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论文文献综述)
董利萍[1](2019)在《康里巎巎书法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初赵孟頫的出现使少数民族书法家康里巎巎受益匪浅,由于康里巎巎的父亲不忽木和赵孟頫同样在奎章阁担任重要职务,经常在一起共事,很自然受到赵孟頫在书法上的指点,随着来往的密切,康里巎巎的书风也深受影响。除此之外,康里巎巎勇于跳出赵孟頫的藩篱,上追宋代米芾,唐代虞世南、怀素,隋代智永直至魏晋王羲之,取前人之精华,开自己的面目,在遵循古法的同时加入自己的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在元代书法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康里巎巎的家庭背景以及与同时期书家的交游来全面论述康里巎巎的生平。搜集康里巎巎的存世纸本作品来分析其书法风格特点,通过每一幅纸本作品的年代轨迹来总结归纳,分成早、中、晚期书法特点。从用笔结构、章法布局来分析其各阶段的作品,另外再与前人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康里巎巎除了学习赵孟頫之外,还学习前人古法,在元代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康里巎巎的书法特点。最后通过分析康里巎巎对元明两代书法的影响,阐述其对此后中国书法发展的深远影响。
陈小红[2](2016)在《元代康里人不忽木家族及其华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元王朝的建立使大量西域色目人经征调、签发、招募等东迁,进入中原。不忽木家族即为其中色目人代表之一。自燕真起,不忽木家族数代于元朝为官,出仕中央与地方,颇多政绩,且习文读书,兴学倡教,与儒士名家交游唱和,在诗文、书法等方面成就显着。本文通过对不忽木家族世系及其成员之政绩品行、社交网络、汉学造诣的系统梳理与考述,探讨西域色目人文化认同之轨迹,及其逐步融入中华大家庭的具体过程。
刘莹[3](2014)在《从奎章阁的演变看康里巎巎的汉文化情结》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位少数民族艺术家,康里巎巎生于书香世家,长于元代宫廷,而后又顺利进入元代宫廷文化机构——奎章阁,康里巎巎很自然地承传着汉文化的精神因子。通过本文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元末二帝的汉文化素养、与赵孟頫的师生情缘、奎章阁的书画鉴藏活动、文人间的彼此交游、康里巎巎任职奎章阁与宣文阁时期对接受汉文化所呈现出的积极态度,主要体现在他的书法观念之中,以及直言进谏、复兴科举、编修三史等一系列文化行为之中,这都强化了康里巎巎的汉文化情结。由此康里巎巎与汉文化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互动,自小接受汉文化教育的康里巎巎塑造了他公而忘私、正直凛然的高尚品格;力排众议,保护奎章阁,使奎章阁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托名宣文阁继续存在;同时,在中原传统的汉文化和元朝蒙古文化所构成的元代文化的基本格局中,身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康里巎巎将中国书法加以继承、创造,又曾三下江南,进行书艺交流,鼓励汉文化发展,这一历史事实也折射出元代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本文侧重于以奎章阁的演变为中心,将康里巎巎放入奎章阁与宣文阁中进行研究和讨论,不仅可以见证培植康里巎巎艺术观念的文化土壤-一奎章阁与宣文阁,同时也可以深入体认康里巎巎在此一文化机构中所折射出的深刻的汉文化情结。
诸明月[4](2011)在《康里子山书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探讨元代书家康里子山的书法风格,认为,在元代赵孟頫一统书坛的历史境遇之下,康里子山因章草与今草相化合的创造性书风而显得奇崛独出,别具情调,人称“南赵北巎”。作为元代书坛与赵孟頫并重的书家,他的书法师承魏晋书风以及颜真卿、虞世南,怀素草书风格,作了开拓的继承并在创作中融会贯通。本文以散点切入式,基于康里子山家世生平及交游仕履等方面进行整理与考订,在把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康里子山的生平仕履、理学背景、学书渊源、书史风格及书史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另外,本文略述了康里子山的书画见闻及收藏,并将康里子山对元明两代书法的影响作为重点,其书风通过元代后期书家饶介与危素的传承,对明代四宋和文征明也产生了影响。作为具有书法史意义的创新书家,康里子山的变体书风开创了涵盖时代并启示后人的新路。
