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妃》与《绿衣女郎》赏析

《莲妃》与《绿衣女郎》赏析

一、《莲花公主》、《绿衣女》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媛[1](2021)在《《聊斋志异》精怪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翟瑞[2](2020)在《论《聊斋志异》所写舞态及其人物风韵之美》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善于将舞蹈之美融入《聊斋志异》的文本创构中,尤其是善于通过描写各类花妖狐媚的舞态,传达其风采神韵。寥寥几笔,即将她们写得活灵活现、神形兼具。这些丰富多彩的舞态描写并不仅仅停留于展现多姿多彩的舞蹈艺术,还在于传达人物风韵之美。

王凡[3](2020)在《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小说的电影改编是我国名着电影改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创作不仅在内地电影的发展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也于香港电影的演变进程中产生了诸多佳作。作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香港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的制片公司,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曾投资拍摄了多部依据明清小说改编的影片。本论文以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理论阐释。学界对于明清小说电影改编的研究多关注于内地及香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此类创作现象,而对以邵氏此类影片为代表的二十世纪80年代前的明清小说香港电影改编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本论题的探究可较好地弥补这一研究空白。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这一论题的选题意义,并从明清小说的香港电影改编和邵氏电影两个层面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对邵氏电影的整体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改编。影片《貂蝉》将书中王允以计诛董卓的情节搬上银幕,在部分重构片中主人公的貂蝉命运轨迹时,彰显了她“公义为先”的形象,投射出主创者的女性意识与家国情怀。而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在展现《三国演义》中孙策斩于吉的情节时,凸显了浓郁的武侠影像风格,并反映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两部影片虽类型、风格完全不同,但都折射出导演强烈的个人化印记,并在这一创作主体意识的影响下,彰显出对原着人物富于新意的改易与重塑。第二章主要探究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水浒传》的改编。影片《阎惜姣》《潘金莲》运用戏曲化手段正面重塑了书中阎婆惜、潘金莲这类反面女性人物。而影片《武松》则在前二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潘金莲的人性化色调,并突出了武松形象的传统人伦意味。与之相比,张彻导演的“水浒”电影在武侠影像书写中彰显了梁山人物的英雄侠义形象,淡化了他们形象的阴暗面。邵氏“水浒”题材影片浓墨重彩地描摹了原着人物,折射出影片主创者对于这些经典形象的特殊诠释。第三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红楼梦》的改编。影片《红楼梦》《金玉良缘红楼梦》都以“浓缩”与“节选”相融合的改编方式重点呈现了宝黛爱情悲剧,并突出了林黛玉的形象。而影片《红楼春梦》则对《红楼梦》原着的若干情节片段进行了情色化影像诠释。邵氏“红楼”影片对于原着小说的改编既体现了香港电影改编《红楼梦》的诸多特征,又反映了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所受到的商业性规制。第四章主要论析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聊斋志异》的改编。影片《倩女幽魂》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艺术才情,彰显了原着男性的“家国情怀”。而影片《狐鬼嬉春》则在喜剧片的建构中对《聊斋志异》“才艺生情”模式进行了影像戏仿,并将传统劝诫意识灌注其中。邵氏“聊斋”题材影片不仅反映了影片主创者侧重对原着“才艺生情”模式的影像呈现及传统文化意识对于改编者的思想浸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聊斋》喜剧诠释的文化语境。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三侠五义》的改编。影片《七侠五义》《冲霄楼》较为生动地呈现了原着中白玉堂、展昭等侠士的形象,将与他们关涉的情节段落作为节选改编的主要对象,并有意强化了原着的悬念效果。张彻更是在《冲霄楼》中融入了他独有的武侠影像风格及对武侠精神的反思。此外,同为武侠片导演的刘家良在将《三侠五义》改编为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时,既尝试对其进行喜剧武侠片的改编,又表现出过犹不及的改编失当问题。