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吉县草地资源类型、生态地理分布与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梁大林,唐海萍[1](2022)在《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地植被变化及其水温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作为青藏高原两种重要植被类型,研究其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性,有助于为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管理提供参考。以位于同纬度的三江源高寒草甸和阿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变化表征植被变化,利用NPP数据和气象数据,分别分析两地2000—2017年植被NPP、降水和气温时空变化差异;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检验,研究两种高寒草地气候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以县域统计年鉴牛羊肉产量表征放牧强度,研究放牧活动对高寒草地植被变化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方法,分别研究降水和气温对两种高寒草地植被NPP变化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三江源高寒草甸和阿里高寒草原区年平均气温以0.085℃/a和0.084℃/a的趋势上升,降水以平均每年3.87 mm和2.23 mm的趋势增加,高寒草甸区变暖变湿速率较高寒草原区快。(2)三江源高寒草甸和阿里高寒草原植被NPP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空间格局;2000—2017年高寒草甸区57.7%植被NPP呈现上升趋势,而高寒草原区50.96%植被NPP呈现上升趋势,高寒草甸植被NPP增长趋势较高寒草原明显。(3)三江源高寒草甸和阿里高寒草原两种草地植被变化受放牧影响不大,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4)三江源高寒草甸大部分植被NPP增长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而与降水呈显着负相关,高寒草甸植被NPP主要受温度调控,而阿里高寒草原植被NPP受降水和温度的双重调控。
赵东亮[2](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兰措卓玛[3](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李超逸[4](2021)在《阿里地区典型植被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在阿里地区开展植被研究,可为探究与保护阿里地区植被环境提供理论支撑。本次研究采用调查方法为群落样方法,利用TWIN-SPAN、物种多样性分析等多元数量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的分析了阿里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系及群丛的类别、样地及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1)阿里地区物种较少,组成简单,共包含种子植物102种,隶属21个科61个属,主要种类有菊科、豆科、禾本科与莎草科植物,其中最占优势的科为禾本科。根据属的分布类型,所有植物可分为9个分布类型和5个分布亚类型。温带分布属是该地区最丰富、最多样的分布类型,共有44属,占阿里地区属总数的72.13%。其中北温带分布属24个,分布亚型1个。(2)由各物种在样地内的重要值进行群落分类,可将阿里地区植被分为14个群系类型以及25个群丛类型,其中分布较广的群系类型有羽柱针茅群系、紫花针茅群系、固沙草群系与戈壁针茅群系。(3)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种类与数量差异较明显,分布较为均匀,日土县物种多样性在所有县中最低,措勤县物种多样性在所有群丛中最高,总体上,阿里地区植被由东、南两侧向西北,多样性逐渐降低,呈现较明显的地带性变化。表明阿里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受气候、微环境(包括土壤质地、坡向、地势、水源以及人为干预)等因子共同作用与影响。(4)阿里地区典型植被群落土壤中的各土壤养分指标的位置分布差异与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营养元素指标含量整体偏低。生态环境敏感且容易遭到破坏,土壤发育时间较短,土层浅薄且颗粒粗化,抗侵蚀能力极低,其中N元素缺乏程度相对较高,盐碱化程度高。土壤碱化与植被退化之间相关性显着相关,植被生长缓慢且稀疏,植被明显呈退化趋势,应当其作为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域,降低农业、牧业等活动的影响。
曹奉鄂[5](2020)在《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藏铁路的建设在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藏区经过铁路建设中最困难的“康林”和“雅康”路段,是中国重要的河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该地区的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铁路建设和运营引起的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的移动以及时空格局的变化将导致城市体系的重建,并将继续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和环境。因此,本文挖掘铁路建设运营对相应城镇功能在空间结构上的耦合作用,对川藏地区城镇空间扩展规律、发展限制因子解析,提出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介入下,四川藏区生态城镇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文章以青藏铁路为例,从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级探析了铁路与城镇发展的作用关系,结合川藏地区高原型及河谷型城镇的扩张强度、分形维数、紧凑度等指数变化,以及交通可达性句法测度,解析城镇空间扩张的时空特征,并探索其发展和限制因素。基于ANN-CA的理论模型,在Geo SOS for Arc GIS平台下,对康定市和理塘县目标年城镇用地扩张进行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的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铁路对沿线城镇的作用方式因城镇的自身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以及站点的不同类型有所区别,“承接性”和“匹配性”较好的区域中心城镇,如拉萨,能获得由于铁路的开通和运营带来的正面效应。但对于城镇发展水平较落后的中间站点,铁路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2)对于四川藏区城镇来说,发展方式与发展路径也表现出其独特性,与一般城镇用地扩展动力结构不同,促进城镇扩张的动力更多是由政府的规划和宗教文化为主,而不是由经济主导。(3)根据对康定市以及理塘县的2005以及2015年城镇模拟,发现模拟城镇用地在空间布局以及用地建设量大小与实际基本一致,河谷型城镇镇区城镇用地主要沿主要交通干线方向扩张,以内部填充式以及边缘增长式分布在现有城镇用地周围,而高原型城镇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道路向两侧发展。设置三种形式的情景,分别为趋势延续式、交通引导式、生态保护式,对城镇2025年的用地空间布局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趋势发展情景下的比例高于生态安全情景下和交通导向下的比例;林地、草地的比例在交通导向下的比例低于趋势发展情景下的比例,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比例最高;建设用地在交通导向情景下比例最高,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比例最低。(4)基于城镇模拟结果,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镇发展策略:区域层面应注重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城市层面提高城镇对铁路修建开通后的“衔接性”和“承接性”。站点层面根据站点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城市中心站:铁路+产业升级,城市与交通功能复合多元;城市边缘站:铁路+公共服务,加强快速集散与区域服务;城市外围站:铁路+产业生产,培养产业、城市相融合的经济聚焦点。
