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生态采伐系统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邓力濠[1](2021)在《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森林生态功能研究的热点。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多采用水文模型或者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但水文模拟涉及复杂的生态水文过程,数据需求量大,模拟调参费时,并伴有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多根据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面积进行简单的外推计算。由于水文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简单地将林地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定量结果上推至流域尺度会造成严重偏差,无法反映流域真实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针对林地到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难题,本研究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例,构建基于环境因子的林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转换模型,实现流域尺度水源涵养功能的快速评价和预测。首先通过建立30个标准样地,采集地被物和土壤样本,采用浸水法和环刀法实验测量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参数,定量林地尺度森林地被物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筛选与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森林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模型,预测流域尺度森林水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本研究将为岷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森林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流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植被类型恢复演替阶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林内植被组成和林下植被特征有明显差异。天然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平均林龄在90年以上,其树高、胸径和冠幅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森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为云杉、白桦等,主要分布于海拔2700m-3200m区域,林地郁闭度降低、质量和功能下降、植被组成相对退化。(2)在流域尺度上,混交林分布最广,占流域面积比例为25.43%,主要分布于2500m-4500m海拔范围,以阳坡分布为主;其次为高山草甸和常绿针叶林,分别占流域植被面积的16%和13.42%。其中高山草甸95%以上分布于海拔3500m-4500m区域,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m-3500m区域,以阴坡和半阴坡分布为主。(3)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存在显着差异,使其最大持水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蓄积量最大,其最大持水量也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地被物的有效拦蓄量平均值高于人工林,约为人工林的1.24倍,整体天然林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更强。在5种天然林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持水性能最强,其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而天然常绿阔叶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都最低,这主要与它较低的蓄积量有关。在4种人工林间,地被物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高郁闭度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较其他类型人工林更加完整,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明显高于其他人工林。有效拦蓄率与最大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相关,不受蓄积量的影响,所有植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4)天然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人工林,而滞留贮水量无显着性差异。天然针叶林持水能力最强,人工林中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滞留贮水量最大。鉴于林地水源涵养的主体为土壤层,在人工造林时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种植方式,将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增加人工林下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提高人工林拦蓄降水的能力。(5)基于流域环境因子建立的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中,地被物蓄积量模型R2最高达到0.91(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6.5%-7.4%;地被物自然含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909(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9%-8.35%;地被物最大持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877(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4.67%-7.22%;地被物有效拦蓄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52(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2%-6.56%;0-30cm土壤最大持水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88(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4%-5.72%;0-30cm土壤吸持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846(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3%-6.22%;0-30cm土壤滞留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915(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3.51%-10.19%。该类模型的建立,为实现林地-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尺度转换以及无水源涵养功能实测数据的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
