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对烧伤休克患儿的护理

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对烧伤休克患儿的护理

一、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云[1](2021)在《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烧伤是目前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因其年龄的特点及活动范围与成人大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儿烧伤以热液烫伤多见,少数为火焰烧伤、电烧伤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烧伤。小儿烧伤通常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其烧伤的程度与热源的温度和接触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也与小儿皮肤较成人相比更为娇嫩及自己不能及时脱离致伤原因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条件下小儿烧伤时其损伤程度比成人要严重得多。烧伤休克是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就呈现的并影响病情发展全过程与治疗结果的全身性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征,患儿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直接影响了整个救治的效果。液体复苏目前依然是早期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手段,因此休克期及时有效、正确的液体复苏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治愈率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和改善重度烧伤患儿的救治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的:本研究旨在收集分析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严重烧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探讨患儿在休克期进行液体复苏的治疗情况,研究影响患儿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严重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及经验总结。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1990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院后均行一般治疗并及时开始液体复苏治疗,并同时给予其他辅助治疗。研究并分析纳入本研究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入院日期、季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是否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天数、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并发症等)、伤后第1个24小时和第2个24小时的补液情况和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包括心率、呼吸、氧饱和度、尿量等)以及其他治疗情况。将实际各成分的补液量及补液总量与相应的按照全国通用补液公式计算出的理论补液量进行对比,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并筛选与患儿住院天数(Length of stay,LOS)及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了Wilcoxon符号秩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Pearson卡方检验,卡方检验中若存在理论频数<5的情况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 17例符合条件的患儿病历资料,男性患儿共72例,女性患儿共45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分布为1-12岁,年龄中位数为2(1,3)岁。其中4例(3.42%)患儿入院时伴有吸入性损伤;伤后入院时间中位数为3(1,5)小时;LOS中位数为22(14.5,34.5)天。小儿烧伤以夏季多发,最常见的部位为四肢肢体及躯干,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烧伤总面积为16%-90%,烧伤总面积中位数为25(20,30)%,其中34例(29.06%)患儿伴有Ⅲ°烧伤,Ⅲ°烧伤面积为3%~80%。患儿ABSI中位数为4(4,5),BI中位数为12.5(10,16.5),Baux评分中位数为26(21,33)。2.全部患儿伤后第1个24 h和第2个24h实际输入的水分量、胶体量及总液体量明显少于理论量,实际输入的晶体量明显多于理论量,P<0.001;1 17例患儿中到第1个24h后尿量维持满意为111例,仍有6例患儿尿量无法达到1mL/kg/h;到第2个24h后全部患儿尿量均达到1mL/kg/h以上。经休克期补液治疗后,第2个24h尿量明显多于第1个24h尿量,P<0.001。3.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Ⅲ°烧伤面积占比、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手术次数及治疗结果是严重烧伤患儿住院天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Ⅲ°烧伤面积占比越大、治疗期间手术次数越多、出院时的治疗结果越好,患儿住院天数越长;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患儿的住院天数延长。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伤后入院时间、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及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未能达标是影响严重烧伤患儿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来说,伤后入院时间每增加1小时,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385(1.040-1.844);烧伤面积每增加1%TBSA,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83(L026-1.143);Ⅲ°烧伤面积占比每增加1%,其并发症发生的OR(95%CI)为1.036(1.000-1.073);相对于伤后48小时生命体征能够达标的患儿,未能达标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OR(95%CI)为5.067(1.202-21.359)。结论:1.对于严重烧伤患儿早期的液体复苏治疗应在将补液公式计算量作为参考的基础上,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监测指标进行调整补液,增加电解质的输入量,减少水分的输入量,以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水分输入,使严重烧伤患儿的休克期度过更加平稳。2.对于严重烧伤的患儿,通过重点关注Ⅲ°烧伤面积占比、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治疗期间谨慎选择手术以及降低对治疗结果的预期(如不必等到创面完全愈合时才可出院,而是在创面大部分愈合时即可转回当地或门诊继续治疗),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3.严重烧伤的患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减少病情的延误,入院后结合致伤类型、TBSA、Ⅲ°烧伤面积占比对严重烧伤患儿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通过严密的监测及灵活、个体化的补液治疗使患儿更加平稳地度过休克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严重烧伤的救治水平。

