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模型控制中型加热炉的成功实践

应用数学模型控制中型加热炉的成功实践

一、在中型加热炉控制上应用数学模型的成功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闫明奇[1](2021)在《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高炉煤气稳燃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煤气作为钢铁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由于其含有有毒成分一氧化碳而无法进行直接排放,燃烧利用时针对其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而由于其热值低,着火及稳燃困难,工业上常采用预热的方式来使其稳定燃烧,传统的采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的预热设备较为庞大,烟气出口温度较低,预热温度有限,因而本文提出了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于高炉煤气进行预热。首先提出了用于预热高炉煤气的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基础结构方案,又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两种内置叶片的换热结构,以实现增强对流换热的作用。根据换热结构不同部件的功能确定了相应的材料;在选择管道材料时,为了确定耐热铸钢的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于其电导率和导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发现了耐热铸钢的电导率远低于其他的金属材料。利用COMSOL Multphysics软件模拟了管道材料、换热器结构与加热频率对于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模拟通过直接耦合法实现了电磁场与温度场的双向耦合,结果表明一定电导率范围内,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发热材料的发热效果随着电导率的显效而增加,当电导率减小到一定值时,材料的发热效果会减弱。耐热铸钢的电导率很低,不适合作为感应加热元件。并且发现了内置周向叶片的结构所得到的出口温度更均匀,管道的最高温度与出口平均温度的差值更小,叶片的角度越大,对流换热效果越好,对于气体的阻力损失越小。通过换热效率的比较评价了不同结构的换热效果,发现在管道内部增加换热叶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增强换热效果,另一方面,会导致发热管道的材料增加造成线圈的负载增加,使其换热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验证预热对于高炉煤气稳燃效果的影响,通过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选用了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以及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对于不同预热温度的高炉煤气通过一单只旋流燃烧器的燃烧效果行模拟,结果表明,当气体从293.15K预热至453.15K时,燃烧区域出现了回流区;燃烧区域的温度增加,并逐渐靠近燃烧器喷口,燃烧区域内组分燃尽位置逐渐靠近燃烧器喷口,说明预热能够提高高炉煤气的燃烧温度,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对于高炉煤气的稳定燃烧有着促进作用。

马仁杰[2](2021)在《添加FCC油浆对煤沥青制备碳纤维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碳纤维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体育体闲用品、建筑、油田等领域,对我国的国计民生至关重要,但是其生产成本、性能制约着碳纤维的发展。高温煤焦油沥青(HCTP)和催化裂化油浆(FCC)是重要的有机重质碳资源,可作为制备性能优良的碳材料前驱体,对制备低成本且性能优良的国产沥青基碳纤维有着深远的意义。两种原料通过预处理成为RHCTP和RFCC,本课题是通过向RHCTP中掺入不同质量的RFCC,通过热聚合工艺制备可纺沥青,再进一步进行纺丝、氧化和碳化工艺得到碳纤维。分别对RHCTP、RFCC、可纺沥青、原丝纤维、氧化纤维和碳化纤维进行表征分析,考察RFCC的添加在制备碳纤维过程中的影响,表征分析的手段为CPP-GC/MS、XPS、Raman、SEM、FTIR和TG/DTG等。对RHCTP和RFCC表征,可知RHCTP和RFCC的C含量升高,C以脂肪碳/芳碳为主存在形式,O以C-O为主存在形式,N中吡咯氮较多,S中芳香硫较多。RHCTP主要为芳香族化合物,可测化合物分子量在200-400之间,RFCC中含有大量的芳烃和烷烃组分,可测化合物分子量在250-400之间,两种原料满足做碳纤维前驱体的条件。对不同的可纺沥青表征,可知C含量增加,而N、S和O含量与RHCTP相比下降。RFCC聚合热解产生一定的氢自由基,可减缓芳烃大分子的生成速度,提高可纺沥青的流变性。随着RFCC的添加,聚合得到了更多的芳环大分子,碳层有序度加强,羧基氧和吡咯氮含量更多,中间相含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对不同的原丝纤维分析,可知随着RFCC的添加,断丝现象好转,最长纺丝长度整体呈增长趋势,原丝纤维的直径增加。当RFCC占比为20%时,所得纤维原丝的断丝和毛丝情况极少,原丝表面粗细均匀且光滑,无明显缺陷。对不同的氧化纤维表征,可知随着RFCC的添加,H、C含量和H/C增加,O含量下降。红外吸收峰主要为含O官能团和芳烃官能团,RFCC占比为20%所得的预氧化纤维O-C的碳层有序度较高,生成的苯环和稠环大分子更多。对碳纤维表征,可知碳纤维的红外吸收峰少,形成了分子量更大的稠环化合物。四种碳纤维的粗细较均匀,附着物较少。随着RFCC的添加,所得碳纤维的轴向劈裂现象减缓,拉伸强度和模量整体呈增大趋势,其中C-C的拉伸强度为708MPa,拉伸模量为49.5GPa,四种碳纤维的平均直径都在14-17μm之内,符合通用级沥青基碳纤维标准。本论文有44幅图,27个表,106篇参考文献。

