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磊[1](2021)在《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第一条就为产业兴旺,在全国农业中,食用菌产业总产值排在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将“食用菌”写入特色优势产业中,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的食用菌,同样面临着提档升级的重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对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的需求正逐年增加。目前,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到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面临着产业链条短,消费者认知不够等问题。通过分析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对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做出正确评价,进而找出提升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推进河北省食用菌产业供给侧改革和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对“珍稀食用菌”进行概念界定,“珍稀食用菌”是指近年来真菌研究科技人员在自然界发现一些相对容易驯化的野生菌种,通过人工驯化等途径,培育出一批具有食药用价值的食用菌。河北省目前主要珍稀菇种为白灵菇、姬菇、秀珍菇、滑子菇、栗磨、大球盖菇、鸡腿菇等。从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珍稀食用菌栽培面积经过一段时间波动后稳定在新的水平,产量和产值呈不断增长趋势,生产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燕山-太行山一带,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在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方面,气候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其次,基于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对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然后运用频度分析法构建出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相关数据,对各珍稀菇种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整体综合效益较好且经济效益带动明显,但是两级差异化明显,具体表现为分布在河北省北部的珍稀菇种(栗蘑、北虫草、滑子菇)综合效益较高,南部的珍稀菇种(鸡腿菇、秀珍菇、姬菇)综合效益较低。为进一步探究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选取综合效益排名最高的栗蘑产业进行案例评价研究,研究得出2016年-2019年迁西县栗蘑产业综合效益在不断提升。为促进珍稀食用菌产业更好发展,首先要开拓珍稀食用菌产品市场,畅通销售渠道;其次通过建立种植示范园区把科技服务体系和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有机结合,做好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最后以加强监管为抓手,开发药用保健价值为重点,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和附加值。本文的创新点是(1)构建出了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大宗类食用菌品种分析转向珍稀菇种进行分析。(2)对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进行综合效益评价。以河北省主要珍稀菇种的综合效益得分来客观地反映出河北省各珍稀菇种综合效益水平。
王耀辉[2](2017)在《白灵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白灵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白灵菇多糖(Pleurotus nebrodensis polysaccharides,PNPs)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本文研究了菌袋无覆土栽培、菌袋中部环切覆土栽培、脱袋覆土栽培三种栽培方法对白灵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得出菌袋中部环切覆土栽培占地面积小,易于管理,更适合进行白灵菇栽培。以白灵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法提取白灵菇多糖,选取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进行单因素实验,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超声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三个工艺条件进行分析与优化。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白灵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6℃、超声波处理时间45 min、提取的液料比为41:1,在此条件下进行2次提取,得到白灵菇多糖得率为12.26%,相比于传统热水提取法(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190 min、液料比46:1、提取次数为2次)多糖得率提高了44.41%。白灵菇多糖除蛋白结果表明:使用Sevage法,即加入多糖1/3体积的Sevage试剂(氯仿:正丁醇=4:1),震荡30 min,3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重复9次,得到的多糖纯度为89.57%,与盐酸法相比除蛋白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用DEAE-52纤维素柱纯化白灵菇多糖,得到蒸馏水洗脱组分PNPsA、0.1 mol/L NaCl洗脱组分PNPsB和0.3 mol/L NaCl洗脱组分PNPsC,共三个多糖组分。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白灵菇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在4 mg/mL时白灵菇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98.39%、60.8%和22.06%。