型说明 |
5.2.3 目标与约束 |
5.3 滚动时域策略与算法 |
5.4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危化品运输网络的时变危化品运输决策方法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危化品运输网络时变危化品运输决策模型 |
6.2.1 问题描述 |
6.2.2 模型假设与参数说明 |
6.2.3 目标与约束 |
6.3 模型求解算法 |
6.3.1 模型分析及求解策略 |
6.3.2 蚁群算法设计 |
6.4 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PDA无线接入的原理 |
2.1 概述 |
2.2 PDA无线接入系统原理 |
2.3 常见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介绍 |
2.3.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
2.3.2 无线局域网 |
2.3.3 蜂窝移动通信 |
2.3.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2.3.5 蓝牙 |
2.3.6 IrDA红外技术 |
2.3.7 数字无绳电话技术 |
2.4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安全机制研究和需求分析 |
3.1 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框架研究 |
3.1.1 GB17859标准体系 |
3.1.2 通用准则CC |
3.1.3 CC标准和GB17859标准之间的关系 |
3.1.4 两大标准结合后的安全框架 |
3.2 应用场景分析 |
3.3 PDA无线接入系统的安全需求定义 |
3.3.1 概述 |
3.3.2 安全环境 |
3.3.3 安全目的 |
3.3.4 安全需求 |
3.3.5 基本原理 |
3.4 无线接入技术可行性研究和选择 |
3.4.1 商业可行性研究 |
3.4.2 技术可行性研究 |
3.4.3 安全可行性研究 |
3.4.4 无线接入技术选择 |
3.4.5 WIFI安全技术 |
3.5 业务需求分析和定义 |
3.5.1 角色分析 |
3.5.2 业务流程 |
3.5.3 功能需求描述 |
3.6 小结 |
第四章 接入和安全设计 |
4.1 概述 |
4.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3 PDA应用软件设计 |
4.3.1 主要功能设计 |
4.3.2 界面设计 |
4.3.3 文件结构设计 |
4.3.4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4 安全机制设计 |
4.4.1 安全等级定级 |
4.4.2 系统整体安全体系规划 |
4.4.3 无线网络安全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PDA应用软件的开发 |
5.1.1 开发环境搭建 |
5.1.2 主要功能模块的开发 |
5.2 安全机制实现 |
5.2.1 WIFI安全机制应用 |
5.2.2 安全相关设备选型 |
5.2.3 安全功能的实现 |
5.2.4 安全保证的实现 |
5.3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评价 |
6.1 测试环境搭建 |
6.2 测试方法 |
6.3 测试用例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系统评价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无线局域网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LTE技术在长春城市轨道交通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王天怡.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LabVIEW数据采集的焊接物联网技术研究[D]. 刘航. 沈阳大学, 2020(08)
- [4]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面向旅客的旅服系统初步研究[J]. 徐芝中,殷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8(12)
- [5]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D]. 张雁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近代霸权兴衰与护持的技术因素研究 ——以战后美国技术创新与扩散管控为重点研究视角[D]. 赵朝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0)
- [7]EUHT技术在轻轨PIS车地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余昕芳.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8(03)
- [8]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应用探究[J]. 黄天.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7(07)
- [9]基于RFID与WSN的危化品物流智能监测与应用研究[D]. 杜轶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4)
- [10]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D]. 王晓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