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与产品、企业、企业家的生命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李亚玲,李玉婷,柳瑞[2](2020)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以截至2018年挂牌于新三板市场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维度的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将两个行业的实证结果做对比。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受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还会受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来看,创新精神显着正向影响初创期的制造业和衰退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竞争精神显着正向影响初创期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绩效;冒险精神显着正向影响成熟期的制造业、衰退期的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企业绩效。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发展阶段、行业与企业家精神不同维度的适配性,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有针对性与选择性地进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王印军[3](2020)在《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的处境更为艰难。因此,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是破解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关键。但是,以往的研究多以小微或民营企业为案例分析对象,或以国有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很少有研究对国有制造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以山东国有NYZB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转型升级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这不仅对丰富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够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企业转型、企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界定了企业转型升级、集约化经营的具体内涵。同时,对核心竞争力等与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回顾。结合现实情况,对NYZB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主营业务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对其当前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结合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现状和主要做法,本研究从企业家层面、技术创新层面、企业业务发展层面以及企业品牌建设层面概括了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企业家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内部机制不利于科研人员发展、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以及企业对自由品牌的运营和管理不当。本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价值链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企业应不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科研人员待遇水平,走“引进成熟技术-消化吸收-产品创新”这样一条技术能力提升之路,以此培育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功能,不断拓展产品的周边服务或功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升级产业链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形成产业集群,依靠集群的力量,整合供应链或者整合生产研发,促进企业走向价值链的上游,拓展获利空间;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使其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等积极的精神,在其带动影响,形塑企业创新文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转型;提升企业营销能力,打造好优质品牌优势。
马君[4](2020)在《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保障。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业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纷纷开始制定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和计划,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规划,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带来诸多方面的思考,“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制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而装备制造企业是实现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现有研究中科技创新与企业升级的研究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在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利用科技创新驱动来选择企业升级的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在“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背景下,从装备制造企业的视角出发,揭示科技创新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深入探索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战略的路径,充分挖掘和利用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所需条件和资源,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有利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后续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等归纳总结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别从内部作用机理和外部作用机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成功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能力差异,为装备制造企业选择升级战略路径搭建了理论分析框架。(2)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实证研究。基于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从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因素,即市场需求、创新创业理念、技术市场、人才优势、研发资金、企业家精神、市场竞争、激励和分配机制、政府政策等方面入手,识别影响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从直接影响的路径系数来看,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影响是最大的;从总效应的路径系数来看,在内部因素方面,企业家精神、人才优势、激励与分配机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在外部因素方面,技术市场和市场需求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影响较大。(3)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研究。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影响着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快慢,在现有科技创新效率决策的一些研究成果上,介绍了研究问题和基本变量,根据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决策指标体系构建决策模型,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法和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的综合决策法,更好地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进行评价。(4)科技创新驱动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研究。从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三方面,对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的科技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理论、企业绩效假设理论等丰富了科技创新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高校、金融、农业等);尤其对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的选择和效率研究,具有为企业的升级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学术价值,进一步理解和阐明国家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更好的推进“中国制造2025”;同时提出相应的升级路径模型,为在科技创新驱动下更好的选择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设计方案。
