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连续九年耕地占补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邸延顺,孙嘉利[1](2020)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作为全国耕地第一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而我省又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区,因此保护黑土耕地就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本文在充分了解我省黑土耕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省黑土耕地保护工作进展,针对黑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彭柳林[2](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研究表明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高翔[3](2018)在《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资料以及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的基本国情,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理论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并以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为研究对象,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对策进行了实际的研究。本文首先在进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基本情况清查的基础上,分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供给量和需求量,分析影响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变化的因素,并探讨预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减少的去向和增加的来源;根据人口预测和粮食需求预测,确定不同粮食自给率下的耕地保有量目标,针对目前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的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现有耕地情况,对辽宁省全境范围内的耕地情况及永久基本农田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等情况。2.进一步探究辽宁省的土地生产潜力、耕地供给量、耕地需求量,对耕地减少的去向进行分析,分析近年来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3.从人口增长角度和市场需求角度进行预测,计算出辽宁省的最低耕地保护面积。进而提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目标。4.结合收集资料,分析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变化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措施。
邵子南[4](2018)在《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的“特征—成因—效率提升”为研究主线,结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描述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数量特征,计算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然后从政府失灵角度探讨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并构建指标配置策略偏好假说,利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分析市场机制引入对提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的可行性,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土地资源管理等提出政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方面,通过资源—消耗势计算可以发现,江苏省各地级市资源势普遍较小,即面临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的风险,这表明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配置数量过于超前。(2)从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来看,并没有发现行政等级与指标配额成正比的现象。理论上,为减少与市级政府之间摩擦,省级政府理应避免年度间配置数量出现较大变动(尤其是指标配额大幅减少),从而促使配置行为被处于行政等级较低的市级政府支持与接受,但事实情况却是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额在年度之间变动较大。省级政府在辖区城市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面似乎显得并无明显规律,配置行为显得尤为“随意”。此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与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3)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方面,研究表明指标空间配置效率依然有提升空间。理论上,计划管理者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计算出各地区最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数量。但现实中,由于计划管理者信息有限、自身局限性等难题,追求最佳配置规模临界点并非易事,配置扭曲似乎不可避免。(4)我国土地计划管理体制是造成指标分配利用低效的制度基础,尤其是在财政分权制度、对上负责的政绩考核激励、复杂的府际关系等作用下。通过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发现,指标配额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即基于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绩效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在对上负责的官僚体制和增长驱动目标约束下,省级政府将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城市,似乎是“明智之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较高的原因所在。耕地变量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耕地资源禀赋较多的城市会配置多的指标,反之则较少;这说明同样作为“地方政府”的省级、市级政府在耕地保护策略与行动上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指标配置具有正向影响,这与市级政府倾向于配置更多的土地用于工业发展的策略不同。人口变量未能通过显着性检验。(5)市场机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有偿交易与转移(TDR)。基于土地发展权转移原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基本达到了政策设计初衷,即改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地方政府用地计划短缺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却面临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安置过渡期长,安置方式单一化,群众参与程度低,部分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着异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堪忧,市场化交易平台不完善,政策持续性堪忧等问题。本文研究发现,TDR之所以成功的一些关键要素在我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移植中出现遗漏。