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芳慧[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且事前难以准确预测的,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给社会公共领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紧急事件。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它给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也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传统工作优势,在新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科学有效地介入突发公共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展开研究,旨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全文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引言、正文、结语:引言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基本理论阐释,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发展过程以及可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二章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意义和独特功能。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独特功能主要包括:预警防范功能、信息沟通功能、舆论导向功能、社会动员功能、心理调适功能。第三章阐述在介入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介入过程中工作不到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表现不积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欠佳。第四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体系落后。第五章研究入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效率;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结语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对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唐玲[2](2021)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
范晓梨[3](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时代带来全新挑战,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冲击,多元思想的渗透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冲突加剧,各类不稳定因素増加。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总体上虽稳定,但高校突发事件偶有发生,不时给师生敲响安全警钟,同时也给高校的运行秩序及其社会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是由自然、人为或社会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或者发生在校外但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学校内部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对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一定冲击,甚至波及到社会稳定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建设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网络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其性质可分为高校政治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高校管理类、心理健康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等七类事件。其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规律可将其演变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等三周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线,通过它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进一步净化高校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遵循求实原则、主体原则、层次原则的基础上,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发挥其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和总结功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解决校园中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通过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党委宣传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保卫处工作者等进行访谈,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缺乏共享,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较为薄弱,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高校信息发布及时性有待增强,舆论引导状况欠佳,对普通学生心理情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程度有待提高;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集体式的心理调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复效果,缺乏正反面结合的教育,事件后续情况尚未持续跟进,总结反思力度有待增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预警机制,落实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工作,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李晓元[4](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孙盼盼[5](2019)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是建设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的安全稳定对社会主义的构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改革事业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交织在一起,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不仅给高校造成了人员、财产、声誉等各个方面的损失,更在师生的心理上形成了难以治愈的创伤。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就成为了当前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特点来开展教育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本篇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表明研究本课题的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对于防范和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并且简单阐述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论文的正文部分,首先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具体的介绍了高校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其次是对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也是本文的关键部分,主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防范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对策思考,详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和应该坚持遵守的原则,并且从事先全面防范、事中积极应对和事后妥善处理这三方面,重点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具体对策,为促进高校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瑞娟[6](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高校的职责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社会变革和世界变化加剧了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突发事件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我们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为指导,积极地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论文通过以下内容来论述,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方法;其次从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内涵与新特征,并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政治、管理、治安、灾难、卫生、网络、心理七类,对其形成的背景和成因做出总结;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第一、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课题;第二、从高校管理者、大学生高校突发事件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三、总结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沟通、精神激励、心理干预、组织动员四大作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方法,指出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足、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最后文章从社会、学校、个人层面入手,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三个维度上可行的教育路径。
张莹丽[7](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不但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产生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武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尽可能避免突发事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消极影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特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正文第一部分对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作用发挥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关联,为进一步阐述存在问题及分析原因进行理论铺垫;第三部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表征及其产生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具体实际操作价值的对策。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事件不同环节作用发挥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突发事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出了突发事件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围绕危机意识培养、预警机制建立、心理健康疏导、经验总结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为促进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曹勇[8](2016)在《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遭受突发自然灾害地困扰,突发自然灾害地发生不仅给人类带来财产地破坏,也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等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虽然天灾难料,但是人事可期,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可以通过工程手段和人文手段两种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突发自然灾害治理的人文手段,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运用的新场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本质上来说是思想掌握群众,研究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矛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运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场域的拓展和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是一个运用性较强和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前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有着生命线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也应当在突发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中发挥不同的功能,通过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有利于推进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本文从以下七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引言部分首先论述了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背景是基于突发自然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伤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理论方面,这一研究看有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性反思,更好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定位,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空间的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从实践方面看,这一研究有利于提升突发自然灾害的治理水平,对于其他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接着,系统地梳理了这一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一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特征及生命周期;接着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发展;并分析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和发挥特征,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知识借鉴包括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灾害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第二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检视。