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放环境要素对城市经济的助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梁甜甜[1](2020)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权衡与化解》文中指出邻避设施选址冲突是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产物,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环境美好需要的体现。对于这些邻避设施而言,它们有兴建的必要性但是却会影响到设施附近居民的利益,所以邻避设施选址冲突的发生从根源上来讲就是社会主体间不同利益需求的碰撞。如何能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对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进而对设施附近居民利益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持在良好的状态,这不仅是对现实需要的回应,也是时代赋予环境法学者的新课题。为解决邻避设施选址中出现的主体间的冲突,更好地保护邻避设施附近居民的利益,就需要对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涉及到的基本问题进行明确,从维护邻避设施附近居民环境利益的角度来分析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再对引发这些主体间利益冲突的要素予以权衡,进而设计出最合适的有利于化解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法律解决路径。这样不仅能丰富有关邻避设施选址的环境法理论,也能拓宽对邻避现象进行法学研究的思路,为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解决邻避设施选址难题方面建立理性基础。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基本问题分析方面。“邻避”是某些会产生负外部性的设施附近的公民群体因设施兴建致使其环境利益受损而进行维权的现象。邻避设施就是指这些被附近居民反对的好处与风险并存的设施。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国现代化发展中兴建的邻避设施可分为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污染风险型生产设施、不宁适型公共设施和污名化型公共设施,每种设施都根据自身性质有着不同的特点,由此产生的主体利益冲突亦有差别。这些利益冲突是邻避设施选址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因当今人类对良好环境的需求显现出新的时代特色。由于邻避设施的兴建会侵害到设施附近居民的环境利益,所以选择他们应享有的环境权作为正确的利益冲突考察视角对其环境利益与环境权进行分析。这些基本问题是研究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前提。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类型方面。邻避设施选址中涉及到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是邻避设施选址冲突权衡和化解的对象,其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基于主体数量差别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利益差异而引发的利益冲突和基于价值取向区别而引发的利益冲突三类,每种邻避设施选址中产生的利益冲突无一不与这三种利益冲突类型有关。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源于较小范围内公益与个益的冲突;污染风险型生产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源于较大范围内公益与个益的冲突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不宁适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源于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污名化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源于正义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冲突,他们分别呈现出各自相异的表现形态。这些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是文章的重要议题所在。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权衡方面。各种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都是主体间正当利益的冲突,这些利益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斗争的关系,而应是彼此照应、和平共处的关系。利益权衡理论是为兼顾各方的正当利益而对利益分配进行妥当解释的理论,其引入到不同邻避设施的选址中能为主体利益冲突的化解提供考量。在对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主体的利益进行权衡时,需适用利益权衡原则中的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和紧缺利益优位原则,采用价值目标比较下“质”的排序和受益人数对比下“量”的多少两种权衡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邻避设施的性质特点,在这些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划分的基础上,总结出引发各类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都需要权衡的共性因素,区分出它们之间不同的个性因素。对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进行权衡是邻避设施选址冲突化解路径提出的基础。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化解方面。化解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需要做好事前防范,对不同主体的权责进行确定才能设计出与此相应的具体化解路径,为解决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提供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指导。邻避设施选址利益冲突化解的事前防范需要在对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划分和权衡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主体的权责,政府要在正当行使管理权力和承担环境责任一致的前提下实行有效的行政措施;邻避设施附近居民要实现公民环境权以对政府形成制约、与企业进行博弈;邻避设施兴建企业要承担起社会环境责任,社会中的其他主体也要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参与的联动机制来达到主体间利益的制衡,进而保护设施附近居民的合法权益。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化解的具体路径可体现为邻避设施选址涉及到的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商方式、政府和企业与设施附近居民单独或双方对第三方中立组织的授权方式、政府与企业对设施附近居民的补偿方式和邻避设施附近居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方式。这些具体路径都是通过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方式达到化解邻避设施选址冲突的目的。对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进行化解是文章的最终目标。总之,为了能对邻避设施选址冲突的化解有所助益,需要通过对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出现的各类利益冲突的生成原因和表现形态详细地研究,有针对性地权衡引发不同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因素,在法律上合理配置相关主体的权责,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法律解决路径以平衡主体之间的利益。
邱文玉[2](2020)在《南海台风近海快速增强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通常与高海温、弱垂直风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以及较高的对流层中低层湿度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相关。近期研究发现,在有些偏强的垂直风切变(VWS200-850 h Pa>10 m s-1)环境下TC仍可发生RI。由于中国南海地区的登陆TC强度预报经常受到RI的挑战,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中国近海RI的分布以及环境特点,特别是切变型RI事件对应的大尺度环境场,为近海RI的预报提供参考;同时以超强台风“威马逊”(Rammasun 2014)为代表,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切变下的非对称性RI发生的结构特点,更好地理解南海台风发生非对称RI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研究登陆中国大陆TC的近海RI的空间分布,我们发现1973-2017年南海地区的登陆TC发生近海RI过程的频率相当高,占所有发生近海RI的80%。通过大尺度环境场对南海区域近海RI过程的影响分析,环境场中主要有3个因子的影响明显,分别是VWS、中层水汽以及季风涡旋。本研究着重关注在较强切变(>10 m s-1)环境下的南海RI事件,研究结果发现这类RI事件常常发生在梅雨结束前的大环流调整之际,这期间西南季风的加强、南亚高压的西退和副热带高压的北上共同促进了RI的发生,为登陆TC的RI预报提供一定参考。为了研究RI内部动力学特点,本研究以Rammasun为切变条件下的RI事件为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高分辨率(667 m)模拟数据,并通过观测资料的验证。在较大的VWS(11-15 m-1)环境下,Rammasun在7月18日7:30登陆海南省文昌市之前经历了36 h非对称性近海RI过程,具有四个重要特点。第一,西南季风的输送通道与Rammasun西侧和南侧的眼墙对流运动有密切联系,西南季风提供了Rammasun中低层充分的水汽条件,有助于激发南侧的眼墙对流;第二,高度不对称的内核结构贯穿整个RI过程,低层仅在顺切变对应的西侧和南侧对应入流,而在逆切变侧中层下沉入流明显,相应地产生中低层不闭合的眼墙对流结构;第三,切向风和暖心的分布相对比较对称化,南侧的眼墙高层对流爆发活动和眼墙附近的暖心对应较好,且有加强Rammasun中心暖心的趋势;第四,Rammasun中心向西南侧的垂直倾斜在RI过程中存在逆时针旋转的现象,并在旋转过程中呈阶段式减小,且RI发生时倾斜较大(20 km),上下涡旋垂直对齐并不是RI发生的必要因素。结合以上非对称性动力结构特点,本研究为南海地区非对称性RI提出物理机制的假设:暖心对称化和直立是非对称性RI的重要原因,通过环境和内部过程共同实现:西南季风流有助于TC在其南侧(顺切变左侧)激发眼墙对流,而与眼墙相关的对流爆发与中高层的暖心密切相关,又通过高层向眼区的气流向眼区输送暖心,致使中高层暖心增强;同时TC不断通过调整中心的垂直倾斜来促进暖心对称化且直立,促使TC中心气压下降而发生RI。