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官员晋升体制、补充耕地管理制度、补充耕地市场交易机制等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土地发展权交易范围将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倾向、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挂钩指标交易和财政体制改革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成昱洁[5](2018)在《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康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完善,已经从单纯的数量平衡发展到重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占用耕地仍在持续,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加严重。另一方面,后备耕地资源基本枯竭,寻找新的占补平衡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从而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以沈阳市康平县为研究案例区,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通过对比各等级区域限制的阈值,得到各因素提升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指数,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耕地质量提升措施,研究成果将为现有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实际情况与投入产出比,针对平原耕地选取的7个分等因素,可以确定每一分等因素情况下最具潜力地块的具体位置,得到各因素提升示意图。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具潜力的地块数有7个,约0.5km2,提升值为0.3%。土壤盐渍化程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数有2个,约0.12km2。排水条件:有1575个排水条件基本健全的地块提升为排水条件健全后,约占76.37km2。土壤酸碱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有427个,约21.8km2,由原来的pH9.1提升为pH9.0。灌溉水源:最具潜力的地块有508个,约27km2,由用深层地下水提升为用浅层地下水灌溉。障碍层次:最具潜力的块有203个,约9.1km2,由75cm提升为60cm。灌溉保证率:其中将提升为基本满足的地块有2651个,约152.1km2。坡耕地选取的5个分等因素,得到各因素提升示意图。有效土层厚度:最具有潜力的地块为20cm提升为30cm,有1007个地块约33.8km2。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具有潜力的地块数为1个,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7%提升至1%,约0.06km2。土壤酸碱度:最具潜力的地块有9个,约0.63km2,pH由9.1改为9.0。地形坡度:具有潜力的地块有2443个地块,约90.6km2。灌溉保证率:最具潜力的地块由无灌溉保证率提升为基本满足,有3041个地块约119km2。(2)本研究在对康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县域耕地质量提升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的四种方案下农用地等指数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总结。单一分等因素下等指数变化的大小与分等因素的权重成正比;多种分等因素结合下,等指数变化多样。在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升现有耕地质量来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保障粮食安全是可行的途径。在耕地质量提升时,可不拘泥于必须实现等级的提升,能够实现等指数提升也应该鼓励。
林碗清[6](2017)在《福鼎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的急剧扩张,人地矛盾凸显,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在其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补充的耕地质量等别低、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存在着一味追求耕地数量平衡,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等等。国土资源部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是为了对耕地等别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为实行“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奠定基础。福建省作为林业大省,耕地资源本就稀缺,借我省开展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工作的契机,以福鼎市为例进行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影响福鼎市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的三大驱动力入手,开展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工作,基于GIS技术,采取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研究福鼎市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在新增耕地方面,分别分析了土地开发、旧村复垦、土地整理及其他方式增加耕地质量等别的情况;在耕地减少方面,分析了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净面积减少等因素;在耕地建设方面,结合福鼎实际,对土地整理区的耕地质量建设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进行对比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福鼎市2014年与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福鼎市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引发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有新增耕地、减少耕地和耕地质量建设三大因素,在这三种因素中,土地开发和旧村复垦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的最主要渠道,而土地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的作用上优于其他两种方式;建设占用是使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2、通过耕地质量等别地类情况及空间分布,判断耕地的变化情况。福鼎市减少的耕地主要为水田,面积达76.32公顷,所占比例为76.32%,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分布在8-10等。而补充的新增耕地大部分为旱地,面积为171.65公顷,所占比例为90.88%,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10-11等。虽然在土地整治当面的投入较大,但耕地总体质量提升不明显,能保持耕地质量总体平衡已属不易。3、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福鼎市南部的店下镇、太姥山镇、白琳镇的整体耕地质量等别较高,中高等耕地具有集中连片的分布特点。地势较平坦、水源较充足、经济较好的乡镇,整体耕地质量较高,地势较高、灌溉条件较差的乡镇,耕地质量普遍偏低。4、2015年全市耕地等别面积变化情况:从国家自然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5等、6等耕地面积显着增加,分别增加了92.89公顷、151.57公顷,而7等、8等耕地面积显着减少,分别减少了 115.32公顷、138.21公顷;从国家利用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7等、11等耕地面积显着增加,分别增加了 59.81公顷、57.41公顷,而10等耕地面积显着减少,减少了 95.62公顷;从国家经济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8等耕地面积显着增加,增加了 102.08公顷,而9等耕地面积显着减少,减少了 68.11公顷。可以看出国家综合等别较高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较低等别耕地逐步向较高等别耕地变化。