三部影片都对原着进行了节选式改编,并注重对书中侠士形象的影像呈现,同时也在客观上以明清小说为载体,反映出邵氏武侠片的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进程。第六章主要论述了邵氏电影对于小说《西游记》《金瓶梅》《醒世恒言》的改编。邵氏《西游记》电影不仅强化了原着女性的负面色彩,还以影像画面含蓄展现了她们形象的官能性意趣。《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在呈现《金瓶梅》的过程中,突出了原着的道德劝诫意识,展现了原着女性的命运悲剧,艺术化呈现了原着的性内容,彰显了原着的世情色调。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在将《醒世恒言》同名小说搬上银幕时,重构了原着的情节开端,强化了原着情节的戏剧性,并大量运用戏曲唱段来叙事表意,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第七章主要探析了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人物、情节的改编方式以及电影商业性对于此艺术实践的多重影响。邵氏电影对于明清小说情节的改编主要采取了节选式、浓缩式及杂糅式这三种方式,明清小说人物在这类影片中呈现出武侠化、喜剧化、戏曲化等特征,同时也在一些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描摹复杂人性的创作趋向。这与原着小说自身的审美特点、电影商业性、影片主创者的主体意识等因素密不可分。电影的商业属性促使邵氏导演强化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情节戏剧性,突出暴力、情色元素,并将影片加以类型化整合,但同时又令片中人物更显扁平化。这些表现既是香港电影历来注重商业价值的某种映射,也是古典名着在现代传播历程中受到商业性浸染的鲜明注脚。第八章主要探讨了张彻与李翰祥这两位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张彻在将《水浒传》《三国演义》拍摄成武侠片的过程中,将“阳刚电影美学”融注其中,突出了原着人物除暴安良、舍生取义的精神。李翰祥则将劝时警世的意识与对原着女性的现代理性审视灌注于明清小说的改编中。二人的创作主体意识与鲜明影像风格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亦鲜明地映射出他们的电影“作者”意识。第九章以李翰祥与高罗佩为例论述了明清小说的电影再诠释与文学再诠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既在复杂人性的描摹、传统文化的呈现及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等方面体现出共通性,又在再诠释的具体对象、再诠释的媒介、再诠释中的“缩减”与“扩展”及文化增殖效应方面差异显着。艺术形象的固有差异、现代商业性及再诠释者自身因素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各类方式、理念的探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影响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各种因素,也有助于把握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内在基本规律。第十章主要从邵氏明清小说题材影片与内地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与此后香港同类题材影片的比较及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意义阐述了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创作对其后此类艺术实践的影响。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的此类创作既在情节改编幅度、思想主题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颇为相似,又在创作主体意识的突出与淡化、严肃主题与浮夸风格的对比中折射出差异性。这与创作理念的革新、商业意识的强化、不同的改编取向密切相关。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此类创作在原着某些主题的彰显、情节戏剧性的强化、视觉奇观的营造也同样十分相似,在原着情节改编、原着思想的诠释、类型片整合等方面则差异显着,这与电影创作语境、主创者的主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对其后的此类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明清小说电影改编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结语对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进行整体归纳。邵氏电影中有关明清小说的改编实践在商业电影模式与古典名着改编的融合、改编拍摄技法的探索、改编创作中文化思辨的自觉等方面都为此后的明清小说电影改编乃至所有名着的电影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艺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邵氏电影的明清小说改编在同时期的内地、台湾此类创作相对荒疏之际,填补了当时华语电影此类创作的空白。可以说,明清小说的邵氏电影改编是明清小说影视改编史上的重要进程,也是明清小说现代传播的重要阶段。

