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北矿区设计建设之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陈雷[1](2021)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区域地质分析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济南正好处在北京、上海两个大城市群中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因相关情况的客观限制,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张,故积极推进“北跨”。为给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提供详尽而准确的地质依据,确保规划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因各类地质问题给规划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依托“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工程做出适宜性评价。针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复杂的工况,基于最新的研究理论和调查资料,提出了一种“3+10”综合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构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并运用Visual Basic语言来实现ISODATA算法,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用地模糊综合判别模型程序化,设计评价过程计算软件,建立评价图层数据库,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工具绘制出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分区图,从而实现了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具体级别划分出具体的区域,从而得出如下相关的结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工程建设适宜性级别有最不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比较不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比较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最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等若干的各级别。其中,最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是占比最多的部分,共206.15平方公里,占比百分之29.2,该区域大部分的地区地质条件都是较好的情况,并且远离地表水体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区域,和现有建成的乡镇聚集地以及主要道路都比较近;其次是比较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共205.45平方千米,占比百分之29.1,该区域的大部分的地区地质条件都是较为普通的情况,并且较为远离地表水体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区域,和现有建成的乡镇聚集地以及主要道路都比较近;比较不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共196.27平方公里,占比百分之27.8,该区域大部分的地区地质条件都是稍微差一些的情况,并且离地表水体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区域的安全距离不是特别充足,但和现有建成的乡镇聚集地以及主要道路都比较近;最不适合工程建设的区域是占比最少的部分,共98.13平方公里,占比百分之13.9,该区域大部分的地区地质条件都是较差的情况,并且离地表水体以及相关的生态保护区域比较近,和现有建成的乡镇聚集地以及主要道路距离稍远;
孙希奎[2](2021)在《“三下”采煤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膏体充填是控制采矿岩层运动、防治地表沉陷的主要充填开采技术之一。针对我国东部煤矿开采过程遇到的建筑物、水体、铁路下以及承压水体上压煤资源开采问题,以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主力矿井的开采条件为背景,分析了膏体充填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及试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岱庄煤矿在建筑物下条带煤柱置换开采,高层建筑下压煤充填开采,承压水体上充填开采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通过应用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地面受护建筑物移动变形数值均小于建筑物Ⅰ级损坏标准,受底板灰岩水威胁的工作面充填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仅6.0~6.5 m,防范底板水害的作用显着。结合济北矿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膏体充填应该进一步在承压水体上开采的相关理论和工艺技术,重复采动影响下建筑物保护的理论和对应措施,复杂条件下充填工艺、设备、流程优化以及与井下煤矸智能分选系统相结合等方面着重进行研究攻关。研究结果对济北矿区膏体充填开采进一步应用有重要借鉴意义。
季海波,刁兴建,李景慧,马忠德,王德龙,王利民[3](2013)在《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核心的“3331”生产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淄博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公司拥有分支机构、控股子公司和文教卫生单位24个,产业涉及煤炭、医疗器械及健康、水泥建材及新材料、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在鲁、陕、蒙三省区五市。企业连续多年位列全国500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60年60品牌、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等称号,并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授予"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2011)在《煤炭企业跨区域建设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淄矿集团在山东省开采煤矿历史最悠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它在淄博境内的大部分矿井的资源面临枯竭,进入了发展史上最困难的阶段。开发新矿区是当时走出困境唯一可行的途径,靠全局三万多干部职工集资4000多万元启动资金及第三批日本能源贷款,自我造血走滚动发展之路顺序建成许厂、岱庄、葛亭和唐口矿。以济北矿区为依托在省外兴建的陕西亭南煤业已正式投产,目前正在黔西南州控股开发建设糯东、地瓜坡矿两对现代化矿井。山东济(宁)北、陕西咸阳、贵州兴义等三个煤炭基地即将形成。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2011)在《以“四三一”布局 创建循环经济园区》文中研究说明淄矿集团在山东省开采煤矿历史最悠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它在淄博境内的大部分矿井的资源面临枯竭,进入了发展史上最困难的阶段。开发新矿区是当时走出困境唯一可行的途径,靠全局三万多干部职工集资4000多万元启动资金及第三批日本能源贷款、自我造血走滚动发展之路顺序建成许厂、岱庄、葛亭和唐口矿。以济北矿区为依托在省外兴建的陕西亭南煤业已正式投产,目前正在黔西南州控股开发建设糯东、地瓜坡矿两对现代化矿井。山东济(宁)北、陕西咸阳、贵州兴义等三个煤炭基地即将形成。