朱琴[5](2011)在《苏州古代笔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作为一种着述方式,以灵活自由的形式,受到文人学者的普遍喜爱。但在传统的目录学中,一直不受重视,无明确类目可隶。近数十年来,笔记的史料价值日益获得学者们的重视,学术界对笔记的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延伸至笔记作品的汇编、笔记发展史、笔记专着、专题史料及解题目录研究等各个方面,但对地域性笔记创作的系统研究尚鲜有涉及。本文以“苏州”为地理范围,分上、下两编,对其历史上产生的笔记作品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上编将苏州古代笔记的创作发展分成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其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力图揭示苏州古代笔记创作发展的整体脉络。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首先对笔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概括说明,提出本文的思路及方法。对“苏州”的地域范围做了界定,对传统目录学中“小说”类的演变、笔记的归属、笔记的现代分类等情况做了简要回顾,从而提出本文的笔记分类原则,将苏州古代笔记分成三类:小说故事类、历史丛谈类、考据辨证类。第一章:成长发展期-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六朝时期,是苏州笔记创作的起步阶段,作品数量不多,现存主要有《陆氏要览》、《异林》、《笑林》等几部,但散佚不全,内容也比较简略,以志怪、谐笑故事为主。唐代的笔记创作有所突破,陆长源的《辨疑志》内容比较新颖,以志怪之笔驳佛道诬妄;而罗隐的野史杂记,对唐代历史、人物、风俗方面的记载,亦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宋元时期,历史丛谈、考据辨证类笔记创作有了较大发展。历史丛谈类笔记内容丰富,艺文掌故、典章制度、山水风土,皆有所及。考据辨证类笔记,如《野客丛书》之类,辨订经史诗文之余,也杂记闻见琐事。第二章:成熟繁荣期-明代的苏州笔记。明代的苏州笔记,兴盛于中叶以后。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笔记作者扩展到文人各个阶层,各类型的笔记创作均有可取之处。小说故事类笔记成就突出,在明代的笔记小说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以鬼怪因果、神仙方术之事为多,创作上有较多模仿改编的痕迹。小说家们普遍鸠异嗜奇,通过积极创作及舆论造势,对“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思想发起冲击。历史丛谈类笔记成就最大,题材丰富。内容各有侧重,或者杂谈掌故,兼及经济民生,如陆容《菽园杂记》;或记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如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凤洲杂编》;或叙地理风土、民俗人文,如费信《星槎胜榄》、顾《海槎余录》;或者志文艺、明风尚,如冯班《钝吟杂录》、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文震亨《长物志》之类。反映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考据辨证类笔记成绩稍逊,学术考订往往与轶闻琐记混杂一处。张凤翼的《谈辂》、王世懋的《读史订疑》、钱希言的《戏瑕》都属于丛考杂辨,王世贞的《史乘考误》则专纠史料记载之误,开辟了一代史学考据的先风。随着明代出版业的发达,说部汇刻风气亦盛行,苏州地区出现了顾元庆、袁褧、陆延枝等几位出版家,以编纂汇刻古今说部书为己任。《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广四十家小说》、《烟霞小说》的产生,对小说笔记的保存流传为功甚巨。第三章:全面鼎盛期-清代的苏州笔记。苏州笔记创作在清代达到鼎盛,各类型笔记均衡发展。小说故事类笔记,出现了钮琇的《觚剩》、沈起凤的《谐铎》这两部具有代表性作品,前者开《聊斋》之先声,后者承《聊斋》之遗绪,在清代笔记小说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以内容而言,清代的笔记小说不专以谈异说怪为务,小说家们也没有明显的嗜怪搜奇的癖好,多数作品志怪与记事兼顾,在志怪的表象下,曲折地反映现实问题;其形制也发生一定变化,篇幅有所增长,情节铺陈、笔触委宛,受传奇的影响较深。历史丛谈类笔记数量最多,内容最富,广泛记载了一朝的历史事件、典章故实、风土人情、文化学术等各方面情况,同时又较多地受到时代环境、意识形态的制约。陆文衡的《啬庵随笔》、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记》记叙清初的战乱动荡及政治风波;张廷骧的《不远复斋见闻杂志》、王韬的《瓮牖余谈》等,描写清末的社会现实。清代的风土笔记比较发达,苏州笔记中也产生一系列相关作品,顾禄的《清嘉录》、袁学澜的《吴郡岁华纪丽》、王桭臣的《宁古塔纪略》、王庭筠的《粤西宦游略》、王韬的《瀛壖杂志》等,广泛描写了苏州、上?⒍奔拔髂媳呲锔鞯氐姆缤撩俗。鸦片战争以后,海禁大开,笔记的内容随着知识分子阅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叙欧风、明西学、倡维新成为晚清笔记的新视觉,王韬的《漫游随录》,详载国外见闻,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进步思想的传播。清代考据学兴盛,苏州又是乾嘉学派之吴派的发源地,考据辨证类笔记数量也比较多,其内容往往随着一代思潮及学术风气的变化而变化。清初的学术笔记,以顾炎武的《日知录》、何焯的《义门读书记》为代表。《日知录》遍考经史,学贯四部,气象宏大,树立了一代学术典范;《义门读书记》重在经史诗文的评点,同时又将校勘、考证融汇其中,开创了文学评点的新风范。清中期的学术笔记以惠栋的《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及吴翌凤的《逊志堂杂钞》为代表,前者以说经为主,重在音韵训诂;后者泛及经史,在文字音韵、名物称谓、典章制度等方面皆有辨证。晚清的学术笔记以宋翔凤的《过庭录》,叶廷琯的《吹网录》、《鸥波渔话》及江衡的《溉斋杂志》为代表。