李威[2](2021)在《基于LANDIS PRO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群落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发生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5.2”森林大火过火面积高达11500hm2,属于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处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该地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重要生态功能,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林火干扰后的植被恢复、群落演替情况备受关注。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难以研究较大空间范围火烧迹地植被群落长期演替动态,本文通过使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 DIS PRO 7.0模拟内蒙古毕拉河火烧迹地在天然、采伐及采伐后人工更新三种不同情形下300年内森林群落动态,旨在揭示林火干扰后森林天然演替规律与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22个野外标准样地2017-2019年的树种胸高断面积实地调查数据与LANDI S PRO模型对应年份、对应地点的树种胸高断面积模拟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ANDIS PRO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处于可接受范围,模拟结果具备较强的可信度。(2)天然情形下,火烧迹地内树种胸高断面积变化趋势为,前期(100年内):白桦、黑桦、山杨等树种比例的持续增长直到最高点后缓缓降低,兴安落叶松、蒙古栎、樟子松和黄檗增长趋势缓慢。中期(100-200年):兴安落叶松增长趋势变快,达到最高点后逐渐降低,其它树种停止增长或持续降低,变化幅度随时间逐渐变小。后期(200-300年):群落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明显变化。(3)随着植被恢复,轻度火烧迹地在演替70年左右群落逐渐稳定,而中度、重度火烧迹地内群落分别在130年、150年后趋于稳定。各树种龄组结构在演替前期低龄林比例上升,高龄林比例下降,在演替中后期逐渐稳定;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各树种斑块数量增加,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斑块空间分布趋于分散。随着时间推移,树种龄组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景观破碎化与异质性逐渐降低,景观趋于均质化。(4)当前采伐方案显着降低了植被面积并延长树种演替周期,令演替前期较高龄林分面积比例大幅度降低,演替过程中树种龄组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延后了龄组结构稳定的时间,并加剧了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了树种的斑块数量,且在景观上的分布更加分散,导致景观异质性升高。当前实施的人工更新方案对演替前中期植被恢复有明显促进效果,但不能有效缓解采伐对景观格局造成的负面效应。
马雪松[3](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赵栋昌[4](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盛琪[5](2021)在《结合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文中指出传统的森林优化是通过对森林结构的分析,掌握林分结构特征、树木生长及分布规律;通常以提高森林的多功能效益,促进森林健康稳定发展为经营目标。森林优化模拟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算法对所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模型的模拟优化。但随着近几年来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及栖息地的丧失,影响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原因成为研究重点内容。综合对生境破碎化的研究结果来看,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造成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野生动物的生境质量降低,同时影响着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最终使物种陷入濒危状态。人为干扰一般包括砍伐、狩猎和放牧等,而森林采伐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手段,对野生动物生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不合理的采伐量或采伐格局,不仅会破坏野生动物适宜的生境,也会减少野生动物对生境的利用率。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在传统林分优化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生境保护进行合理有效的生态采伐。本文以帽儿山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二类小班调查数据和2018年10月设置的8块样地(2块100 m×100 m和6块50 m×50 m)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根据2016年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二类小班调查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大斑啄木鸟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分别从地理环境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及人类干扰因素三个方面选取1 1个对大斑啄木鸟生境选择影响较大的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并确定林分类型、林分年龄、平均胸径、枯立木比例、距道路距离与距水源距离6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构建适用于帽儿山林场的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利用生境适宜性指数(HSI)对帽儿山林场大斑啄木鸟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帽儿山林场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等级分布图。