经过DEAE柱纯化得到的PNPsA、PNPsB和PNPsC三个组分中都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清除能力的大小为:PNPsB>PNPs>PNPsA>PNPsC。果蝇生存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别向培养基中添加0.25%、0.5%、1%白灵菇多糖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1%剂量组的雌性果蝇的最高寿命比对照提高10.61%,雄性果蝇的最高寿命比对照提高11.82%,二者均达到显着水平;0.5%剂量组的雌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平均寿命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08%、22.77%、18.24%,其中对平均寿命的提高效果达到显着水平,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寿命的提高效果达到极显着水平;添加0.5%白灵菇多糖的雄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分别提高27.86%、21.01%、20.05%,其中对平均寿命的提高效果达到显着水平,对半数死亡时间和最高寿命的提高效果达到极显着水平。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0.5%白灵菇多糖能够明显延长果蝇的寿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加0.25%、0.5%、1%白灵菇多糖剂量组对果蝇的体重、逆重力爬行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用0.5%白灵菇多糖喂养果蝇30天后,雌性和雄性果蝇体重分别比对照显着增加了12.02%和18.77%,逆重力爬行能力显着提高了44.71%和34.80%。果蝇体内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白灵菇多糖剂量组喂养30天的雌性和雄性果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MDA含量下降,0.5%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SOD、CAT酶活性升高与MDA含量降低均达到显着水平,推测白灵菇多糖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作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张亚娇[3](2015)在《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能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短、适应性较广的白灵菇新品种,本试验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以及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对白灵菇菌种进行改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建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高效制备与再生体系。本试验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培养基种类、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六个方面确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加富PD液体培养基培养7d的菌丝,在以MgSO4.7H2O为稳渗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h,原生质体得率为37.75×106个/mL。最佳再生条件:选择蔗糖为稳渗剂的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89%。2.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其紫外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一株经紫外照射10 s的菌株“10s n29”,该菌株商品性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出菇整齐度高,经RAPD技术验证是一株优良变异菌株。3.应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和杏鲍菇的亲和性,结果表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和二者的亲和性有一定的关系,白灵菇第一类菌株与杏鲍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杏鲍菇第三类菌株与白灵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4.白灵菇单孢与杏鲍菇单孢菌株间能发生单向或双向核迁移。运用ITS-RFLP和EF1a-RFLP技术从细胞核以及细胞质水平证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得到的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子,但不能区别这些异质同核的杏白灵菌株间的差异。5.杏白灵杂交子经出菇试验发现有的性状偏向白灵菇、有的偏向杏鲍菇、有的介于两者之间,但它们的生长周期都短于白灵菇,可作为白灵菇的速生优质菌株。
陈宝东[4](2014)在《蓟县白灵菇日光温室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蓟县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白灵菇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白灵菇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覆土出菇和采收等。