宋翔凤虽是清代今文经学的代表大家,治学方法仍坚持乾嘉考据的道路,注重通过文字音韵,训释经典,发挥微言大义;《吹网录》、《鸥波渔话》则泛及经史子集、金石碑版,扩大了学术考据的范围;江衡治学也继承乾嘉学者的考据方法,强调从文字训诂入手辨证经史,同时提出学术要与时务相结合,要通经致用,《溉斋杂志》的内容突出反映了晚清学术研究的时代性要求。结语:在上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环境,从教育水平、隐逸传统、文人的治学倾向及藏书刻书风气等方面入手,说明当地的文化环境之于笔记创作的影响。下编为苏州古代笔记提要,是本论文的基础整理研究,着重考叙历代笔记的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及版本源流。在编排上遵循上编的体例,将苏州地区的古代笔记作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笔记作品以时代为序进行编排,共收录魏晋至清末140余位作家200余种笔记。
张延昭[6](2010)在《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儒学教化的意义上来说,百年元代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朝代。在这个疆域近两倍于现今中国国土且延续百年之久的国度里,儒学教化确实发生着,并且逐步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它上承南宋理学发展壮大之趋势,下启明清理学渗入民众并发挥作用之源头,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色。因此,本文所言之“儒学教化”,其实就是指理学作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意识形态,是怎样在元朝这样一个凭借武力而建立的军事征服性政权的统治下获得教化主导地位并逐渐向民间传播的过程。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立的局面,使理学学说获得了极大的传播空间,因此在不长时间内,理学学说就传入江淮以北的广大地区,并逐渐获得了元朝统治者的认可而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本文把元朝延佑初年恢复科举并以程朱理学为其唯一考试内容作为儒学获得教化主导权的标志。这一点被明清两代所继承,使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从而对13世纪以后一直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代儒学教化是多途的。在元朝,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法律也成为教化的途径之一。故元朝的成文法典虽不发达,然而其内容也体现了理学的存在;在其执行过程中,官吏们常以“义理”来劝谕两造,教化民众,以达到儒家理想的“息讼”的目的。元代地方官吏中有很多“循吏”,他们通过修建学校和庙宇、兴利除弊、移风易俗、息讼劝农等方式来教化乡里,从而把理学观念推进到普通民众之中。无疑,体现着官方教育行为的各级官学自然成为传播理学的主要渠道。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程朱理学都成为其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内容;程端礼的《读书日程安排》被广泛采用。官学还通过祭祀、讲经等方式教化士子,影响百姓,不但使他们接受理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成为践行儒学道德规范的楷模。当然,在儒学教化上,地方的书院和各种私学所起的作用要更大一些,更深入一些。这些书院和私学多办学于乡里,慎于择师,严于教学,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常常成为地方教化的中心,对乡里的民众发挥着教化作用。在整个社会理学风气日益浓厚的情势下,作为社会基层组织的宗族和“社”对教化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元代是我国宗族宗法制由一般官僚宗法制向庶民型宗族宗法制发展的过渡时期,庶民家族也逐渐按照理学家的宗族宗法观念、理想,通过修家谱、建祠堂、立族规等途径来教化族众;而具有元代特色的“社”制,是元代政府企图将政府力量深入乡村的制度,它赋予社长监督社众及“上通下达”等职能,以办社学、立粉牌书写善恶等方式教化社众;地方官也常常干预“社”的教化,以增强其教化效果。同时,社会文化层面的教化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原先深受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小说”与“讲史”,在元朝逐渐演化成为长篇白话章回小说,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由宋代诸宫调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的元杂剧,其教化意义也随着社会理学风气的日益浓厚而逐渐凸显;其最典型者,无疑是《琵琶记》。元朝各种各样的宗教形式,对于儒学教化也起了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道教中的全真教和净明忠孝道。必须提出的是,元代儒士是儒学教化的主体。在元朝这样的以军事起家的王朝的异族统治下,少数儒士获得进入元朝政府内部,参与元朝统治,他们想方设法,来使元朝统治者接受以理学为中心的“汉法”,使理学获得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绝大多数失去了仕进的途径,多以着述、教授为业,然而,他们以其所拥有的道德与学问,言传身教,教化乡里,使理学伦理逐渐渗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其道德观、价值观的核心层面。