首先从国内方面分析了这一问题,即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质就是要“得民心”以维护政权统治,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统治阶级也企图借助神灵来缓和社会矛盾;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继承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功能的实践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救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由于政府的财政缺乏、吏治腐败和战事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效果也受到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教育、宣传和组织等方式积极抗灾救灾,减轻了突发自然灾害带给灾区人民带来的损失;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论是在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是在功能拓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次从国外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本论文专门研究了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和日本3.11地震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这些启示包括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危机管理法制中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危机管理机制中的作用、注重危机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上坚持科学性和人本性相结合、自我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第三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境遇,即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更加深入地认识。接着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主体懈怠、客体被动和介体困扰,最后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因,即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危机管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不完善、突发自然灾害情境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研究的滞后。第四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首先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即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政治观、价值观、心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影响。接着分别论述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功能是指通过突发自然灾害知识教育和突发自然灾害生存技能教育在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前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确保社会稳定,即心理调适、宣传引导和实际行动;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功能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即政府主导下整合多力量的拳头动员模式、对口支援动员模式、国际组织参与抗灾救灾动员模式和广大群众展开自救地动员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功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即对人们救灾思想认识的协调、对救灾组织的协调和对救灾资源的协调;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激发民族精神,展现团结互助的风貌,激励人们战胜突发自然灾害的信念和信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心理层面上的疏通和引导,从而达到恢复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式实现;即宣传教育、重点筛查和分类抚慰;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功能是指通过对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和良好品格的升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五章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体系构建。首先要树立和贯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树立综合协调的理念;接着论述了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队伍建设、充实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扩大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优化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结语。对本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得出了几点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期待。
酒丽媛[9](2015)在《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探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不时发生,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2014年女大学生失踪案的频繁发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提高对于巩固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保障校园主体生命与财产安全、加强校园主体自救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域下认识高校的突发事件,并在创作中加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希望以此来扩大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的视角。同时,本文在研究高校突发事件时,从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预防阶段、发生阶段、善后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研究。本文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时采取动态的思维过程法,使得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能以事件发生顺序为线索,准确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切入点,使得对策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作者通过阅读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料、分析有关案例之后,界定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并归纳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介入事件处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事件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而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途径。高校突发事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一般经历着预防阶段、发生阶段和善后阶段三个阶段。针对各个阶段,高校工作人员应该在师生间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阶段的“防患未然,促进主体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发生阶段的“维护高校稳定,维持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在善后阶段的“重整校园秩序,恢复和谐”的作用,保证高校工作的正常进行。
张培[10](2014)在《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校园突发事件日益多发,不仅冲击着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面临日益多发的校园突发事件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客观事实,如何构建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介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校园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它对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所谓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为了达到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各个构成要素由于某种作用机理而形成的一定的构成方式、运行方式、相互作用并产生有效功能的总和。它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目的要素、运行环境、运行方式和教育内容等五大要素构成。不可否认,在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方面有高校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但也应当看到,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预防的不重视,应急教育预案的缺位,以及组织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前预警机制存在漏洞、事中缺乏快速反应和介入机制、事后的学习与创新机制不尽完善。针对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尤为迫切。其基本路径主要包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及预警机制;事前要编制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反应与介入机制;事中要注意教育引导,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动员与心理调适机制;事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估与创新机制。
二、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
1.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厘定 |
2.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分类 |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 |
1.潜伏期 |
2.爆发期 |
3.高潮期 |
4.缓解期 |
5.消退期 |
(三)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
1.严重影响公众情绪稳定 |
2.可能导致网络舆情危机 |
3.危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意义和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意义 |
1.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
2.思想政治教育是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独特功能 |
1.预警防范功能 |
2.信息沟通功能 |
3.舆论导向功能 |
4.社会动员功能 |
5.心理调适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不到位 |
1.事前: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失灵 |
