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超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东东[1](2018)在《CA19-9、hs-CRP联合检测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良性梗阻性黄疸(BJ组)和恶性梗阻性黄疸(MJ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索CA19-9联合hs-CRP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共计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病例资料,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符合赵玉沛院士主编的《胆道肿瘤外科学》中的诊断标准,最终的良、恶性则通过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术后病检结果确定。入院时,纳入的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地血清学检查,包括血清CA19-9和hs-CRP的测定。血清CA19-9正常上限值为27U/ml,hs-CRP为3.28U/ml。以CA19-9/hs-CRP结果作为CA19-9校正值,所有患者分两组--BJ组和MJ组,然后计算校正前、后CA19-9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总共80名梗阻性黄疸患者,BJ组和MJ组各40名,病理性CA19-9占71.3%。BJ组中,23名(57.5%)男性,17名(42.5%)女性,中位年龄66岁(2692岁);MJ组中,男性19名(47.5%),女性21名(52.5%),中位年龄69岁(2994岁)。MJ组中,CA19-9异常占82.5%,hs-CRP异常占47.5%;BJ组CA19-9异常占55%,hs-CRP异常占67.5%。与BJ组相比,MJ组血清CA19-9和结合胆红素平均水平明显升高(P=0.04和P=0.00),而hs-CRP水平却明显降低(P=0.02)。当CA19-9正常上限值取27U/ml时,MJ组阳性占82.5%,BJ组阳性占55%(P=0.008);当以CA19-9/hs-CRP作为CA19-9校正值后,BJ组30%阳性,MJ组75%阳性(P=0.000)。当CA19-9取27U/ml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5%、45%和60%;当以CA19-9/hs-CRP作为CA19-9校正值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5%、67.5%和70.5%。结论:CA19-9联合hs-CRP有助于梗阻性黄疸良、恶性病因的鉴别诊断。
严海强[2](2018)在《基于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肝脏硬度值检测,初步定量化探究黄疸程度与硬度值的关系,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以期能对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的指导。方法:入选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梗阻性黄疸病人23例,且排除病毒性肝炎、肝寄生虫病、肝内占位性病变、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脏弥漫性疾病史,根据黄疸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级别。遵循实验方案,选取同期无黄疸的病人51例作为对照组,同前排除肝脏弥漫性疾病史。应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上述入选病例进行肝脏硬度值检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到相关数学模型,明确黄疸等级与硬度值的联系,从而初步阐明该技术对梗阻黄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无黄疸组和黄疸组的肝脏硬度值,经过非参数秩和检验(U检验)分析,两组的平均秩次分别为26.0、63.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着将黄疸组分为轻、中、重度三组,与无黄疸组行多组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组间肝脏硬度值平均秩次分别为56.5、65.5、72.0、2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了明确组间差异,进一步行四组间两两对比,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再探讨肝脏硬度值与黄疸等级的相关性,利用等级相关分析法(Spearman检验)得出,肝脏硬度值与黄疸程度的相关系数r=0.6,P<0.001,表明肝脏硬度值与黄疸程度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将所得数据绘制散点图,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拟合度R2线性=0.958,y=-85.4+26.7x(其中x为总胆红素,y为肝脏硬度值)的线性回归关系方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验证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黄疸的效能。结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等级的量化探究发现,黄疸程度与肝脏硬度值存在正相关关系,初步得到了线性回归模型,将为临床无创评估梗阻性黄疸病人的黄疸程度提供可能,同时也可以作为评价梗阻性黄疸病人肝功能情况的一项指标,有望为临床该病的诊疗提供更精准指导,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余保平,曹满菊,丁祥武[3](2015)在《超声内镜在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壶腹部病变所致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2013年行EUS检查的患者,有163例为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病例,比较分析EUS在不同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超声表现、定性诊断及对诊疗措施的指导作用。结果 163例患者皆为常规彩超(B超)、腹部CT、MRCP、MRI怀疑为低位梗阻性黄疸,最后均行EUS检查的患者,诊断病因有:胆总管结石71例(43.6%)、胆总管下端肿瘤23例(14.1%)、壶腹部肿瘤同时侵及胆总管下端胰头21例(12.9%)、胰头肿瘤18例(11.0%)、炎性狭窄16例(9.8%)、十二指肠乳头肿瘤13例(8.0%)、外压性1例(0.6%)。EUS对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准确率达97.5%,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 EUS对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韩晶[4](2015)在《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并探究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纯B超组(65例)、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组(65例)和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组(70例),所有的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接着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确诊,最后给予所有的患者手术治疗。