杨萌[2](2021)在《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重度及以上烧伤患儿休克期补液成分、补液总量及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年龄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策略,进一步提高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复苏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对江西烧伤中心2015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235例重度烧伤患儿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行液体复苏治疗,录入患儿一般情况,根据患儿年龄(0~2岁、3~6岁、7~12岁)、烧伤面积(15~25%TBSA、>25%TBSA)、伤后入院时间(<3h、≥3h)、有无Ⅲ度烧伤等进行分组,比较每组患儿实际补液系数和理论补液系数,对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输入晶体量、胶体量、水分及液体总量进行详细记录。计算患儿补液后8h、第1、2个24h晶体系数、胶体系数、水分系数。对比分析各组患儿补液量差异;录入患儿入院时和补液48h后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气指标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及治疗:(1)最终纳入235例烧伤休克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0例、女性85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2.60岁±2.53岁;伤后入院时间0.5h~5h,平均2.85h±1.28h;烧伤总面积为15%~90%TBSA,平均为25%±12.10%TBSA,其中102例患儿创面均为深Ⅱ度烧伤,133例患儿合并Ⅲ度烧伤,Ⅲ度烧伤面积为1%~83%TBSA;235例中热液烫伤有192例,43例为火焰烧伤;入院时出现不同程度休克症状有39例。(2)入院后行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患儿164例,因头面颈部烧伤水肿严重行气管切开术13例;全部患儿均未禁食,早期行肠内营养为17例。患儿成分补液情况:(1)全部患儿补液8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胶体量、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均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个24h实际补液晶体量大于计划量,实际水分量及补液总量小于计划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胶体量与计划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补液后8h有119例患儿尿量维持满意,尿量维持满意与不满意患儿比较,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系数和胶体系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实际补液晶体系数均高于理论系数(P<0.05);7~12岁15~25%TBSA组实际胶体系数小于理论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胶体系数与理论系数无明显差异(P>0.05)。(2)0~2岁和3~6岁15~25%TBSA组患儿的晶体、水分系数高于25%TBSA以上组患儿晶体、水分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尿量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3)7~12岁患儿烧伤面积不同补液晶体系数无明显变化,15~25%TBSA组患儿补液后第1个24h水分系数明显高于25%TBSA以上组,第2个24h胶体系数明显低于25%TBSA以上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1)伤后<3h入院组和伤后≥3h入院组比较,第1个24h补液系数与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2)有Ⅲ度烧伤组补液后第1个24h胶体系数增加,水分系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晶体系数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1)补液后第1个24h、第2个24h平均尿量均大于补液8h平均尿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液后8h、第1、2个24h心率低于补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创指标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指标中,血常规指标补液48h后Hb、HCT、PLT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生化指标补液48h后ALB、ALT、SCr指标含量均明显低于补液前(P<0.01);血K+、Na+、Cl+补液前后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五项指标中补液48h后的PT、APTT、FIB、DD高于补液前,TT小于补液前(P<0.01)。(5)气管切开患儿血气指标中,气管切开后血乳酸较气管切开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a O2、Sa O2、Pa CO2、HCO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预后及转归:(1)235例患者中,最终治愈211例,占89.79%;好转出院5例,占2.13%,为剩余少许散在创面出院,可行门诊或当地医院换药;自动出院16例,占6.81%,为平稳度过休克期后因家庭情况或费用问题等创面未愈出院,死亡3例,占1.27%。全部患儿中有20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其中应激性溃疡1例,胃肠功能紊乱5例,肺水肿1例,肺部感染5例,全身感染1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2)伤后<3h入院患儿95例,死亡1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11例,其中胃肠道紊乱2例,全身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肺水肿1例;伤后≥3h入院为140例,死亡2例,发生烧伤相关并发症9例,其中全身感染6例,胃肠道紊乱3例,应激性溃疡1例,肺部感染2例,循环衰竭2例,呼吸衰竭2例。结论:1.大面积烧伤患儿休克期为达到较好复苏效果,需增加输入晶体量、减少水分量,且年龄小的患儿较年龄大的患儿可适量增加晶体量及水分量;2.合并Ⅲ度烧伤患者需增加胶体输入量,以改善复苏疗效;3.休克期液体复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及深度等差异,参照液体复苏公式,完善休克期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对复苏效果进行综合判断,进一步讨论有效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使患儿能平稳度过休克期,改善预后。

