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冉令江[1](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石雨[2](2021)在《高车历史研究》文中认为高车是中国古代活跃于北方和西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因其族人擅长制造并使用“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的车子而得名。公元4世纪中后期起,活跃在大漠以北的高车各部开始多见于历史记载。北魏灭亡后,“高车”这一称谓逐渐消失在正史之中。较早记载高车历史的《魏书》不仅为高车设立专传,同时也开创了高车文献史的先河。原本《魏书·高车传》散佚后,《北史·高车传》成为了现存最早、记载最全面的研究高车历史文化的传记。《北史·高车传》等专传与《通典·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等专条共同构成了研究高车历史的基本史料,后出史书对前出史书也多有继承。除基本史料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高车历史情况散见于《晋书》《魏书》《北史》《北齐书》《资治通鉴》各卷之中。它们既可对基本史料进行补充,也可以起到修正、勘误之用。依据高车基本史料及主要散见史料,大致可以勾勒出北朝时期高车历史文化的粗略框架。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中期,迁徙至蒙古高原的丁零人同留居当地的匈奴余部交往、杂居,形成了一个以丁零人为主,融合了部分匈奴人的民族。该族自称为敕勒,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又称其为高车。简单的认为高车来源于丁零或匈奴均不够准确。高车社会中,有包括“六种十二姓”在内的诸多氏族、部落。这些氏族、部落大多分布于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或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一带。他们的形成、发展与北方各族之间的征伐、交流、融合密切相关。十六国至南北朝初期,漠北高车处于父系氏族社会部落制发展阶段,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军事大联盟,而是各氏族、部落分别由其首领统辖管理,文献中也记载了一些高车首领的称谓。太和十一年(487)副伏罗部西迁建立高车国后,社会形态向前发展,出现了新的首领称号。在高车的首领称号中,“莫弗”原有“勇猛”之意,本出自东胡系民族,与“莫何去汾”一同自柔然传至高车;“候娄匐勒”是部落联盟向早期国家过渡阶段的军事首领。“候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军事首领,它们均为高车国所创;“部帅”“渠帅”“大人”则是中原史官对于高车部落首领的称谓。在探寻这些称号来历、含义、职掌的过程中,也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继承及相互影响。军事方面,高车人不仅借鉴了匈奴的军事制度,还以作战勇猛、善于骑射着称,号为“天下名骑”。无论北魏还是柔然军中,均有一定数量的高车骑兵效力。高车人的经济类型主要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手工业等,副伏罗部建立的高车国则通过朝贡方式与北魏政权进行物品交换。尽管文献中对于高车文化习俗的记载较为零散,但仍可以对高车的原始信仰、语言文字、婚姻、丧葬、音乐舞蹈等有所认识,这些内容也有助于全面了解高车人的日常生活。通过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车的民族关系,可知高车与北魏政权、柔然、西域诸国接触频繁。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稳定发展,高车一方面与上述诸民族或政权进行战争,另一方面通过贸易、和亲、出使等方式不断吸纳先进的文化及生产技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高车各部实力持续渐强,成为了这一时期大漠南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胡胜源[3](2021)在《东魏北齐鲜卑汉化的几个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多以"鲜卑化"来概括东魏北齐的文化特质,对此本文有另一面的想法。本文认爲东魏北齐鲜卑已逐渐汉化,表现在朝廷汉语的流行、鲜卑采用汉名、基层胡汉混居、国策由"重武"转爲"尚文"、鲜卑後裔的"文质化"等几个面向。可知汉文化对鲜卑的影响显然不低,国策变爲"偃武修文"甚或是北齐灭亡的原因之一。
王宵宵[4](2021)在《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南北朝时期政权对立,民族关系复杂,正闰难分,这样的历史局面使南北政权陷入深度的正统地位之争当中,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又使得这种争夺具有华夷之辨的特点。成书于该时期的三部正史《魏书》《宋书》《南齐书》深受正统之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三部正史共有“民族传”16卷,这些传记虽分述不同领域的历史,然均传递出以正统自居、强调夷夏之别的信息,皆具有增强自身正统优越性的意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史“民族传”的书写是史家为所属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重要方式,代表北朝政权的魏收和代表南朝政权的沈约、萧子显虽叙事方式不同,然志在正统的意图明显。从表面看来,“民族传”对正统地位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政权的矛盾,实际上,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无论南北史家,他们的书写方式基本上是围绕天命论、五德终始说而展开。渲染天命是为了取得现实的依据,运用五德终始说则是寻求历史上的依据。