邓冉[6](2020)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主要部分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青藏高原是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的主体区域,其幅员辽阔,地形地貌、景观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青藏高原正在重点推动以保护“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加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完整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判别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专题”(2019QZKK0401)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与管控技术”(XDA20020303)项目,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开展研究。基于青藏高原实际情况,以结构-功能-进程为切入点,参考国外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框架,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指标权重,以生态分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构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通过国内外生态系统完整性研究方法与评估框架进行梳理,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进程为视角,从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问题和人为压力五个方面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选择景观分离度(生态系统格局)、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侵蚀(生态问题)、畜牧量、路网密度、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人为压力)为具体评价指标,以MODIS遥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等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指标信息,以生态区为单位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2)获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280.9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平均值0.58,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其中,有0.0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低于0.4(差),68.15%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40.6(适中),31.66%的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介于0.60.8(良好),0.12%的区域生态系统用完整性指数高于0.8(优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呈现西北低、东南强的格局,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高低分界线较为明显,西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低于其东南侧生态系统完整性,处于适中状态;东南部生态系统完整性整体较高,大面积处于良好的状态。(3)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提出优化建议。基于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与现有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备选区叠加分析,本研究认为现有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保护范围与个数有待进一步确定。因此,为合理推动第三极国家公园群的设置与建设,文章以此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关措施:一是将评价结果中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的区域作为备选区基本条件划定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考虑区域现有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社会人文特色等要素,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备选区的个数与范围,避免出现保护空缺与过度保护;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方案相衔接,尽量排除压力源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李伟娟[7](2019)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为研究对象,选取1988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Landsat TM遥感数据,运用“3S”技术提取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信息,结合研究区的社会经济数据、野外实测的调查数据和气象数据,深入分析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2015年的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和近30年沙化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农牧业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等提供理论数据指导。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总面积为20 9694.43 km2,2015年流域内的沙化土地面积为4 349.21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07%。