李笑[3](2021)在《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探讨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方案,并根据我院近几年对烧伤患儿休克期复苏成功案例得出经验性分享。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年龄为0岁-7岁、烧伤面积≥5%的74例小儿烧伤患者。患儿入院后均收治到我科重症监护室,给予综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抗感染、监测生命体征及详细记录48小时出入量,给予创面清创包扎后根据创面深度决定保守或适时行手术等治疗,使其平稳度过休克期并在创面愈合后出院。根据患儿的精神状态、尿量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对休克期补液量、质作出调整,后将每位患儿休克期补液量(静脉补液量和口服补液量)、尿量、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组患儿伤后第1个24小时输入的晶胶体总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4.77±4.10)ml,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1.26±1.13)ml,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3.51±1.98)ml,水分为基础需要量的(67.49±34.05)%。伤后第1个8小时实际补液量占第1个8小时理论补液量的(71.59±28.68)%,为第1个24小时实际补液量的(35.18±24.41)%,为第1个24小时理论补液量的(35.79±14.34)%。伤后第2个24小时的所补晶胶体总量为第1个24小时的(67.36±29.66)%,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73.14±34.98)%,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57.16±63.97)%,实际所补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74.19±29.93)%。伤后第1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为(28.87±26.92)ml/kg,占液体总量的(15.96±13.63)%,伤后第2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为(47.55±33.39)ml/kg,占液体总量的(29.62±17.99)%。经补液后,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且平均尿量均大于1ml/kg/h。另外,所有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均趋于平稳并未再出现大的波动,各烧伤分度患儿的住院时间均未延长。结论:1.经补液后,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各烧伤分度患儿的住院时间均未延长,对预后无影响,故应根据每个患儿的具体状况实施个体化补液方案,不应一味遵循公式。2.对于小儿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伤后第1个24小时晶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4.77±4.10)ml,伤后第1个24小时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1.26±1.13)ml,晶体量=烧伤面积(%TBSA)×患儿体重(kg)×(3.51±1.98)ml,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67.49±34.05)%。伤后第1个8小时的补液量为理论补液量的(71.59±28.68)%,为第1个24小时实际补液量的(35.18±24.41)%。伤后第2个24小时晶胶体总量为第1个24小时的(67.36±29.66)%,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73.14±34.98)%,胶体量为第1个24小时的(57.16±63.97)%,水分为日基础需要量的(74.19±29.93)%。伤后第1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占液体总量的(15.96±13.63)%,伤后第2个24小时口服液体量占液体总量的(29.62±17.99)%。3.患儿依从性较差,为满足患儿口感需求,可将部分液体予患儿口服摄入。伤后第1、2个24小时可分别按照(28.87±26.92)ml/kg、(47.55±33.39)ml/kg给予患儿口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每公斤体重口服摄入量呈减少趋势,且口服摄入量占比液体总入量也逐渐减少。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4](2020)在《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指明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虽然烧伤休克是一个老问题,但其临床治疗常不及时、不规范,致使休克期度过不平稳甚至休克难以纠正,导致早期感染和脏器并发症。为规范烧伤休克防治,专家组从主要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监测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讨论形成了本共识,作为烧伤休克防治的参考,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王彪[5](2020)在《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烧伤是小儿死亡、意外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小儿的特殊生理特性,小儿的烧伤往往比成人要严重的多。对于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小儿而言,休克期及时有效、正确的液体复苏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烧伤合并症和死亡率,对改善和提高严重烧伤患儿的救治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当的液体复苏和最佳的液体管理是严重烧伤患者生存的主要决定因素。如何在烧伤后保证组织足够灌注的同时而合理的进行液体复苏,使得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降低后续病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成为目前烧伤休克期复苏探讨的热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小儿临床资料,入院后均予以液体复苏治疗方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伤后入院时间、TBSA、Ⅲ°烧伤面积、烧伤原因等)、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等)、休克期补液情况((1)前8h、第一个24h、第二个24h的补液总量、平均尿量(8h、24h、48h、72h);(2)根据小儿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进行分组,对第一个24 h的晶体量、胶体量、糖水及补液总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不同组别的补液量及疗效行比较分析。)、检验情况((1)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白细胞等;(2)肝功能检查:白蛋白、ALT、AST等;(3)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等;(4)电解质检查:钠、钾、氯。(补液前后各检查一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般资料:(1)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病历共55例,其中,男性为32例(58.2%),女性为23例(41.8%);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2)年龄分布年龄为6个月6岁,平均为2.5岁±1.7岁;(3)伤后入院时间为3h8.5h;(4)烧伤面积及深度烧伤总面积为20%75%TBSA,平均为35.4%±12.5%TBSA,其中29例小儿有Ⅲ°烧伤,面积为1%18%TBSA,平均为5.53%±5.01%TBSA。补液情况:经静脉补液8h内小儿休克获改善26例,8h以上获改善29例,尿量维持满意为51例(血压、呼吸、脉搏等维持正常),静脉输液前、后平均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补液前8h内补液总量为(1014±378)ml,占第1个24h公式计算量的94.8%±37.1%,第1个24h实际补液总量为(2377±578)ml,占第1个24h补液公式计算量的112.6%±34.8%;第2个24h实际补液量为(1642±365)ml,占第2个24h补液公式计算量的78.1%±23.6%。(3)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小儿的平均补液总量、平均晶胶体量、平均糖水量、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白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小儿的平均补液总量、平均晶体量、尿量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烧伤面积小儿的补液量及疗效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检验结果比较: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比容(HCT)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含量(HBG)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5.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计数(WBC)比较,补液后明显低于补液前,t=8.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烧伤休克小儿延迟复苏治疗应在传统补液公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小儿年龄、延迟复苏补液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等诸多因素,采用“个体化”综合补液治疗方案,尽快平稳度过休克期,在应用常规的休克监测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有创血流动力学、腹腔压力监测等手段,提高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成功率。