何仲辉[5](2012)在《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杏白灵是杏鲍菇与白灵菇进行种间杂交得到的新菌株,该菌株遗传了白灵菇与杏鲍菇的遗传特性。本实验室前期已经对白灵菇与杏鲍菇种间杂交育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杏白灵菌株。为了探明杏白灵菌株的遗传规律和对白灵菇与杏鲍菇种间杂交的遗传进行分析,本课题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工作,结果如下:1 杏白灵快速鉴定技术的建立通过对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的ITS序列分析,可用Dra Ⅰ酶将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区分,在细胞核水平上建立ITS-RFLP技术鉴别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对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进行EF1 α序列分析,可用Dde Ⅰ酶将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区分,在细胞质水平上建立EF1 α-RFLP技术鉴别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白灵菇与杏鲍菇的杂交菌株杏白灵经ITS-RFLP和EF1 α-RFLP分析,结果显示杏白灵菌株融合了白灵菇与杏鲍菇的遗传物质。此外对杏鲍菇与白灵菇菌株的RNS序列分析可知,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的RNS序列差异出现在V4可变区,在214—216bp处,杏鲍菇菌株有2个A碱基,而白灵菇菌株缺少这二个碱基,在241bp处,杏鲍菇菌株为A碱基,而白灵菇菌株为G碱基。2 杏白灵遗传规律研究对所获得的34个XB54单孢菌株进行ITS-RFLP及序列分析,将单孢分成三类:第一类酶切带型为杏鲍菇;第二类酶切带型为白灵菇;第三类酶切兼有白灵菇与杏鲍菇的带型和特殊的ITS片段。进一步对第三类特殊单孢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单核化及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第三类单孢中存在多个细胞核,属于异核体单孢。应用ISSR和RAPD二种分子标记对单孢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5个多态性标记引物,扩增出36条多态性条带,经NTSYS软件分析条带,构建单孢聚类分析图可知,XB54单孢可以分为杏鲍菇与白灵菇两类,而且从已有的菌株数目分析,分离的概率相同。随机选取20个XB54单孢菌株进行交配型分析,得到杏白灵单孢交配成功率为6.5%,不符合四极性蕈菌的分离规律,属于特殊的遗传分离现象。通过将XB54单孢菌株与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蘑单孢菌株进行试管配对,得到新的杂交菌株,进行出菇实验,可知XB54单孢具有可育性。3 杏白灵单孢核迁移研究初探通过平板杂交实验,挑取偏向一侧的杂合子,进行ITS-RFLP技术验证是否存在细胞核的迁移。结果显示,杏白灵单孢菌株和杏鲍菇或者白灵菇配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控制细胞核融合的基因取决于何种基因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任思竹,陈青君,王亚军[6](2011)在《白灵菇冷房养菌及出菇管理方法》文中提出白灵菇因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浓香袭人、风味独特,近年备受消费者青睐,工厂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文章通过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举例法等研究手段对白灵菇的冷房栽培工艺进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相对成型的管理方法。强调了养菌和出菇两个环节的重要性;阐明了菌棒养菌的流程、杂菌处理和环境控制标准,并对培菌车间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阐明了白灵菇菌棒后熟期的标志及后熟期所需要的时间;白灵菇催菇期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白灵菇特色冷刺激的时间和温度、出菇前的温差刺激和刺激原则;描述了白灵菇生殖生长期的各项管理指标,比如温度控制范围,光照强度,光照过强过弱的危害,出菇期的加湿方法和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风换气的重要性等。最后结合工作实践,就白灵菇生长需要的时间、产量等情况进行了总结,为企业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宋志刚,李艳婷,申挺挺,李欣欣,王琳琳,韩建荣[7](2011)在《芦笋老茎培养料对杏鲍菇、白灵菇和真姬菇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了芦笋老茎栽培料对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芦笋老茎培养料上栽培得到的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差异显着,以真姬菇的多糖含量最高。3种蘑菇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表现为真姬菇>白灵菇>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的还原能力明显强于杏鲍菇;3种蘑菇的Fe2+螯合能力表现为白灵菇>真姬菇>杏鲍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蘑菇的抗氧化性与总酚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郭静利,刘旭[8](2011)在《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食用菌液体和固体两种不同制种技术的成本利润率,探讨食用菌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为推广液体制种技术,推动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思路。【方法】本文以一个食用菌试验室和一个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为实例,详细记录并统计2009年和2010年白灵菇液体和固体制种过程和出菇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结果】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如制种周期减少约24 d,栽培袋菌丝满袋时间缩短约10 d,污染率减少1.5个百分点,每栽培袋成本降低0.732元,成本利润率提高42.08%,但液体制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结论】与食用菌固体制种方法相比,液体制种在菌种质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显着优势。液体制种的普及和推广,关键是需要改进与摇床和发酵罐相配套的接种设备,加快农科研与市场的充分对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大力推动中国食用菌液体制种业的快速发展。