高小勇[3](2020)在《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GH96粉末高温合金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对非金属夹杂物的要求很高。夹杂物主要来源于母合金的制备过程。本论文研究了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熔炼制备过程中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并成功制备出纯净的母合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真空感应熔炼时坩埚材质(MgO、Al2O3和MgO-Spinel)和活泼元素(A1和Ti)加入顺序对夹杂物的影响。采用MgO坩埚时,合金液中的Al与坩埚发生化学反应,夹杂物为近球状MgO-Al2O3,数量较少、尺寸较小;坩埚内壁形成连续的致密的MgAl2O4层,能够有效阻止化学反应和合金液对坩埚的物理侵蚀。采用Al2O3坩埚时,夹杂物为较大尺寸的Al2O3;坩埚内壁物理侵蚀严重。采用MgO-Spinel坩埚时,化学反应和坩埚侵蚀程度居中。活泼元素加入顺序对夹杂物尺寸和形貌影响较大。最佳工艺路线为先加入Ti后加入Al。先加入Ti时,夹杂物为细小圆形TiOx,平均尺寸小于1μm;然后加入Al,夹杂物转变为Al2O3。在真空感应熔炼铸锭中,氮化物数量最多(占80.6%),尺寸范围为1~5μm。氧化物数量较少,尺寸范围为1~25.5μm。(2)研究了电渣重熔时环境气氛和渣料成分对夹杂物的影响。真空气氛可以避免空气对电极的氧化和氮化,并且抑止O2和N2扩散进入渣池和合金熔池,从而控制夹杂物特别是氮化物的数量。渣料中加入稀土氧化物CeO2可以降低氧化物数量,并且改变其成分。当CeO2加入量为1.0wt.%时,夹杂物转变为Al2O3-MgO-Ce2O3;当CeO2加入量为3.0~10.0wt.%时,夹杂物转变为Al2O3-Ce2O3。最佳的CeO2加入量为3.0wt.%。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真空电渣重熔+真空感应重熔(雾化制粉前)的工艺路线,实现了非金属夹杂的有效去除,制备出纯净的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经过大样电解分析,母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仅0.399mg/kg。(3)采用磁悬浮熔炼技术研究了夹杂物的碰撞、聚集和上浮机理。磁悬浮熔炼促进夹杂物的聚集和上浮。在水冷铜坩埚中直接冷却时,夹杂物团簇数量较多,尺寸较大。浇注至钢模后,夹杂物团簇的数量减少、尺寸变小。采用高温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线观察了氧化物和氮化物的溶解和析出行为。氧化物在熔炼过程中稳定存在,并且发生碰撞和聚集。氮化物在熔化过程中发生分解,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析出。(4)研究了夹杂物对FGH96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夹杂物含量越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小。当合金中氮含量高于12ppm时,在疲劳试样横截面的主裂纹和二次裂纹及其附近存在较多夹杂物。为了得到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需将氮含量控制在12ppm以下。