固然,元代儒士与明清成为教化权力主体的“绅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元代特定的社会背景造成的。与此相对应,与此相对应,普通民众是教化的客体,特别是妇女、儿童。当然,从整体上来看,元代儒学教化应是明朝及其后清朝儒学教化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制度化程度并不强,“多途”程度并不高。这些要到明朝及其后才能完成。论文最后以元代江西行省的金溪县为案例,详细分析了金溪儒学教化的具体情况,以说明元代儒学教化在这个江南县域中所产生的效应。
高人雄[7](2004)在《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文中研究指明元代康里■■是元代首屈一指的蒙古族书法大家,是精通汉和回鹘两种语言的诗人、书法家。康里■■潜心书学,对书学理论有一定总结。
郭海文[8](2004)在《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文中指出女性文学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显学。而对古代女性文学投入精力与关注的人不是很多,对唐五代女性诗歌进行研究的人就少之甚少了。 (一) 我的博士论文选择这个题目来做是基于以下目的: 1.寻找被历史的风尘湮没的唐五代女性诗人,重新评价其历史作用,肯定其历史地位及文学价值,让她们浮出历史的地表。 2.改写文学史。我们以前看到的历史,是“他”的故事,我们以前看到的文学史也是“他”的文学史,是一半人(男人)的文学史。这是不公正,也是不公平的。其实,从《诗经》到当代,历来杰出的女性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用自己的笔描写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用笔记录自己的人生,只是她们身处边缘,被主流文化所忽视,所忽略了。历史应该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创造的,而文学史也应该是由男作家与女作家共同建构的,到了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二) 做这个题目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把妇女解放的程度当作衡量文明发展的尺度。那么,为历史上身处边缘的女性立传,肯定其应有的文学价值,寻找一条女性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探索其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为当代女性文学提供借鉴,是做为一名人文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三) 我是如何完成论文的写作过程呢? 1.查阅了《四库全书·集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集部》等典籍,挖掘出了一大批被主流文化忽视、忽略的女诗人,然后对收有唐五代妇性诗歌的集子进行整理、归纳、梳理。寻找到了一条唐五代女性诗歌发展的历史。 2.对20世纪100年来,学术界对唐五代女性诗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在肯定其历史作用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足之处,为我自己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如①无对唐五代女性诗人做整体研究,只是集中于李冶、薛涛、鱼玄机三名女诗人身上。②无梳理出一条脉胳清晰的唐五代女性诗歌发展史,几部涉及到唐五代女性文学的专着都是以人物类别为线索进行研究的,如把唐女诗人分成:女官、女冠、女妓、与官妇。这样做未尝不可,但看不出女性诗歌的发展脉胳来。③无采用西方女权主义文论。研究女性文学,不借鉴女权主义文论,就少了一个探索世界的武器与工具。④无跟主流文化结合起来看。好象女性诗歌是游离于文学史之外的另类。其实,女性诗歌跟主流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虽然她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但她并无脱离主流文化而单独存在。⑤无对敦煌遗书进行研究。其实敦煌遗书里也保留了一些唐五代女性诗歌的研究史料,只不过这100年来,无人注意过。 3.整理出一条唐五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史。①初唐:由武则天、上官婉儿等宫廷女诗人占据诗坛。她们的山水诗起到改变初唐诗坛六朝遗风的作用,她们的应和制对律诗的最后定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②盛唐是一群士大夫妻的天下,她们的《寄夫》,《寄外》风行一时,使我们看到李白们“仰头大笑出门去”后的故事。③大历诗坛是由宋氏五姊妹、李冶组成的。④中唐:是由士大夫妾与歌妓执牛耳,尤其是跟元白的浅俗派有极大关系。⑤为晚唐唱挽歌的,是一群身份极卑微的歌妓。⑥五代:也是由宫廷女诗人占据诗坛,好象又回到了初唐诗坛,但这仅仅是回光返照,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而己。 (圈)结论: 1.女性诗歌自有她发展的历史轨迹。 2.女性诗敬无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于主流文化同步发展。 3.女性诗歌补充了文学史的不足,如征妇诗就补充了传统文学史上边塞诗之不足。 4‘亡女性诗嗽修订了文学史的错误,传统文学史上的歌妓部是些找俗的‘空润抬能”,而敬妓自弓写的嗽妓则是有情、有义、有德、有才的奇女子。 5.文学史应有女性的一席之地,到了女性俘出历史地表的时候了。