南北朝正史“民族传”的书写方式蕴含着各民族对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这样的书写从不同侧面推动了该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王新琪[5](2021)在《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唐代后期“排胡”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共分为五章。首先,对唐代胡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进行简要探究。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和李唐皇室的胡人血统是唐代胡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唐代的胡化风气主要体现在唐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代社会存在胡化的现象,“排胡”现象的出现实际是唐代胡化过程中两种文化碰撞与摩擦的结果。然后,从朝廷对胡人态度的转变这一研究视角展开探讨。胡人入朝为官,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汉人士大夫的政治活动空间。加之其中部分人对胡人一直抱有“非我族类”的主观印象,对胡人官员表现出猜忌与怀疑。安史之乱后,手握重兵的蕃将成为统治者猜忌与排挤的对象。神策军建立后,大批蕃将进入军中任职,但他们实际上已无法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唐代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胡”现象。胡商因其拥有的巨额财富与异域特质成为当时人排挤的对象。胡僧所代表的佛教文化,受到本土道教徒的抵制,双方进行了激烈论辩,在部分道教小说中,胡僧被塑造成奸邪狡猾的无能之辈,在佛道斗法中处于下风。胡兵因其与战争的特殊联系,在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深受唐人排斥,他们好战滥杀的行为给唐人带来了深重的心理阴影。在许多唐代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对胡人这一群体的丑化现象。唐人对胡族文化也存在警惕之心,这种心理一般存在于唐代的士大夫群体中。安史之乱导致唐人的华夷观念发生变化,胡服、胡乐、胡舞成为他们的警惕对象,认为正是这类胡族文化的流行导致了祸乱的发生。最后,分析唐代后期“排胡”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受安史之乱的冲击、唐人华夷观念的变化、佛道之争等几方面的影响。其中又以安史之乱与华夷观念变化为最重要的原因。
魏斌,孙正军,仇鹿鸣,永田拓治,胡鸿,吴承翰[6](2020)在《重绘中古史的可能性(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古史研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积淀最为深厚、成就最为突出、年轻学者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学术进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于中古史基本图景的认识?当前我们是否具备了"重绘"中古史基本线索和脉络的可能性?如果要去"重绘"中古史,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叙述?藉2019年8月举办"首届《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暨第十二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之机,本刊特邀6位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中古史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理论思考,围绕"重绘中古史的可能性"这一话题予以深入研讨。本组笔谈即是此次座谈会的部分成果。
孟庆延[7](2020)在《思想、风俗与制度:陈寅恪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意涵》文中研究表明陈寅恪的史学研究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一直以来,围绕陈寅恪史学研究传统展开的学术史讨论大多局限于历史学乃至中古史研究的范畴。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对其关注较少。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陈寅恪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与关键概念等角度,在重新整理陈寅恪着述史与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揭示他诸多研究着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讨论陈寅恪史学研究传统对"文明发生学"这一问题的内在关切。笔者进而尝试从思想、风俗与制度三个关键词入手,理解这一"西学东渐"背景下的经典研究传统所具有的社会学理论意涵,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其对我们当下开展面向中国本土历史与社会的社会学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