辛利[4](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孙亚婵[5](2017)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终端特别是Android应用市场的日益壮大,智能移动设备逐渐的被应用于远程监测领域。目前,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监测系统被广泛的使用,如对水产养殖、海洋水质以及桥梁数据的监测等。本课题提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加氢精制实训装置中。加氢精制是石油炼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加氢精制监测系统都是运行在PC端的,现场工作人员只能在固定的中央监控室中进行监控。本课题在基于加氢精制的HSE实训演练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加氢精制过程中相关数据的远程监测,促进了Android平台在远程监测领域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其次,阐述了加氢精制工艺以及系统中所涉及的网络通信技术,对加氢精制的过程、装置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介绍了系统中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的Servlet技术,以及网络通信协议。接着,结合加氢精制工艺远程监测需求,明确了本系统中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分别完成对系统中数据库、服务器端以及Android手机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最后,在无限局域网内对该系统的实现功能以及数据准确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完成了Android手机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实现了登录、注册、流程监测、数据查询、后台运行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等功能,并经实践检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为基于Android平台的远程监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宋佳媛[6](2014)在《自蓄热式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与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它是一项全新的节能降耗型燃烧技术,它既保留了火焰切换式蓄热燃烧技术的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自蓄热式燃烧器是此技术中的关键部件,本文围绕着自蓄热燃烧器的结构优化开展了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介绍了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的原理、常用结构形式、发展、优势及应用。其次介绍了数值仿真技术,其中详细的介绍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基本控制方程、本文数值模拟中所涉及的模型方法及常用的数值方法。2.对某厂的高温热处理炉进行合理简化,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模拟选用标准k模型、PDF燃烧模型、传热模型、P1辐射模型及合理的求解方法对三维燃烧空间的复杂热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3.借助于数值模拟技术,从调整自蓄热式燃烧器结构参数的角度出发,系统的研究了蓄热式燃烧器的燃气喷口与空气喷口的间距对炉内温度场、速度场以及钢坯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蓄热式加热炉的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但换向前后,在空气入口和烟气出口附近有不同程度的温度波动。换向是温度波动的主要原因,空煤间距的大小会对温度波动幅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钢坯加热质量。最后找出较利于炉内钢坯加热的燃气喷口和空气喷口间距。

赫金龙[7](2010)在《蓄热式加热炉段法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1750mm热轧带钢步进梁式加热炉为研究对象,以炉气段、炉围段及钢坯表面段的能量平衡为基础,建立了该加热炉的三维段法数学模型。采用简单迭代法求解动态的能量平衡方程组,得到该蓄热式加热炉炉膛内部的温度场。以炉气温度场作为耦合条件,分别采用有限差分法和元体平衡法求解炉围和钢坯的温度场。本文详细分析了钢坯冷热装、燃料热值、蓄热温度、空气消耗系数、炉宽和炉高方向上燃料的分布以及换向方式等热工及操作参数对蓄热式加热炉热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产量不变时,提高钢坯入炉温度、燃料热值或蓄热温度,均可降低单位燃耗。当燃料供入量不做调整时,随着钢坯入炉温度、燃料热值或蓄热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加热炉的生产率;在保证完全燃烧的基础上,随着空气消耗系数的增大,炉气与钢坯温度将随之下降;在炉高和炉宽方向燃料分布对炉气和钢坯温度场均有明显的影响,而换向方式对炉内温度场和钢坯温度场影响不大。

赵军[8](2009)在《基于加热炉传热模型的钢坯氧化烧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轧钢加热炉的钢坯氧化烧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以湘潭钢铁集团宽厚板2#线步进加热炉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建立加热炉燃烧传热及钢坯导热模型,得到了炉内三维温度场、浓度场和钢坯动态温度分布,计算值与实测值表明,温度场最大相对误差在5%以内;将此模型耦合氧化烧损计算程序模拟钢坯在炉内的动态氧化过程,数值模拟揭示:(1)钢坯在预热段和加热一段时的氧化铁皮增长速率小,在加热二段和均热段增长速率较大;(2)在常规炉内气氛下,闷炉150min的钢坯其氧化烧损率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34.8%;热装温度为200℃和700℃时,加热时间缩短23min,而相应的氧化烧损率从0.7923%降低为0.7258%:(3)加热一段、加热二段和均热段的空气消耗系数分别为1.4、1.3和0.9时,氧化铁皮在高温区的增长速率明显降低。指导现场生产后,实测钢坯氧化烧损率仅为0.466%,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此表明,基于加热炉燃烧、传热、氧化烧损模型所提出的降低钢坯氧化烧损的措施是可靠的,可使传统的加热炉钢坯氧化烧损降低至一个新水平。

马维纲[9](2006)在《无机导热元件在油田加热炉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油田上油气集输工艺中广泛使用的火筒式原油加热炉进行了节能改造设计,提出了一种加热炉尾部改造的新方法。通过把具有高效传热性能的无机导热元件与传统的插管有机地布置于加热炉的烟管受热面上,形成了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独特的双级传热机理,使得烟管低温区的换热明显增强。与传统的火筒式加热炉相比,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热效率高,结构紧凑,造价低,经济效益十分显着。本文完成了1.74MW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设计工作,编写了通用的火筒式加热炉计算机设计程序和无机导热元件参数的优选程序,对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和改造前的火筒式加热炉进行了简要的经济对比。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有效地强化了低温传热,经济效益明显,很有应用价值。