砾质沙化土地和沙质沙化土地分别为1 079.93 km2和3 269.28 km2,分别占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24.83%和75.17%。其中上游流域的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占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47.25%,其次是中游西段(27.42%)、中游中段(20.11%)和中游东段(5.22%)。可见,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各地段沙化土地面积呈现从上游流域向中游流域东段递减趋势,沙化土地总体上沿雅鲁藏布江的河谷走向分布,而沙质沙化土地是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治理的重点。(2)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2015年的沙化土地分布极不均匀,总体沿藏南河谷走向呈现带状或片状的不连续分布。在各县(区)范围内沙化土地的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上游流域的仲巴县,占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沙化土地面积的47.02%。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地区由于受到高空西风气流、地形以及河谷小气候的影响下,河谷北岸的沙化土地多于南岸。(3)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1988年沙化土地面积为3975.21 km2,2015年的沙化土地面积为4 349.21 km2。1988-2015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的各地段的沙化土地面积均有所增加,沙化土地总面积仍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近3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面积共增加了374.00 km2,增长了9.41%,年均增长面积为13.85 km2/a,年平均递增率为0.33%。(4)近3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各个时期沙化土地年均递增率都不同。研究区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最快时期是1995-2005年,为0.54%;其次是2005-2015年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率,为0.22%;1988-1995年沙化土地年均递增率最小,为0.21%。可见研究区的沙化土地经历了沙化增长趋势明显时期到快速增长时期再回到缓慢增长时期,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速率发生极大的逆转。说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的年均递增速率得到有效控制。(5)通过分析研究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综观现有文献报道,结合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三年的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得知,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面积的扩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沙化的过程。
马俊峰[8](2016)在《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牧民收入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里地区作为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高寒草地系统,气候变化已成为草地畜牧业发展、牧民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阿里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畜牧业生产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利于阿里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本研究对阿里地区普兰、噶尔和改则3个县的畜牧业发展状况,采用入户走访和抽样调查,总共采集了代表性牧户650户的畜牧业相关样本。分为区域优势组(a)和劣势组(b)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该地区29年(1985-2013)的气象数据,结合Miami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气候生产力影响牧民收入及其和畜牧业发展关系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通过模型分析量化了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牧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9年来,阿里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的趋势明显,趋势分别为普兰气温倾向率为0.504℃/10a,噶尔县气温倾向率为0.588℃/10a,改则县气温倾向率为0.727℃/10a,降水趋势因地理地貌不同,有所差别,普兰县降水倾向率为8.395mm/10a,年际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处于上升趋势。噶尔县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处于弱减少趋势,其倾向率为-2.926 mm/10a,改则县降水增加趋势,倾向率为29.047 mm/10a,改则县降水逐年加大。2.阿里地区气候生产力的总体趋势处于增加状态,仅噶尔县处于微减少状态,其最大倾向率为改则县的421.68 kg/(hm2?10a),最小为噶尔县的-97.268 kg/(hm2?10a),其次是普兰县的233.17 kg/(hm2?10a)。阿里地区三县的气候生产力利用率较低。阿里地区气候生产力由西向东逐渐增加。阿里地区气候生产力的变异系数分别为普兰县是0.39,噶尔县是0.63,改则县是0.18,说明噶尔县的气候生产力稳定性差,其次为普兰县,稳定性最好的是改则县。3.阿里地区畜牧业生产指标和气候生产力回归分析表明,气候生产力每增加1kg/(hm2?a),人均收入增加0.487元,存栏数每增加1个羊单位,人均收入增加25.333元,草地有效利用面积每增加1公顷,人均收入增加0.064元。人均收入和气候生产力相关系数为0.677,属于强显着关系状态。人均收入按普兰县―改则县―噶尔县递增,地区所在地周围的牧民收入最高,而气候生产力按普兰县―改则县―噶尔县递减。4.对区域优势地区,可重点发展草原旅游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对区域劣势地区,则需要重点保护、改良和科学利用草地。