根据生境适宜性指数(HSI)将研究区域的评价结果分为适宜[0.8,1],较适宜[0.5,0.8)和不适宜[0,0.5)。帽儿山林场总面积约26496hm2,其占研究区域总面积分别为8.51%,61.60%和 29.89%。(2)采用林分直径结构、树种组成和郁闭度等非空间结构指标和全混交度、大小比数、交角竞争指数、角尺度、开敞度、密集度和林层指数7个空间结构指标,对研究区域内8块样地的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整体阔叶树种较多,林分遮盖度较高;林分径阶分布株数较为合理;各样地的树种隔离程度属于中度混交状态,林内开敞度不足且树冠密集度为较密集状态;林分内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一般,总体上林木处于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状态,且林分整体垂直空间利用程度一般。(3)以全混交度、角尺度、交角竞争指数、开敞度、林层指数和生境适宜性指数;采用乘除法思想以林分空间、非空间结构和生境适宜性指数为约束条件,构建结合生境适宜性指数的林分空间优化模型。并应用于BH02和ZS01两块样地,通过R语言按照模型求解流程图编程,共模拟5000次,得到最终优化方案的采伐强度分别为26%和14%。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林分结构和生境适宜性指数,优化后林分整体质量提升的同时不降低生境适宜性。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合生境适宜性指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是基于传统林分结构优化模型的一次新的尝试。为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采伐提供理论依据。
蒋志魏[6](2021)在《非稳态条件下杂谷脑流域森林变化的径流响应模拟》文中指出近百年来,森林变化与水的关系一直生态水文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流域尺度的增加,流域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增强造成森林变化的水文响应存在差异,加上变化环境下流域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水文响应关系呈现非稳态,增加了大流域水文过程的定量难度。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和水文模拟方法在定量时无法兼顾非稳态性和流域空间异质性,缺乏适宜的研究方法和更为全面的水文过程理解,将导致流域森林水资源管理措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可能对流域生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结合非稳态性和流域空间异质性定量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文响应仍是水文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以四川西北部的杂谷脑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双累积曲线法(MDMC)、Page-Hinkley Test概念漂移检测算法和ARIMA Intervention突变点检测法方法进行植被-水文响应关系非稳态性检验,并基于非稳态性检验的分段结果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对三个时段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获得三组不同的参数,以构建能够反映非稳态流域水文特征的模型。为揭示流域特征的空间异质性对流域森林变化的水文响应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不同海拔、坡度、坡向和降水梯度带的森林变化情景,以模拟预测不同地形及气候梯度带的森林变化的水文响应量,最终为变化环境下的森林恢复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直接的科学依据。本研究表明:(1)森林采伐导致杂谷脑流域年径流和湿季径流均增加,但旱季径流的响应趋势则与转换后的植被类型有关。其中,林地转换为旱地导致旱季径流增加,林地转换为草地和灌木导致旱季径流减少。而森林恢复会减少年径流和湿季径流,增加旱季径流。随森林变化的比例增加,径流响应程度增加,大约15%的采伐比例可引起年径流显着变化,10-15%的采伐比例可引起旱季径流显着变化,25%的采伐比例可引起湿季径流显着变化,因转换后的植被类型、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这一比例有所不同。(2)森林采伐的径流响应程度因地形及气候梯度而异:(a)各类林地转换情景中,仅林地转换旱地时年及季节径流的变化在各海拔梯度带内存在显着差异。总体而言,在高海拔(3400-3700m)地区径流对森林采伐的响应程度显着低于其他梯度带。例如在海拔2800-3100m的区域将6%的林地转换为旱地将导致年径流增加16.79mm,而在海拔3400-3700m的区域这一值仅为5.73mm;(b)林地转换为旱地时,年及季节径流响应在各坡度梯度带内均存在显着差异,林地转换为草地和灌木时仅对季节径流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坡度效应。结果表明,陡坡区(30-45°)径流响应程度显着高于缓坡区,例如在缓坡(15-30°)将10%的林地转换为旱地导致年径流增加19.86mm,而在陡坡区转换导致年径流增加22.51mm;(c)林地转换为旱地对年及季节径流的影响在各坡向带具有显着差异。(d)森林转换为旱地时导致年及季节径流的变化在各降水梯度带有显着差异,而林地转换为草地和灌木时仅对旱季径流的影响随降水不同有显着差异。总体表现为降水量更小的区域(小于800mm)径流响应程度明显更大,但随着采伐面积的增加(大于15%),年及湿季径流响应程度更大的区域将转移到降水量更大的地方(800-1000mm),例如在降水小于800mm的区域和800-1000mm的区域转换5%的林地为旱地导致年径流分别增加11.45mm和2.64mm,转换比例上升至15%时,年径流分别增加45.64mm和45.87mm。而旱季径流响应最大值总在降水量小的地区。(3)森林恢复的径流响应程度受部分地形因素和气候影响:(a)草地和灌木转换为林地时,年及季节径流对森林变化的响应随海拔变化无显着差异;(b)季节径流的响应随坡度变化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坡度越陡,水文响应程度越高。例如陡坡区10%的草地转换为林地比缓坡区对湿季径流的影响高1.81mm;(c)年及湿季径流响应随坡向变化差异显着,总体在阴坡区径流响应程度显着高于阳坡区;(d)森林恢复的年及季节径流变化随降水不同而差异显着,普遍在降水量大的区域水文响应程度更高。(4)森林采伐和森林恢复的水文响应因地形和气候不同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针对森林采伐实践,实际应用中可考虑在高海拔地区(3400-3700m)和缓坡区进行林地转换将尽可能大的减小其对流域水文功能的影响;各坡向和降水梯度带上,应根据实际的采伐比例和转换后的植被类型去确定在哪些区域进行实践操作造成的水文影响更小。针对森林恢复实践,为了降低其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在陡坡区、阴坡区和降水量高的区域(1000-1200mm)进行森林恢复应慎重考虑。