徐美玲[9](2010)在《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杏鲍菇和白灵菇两大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选育出一种集杏鲍菇和白灵菇优点于一身的新品种,本研究以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菌株远缘有性杂交为基础,对一系列的杂交后代展开试验工作,结果如下:1、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分析对两株由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杂交得到的杏白灵进行ITS克隆测序及可育性分析。结果表明:杏白灵的ITS产物不是单一的序列,其中有一些偏向于白灵菇的序列,而另一些偏向于杏鲍菇的序列;杏白灵的单孢菌株配对能够形成锁状联合;杏白灵的多孢分离菌株具有出菇能力,说明了杏白灵是可育的。由此可以说明远缘杂交的可行性。2、亲本的分析和杂交以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保存的己知分子标记资料背景的杏鲍菇和白灵菇单孢菌株为研究材料,对这些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分组。按照Griffing NCΙΙ不完全双列杂交,分别进行了27×23,32×25两组杂交,试验得到的平均交配率为14.36%。3、杂交子的出菇及农艺性状分析有145个杂交子参加出菇试验。其中有81个杂交子能够正常现蕾,在菇形、菌褶、菌盖颜色、子实体硬度上都表现出了一系列的过渡性状。63个杂交子参与数据分析,通过表型观测及方差分析,筛选出4个综合性状较优秀的杂交子与亲本进行比较,杂交子在一个或几个性状上表现出超亲优势。生物学特性表明了杂交后代与两方亲本一样,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喜好的环境为中性或中性偏微酸性环境。根据遗传估算结果,生长速度,菌盖直径,单朵重量,单朵长度这四个性状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控制的,而菌柄的上径,中径以及平均单袋产量,由非加性遗传效应控制的。4、杂交子的验证以杂交子杏白030为代表,进行形态学、拮抗、分子等方面的验证。杏白030能够与两个亲本生成拮抗线。对其菌褶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该品种具有典型的担子结构,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对杏白030的ITS-RFLP分析显示杏白030的ITS产物含有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亲本,而后代单孢菌株的ITS产物也出现分离,有的趋同于杏鲍菇,有的趋同于白灵菇,而有的一些趋同于杏白灵。
林骥[10](2010)在《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市场上食用菌菌种管理混乱,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并没有一个标准菌株库可以用以区分同种异名菌株和快速鉴定新品种。我们从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保藏的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菌株出发,分别建立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的标准菌株库,标准菌株库中的菌株互不相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选取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保藏的27株杏鲍菇菌株,20株白灵菇菌株和8株阿魏蘑菌株,结合SCAR标记和拮抗反应,分别建立起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的标准菌株库,杏鲍菇标准菌株库26株,白灵菇标准菌株19株,阿魏蘑8株。2.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标准菌株库信息完善测定了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的标准菌株菌丝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部分标准菌株的极性。从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以及温度,湿度,pH值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测定菌丝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标准菌株菌丝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从菌丝在栽培料上的生长速度,菌盖大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中心厚度测量标准菌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标准菌株农艺性状差异较大。选取11株杏鲍菇,9株白灵菇测定交配型因子,结果表明杏鲍菇有较丰富的复等位基因(A1B1- A7B9),白灵菇相对较少(A1B1- A5B5)。3.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应用先用SCAR标记和拮抗反应对其余的杏鲍菇菌株初步分类,在和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菌株一一比对,结果表明实验室现存的72株中确定了13株同种异名菌株,占所有菌株的18.06%,说明现在市场上存在较严重的同种异名现象。4.菌种保藏试验和酶活测定用4种保藏方法(液氮保藏、蒸馏水保藏、25℃保藏、石蜡保藏)保藏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菌株,并对保藏后的萌发率、萌发时间、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性变化做了比较。确定了液氮保藏为比较有效的保藏方法。并对影响液氮保藏效果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幼龄菌为菌种,用木屑作为保藏介质,10%的甘油防冻剂,、4℃到-40℃降温速率为1℃/min的降温程序较为理想。
二、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创新点 |
2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
2.2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分析 |
2.2.1 栽培面积经过较大波动后稳定在新的水平 |
2.2.2 产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稳定 |
2.2.3 产值呈不断增长的上升趋势 |
2.2.4 珍稀菇种生产集中度高 |
2.2.5 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 |
2.3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加工现状分析 |
2.3.1 加工能力下降 |
2.3.2 产品层次偏低 |
2.4 河北省珍稀菇种市场现状分析 |
2.4.1 栗磨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
2.4.2 羊肚菌价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
2.4.3 大球盖菇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