粟郁[3](2018)在《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休闲产业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产业形态,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及引领城市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依赖所在城市所供给的资源要素,各种资源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驱动产业发展。因此,本文从城市资源的视角以城市休闲产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关系,识别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了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概念模型。基于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和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理论,本研究建立“资源评价分析—资源与产业的驱动关系—模式探索”的分析框架,从休闲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城市资源分析入手,分析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力作用,通过不同资源动力的组合关系来归纳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构建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第二,提出休闲产业视角下的城市资源系统构成,构建了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城市资源的理论,从休闲产业发展的视角将城市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经济资源、科技文化资源以及城市功能资源五个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具体测度指标,通过20个样本城市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从原始指标中剔除了无效指标,最终构建了5个层面9个领域31个具体测度指标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较前人研究更为完整的休闲产业视角下的城市资源体系。第三,实证分析了各类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驱动力作用。基于城市资源对休闲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分析,提出五个假设: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口资源、城市功能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均具有正向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相对权重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五种城市资源因子和城市休闲产业产出皆呈显着正向关系,其中经济资源和人口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贡献最大,构成了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主导资源,城市功能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贡献较弱,构成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辅助资源。此外,本研究通过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了4种资源因子的交互效应对城市休闲产业产出有显着正向影响。各资源要素间的交互作用,较单一资源产生的驱动作用更大。第四,识别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不同城市资源组合对城市休闲产业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作用。运用本研究构建的城市资源评价指标对样本城市的各资源层面进行分层评估,归纳其资源特征,然后采用类间平均连接法对样本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同类城市的资源组合特征规律,进而识别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识别出综合实力驱动发展模式、经济和人口资源驱动发展模式、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资源驱动发展模式和资源均衡驱动模式四种产业发展模式。并对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展开案例分析,识别出珠海城市休闲产业为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驱动发展模式,并为其休闲产业模式优化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分析城市资源对休闲产业的驱动作用,深化了城市休闲产业理论研究,同时帮助城市管理者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城市资源现状,发挥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促进城市休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
谷爽[4](2018)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设施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减人对自然的破坏,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效果,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系统的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相关文献和评价指标的设定还比较少而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将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环境效果进行评价的模型。本文提出的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评价指标,重要的特点是全面、详细、系统,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其次,本文确定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型,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效果评价。最后,本文选取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的城区路网建设和绿化景观提升项目为例,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实例评价发现,高阳县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对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公地绿地指标影响较大,但是目前高阳公共绿地面积较低。同时环境治理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善建议。实例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陈立镜[5](2017)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得以展开的重要载体,更是最能够体现城市自由、民主和包容等价值的场所。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提供了聚集、社交、休闲、节庆、防御和游行等活动,使人从高密度结构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在这样的理解之下,其集体意义被极端的强调,节庆成为公共空间中公共生活最重要的主题,而日常生活往往受到排挤。然而,无论从人性需求还是从中国传统上来看,日常生活都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代,日常生活琐细、看似明显却不可见、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在的特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循环模式,战术性的抵抗着资本开发对公共领域的侵蚀。论文通过阐明公共空间相关研究产生的背景和特征,结合中国实际及当代现实,梳理、明晰、完善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结合日常生活相关理论,从日常生活角度重新定义了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并总结了其特征。通过对汉口原租界日常公共空间形成的机制、空间及行为使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日常公共空间的特性,形成及演变的原因。并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建设现状进行了反思,并依据对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性建议。本文包括两大方面的研究:(1)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及理论的梳理与完善。通过比较中、西“公共”概念的不同,梳理、辨析“公共领域”、“城市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的理论发展以及其本质特征,明晰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概念。从理论上论证其概念的理论价值、意义以及其特点,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方法与策略。(2)以汉口原租界为例研究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特征。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分整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和具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两个层面,从空间实际的行为使用、发展与现状出发,对汉口原租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在时间维度上,梳理自汉口原租界创建开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状况及其特征,展现出在历史维度上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产生、发展变化的脉络以及与其他城市空间要素的相互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在城市尺度上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空间分布与已有建成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探讨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在研究片区内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在具体城市公共空间层面,通过对四个案例的研究,详细探讨其形成原因、过程、具体的时空特征以及公共实践的意义。并总结出影响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及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