李明鲁[7](2020)在《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人们提供木材、林副产品等,提供经济功能。在新形势下,采伐不仅仅要求木材生产,追求经济价值,也要注重诸如固碳释氧、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的变化,考虑森林的生态效益。本文以我国东北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用野外调查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森林优化模拟模型FSOS,探究了4种采伐强度(50%,35%,15%,0)对森林生态功能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运用FSOS模型制定了3种森林经营方案,比较了各个方案的预期效果,从而确定了综合效益最佳的森林经营方案,以期对今后针阔混交林经营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弥补我国在多目标经营决策上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从采伐对森林生态功能的短期影响来看,森林蓄积量、树种结构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森林生态功能影响较大,在采伐时应首先关注这些因子,而植被覆盖度、树高等因素虽然影响较小,但也不能忽略。(2)采伐对针阔混交林蓄积生长率有影响,这个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采伐强度越大,受影响时间越长。短期内蓄积增长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表现为采伐强度15%(8.24%)>未采伐(8.19%)>采伐强度50%(6.89%)>采伐强度35%(6.71%)。但采伐对林分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着。(3)从短期来看(30年内),不进行采伐能使更多CO2固定在森林中。但从长期来看(30年后),采伐能固定更多碳,并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所以为了获得最大的碳储存收益,重点应该放在长期的森林经营管理上,而不是短期经营,而且在森林经营中,应尽可能保持森林及其产品中碳的数量并延长木产品的寿命。(4)采伐强度越大,森林生态功能恢复时间越长,15%的采伐强度处理后森林需要5-10年的时间恢复,35%的采伐强度处理后需要10-15年恢复,50%的采伐强度处理后恢复时间最长,需要15-20年。中低强度采伐后,森林能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潜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的多样性都有所提高。以15%的采伐强度为基础制定的采伐方案虽然能获得较高生态效益,但在模拟后期过熟林比例较高,大约占到了25%,影响森林生长率和集采。以50%的采伐强度为基础制定的采伐方案会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森林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龄林占比太多,在50%上下波动,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不利于可持续经营。以35%的采伐强度为基础制定的采伐方案使森林有更合理的年龄结构,不仅能获得较高生态效益,还能更好地利用木材资源,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年均利润约为60万元,使森林综合效益最大化。综合考虑,对于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35%的采伐强度方案最合理,每20年采伐1次,采伐强度应在35%上下。
蒲俊华[8](2019)在《湖南省栎类次生林抚育采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显示,栎类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国森林的10.15%,蓄积占全国森林的12.94%,栎类次生林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目前,栋类次生林大多数林分结构不合理,生境较差,林木生长缓慢,综合效能难以发挥。由于栎类次生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做好栎类次生林的经营不仅能使栎类次生林的生态功能更好发挥,同时也能加强我国的战略储备,在目前和长远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湖南省栎类次生林进行立地评价,分立地研究不同年龄栎类次生林林分的抚育采伐技术,为我国森林提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栎类次生林的立地评价与生长规律:基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六期固定样地数据,筛选了天然次生林栎类样地102块,用平均高和平均年龄拟合导向曲线和树高标准差方程,编制地位级表,根据地位级表对湖南省栎类次生林进行立地评价,分为较好、中等、较差3类。同时,利用各类立地的栎类解析木数据,拟合栎类的材积生长方程,以此分析各类立地下栎类次生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较好立地栎类的成熟年龄为58年,对应胸径为31cm;中等立地栎类的成熟年龄为70年,对应胸径为29cm;较差立地栎类的成熟年龄为120年。(2)栎类次生林中龄林林分抚育采伐: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中等立地青冈栎次生林中龄林样地为研究对象,进行3种不同株数强度的采伐技术设计(弱度10%、中度20%、强度30%),比较采伐前后样地的树种组成、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和林木位置分布。结果如下:3种采伐强度下林分的树种组成和树种数基本没有变化;3种采伐强度下林分的直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q值都在合理范围1.3-1.7之间,其中强度采伐后样地的拟合效果最好;3种采伐强度下林分的上林层先锋树种减少,蓄积占比均有所降低,扩大了下林层目的树种的生长空间;强度采伐后样地的平均混交度最大,林木大小分化差异不明显,角尺度明显降低,林分平均竞争指数显着降低。综合来看,栎类次生林中龄林林分适宜采用强度采伐,其中采伐开始期为33年左右,株数采伐强度为30%,蓄积采伐强度为35%,采伐间隔期为6年。(3)栎类次生林近、成熟林林分抚育采伐:在湖南省以栎类为优势树种的次生林样地中筛选出6032号(较好立地栎类次生林成熟林)和2194号(中等立地栎类次生林近熟林)两个样地,分别进行3种不同强度的采伐技术设计(弱度15%、中度25%、强度35%),比较采伐前后样地的树种组成、蓄积结构、直径结构,并用相容性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蓄积生长量。结果如下:6032号样地在3种采伐强度下树种组成的变化都是先锋树种的占比降低,目的树种的占比提高,树种数没有减少;中度和强度采伐后样地的小、中、大各径木蓄积比更接近合理占比2:3:5;3种采伐强度下林分的直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其中强度采伐后样地的拟合效果最好,3种采伐强度下样地的q值都在合理范围1.3-1.7之间;强度采伐后样地的预测蓄积生长量最大。因此确定较好立地栎类次生林成熟林的采伐开始期为45年左右,采伐强度35%,计算采伐周期为30年左右。2194号样地在3种采伐强度下树种组成的变化都是伴生树种的占比降低,目的树种的占比提高,树种数没有减少;中度和强度采伐后样地的小、中、大各径木蓄积比更接近合理占比2:3:5;3种采伐强度下林分的直径结构均符合Weibull分布,只有弱度采伐后样地的q值在合理范围1.3-1.7之间;弱度采伐10年后预测蓄积生长量最大。因此确定中等立地栎类次生林近熟林的采伐开始期为55年左右,采伐强度15%,计算采伐周期为9年左右。