魏冬[6](2020)在《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烧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014周岁)烧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等)、烧伤特征(烧伤原因、时间、面积等)、治疗、住院时长、费用以及四种并发症发生状况,以患儿性别和年龄分段分组进行分析。对低蛋白血症、感染及住院费用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98例患儿,男女比为1.6:1.0;幼儿期(1≤Age<3)患儿最多(64%);农村:城镇为2.7:1.0;2、烧伤主要原因为烫伤(89.3%),其次为火焰烧伤(9.2%),电击伤和化学烧伤较少。夏季(30.9%)和春季(25.6%)烧伤者占多数;白天多于夜间,以午餐和晚餐时段高发。3、常发生烧伤的部位为上肢、躯干和下肢;以中度烧伤为主(59.8%),其次是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轻度。4、42.8%的患儿6小时内就诊我院,41.7%的患儿来院前未经过任何处理。经我院治疗后,78.8%患儿治愈、15.7%患儿好转;住院期间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37.8%)、贫血(33.4%)者相对较多,发生感染者较少。5、伤后低蛋白血症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伤后入院时间相关;烧伤感染与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是否手术治疗、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相关;住院费用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是否手术及是否有并发症相关。结论1、本地区儿童烧伤以幼儿期、男性、农村患儿居多,烫伤是主要烧伤原因,以春夏季、室内、用餐时段多发;患儿以深Ⅱ°及中度烧伤多见,伤后无治疗措施者占多数;94.5%的患儿经我科治疗后治愈或好转出院,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为低蛋白血症。2、应加强对幼儿家庭烧伤预防的宣教,也应加大伤后急救措施的普及教育力度,并要提高小儿重症烧伤的专科救治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急救-转诊-专科治疗体系。

曾勇,黄峻峰,董肇杨,蒋秋萍[7](2018)在《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休克期的临床救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小儿严重烧伤休克期延迟复苏的治疗方法 ,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烧伤科收治的TBSA25%及以上特重度烧伤且延迟复苏的患儿82例,以晶胶体快速补液、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和早期喂养等方法,观察心率、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及Sa O2、TC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该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获得改善,其中每小时尿量、Sa O2、TCO2各时间段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液1 h时患儿尿量(0.5±0.2)m L/(kg·h),氧饱和度(93±1.1)%和TCO2(15±2.1)mmol/L均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早期快速补液是有效可行的,对延迟复苏的患儿补液不应受公式限制,而应高度"个体化",尽快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药物改善微循环,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脏器功能及早期肠道喂养等有助于延迟复苏救治的成功。

谢爱国,聂兰军[8](2015)在《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历史回顾》文中研究表明烧伤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是影响烧伤患者全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而液体复苏则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液体复苏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展望了液体复苏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求为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参考。

陈建秀[9](2013)在《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观察及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特征、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2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76例患儿中,抢救成功71例,成功率为93.42%,死亡5例,死亡率为6.58%。结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微不至的护理措施能够大大增加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成功的几率。

