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技术转型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贾玉树[1](2021)在《国防科技史、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区别》文中提出国防科技史、军事技术史、军事装备史属于科技史领域三个不同性质的新兴学科。叙事主体或者隶属于国家,或者隶属于军队;或者是防御性的,或者是攻击性的;或者属于精神的范畴,或者属于物质的范畴等。总体看来,三者在历史叙事主客体、核心理念、编史纲领、体系结构、总体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关泠[2](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刘微[3](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申达宏[4](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陈睿虎[5](2018)在《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着眼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从国家战略高度就科技兴军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战略部署。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接力运用科技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对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展开研究。从国际大势、国内现实基础以及我军自身建设三个维度来看,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深深扎根于所处时代,是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产物。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科学系统、内涵丰富,可以概括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优化、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六个方面。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此同时,推动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指导实践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需要各级在落实、深化和具体化上下功夫,不断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胡浡洲[6](2018)在《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文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大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必须完善国防工业产业组织基础,优化国防工业市场结构,以确定最优市场集中度为重点。这既是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此,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国防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围绕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及优化这个主题,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与估算、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及启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对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运用绝对集中度与相对集中度的测度手段,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资本、销售以及利润集中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不高,属于低、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产业内不存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大型企业,排名前几位企业的规模相近,市场集中度的变化不明显,产业内不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然后,对影响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我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主要受到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市场进入壁垒、历史和政治因素、国际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数据,构建了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需求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较大的负相关关系,市场需求的增加会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阻碍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企业技术与市场集中度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大型军工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掌握核心科技;市场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度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由航空工业自身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第三,在分析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标准,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模型表明,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不仅由我国国防支出需求函数、国防工业企业的需求与成本函数的参数决定,还受到上期国防支出、其他国家(地区)当期国防支出、当期实际国民收入和上期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并以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数理模型为基础,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市场最优集中度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最优企业数量应少于现有企业数量,即市场最优集中度高于现在的市场集中度,说明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结构优化必须首先提升其市场集中度。第四,对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与特征,发现美国国防部为使其国防工业在美国国防经费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保持美国的军事技术优势与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推动军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也随之不断提升,从而得出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改革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操作性与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论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判断标准。论文以是否同时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市场出清为判断是否实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标准,综合考虑了军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国防工业的社会效益。二是构建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与拟合得出的参数得到一个明确的最优企业数量的值,可以十分清晰地得到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三是得到了我国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精确数值。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较为精确地得到了其市场最优集中度的具体数值。
夏宇[7](2017)在《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文中提出实现武器装备科学、优质、高效发展是各国装备采办建设的重点。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装备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武器装备发展全过程应当充分发挥需求的牵引作用和技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本文以F-22战机项目为研究对象,综析了装备发展两种动力的历史演变、主要特征、论证框架、发展策略以及装备发展动力争论的演变。剖析了 F-22项目的研制背景、发展历程、开发策略、审查制度,并分析了 F-22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动力。从参与主体、决策支持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军装备研制项目发展过程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与特点,从体制机制、采办文件和机构设置三个角度,系统评析了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的融合。基于F-22项目中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一是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二是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三是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四是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马文佳[8](2016)在《当代军事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分析》文中指出军事技术革命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当代前的军事技术革命的产生背景和技术特点分析,可以展现出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前军事技术的特征,从理论的创新、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有力保障、编制体质精良化、提升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军事技术革命的特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完成机械化建设的基础上,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当代军事技术以核武器和信息化等高科技武器为主体,介绍了对核武器的认识与毁灭性后果,又分析了新材料新技术在技术革命中起到的作用。通过梳理、分析、研究人类社会军事技术变革的过程,探讨军事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相互联系与制约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社会向新格局快速发展着。