张佳颖[4](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吕晶[5](2019)在《《西游记》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异类形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游记》和《聊斋志异》是中国两部有名的古典小说。两部作品一部是神魔章回体小说,一部是短篇文言小说,虽然作品体裁不同,成书年代不同,但是,两部作品中都有丰富的女性异类形象。《西游记》中的女性异类形象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完整。典型女性异类形象有:观音菩萨,白骨精,蝎子精等。这些女性形象可分为两类,一个是观音菩萨这一类非女妖形象,另外一类是白骨精这一类女妖形象。《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异类形象数量多,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女性异类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无善恶的女性异类形象,性善类的女性异类形象,性恶类的女性异类形象。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西游记》中的女性异类形象分析,第三部分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异类形象分析,第四部分是两部作品中女性异类形象的对比研究,第五部分是两部作品中女性异类形象的成因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女性异类形象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作者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意识。从文学人物形象鉴赏的角度发现两部作品中不同类型人物形象的美。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从作者塑造女性异类形象的方法和原因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将两位作者的女性观念和女权意识了解地更加清晰透彻。

高晓鹏[6](2018)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聊斋志异》英译研究》文中指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经典之作,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发展达到了顶峰,是继唐传奇之后影响深远的魔幻小说,讲述着神鬼狐妖与人类之间的奇异故事,批判了当时的现实社会和官场的黑暗,该作内容广泛涉及到中国古代人们生活和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化。《聊斋志异》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国外也久负盛名,深受国内外读者青睐,引起了海内外诸多学者关注。《聊斋志异》自1784年被译为日语之后,被译成了20多种语言,到目前为止成为拥有外语种类最多的中国古典作品之一。《聊斋志异》最先于1842年分别被卫三畏和郭实腊以单篇形式传入英语世界,直至1880年翟理斯的英译本的诞生,这也是《聊斋志异》第一部英文选译本;此后,《聊斋志异》的英文选译本硕果累累,这些译本对促进中外交流和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功不可没。闵福德与黄友义的英译本是当今社会背景下受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下诞生的两部最新译作。至今尚未有学者从社会学理论视角下探讨这两部译本,本文试图从该理论视角探讨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作为跨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被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探究翻译成为西方翻译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如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以及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等。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该理论涉及行动者所在的场域、拥有的资本以及在社会系统中所形成的惯习,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紧密相连,突破了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本文利用布迪厄社会学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场域、资本和惯习,对闵福德和黄友义的《聊斋志异》两译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比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信息搜集了解两译本的国外接受情况尤其是闵译本的接受,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帮助《聊斋志异》的后续译本和中国其他典籍的译介与传播,促使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加强海外人们对中国的全面了解。本文研究发现,翻译活动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翻译研究既要重视微观层面的语言和文本研究,也要正视宏观社会文化研究,社会学路径下的翻译研究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深受译者个人惯习影响,而译者惯习形成于其所在的场域以及所拥有的资本。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学者从社会的维度认知翻译问题。

李红丽[7](2017)在《《聊斋志异》魅形象美学意义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魅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自然存在物,从先秦时期开始萌芽,两汉时期逐渐成熟,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魅形象一直以神秘、怪异且会给人类带来灾祸的凶物形象存在,但到了蒲松龄笔下集魅形象之大成的《聊斋志异》,魅形象不仅延续了自身的神秘性,在外形、性格及与世人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笔者以整体分类整理法对《聊斋志异》的魅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先对魅形象探源,并归纳出《聊斋志异》中具体的魅形象,然后探究《聊斋志异》中魅形象的生存状态,并从生存论美学着眼,结合庄子“物化”的审美生存体验和《列子》的“享乐”生存美学,探寻其独特的生存状态,再进一步研讨魅形象的审美意义。总之,蒲松龄不仅发现了人、魅之间审美生存的共通性,借魅抒发对世人非美生存的孤愤,也赋予了魅形象新生命,使其喜人、近人,具有与人真情相待、与物和合共生的入世之情,又有神异、超然的出世之意。正如荷尔德林所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身处皂白不分的强梁世界,蒲松龄深切地体会到非美生存对生命的摧残,故而造魅来构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蒲松龄所渴望的,是《聊斋志异》中魅形象拥有的,更是每一个世人应有的。魅在心中,美的生存状态不会遥远。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昕,王妍[9](2014)在《《聊斋志异》“花妖狐魅”中的史实与话语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对《聊斋志异》女性狐鬼形象的解读视角,历来集中在性别话语或文学赏析上。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入手,探讨蒲松龄塑造花妖狐魅的具体语境与文化价值。《聊斋志异》的非现实女性形象,是由明清病态审美观发展而来的,蕴含着此前文学作品难以处理的现实题材与人类经验的内容。主要观点有三:一、虚幻女性可以达到"妍质"的极致,身体极端轻小以迎合病态的文化审美,可以具备现实女性缺乏的文化修养。二、狐鬼的风流放诞隐喻了民间的性越轨风俗,虚幻的人物体现了民间原始欲望和粗朴的底层生活。虚幻使不合乎礼法道德的人事,取得了合法的表达与传播方式,这是《诗经》以来萎缩的文学表现力的再扩展。三、从文化史的综合角度研究《聊斋志异》,有助于更具建设性地理解和阐释其中人物。