二、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论文提纲范文)
(1)康里巎巎书法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课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康里巎巎生平概述 |
第一节 康里巎巎的家庭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康里巎巎的师承关系 |
第三节 康里巎巎的书家交游 |
第二章 康里巎巎不同时期书法特点 |
第一节 早期特点:质朴自然 谨严俏皮 |
第二节 中期特点:刚健爽利 俊逸洒脱 |
第三节 晚期特点:遒媚清丽 古拙冷峭 |
第三章 康里巎巎对元明书法的影响 |
第一节 康里巎巎对元代书法的影响 |
第二节 康里巎巎对明代书法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康里巎巎纸本作品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2)元代康里人不忽木家族及其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独创和新颖之处 |
第一章 康里人不忽木家族世系与居地 |
第一节 元代东迁中原的康里部族 |
一、史籍所载中亚康里部族 |
二、东迁康里人在元朝的活动 |
第二节 不忽木家族世系与居地 |
一、家族世系 |
二、在华居地 |
第二章 不忽木家族成员仕宦考述 |
第一节 燕真生平 |
一、被俘东来 |
二、皇室侍从 |
第二节 不忽木为政事迹 |
一、秉政中枢 |
二、主要政绩 |
第三节 回回与巎巎的仕途经历 |
一、回回之官迹品行 |
二、巎巎之政治生涯 |
第三章 不忽木家族的交游网络 |
第一节 从学师友 |
一、父子业师许衡 |
二、不忽木与王恂 |
三、巎巎之师友 |
第二节 仕途僚属 |
一、不忽木官场同僚 |
二、回回同僚属官 |
第三节 诗文好友 |
一、世交诗书朋侪 |
二、不忽木之诗书交游 |
三、巎巎之士林好友 |
第四节 受学子弟 |
一、饶介与危素 |
二、王桂、赛景初等 |
第五节 所荐贤才 |
一、不忽木举荐之英才 |
二、巎巎推举之贤能 |
第四章 不忽木家族的汉学修养与造诣 |
第一节 不忽木家族所处社会、家庭背景 |
一、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及元廷的事儒政策 |
二、良好的家世背景和教育环境 |
第二节 不忽木家族的文化归属 |
一、对儒家伦理观念的认同 |
二、以儒为治政之道的思想 |
三、兴儒教、建学校 |
四、佛道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不忽木家族礼俗之汉化 |
一、习中华之风俗 |
二、效汉人之礼仪名号 |
第四节 不忽木家族的汉学造诣 |
一、散曲 |
二、诗文 |
三、书法 |
四、绘画 |
五、围棋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3)从奎章阁的演变看康里巎巎的汉文化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奎章阁中的康里巎巎 |
第一节 奎章阁建立之前的元代汉文化发展回顾 |
第二节 奎章阁对元代汉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元末二帝的汉文化精神 |
第四节 康里巎巎与奎章阁书画鉴藏 |
第五节 康里巎巎的奎章阁交游 |
第六节 康里巎巎与赵孟頫的师生情缘 |
第二章 康里巎巎汉文化情结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书学观念:儒道合融 |
1、康里巎巎书法中的儒家文化思想 |
2、康里巎巎书法中的道家文化成分 |
第二节 身居经筵:直言进谏 |
1、元代经筵制度的开设 |
2、康里巎巎的直言进谏精神 |
第三节 务实济世:复兴科举 |
1、元代科举制度的兴衰 |
2、康里巎巎与元末科举的复兴 |
第四节 首发其端:编修三史 |
1、元代编史运动的停滞 |
2、康里巎巎与元末编史运动 |
第三章 汉文化与康里巎巎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家风承传,汉文化教育 |
第二节 公而忘私:正直豁达 |
第三节 刚毅果断:保护奎章阁 |
1、康里巎巎与奎章阁的延续 |
2、奎章阁与宣文阁的艺术功绩 |
第四节 三下江南,交流书艺 |
1、宋末元初的杭州文化圈 |
2、康里巎巎与元末杭州文化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康里子山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康里子山家世生平、仕履及交游考证 |
第一节 康里子山家世生平、仕履考证 |
第二节 康里子山奎章阁交游 |
第三节 理学背景下的康里子山 |
第二章 康里子山书法风格探析 |
第一节 康里子山存世书法作品及风格探析 |
第二节 康里子山书画见闻略述 |
第三节 康里子山书法风格成因探析 |
第三章 康里子山对元明书风的影响 |
第一节 康里子山对元代书风的影响 |
第二节 康里子山对明代书风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5)苏州古代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笔记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思路及方法 |