徐嘉炜[5](2020)在《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本的动态变化 ——以生物医药企业贝达药业为例》文中认为生物医药企业是我国科技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速的发展进程和优异的未来前景使得探索其成长过程与发展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知识资本研究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过程,探索知识资本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结合贝达药业真实案例对科技型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立足于生命周期理论以新药研发的不同阶段为划分依据建立了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长路径:种子期、初步成长期、稳定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资本框架下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个层次分析科技型企业知识资本的动态变化。本文选取贝达药业作为生物医药企业代表性案例分析知识资本在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在种子期,知识资本以人力资本中“企业家能力”为核心帮助企业确定合适方向并应对外部风险与挑战。进入成长期后,知识资本在贝达药业成长的核心内涵逐步转向“创新资本”和“顾客资本”,两者的协同作用帮助企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在稳定成长期面对全新机遇与挑战时,知识资本中“创新资本”和“顾客资本”的进一步深化使得贝达药业将风险转化为机遇,迅速度过危机。本文基于对贝达药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意见,科技型企业应不断提升企业家自身能力,加大对企业创新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投入,建立起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知识资本的动态视角。同时,立足于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和成长特征指出政府应对科技型企业提供适当的帮助与扶持。
江俭霞[6](2020)在《产业集聚视角下江苏省特色小镇演化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自“特色小镇”被提及以来,其就被视为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催化剂,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力。纵观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发展,几乎都是以产业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根本,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特色小镇创建培育的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研究江苏省特色小镇的演化。首先,通过对特色小镇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特色小镇和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特色小镇是产业集聚的升级版本。其次,由于国家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和市级特色小镇三者之间的着重点不同,基于代表性与均衡性,本文重点研究江苏省56个省级特色小镇,从特色小镇创建情况、结构、成果、问题与制约因素共5个方面分析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江苏省特色小镇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人才集聚凸显等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产业链不完善、土地指标紧缺、产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和制约因素。然后,通过文献阅读、政策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本文建立特色小镇演化阶段判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实力、能力、动力和环境)和12个二级指标,并将特色小镇演化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依据非对称模糊贴近度的TOPSIS方法建立特色小镇生命周期判定模型,同时从演化机制与演化路径两个角度系统地研究产业集聚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演化。接着,以两个省级特色小镇——丹阳眼镜风尚小镇和句容绿色新能源小镇为例,研究这两个特色小镇的演化情况,通过对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实证分析,共提出了3点发展建议: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推进三生融合。最后,针对江苏省特色小镇整体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6个建议措施:重视产业发展,落实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注重品牌培育;产业横向纵向同步发展,延伸产业链广度和深度;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创新平台建设;科学规划用地,坚持“产城人文”同步发展;辩证分析政府与市场,合理融入发展资金。
杜磊[7](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陈博强[8](2019)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西部上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从2010年开始,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转型升级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压力。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消费升级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释放了巨大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西部地区本身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区域优势不足,在这种国家与区域的大环境下,西部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挑战与机遇并存。西部中小企业决策者在战略规划中只有确认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位才能更好的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本文定性分析西部上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和定量分析西部上市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性,通过SWOT战略匹配分析得出结论:西部地区上市中小企业在成长期宜采取创造性模仿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差异化战略;成熟期宜采用细分市场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协同共生战略;衰退期采用产品退出战略、重生战略;最后,提出几条政策建议。
贺凌飞[9](2018)在《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企业的发展史就是商业价值理念的变迁史。万科、华为、平安、阿里、携程、新浪、百度、小米、美团等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无一不向大家展示着一种全新的商业理念,即:依靠管理和科技创造价值、高度关注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引领这些企业创造辉煌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不是个人,而是一种对风险的控制、对无所不能的扩张欲望的节制,一种艰苦奋斗,追求永续经营,创新进取同时又能够肩负起重大社会责任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精神”。反观当下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没有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不顾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此类忽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能否走的更远更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论文通过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和探讨,在企业家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诸多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全面、系统、完整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体系框架;进而采用案例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企业进行分析,设计出适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模型并做出合理检验。本文的结论是:(1)在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中,企业家精神因素影响权重较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新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愈加显现;(3)企业家精神具有某些共性特征,通过管理职能和战略选择手段,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4)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留存。本文的创新点及应用意义: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的概念界定为一种优秀个人品德和综合管理能力的高度概括,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进行正确、高效战略决策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借鉴价值和有效建议。
任俊宇[10](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二、可持续发展与产品、企业、企业家的生命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与产品、企业、企业家的生命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
(一)企业家精神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二)企业家精神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体现 |