王昕[10](2014)在《论国学“小说”观对文言小说的影响——以《聊斋志异》为例》文中提出文言小说在"丛残小语"、"子史末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班固《汉书·艺文志》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国学"主流的小说观念就是偏正结构的"小"说观,包括体制小、价值小两个方面。在这种文化势差的挤压中,文言小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结构、主题和叙事方式,这些文化基因对小说的影响很少被认真梳理,因而难以深入地理解和研究文言小说的特点。就其受"史传之余"和"子书者流"的影响而言,唐传奇和《聊斋志异》等文学性优异的小说形成叙述历史题材的独特模式——从性爱的角度进入历史与空间叙事,将历史、异域的代言人设计成女子、狐鬼等阴柔形象;亡灵追忆往事以及私人化的恩怨成为宏大题材的基调与线索;逞意为文的游戏手段,如以昆虫的微型世界写俳谐的人生游戏等。这些现象显示了将小说视为"小"说的叙事观念。

二、《莲花公主》、《绿衣女》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莲花公主》、《绿衣女》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2)论《聊斋志异》所写舞态及其人物风韵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斋志异》善于通过写舞态传达人物风韵
二、舞态:人美之高标
三、风韵:舞蹈之灵魂
结语

(3)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邵氏电影及其文学改编创作述略
第一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国演义》改编
    第一节 影片《貂蝉》对《三国演义》的影像改编
        一、貂蝉“公义为先”形象的影像彰显
        二、貂蝉命运轨迹的影像重绘
    第二节 影片《神通术与小霸王》对《三国演义》的后现代武侠重写
        一、道、侠互融理念下的人物重塑
        二、法术描写的渲染与夸张
        三、“三国”影像的后现代书写
第二章 邵氏电影中的《水浒传》改编
    第一节 影片《阎惜姣》《潘金莲》对《水浒传》女性的重塑
        一、原着反面女性的正面重塑
        二、人物塑造中的戏曲手段运用
    第二节 《水浒传》《荡寇志》等影片对水浒英雄的彰显
        一、男性重塑中的侠义精神彰显
        二、梁山人物阴暗面的影像淡化
        三、原着反面人物负面色彩的强化
    第三节 影片《武松》对《水浒传》的影像改编
        一、传统人伦视野下的武松形象重塑
        二、潘金莲形象的人性化塑造
        三、影像手法的匠心运用
第三章 邵氏电影中的《红楼梦》改编
    第一节 影片《红楼梦》与《金玉良缘红楼梦》的影像改编实践
        一、情节改编的创新性尝试
        二、宝黛爱情与林黛玉形象的着意彰显
        三、黄梅调唱段审美功效的发挥
    第二节 影片《红楼春梦》对《红楼梦》的异色化改编
        一、情色强化中的原着精神旁置
        二、人物形象由复杂到扁平的易变
        三、“红楼”影像化的后现代文化表征
        四、电影商业性主导下的异色改编
第四章 邵氏电影中的《聊斋志异》改编
    第一节 影片《倩女幽魂》对《聊斋志异》的影像改编
        一、女性才情的融注与强化
        二、男性“家国情怀”的影像呈现
    第二节 影片《狐鬼嬉春》对《聊斋志异》的喜剧影像诠释
        一、原着中“才艺生情”模式的诙谐性戏仿
        二、诙谐讽刺中的劝诫功用
        三、《聊斋》喜剧影像诠释的文化语境
第五章 邵氏电影中的《三侠五义》改编
    第一节 影片《七侠五义》的影像改编实践
        一、原着情节的“逐层微缩”
        二、情节悬念的影像强化
        三、原着人物呈现的不足
    第二节 影片《冲霄楼》对《三侠五义》的改编
        一、悬念手法的巧妙运用
        二、原着诙谐色彩的影像呈现
        三、导演创作意识的鲜明折射
    第三节 影片《御猫三戏锦毛鼠》的喜剧改编实践
        一、原着情节的非常规改编
        二、喜剧诠释中的改编失当
第六章 邵氏电影中的《西游记》《金瓶梅》等小说的改编
    第一节 邵氏《西游记》电影对原着女性的影像呈现
        一、原着女性反面色彩的影像强化
        二、女性形象官能意味的含蓄性投射
    第二节 影片《金瓶双艳》《风流韵事》对《金瓶梅》的改编
        一、原着女性形象的影像塑造
        二、原着劝诫意识的影像彰显
        三、原着性爱情节的艺术化呈现
        四、原着世情色调的影像渲染
    第三节 影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对原着的情节改编
        一、原着情节的生发与改易
        二、原着情节戏剧性的影像强化
        三、黄梅调唱段叙事功能的发挥
第七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总体特征与商业性对其的影响