李亚东[7](2017)在《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耕地总体水平偏低,人均耕地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还有持续减少趋势的国家。非农建设不断占用耕地,使得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国提出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非农建设依法占用耕地,要补充同等数量、质量的耕地来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占补平衡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目前这一政策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简单可行的质量评定方法,造成补充耕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严重,个别地区存在以次充好,占优补劣的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选择对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质量变化评价展开研究,为在实施占补平衡政策过程中保证耕地质量不降低的要求提供理论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国内外土地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延安市黄陵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0-2015年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借助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提取黄陵县连续六年来占补平衡区域的耕地变化图斑,参考农用地分等定级国家推荐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到黄陵县的实际情况,从适宜性角度出发选取了地貌位置、坡度、有效土层厚度、道路通达度、水源保证率、居民点辐射影响度这6个指标因子,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建黄陵县的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评价占补平衡区域耕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格局,为国土部门对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管理和依据,为政府对粮食安全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邢丹凤[8](2017)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4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城市周边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质量降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影响了耕地生态价值功能的发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一项强制性措施,它减少了对耕地的盲目占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快速流失的势头,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我国耕地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以占补平衡视角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估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占补平衡出发,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必要性、历史演变进程,重点分析近年来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而后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先从研究区域整体生态现状入手,以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安全整体性评价,而后构建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计算不同年份各评价指标关联度,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安全等级及实证区域现阶段耕地生态安全现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对实证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占补平衡评价体系构成、生态安全维护、动态预警监测及加快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维护耕地生态安全的建议,在耕地占补平衡中注意生态安全因素的衡量。通过对实证区域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耕地占补平衡是一个时期问题,从近十年的工作来看,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开展基本顺利,2014年之前能够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015年没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从补充耕地质量及生产能力情况来看,在数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证耕地质量、生产能力的动态平衡。(2)从生态足迹模型角度进行分析,郑州市耕地生态承载力目前处于生态盈余阶段,在当前阶段能够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3)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评估郑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可以得出郑州市2005年2015年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在稳定中有所提升。
章珏,於忠祥[9](2015)在《论安徽省耕地利用与保护》文中提出安徽省耕地利用与保护呈现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布局倒置、耕地保有量确定不科学、耕地利用不充分、耕地质量下降势头尚未得到遏制和耕地污染问题严峻等。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安徽省应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土地流转准入制度,保障流转土地的用途不变和高效利用;全面开展耕地"体检"工程,确保耕地健康。
徐朦朦[10](2015)在《安徽省涉地指标有偿调剂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首先结合涉地指标产生的背景: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耕地和经济的双保难题、农村土地整治资金短缺,阐述了我国涉地指标有偿调剂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其次,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走访,搜集了全国主要涉地指标有偿调剂的相关资料,并最终选取了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基本农田补划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人地挂钩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建设用地指标等八个主要涉地指标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并简要阐述了八大指标的内涵,同时按照指标作用的不同,将其归纳为保资源型和保发展型两大类型。再次,文章分别阐述了八大涉地指标的有偿调剂程序及其收益分配办法。试图清晰地展示各涉地指标的脉络,了解其运行轨迹和存在的偏差。然后,文章着重分析了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涉地指标,对安徽省现有的涉地指标进行梳理,从有偿调剂流程、作用和局限、各主体之间收益分配比例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行了省内省外调研实证,学习和借鉴全国范围内先进的有偿调剂经验,旨在为安徽省建立科学、高效、合理的涉地指标有形市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涉地指标有偿调剂的市场化程度提供经验启示。鉴于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涉地指标收益分配模糊、无科学理论依据的实际,本文构建了按投入要素进行分配的收益分配模型,以河北省某区为例,分析在增减挂钩指标有偿调剂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对土地增值的贡献度即在土地增值过程中各利益主体所投入要素的比例,再根据土地增值贡献度决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该收益分配机制的创新为安徽省积极探索各类涉地指标有偿调剂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安徽省学习借鉴。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从六个方面讨论了今后如何更好地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于安徽省内开展涉地指标的有偿调剂:建立全省统一的涉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将耕地保护落到实处;实行涉地指标异地交易的配套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强政府监督,设定可调边际;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二、我省连续九年耕地占补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连续九年耕地占补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黑土耕地基本情况 |