毕春长,黄道[10](2003)在《基于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了一个钢坯加热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蓄热式加热炉的设计特别是有效炉长的确定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工程数据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该模型及由此给出的蓄热式加热炉参考炉长,对蓄热式炉的设计,特别是对确定蓄热式炉的炉长具有指导作用。

二、在中型加热炉控制上应用数学模型的成功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中型加热炉控制上应用数学模型的成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高炉煤气稳燃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
    1.2 低热值气体稳燃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炉煤气稳燃方式研究
        1.2.2 高炉煤气预热方式国内外研究
    1.3 感应加热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感应加热原理及特点
        1.3.2 电磁感应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感应加热模拟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COMSOL Multiphysics感应加热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简介
    2.3 物理模型的建立
        2.3.1 无叶片管道加热器
        2.3.2 纵置叶片管道加热器
        2.3.3 内置周向旋转叶片管道加热器
    2.4 材料参数的确定
        2.4.1 高炉煤气性质的确定
        2.4.2 线圈材料的选择
        2.4.3 保温材料的选择
        2.4.4 管道材料的选择
    2.5 管道材料物性参数的测定
        2.5.1 材料电导率的测定
        2.5.2 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2.5.3 分析测试结果分析
    2.6 物理场设置
        2.6.1 电磁模块的有限元分析
        2.6.2 固体与流体传热
        2.6.3 湍流模型的选择
        2.6.4 多物理场耦合
    2.7 网格绘制、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求解器的选择及验证
        2.7.1 网格的绘制
        2.7.2 边界条件的设置以及求解器的设置
        2.7.3 数值模型的验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管道感应加热器模拟结果
    3.1 引言
    3.2 材料对于感应加热器加热效果的影响
        3.2.1 管道材料对加热温度的影响
        3.2.2 管道材料对管道电流分布的影响
    3.3 频率对于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3.3.1 频率对发热效果的影响
        3.3.2 频率对电流分布的影响
    3.4 三种管道结构加热效果比较
        3.4.1 出口温度
        3.4.2 管道内流动情况
    3.5 叶片角度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3.5.1 对温度的影响
        3.5.2 对管道内流动的影响
    3.6 效率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热对高炉煤气稳燃效果影响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4.3 绘制网格以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4.4 数学模型的选择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4.4.1 基本控制方程
        4.4.2 湍流模型
        4.4.3 辐射模型
        4.4.4 燃烧模型
        4.4.5 边界条件的设置
    4.5 模型的验证
    4.6 模拟结果分析
        4.6.1 高炉煤气预热温度对燃烧区域流动的影响
        4.6.2 高炉煤气预热对于燃烧温度的影响
        4.6.3 高炉煤气预热温度对燃烧器内可燃物组分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添加FCC油浆对煤沥青制备碳纤维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煤焦油沥青的利用现状
    1.3 国内外FCC油浆的利用现状
    1.4 碳纤维的简介
    1.5 碳纤维的制备工艺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2 实验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步骤
    2.4 分析表征方法
3 原料精制后的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RHCTP和RFCC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3.3 RHCTP和RFCC的XPS分析
    3.4 RHCTP和RFCC的红外分析
    3.5 RHCTP和RFCC的热失重分析
    3.6 RHCTP和RFCC的MALDI-TOF质谱分析
    3.7 RHCTP和RFCC的CPP-GC/MS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可纺沥青的制备及纺丝效果
    4.1 热聚合工艺参数
    4.2 添加RFCC的热聚合反应
    4.3 添加RFCC的纺丝效果探究
    4.4 本章小结
5 预氧化和碳化工艺
    5.1 预氧化工艺概述
    5.2 预氧化工艺参数
    5.3 不同RFCC占比的预氧化工艺
    5.4 不同RFCC占比的碳化工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对照表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粉末高温合金概述
        2.1.1 国外粉末高温合金发展历程
        2.1.2 国内粉末高温合金发展历程
        2.1.3 粉末高温合金制粉方法
    2.2 粉末高温合金熔炼制备工艺
        2.2.1 真空感应熔炼
        2.2.2 电渣重熔
        2.2.3 真空自耗重熔
        2.2.4 电子束熔炼
        2.2.5 磁悬浮熔炼
    2.3 非金属夹杂物概述
        2.3.1 发展历史
        2.3.2 来源和分类
        2.3.3 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2.3.4 分析方法
        2.3.5 夹杂物的去除技术