    第一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的情节改编
        一、原着情节改编的类型区辨
        二、改编方式择取的内在因由
    第二节 邵氏电影对明清小说人物的艺术重塑
        一、类型片整合中的原着人物塑造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独特观照
        三、原着人物重塑的多重原因
    第三节 电影商业性对邵氏电影改编明清小说的影响
        一、电影商业性对原着情节改编的影响
        二、原着改编的类型电影整合
        三、商业运作中的原着人物扁平化
第八章 邵氏着名导演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第一节 张彻对明清小说的武侠影像书写
        一、明清小说的武侠式呈现
        二、原着情节易变中的人物重塑
        三、改编创作中的电影“作者”书写
    第二节 李翰祥的明清小说改编观念
        一、改编创作中思想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二、原着女性形象的彰显与审视
        三、改编创作中的影像语言运用
第九章 明清小说电影与文学再诠释之比较——以李翰祥与高罗佩的创作为例
    第一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相似性
        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彰显
        二、真实复杂人性的细腻描摹
        三、传统文化的丰富呈现
        四、文化思辨意识的投射
    第二节 李翰祥与高罗佩对明清小说再诠释的差异性
        一、再诠释具体对象的差异
        二、再诠释媒介、手段的差异
        三、再诠释创作中“缩减”与“扩展”的差异
        四、文化增殖方面的差异
        五、再诠释差异产生的多重原因
第十章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影响
    第一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其后香港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二、影像诠释的不同之处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与内地电影此类创作的比较
        一、影像改编的相似之处
        二、影像诠释的内在差异
        三、改编差异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邵氏电影明清小说改编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一、商业电影模式与明清小说改编的融合
        二、改编拍摄技法的积极探索
        三、改编创作中的文化思辨意识
        四、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的历史地位
结语
附录 香港邵氏明清小说题材电影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三、其他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一 低潮期
        二 高峰期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一 单行本
        二 期刊杂志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一 译者身份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一 改编
        二 删减
        三 遵循原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致谢

(5)《西游记》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异类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西游记》中的女性异类形象
    第一节 四个非妖怪形象
    第二节 妖怪形象
第二章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异类形象
    第一节 无善恶类女性异类形象
    第二节 性恶类女性形象
    第三节 性善类女性异类形象
第三章 《西游记》和《聊斋志异》女性异类形象比较
    第一节 两部作品中女性外貌形象,超能力和武器的对比
    第二节 两部作品中女性异类形象性情的对比
第四章 《西游记》与《聊斋志异》女性异类形象的成因
    第一节 《西游记》中女性异类形象的成因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中女性异类形象的成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