1.1 黑土区分布情况 |
1.2 近年黑土耕地总体变化情况 |
2 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工作情况 |
2.1 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
2.2 深入挖掘提升耕地资源价值 |
2.3 大力实施黑土资源调查项目 |
2.4 加强了黑土耕地保护科技研究 |
3 黑土耕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
3.1 各类非农用地占用耕地 |
3.2 耕地质量和生态退化明显 |
3.3 政策制度跟进不够 |
3.4 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 |
4 黑土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
4.1 建立黑土耕地专项调查评价和监测机制 |
4.2 制定东北地区黑土耕地保护战略规划 |
4.3 制定东北地区黑土耕地保护战略规划 |
4.4 建立有效反哺黑土地保护的激励补偿机制 |
4.5 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
5 结论 |
(2)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
6.2.5 稳健性讨论 |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
6.6 进一步研究 |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现状分析 |
2.1 数量分析 |
2.2 质量分析 |
第三章 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供需分析 |
3.1 生产潜力分析 |
3.2 供给量分析 |
3.3 需求量预测 |
3.4 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
4.1 变化影响因素及其驱动力分析 |
4.2 对策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土地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2 土地资源配置与效率测度 |
2.3 土地资源错配与测度 |
2.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效率提升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3.1 土地效率的内涵 |
3.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
3.2.1 建设用地 |
3.2.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
3.2.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 |
3.3 逻辑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分布与利用特征 |
4.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 |
4.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4.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 |
4.2.2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3 城市土地反弹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 |
5.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配置结果 |
5.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 |
5.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人口、产业、经济、耕地协调性评价 |
5.3.1 “两两”协调性 |
5.3.2 综合协调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分析 |
6.1 自上而下土地计划管理体制 |
6.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理论分析 |
6.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 |
6.3.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策略偏好 |
6.3.2 计量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提升研究 |
7.1 国外土地发展权运行机制 |
7.1.1 发展权转移理论基础 |
7.1.2 发展权转移运行机制 |
7.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可行性 |
7.2.1 理论基础 |
7.2.2 可行性分析 |
7.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7.3.1 政策背景 |
7.3.2 具体操作 |
7.3.3 成效与问题 |
7.4 耕地异地占补平衡 |
7.4.1 政策背景 |
7.4.2 具体操作 |
7.4.3 成效与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和建议 |
8.2.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
8.2.2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 |
8.2.3 挂钩指标转移 |
8.2.4 财政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康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研究 |
1.3.2 关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的研究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农用地分等理论 |
2.2 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确定 |
2.2.1 耕地自然质量分计算 |
2.2.2 耕地自然等指数计算 |
2.2.3 划分自然质量等别 |
2.2.4 标准耕作制度与指定作物和基准作物的确定 |
2.2.5 光温生产潜力指数 |
2.2.6 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的确定 |
2.2.7 分等因素研究区划分 |
2.3 分等因素选择及权重确定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区域概况 |
3.2 自然条件 |
3.2.1 地形 |
3.2.2 气候 |
3.2.3 水文 |
3.2.4 土地资源 |
3.3 主要作物 |
3.4 行政区划 |
第四章 耕地质量等别提升 |
4.1 耕地自然质量因素选取 |
4.2 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划定 |
4.3 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成果 |
4.3.1 平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变化情况 |
4.3.2 平原耕地盐渍化程度提升变化情况 |
4.3.3 平原耕地排水条件提升变化情况 |
4.3.4 平原耕地土壤酸碱度提升变化情况 |
4.3.5 平原耕地灌溉水源提升变化情况 |
4.3.6 平原耕地障碍层次提升变化情况 |
4.3.7 平原耕地灌溉保证率提升变化情况 |
4.3.8 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提升变化情况 |
4.3.9 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变化情况 |
4.3.10 坡耕地土壤酸碱度提升变化情况 |
4.3.11 坡耕地地形坡度提升变化情况 |
4.3.12 坡耕地灌溉保证率提升变化情况 |
第五章 耕地质量提升的对策 |
5.1 土壤有机质含量 |
5.2 盐渍化程度 |
5.3 障碍层次 |
5.4 灌溉保证率 |
5.5 排水条件 |
5.6 土壤酸碱度 |
5.7 灌溉水源 |
5.8 有效土层厚度 |
5.9 地形坡度 |
第六章 提升等指数相关研究 |
6.1 平原耕地灌溉保证率等指数的研究 |
6.2 坡耕地灌溉保证率等指数的研究 |
6.3 平原耕地土壤盐渍化程度与土壤酸碱度等指数的研究 |
6.4 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酸碱度等指数的研究 |