(三)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 |
三、模型与样本数据 |
(一)模型构建 |
(二)样本与数据 |
1.样本选取 |
2.样本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布情况 |
四、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假设检验 |
(三)稳健性检验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主要结论 |
(二)启示 |
1.创新精神:量力而行进行创新活动,并注重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
2.竞争精神:积极找寻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并注重竞争优势的提升 |
3.冒险精神:理性把握机遇与挑战,正确认识企业的生命周期 |
(3)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转型升级动因研究 |
1.2.2 转型升级风险研究 |
1.2.3 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1.2.4 转型升级评估研究 |
1.2.5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 |
2.1.1 企业转型 |
2.1.2 企业升级 |
2.1.3 企业转型升级 |
2.1.4 集约化经营 |
2.2 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2 动态能力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
3.1 山东NYZB公司概括 |
3.1.1 山东NYZB公司历史发展情况 |
3.1.2 山东NYZB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3.2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缘由分析 |
3.3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
3.3.1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3.3.2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
3.3.3 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
3.4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
3.4.1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 |
3.4.2 中国制造享负盛名 |
3.4.3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现实做法与主要成效 |
4.2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
4.2.1 企业家层面的问题 |
4.2.2 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问题 |
4.2.3 企业业务发展方面的问题 |
4.2.4 企业品牌建设方面的问题 |
4.3 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企业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 |
4.3.2 企业内部机制不利于科研人员发展 |
4.3.3 国有企业固有弊端的影响 |
4.3.4 品牌运营和管理不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NYZB公司向集约化经营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好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 加强产品或链条升级,促进企业走向价值链上游 |
5.3 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形塑企业创新文化 |
5.4 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转型 |
5.5 提升企业营销能力,打造好品牌优势 |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研究动态与综述 |
1.3.1 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 |
1.3.2 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 |
1.3.3 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 |
1.3.4 关于升级战略的研究 |
1.3.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科技创新驱动 |
2.1.2 装备制造企业 |
2.1.3 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管理 |
2.2.3 系统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2.2.5 产学研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因素与企业绩效作用机理分析 |
3.1 科技创新驱动影响因素 |
3.1.1 市场需求 |
3.1.2 市场竞争 |
3.1.3 政府政策 |
3.1.4 企业家精神 |
3.1.5 人才优势 |
3.1.6 技术市场 |
3.1.7 创新创业理念 |
3.1.8 研发资金 |
3.1.9 激励与分配机制 |
3.2 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
3.2.1 内部与外部划分 |
3.2.2 内部作用机理分析 |
3.2.3 外部作用机理分析 |
3.2.4 总体作用模型分析 |
3.3 构建回归模型 |
3.3.1 估计方法选择 |
3.3.2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假设与问卷调查设计 |
4.1.1 提出路径研究假设 |
4.1.2 问卷调查 |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1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保障 |
4.2.2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规划 |
4.2.3 装备制造企业升级路径的科技创新动力 |
4.3 模型构建 |
4.3.1 初始模型 |
4.3.2 模型评价 |
4.3.3 模型修正 |
4.3.4 模型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升级战略路径的效率评价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的基本变量解释 |
5.3 指标体系设计与决策模型构建 |
5.3.1 决策指标体系 |
5.3.2 决策模型构建 |
5.3.3 基于熵值法(The Entropy method)的权重确定 |
5.3.4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模型 |
5.4 算例分析 |
5.4.1 基本DEA模型结果分析 |
5.4.2 基于改进竞争型DEA交叉效率排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升级战略的建议 |
6.1 升级战略路径选择的目的与原则 |
6.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2.1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2.2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2.3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2.4 内生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3.1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3.2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3.3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3.4 外推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 |
6.4.1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模型研究 |
6.4.2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渠道分析 |
6.4.3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保障体系 |
6.4.4 综合式科技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企业升级的主体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本的动态变化 ——以生物医药企业贝达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生命周期 |
1.2.2 企业成长研究 |
1.2.3 知识资本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生物医药企业特点 |
2.1.1 科技型企业 |
2.1.2 生物医药企业 |
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2.2.2 生物医药企业生命周期划分 |
2.3 知识资本 |
2.3.1 知识资本理论概述 |
2.3.2 生物医药企业视角下的知识资本 |
2.3.3 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本的动态内涵 |
2.4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理论方法 |
3.2 生物医药企业案例——贝达药业 |
3.2.1 贝达药业基本情况 |
3.2.2 贝达药业发展历程及生命周期划分 |
3.2.3 贝达药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本的动态变化 |
3.2.3.1 种子期企业家能力的核心作用 |
3.2.3.2 初步成长期创新资本与顾客资本的协同力量 |
3.2.3.3 稳定成长期机遇与挑战下知识资本的全新面貌 |
3.3 贝达药业成长过程知识资本动态变化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案例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建议 |
4.1 贝达药业发展的建议 |
4.2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建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产业集聚视角下江苏省特色小镇演化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聚的研究 |
1.2.2 特色小镇的研究 |
1.2.3 产业集聚和特色小镇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1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 |