赵军,孙兆福[6](2010)在《淄矿集团:百年老企业谱写持续成长新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大力实施创新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经济运行质量,使企业得到科学、和谐发展,企业由全国最困难的5家煤炭企业之一走出困境,连续5年跻身全国企业500强和中国煤炭企业100强,被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为全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之一。历经百年沧桑,跨入新世纪,山东淄矿集团依然在不断地崛起。
马厚亮,张寿利,李绍进,李景慧,王家祥,刁兴建,马忠德[7](2007)在《创建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现代管理型企业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淄矿集团)是由原淄博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个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拥有全资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35个,现有职工2万多人。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在山东的淄博、济南、济宁地区,陕西的咸阳地区,云南的曲靖五市和贵州的黔西南州。涉及煤炭、电力、化工、新
宗科[8](2007)在《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交换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循环经济模式下具有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区域之间三个交换层面。提出了划分资源种类的一种新方法即按其使用结果可以分为过程性资源和终级资源。从用途变化、路径的形态上分析了资源流动方式,建立了资源流动网络模型,并得出资源有效利用率与资源环节数成正比。提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平衡主要包括交换主体的多样性和持续协同演进、交换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和交换系统自我修复与自我调节能力的保持。定性的分析了循环经济模式下主体的交换行为,得出需要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构建相应的机制环境,督促企业行为的转变。提出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特征具有依赖性、相对性、共生性、符合市场机制及增值性等。提出负交换这种新型的交换方式。建立了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内部交换渠道和外部交换渠道,并提出了主导型交换网络、对等型交换网络和数字型交换网络。研究了循环经济模式下自然资源、产品和副产品及废弃物的价格组成,提出上述三种资源价格应当包括环境成本,并初步探讨了三种资源的定价问题,提出循环经济中企业可以采取负价格销售副产品及废弃物。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济北矿区各种资源的交换机制,提高了整个矿区的经济效益。
刘汉喜[9](2007)在《浅谈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淄博矿业集团公司在济宁北部矿区的煤炭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一套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管理方法,基本解决了多年以来基建项目投资结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概算的老大难问题,为今后企业进行快速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借鉴。
王秀菊[10](2006)在《工程项目后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对项目的立项决策、建设目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生产经营全过程所进行的系统综合分析和对项目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与影响及其持续性所进行的客观全面的再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吸取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由于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理论体系仍不完善,实践经验有待积累。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展,在经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要进行大量的投资,目前有许多投资项目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以利于再投资,因此对后评价具有现实与潜在需求。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研究,是基于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之上,结合系统工程、反馈控制理论,运用统计预测的方法,对项目决策、实施、运营做出的科学分析和判定。本文从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着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建立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体系框架,涵盖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四个方面。同时,在工程项目评价内容体系上,探讨了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价以及中期评价的关系。 工程项目后评价常用的方法众多,关键问题是选用适合具体项目要求的方法或者进行适当的改进。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本文建立工程项目后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济北矿区作为淄矿集团接续矿区的开发建设进行成功度评价。该模型指标体系根据前文建立的后评价内容体系结构进行设置,对各项指标各赋权值,改变了以往对工程项目评价只重视效益的做法。
二、济北矿区设计建设之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北矿区设计建设之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区域地质分析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传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表径流 |
2.4 交通便捷性 |
第三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本地理情况 |
3.1.1 地表类型 |
3.1.2 地面平整度 |
3.2 地层岩性 |
3.2.1 三维地质模型 |
3.2.2 地基承载力 |
3.2.3 岩土压缩性 |
3.3 地下水条件 |
3.3.1 地下水分析 |
3.4 不良地质 |
3.4.1 活动断裂 |
3.4.2 采空塌陷 |
3.4.3 土层的液化情况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流程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地质因素 |
4.3.2 社会经济因素 |
4.3.3 环境生态因素 |
4.4 因素集及评判集的确立 |
4.4.1 因素集的确立 |