何怀江[9](2018)在《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伐作为森林培育的重要经营措施,会影响林分生长、植被更新、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同时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储量以及碳平衡等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针阔混交林作为东北林区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研究采伐对其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会对深入研究我国乃至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状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探索人为干扰和经营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4个采伐强度样地和4个不同发育阶段样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研究区内12个乔木树种和20个灌木树种生物量方程,根据两次调查数据估算了采伐强度和发育阶段样地各组分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固定量;同时利用LI-cor 8100对样地内土壤呼吸进行测定,计算CO2年碳释放量,根据森林CO2年碳固定量和释放量的差值评估研究区采伐强度和发育阶段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1)12个乔木树种各组分生物量最优模型均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解释能力均超过90%,能够很好的估算各组分生物量。12个树种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例以干最多,占50%以上,其次为枝和干,各占20%左右,叶生物量最低,一般低于10%。20个灌木树种各组分生物量最优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各树种生物量分配比例来看,干、枝和根分配比例大致相等,均占30%左右,叶生物量约占10%。(2)采伐强度和发育阶段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分配大小顺序为干(约占50%)>枝(约占25%)>根(约占23%)>叶(约占2%)。随采伐强度加大,植被层总生物量逐渐降低,其中轻度、中度和强度采伐植被层总生物量分别为195.73、170.82和118.94 t·ha-1,不同发育阶段植被层总生物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成熟林(313.61 t·ha-1)>过熟林(271.63 t·ha-1)>中龄林(199.31 t·ha-1)>近熟林(196.71 t·ha-1)。(3)不同采伐强度样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采伐强度增大逐渐降低,对照处理、轻度采伐、中度采伐和强度采伐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457.184、420.299、357.224和360.292 t·C·ha-1。采伐样地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大小顺序大致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枯倒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各发育阶段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随发育阶段进行逐渐增大,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总碳储量分别为472.518、514.710、592.129和638.445 t·C·ha-1。各采伐样地和发育阶段各组分碳储量中土壤层具有最高的分配比例高达75%-85%,而整个植被层碳储量仅占15%-25%,且在植被层中乔木层占80%以上。(4)不同采伐强度土壤总呼吸存在差异,对照处理、轻度采伐、中度采伐和强度采伐土壤总呼吸速率分别为3.449、4.053、4.123和3.361μmol m-2s-1,各发育阶段土壤总呼吸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分别为2.659、3.247、2.858和4.322μmol m-2s-1,过熟林显着高于其他三个阶段,其他三个发育阶段间无显着差异(p<0.05),根呼吸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从土壤各组分的分配比例来看,各处理间均表现为根呼吸分配比例最高(41.31%-45.78%),其次为异养呼吸(32.05%-34.46%),凋落物呼吸最低(22.17%-24.64%),各处理间同一组分的分配比例相差不大,采伐未改变各组分土壤呼吸速率的分配比例。(5)不同采伐强度森林生态系统NEP均为正值,四块样地均表现出碳汇功能。采伐处理后,森林生态系统NEP均提高,中度采伐、强度采伐和轻度采伐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122.8、104.5和76.5%;不同发育阶段NEP同样表现出碳汇功能,其大小顺序为成熟林(2.156 t·C·ha-1·a-1)>中龄林(1.994 t·C·ha-1·a-1)>近熟林(1.759 t·C·ha-1·a-1)>过熟林(1.604 t·C·ha-1·a-1)。
董玮[10](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二、森林生态采伐系统评价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生态采伐系统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 |
1.2.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
1.2.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 |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 |
1.2.5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及尺度转换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 |
2.2.1 海拔空间分布特征 |
2.2.2 坡度坡向空间分布特征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1 地形数据 |
3.1.2 气象数据 |
3.1.3 土壤数据 |