2.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场失能 |
3.事后:思想政治教育善后缺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不理想 |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度不积极 |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不落实 |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合作不协调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效性欠佳 |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针对性 |
2.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不理想 |
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接受程度低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问题成因 |
(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
1.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机制不健全 |
2.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机制不健全 |
3.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机制不健全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不明确 |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工不明确 |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考核不明确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体系落后 |
1.内容体系的落后 |
2.载体体系的落后 |
3.方法体系的落后 |
五、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 |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 |
1.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机制 |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机制 |
3.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机制 |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效率 |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能力 |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
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业绩考核 |
(三)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体系 |
1.构建基本内容与具体内容相结合的内容体系 |
2.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载体体系 |
3.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方法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不足与趋势 |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
2.1.1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
2.1.4 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
2.2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2.2 心理学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2.3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
2.3.1 求实原则 |
2.3.2 主体原则 |
2.3.3 层次原则 |
2.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各阶段的功能 |
2.4.1 潜伏期的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 |
2.4.2 爆发期的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 |
2.4.3 恢复重建期的调节和总结功能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
3.1 关于本研究的访谈与问卷调查 |
3.1.1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访谈调研 |
3.1.2 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1 潜伏期存在的问题 |
3.2.2 爆发期存在的问题 |
3.2.3 恢复重建期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
4.1 潜伏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1.1 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
4.1.2 完善预警机制 |
4.1.3 落实预防工作 |
4.1.4 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 |
4.2 爆发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2.1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
4.2.2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
4.2.3 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
4.2.4 建立四方联动机制 |
4.3 恢复重建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3.1 开展针对性心理调适工作 |
4.3.2 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 |
4.3.3 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 |
4.3.4 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调查 |
附录 B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访谈题目 |
(4)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涵义、类型及特征 |
2.1 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涵义 |
2.1.1 突发事件的涵义 |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 |
2.2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2.2.1 自然突发事件类 |
2.2.2 社会管理类 |
2.2.3 公共安全类 |
2.2.4 个人自身类 |
2.3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
2.3.1 共性特点 |
2.3.2 特性特点 |
第3章 高校突发事件诱发原因分析 |
3.1 政治环境复杂 |
3.2 就业形势严峻 |
3.3 心理问题严重 |
3.4 校园安全堪忧 |
3.5 网络世界混乱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信息解读失真 |
4.1.2 预警机制不健全 |
4.1.3 缺乏危机意识 |
4.1.4 教育者培养机制匮乏 |
4.2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
4.2.2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 |
4.2.3 尚未建立预警机制 |
4.2.4 缺乏协同治理机制 |
4.3 大学生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调查问卷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思考 |
5.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原则 |
5.1.1 以人为本原则 |
5.1.2 防范为先原则 |
5.1.3 协调沟通原则 |
5.1.4 依法办事原则 |
5.1.5 快速反应原则 |
5.1.6 信息公开原则 |
5.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 |
5.2.1 育人作用和预测作用 |
5.2.2 疏导作用和保障作用 |
5.2.3 平复作用和总结作用 |
5.3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具体对策 |
5.3.1 事先全面防范 |
5.3.2 事中积极应对 |
5.3.3 事后妥善处理 |
结论 |
附录Ⅰ 关于大学生应对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调查问卷 |
附录Ⅱ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所占比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6)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与不足 |
2 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论 |
2.1 突发事件与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
2.1.1 突发事件的内涵 |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
2.1.3 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
2.2 高校突发事件分类、特点及成因 |
2.2.1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
2.2.2 高校突发事件形成的背景 |
2.2.3 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 |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必要性 |
3.1 高校突发事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课题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情中得到了提高 |
3.1.2 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 |
3.1.3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模式 |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必要性 |
3.2.1 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 |
3.2.2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
3.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重要教育部分 |
3.3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3.3.1 思想沟通作用 |
3.3.2 精神鼓励作用 |
3.3.3 心理疏导作用 |
3.3.4 组织行动作用 |
4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现状分析 |
4.1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现状 |
4.2 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优势 |
4.2.1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手段 |
4.2.2 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 |
4.2.3 高校思政队伍是强有力的保障 |
4.2.4 高校机制体系逐渐完善 |
4.3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足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进一步提升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更加完善 |
5 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
5.1 学校层面 |
5.1.1 健全应急预案 |
5.1.2 重视典型案例教育 |
5.1.3 开展实践学习 |
5.1.4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5.1.5 成立资源信息库 |
5.1.6 完善工作方法 |
5.2 社会层面 |
5.2.1 加强媒体人意识和自身政治素质 |
5.2.2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
5.2.3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
5.2.4 发挥社会群体力量 |
5.3 个人层面分析 |
5.3.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贯彻 |
5.3.2 提高大学生自主责任意识 |
5.3.3 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
5.3.4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事件相关问题阐释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 |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内涵界定 |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 |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化解高校突发事件的基础性地位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规范正常教育秩序稳定的保证 |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积极发挥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精神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突发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意识行为特征 |
一、强烈的好奇心与从众心理 |
二、广泛搜集信息理性对待危机 |
三、积极参与监督突发事件应对回应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不同阶段作用发挥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危机管理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调节作用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治理作用 |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解决提供新契机 |