涂蕾[6](2016)在《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文中提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出现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等新特征,也给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新常态背景下,资源尚未枯竭的城市也面临着经济低迷、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产业转型不同于以往资源枯竭期的被动转型,而是应对宏观形势变化的主动转型。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将成为产业转型理论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指导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引进相关的理论、方法与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产业转型理论和典型案例,系统分析与研究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问题,总结了新常态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探索了新常态下产业转型的动力机制、模式与路径。在此基础上,以娄底市为实证区域,分析了其产业转型的环境,采用熵权TOPSIS法合理选择转型的模式,并运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未来娄底接替产业发展的多种情景,提出转型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加困难,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要辩证地认识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明确转型的方向,主动进行转型。(2)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需要构建与经济增长新常态相适应的新的动力机制。其动力来源于产业内部技术创新、竞争合作带来的竞争性驱动,由市场体制变化带来的选择性驱动,与组织环境互动过程中的适应性驱动,这三方面动力的协同发展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发展。(3)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包括价值链攀升模式、整合集群模式、产业更新模式和搬迁发展模式。要通过产业转型引领新常态,必须遵循阶梯式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科学确定接替主导产业。(4)娄底市整体上属于成熟型资源城市,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应优先采用整合集群模式。未来娄底市发展面临基于现状、生态建设、技术创新、跨越发展多种情景,新材料和特色装备制造在多种情景下的得分均较高,应作为重要的接替产业。其产业转型路径及对策包括制定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市场体制、实施创新驱动、健全保障机制等。
李铁军[7](2015)在《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性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城市建筑综合体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相对其高速发展态势及其在城市生活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国内关于城市建筑综合体开发、建设、运营模式的探究还未受到足够重视。由此引发的诸如土地开发强度失衡、基础设施容量饱和、项目形态单一雷同、开放空间公共性不足等问题均反映出对城市建筑综合体所具有的城市属性及其社会绩效等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大连万达集团作为国内综合体领域开发建设的探路者和领军者,不论从产品数量上还是开发模式上均可作为典型进行研究总结。因此,要从城市的角度深入研究建筑综合体的城市属性问题,选取万达综合体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必要且适宜的。论文以“城市性”为主体线索,串联起万达综合体模式的诞生及演变历程、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功能特质间的暗合关系、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空间特质的关联影响、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公共特质的契合互利,以及顺应我国国情的未来发展前景等核心研究内容。论文的基础章节从理论层面上解释了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形成,并试图解答城市建筑综合体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询更具城市适宜性的建设开发模式。从城市建筑综合体理论、城市性理论、商业模式理论3个方面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解析了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内涵,并将万达第三代产品——城市建筑综合体正式确立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横向分析比对了国内4种典型的综合体开发模式,为后文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了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功能特质的联系。分别从总体原则、布局原则、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万达综合体模式的选址要求,并从城市总体布局,周边用地环境,城市设计3方面研究了两者间的互动方式。同时,并不回避这种模式的一些负面问题,分析了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扰动和制约、对城市交通资源的扰动、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扰动以及互馈机制等。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二是对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的阐释。其中着重讨论了大体量的实体与空间对城市生活、城市肌理、城市景观以及城市文化的影响,将万达综合体模式对城市空间文化的优化途径归纳为多元空间复合化、开放空间公共化、统一空间个性化3种方式。对万达综合体模式与空间识别性的互动关系做了解读,并针对模式语言和空间识别性的冲突之处提出了解决之道,即空间氛围的表达和空间造型的处理。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三是着重研究了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公共特质之间的联系。依据对城市建筑综合体作为城市公共领域的意义与传统公共领域存在的局限性的解读,对新型公共领域的拓展加以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公共空间使用频度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形式构成。此外,重点解释了万达综合体模式对城市公共行为的引导方式与着力点,探讨通过综合体模式实现引导公共行为模式的目标。对一种现有模式的研究是为了促使它提高而不是终结,在继续发展中不断地减少消极的部分,发展积极的部分。论文的最后即是对万达综合体模式未来发展的展望,对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经营绩效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3方面进行了剖析,研究并建立了包含因素层、因子层、指标层的城市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依此对万达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国内其他主流综合体产品进行综合绩效比对。对万达综合体模式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和方法的论述,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兼顾、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频度和效益、城市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综合等3个方面。
于洪涛[8](2014)在《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文中认为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低技术理念为技术原则,运用适宜的、经济的技术手段,利用存在于景观内部及外部环境中的能量,实验性地实现了城市冬季微景观的“春景”效果,成为对传统景观设计冬季景观部分的有效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平台上,提出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及应用体系的构建,完成了景观系统全生命周期循环的价值再造,从而在人与景观之间建立起彼此友好、和谐共生、圆融贯通的生态机制。本文首先以实现“冬令春景”景观的技术实证研究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总结了历史及现有理论依据和技术规律,基于生态能源与生态技术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区域景观环境中能量流动的顺势利用与转化,对景观草坪和景观水体局部实现“冬令春景”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形成北方城市冬季微景观系统的创新性转变。由冬季草坪常绿及水体液态化实证研究的创建,进一步创新性地提出了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内容:即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哲学、生态美学、气候学、生态环境学、土壤学、能源学等理论和技术依据,运用系统方法,分别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方法基础以及基本原则、特征、运作程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体系构建,从而形成改善冬季景观视觉面貌和景观环境微气候、实现景观系统能量自循环、全生命周期关照语境下的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系统。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是以生态理论与生态技术为指导,基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创新性研究,同时也是基于系统论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的创新性研究。从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系统的研究前景角度,为时间维度的微生态气候、空间维度的微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维度的微生态美学的综合与系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王韬[9](2014)在《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已走过了三十余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负面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延伸,一些曾经质朴的田园风貌正面临着地域文化失语、生态环境退化,空间形态无根等问题的蔓延。对于乡村聚落的营建而言,如何在巩固成果的同时化解当下的问题,从而使乡村风貌得以全面改善和村民生活获得实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村民主体认知为研究视角,试图探求一种超越主体与客体、认知与存在、真实与想象的营建策略与方法,为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乡村聚落营建提供依据。本文以聚落空间营建为主旨内容通过“乡村解读、理论把握、机制分析、策略提出、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对乡村营建的本质意义、演进特征与营建的参与者进行了解读,明确了乡村聚落始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中演进,并且确立了基于村民主体的研究立场。其次,围绕村民主体认知的发展框架、演化动力、交互途径与物化基础四个方面,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研究框架,完成由问题到方法的转化。随后,通过对乡村聚落营建与村民主体认知关系的梳理,分别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建成环境影响下村民的认知方式和演变特征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进而归纳了乡村聚落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营建中生态自然、社会人文与聚落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与实施原则,并以浙江长兴塔上村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力图以一种开放和融合的方式提炼出一些在村民主体融入乡村聚落营建时所普遍具有的意义、特征和规律。虽然任何总结都可能是片段的和局部的,但其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村民主体认知的考量,“以小见大”的引发对我国乡村聚落营建方法的思考和提升。