3.1.4 植被数据 |
3.1.5 土地覆盖数据 |
3.1.6 小结 |
3.2 流域植被调查与采样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地植被调查 |
3.2.3 地被物及土壤样本的采集 |
3.3 实验室测量 |
3.3.1 地被物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3.2 土壤层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
3.4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分析 |
3.4.1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的确定 |
3.4.2 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
3.4.3 因子分析 |
3.5 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建立 |
第四章 流域森林特征分析 |
4.1 林地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 流域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
4.2.1 植被的垂直分异 |
4.2.2 植被的坡向分异 |
4.2.3 植被的坡度分异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地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分析 |
5.1 地被物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1.1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差异 |
5.1.2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持水能力 |
5.2 土壤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
5.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 |
5.2.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孔隙度 |
5.2.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及空间分布 |
6.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计算 |
6.1.1 气候因子 |
6.1.2 地形因子 |
6.1.3 植被因子 |
6.1.4 土壤因子 |
6.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分析 |
6.2.1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
6.2.2 因子分析 |
6.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1 地被物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3.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
6.4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 |
6.4.1 地被物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4.2 土壤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5.1 地被物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5.2 土壤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LANDIS PRO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群落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森林演替研究进展 |
1.3.2 森林景观研究进展 |
1.3.3 林火干扰研究进展 |
1.3.4 LANDIS模型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气候条件 |
2.6 植被条件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获取 |
3.2.2 LANDIS PRO7.0 模型简介 |
3.2.3 模型参数化 |
3.2.4 景观格局指数 |
3.2.5 模拟结果检验方法 |
3.2.6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LANDIS PRO模拟结果精度检验 |
4.1.1 2017-2019 年各树种胸高断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
4.1.2 树种胸高断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 |
4.1.3 树种胸高断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线性回归分析 |
4.2 天然演替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森林群落动态 |
4.2.1 天然演替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树种胸高断面积变化趋势 |
4.2.2 不同立地类型树种胸高断面积多元方差分析 |
4.2.3 天然演替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树种龄组结构动态 |
4.2.4 天然演替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景观指数动态 |
4.3 采伐与人工更新对300 年内火烧迹地森林群落动态的影响 |
4.3.1 三种情形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树种胸高断面积变化趋势 |
4.3.2 三种情形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树种龄组结构动态 |
4.3.3 三种情形下不同时期火烧迹地植被空间分布 |
4.3.4 三种情形下300 年内火烧迹地景观指数动态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5)结合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林分结构特征 |
1.2.2 生境适宜性指数 |
1.2.3 森林优化模拟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方案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收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区域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森林动植物资源 |
2.2 数据收集及整理 |
3 研究方法 |
3.1 林分结构特征 |
3.1.1 林分非空间结构 |
3.1.2 林分空间结构 |
3.2 生境适宜性指数 |
3.2.1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