一、高校突发事件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现实素材 |
二、高校突发事件促进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 |
三、高校突发事件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四、高校突发事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征 |
一、大学生个体差异导致信息解码失真 |
二、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不健全 |
三、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养机制匮乏 |
五、思想政治教育重矫正与反思,轻防范与预警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程度不高 |
二、高校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 |
三、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 |
四、缺乏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协同治理机制 |
五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整合效果欠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
三、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 |
四、坚持迅速回应的原则 |
五、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 |
第二节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与特点应对高校突发事件 |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预警阶段的措施 |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阶段的措施 |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总结与评估阶段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特征和生命周期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内涵 |
(二)突发自然灾害的特征 |
(三)突发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发展 |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和发挥的特征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介入的必要性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特征 |
四、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借鉴 |
(一)理论依据 |
(二)知识借鉴 |
第二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检视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与启示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中国近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四)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五)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六)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启示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与启示 |
(一)卡特里娜飓风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二)3.11 地震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的启示 |
第三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经济环境 |
(二)社会政治环境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 |
(五)网络媒体的发展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主体懈怠 |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客体被动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的介体困扰 |
三、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存在偏差 |
(二)危机管理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设置的不完善 |
(三)突发自然灾害情境的复杂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研究的滞后 |
第四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们思想、心理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
(一)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政治观的影响 |
(二)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
(三)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
(四)突发自然灾害对人们道德行为的影响 |
二、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功能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功能 |
(四)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功能 |
(五)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 |
(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功能 |
(七)思想政治教育升华功能 |
第五章 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体系构建 |
一、树立和贯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二)树立综合协调的理念 |
二、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队伍建设 |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 |
三、充实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 |
(一)加强防灾和减灾教育 |
(二)增强生存和生命教育 |
(三)强化感恩和铭恩教育 |
四、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 |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 |
(二)创新心理咨询疏导方法 |
五、扩大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 |
(一)有效利用大众传媒载体 |
(二)充分运用新媒体载体 |
(三)充分发挥文化载体 |
(四)主动拓展活动载体 |
六、优化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 |
(一)优化传媒环境 |
(二)优化制度环境 |
(三)优化社区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2. 论文的创新点 |
一、高校突发事件相关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突发事件 |
2. 高校突发事件 |
(二)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
1. 事件的复杂性 |
2. 主体的特殊性 |
3. 社会的敏感性 |
4. 事态的扩散性 |
5. 群体的危害性 |
(三) 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 |
1. 政治事件类 |
2. 自然灾害类 |
3. 公共卫生类 |
4. 治安安全类 |
5. 学校管理类 |
6. 心理危机类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 |
1. 思想政治工作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各个阶段的“生命线” |
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和善后阶段的不可替代性 |
3.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阶段有效应对的重要环节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可行性 |
1. 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理论依据 |
2. 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价值引导 |
3. 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具体方法 |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阶段发挥预警的作用不足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阶段发挥疏通引导的作用不足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善后阶段发挥总结经验的作用不足 |
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存在问题的社会原因 |
1. 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引起校园主体思想的混乱 |
2. 国外突发事件的消极因素扰乱校园主体的心理 |
3. 利益分配的不均引起校园主体心理不平衡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存在问题的学校原因 |
1. 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2. 高校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具体工作机制 |
3. 高校中心理咨询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存在问题的自身原因 |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应内容 |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性发挥不足 |
五、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作用及实施对策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应有的作用 |
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阶段应起到预警作用 |
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阶段应起到疏导协调作用 |
3.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应起到总结经验作用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的实施对策 |
1.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阶段发挥作用的实施对策 |
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阶段发挥作用的实施对策 |
3.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善后阶段发挥作用的实施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新意和难点 |
2 校园突发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
2.1 校园突发事件 |
2.2 校园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 |
2.3 校园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
3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解析 |
3.1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涵解读 |
3.2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素分析 |
3.3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现状考察 |
4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的策略 |
4.1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
4.3 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的案例实证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公共事件研究[D]. 杜芳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唐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范晓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应对研究[D]. 孙盼盼.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研究[D]. 梁瑞娟.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7]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研究[D]. 张莹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7(03)
- [8]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曹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5)
- [9]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探析[D]. 酒丽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8)
- [10]校园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张培.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1)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