(6)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Research Significance
0.3 Research Methodology
0.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Previous Translation Studies Based on Bourdieu’s Sociology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Liaozhai zhiyi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Pierre Bourdieu and His Sociology Theory
2.2 Three Core Concepts of Bourdieu’s Sociology Theory
2.3 Interrelated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Core Concepts
    2.3.1 Interrelated Relations between Field and Habitus
    2.3.2 Interrelated Relations between Field and Capital
    2.3.3 Interrelated Relations between Habitus and Capital
2.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Core Concept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2.4.1 Translation Field
    2.4.2 Translator’s Capital
    2.4.3 Translator’s Habitus Chapter Three The Fields and Capital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1 Relevant Field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1.1 Power Field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1.2 Literary Field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1.3 Translation Field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2 Relevant Capital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3.2.1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Pu Songling and Liaozhai zhiyi
    3.2.2 The Life Trajectory and Capital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Chapter Four The Two Translators’Habitu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iaozhai zhiyi
4.1 Analysi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Habitus in the Macro Level
    4.1.1 The Choice of the Work
    4.1.2 The Choice of the Tales
    4.1.3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ronicler of the Strange Comments”
    4.1.4 The Paratexts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4.2 Analysis of the Two Translators’ Habitus in the Micro Level
    4.2.1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Book
    4.2.2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s of the Tales
    4.2.3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ales Chapter Five The Surveys on the Recep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and Chinese Literature Outward-going
5.1 The Surveys on the Reception of the Two Translations
    5.1.1 The Online Surveys on the Two Translations
    5.1.2 A Questionnaire on John Minford’s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5.2 Chinese Literature Outward-going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x

(7)《聊斋志异》魅形象美学意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魅形象——《聊斋》的审美对象
    第一节 魅形象何谓
        一、古今之“魅”释义
        二、发展中的魅形象
    第二节 《聊斋》多维呈现的魅形象
        一、魅形象的类别:鬼魅、物魅、仙魅
        (一) 《聊斋》魅形象之鬼魅
        (二) 《聊斋》魅形象之物魅
        (三) 《聊斋》魅形象之仙魅
        二、魅形象的原形:植物、动物
        (一) 《聊斋》魅形象之植物
        (二) 《聊斋》魅形象之动物
        三、魅形象的直观呈现:多样人形
第二章 美的生存——魅形象的生存状态
    第一节 多具人情
        一、笑中藏情
        (一) 爱美之情
        (二) 欲入世之情
        (三) 对爱的追求之情
        二、以情唤情
        (一) 爱情
        (二) 亲情
        (三) 友情
    第二节 兼具物性
        一、物性主体化
        二、物性诗意化
    第三节 神异特性
        一、变幻形体
        二、无所不知
    第四节 魅形象生存状态的审美之维
        一、本真自然的人性之美
        (一) 魅从烟火肯收心
        (二) 跟着世情去冒险
        二、和合共生的生存之境
第三章 现实意义——《聊斋》魅形象的生存观旨归
    第一节 魅形象美的生存的理论阐释
        一、魅何以生:孤愤造魅
        二、魅何以存:沾溉“庄列”
        (一) 沾溉《列子》之“享乐”生存
        (二) 私淑庄子之“物化”生存
    第二节 《聊斋》魅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大团圆结局的召唤:向美而生
        二、做新生的超然入世者:魅在心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聊斋志异》“花妖狐魅”中的史实与话语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由虚幻达成的病态美
二、虚幻达成的修辞策略
三、虚幻女性的文化史意义

(10)论国学“小说”观对文言小说的影响——以《聊斋志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学 “小说”观的核心及其影响
二、偏正结构的 “小”说观念
三、《聊斋志异》的 “小”说特点
四、《聊斋志异》中的 “大”题材
五、子书与 《聊斋志异》的微型叙事

四、《莲花公主》、《绿衣女》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聊斋志异》精怪题材小说研究[D]. 林雪媛. 青岛大学, 2021
  • [2]论《聊斋志异》所写舞态及其人物风韵之美[J]. 翟瑞.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0(04)
  • [3]香港邵氏电影中的明清小说改编研究[D]. 王凡.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西游记》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异类形象比较研究[D]. 吕晶. 长江大学, 2019(12)
  • [6]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聊斋志异》英译研究[D]. 高晓鹏.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11)
  • [7]《聊斋志异》魅形象美学意义探析[D]. 李红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聊斋志异》“花妖狐魅”中的史实与话语建构[J]. 王昕,王妍. 河北学刊, 2014(04)
  • [10]论国学“小说”观对文言小说的影响——以《聊斋志异》为例[J]. 王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1)

标签:;  ;  ;  ;  ;  

《莲妃》与《绿衣女郎》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