3.2.2 生境适宜性指数计算 |
3.3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3.3 模型建立 |
3.3.4 优化模拟 |
4 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评价 |
4.1 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准则 |
4.2 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
5 林分结构特征 |
5.1 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
5.2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6 林分优化模拟 |
6.1 林分结构与生境适宜性指数相关性分析 |
6.2 优化模拟实例分析 |
6.2.1 最优方案 |
6.2.2 优化后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非稳态条件下杂谷脑流域森林变化的径流响应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 |
1.2.2 气候变化的水文影响 |
1.2.3 水文研究中非稳态性问题 |
1.2.4 流域水文模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与气候 |
2.4 植被 |
2.5 土壤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 |
3.1 植被-水文响应关系的非稳态性检验 |
3.1.1 修正双累积曲线法 |
3.1.2 概念漂移检测方法 |
3.1.3 干预自回归移动平均回归模型 |
3.1.4 Wilcoxon秩和检验及Sign符号检验 |
3.2 非稳态条件下森林变化对径流影响的模拟 |
3.2.1 SWAT模型简介 |
3.2.2 基础数据处理及模型数据库构建 |
3.2.3 SWAT模型构建 |
3.3 森林变化情景构建 |
3.3.1 不同海拔梯度带的森林变化情景构建 |
3.3.2 不同坡度梯度带的森林变化情景构建 |
3.3.3 不同坡向梯度带的森林变化情景构建 |
3.3.4 不同降水梯度带的森林变化情景构建 |
第四章 非稳态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与模型适用性评价 |
4.1 流域植被-水文响应关系的非稳态性 |
4.2 基于SWAT-CUP模型率定及验证 |
4.2.1 参数率定及敏感性分析 |
4.2.2 模型适用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森林采伐情景下径流响应预测 |
5.1 森林采伐对径流的影响 |
5.1.1 不同海拔梯度带森林采伐对径流的影响 |
5.1.2 不同坡度梯度带森林采伐对径流的影响 |
5.1.3 不同坡向梯度带森林采伐对径流的影响 |
5.1.4 不同降水梯度带森林采伐对径流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森林采伐对水文的影响 |
5.2.2 不同采伐比例对水文的影响 |
5.2.3 不同地形梯度带的森林采伐的径流响应差异 |
5.2.4 不同气候梯度带的森林采伐的径流响应差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森林恢复情景下径流响应预测 |
6.1 森林恢复对径流的影响 |
6.1.1 不同海拔梯度带森林恢复对径流的影响 |
6.1.2 不同坡度梯度带森林恢复对径流的影响 |
6.1.3 不同坡向梯度带森林恢复对径流的影响 |
6.1.4 不同降水梯度带森林恢复对径流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森林恢复对水文的影响 |
6.2.2 不同地形及气候因子梯度带的森林恢复的径流响应差异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特色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抚育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2 森林优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
1.2.3 森林优化模型算法的发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地形与土壤 |
2.1.4 植被资源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3.抚育采伐对森林生态功能的短期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地布设和数据采集 |
3.1.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 |
3.1.3 计算各样地综合得分及生态功能指数 |
3.2 数据处理 |
3.2.1 蓄积量 |
3.2.2 森林自然度 |
3.2.3 群落结构 |
3.2.4 树种结构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蓄积量对比 |
3.3.2 树种结构对比 |
3.3.3 郁闭度与植被总覆盖度对比 |
3.3.4 森林自然度与森林群落结构对比 |
3.3.5 平均树高与枯枝落叶厚度 |
3.3.6 综合得分Y以及生态功能指数K对比 |
3.4 讨论 |
3.4.1 采伐对生态功能评价因子的短期影响 |
3.4.2 采伐对生态功能的短期影响 |
4.单次采伐对森林生态功能的长期影响 |
4.1 FSOS简介 |
4.1.1 模型介绍 |
4.1.2 模型特点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采集 |
4.2.2 树种生长模型的构建 |
4.2.3 林分模型的构建 |
4.2.4 最低采伐年龄 |
4.2.5 采伐模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树种生长曲线 |
4.3.2 蓄积量对比 |
4.3.3 蓄积量成熟度对比 |
4.3.4 龄组对比 |
4.4 讨论 |
5.多次采伐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碳储量的计算方法 |
5.1.2 总利润计算方法 |
5.2 采伐方案的制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采伐蓄积量与对比 |
5.3.2 采伐面积对比 |
5.3.3 剩余蓄积量对比 |
5.3.4 蓄积量成熟度对比 |
5.3.5 龄组对比 |
5.3.6 碳储量对比 |
5.3.7 总利润 |
5.4 讨论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湖南省栎类次生林抚育采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天然次生林经营 |
1.3.2 次生林抚育采伐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 |
1.5.1 栎类次生林立地评价与生长规律 |
1.5.2 栎类次生林中龄林林分抚育采伐 |
1.5.3 栎类次生林近、成熟林抚育采伐 |
1.6 技术路线 |
1.7 小结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栎类次生林立地评价与生长规律 |
2.3.2 栎类次生林中龄林林分抚育采伐 |
2.3.3 栎类次生林近、成熟林林分抚育采伐 |
3 栎类次生林的立地评价与生长规律 |
3.1 栎类次生林立地评价 |
3.1.1 导向曲线的拟合 |
3.1.2 树高标准差方程的拟合 |
3.1.3 地位级表的编制与立地评价 |
3.2 栎类次生林生长规律 |
3.2.1 较好立地栎类次生林的生长规律 |