三、“苏州”的地域范围界定 |
四、传统目录学中“小说”类的演变及笔记的归属 |
五、笔记的现代分类情况及本文的分类原则 |
第一章 成长发展期: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苏州笔记 |
一、志怪小说——《陆机要览》、《异林》等 |
二、轶事小说——《笑林》 |
三、其他的笔记创作——《琐语》 |
第三节 唐代的苏州笔记 |
第四节 宋代的苏州笔记 |
一、小说故事类笔记 |
二、历史丛谈类笔记 |
1. 记载朝野掌故、士林风流——《石林燕语》、《避暑录话》等 |
2. 描写风土人文——《中吴纪闻》、《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 |
三、考据辨证类笔记 |
1. 龚颐正及《芥隐笔记》 |
2. 王楙及《野客丛书》 |
第五节 元代的苏州笔记 |
一、历史丛谈类笔记 |
1. 徐大焯及《烬余录》 |
2. 郑元佑及《遂昌山人杂录》 |
二、考据辨证类笔记——《雪履斋笔记》、《书斋夜话》等 |
小结 |
第二章 成熟繁荣期:明代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小说故事类笔记 |
一、志怪小说——《志怪录》、《庚巳编》、《西樵野记》、《狯园》等 |
1. 内容主题 |
2. 创作特点 |
3. 思想内涵的深化 |
二、轶事小说——《震泽纪闻》、《吴中往哲记》等 |
第三节 历史丛谈类笔记 |
一、杂谈掌故,兼及经济民生 |
1. 叶盛及《水东日记》 |
2. 陆容及《菽园杂记》 |
3. 其他笔记——《濯缨亭笔记》、《寓圃杂记》等 |
二、记载历史事件、典章沿革——王世贞及《弇山堂别集》、《凤洲杂编》 |
三、描写风土人文——《海槎余录》、《星槎胜览》等 |
四、反映地方文艺、时代风尚 |
1. 书法理论——《钝吟杂录》 |
2. 曲苑掌故——《三家村老委谈》、《梅花草堂笔谈》等 |
3. 艺术清赏——《长物志》 |
五、广征博稽、丛钞汇编——《琅琊代醉编》、《艳异编》等 |
第四节 考据辨证类笔记 |
一、明代的学术风气及学术笔记 |
二、苏州地区的考据辨证类笔记 |
1. 丛考杂辨——《谭辂》、《读史订疑》、《炳烛斋随笔》、《戏瑕》等 |
2. 史学考订——《史乘考误》 |
第五节 笔记小说的汇编刊刻 |
一、地方藏书、刻书风气的盛行 |
二、苏州说部丛书的汇刻 |
1. 顾元庆及《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 |
2. 袁褧及《广四十家小说》 |
3. 陆延枝及《烟霞小说》 |
4. 选录范围与汇编体例的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鼎盛期:清代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小说故事类笔记 |
一、创作概述 |
二、钮琇及《觚剩》 |
三、沈起凤及《谐铎》 |
第三节 历史丛谈类笔记 |
一、记述政治事件、历史现实 |
1. 清初——《啬庵随笔》、《研堂见闻杂录》等 |
2. 清末——《不远复斋闻见杂志》、《五石脂》等 |
二、反映明末清初的实学研究——《广阳杂记》 |
三、描写风土人文 |
1. 苏州风土笔记——《清嘉录》、《桐桥倚棹录》、《吴郡岁华纪丽》 |
2. 东北及西南风土笔记——《宁古塔纪略》、《粤西从宦略》等 |
3. 上海风土笔记——《瀛壖杂志》 |
四、述欧风、明西学、倡维新——《漫游随录》、《瓮牖余谈》 |
1. 描写国外见闻 |
2. 宣传西方实学 |
3. 提倡变革维新 |
五、其他的丛谈杂着 |
第四节 考据辨证类笔记 |
一、清代初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顾炎武及《日知录》 |
2. 何焯及《义门读书记》 |
3. 其他的学术笔记——《看鉴偶评》、《读史随笔》、《畏垒笔记》等 |
二、清代中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惠栋及《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 |
2. 吴翌凤及《逊志堂杂钞》 |
3. 其他的学术笔记——《潘澜笔记》、《忏摩录》、《朴学斋笔记》等 |
三、清代后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宋翔凤及《过庭录》 |
2. 叶廷琯及《吹网录》、《鸥陂渔话》 |
3. 江衡及《溉斋杂志》 |
小结 |
结语 |
下编 |
第一章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提要 |
《太古蚕马记》一卷 |
《陆机要览》 |
《笑林》 |
《异林》 |
《辨疑志》三卷 |
《玉涧杂书》一卷 |
《避暑录话》二卷 |
《岩下放言》三卷 |
《石林燕语》十卷 |
《中吴纪闻》六卷 |
《步里客谈》二卷 |
《过庭录》一卷 |
《揽辔录》一卷 |
《骖鸾录》一卷 |
《桂海虞衡志》一卷 |
《吴船录》二卷 |
《芥隐笔记》一卷 |
《野客丛书》三十卷附《野老记闻》一卷 |
《船窗夜话》一卷 |
《负暄杂录》一卷 |
《席上腐谈》二卷 |
《书斋夜话》四卷 |
《烬余录》二卷 |
《遂昌山人杂录》一卷 |
《平江记事》一卷 |
《吴中旧事》一卷 |
《研北杂志》二卷 |
《雪履斋笔记》一卷 |
第二章 明代的苏州笔记提要 |
《星槎胜览》四卷 |
《水东日记》四十卷 |
《县笥琐探》一卷 |
《三余赘笔》一卷 |
《石田杂记》一卷 |
《石田翁客座新闻》十一卷 |
《寓圃杂记》十卷 |
《农田余话》二卷 |
《菽园杂记》十五卷 |
《蓬窗类纪》五卷 |
《蓬轩吴记》二卷《别记》一卷 |
《贤识录》一卷 |
《病逸漫记》一卷 |
《濯缨亭笔记》十卷 |