4.4.2 评判集的确立 |
4.5 权重集的确立 |
4.5.1 建立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
4.5.2 构建判别矩阵 |
4.6 隶属函数及隶属度的确立 |
4.6.1 隶属函数的确立 |
4.6.2 隶属度的确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5.1 空间模糊综合评价 |
5.2 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算例 |
5.3 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软件设计 |
5.3.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过程界面设计 |
5.3.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算法设计 |
5.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5.4.1 叠加结果分析 |
5.4.2 评价结果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三下”采煤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基本条件 |
2 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膏体充填开采历程 |
2.1 膏体充填开采原理与工艺 |
2.2 试验的历程与概况 |
2.3 推广应用情况 |
3 典型工程案例及效果 |
3.1 遗留条带煤柱置换开采中的应用 |
3.2 高层建筑物压煤开采的应用 |
3.3 底板承压水上开采中的应用 |
4 膏体充填在济北矿区的应用展望 |
5 结论 |
(8)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交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基础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所作的主要工作. |
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交换机理分析 |
2.1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层面分析 |
2.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流动分析 |
2.3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平衡 |
2.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行为 |
2.5 小结 |
3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交换方式及渠道分析 |
3.1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
3.2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方式 |
3.3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渠道 |
3.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交换网络 |
3.5 小结 |
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资源价格机制分析 |
4.1 循环经济中资源价格研究的基本架构 |
4.2 循环经济中矿产资源定价 |
4.3 循环经济中产品定价 |
4.4 循环经济中副产品及废弃物定价 |
4.5 循环经济中资源定价策略 |
4.6 小结 |
5 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交换机制 |
5.1 基本情况介绍 |
5.2 构筑济北矿区循环经济交换网络的必要性及意义 |
5.3 资源种类及流动平衡分析 |
5.4 资源交换机制 |
5.5 管理机制 |
5.5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工程项目后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项目后评价的发展现状综述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理论研究 |
2.1 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 |
2.2 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 |
2.3 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研究 |
3.1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3.2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基本程序 |
3.3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后评价综合评价系统结构 |
4.1 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
4.2 综合评价系统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项目后评价在济(宁)北矿区的应用研究 |
5.1 济(宁)北矿区工程项目概况 |
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工程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与完善 |
5.4 济北矿区综合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济北矿区设计建设之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区域地质分析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陈雷. 山东大学, 2021(12)
- [2]“三下”采煤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 孙希奎.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1)
- [3]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为核心的“3331”生产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A]. 季海波,刁兴建,李景慧,马忠德,王德龙,王利民. 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 2013
- [4]煤炭企业跨区域建设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A].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 2011
- [5]以“四三一”布局 创建循环经济园区[A].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 2011
- [6]淄矿集团:百年老企业谱写持续成长新篇[J]. 赵军,孙兆福. 商品与质量, 2010(17)
- [7]创建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现代管理型企业研究与实践[A]. 马厚亮,张寿利,李绍进,李景慧,王家祥,刁兴建,马忠德. 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 2007
- [8]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交换机制研究[D]. 宗科. 山东科技大学, 2007(04)
- [9]浅谈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 刘汉喜. 山东煤炭科技, 2007(02)
- [10]工程项目后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D]. 王秀菊.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