李谦[10](2013)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具有生产、社会、生态、文化和美学功能和谐统一的特点。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景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乡村景观功能逐渐丧失,对乡村整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现阶段乡村景观也正经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演变的过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农村经济高增长的条件下,保证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和发展,使得城乡协调并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下的乡村景观规划,重点不单纯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景观,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将来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本文以新农村进程中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搜集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成果,总结出我国乡村景观现阶段发展的问题和特点,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解析乡村景观规划与新农村发展的关系,建立乡村景观规划AVC评价体系,提出实现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一体化,创建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环境建设生态化、旅游本土化以及服务设施人性化的共存共融的综合景观体系框架。最后以山海关樱桃沟乡村景观规划为例,从山海关樱桃沟乡村景观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再到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景观规划,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为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释放环境要素对城市经济的助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释放环境要素对城市经济的助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权衡与化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理论研究成果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邻避设施的相关概念解析 |
一、“邻避”的含义及特征 |
(一)“邻避”的含义 |
(二)“邻避”的特征 |
二、邻避设施的含义及特征 |
(一)邻避设施的含义 |
(二)邻避设施的特征 |
第二节 邻避设施的分类 |
一、污染风险型邻避设施 |
(一)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 |
(二)污染风险型生产设施 |
二、心理排斥型邻避设施 |
(一)不宁适型公共设施 |
(二)污名化型公共设施 |
第三节 利益与利益冲突 |
一、利益的含义与特征 |
(一)利益的含义 |
(二)利益的特征 |
二、利益冲突的生成 |
(一)人类利益需求的多样性 |
(二)时代背景下的利益冲突 |
第四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考察视角 |
一、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考察视角的选择 |
(一)传统民事权利救济的缺陷 |
(二)选择环境权作为考察视角的正当性 |
二、邻避居民的环境利益与环境权 |
(一)邻避居民的环境利益 |
(二)邻避居民被确认的环境利益——环境权 |
第二章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类型 |
第一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划分 |
一、基于主体数量差别而引发的利益冲突 |
(一)某种范围内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
(二)划分标准——主体的数量 |
二、基于主体对客体的利益差异而引发的利益冲突 |
(一)环境与经济属于不同性质的客体 |
(二)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
三、基于价值取向区别而引发的利益冲突 |
(一)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
(二)正义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冲突 |
第二节 污染风险型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单一原因下利益冲突的生成 |
(二)较小范围内公益与个益冲突的表现形态 |
二、污染风险型生产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双重原因下利益冲突的生成 |
(二)较大范围内公益与个益冲突的体现 |
(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的体现 |
第三节 心理排斥型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不宁适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利益冲突的生成 |
(二)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 |
二、污名化型公共设施选址中的利益冲突 |
(一)利益冲突的生成 |
(二)正义价值与自由价值冲突的表现形态 |
第三章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权衡 |
第一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原则和方法 |
一、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原则 |
(一)正当程序原则 |
(二)比例原则 |
(三)紧缺利益优位原则 |
二、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方法 |
(一)价值目标比较下“质”的排序 |
(二)受益人数对比下“量”的多少 |
第二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因素 |
一、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共性因素 |
(一)受损人数 |
(二)补偿额度 |
二、污染风险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因素 |
(一)设施兴建的必要性 |
(二)较小范围内居民的需求量 |
(三)设施对居民区的污染程度 |
三、污染风险型生产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因素 |
(一)设施兴建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力 |
(二)设施带来惠及大范围地区的经济效益 |
(三)设施的污染程度以及防范污染的可能性 |
四、不宁适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因素 |
(一)设施对邻避居民造成不宁适的程度 |
(二)设施对邻避居民不宁适感避免的可能性 |
五、污名化型公共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权衡的因素 |
(一)特殊群体对设施的正当需求 |
(二)对邻避居民安全利益的保护 |
第四章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化解 |
第一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事前防范 |
一、邻避设施选址中多元主体的联动参与 |
二、邻避设施选址中政府环境权责的实现 |
(一)政府正当行使环境管理权力 |
(二)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 |
(三)政府有效的行政措施 |
三、邻避设施选址中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
(一)实现公民环境权的缘由 |
(二)公民环境权边界的确定 |
四、邻避设施选址中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 |
(一)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当性 |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严格的自我规制 |
(三)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需要多主体共同努力 |
第二节 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化解的具体路径 |
一、路径之一——协商方式 |
(一)协商的前提是赋予公众环境事务参与权 |
(二)协商的具体方式 |
(三)美国社区利益协议的借鉴 |
二、路径之二——授权方式 |
(一)培育共同利益代理人 |
(二)授权第三方环评 |
三、路径之三——补偿方式 |
(一)污染风险型邻避设施选址中对邻避居民的补偿 |
(二)心理排斥型邻避设施选址中对邻避居民的补偿 |
四、路径之四——司法救济方式 |
(一)污染风险型邻避设施选址中邻避居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途径 |
(二)心理排斥型邻避设施选址中邻避居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南海台风近海快速增强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带气旋快速增强的影响机制 |
1.2.1 影响RI的海洋要素 |
1.2.2 影响RI的大尺度环境要素 |
1.2.3 影响RI的内部动力学因素 |
1.3 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
1.3.1 垂直切变对TC强度的不利方面 |
1.3.2 垂直切变环境中的RI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
1.5 主要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快速增强的大尺度环境 |
2.1 引言 |
2.1.1 中国沿海所受的近海RI的困扰 |
2.1.2 南海有利于RI的大尺度环境研究 |
2.1.3 研究目的 |
2.2 资料和方法 |
2.2.1 资料 |
2.2.2 近海RI的定义 |
2.2.3 研究思路 |