《琅琊漫钞》一卷 |
《震泽纪闻》二卷 |
《震泽长语》二卷 |
《苏谈》一卷 |
《吴中故语》一卷 |
《吴中往哲记》一卷 |
《都公谭纂》二卷 |
《听雨纪谈》一卷 |
《野记》四卷 |
《祝子志怪录》五卷 |
《前闻记》一卷 |
《语怪》一卷 |
《猥谈》一卷 |
《读书笔记》一卷 |
《皇明纪略》一卷 |
《近峰闻略》八卷 |
《下陴纪谈》二卷 |
《责备余谈》二卷《附录》一卷 |
《续观感录》十二卷 |
《艾子后语》一卷 |
《翦胜野闻》一卷 |
《异林》一卷 |
《海槎余录》一卷 |
《莘野纂闻》一卷 |
《云林遗事》一卷《附录》一卷 |
《檐曝偶谈》一卷 |
《山樵暇语》十卷 |
《明良记》四卷 |
《高坡异纂》三卷 |
《吴风录》一卷 |
《西樵野记》十卷 |
《庚巳编》十卷 |
《泾林杂记》二卷 |
《冶城客论》一卷 |
《俟后编》六卷《补录》一卷《附录》一卷 |
《连抑武杂记》一卷 |
《说听》四卷 |
《艳异编》四十卷续集十九卷 |
《觚不觚录》一卷 |
《凤洲杂编》六卷 |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 |
《史乘考误》十一卷 |
《谭辂》三卷 |
《吴社编》一卷 |
《二酉委谈》一卷 |
《窥天外乘》一卷 |
《读史订疑》一卷 |
《西台漫纪》六卷 |
《琅琊代醉编》四十卷 |
《说储》八卷《二集》八卷 |
《广滑稽》三十六卷 |
《林居漫录》二十六卷附《驳漫录评正》不分卷 |
《梅花草堂笔谈》十四卷 |
《闻雁斋笔谈》六卷 |
《新刻徐比部燕山丛录》二十二卷 |
《泾林续记》二卷 |
《花当阁丛谈》八卷 |
《狯园》十六卷 |
《戏瑕》三卷 |
《炳烛斋随笔》一卷 |
《樗斋漫录》十二卷 |
《长物志》十二卷 |
《容膝居杂录》六卷 |
《闲余笔话》一卷 |
第三章 清代的苏州笔记提要 |
《啬庵随笔》六卷附录一卷 |
《甲行日注》八卷 |
《启祯记闻录》六卷 |
《亭杂记》一卷 |
《郑桐庵笔记》一卷 |
《虞山杂志》一卷 |
《钝吟杂录》十卷 |
《吴乘窃笔》一卷 |
《虞书》一卷《后虞书》一卷 |
《日知录》三十二卷 |
《日知录之余》四卷 |
《菰中随笔》三卷 |
《艮斋杂说》七卷《续说》三卷 |
《看鉴偶评》五卷 |
《五九枝谭》一卷 |
《读东坡志林》一卷 |
《吴城日记》三卷 |
《读史稗语》十一卷 |
《说铃》一卷 |
《研堂闻见杂录》一卷 |
《金陵野钞》十四卷 |
《三吴旧语》一卷 |
《已畦琐语》一卷 |
《觚剩》八编《续编》四卷 |
《杂言》一卷 |
《广阳杂记》五卷 |
《虞谐志》一卷 |
《坚瓠集》六十六卷 |
《石里杂识》一卷 |
《读战国策随笔》一卷 |
《畏垒笔记》四卷 |
《养疴客谈》一卷 |
《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 |
《宁古塔纪略》一卷 |
《熙怡录》一卷 |
《鹊南杂录》一卷 |
《残簏故事》一卷 |
《掌录》二卷 |
《香天谈薮》一卷 |
《言鲭》二卷 |
《柳南随笔》六卷《续笔》四卷 |
《后海书堂杂录》二卷 |
《漱华随笔》四卷 |
《九曜斋笔记》三卷 |
《松崖笔记》三卷 |
《巢林笔谈》六卷《续编》二卷 |
《余冬琐录》二卷 |
《课余偶笔》一卷 |
《张氏卮言》一卷 |
《晋人尘》一卷 |
《粤西琐记》一卷 |
《消夏闲记摘抄》三卷 |
《丹午笔记》不分卷 |
《闻见偶录》一卷 |
《粤西从宦略》一卷 |
《闾史琐言》一卷 |
《读左剩语》一卷 |
《秋樵杂录》一卷 |
《芝庵杂记》四卷 |
《秋镫丛话》一卷 |
《吴语》一卷 |
《抟沙录》一卷 |
《谐铎》十二卷 |
《逊志堂杂钞》十卷 |
《灯窗丛录》五卷补遗一卷 |
《东斋脞语》一卷 |
《云峰偶笔》一卷 |
《梦阑琐笔》一卷 |
《忍斋杂识》一卷 |
《熙朝新语》十六卷 |
《樗园销夏录》三卷 |
《潘澜笔记》二卷 |
《忏摩录》一卷 |
《思补斋笔记》八卷 |
《消暑随笔》四卷附《子目》二卷 |
《朴学斋笔记》八卷 |
《红兰逸乘》四卷 |
《过庭录》十六卷 |
《三余杂志》八卷《辩诬》二卷 |
《闻见阐幽录》一卷 |
《吹网录》六卷 |
《鸥陂渔话》六卷 |
《清嘉录》十二卷 |
《桐桥倚棹录》十二卷 |
《吴郡岁华纪丽》十二卷 |
《寄蜗残赘》十六卷 |
《漏网喁鱼集》一卷 |
《花影吹笙室笔记》三卷 |
《陔兰书屋笔记》二卷 |
《借巢笔记》一卷 |
《课经笔记》一卷 |
《瀛壖杂志》六卷 |
《瓮牖余谈》八卷 |
《漫游随录》三卷 |
《扶桑游记》三卷 |
《珊瑚舌雕谈初笔》八卷 |
《海角续编》一卷 |
《劫余杂录》二卷 |
《不远复斋见闻杂志》十卷 |
《溉斋杂识》三卷 |
《玉壶仙馆备忘录》七卷 |
《五石脂》一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元代 |
二 "教化"与元代"儒学教化"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四节 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
一 "教化"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 "教化"实践的研究综述 |
三 "教化"研究的方法综述 |
第五节 元代教化概述 |
第六节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元代社会状况与儒学教化权力的获得 |
第一节 元代社会特色与儒士的实际社会地位 |
一 元代社会特色与儒学教化的背景 |
二 元代儒士的实际社会地位 |
三 元代儒士的构成与对于教化所起的作用 |
第二节 元代理学教化权力的最终确立 |
一 刘秉忠、许衡与元朝初年儒学教化奠基 |
二 李孟与元朝中期儒学教化的推进 |
三 科举的恢复与元代儒学教化权力的获得 |
第三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政治制度层面 |
第一节 元代社会教化的有关政令 |
一 元初有关教化政令 |
二 元朝中期有关教化政令 |