    2.4 粉末高温合金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现状
    2.5 课题背景及意义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内容
4 真空感应熔炼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4.1 坩埚材质对夹杂物的影响
        4.1.1 实验方法
        4.1.2 研究结果和讨论
        4.1.3 各类夹杂物生成热力学计算
        4.1.4 试样化学成分
        4.1.5 试样的夹杂物
        4.1.6 坩埚与合金液界面反应
    4.2 活泼元素加入顺序对夹杂物的影响
        4.2.1 实验方法
        4.2.2 研究结果和讨论
    4.3 真空感应熔炼铸锭中的夹杂物
    4.4 本章小结
5 大气电渣重熔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5.1 实验条件
    5.2 研究结果和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真空电渣重熔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6.1 气氛对夹杂物的影响
        6.1.1 实验条件
        6.1.2 研究结果和讨论
    6.2 渣料成分对夹杂物的影响
        6.2.1 实验条件
        6.2.2 研究结果和讨论
    6.3 三联熔炼技术控制夹杂物含量
        6.3.1 实验条件
        6.3.2 研究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真空磁悬浮熔炼过程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7.1 实验方法
    7.2 研究结果和讨论
        7.2.1 化学成分
        7.2.2 夹杂物
    7.3 夹杂物聚集和上浮机理
    7.4 浇注对夹杂物上浮的影响
    7.5 熔炼过程中夹杂物在线观测
        7.5.1 实验方法
        7.5.2 熔化和凝固过程夹杂物的演变
        7.5.3 凝固过程中氧化物的演变
    7.6 本章小结
8 夹杂物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8.1 实验方法
        8.1.1 合金制备
        8.1.2 疲劳裂纹扩展实验
    8.2 夹杂物特征
    8.3 夹杂物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8.4 夹杂物对拉伸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8.5 夹杂物对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
10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装置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2.2 实验方法
        2.2.1 馏分切割
        2.2.2 四组分测定
        2.2.3 元素分析
        2.2.4 红外光谱
        2.2.5 核磁共振
        2.2.6 催化剂制备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2.3 反应产物分析
        2.3.1 气体产物分析
        2.3.2 液体产物分析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6.1 引言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7.1 前言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Android平台的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Android系统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
第2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
    2.1 系统的需求分析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系统的性能需求
    2.2 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2.2.1 系统的总体框架概述
        2.2.2 系统功能总体设计
        2.2.3 系统的主要模块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加氢精制工艺及网络通信技术
    3.1 加氢精制工艺简介
        3.1.1 加氢精制技术
        3.1.2 加氢精制过程及工艺流程
        3.1.3 装置简介
        3.1.4 主要工艺参数
    3.2 网络通信相关技术介绍
        3.2.1 Servlet通信技术
        3.2.2 网络通信协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库端
        4.1.1 后台数据库的确定
        4.1.2 创建数据库
    4.2 Web服务器端
        4.2.1 Web应用程序
        4.2.2 Web项目生成与发布
    4.3 Android客户端
        4.3.1 用户界面的设计实现
        4.3.2 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软硬件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目的
    5.3 测试内容及结果分析
        5.3.1 系统功能测试
        5.3.2 数据准确性测试
        5.3.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自蓄热式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工业加热炉及节能方法简介
        1.2.1 工业加热炉简介
        1.2.2 工业加热炉的节能方法简介
    1.3 连续式蓄热燃烧技术综述
        1.3.1 自蓄热燃烧器原理和特点
        1.3.2 自蓄热式燃烧器常用结构形式
        1.3.3 自蓄热式燃烧器的发展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2.1 数值模拟技术
        2.1.1 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2.1.2 数值仿真技术的工作步骤
        2.1.3 数值模拟技术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2.1.4 数值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
    2.2 基本控制方程
        2.2.1 连续方程
        2.2.2 N-S 方程
        2.2.3 能量方程
    2.3 模型简介
        2.3.1 湍流模型