2.4.4 欧美地区对牛肝菌需求较大 |
2.4.5 日本对珍稀类食用菌需求高 |
2.5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2.5.1 气候条件优越 |
2.5.2 生产原料丰富 |
2.5.3 资源利用率高 |
2.5.4 营养价值丰富 |
2.6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6.1 栽培风险高,科技贡献度低 |
2.6.2 机械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 |
2.6.3 经营主体弱,技术人才缺乏 |
2.6.4 流通效率低,市场开拓不足 |
3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分析 |
3.1.1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2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社会效益分析 |
3.1.3 珍稀食用菌产业的生态效益分析 |
3.2 综合效益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 指标选取方法 |
3.4 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 |
3.5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说明 |
3.5.1 经济效益指标 |
3.5.2 社会效益指标 |
3.5.3 生态效益指标 |
4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AHP层次分析法适用性分析 |
4.2.2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3 构造判断矩阵 |
4.2.4 权重计算 |
4.3 评价过程 |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4.4.1 经济效益 |
4.4.2 社会效益 |
4.4.3 生态效益 |
4.5 主要珍稀菇种综合效益得分 |
4.6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5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典型案例研究 |
5.1 河北省栗蘑产业发展现状 |
5.1.1 产业规模 |
5.1.2 产品流通 |
5.1.3 品牌建设 |
5.1.4 技术推广 |
5.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统计 |
5.2.1 经济效益 |
5.2.2 社会效益 |
5.2.3 生态效益 |
5.3 综合效益得分 |
5.4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科学规划,建立种植示范园区 |
6.2.2 人才支撑,培育科技服务体系 |
6.2.3 技术保障,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
6.2.4 管理优化,加强产业组织建设 |
6.2.5 加强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安全 |
6.2.6 精深加工,开发药用保健价值 |
6.2.7 开拓市场,畅通产品销售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 |
附录B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白灵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多糖提取及测定 |
1.1.1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 |
1.1.2 食用菌多糖定量测定方法 |
1.2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与纯化研究 |
1.2.1 脱蛋白工艺 |
1.2.2 除色素 |
1.2.3 小分子杂质的去除方法 |
1.2.4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精制 |
1.3 多糖抗氧化研究 |
1.3.1 多糖抗氧化能力的体外测定方法 |
1.3.2 多糖抗氧化能力的体内评价方法 |
1.3.3 自由基损伤学说 |
1.4 白灵菇概述 |
1.4.1 白灵菇营养价值 |
1.4.2 白灵菇栽培研究进展 |
1.4.3 白灵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1.4.4 白灵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灵菇不同栽培方法出菇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白灵菇菌棒的制备 |
2.2.2 不同栽培方法出菇实验 |
2.2.3 数据统计及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栽培方法对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白灵菇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白灵菇粗多糖的提取 |
3.2.2 多糖得率的测定 |
3.2.3 单因素实验 |
3.2.4 白灵菇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工艺参数 |
3.4 讨论 |
第四章 白灵菇多糖的纯化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白灵菇多糖的初步纯化 |
4.2.2 白灵菇多糖DEAE-52 纤维素柱分离 |
4.2.3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盐酸法与Sevage法除蛋白比较 |
4.3.2 白灵菇多糖DEAE-52 纤维素柱纯化结果 |
4.3.3 白灵菇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3.4 不同白灵菇多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白灵菇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果蝇的喂养 |
5.2.2 果蝇逆重力爬行实验 |
5.2.3 果蝇抗氧化活性实验 |
5.2.4 果蝇生存实验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白灵菇多糖对果蝇逆重力爬行能力的影响 |
5.3.2 白灵菇多糖对果蝇平均体重的影响 |
5.3.3 白灵菇多糖对果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3.4 白灵菇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白灵菇概述 |
1.1 白灵菇简介 |
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