2.1.2 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
2.2 产业集聚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1 产业集聚相关概念 |
2.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 |
2.3 产业集聚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理论 |
2.4 产业集聚演化阶段相关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
3.1 江苏省特色小镇数量 |
3.2 江苏省特色小镇结构 |
3.2.1 13市分布情况 |
3.2.2 地区分布情况 |
3.2.3 产业分布情况 |
3.3 江苏省特色小镇取得的成绩 |
3.3.1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
3.3.2 人才聚集凸显 |
3.3.3 培育了一批技术创新平台 |
3.3.4 重视民生 |
3.4 江苏省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
3.4.1 产业特色不够鲜明 |
3.4.2 产业品牌定位不清晰 |
3.4.3 产业链不完善 |
3.4.4 产业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足 |
3.4.5 产城人文融合不紧密 |
3.5 江苏省特色小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
3.5.1 土地指标紧缺 |
3.5.2 政府主导市场化不足 |
3.5.3 产业融资困难 |
3.5.4 产业发展规划受到限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的演化分析 |
4.1 特色小镇演化阶段分析 |
4.1.1 特色小镇演化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2 产业集聚视角的特色小镇演化阶段分析 |
4.1.3 特色小镇演化阶段判定模型的构建 |
4.2 特色小镇演化机制 |
4.2.1 演化机制分析 |
4.2.2 形成机制 |
4.2.3 动力机制 |
4.3 特色小镇演化路径 |
4.3.1 形成期 |
4.3.2 成长期 |
4.3.3 成熟期 |
4.3.4 衰退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江苏省特色小镇演化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 |
5.1.1 实证对象概括 |
5.1.2 实证对象分析 |
5.2 实证总结与发展建议 |
5.2.1 实证总结 |
5.2.2 发展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议措施 |
6.1 落实产业发展规划重视产业发展 |
6.2 明确产业定位注重品牌培育 |
6.3 产业横向纵向同步发展延伸产业链广度和深度 |
6.4 推动产学研融合促进创新平台建设 |
6.5 科学规划用地坚持“产城人文”同步发展 |
6.6 辩证分析政府与市场合理融入发展资金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城市治理体系 |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
2.3.5 组合仿真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
3.2.1 外部投资型 |
3.2.2 城市扩张型 |
3.2.3 独立发展型 |
3.2.4 外贸口岸型 |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
3.4 本章小结 |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
7.1.1 智能Agent |
7.1.2 Multi-agent系统 |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
8.1.2 模型组合分析 |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西部上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1.1 基于行业定位的战略管理理论 |
2.1.2 基于核心能力战略管理理论 |
2.1.3 基于生态学思维的战略管理理论 |
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的演进过程 |
2.2.3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 |
2.2.4 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成长路径 |
2.3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战略选择 |
2.3.1 初创期战略选择 |
2.3.2 成长期战略选择 |
2.3.3 成熟期战略选择 |
2.3.4 衰退期战略选择 |
2.4 中小企业的概念及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部上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发展现状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发展观念保守 |
3.2.2 品牌建设不到位 |
3.2.3 核心竞争力弱 |
3.2.4 组织结构臃肿 |
3.2.5 人力资源管理欠缺 |
3.3 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企业家精神 |
3.3.2 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 |
3.3.3 企业融资环境 |
3.3.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3.3.5 企业组织结构 |
3.3.6 企业无形资产 |
3.3.7 风险及不确定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上市中小企业战略选择分析 |
4.1 西部上市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判定 |
4.1.1 方法选取 |
4.1.2 阶段判定 |
4.2 西部上市中小企业成长性分析 |
4.2.1 方法选取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实证分析 |
4.3 西部上市中小企业战略选择 |
4.3.1 SWOT方法概述 |
4.3.2 战略匹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建立以“减税降费”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 |
5.2.2 加大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的力度 |
5.2.3 注重高质量人才培训 |
5.2.4 建立以“服务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政策 |
5.2.5 平衡好政企关系 |
附表 |
附表 12017年76 家西部上市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判定 |
附表2 西部偏离份额法下2017 年产业行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内容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家精神 |
2.1.2 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家理论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竞争战略理论 |
2.2.4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文献 |
2.3.2 国外研究文献 |
3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和机理的探讨 |
3.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
3.1.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2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形成过程 |
3.1.3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形成原因 |
3.1.4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 |
3.2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探讨 |
3.2.1 竞争战略 |
3.2.2 企业生命周期 |
4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案例研究 |
4.1 长江实业 |
4.1.1 长江实业发展情况 |
4.1.2 企业家精神对长江实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万达集团 |
4.2.1 万达集团可持续发展状况 |
4.2.2 企业家精神对万达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5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 |
5.1 指标设定与模型设定 |
5.2 数据及变量 |
5.3 多元回归模型和检验 |
5.4 结果解释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6.2.2 企业内部应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 |
6.2.3 全方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可持续发展与产品、企业、企业家的生命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J]. 李亚玲,李玉婷,柳瑞.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0(05)
- [3]山东NYZB公司转型升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印军. 西南大学, 2020(05)
- [4]科技创新驱动下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以辽宁装备制造企业为例[D]. 马君.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5]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知识资本的动态变化 ——以生物医药企业贝达药业为例[D]. 徐嘉炜. 南京大学, 2020(02)
- [6]产业集聚视角下江苏省特色小镇演化机制与路径研究[D]. 江俭霞.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7]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8]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西部上市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陈博强.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9]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D]. 贺凌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