秦小静[9](2016)在《西藏自治区畜牧业与乡村人口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消费物资的需求和对资源利用也相应增加,经济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特别在环境系统脆弱的青藏高原,分析研究人口和经济发展现状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的城镇化和旅游业都有很大变化,相应的畜牧业生产和乡村从业人口也有所调整,其两者的时空特征及相互关系对西藏未来经济发展都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本文在对主要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经典理论和西藏自治区研究进展总结的基础上,利用1999-2013年近15年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乡村从业人口分别作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指标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GeoDa时空相关分析、SPSS相关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畜牧量(乡村人口)总量和畜牧量(乡村人口)平均密度整体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显着性检验。在探索畜牧量和乡村人口两者的变化耦合关系中,采用人畜弹性系数,分析两者变化率的时空关系。利用畜牧量总量和乡村人口总量、畜牧量平均密度和乡村人口平均密度,分析两者的相关程度和时空相关性。基于西藏县域的人畜系数、畜牧量均值和乡村人口均值指标对73个县域分类,分析原因及探求其影响,因地制宜的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为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畜牧业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篇论文的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99-2013年,西藏自治区乡村人口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畜牧总量先增长后减少,在2004年达到最大值。在空间上分布,集聚现象显着,主要分布在阿里和那曲地区、林芝和山南地区、日喀则和拉萨交界的县域;(2)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和乡村人口在时空变化中,大部分县域的畜牧量在减少,大部分县域的乡村人口在增加,且两者的变化速率在县域尺度上存在差异性;(3)在畜牧业和乡村人口的耦合关系中,畜牧量和乡村人口总量的相关关系低于畜牧量密度和乡村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在空间相关中,大部分县域呈现低畜牧量与低乡村人口和高畜牧量和高乡村人口分布的关系;(4)基于西藏自治区73个县域的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时空变化,大部分县域的乡村人口增长速率快于畜牧量的减少速率,个别县域两者的变化呈现差异性,例如那曲县,畜牧量减少的速率快于乡村人口增加的速率。以上结论表明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和乡村人口的时空分布和耦合关系均存在差异性,这和当地的的自然条件和政策差异均有关系,对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以及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快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型产业转型的步伐,在城镇扩张等过程中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最后,本文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善的方面,并对西藏自治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镱锂,胡忠俊,祁威,吴雪,摆万奇,李兰晖,丁明军,刘林山,王兆锋,郑度[10](2015)在《基于NPP数据和样区对比法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文中认为在青藏高原选择11个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于高寒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简写NPP)变化过程数据,比较分析了自然保护区与其相邻等面积区域的NPP变化差异;采用样区对比法,在自然保护区内外选取21组对比样区,比较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及其内外的生态状况,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研究表明:1.1982-2009年间,82%的代表性自然保护区NPP比保护区周邻区域及青藏高原的平均水平低,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更为脆弱;2.在代表性自然保护区中,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NPP增长趋势最弱;除色林错自然保护区外,以草甸和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NPP增速明显高于以草原与荒漠草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代表性样区的研究发现:1自然保护区内76%以上的样区和国家级保护区内82%以上的样区NPP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保护区外对应样区的增幅;2取得明显保护效果的有中昆仑、长沙贡玛、若尔盖和色林错等自然保护区;曼则塘自然保护区的东南部边缘地区和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北部边缘地区的效果不明显,可能与保护区及其周邻地区人类扰动增强密切相关;3高寒草甸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最为显着,高寒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差。本研究展示了样区对比法在评估大区域生态变化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其关键在于科学设计样区并进行合理的空间抽样。
二、革吉县草地资源类型、生态地理分布与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革吉县草地资源类型、生态地理分布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地植被变化及其水温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1.3 NPP数据评估 |
1.4 研究方法 |
1.4.1 Sen+M-K趋势分析 |
1.4.2 相关与偏相关性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江源与阿里地区气温与降水变化 |
2.2 研究区两种高寒草地植被变化时间对比分析 |
2.3 研究区两种高寒草地NPP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2.4 放牧与高寒草地植被变化 |
2.5 两种高寒草地NPP与气温、降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两种高寒草地气温、降水变化差异分析 |
3.2 两种高寒草地放牧等人类活动与植被变化 |
3.3 两种高寒草地植被NPP变化与气候变化相关性差异分析 |
4 结论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
2.1.3 现代交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构建 |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2.1 东北路线区 |
3.2.2 东部路线区 |
3.2.3 东南路线区 |
3.2.4 西南路线区 |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3.1 东北路线区 |
3.3.2 东部路线区 |
3.3.3 东南路线区 |
3.3.4 西南路线区 |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4.1 东北路线区 |
3.4.2 东部路线区 |
3.4.3 东南路线区 |
3.4.4 西南路线区 |