3.2.2 中等立地栎类次生林的生长规律 |
3.2.3 较差立地栎类次生林的生长规律 |
3.3 小结 |
4 栎类次生林中龄林林分抚育采伐 |
4.1 林分现状分析 |
4.1.1 树种组成 |
4.1.2 直径结构 |
4.1.3 树高结构 |
4.1.4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
4.2 抚育采伐作业设计 |
4.2.1 抚育采伐开始期确定 |
4.2.2 采伐对象木选取 |
4.2.3 抚育采伐强度和间隔期确定 |
4.3 采伐前后林分结构对比 |
4.3.1 树种组成对比 |
4.3.2 直径结构对比 |
4.3.3 各林层蓄积对比 |
4.3.4 空间结构指标对比 |
4.4 采伐前后林分质量对比 |
4.5 小结 |
5 栎类次生林近、成熟林抚育采伐 |
5.1 林分现状分析 |
5.1.1 树种组成 |
5.1.2 蓄积结构 |
5.1.3 直径结构 |
5.2 采伐作业设计 |
5.2.1 确定采伐开始期 |
5.2.2 采伐对象木选取 |
5.2.3 采伐强度和采伐周期的确定 |
5.3 采伐前后林分结构和质量对比 |
5.3.1 树种组成对比 |
5.3.2 蓄积结构对比 |
5.3.3 直径结构对比 |
5.3.4 蓄积生长量预测 |
5.4 抚育采伐的生境保护 |
5.5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采伐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
1.2.3 森林碳储量和碳平衡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野外调查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和数据调查 |
2.2.1 采伐强度样地设置及调查 |
2.2.2 发育阶段样地建立及调查 |
3 乔木和灌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乔木异速生物量方程 |
3.2.2 灌木异速生长方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乔木异速生长模型 |
3.3.2 灌木异速生长模型 |
3.3.3 生物量分配格局 |
3.4 讨论 |
3.4.1 乔木异速生物量方程 |
3.4.2 灌木异速生物量方程 |
3.4.3 乔木、灌木生物量分配格局 |
3.5 小结 |
4 采伐对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获取 |
4.2.2 各组分生物量计算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采伐对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 |
4.3.2 采伐对灌木层生物量的影响 |
4.3.3 采伐对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4.3.4 采伐对年凋落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的影响 |
4.3.5 采伐对枯立、枯倒木生物量的影响 |
4.3.6 采伐对植被层各组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4.4 讨论与小结 |
5 采伐对林分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获取 |
5.2.2 各组分碳储量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采伐对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 |
5.3.2 采伐对灌木层碳储量的影响 |
5.3.3 采伐对草本层碳储量的影响 |
5.3.4 采伐对凋落物层碳储量的影响 |
5.3.5 采伐对枯、倒木碳储量的影响 |
5.3.6 采伐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5.3.7 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影响 |
5.4 小结和讨论 |
6 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设置 |
6.2.2 土壤呼吸测定 |
6.2.3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6.3.2 采伐强度样地各组分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 |
6.3.3 各组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相关关系 |
6.3.4 采伐强度样地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相关关系 |
6.4 小结与讨论 |
7 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数据获取 |
7.2.2 土壤呼吸年碳释放量的计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采伐对植被层年碳固定量的影响 |
7.3.2 采伐对土壤呼吸年碳释放量的影响 |
7.3.3 采伐对森林碳平衡的影响 |
7.4 小结与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构建了研究区乔木和灌木异速生物量方程 |
8.1.2 采伐影响了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
8.1.3 采伐影响了林分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
8.1.4 采伐影响土壤呼吸速率 |
8.1.5 采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加 |
8.2 创新之处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林业生态经济 |
二、林业公共政策 |
三、政策贡献度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森林生态采伐系统评价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D]. 邓力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LANDIS PRO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群落动态研究[D]. 李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5]结合大斑啄木鸟生境适宜性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拟[D]. 盛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非稳态条件下杂谷脑流域森林变化的径流响应模拟[D]. 蒋志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的影响[D]. 李明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湖南省栎类次生林抚育采伐技术研究[D]. 蒲俊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采伐干扰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碳储量和碳平衡的影响[D]. 何怀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