2.3 西北太平洋海域的RI的时空分布特征 |
2.4 中国沿海近海RI的空间分布 |
2.5 南海地区近海RI的不同环境配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垂直切变下的南海台风近海RI环境 |
3.1 引言 |
3.2 资料和方法 |
3.3 切变环境中近海RI事件的识别 |
3.4 大尺度环境配置 |
3.5 影响切变RI的环境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垂直切变下的Rammasun快速增强的模拟 |
4.1 引言 |
4.2 Rammasun概况 |
4.3 模式设置以及资料方法 |
4.3.1 模式设置 |
4.3.2 资料和方法 |
4.4 模拟结果验证 |
4.4.1 环境验证 |
4.4.2 路径验证 |
4.4.3 TC强度验证 |
4.4.4 台风对流降水及尺度验证 |
4.4.5 小结 |
4.5 YSU与 LES模拟登陆过程的对比 |
4.5.1 研究背景 |
4.5.2 YSU和 LES试验的对比 |
4.5.3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切变中Rammasun发生RI的动力学过程 |
5.1 引言 |
5.2 切变中Rammasun的轴对称结构 |
5.2.1 水平结构 |
5.2.2 垂直结构 |
5.3 切变中Rammasun的非对称性 |
5.3.1 模拟试验中的切变环境 |
5.3.2 不同象限平均结构变化 |
5.3.3 内核结构的不对称性 |
5.3.4 暖心的变化 |
5.4 切变环境中Rammasun垂直倾斜的变化 |
5.5 Rammasun发生RI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城市资源的研究 |
1.3.2 城市休闲的研究 |
1.3.3 休闲产业的理论研究 |
1.3.4 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科学问题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框架与概念模型构建 |
2.1 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功能的演化 |
2.1.2 城市产业的划分 |
2.1.3 城市产业结构 |
2.1.4 城市产业发展要素 |
2.1.5 城市产业发展动力 |
2.1.6 城市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2.2 城市休闲产业的界定 |
2.2.1 城市休闲的提出 |
2.2.2 城市休闲产业的概念 |
2.2.3 城市休闲产业的划分 |
2.2.4 城市休闲产业的体系 |
2.3 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 |
2.3.1 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的提出 |
2.3.2 资源驱动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资源分析 |
3.1 方法与数据 |
3.1.1 基本原则 |
3.1.2 方法与步骤 |
3.1.3 样本数据选取 |
3.2 城市资源要素识别 |
3.2.1 系统层指标选取 |
3.2.2 测量指标的选取 |
3.3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自然资源因子分析 |
3.3.2 人口资源因子分析 |
3.3.3 经济资源因子分析 |
3.3.4 科技文化资源因子分析 |
3.3.5 城市功能资源因子分析 |
3.3.6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关系 |
4.1 城市资源对城市休闲产业的驱动分析和假设提出 |
4.1.1 自然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2 人口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3 经济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4 科技文化资源的驱动分析 |
4.1.5 城市功能资源的驱动分析 |
4.2 城市资源与城市休闲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4.3 城市资源与城市休闲产业的多元回归分析 |
4.4 城市资源交互作用下的驱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资源视角下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
5.2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识别 |
5.2.1 识别方法 |
5.2.2 识别过程 |
5.2.3 识别结果 |
5.3 基于城市资源的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5.3.1 综合实力驱动发展模式 |
5.3.2 经济与人口资源驱动发展模式 |
5.3.3 城市功能和科技文化资源驱动发展模式 |
5.3.4 资源均衡驱动模式 |
5.3.5 四种模式比较分析 |
5.4 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5.4.1 基本规律 |
5.4.2 路径选择 |
5.4.3 发展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6.1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
6.1.1 珠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
6.1.2 珠海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1.3 珠海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1.4 珠海娱乐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6.2 珠海城市资源评价分析 |
6.2.1 自然资源评价 |
6.2.2 人口资源评价 |
6.2.3 经济资源评价 |
6.2.4 科技文化资源评价 |
6.2.5 城市功能资源评价 |
6.2.6 珠海城市资源总体评价 |
6.3 基于城市资源的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6.3.1 珠海城市资源特征分析 |
6.3.2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分析 |
6.3.3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6.4 珠海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
6.4.1 强化优势资源,实现休闲产业的高端发展 |
6.4.2 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口总量,实现资源综合驱动 |
6.4.3 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休闲产业跨越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环境概念和术语 |
2.1.1 生态环境 |
2.1.2 环境指标 |
2.2 综合评价理论及方法介绍 |
2.2.1 同行评议法 |
2.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环境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3.2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效果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3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效果指标体系 |
第4章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 |
4.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章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评价实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高阳县城区路网建设项目环境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高阳县城区路网建设项目环境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城区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的政策建议 |
6.1 加强建筑商业环境保护 |
6.2 提高生态社会环境建设质量 |
6.3 做好供水质量保障 |
6.4 增加公地绿地 |
6.5 加大环境治理 |
6.6 加强生态知识教育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差异 |
1.1.2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规模的严重不足 |
1.1.3 看似无聊的日常生活与单一的公共空间 |
1.1.4 国内外对城市公共领域及公共空间研究的高度关注 |
1.1.5 武汉市历史性城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建设应被讨论 |
1.2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 |
1.2.1 理论与案例研究对象 |
1.2.2 关键概念界定说明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创新之处 |
1.4.1 将“日常生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主体 |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结构 |
1.5.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2.1.2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2.1.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2.1.4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量化研究 |
2.2 日常生活相关研究 |
2.2.1 国外口常生活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日常生活相关研究 |
2.3 汉口原租界相关研究 |
2.4 启发与思考 |
3 理论引介、概念界定及方法建构 |
3.1 城市公共空间话语演进 |
3.1.1 传统中国与“公共空间” |
3.1.2 西方的公共概念 |
3.1.3 公共领域概念的本质内涵 |
3.1.4 公共空间的核心内容和研究 |
3.2 日常生活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
3.2.1 日常生活的概念 |
3.2.2 日常生活的基本理论 |
3.2.3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价值 |
3.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界定 |
3.3.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提出 |
3.3.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
3.4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方法建构 |
3.4.1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尝试 |
3.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操作方法 |
3.4.3 案例研究的研究范围 |
4 汉口原租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城市尺度的时空特质 |
4.1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萌芽期(1861-1895年) |
4.1.2 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成形期(1895-1919年) |