1.3 白灵菇的形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
1.4 白灵菇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
2.1 食用菌传统育种方法及研究 |
2.2 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
2.3 基因工程育种 |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五节 本试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生质体技术选育白灵菇优良变异菌株 |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仪器与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2 复合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3 再生培养基种类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紫外诱变剂量对白灵菇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
2.2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
2.3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复筛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白灵菇复筛菌株出菇试验及优良变异菌株的分子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白灵菇菌株出菇结果 |
2.2 白灵菇优良菌株分子验证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 |
第一节 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与杏鲍菇的亲和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亲和性分析 |
2.2 白灵菇与杏鲍菇遗传差异分析 |
2.3 白灵菇和杏鲍菇遗传差异与亲和性关系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之间核迁移鉴定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核迁移菌株获得 |
2.2 核迁移菌株ITS鉴定 |
2.3 克隆分析 |
2.4 核迁移菌株EF1a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出菇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配方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菌株生长周期比较分析 |
2.2 供试菌株表观性状分析 |
2.3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蓟县白灵菇日光温室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白灵菇袋栽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 |
2 栽培季节和生产周期 |
2.1 白灵菇的栽培季节 |
2.2 生产周期 |
3 栽培配方 |
4 菌袋制作 |
4.1 拌料、装袋 |
4.2 灭菌 |
4.3 冷却、接种 |
4.3.1 接种前的检查 |
4.3.2 接种场所和接收箱消毒 |
4.3.3 接种 |
4.4 培养 |
4.5 后熟 |
4.6 搔菌 |
5 栽培出菇方式与管理 |
5.1 立体出菇模式 |
5.2 催蕾 |
5.3 现蕾后的管理 |
5.4 覆土 |
5.5 子实体发育环境的调控 |
6 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技术 |
6.1 适时采收 |
6.2 预冷 |
6.3 分级修整 |
6.4 包装 |
(5)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研究现状概述 |
1.1 白灵菇 |
1.1.1 白灵菇的栽培与研究 |
1.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
1.1.3 发展前景 |
1.2 杏鲍菇概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食药用价值 |
1.2.3 发展前景 |
1.3 学术上关于杏鲍菇与白灵菇的亲缘关系研究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概述 |
2.1 选择育种 |
2.2 杂交育种 |
2.3 原生质体育种 |
2.4 诱变育种 |
2.5 基因工程育种 |
2.6 远缘杂交育种 |
2.6.1 原生质体融合 |
2.6.2 有性远缘杂交 |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3.1 食用菌菌种鉴定和种质资源评价 |
3.2 食用菌遗传育种 |
3.3 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测定 |
3.4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和基因定位克隆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快速鉴定技术的建立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ITS-RFLP鉴定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及克隆测序 |
1.5 ITS-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 PCR分析 |
2.2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克隆测序 |
2.3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序列分析 |
2.4 杏鲍菇与白灵菇ITS-RFLP分析 |
2.5 杏白灵菌株ITS-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EF1α-RFLP鉴定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EF1α-PCR及克隆测序 |
1.5 EF1α-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F1α-PCR分析 |
2.2 EF1α基因克隆测序 |
2.3 EF1α序列分析 |
2.4 杏鲍菇与白灵菇EF1α-RFLP分析 |
2.5 杏白灵EF1α-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四节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RNS片段差异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RNS-PCR及克隆测序[49] |