3.4.5 腹地路线区 |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坡度 |
5.1.3 植被 |
5.1.4 河流 |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阿里地区典型植被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2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化学计量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山脉地形 |
2.1.4 河流水系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调查样地设置 |
2.2.2 植被调查 |
2.2.3 样品采集 |
2.2.4 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阿里地区植物区系研究 |
3.1 数据来源 |
3.2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3.2.1 种类组成 |
3.2.2 科的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
3.2.3 属的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
3.3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1 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2 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3 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3.4 阿里地区植物保护种分布情况 |
3.4 总结与展望 |
第四章 阿里地区草本植被群落主要类型 |
4.1 数据来源 |
4.2 植物群落数量分类 |
4.3 样地物种多样性 |
4.4 群丛物种多样性 |
4.5 总结与展望 |
第五章 典型植被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阿里地区典型群落中土壤养分统计特征描述 |
5.2.1 土壤养分质量状况评价 |
5.2.2 土壤p H空间特征 |
5.2.3 不同区域土壤P元素含量 |
5.2.4 不同区域土壤K元素含量 |
5.2.5 不同区域土壤N元素含量 |
5.2.6 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 |
5.3 土壤各养分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 典型植被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
5.5 总结与展望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阿里地区典型植被物种组成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点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1.4.1 川藏铁路 |
1.4.2 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策略 |
1.5.2 铁路客站及沿线城镇发展影响 |
1.5.3 城镇扩张模拟 |
1.5.4 小结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生态脆弱区铁路对城镇发展影响研究 |
2.1 区域层面 |
2.1.1 区域可达性的提高 |
2.1.2 促进交通网络的完善 |
2.1.3 城镇体系与结构的影响 |
2.2 城市层面 |
2.2.1 铁路对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 |
2.2.2 铁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2.2.3 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站点周边层面 |
2.3.1 客站类型与城市空间演化规律 |
2.3.2 客站与城市空间耦合关系的实例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镇扩展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
3.1 四川藏区环境与资源条件 |
3.1.1 自然地理环境 |
3.1.2 社会人文环境 |
3.1.3 交通发展状况 |
3.1.4 旅游资源条件 |
3.2 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及典型城镇选取 |
3.2.1 城镇形成途径及分类 |
3.2.2 交通与城镇发展评述 |
3.2.3 典型城镇选取 |
3.3 城镇用地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
3.3.1 城镇用地扩展特征分析 |
3.3.2 道路可达性评价 |
3.3.3 用地扩展驱动力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镇用地扩张多情景模拟 |
4.1 模型构建 |
4.1.1 Geo SOS平台介绍 |
4.1.2 模型原理 |
4.1.3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
4.1.4 约束条件——基于生态适应性的城镇用地增量约束 |
4.2 基于CA模型的城镇用地变化研究 |
4.2.1 河谷型城镇——炉城镇 |
4.2.2 高原型城镇——高城镇 |
4.2.3 小结 |
4.3 多情景下城镇用地增长预测 |
4.3.1 情景设计 |
4.3.2 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3 不同生境城镇发展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川藏铁路沿线藏区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 |
5.1 问题发现 |
5.1.1 区域层面 |
5.1.2 城市层面 |
5.1.3 站点层面 |
5.2 城镇生态化发展策略框架 |
5.2.1 技术路线 |
5.2.2 发展目标与原则 |
5.2.3 生态化发展框架构建 |
5.3 发展策略 |
5.3.1 区域层面 |
5.3.2 城市层面 |
5.3.3 站点层面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定义 |
1.2.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 |
1.3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 |
1.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概况 |
2.1.2 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1.3 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概况 |
2.1.4 青藏高原未来规划 |
2.2 评估指标框架 |
2.2.1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解析 |
2.2.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框架 |
2.3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遥感评估指标体系 |
2.3.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标选取原则 |
2.3.2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 指标赋权方法 |
2.5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方法 |
2.5.1 评价指标归一化 |