黄苗[10](2013)在《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的临床护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小儿烧伤后较成人更易发生休克,加强对烧伤患儿休克的救治,伤后进行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和良好的液体管理,是液体复苏成功的关键。精确地进行液体复苏和管理可以减少因液体复苏不当导致休克期度过的不平稳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目前国内外对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还没有统一形成详细规范的液体管理方案。护士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和管理者,本研究拟通过对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通过分析烧伤患儿液体复苏的情况,探讨细化液体管理方案、优化护士工作流程,预期达到规范及优化烧伤患儿休克期的液体管理,提高液体复苏质量和水平。【病例与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入选113名烧伤住院患儿,根据晶胶体交替频率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B),其中A组为晶胶体2小时内只交替1次的液体管理模式,B组为晶胶体2小时内每小时均交替1次的液体管理模式(见附录1)。分析患儿休克期第一个24小时每小时、每8小时及24小时补液量、补液种类、尿量、心率、呼吸、指尖血氧饱和度、体温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患儿的神志意识、末端循环、尿量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评价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复苏效果。【结果】从2007年1月到2012年10月共筛选出符合检索条件的病例612例,最终入组113例。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A组患儿平均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尿量大于B组患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A组患儿输入的水分总量及总摄入量均高于B组(P=0.024和P=0.035)。两组患儿实际晶体输入量均超过公式计算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0),实际水分量均少于公式计算量(P=0.001和P=0.000),而水分加口服量均大于公式计算量,实际胶体输入量与公式计算量无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实际静脉总补液量与体重、烧伤总面积、入院碱剩余及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呈正相关,与烧伤后入院时间呈负相关。两组患儿均平稳度过休克期第一个24小时,补液后乳酸、碱剩余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烧伤患儿中运用晶胶体2小时内只交替1次的液体管理模式(A方案)与晶胶体2小时内每小时均交替1次的液体管理模式(B方案)均顺利度过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A方案组患儿平均每小时每公斤体重尿量大于B方案组患儿,更高百分比达到尿量目标值;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B方案组患儿总水分量和总摄入量比A方案组患儿少,可有利于降低因补液过多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影响烧伤患儿实际静脉补液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体重、烧伤总面积、烧伤后入院时间、碱剩余、吸入性损伤,其中与烧伤后入院时间呈负相关,其余呈正相关;烧伤患儿于伤后10小时体温达最高,继而趋于平稳,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此时期的体温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防发生惊厥。

二、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严重烧伤发病及休克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烧伤患儿筛选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及分组
    2.3 一般治疗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资料
        2.4.2 休克期补液情况
        2.4.3 休克期监测及疗效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烧伤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治疗
    3.2 全部患儿成分补液情况
    3.3 各年龄段不同烧伤面积组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3.4 不同复苏时间、有无Ⅲ度烧伤补液系数及疗效比较
    3.5 补液前后复苏指标比较
    3.6 患儿预后及转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小儿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6)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小儿重度烧伤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休克期的临床救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复苏方法
        1.2.1 快速补液
        1.2.2 辅助治疗
        1.2.3 早期喂养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历史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经口或胃肠道补液
2 补液公式的提出
3 补液量和质的选择
4 补液的影响因素
5 关于延迟复苏
6 结论与展望

(9)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讨论

(10)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病例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入选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分组
    5. 液体复苏方案
    6. 收集指标
    7. 收集方法
    8. 技术路线
    9.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和患者的基线特征
    2. 两组患儿烧伤后 24 小时静脉补液量及口服补液量情况
    3. 两组患儿每 8 小时及 24 小时尿量情况
    4. 实际静脉总补液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两组患儿烧伤后 24 小时心率、呼吸、指尖血氧饱和度、体温、意识状态及末梢循环比较
    6. 两组患儿烧伤后 24 小时液体复苏出现的问题及并发症
    7. 两组患儿烧伤后 24 小时补液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晶胶体交替频率图
附录2.危重烧伤病人输液计划表
附录3.危重烧伤病人输液观察表
附录4.英文缩略语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快速补液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严重烧伤液体复苏与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D]. 王晓云. 山东大学, 2021(12)
  • [2]小儿重度及以上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及疗效分析[D]. 杨萌. 南昌大学, 2021(01)
  • [3]小儿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临床分析[D]. 李笑.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9)
  • [5]小儿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回顾性分析[D]. 王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魏冬.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小儿严重烧伤延迟复苏休克期的临床救治[J]. 曾勇,黄峻峰,董肇杨,蒋秋萍. 中外医疗, 2018(10)
  • [8]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历史回顾[J]. 谢爱国,聂兰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5(02)
  • [9]小儿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观察及护理[J]. 陈建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9)
  • [10]烧伤患儿休克期液体管理的临床护理研究[D]. 黄苗. 暨南大学, 2013(01)

标签:;  

延迟复苏快速补液对烧伤休克患儿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