4.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租、华界融合期(1919-1949) |
4.1.4 城市公共空间的公、私边界撕裂期(1949-1979年) |
4.1.5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类型的杂化期(1979-2000年) |
4.1.6 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的改造期(2000年-至今) |
4.1.7 设计建设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
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尺度建成环境间的关联性 |
4.2.1 量化分析要素与操作过程 |
4.2.2 土地利用模式 |
4.2.3 居住指标 |
4.2.4 空间形态 |
4.2.5 交通系统 |
4.2.6 各要素相关性分析小结 |
4.2.7 各要素线性回归分析 |
4.3 基于不同活动类别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组构特征 |
4.3.1 依据活动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分类 |
4.3.2 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特征 |
4.3.3 不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间的关联 |
4.4 本章小结 |
5 汉口原租界具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案例研究 |
5.1 具体案例的选择 |
5.2 广场舞空间:个人身体的书写 |
5.2.1 广场舞考源 |
5.2.2 汉口原租界广场舞空间的营造 |
5.2.3 身体的表达 |
5.3 摊贩空间:流动的城市公共空间 |
5.3.1 摊贩:作为非正规部门 |
5.3.2 摊贩的空间游击战 |
5.3.3 再现的城市空间 |
5.4 棋牌游戏空间:无处不在的城市客厅 |
5.4.1 棋牌游戏:作为日常的社交工具 |
5.4.2 无时无处的游戏空间 |
5.4.3 城市客厅的建构 |
5.5 摄影活动空间:另一座城 |
5.5.1 符号传达 |
5.5.2 虚拟空间的建构 |
5.5.3 被解构的城市 |
5.6 本章小结 |
6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形成及演变原因 |
6.1 自身需求作为源动力 |
6.1.1 公共交往的需求 |
6.1.2 日常生活需求 |
6.2 社会因素作为日常公共空间的土壤 |
6.2.1 人口数量变化提供多样性 |
6.2.2 大众文化显现日常生活 |
6.2.3 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身体重视 |
6.3 国家管控催生日常公共空间的张力 |
6.3.1 环境管控 |
6.3.2 行业管控 |
6.3.3 娱乐管控 |
6.3.4 性别管控 |
6.4 城市空间管理激发空间自组织 |
6.4.1 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单一政府管理制度 |
6.4.2 相关第三部门的缺失 |
6.5 城市规划及土地制度促使空间形成 |
6.5.1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作为空间条件 |
6.5.2 土地制度与住房商品化政策推动公私边界变化 |
6.6 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
7 结论 |
7.1 永续性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 |
7.1.1 无处不在的空间 |
7.1.2 绵延的时间 |
7.1.3 自给自足的管理 |
7.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空间实践方法的启示 |
7.2.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实践策略 |
7.2.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启示 |
7.3 未来的展望 |
7.3.1 更多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
7.3.2 量化研究中更为复杂模型的建构 |
7.3.3 城市更新前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变化比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百度兴趣点(OPI)分类 |
附录3 研究范围涉及的社区其面积、人口及其人口密度 |
附录4 李姐的日常生活记录 |
(6)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产业 |
2.1.2 资源型经济 |
2.1.3 资源型城市 |
2.1.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理论 |
2.2.5 路径依赖理论 |
2.2.6 资源诅咒学说 |
2.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8 循环经济理论 |
2.3 产业转型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 |
2.3.1 典型案例 |
2.3.2 经验借鉴 |
3 新常态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
3.1 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 |
3.2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
3.2.1 产能过剩加剧 |
3.2.2 竞争优势转换 |
3.2.3 价值链低端锁定 |
3.2.4 环境要素制约 |
3.3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
3.3.1 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
3.3.2 多业态融合发展 |
3.3.3 价值链高端发展 |
3.3.4 生产方式绿色发展 |
4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动力机制 |
4.1 产业内部动力—源动力 |
4.1.1 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
4.1.2 协作分工的竞争作用 |
4.2 市场体制动力—主动力 |
4.2.1 需求潜力的带动作用 |
4.2.2 供给侧改革的拉动作用 |
4.3 组织环境动力—助动力 |
4.3.1 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
4.3.2 产业政策的扶持作用 |
4.4 各动力的协同分析 |
4.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同 |
4.4.2 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管理协同 |
4.4.3 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协同 |
5 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与路径 |
5.1 产业转型的一般模式与路径 |
5.1.1 转型一般模式 |
5.1.2 转型路径设计 |
5.2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决策方法的选择 |
5.3 接替主导产业选择 |
5.3.1 现状分析 |
5.3.2 识别对象 |
5.3.3 建立模型 |
5.3.4 情景构建 |
5.3.5 情景分析 |
5.3.6 情景评价 |
6 新常态下娄底市产业转型研究 |
6.1 娄底市概况 |
6.1.1 自然地理区位 |
6.1.2 矿产资源禀赋 |
6.1.3 产业发展状况 |
6.2 新常态下娄底市产业转型环境的SWOT分析 |
6.2.1 转型发展的优势 |
6.2.2 转型发展的劣势 |
6.2.3 转型发展的机遇 |
6.2.4 转型发展的挑战 |
6.3 娄底市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
6.3.1 确定指标权重 |
6.3.2 计算指数值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娄底市接替主导产业选择 |
6.4.1 主要的影响因素 |
6.4.2 产业选择的对象 |
6.4.3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6.4.4 情景构建与分析 |
6.4.5 情景评价 |
6.4.6 结果与建议 |
6.5 娄底市产业转型路径与对策 |
6.5.1 制定产业规划统筹产业转型 |
6.5.2 优化产业布局助推产业转型 |
6.5.3 完善市场体制激励产业转型 |
6.5.4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 |
6.5.5 健全保障机制支撑产业转型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城市建筑综合体理论研究 |
1.2.2 城市建筑综合体发展历程研究 |
1.2.3 城市性研究 |
1.2.4 万达集团研究 |
1.2.5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空间融合 |
1.3.2 建筑综合体 |
1.3.3 商业地产 |
1.3.4 城市性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万达综合体模式基础研究 |
2.1 城市建筑综合体相关研究 |
2.1.1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念解析 |
2.1.2 城市建筑综合体空间特性 |
2.1.3 城市建筑综合体相关领域 |
2.2 城市性相关研究 |
2.2.1 城市性的内涵 |
2.2.2 城市性的特点 |
2.2.3 建筑的城市性理论 |
2.2.4 建筑的城市性评价指标体系 |
2.2.5 建筑的城市性评价系统搭建 |
2.3 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
2.3.1 商业模式概述 |
2.3.2 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 |
2.4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发展现状 |
2.4.1 区域分布 |
2.4.2 时代历程 |
2.4.3 构成要素解读 |
2.5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价值特质 |
2.5.1 综合体模式的价值标准 |
2.5.2 综合体模式的价值判断 |
2.5.3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核心价值 |
2.5.4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特质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功能特质 |
3.1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布局 |
3.1.1 综合体模式的选址要求 |
3.1.2 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的功能布局 |
3.1.3 综合体模式对土地利用模式的扰动 |
3.2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交通 |
3.2.1 综合体模式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
3.2.2 综合体模式与城市交通系统的互馈 |
3.2.3 综合体模式对交通资源整合的扰动 |
3.3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基础设施 |
3.3.1 综合体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要求 |
3.3.2 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基础设施的互馈 |
3.3.3 综合体模式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扰动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空间特质 |