王路鹭[8](2020)在《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十六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分裂的历史阶段,经历了持久而又激烈的战争,曾先后建立过二十多个政权。后赵作为十六国时期唯一一个由羯族建立的政权,其民族关系思想既具有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后赵前后经历七任皇帝,除石勒、石虎外,其余几任在位时间皆在一年左右,政治上未有建树。故此,本文对后赵民族关系思想的论述主要围绕石勒、石虎两人展开。石勒与石虎分别处于后赵兴起、衰落两个阶段,因而造就了二人截然不同的民族关系思想。论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一些阐释。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后赵时期民族关系入手,分析后赵与西晋、东晋、前赵、鲜卑部落等政权的关系,从而引发对民族关系思想的思考。第二章详细论述了石勒时期的重要民族关系思想——胡汉分治,其中从“农牧两业并举”、“胡汉两制并存”、“胡汉两律并用”、“优容士族”四个方面来阐释“胡汉分治”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并针对其民族关系思想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力求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还原石勒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第三章阐述石虎时期的主要民族关系思想——贵羯贱汉。该思想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尊佛远儒,二是徙胡自固。重点对其思想中所具有的“一致性”进行了特点分析。第四章阐释了后赵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可以明确地看到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存在的许多局限性,也能发现它对后世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历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赵作为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先声,产生了具有创新性的民族关系思想,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对完善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发展史,构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体系具有深刻意义。
张勇健[9](2020)在《五凉异象研究》文中指出“异象”是历史书写中异于常态常情或带有神异色彩的现象的概称。五凉政权统治时期,人们对异象密切关注,天命异象之说在社会思想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史事记载羼杂众多异象,涉及祥瑞、灾异、鬼神等诸多方面。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史籍文献中有关政权的异象记载,将异象与历史形势结合起来,对五凉政权的异象进行考察,着重审视其背后的知识、信仰世界。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先秦至魏晋时期灾祥异象观念的渊源,形成及其发展流变;第二章从统治者及其先祖的诞生及形貌记载入手,探讨五凉政权对统治者神性形象的塑造;第三章主要爬梳五凉政权相关祥瑞异象的记载,分析五凉政权在建构统治正当性,巩固政权统治时对异象的运作;第四章主要考察五凉政权动荡、衰亡时,多方政治势力进行政治斗争过程中对异象的解释、运作,以及后世史家对五凉亡国异象的书写。异象与五凉政治频繁互动共鸣,在五凉政权兴起、发展及衰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五凉政权的异象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思想世界,是五凉社会历史的曲折反映。
赵卫齐[10](2019)在《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六朝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秦汉时期制度的延续及其时代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六朝时期形成了更为进步与完善的教育制度与机构体系,即官学为主、私学为辅,二者统一架构起封建统治取士与入仕的体制根基。在此基础上,整个官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统治阶层主导地位的政策内容,如设立两学、开办专学、重视考试、为皇子专任官师、完善管理机制等;而私学体制的发展则更为丰富多元,学术思想浓厚且自由,如学术移于家学、制定家训与教诫、教学方法丰富,甚至学馆与宗教教育体系繁盛,这些都组成了六朝教育制度的主体内容。六朝教育制度作为连接汉唐教育体系的桥梁,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表现出不同于北方各代政权教育体系的时代特点与地域特征,六朝教育制度为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实践活动与组织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从而书写了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的重要篇章。
二、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车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学术创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中国古代史家对高车历史的探究 |
(二)20世纪以来国内史学界对高车历史的研究 |
(三)国外史学家对高车历史的研究 |
第一章 高车的文献史料 |
第一节 高车基本史料辨析 |
一、《魏书·高车传》 |
二、《北史·高车传》 |
三、《通典·边防十三·北狄四·高车》 |
四、《太平御览·四夷部二十二·高车》 |
五、《太平寰宇记·四夷二十三·北狄六·高车》 |
六、《册府元龟·外臣部·种族·高车》 |
七、《文献通考·四裔考十九·高车》 |
八、《通志·四夷传七·北国下·高车》 |
第二节 高车重要散见史料评介 |
一、《晋书》中的高车史料 |
二、《魏书》《北史》中的散见高车史料 |
三、《北齐书》中的高车史料 |
四、《资治通鉴》中的高车史料 |
第二章 高车的族名与来源 |
第一节 高车族名探析 |
一、“敕勒”为族自称,也是漠北各族对敕勒族的称谓 |
二、“高车”为族他称,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对敕勒族的称谓 |
三、“丁零”是两晋十六国以前的中原政权及南朝对敕勒族的称谓 |
第二节 高车来源述论 |
一、高车来源诸说 |
二、高车来源考察 |
第三章 高车的氏族、部落 |