王春晖[9](2015)在《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的文化育人观认为,文化相对于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塑造人。文化将自身蕴含的元素传递给浸染在文化当中的人,长久以后,人便会形成一种与文化相一致的精神取向。这就是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后文均简称“哈军工”)在办学中形成的哈军工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文化,研究、利用哈军工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对于新时期改革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德育主体日益提高的德育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哈军工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分析了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文化来源和核心要素等,依据改进德尔菲法得出了哈军工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整体框架,对哈军工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系统研究哈军工文化的基础上,论述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首先,论述了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优势、内涵和德育机理。列举了哈军工文化在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四严三老”的作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德育优势。分别论述了哈军工的精神、学术、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及其在引领导向、精神塑造、凝聚激励、行为约束等四方面的德育价值内涵。其次,论述了哈军工文化在丰富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等方面的德育价值表现。最后,针对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不足和成因,提出了哈军工文化德育价值弘扬应该坚持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国防现代化的两个目标定位以及应当坚持的原则和规律,紧密围绕育人,提出了弘扬策略,包括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切入点,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等。
张小克[10](2015)在《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转型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国家的产生出现了战争,而自从有了战争就有了军事技术。在人类长期的军事战略实践中,人类不断地总结经验,将科学技术与发明运用于军事战争领域,从而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军事技术发展史。本文主要从军事技术与军事技术转型概述、历史上军事技术转型的案例和军事技术转型的主要特性三个方面对军事技术转型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军事技术转型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技术转型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国防科技史、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国防科技史与军事技术史的区别 |
二 国防科技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区别 |
三 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区别 |
第一,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内涵及其本质不同。 |
第二,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外延及其属性不同。 |
第三,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编史纲领和体系结构不同。 |
第四,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总体特征不同。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
三 新欧亚主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
一 谋略性 |
二 务实性 |
三 可行性 |
四 机制性 |
五 持续性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 |
2.1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 |
2.1.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 |
2.1.2 世界新军事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
2.2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的坚实基础 |
2.2.1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科技兴军提供强劲经济支撑 |
2.2.2 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为科技兴军提供坚实基础和动力 |
2.3 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
2.3.1 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军建设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突出矛盾 |
2.3.2 “两个差距很大”“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
第三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
3.1.1 科技创新是推动战斗力基本构成要素变革的决定力量 |
3.1.2 信息技术是现代战斗力生成的主导因素 |
3.1.3 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核心支撑 |
3.2 加快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体系 |
3.2.1 坚持作战需求的根本牵引 |
3.2.2 坚持体系建设思想 |
3.2.3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
3.2.4 坚持质量至上 |
3.2.5 坚持实战化运用 |
3.3 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科技人才队伍 |
3.3.1 加紧集聚大批高端科技人才 |
3.3.2 突出抓好急需军事科技人才培养 |
3.3.3 着力提高官兵科技素养 |
3.4 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优化 |
3.4.1 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 |
3.4.2 优化兵力规模构成 |
3.4.3 以技术发展驱动编成创新 |
3.4.4 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
3.5 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3.5.1 抓好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研究 |
3.5.2 加强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 |
3.5.3 加快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 |
3.5.4 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 |
3.5.5 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
3.6 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 |
3.6.1 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 |
3.6.2 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 |
3.6.3 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 |
3.6.4 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 |
第四章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及实践要求 |
4.1 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习近平强军思想重要组成部分 |
4.1.2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技术思想 |
4.1.3 继承和发展了我党科技强军思想 |