4.1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空间形象的塑造 |
4.1.1 为城市提供新的建筑形式 |
4.1.2 街道界面的连续性 |
4.1.3 大体量街区的得与失 |
4.2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空间的优化 |
4.2.1 复合化的多元空间 |
4.2.2 公共属性的开放空间 |
4.2.3 统一模式下的个性冲突 |
4.3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文化资源的使用 |
4.3.1 利用地域文化组织空间设计 |
4.3.2 巧用城市文脉表现建筑风格 |
4.3.3 单一模式与地方风格的矛盾解决 |
4.4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的空间识别性 |
4.4.1 以空间体量塑造区域形象 |
4.4.2 以识别性构筑场所感 |
4.4.3 模式与识别性冲突的解决之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公共特质 |
5.1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公共领域 |
5.1.1 传统公共领域的意义 |
5.1.2 新型公共领域的拓展 |
5.1.3 人际交往领域的扩大 |
5.1.4 引领生态环境的改善 |
5.2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公共空间使用 |
5.2.1 功能的多样性 |
5.2.2 需求的多样性 |
5.2.3 形式的多样性 |
5.3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公共行为引导 |
5.3.1 增加公众出行 |
5.3.2 引导公众的行为交往方式 |
5.3.3 改变公众的休闲购物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未来发展 |
6.1 万达综合体模式与城市综合绩效 |
6.1.1 城市经营绩效的内涵 |
6.1.2 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绩效提升 |
6.1.3 综合体模式的城市绩效扰动 |
6.1.4 城市综合绩效的对比评价 |
6.2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
6.2.1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的兼顾 |
6.2.2 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频度与效益 |
6.2.3 城市公共资源利用的有效综合 |
6.3 万达综合体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
6.3.1 立项从同质化向特质差异的方向发展 |
6.3.2 功能从简单化向多元复合的方向发展 |
6.3.3 空间从专属化向多重兼备的方向发展 |
6.3.4 环境从人工化向生态共生的方向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冬季城市景观设计的困境 |
1.1.2 生态本体论的转向 |
1.1.3 跨学科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冬季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2 生态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1.2.3 生态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
1.2.4 微气候、微环境研究的出现与拓展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对于局部或区域性改善冬季景观的研究、实践尚鲜有涉及 |
1.3.2 从生态主义观念的角度,缺乏区域景观系统的适宜性研究 |
1.3.3 从设计学角度,缺乏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成果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拟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6.3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2.1 微生态观的导入 |
2.1.1 微生态学 |
2.1.2 微生态系统 |
2.1.3 微生态平衡 |
2.2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自然景观中微生态差异现象的启示 |
2.2.2 全生命周期理论 |
2.2.3 生态美学理论 |
2.2.4 广义设计学理论 |
2.3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基础 |
2.3.1 转化原理 |
2.3.2 循环原理 |
2.3.3 共生原理 |
2.3.4 因地制宜原理 |
2.4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基础 |
2.4.1 相关冬植技术的历史传承与沿革 |
2.4.2 “适宜性”低技术的支撑 |
2.5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2.5.1 基于审美需求的心理学意义 |
2.5.2 基于环保功能的生态学意义 |
2.5.3 基于综合效益的经济学意义 |
2.5.4 基于环境优化的美学意义 |
2.5.5 基于观念更新的设计学意义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的能量来源及利用方式 |
3.1 能源概述 |
3.2 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能源概述 |
3.2.1 能源的分类 |
3.2.2 新能源及其种类 |
3.3 能的存储与技术 |
3.3.1 热能的储存 |
3.3.2 电能的储存 |
3.4 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
3.4.1 环境概述 |
3.4.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3.5 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
3.5.1 太阳能的利用 |
3.5.2 风能的利用 |
3.5.3 生物质能的利用 |
3.5.4 温差能源的利用 |
3.5.5 生产生活废弃能的利用 |
3.6 热能利用的技术 |
3.6.1 热管技术 |
3.6.2 热泵技术 |
3.7 生态能量流的综合利用 |
3.8 小结 |
第四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技术分析与实验 |
4.1 草坪种植的基本概况 |
4.1.1 景观草坪的分类 |
4.1.2 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规律探析 |
4.2 热能与草坪草的生长 |
4.3 冬季可为草坪提供热能的绿色能源及利用方式 |
4.3.1 太阳能及利用方式 |
4.3.2 风能及利用方式 |
4.3.3 生物质能及利用方式 |
4.3.4 生产生活废弃能及利用方式 |
4.3.5 地热能及利用方式 |
4.4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的技术原理 |
4.4.1 热能需求 |
4.4.2 热能设备装置 |
4.4.3 温度控制与调节 |
4.4.4 冬季常绿草坪的维护管理 |
4.5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的实验 |
4.5.1 实验目标 |
4.5.2 实验内容 |
4.5.3 实验过程 |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6 趵突泉景观草坪冬季常绿案例分析 |
4.6.1 项目地点概况 |
4.6.2 趵突泉常年水温 18℃的成因 |
4.6.3 项目技术原理 |
4.6.4 案例项目的启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水体液态化技术分析与实验 |
5.1 冬季景观水体的基本概况 |
5.1.1 人工景观水体的形态分类与功能 |
5.1.2 冬季水体的物理特性规律探析 |
5.2 热能与景观水体 |
5.2.1 水体自身内部的温差热能交换 |
5.2.2 由外部环境向水体内部输入热能的方式 |
5.3 冬季可为景观水提供热能的绿色能源及利用方式 |
5.3.1 太阳能及利用方式 |
5.3.2 风能及利用方式 |
5.3.3 生物质能及利用方式 |
5.3.4 生产生活废弃能及利用方式 |
5.3.5 地热能及利用方式 |
5.4 实现冬季景观水体液态化的技术原理 |
5.4.1 热能需求 |
5.4.2 热能传导装置 |
5.4.3 温度控制与调节 |
5.4.4 加温后水体系统的维护管理 |
5.5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水体液态化的实验 |
5.5.1 实验目标 |
5.5.2 实验内容 |
5.5.3 实验过程 |
5.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济南齐鲁软件园冬季景观水不结冰案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应用体系的构建 |
6.1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阐释 |
6.2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
6.2.1 广义设计学的跨学科特征 |
6.2.2 生态学的系统整体性特征 |
6.2.3 能量流与空间再分配特征 |
6.2.4 审美与文化传承的人文特征 |
6.3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6.3.1 整体性原则 |
6.3.2 微尺度原则 |
6.3.3 适宜性原则 |
6.3.4 可持续性原则 |
6.3.5 人性化原则 |
6.3.6 协作性原则 |
6.4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6.4.1 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环境质量 |
6.4.2 丰富景观设计的内容与功能,满足综合需求 |
6.4.3 打造景观审美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
6.5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应用要素分析 |
6.5.1 区域尺度分析 |
6.5.2 自然要素分析 |
6.5.3 人文要素分析 |
6.5.4 要素的关联与建构 |
6.6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管理与实施 |
6.6.1 组织结构与管理内容 |
6.6.2 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 |
6.6.3 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
6.6.4 系统优化与演进的动态过程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2013 年 11 月—2014 年 3 月最高与最低气温记录表 |
附录 2:2013-2014 冬季草坪实验温度原始数据记录表 |
附录 3:2013-2014 冬季草坪实验温度取算数平均值后的数据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乡村发展状况 |
1.1.2. 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
1.1.3. 我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客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
1.2.2. 主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
1.2.3. 整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本体研究 |
1.2.4. 乡村聚落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与视角选择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5.4.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乡村营建的解读与诠释 |
2.1. 乡村的基本认识 |
2.1.1. 乡村的本意 |