三 元朝后期的有关教化政令 |
第二节 元代法律与教化 |
一 元朝人对于法律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
二 元代法律教化的有关实施情况 |
第三节 元代循吏与教化 |
一 元代循吏的量化考察 |
二 元代循吏推广教化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学校层面(一) |
第一节 元代关于学校与教化的关系的认识 |
一 朝廷圣旨中的有关学校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
二 地方官及民间人士对于学校与教化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元代官学与教化 |
一 中央官学与教化 |
二 地方官学与教化 |
第五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学校层面(二) |
第一节 元代书院与儒学教化 |
一 元人对于书院的历史及其功能的认识及其修建情况 |
二 元朝书院的教化实施 |
第二节 元代其他私学的教化实施 |
一 元代私学的办学主体 |
二 元代私学的建筑布局与教化 |
三 元代私学的师资和日常教育行为与教化 |
四 元代私学所用教材与教化 |
第六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社会基层组织层面 |
第一节 元代宗族制度与教化 |
一 元代宗族制度发展的特点 |
二 元代宗族教化的主要途径——"合族" |
三 "同居""合爨"与教化 |
第二节 元代"社"制与教化 |
一 元代"社"制的建立与发展 |
二 "社"的教化作用 |
三 地方官对元代"社"内教化的引导 |
第七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社会文化层面 |
第一节 元代的文艺活动与教化 |
一 "说话"与教化 |
二 元代戏剧演出与教化 |
第二节 元代宗教活动与教化 |
一 全真道与儒学教化 |
二 净明忠孝道与儒学教化 |
第八章 元代儒学教化的"主体"与"客体"分析及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元代社会教化的"主客体"分析 |
一 元代儒学教化的"主体"分析 |
二 元代儒学教化的"客体"分析 |
第二节 、元代儒学教化个案——江西金溪县的儒学教化 |
一 金溪的学校建设与"循吏" |
二 金溪儒学教化的地方层面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文学史应有女性的一席之地 |
上编 《四库全书》及《存目》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概述 |
第一章 《四库全书》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概述 |
第二章 《四库全书存目》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概述 |
第三章 《四库全书诗文评类》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概述 |
第四章 《四库存目诗文评类》所收唐代女性诗歌概述 |
附一: 《全唐诗补编》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 |
附二: 敦煌诗集所收唐五代女性诗歌 |
中编 二十世纪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概观 |
第一章 民国年间的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 |
第二章 5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文学原理主导下的研究 |
第三章 80年代以来的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 |
附一: 台港澳地区的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 |
附二: 西方学者对唐五代女诗诗人之研究 |
下编 唐五代女性诗歌史 |
序: 唐五代女诗人总体概述 |
第一章 初唐女性诗歌 |
第二章 盛唐女性诗歌 |
第三章 大历时期女性诗歌 |
第四章 中唐女性诗歌 |
第五章 晚唐女性诗歌 |
第六章 五代女性诗歌 |
第七章 敦煌民间女诗人宋家娘子诗歌 |
附: 唐五代女诗人籍贯分布及姓名特点 |
结语: 浮出历史的地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论文参考文献)
- [1]康里巎巎书法特点研究[D]. 董利萍. 宁夏大学, 2019(02)
- [2]元代康里人不忽木家族及其华化研究[D]. 陈小红. 暨南大学, 2016(08)
- [3]从奎章阁的演变看康里巎巎的汉文化情结[D]. 刘莹. 西南大学, 2014(09)
- [4]康里子山书法研究[D]. 诸明月. 南京艺术学院, 2011(08)
- [5]苏州古代笔记研究[D]. 朱琴. 苏州大学, 2011(06)
- [6]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D]. 张延昭.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7]诗书合璧的元代康里部诗书家■■[J]. 高人雄. 新疆社科论坛, 2004(06)
- [8]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D]. 郭海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