1.5 RNS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S-PCR分析 |
2.2 RNS片段克隆测序 |
2.3 RNS序列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杏白灵遗传规律研究 |
第一节 XB54单孢分离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 |
1.5 ITS-RFLP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S-PCR分析 |
2.2 XB54单孢ITS-RFLP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XB54单孢ITS测序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培养基与菌丝培养 |
1.3 DNA提取 |
1.4 ITS PCR |
1.5 ITS测序 |
1.6 测序结果分析 |
1.7 第三类单孢阳性克隆产物酶切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类单孢测序结果分析 |
2.2 三类单孢酶切差异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第三类单孢原生质体单核化实验 |
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1 供试菌株 |
1.2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XB54单孢原生质体制备 |
3.2 XB54单孢原生质体萌发 |
3.3 XB54单孢原生质体菌丝形态分析 |
3.4 ITS-RFLP验证 |
第四节 单孢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和试剂 |
1.3 菌丝培养 |
1.4 DNA提取 |
1.5 RAPD、ISSR引物 |
1.6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程序 |
1.7 DNA检测 |
1.8 电泳条带差异性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ISSR多态性分析 |
2.2 RAPD多态性分析 |
2.3 构建XB54单孢聚类分析图 |
3 讨论 |
第五节 单孢极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对结果统计 |
2.2 配对结果分析 |
3 讨论 |
第六节 XB54单孢可育性研究 |
1 材料 |
1.1 供试菌株 |
1.2 培养基和栽培料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白灵菇、杏鲍菇、阿魏蘑单孢的确定 |
2.2 显微镜镜检锁状联合 |
2.3 配对结果统计 |
2.4 出菇实验结果分析 |
3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核迁移研究 |
第一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性亲和稳定性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对实验图 |
2.2 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后代单孢配对指导育种初探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配对实验图 |
2.2 纯化后试管中菌丝长势情况分析 |
2.3 核迁移配对结果 |
2.4 ITS-RFLP验证 |
3 讨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白灵菇冷房养菌及出菇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灵菇的发菌管理 |
1.1 流程 |
1.2 操作过程 |
1.3 机械损坏的处理方法 |
1.4 杂菌处理 |
1.4.1 红色链孢霉 |
1.4.2 其他杂菌的处理 |
1.5 环境控制标准 |
2 白灵菇的后熟期管理 |
3 白灵菇的催菇管理 |
3.1 温度 |
3.2 湿度 |
3.3 通风与光线 |
4 白灵菇的出菇期管理 |
4.1 温度 |
4.2 湿度 |
4.3 通风 |
4.4 光照 |
(7)芦笋老茎培养料对杏鲍菇、白灵菇和真姬菇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子实体多糖含量测定 |
1.3.2 抗氧化性测定 |
1.4 总酚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蘑菇子实体多糖含量比较 |
2.2 3种蘑菇抗氧化性比较 |
2.2.1 DPPH清除作用 |
2.2.2 还原力 |
2.2.3 Fe2+螯合能力 |
2.3 3种蘑菇总酚含量比较 |
2.4 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性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8)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液体与固体制种制备比较 |
2.2 液体与固体制种所需原材料与人员比较 |
2.3 液体制种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 |
2.3.1 生产周期缩短 |
2.3.2 标准化程度和管理效率提高 |
2.3.3 污染率降低 |
2.3.4 成本降低, 利润率提高 |
3 讨论 |
3.1 目前液体制种技术的发展困境 |
3.1.1 食用菌液体制种设备有待改进 |
3.1.2 液体接种相关设备不配套, 难以发挥液体制种的效用 |
3.1.3 液体制种操作技术人才贫乏, 加大推广难度 |
3.2 液体制种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 |
3.2.1 改进食用菌液体制种设备 |
3.2.2 建立标准化的液体接种操作规程 |
4 结论 |
(9)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杏鲍菇、白灵菇概述 |
1 杏鲍菇概述 |
2 白灵菇概述 |
3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 |
1 食用菌的育种方法 |
1.1 自然选育 |
1.2 诱变育种 |
1.3 杂交育种 |
1.4 细胞融合育种 |
1.5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和菌种的改良 |
2 食用菌远缘育种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品种的的鉴定与分类 |
1 形态学鉴定与分类 |
2 细胞学鉴定与分类 |
第二章 杏鲍菇与白灵菇远缘杂交的可行性分析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菌丝的收集 |
2.2 菌丝 DNA 提取(CTAB 法) |
2.3 ITS-RFLP 分析 |
2.3.1 ITS-PCR 反应体系 |
2.3.2 扩增步骤 |
2.3.3 ITS-RFLP 分析 |
2.3.4 ITS 序列的克隆测序 |
2.3.4.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3.4.2 与载体的连接 |