2.1.2. 乡村演进的特征 |
2.1.3. 乡村营建的参与者 |
2.2. 两种作用的方式 |
2.2.1. 自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
2.2.2. 他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
2.2.3. 共存的必然性与转化的可能性 |
2.3. 两种力量的博弈 |
2.3.1. 自发建造与统筹规划的立场差异 |
2.3.2. 价值资源享有时权力的不对等 |
2.3.3. 时效性与持续性更替作用 |
2.4. 村民主体立场的明确 |
2.4.1. 关于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而不是政治运动的试验场 |
2.4.2. 关于营建——是村民的权益体现,而不是建筑师的自我实现 |
2.4.3. 关于村民——是乡村的核心主体,而不是被牺牲的局部 |
2.5. 本章小结 |
3. 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认知的发展框架——认知发展理论 |
3.1.1. 建构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 |
3.1.2 图式、同化与调节 |
3.1.3. 认知发展的框架建立 |
3.2. 认知的演化动力——协同学 |
3.2.1.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学 |
3.2.2. 竞争、协同、序参量 |
3.2.3. 认知演化的动力特性 |
3.3. 认知的交互途径——传播学 |
3.3.1. 传播学与传播类型 |
3.3.2. 传播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 |
3.3.3. 认知交换的传播机制 |
3.4. 认知的物化基础——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 |
3.4.1. 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阐释 |
3.4.2. 认知与环境的关联——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 |
3.4.3. 认知物化的存在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乡村聚落营建与村民主体认知图式 |
4.1. 生态认知图式与人地关系 |
4.1.1. 传统乡村的生态构建观 |
4.1.2. 人地关系变迁中的环境态度 |
4.1.3. 人、地、居的制衡 |
4.2. 社会认知图式与作用要素 |
4.2.1. 乡土意识与农耕文化 |
4.2.2. 社会变迁中认知的变更动因 |
4.2.3. 认知变更下文化的增殖与异化 |
4.3. 空间认知图式与聚落形态 |
4.3.1.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聚落空间 |
4.3.2. 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空间 |
4.3.3. 建成环境作用下的空间认知 |
4.4. 乡村聚落营建的发生机制 |
4.4.1. 混合生长的聚落风貌 |
4.4.2. 原型自律的居住形态 |
4.4.3. 低技高效的建造方式 |
4.4.4. 微观诱发下的宏观涌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村民主体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 |
5.1. 乡村聚落的生态自然构建策略 |
5.1.1. “共生”环境观的延续 |
5.1.2. 适宜性生态技术的发展 |
5.1.3. 生态景观评价的落实 |
5.1.4. 观念传播主动性的强化 |
5.2. 乡村聚落的社会人文营造策略 |
5.2.1. 文化形态的分层应对 |
5.2.2. 乡土景观的认知与利用 |
5.2.3. 地方产业的交互促进 |
5.2.4. 价值取向的包容整合 |
5.3. 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策略 |
5.3.1. 空间结构的真实性还原 |
5.3.2. 建筑形态的创造性延续 |
5.3.3. 营建过程的适应性干预 |
5.3.4. 表达方式的乡土性融合 |
5.4. 乡村聚落营建的实施原则 |
5.4.1. 整体性原则——整体联动协同并进 |
5.4.2. 开放性原则——开放构架公众参与 |
5.4.3. 渐进性原则——模式引导初步建造 |
5.4.4. 主体性原则——面向主体激励互助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长兴塔上乡村聚落的营建方法 |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
6.1.1. 案例选取的背景 |
6.1.2. 营建目标的明确 |
6.1.3. 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营建方法 |
6.2. 场所信息的把握与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
6.2.1. 场内影响要素的提取 |
6.2.2. 建成环境现状的把握 |
6.2.3.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
6.3. 建立生态、产业与人居共生的聚落格局 |
6.3.1. “山、水、田”生态脉络的延续 |
6.3.2. 产业布局及用地功能的调整 |
6.3.3. 社区微循环空间网络的建立 |
6.4. 乡土建筑的承袭与改良 |
6.4.1. 整体形态的统一把控 |
6.4.2. 单体构成要素的局部协调 |
6.4.3. 生态适宜性技术的创新融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总结与提升 |
7.1.1. 从强势作为到谦卑无为 |
7.1.2. 从他者想象到身份认同 |
7.1.3. 从乡土自发到文化自觉 |
7.1.4. 从形态重写到场所誊写 |
7.1.5. 从建筑创作到社会行动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
2.1 景观、乡村景观概念界定 |
2.1.1 景观 |
2.1.2 乡村景观 |
2.1.3 乡村景观规划 |
2.2 景观学理论基础 |
2.2.1 景观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景观美学理论 |
2.2.4 景观行为学 |
2.2.5 景观相关理论 |
3 乡村景观发展研究 |
3.1 国内外乡村景观发展概述 |
3.1.1 国内研究现状 |
3.1.2 国外研究现状 |
3.2 乡村景观结构解析 |
3.2.1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
3.2.2 乡村景观的基本结构 |
3.2.3 乡村景观的分类 |
3.3 乡村景观功能解析 |
3.3.1 现阶段乡村景观功能 |
3.3.2 乡村景观功能发展趋向 |
3.4 乡村景观特征解析 |
3.4.1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特征的差异 |
3.4.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 |
3.4.3 城市边远区乡村景观特征 |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4.1 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景观现状 |
4.1.1 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 |
4.1.2 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 |
4.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发展趋势 |
4.2.1 乡村景观规划的一体化趋势 |
4.2.2 乡村景观规划的本土化趋势 |
4.2.3 乡村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趋势 |
4.2.4 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化趋势 |
4.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与战略 |
4.3.1 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4.3.2 城乡一体化景观发展战略 |
4.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构建 |
4.4.1 乡村景观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
4.4.2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 |
4.4.3 城乡一体化乡村景观构建模式初探 |
4.5 乡村景观规划与新农村建设 |
4.5.1 乡村景观规划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助动力 |
4.5.2 乡村景观规划是新农村生态稳定性的保障力 |
4.5.3 乡村景观规划是新农村文化的传承力 |
4.6 乡村景观规划保障措施 |
4.6.1 乡村景观规划 AVC 评价体系 |
4.6.2 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与管理 |
5 实践应用 |
5.1 山海关樱桃沟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现状分析 |
5.2 景观风貌总体规划 |
5.2.1 规划目标 |
5.2.2 发展定位(定性) |
5.2.3 整体乡村景观意向规划设计 |
5.2.4 乡村景观风貌的空间构思 |
5.3 樱桃沟乡村景观发展模式 |
5.3.1 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
5.3.2 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
5.4 分区风貌规划 |
5.4.1 分区规划设计 |
5.4.2 旅游线路设计 |
5.5 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樱桃人文体验区 |
5.5.1 设计理念及主题 |
5.5.2 空间结构 |
5.6 重点发展项目景观规划——樱桃沟绿道规划 |
5.6.1 樱桃沟绿道主题 |
5.6.2 樱桃沟绿道目标 |
5.6.3 樱桃沟绿道特色构成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四、释放环境要素对城市经济的助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邻避设施选址中利益冲突的权衡与化解[D]. 梁甜甜. 吉林大学, 2020(08)
- [2]南海台风近海快速增强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 邱文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城市资源视角下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粟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4]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效果综合评价研究[D]. 谷爽.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5]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 ——以汉口原租界为例[D]. 陈立镜.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6]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D]. 涂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万达综合体模式的城市性研究[D]. 李铁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8]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D]. 于洪涛. 天津大学, 2014(12)
- [9]村民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 王韬. 浙江大学, 2014(12)
- [1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李谦.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