记录单纯B超、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比较。结果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单纯B超诊断符合率为85.5%,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7%,均高于单纯的B超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4.23,P<0.05)。结论 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医学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刘永武,朱英淮,王士堂[5](2011)在《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超声和MRCP检查,并给予手术治疗。结果 B超联合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正确率为92.4%,其中对13例胰头癌的诊断正确率为100%,13例壶腹部癌的诊断正确率为84.6%,19例胆管癌的诊断正确率为84.2%;对15例胆管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100%,6例良性胆道狭窄为100%。结论 B超联合MRCP检查对诊断梗阻性黄疸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卢再鸣,单明,张军,温锋,刘兆玉,郭启勇[6](2011)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术前均行B超、CT及PTC检查,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97例老年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病因诊断中,PTC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90.7%,显着高于B超(75.3%)和CT(80.4%)诊断的总体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和C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医院,术前行此项检查非常必要。
杨丽[7](2011)在《胆系疾病成像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离体模型在比较影像学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64排CT、B超、MRI结合MRCP、X线在离体胆系疾病模型(模拟胆管、模拟胆管结石、模拟胆囊结石、模拟胆囊息肉样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用6根已知管径(管径分别是3mm、6mm、8mm、10mm、12mm、16mm)的塑料管代替胆管,其内注入1:400的造影剂(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模拟胆汁,封闭两端后,在各影像学方法下成像,测量其管径,并与实际管径相比较;2、15个模拟胆管分为3组(每组管径分别是6mm、8mm、10mm、12mm、16mm),每个模拟胆管内随机放入大小不同结石0-9枚(共72枚),结石来自于胆系结石病人术后标本,经生理盐水冲洗,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后,注入模拟胆汁后封闭两端。在各影像学方法下成像,测量结石大小,并与实际测量相比较;3、离体猪胆囊作为模拟胆囊,每个胆囊放入大小不等结石0-6枚(共74枚),注入模拟胆汁后,用3.5号手术线结扎胆囊口,在各影像学方法下成像,测量结石大小,并与实际测量相比较;4、模拟胆囊翻开后,用3.5号手术线结扎胆囊壁,模拟胆囊息肉病变,注入模拟胆汁后,用3.5号手术线结扎胆囊口,在各影像学方法下成像,测量结石大小,并与实际测量相比较。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模拟胆管直径的测量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较接近,多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各检查方法与实际测量两两比较,发现只有64排CT与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检查方法与实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4排CT、B超、MRI结合MRCP、X线对模拟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度分别是:93.3%,73.3%,86.7%,100%。3、64排CT、B超、MRI结合MRCP、X线对模拟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度分别是:80%,90%,65%,70%。4、64排CT、B超、MRI结合MRCP、X线对模拟胆囊息肉的诊断准确度分别是:65%,80%,50%,60%。5、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模拟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检出率的比较:直径<5mm和5mm≤直径<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胆系疾病的离体模型可以用于影像学诊断价值的比较;2、64排CT结合MPR后处理对模拟胆管直径的测量诊断价值高于超声、MRCP和X线检查。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探讨64排CT、B超、MRI结合MRCP、ERCP对临床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高度怀疑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共86例,进行影像学检查,跟踪其手术和/或病理结果,或与ECT取石术、PTC置架术结果进行比较。按不同疾病分组,进行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64排CT、B超、MRI结合MRCP、ERCP对胆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67.4%、65.1%、65.1%、90%。ERCP准确率高于其他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CT与B超、MRCP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4排CT结合MPR、CPR对梗阻性黄疸诊断准确率比常规断面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影像学检查方法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最高(100%,90%),B超诊断准确率最低(78.3%,58.3%); ERCP准确率高于超声和MRCP、CT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T与ERCP和MRCP比较、超声与MR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4排CT结合MPR、CPR图像对胆系疾病的病变部位、性质的诊断价值优于横断位及超声、MRCP检查;2、在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比较中,超声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尤其是胆囊结石和息肉样病变;3、MRCP对阻塞性黄疸的定位诊断价值较高,定性诊断较64排CT、ERCP略低;4、ERCP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是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取代的。