第七章 主要结果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鼎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GIS在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中的运用 |
1.3 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处理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耕地质量 |
2.1.2 耕地质量等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要素理论 |
2.2.2 级差地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福鼎市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基本参数 |
2.3.1 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 |
2.3.2 指标区因素体系、因素分级分值及权重 |
2.3.3 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 |
2.3.4 耕地分等指数及等别确定 |
2.4 确定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对象 |
2.4.1 福鼎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范围 |
2.4.2 确定福鼎市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对象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和地理特征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水文 |
3.1.4 土壤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3.3.1 土地利用现状 |
3.3.2 耕地分布情况 |
4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分析 |
4.1 新增耕地总体情况 |
4.2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4.2.1 国家综合等别情况 |
4.2.2 各乡镇情况 |
4.3 不同土地整治类型产生的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分析 |
4.3.1 土地整理项目分析 |
4.3.2 土地开发项目分析 |
4.3.3. 旧村复垦项目分析 |
5 减少耕地等别评价分析 |
5.1 减少耕地质量总体情况 |
5.2 各乡镇减少耕地情况 |
5.3 减少耕地去向 |
6 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情况分析 |
6.1 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总体情况 |
6.2 各乡镇耕地质量建设情况 |
6.3 国家综合等别变化情况分析 |
7 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综合分析 |
7.1 2014年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7.1.1 各等别耕地情况 |
7.1.2 各乡镇耕地情况 |
7.2 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
7.2.1 各等别耕地情况 |
7.2.2 各乡镇耕地情况 |
7.3 2015年与2014年耕地国家质量等别变化对比分析 |
7.3.1 耕地等别面积变化情况 |
7.3.2 耕地地类变化情况 |
7.3.3 国家综合等别变化情况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大力推进土地整理进程,提升耕地质量等别 |
8.2.2 大力开展耕作层表土剥离,提高土地整治区新增耕地质量等别 |
8.2.3 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平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及国内外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 |
1.3.1 我国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外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耕地占补平衡与适宜性评价及其理论基础 |
2.1 耕地与耕地占补平衡 |
2.1.1 耕地 |
2.1.2 耕地占补平衡 |
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
2.3 耕地评价的主要方法 |
2.4 耕地评价的主要过程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土地利用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条件 |
3.2 土地资源数量、利用结构和动态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特点 |
3.4 耕地利用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基于GIS的黄陵县占补平衡区域耕地适宜性评价 |
4.1 基础数据及耕地资源分析 |
4.1.1 基础数据 |
4.1.2 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资源分析 |
4.2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评价指标的获取方法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值计算及标准化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4.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4.4 耕地适应性综合评价 |
4.5 耕地适应性评价结论分析 |
4.5.1 单因子分析 |
4.5.2 综合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耕地占补平衡 |
1.2.2 耕地生态安全 |
1.2.3 生态足迹 |
1.2.4 生态承载力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土地稀缺理论 |
2.1.2 人地关系理论 |
2.1.3 动态平衡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研究评述 |
2.2.2 耕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评述 |
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演变及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
3.1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演变 |
3.1.1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 |
3.1.2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特征 |
3.1.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影响作用 |
3.2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背景 |
3.2.1“人多地少”刚性制约 |
3.2.2 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难题 |
3.2.3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导向 |
3.3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倾斜 |
3.3.1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耕地生态安全问题 |
3.3.2 耕地占补平衡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
3.3.3 保护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
4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
4.1 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评价 |
4.1.1 耕地占补数量动态平衡 |
4.1.2 耕地占补质量动态平衡 |
4.2 生态足迹模型原理 |
4.2.1 生态足迹的计算 |
4.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4.2.3 区域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判定 |
4.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
4.3.1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3.2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模糊物元模型 |