2.5.2 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构建 |
2.5.3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等级划分 |
第3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1 数据来源 |
3.1.1 遥感数据 |
3.1.2 非遥感数据收集 |
3.2 生态系统格局指标信息提取 |
3.3 生态系统质量信息提取 |
3.3.1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
3.3.2 生物量信息提取 |
3.4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信息提取 |
3.5 土壤侵蚀量提取 |
3.6 压力指标信息提取 |
3.6.1 人口密度 |
3.6.2 畜牧量 |
3.6.3 道路密度 |
3.6.4 夜间灯光指数 |
第4章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与分析 |
4.1 主要评估指标的空间格局 |
4.1.1 景观分离度空间格局 |
4.1.2 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 |
4.1.3 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 |
4.1.4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空间格局 |
4.1.5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 |
4.1.6 人口密度空间格局 |
4.1.7 路网密度空间格局 |
4.1.8 畜牧量空间格局 |
4.1.9 夜间灯光指数空间格局 |
4.2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结果分析 |
4.2.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指数空间格局 |
4.2.2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分区内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
第5章 第三极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方案 |
5.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概况 |
5.1.1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区域基本情况 |
5.1.2 青藏高原拟建国家公园群分布 |
5.2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国家公园备选区优化空间分析 |
5.2.1 国家公园群备选地边界范围有待进一步细化 |
5.2.2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调整 |
5.2.3 生态系统完整性压力源需要进一步深入考虑 |
5.3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备选区优化建议 |
5.3.1 优化目标与原则 |
5.3.2 具体优化策略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地沙化概念 |
1.2.2 土地沙化研究进展 |
1.2.3 “3S”技术在土地沙化中应用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技术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自然状况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遥感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2.4.2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2.4.3 沙化土地分类及精度验证 |
2.4.4 相关数据计算方法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时空动态研究 |
3.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分布(2015 年) |
3.1.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总体状况 |
3.1.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分布 |
3.1.3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内各县沙化土地现状 |
3.1.4 小结 |
3.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时间动态 |
3.2.1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总体动态(1998-2015 年) |
3.2.2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沙化土地空间动态(1988-2015 年) |
3.2.3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县域动态(1988-2015 年) |
3.2.4 重点监测样地沙化土地现状 |
3.2.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牧民收入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气候对畜牧业影响研究现状 |
1.3 国外气候对畜牧业影响的研究现状 |
1.4 草地生产力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普兰县基本情况 |
2.1.3 噶尔县基本情况 |
2.1.4 改则县基本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路线设计 |
2.2.2 选样方法 |
2.2.3 入户调查 |
2.2.4 实地调查 |
2.3 数据统计 |
2.4 模型分析 |
第三章 阿里地区草地气候生产力分析 |
3.1 普兰县气候及草地气候生产力分析 |
3.1.1 降水量及趋势分析 |
3.1.2 气温及趋势分析 |
3.1.3 草地生产力及趋势分析 |
3.1.4 草地气候生产力预测模型 |
3.2 噶尔县气候及草地气候生产力分析 |
3.2.1 降水量及趋势分析 |
3.2.2 气温及趋势分析 |
3.2.3 草地生产力及趋势分析 |
3.2.4 草地气候生产力预测模型 |
3.3 改则气候及草地气候生产力分析 |
3.3.1 降水量及趋势分析 |
3.3.2 气温及趋势分析 |
3.3.3 草地生产力及趋势分析 |
3.3.4 草地气候生产力预测模型 |
3.4 综合分析 |
3.4.1 降水分析 |
3.4.2 气温趋势特征分析 |
3.4.3 草地气候生产力特征分析 |
3.4.4 变异系数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阿里地区草地畜牧业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 |
4.1 普兰县草地畜牧业区域优势组分析(a) |
4.1.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1.2 相关分析 |
4.1.3 回归分析 |
4.2 普兰县草地畜牧业区域劣势组分析(b) |
4.2.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2.2 相关分析 |
4.2.3 回归分析 |
4.3 噶尔县草地畜牧业区域优势组分析(a) |
4.3.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3.2 相关分析 |
4.3.3 回归分析 |
4.4 噶尔县草地畜牧业区域劣势组分析(b) |
4.4.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4.2 相关分析 |