第一节 高车“六种”与“十二姓” |
一、高车“六种” |
二、高车“十二姓” |
三、高车“六种”与“十二姓”关系探析 |
第二节 高车“六种十二姓”以外的氏族、部落 |
一、叱列氏(叱利氏、叱李氏、乜列氏) |
二、叱罗氏 |
三、豆陈氏 |
四、他莫孤氏 |
五、屋引氏 |
六、蛭氏 |
七、解拔氏(斛拔氏、贺拔氏) |
八、斛斯氏(斛薛氏) |
九、渴侯氏 |
十、高车氏、敕勒(力)氏 |
第四章 高车的社会、首领称号与军事特点 |
第一节 高车的社会状况 |
第二节 高车的首领称号 |
一、“莫弗”“莫何去汾”是高车人借用东胡系民族语词对其首领的称谓 |
二、“候娄匐勒”“候倍”是高车人自身所创的首领称号 |
三、“部帅”“渠帅”“大人”是中原史官对高车首领的称谓 |
第三节 高车的军事特点 |
一、借鉴匈奴的军事制度 |
二、号为天下名骑 |
三、作战勇猛且团结一心 |
第五章 高车的经济类型与文化习俗 |
第一节 高车的经济类型 |
一、畜牧业是主业 |
二、狩猎业是重要的辅助与补充 |
三、手工业附属于畜牧、狩猎业 |
四、交换贸易以朝贡为主 |
第二节 高车的文化习俗 |
一、原始信仰 |
二、语言文字 |
三、婚姻习俗 |
四、丧葬习俗 |
五、音乐及舞蹈 |
第六章 高车与北魏政权、柔然及西域诸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高车与北魏政权的关系 |
一、道武帝时期高车与北魏政权的关系 |
二、太武帝至孝文帝时期高车与北魏政权的关系 |
三、宣武帝及其以后高车与北魏政权的关系 |
第二节 高车与柔然的关系 |
一、漠北高车各部与柔然的关系 |
二、高车国与柔然的关系 |
第三节 高车与西域诸国的关系 |
一、高车与高昌的关系 |
二、高车与鄯善、焉耆、车师的关系 |
三、高车与嚈哒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历史文献 |
二、相关研究着作 |
三、相关研究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3)东魏北齐鲜卑汉化的几个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 前 言 |
二、 东魏北齐朝廷汉语的流行 |
三、 鲜卑将汉名作爲正式名 |
四、 基层社会胡汉相处的实态 |
五、 北齐国策的转向:“重武”变爲“尚文” |
六、 鲜卑後裔的“文质化” |
七、 结 论 |
(4)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南北朝正统意识泛起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政局动荡的南北朝时代 |
一、激烈的政权角逐与变动 |
二、复杂的民族关系与正统之辨的需求 |
三、南、北文化差异与正统争夺的特点 |
第二节 政权合法性意识的增强 |
一、南北历史统绪的争夺 |
二、天命思想的渲染 |
三、社会各力量对南、北正统之争的认识及态度 |
第二章 正统之辨与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 |
第一节 魏收其人 |
一、魏收生平 |
二、魏收的撰史活动 |
第二节 正统之辨与《魏书》“民族传”书写 |
一、意图明显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色彩浓厚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倾向鲜明的民族列传“序”及“论” |
第三章 正统之辨与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 |
第一节 沈约及萧子显生平 |
一、沈约生平 |
二、萧子显生平 |
第二节 正统之辨与《宋书》“民族传”书写 |
一、倾向明显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形象突出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立场鲜明的各民族列传史论 |
第三节 正统之辨与《南齐书》“民族传”书写 |
一、暗含贬斥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态度分明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倾向明显的各民族列传“论”“赞” |
第四章 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与历史文化认同 |
第一节 “民族传”书写中的文化碰撞与统一意识 |
一、“民族传”书写的差异 |
二、“民族传”书写的相同点 |
第二节 “民族传”书写中的历史文化认同因素 |
一、“民族传”书写中的历史文化认同内容 |
二、“民族传”书写中的统一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关于“胡”与“排胡”的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唐代的胡化风气 |
第一节 唐代胡化现象的出现 |
第二节 唐代胡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
第二章 朝廷对胡人态度的转变 |
第一节 朝廷用人政策的转变 |
一 位列宰相、三公三师者 |
二 任职于中书省、鸿胪寺的译语人 |
第二节 蕃将地位的转变 |
一 安史之乱前的唐代蕃将 |
二 安史之乱后突厥蕃将地位变化 |
三 安史之乱后有功蕃将受到猜忌——以仆固怀恩为例 |
第三章 唐代社会的“排胡”现象 |
第一节 对不同胡人群体的排斥 |
一 从事商业活动的胡人 |
二 胡兵好战滥杀形象的塑造 |
三 无能胡僧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胡人形象的丑化 |
一 容貌与举止 |
二 性格与习俗 |
三 道德品质 |
四 胡人的污名化 |
第四章 唐人对胡风胡俗的警惕 |
第一节 胡乐与胡舞 |
第二节 胡服与胡帽 |
第五章 唐代“排胡”现象出现的原因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唐人华夷观念的转变 |
一 唐以前的华夷观念的演变 |
二 唐人夷夏观念的变化 |
第三节 佛教与道教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绘中古史的可能性(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走向历史场景 |
搁置历史理解的经典图式 |
重绘何为:反观于自身的学术史 |
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分类与边界 |