王洪江,李克军[8](2011)在《梗阻性黄疸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文中指出 1 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是外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和肝外梗阻性黄疸,其中肝内梗阻性黄疸,仅占梗阻性黄疸的2%~3%,其特点是由于肝内胆小管的弥漫性病变所致,无明显肝外胆管阻塞,包括胆汁淤滞型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药物性肝炎等,临床上也称之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属内科梗阻性黄疸,不宜手术干预;肝外梗阻性黄疸多指肝门部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胆管梗阻,可通过有创干预,包括外科手术才能解除的黄疸,因此也称作"外科黄疸"。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胆道本身或周围脏器的病变以及先天性异常等疾病。
倪诗云,潘淑丹,梅斌臣[9](2011)在《B超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B超在治疗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比较。结果:B超在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具有准确、无创、可反复操作等优点,且具价格优势。结论:B超在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中有明显的作用。
周晓初,蔡焕武,熊沛,王成林,张建,王锦祥[10](2010)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病因及评价超声、腹部CT(CT)、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五种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l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比较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梗阻部位及梗阻病因的准确率。结果确诊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为473例,B超、腹部CT、MRCP、ERCP及PTC对患者梗阻部位的显示率分别为59.6%(257/431),80.9%(106/131),88.8%(326/367),84.2%(64/76),100%(31/31),而梗阻的原因有:Mirrizi综合征、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囊癌、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囊肿、肝内外胆管细胞癌、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十二指肠乳头炎、术后胆管狭窄、胃癌术后肝门淋巴结转移、胰头癌、肿块性胰腺炎。结论各种诊断方法各有其优缺点,M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上具有较大的价值,但必要时仍需进行其它检查方法加以鉴别诊断。
二、B超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A19-9、hs-CRP联合检测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基本资料 |
2.2 统计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影像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
3.2 血清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超声内镜在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2.1 单纯B超检查组 |
1.2.2 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组 |
1.2.3 B超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组 |
1.3 手术治疗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单纯B超检查与单纯磁共振成像检查符合率的比较 |
2.2 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符合率情况 |
3 讨论 |
(5)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选择 |
二、影象学检查 |
三、手术治疗 |
结果 |
一、B超和MRCP诊断的正确性 |
二、转归 |
讨论 |
(6)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胆系疾病成像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参考文献 |
结论 |
本研究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A 英文缩略语 |
B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2 结果 |
2.1 473例患者中, 431例行B超检查, |
2.2 4 7 3例患者中, 出院诊断结果为: |
2.3 梗阻部位定位诊断正确率的比较: |
2.4 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正确率的比较: |
3 讨论 |
四、B超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A19-9、hs-CRP联合检测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D]. 吴东东. 延安大学, 2018(06)
- [2]基于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梗阻性黄疸的研究[D]. 严海强. 云南中医学院, 2018(10)
- [3]超声内镜在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J]. 余保平,曹满菊,丁祥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02)
- [4]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韩晶. 中国医药科学, 2015(01)
- [5]B超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 刘永武,朱英淮,王士堂.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03)
- [6]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在老年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应用[J]. 卢再鸣,单明,张军,温锋,刘兆玉,郭启勇. 现代预防医学, 2011(09)
- [7]胆系疾病成像实验与临床研究[D]. 杨丽. 蚌埠医学院, 2011(01)
- [8]梗阻性黄疸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J]. 王洪江,李克军. 中国医刊, 2011(04)
- [9]B超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评估[J]. 倪诗云,潘淑丹,梅斌臣. 中国当代医药, 2011(05)
- [10]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周晓初,蔡焕武,熊沛,王成林,张建,王锦祥. 罕少疾病杂志,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