4.3.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经典域、节域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实证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郑州市概况 |
5.1.2 郑州市土地利用情况 |
5.1.3 郑州市耕地资源现状 |
5.2 郑州市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分析 |
5.2.1 占补平衡数量动态评估 |
5.2.2 占补平衡质量动态评估 |
5.3 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 |
5.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2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
6.1 构建“三位一体”的动态评价体系 |
6.2 加强耕地生态恢复及生态环境治理 |
6.3 建立动态预警监测及风险防控体系 |
6.4 完善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制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6年--2015年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关联度计算结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论安徽省耕地利用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徽省耕地利用现状 |
(一) 安徽省土地利用分区 |
(二) 耕地利用结构 |
(三) 耕地省情 |
1.“一调”与“二调”之成果比较 |
2.耕地增加的原因 |
3.耕地省情分析 |
二、安徽省耕地利用与保护态势 |
(一) 耕地保护动态 |
(二) 耕地利用态势 |
1.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布局错位 |
2.耕地保有量确定不符合安徽省土地省情 |
3.耕地利用充分 |
4.耕地质量呈下降势头 |
5.耕地污染问题严峻 |
三、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安徽省耕地保护的新思维 |
(一) 降低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
1.降低农用地消耗强度, 确保耕地数量与质量 |
2.降低建设用地消耗强度, 提升城镇化质量 |
(二) 建立农用地流转准入制度, 杜绝流转土地非粮化和低效利用 |
(三) 开展耕地 “体检”工程, 确保耕地健康 |
(10)安徽省涉地指标有偿调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
1.1.2 新型城镇化战略 |
1.1.3 农村土地整治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概况及启示 |
1.3.2 国内的实践及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可能存在的不足 |
1.6.1 创新 |
1.6.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涉地指标 |
2.1.2 易地占补平衡 |
2.1.3 人地挂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稀缺原理 |
2.2.2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2.4 区位理论 |
2.2.5 地租与地价理论 |
2.2.6 交易费用理论 |
3 涉地指标的内容与分类 |
3.1 涉地指标的内容 |
3.1.1 土地整理折抵指标 |
3.1.2 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
3.1.3 基本农田补划指标 |
3.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
3.1.5 人地挂钩指标 |
3.1.6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 |
3.1.7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
3.1.8 建设用地指标 |
3.2 涉地指标的分类 |
4 涉地指标有偿调剂程序及收益分配办法概述 |
4.1 土地整理折抵指标 |
4.1.1 有偿调剂程序 |
4.1.2 收益分配办法 |
4.2 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
4.2.1 有偿调剂程序 |
4.2.2 收益分配办法 |
4.3 基本农田补划指标 |
4.3.1 有偿调剂程序 |
4.3.2 收益分配办法 |
4.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
4.4.1 有偿调剂程序 |
4.4.2 收益分配办法 |
4.5 人地挂钩指标 |
4.5.1 有偿调剂程序 |
4.5.2 收益分配办法 |
4.6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 |
4.6.1 有偿调剂程序 |
4.6.2 收益分配办法 |
4.7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
4.7.1 有偿调剂程序 |
4.7.2 收益分配办法 |
4.8 建设用地指标 |
4.8.1 有偿调剂程序 |
4.8.2 收益分配办法 |
5 涉地指标的作用及局限 |
5.1 土地整理折抵指标 |
5.2 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
5.3 基本农田补划指标 |
5.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
5.5 人地挂钩指标 |
5.6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 |
5.7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
5.8 建设用地指标 |
6 安徽省涉地有偿调剂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 |
6.1.1 建设用地置换指标 |
6.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
6.1.3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 |
6.1.4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
6.2 存在的问题 |
7 涉地指标交易市场化机制研究 |
7.1 交易机制 |
7.1.1 交易机制的选择 |
7.1.2 市场化交易机制的运作流程 |
7.2 分配机制 |
7.2.1 基于土地收益增值贡献度的收益分配机制模型 |
7.2.2 基于土地增值来源的生产要素分析 |
7.2.3 土地收益分配结构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建立全省统一的涉地指标有形市场 |
8.2.2 将耕地保护落到实处 |
8.2.3 实行涉地指标异地交易的配套政策 |
8.2.4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
8.2.5 加强政府监督,设定可调边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我省连续九年耕地占补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邸延顺,孙嘉利. 现代化农业, 2020(10)
- [2]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辽宁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 高翔.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4]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D]. 邵子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5]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康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评价[D]. 成昱洁.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6]福鼎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研究[D]. 林碗清.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4)
- [7]基于GIS的占补平衡区域耕地评价研究 ——以黄陵县为例[D]. 李亚东. 长安大学, 2017(04)
- [8]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D]. 邢丹凤. 郑州大学, 2017(11)
- [9]论安徽省耕地利用与保护[J]. 章珏,於忠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0]安徽省涉地指标有偿调剂机制研究[D]. 徐朦朦.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