4.4.3 回归分析 |
4.5 改则县草地畜牧业区域优势组分析(a) |
4.5.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5.2 相关分析 |
4.5.3 回归分析 |
4.6 改则县草地畜牧业区域劣势组分析(b) |
4.6.1 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
4.6.2 相关分析 |
4.6.3 回归分析 |
4.7 综合分析 |
4.8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气候生产力、草地畜牧业和牧民收入综合分析 |
5.1 地区差异性分析 |
5.2 气候生产力、草地畜牧业和牧民收入关系分析 |
5.3 模型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讨论 |
6.1.1 草地生产力发展趋势 |
6.1.2 气候变化趋势 |
6.1.3 草地畜牧业发展展望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藏自治区畜牧业与乡村人口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和乡村人口研究现状 |
1.2.2 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和乡村人口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基本目标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3.4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区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主要经典理论 |
2.1.2 我国的应用及遇到的问题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变化 |
3.1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均值及密度的区域差异 |
3.1.1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2 西藏自治区乡村人口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3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4 西藏自治区乡村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5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全局自相关 |
3.2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时空变化 |
3.2.1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 |
3.2.2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的时空变化 |
3.2.3 西藏自治区乡村从业人口的时空变化 |
第4章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和乡村人口的耦合关系 |
4.1 西藏畜牧量与乡村人口变化的时空耦合 |
4.1.1 1999-2003年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变化的耦合特征 |
4.1.2 2004-2008年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变化的耦合特征 |
4.1.3 2009-2013年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变化的耦合特征 |
4.2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的相关和时空关系 |
4.2.1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的相关关系 |
4.2.2 西藏自治区畜牧量与乡村人口的时空关系 |
第5章 人畜耦合类型分析 |
5.1 人畜变化耦合类型分区与调控 |
5.2 原因分析 |
5.2.1 自然条件的限制 |
5.2.2 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
5.2.3 基础设施和宏观政策的差异 |
5.3 影响探究 |
5.3.1 对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影响 |
5.3.2 人地矛盾突出 |
5.3.3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 |
5.3.4 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
5.3.5 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和策略 |
6.2.1 提高西藏自治区广大乡村人口的教育水平,注重人才的培养 |
6.2.2 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特色畜牧业 |
6.2.3 因地制宜,“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
6.2.4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资源环境时注重循环发展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基于NPP数据和样区对比法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自然保护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特征 |
3.1.1 NPP空间分布与数量特征 |
3.1.2 NPP变化过程 |
3.2 基于样区对比的保护成效分析 |
3.2.1保护区内外NPP变化 |
3.2.2保护区建立前后NPP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四、革吉县草地资源类型、生态地理分布与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两种高寒草地植被变化及其水温驱动因素分析[J]. 梁大林,唐海萍. 生态学报, 2022(01)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阿里地区典型植被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D]. 李超逸. 西藏大学, 2021(12)
- [5]川藏铁路沿线四川藏区城镇用地扩张模拟及其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D]. 曹奉鄂.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第三极国家公园群潜在建设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D]. 邓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沙化土地动态研究[D]. 李伟娟. 西藏大学, 2019(12)
- [8]西藏阿里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牧民收入影响研究[D]. 马俊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西藏自治区畜牧业与乡村人口的时空格局及耦合关系[D]. 秦小静.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10]基于NPP数据和样区对比法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J]. 张镱锂,胡忠俊,祁威,吴雪,摆万奇,李兰晖,丁明军,刘林山,王兆锋,郑度. 地理学报,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