2.3.4.3 转化 |
2.3.4.4 阳性克隆的检测(菌落PCR) |
2.3.4.5 测序分析 |
2.4 杏白灵极性因子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4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亲本的分析和杂交 |
第一节 亲本的遗传分析与分组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杏鲍菇与白灵菇的杂交配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同第一节2.2) |
1.2 培养基 |
1.3 实验方法 |
1.3.1 杏鲍菇与白灵菇单孢菌株配对杂交 |
1.3.2 杂交菌株的纯化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杂交种及其亲本菌株的出菇及农艺性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杏白灵的验证及遗传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 三 |
致谢 |
(10)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概述 |
1.1 杏鲍菇概述 |
1.2 白灵菇概述 |
1.3 阿魏蘑(Pleurotus ferulae)概述 |
1.4 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遗传关系研究 |
第二节 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分类研究进展 |
2.1 传统分类鉴定研究 |
2.2 拮抗反应用于初步分类鉴定 |
2.3 同工酶分析 |
2.4 分子标记技术 |
2.5 交配实验为依据进行分类 |
2.5.1 不亲和性因子和交配行为 |
2.5.2 交配型因子构成 |
2.5.3 不亲和性因子的应用 |
第三节 菌种保藏 |
3.1 常见的食用菌菌种保存方法 |
3.2 菌种保藏效果的鉴定 |
第四节 酶活性研究 |
4.1 纤维素酶 |
4.2 漆酶 |
4.3 淀粉酶 |
第二章 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分子标记应用于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菌落形态和拮抗反应应用于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杏鲍菇标准菌株库信息完善和应用 |
第一节 杏鲍菇标准菌株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杏鲍菇标准菌株农艺性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杏鲍菇体细胞不亲和性分析 |
1. 单核菌株的获得与极性测定 |
2. 交配型因子的测定 |
3. 讨论 |
第四节 杏鲍菇标准菌株库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白灵菇标准菌株库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分子标记应用于白灵菇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菌落形态和拮抗反应应用于白灵菇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白灵菇标准菌株库信息完善 |
第一节 白灵菇标准菌株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白灵菇标准菌株农艺性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白灵菇体细胞不亲和性的相关性分析 |
1. 单核菌株的获得与极性测定 |
2. 交配型因子的测定 |
第六章 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分子标记应用于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菌落形态和拮抗反应应用于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阿魏蘑标准菌株库信息完善 |
第一节 阿魏蘑标准菌株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和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阿魏蘑标准菌株农艺性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八章 标准菌株库菌种保藏研究 |
第一节 菌种保藏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标准菌株库液氮保藏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菌种保藏与酶活力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四、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李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白灵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王耀辉. 山西大学, 2017(03)
- [3]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D]. 张亚娇.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4]蓟县白灵菇日光温室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J]. 陈宝东. 天津农林科技, 2014(03)
- [5]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遗传分析[D]. 何仲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5)
- [6]白灵菇冷房养菌及出菇管理方法[J]. 任思竹,陈青君,王亚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5)
- [7]芦笋老茎培养料对杏鲍菇、白灵菇和真姬菇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 宋志刚,李艳婷,申挺挺,李欣欣,王琳琳,韩建荣.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8)
- [8]食用菌液体和固体制种技术比较经济效益分析[J]. 郭静利,刘旭. 中国农业科学, 2011(04)
- [9]杏鲍菇和白灵菇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D]. 徐美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10]杏鲍菇、白灵菇、阿魏蘑标准菌株库的建立[D]. 林骥.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