        2.3.2 燃烧模型
        2.3.3 传热模型
    2.4 常用数值方法
        2.4.1 FDM
        2.4.2 FVM
        2.4.3 FEM
        2.4.4 FAM
    2.5 本章小结
3. 热处理炉模型建立和模拟过程介绍
    3.1 建立模型
        3.1.1 几何模型
        3.1.2 模拟工况建立
        3.1.3 模型简化处理
    3.2 网格划分
    3.3 模拟所需参数
    3.4 模拟条件设置
    3.5 数学模型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1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速度矢量分布与分析
        4.1.1 工况 1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速度矢量分布
        4.1.2 工况 2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速度矢量分布
        4.1.3 工况 3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速度矢量分布
        4.1.4 速度矢量分布特性分析
    4.2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迹线分布与分析
        4.2.1 工况 1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迹线分布
        4.2.2 工况 2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迹线分布
        4.2.3 工况 3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迹线分布
        4.2.4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迹线分布特性分析
    4.3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温度场分布结果与分析
        4.3.1 工况 1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温度场分布
        4.3.2 工况 2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温度场分布
        4.3.3 工况 3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温度场分布
        4.3.4 前半个换向周期内炉内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
    4.4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的温度和浓度分布规律与分析
        4.4.1 测量点的选取
        4.4.2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在三种工况下的温度值和压力值
        4.4.3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在三种工况下的温度趋势
        4.4.4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温度规律分析
        4.4.5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在三种工况下的压力规律
        4.4.6 连续四个换向周期内测量点压力趋势分析
    4.5 加热终了时炉内钢坯温度分布与分析
        4.5.1 加热终了时钢坯温度分布
        4.5.2 加热终了时钢坯温度分布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7)蓄热式加热炉段法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蓄热式加热炉简介
    1.2 蓄热式加热炉与换热式加热炉的比较
    1.3 蓄热式加热炉在国内外的发展
        1.3.1 蓄热式加热炉在国外的发展
        1.3.2 蓄热式加热炉在国内的发展
    1.4 加热炉数学模型
        1.4.1 段法模型
        1.4.2 蒙特卡洛法模型
        1.4.3 流法
        1.4.4 球形谐波法
        1.4.5 离散传递法
        1.4.6 离散坐标法
        1.4.7 有限体积法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段法辐射交换面积
    2.1 段法模型简介
    2.2 辐射直接交换面积
        2.2.1 表面段与表面段的直接交换面积
        2.2.2 气体段与气体段的直接交换面积
        2.2.3 气体段与表面段的直接交换面积
        2.2.4 辐射直接交换面积的性质
    2.3 辐射全交换面积
        2.3.1 气体段与表面段的辐射全交换面积
        2.3.2 气体段与气体段的辐射全交换面积
        2.3.3 表面段与表面段的辐射全交换面积
        2.3.4 辐射全交换面积的性质
第三章 蓄热式加热炉数学模型
    3.1 物理模型
    3.2 蓄热式加热炉段法模型的划分与假设
    3.3 段法的能量平衡方程
        3.3.1 气体段能量平衡方程
        3.3.2 钢坯段能量平衡方程
        3.3.3 炉围段能量平衡方程
    3.4 钢坯温度场求解
        3.4.1 钢坯加热过程数学模型
        3.4.2 钢坯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3.5 炉围温度场求解
        3.5.1 炉围加热过程数学模型
        3.5.2 炉围段不均匀网格差分方程
    3.6 钢坯在加热炉内运动
    3.7 能量平衡方程组的求解
第四章 蓄热式加热炉影响因素分析
    4.1 钢坯的冷装与热装
    4.2 燃料热值
    4.3 蓄热温度
        4.3.1 煤气蓄热空气预热
        4.3.2 空气蓄热煤气预热
    4.4 空气消耗系数
    4.5 燃料分布
        4.5.1 火焰长度
        4.5.2 火焰分层
    4.6 换向方式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加热炉传热模型的钢坯氧化烧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步进式加热炉简介
    1.3 加热炉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1.4 钢坯氧化烧损的研究概述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加热炉数值模拟与现场验证
    2.1 加热炉数学模型
        2.1.1 基本控制方程
        2.1.2 湍流模型
        2.1.3 燃烧模型
        2.1.4 辐射模型
        2.1.5 钢坯导热模型
        2.1.6 钢坯氧化烧损模型
    2.2 加热炉数值模拟
        2.2.1 研究对象
        2.2.2 网格划分