序言:分类与界线 |
一、历史研究框架变更———“魏晋南北朝史”的分类和界线区域 |
二、分析视角的多样化———可见的界线区域与意识上的界线区域 |
结语 |
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研究的可能性 |
重绘中古史的可能性:货币经济的面向 |
(7)思想、风俗与制度:陈寅恪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对既有研究的回顾 |
三、陈寅恪史学研究的“总体性”:文明的发生学 |
四、思想、宗教与政治:陈寅恪的思想史研究 |
五、风俗、民情与制度:陈寅恪的风俗史研究 |
六、区域、文化与社会集团:陈寅恪的制度史研究 |
七、总结与讨论:陈寅恪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意涵 |
(一)总体与个案:从“史学三变”到“文明发生学” |
(二)经验与观念:从“社会集团”到“历史担纲者” |
(三)制度与民情:“民族本位”与“文化自觉” |
(8)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二、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后赵民族关系 |
第一节 后赵与西晋的关系 |
第二节 后赵与东晋的关系 |
第三节 后赵与汉(前赵)的关系 |
第四节 后赵与鲜卑的关系 |
第二章 石勒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胡汉分治思想 |
第二节 石勒民族关系思想产生的原因 |
第三章 石虎的民族关系思想 |
第一节 贵羯贱汉思想 |
第二节 石虎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 |
第四章 后赵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赵民族关系思想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五凉异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异象”之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异象论的源与流——以灾祥为中心 |
第一节 早期中国的异象论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异象论 |
第二章 异象与五凉君主神圣性的塑造 |
第一节 诞载之异 |
第二节 形貌之异 |
第三章 异象与五凉统治正当性的建构 |
第一节 瑞物 |
第二节 鸟兽之瑞 |
第三节 草木之瑞 |
第四章 异象与五凉政治演进 |
第一节 异象与政治斗争 |
第二节 异象与政权败亡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六朝教育制度的总体研究 |
2.六朝教育制度的专题研究 |
3.国外相关研究 |
一、六朝教育制度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门阀政治的制度藩篱 |
(二)世族庄园的经济垄断 |
(三)民族迁徙与兵戎战争 |
(四)文教政策与选士制度 |
1.东吴文教政策的反思与选择 |
2.东晋文教政策的名不副实 |
3.南朝文教政策的再兴与多元 |
4.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并用 |
二、官学教育制度 |
(一)教育机构的制度增设 |
1.区分入学对象,两学并存 |
2.开办专科学校,培养人才 |
(二)官师队伍的充任与编制 |
1.设立国子祭酒,增置博士 |
2.地方兼设学官,对接国学 |
(三)教学内容设置与考试制度 |
1.修习五经要义,明典条制 |
2.扩充课程内容,明经策试 |
(四)皇室教育优先制 |
1.专任太子二傅,擢用官师 |
2.培养皇子德才,常置师友 |
(五)官学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
三、私学教育体制 |
(一)施教人员与家教机构的设置 |
1.家传父兄为主,妇女为辅 |
2.开设学馆乡校,发展学术 |
(二)家训规制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
1.制定家训教诫,敦谕家风 |
2.讲求专精覃思,注重教法 |
(三)受业对象与师生关系的确立 |
(四)私学管理与官吏选任的结合 |
四、官学、私学两种学制之间的关系 |
(一)私学教材与国学程课的对接 |
(二)官私一体,互为补充的入仕目标 |
(三)学科内容与组织形式的传承与突破 |
五、六朝教育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
(一)特点 |
1.制度文化本位观念突显 |
2.体系等级化与目的性明确 |
3.机构专门化与多元化显着 |
(二)影响 |
1.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2.对隋唐乃至后世教育制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论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2]高车历史研究[D]. 王石雨.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3]东魏北齐鲜卑汉化的几个迹象[J]. 胡胜源. 人文中国学报, 2021(01)
- [4]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D]. 王宵宵.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唐代后期“排胡”现象研究[D]. 王新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重绘中古史的可能性(笔谈)[J]. 魏斌,孙正军,仇鹿鸣,永田拓治,胡鸿,吴承翰. 文史哲, 2020(06)
- [7]思想、风俗与制度:陈寅恪史学研究的社会学意涵[J]. 孟庆延. 社会, 2020(05)
- [8]后赵民族关系思想初探[D]. 王路鹭. 烟台大学, 2020(06)
- [9]五凉异象研究[D]. 张勇健.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六朝教育制度研究 ——以官学、私学为中心的考察[D]. 赵卫齐. 青岛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