        2.2.3 基本方法
        2.2.4 边界条件
        2.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2.2.6 氧化烧损计算
    2.3 模型验证现场测试
        2.3.1 现场测试
        2.3.2 测试结果与模型验证
        2.3.3 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坯氧化烧损研究
    3.1 氧化烧损影响因素分析
        3.1.1 加热温度对氧化烧损的影响
        3.1.2 加热时间对氧化烧损的影响
        3.1.3 炉内气氛对氧化烧损的影响
        3.1.4. 闷炉对氧化烧损的影响
        3.1.5. 热装对氧化烧损的影响
    3.2 钢坯加热过程优化研究
        3.2.1 加热时间的优化
        3.2.2 炉内气氛的优化
    3.3 氧化烧损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低氧化烧损的工业试验研究
    4.1 工业试验
    4.2 试验结果分析
    4.3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1.1 工作内容
        5.1.2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9)无机导热元件在油田加热炉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油气集输工艺及加热炉简介
    1.2 油田加热炉的节能途径
    1.3 热管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分析
        1.3.1 热管的工作原理
        1.3.2 热管的分类
        1.3.3 热管的基本特性
        1.3.4 热管用于加热炉改造的设计方案
    1.4 无机热传导技术简介
        1.4.1 无机热传导元件传热原理
        1.4.2 无机热传导技术的工业应用
        1.4.3 无机热传导技术用于加热炉节能改造研究
    1.5 本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第二章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设计方案的确定
    2.1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设计方案的研究
    2.2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设计方案
        2.2.1 1.74MW/时火筒式加热炉的设计参数
        2.2.2 1.74MW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设计参数及结构
第三章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设计计算
    3.1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热力计算
        3.1.1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火筒的热力计算
        3.1.2 烟管第一部分传热计算
        3.1.3 烟管第二部分的热力计算
    3.2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空气动力及烟囱高度计算
        3.2.1 空气动力计算
        3.2.2 烟囱高度计算
    3.3 无机导热元件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3.3.1 无机导热元件的结构设计
        3.3.2 无机导热元件的强度校核
        3.3.3 烟管的强度校核
第四章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的计算机优化
    4.1 火筒式原油加热炉计算机设计程序
        4.1.1 本程序的使用范围
        4.1.2 程序结构
        4.1.3 程序使用说明
    4.2 无机导热元件参数的优化选取
        4.2.1 建立数学模型
        4.2.2 优化设计的数值法
        4.2.3 程序编辑说明
        4.2.4 程序使用说明
        4.2.5 应用该程序对无机导热元件参数优选的结果
第五章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经济性分析
    5.1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与改造前火筒炉的比较
    5.2 无机导热元件加热炉与同负荷同效率的火筒加热炉的比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10)基于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加热炉炉长的确定
2 蓄热式加热炉二维非稳态导热钢坯加热模型
    2.1 蓄热式加热炉炉型及温度制度的特点
    2.2 基于二维非稳态导热数值分析的钢坯加热模型
        2.2.1 钢坯假设
        2.2.2 炉温假设
        2.2.3 边界条件假设
    2.3 模型的数学描述
        2.3.1 基本方程
        2.3.2 节点的热阻热容法热平衡方程
        2.3.3 边界辐射热流
    2.4 模型的计算过程
        2.4.1 模型输入条件
        2.4.2 计算过程
        2.4.3 终止条件
    2.5 有效炉长的计算过程
3 计算实例
4 典型坯料的推荐炉长
5 结 语

四、在中型加热炉控制上应用数学模型的成功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高炉煤气稳燃数值模拟研究[D]. 闫明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添加FCC油浆对煤沥青制备碳纤维性能的影响[D]. 马仁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FGH96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的纯净化技术研究[D]. 高小勇.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5]基于Android平台的加氢精制远程监测系统设计[D]. 孙亚婵. 燕山大学, 2017(12)
  • [6]自蓄热式燃烧器的数值模拟研究与结构优化[D]. 宋佳媛. 辽宁科技大学, 2014(02)
  • [7]蓄热式加热炉段法模型研究[D]. 赫金龙. 东北大学, 2010(03)
  • [8]基于加热炉传热模型的钢坯氧化烧损研究[D]. 赵军. 中南大学, 2009(S2)
  • [9]无机导热元件在油田加热炉的应用技术研究[D]. 马维纲. 大庆石油大学, 2006(01)
  • [10]基于二维非稳态导热模型的蓄热式加热炉炉长研究[J]. 毕春长,黄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3(06)

标签:;  ;  ;  ;  ;  

应用数学模型控制中型加热炉的成功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