4.2 贯彻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
4.2.1 牢固确立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指导地位 |
4.2.2 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
4.2.3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创新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 |
4.2.4 加强科技运用,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产业和市场 |
1.2.2 市场结构 |
1.2.3 市场集中度 |
1.2.4 市场结构优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市场集中度 |
1.3.2 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 |
1.3.3 市场最优集中度 |
1.3.4 国防工业市场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1.1 哈佛学派 |
2.1.2 芝加哥学派 |
2.1.3 其他主要学派 |
2.2 基于市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1 罗宾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2 贝恩和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 |
2.2.3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市场结构分类 |
2.3 .市场集中度的测度方法 |
2.3.1 行业集中度 |
2.3.2 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 |
2.3.3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2.3.4 勒纳指数 |
2.3.5 熵指数 |
2.3.6 哈莱-克依指数 |
2.4 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 |
2.4.1 市场需求因素 |
2.4.2 企业技术因素 |
2.4.3 市场进入壁垒因素 |
2.4.4 历史和政治因素 |
2.4.5 国际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3.1 市场集中度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 市场集中度测度数据的选择 |
3.2.1 投入指标数据 |
3.2.2 产出指标数据 |
3.3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现状分析 |
3.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3.3.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集中度的测度 |
3.4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数据 |
3.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理论模型 |
4.1 市场最优集中度的界定 |
4.2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 |
4.2.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决定因素 |
4.2.2 国防支出需求:理论模型 |
4.2.3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理论分析 |
4.3 基于经济绩效的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理论模型 |
4.3.1 基本思路与前提假设 |
4.3.2 基于经济绩效的最优集中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以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 |
5.1 我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实证分析 |
5.1.1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最优市场集中度的估算 |
5.2.1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需求函数的估算 |
5.2.2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企业成本函数的估算 |
5.2.3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市场最优集中度的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以美国国防工业为例 |
6.1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历史演进 |
6.1.1 冷战结束前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1.2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的演进 |
6.2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的特征 |
6.2.1 政府干预色彩浓厚 |
6.2.2 以主系统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为主 |
6.2.3 兼并方式以友好收购为主 |
6.3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动因分析 |
6.3.1 国防经费不断减少 |
6.3.2 保持军事技术优势 |
6.3.3 追求规模经济与市场份额 |
6.4 美国国防工业集中度提高的影响 |
6.4.1 军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政策影响力日渐增强 |
6.4.2 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国防保护主义程度加深 |
6.4.3 垄断问题日益增加,阻碍军转民进程 |
6.5 美国国防工业市场集中度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
6.5.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6.5.2 打造世界级军工企业集团 |
6.5.3 建立合理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 |
6.5.4 注重集中化专业化整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优化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
7.1.1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 |
7.1.2 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退出制度 |
7.2 增强大型军工企业实力 |
7.2.1 推动军工企业兼并重组 |
7.2.2 促进大型军工企业发展 |
7.2.3 提高大型军工企业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能力 |
7.2.4 专业化助推集团化 |
7.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7.3.1 构建反垄断监管体系 |
7.3.2 构建军工企业的监督考察机制 |
7.4 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
7.4.1 转变政府职能 |
7.4.2 提高行政效率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武器装备发展的两种动力机制 |
2.1 需求牵引机制 |
2.1.1 历史演变 |
2.1.2 主要特征 |
2.1.3 论证框架 |
2.2 技术推动机制 |
2.2.1 历史演变 |
2.2.2 发展特点 |
2.2.3 发展策略 |
2.3 对二者关系认知的演变 |
2.3.1 需求拉动论 |
2.3.2 技术推动论 |
2.3.3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 |
第三章 F-22项目的系统考察 |
3.1 F-22的发展历程 |
3.1.1 项目发展背景 |
3.1.2 F-22的研制历程 |
3.2 F-22项目的开发策略与审查制度 |
3.2.1 开发策略 |
3.2.2 审查制度 |
3.3 F-22项目发展动力分析 |
3.3.1 F-22战机项目中的需求牵引 |
3.3.2 F-22战机项目中的技术推动 |
第四章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融合机制与评析 |
4.1 美军装备发展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 |
4.1.1 参与主体 |
4.1.2 决策支持 |
4.1.3 特点分析 |
4.2 F-22项目中动力融合评析 |
4.2.1 体制机制上保障动力融合 |
4.2.2 采办文件上明确动力融合 |
4.2.3 机构设置上促使动力融合 |
第五章 经验总结 |
5.1 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 |
5.2 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 |
5.3 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 |
5.4 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当代军事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
(一)关于当代前军事技术革命历史演变的研究文献 |
(二)关于当代军事技术革命本质与特点的研究文献 |
(三)关于当代军事技术革命对社会影响分析的文献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当代前军事技术革命的历史演变 |
一、冷兵器时期军事技术革命 |
(一)爱德华一世的步兵革命 |
(二)帆船和弹丸革命 |
(三)冷兵器时期军事技术革命的特点 |
二、射击武器时期的军事技术革命 |
(一)火炮革命 |
(二)堡垒革命 |
(三)火药革命 |
(四)拿破仑革命 |
(五)射击武器时期的军事技术革命的特点 |
三、机械化时期的军事技术革命 |
(一)陆战革命 |
(二)海军革命 |
(三)机械化革命 |
(四)机械化时期的军事技术革命的特点 |
四、核武器与信息化时期的军事技术革命 |
(一)核武器革命 |
(二)信息化革命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当代军事技术革命本质与特点 |
一、当代军事技术革命的前提 |
(一)对核武器毁灭性后果和战争残酷性的认识 |
(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提供了技术前提 |
(三)综合国力成为各国竞争的根本点 |
(四)质量建军的需求 |
(五)来自新兴空间的军事威胁 |
二、当代军事技术革命的本质 |
(一)武器装备智能化 |
(二)编制体制精干化 |
(三)指挥控制自动化 |
(四)作战体系多维化 |
(五)战场空间网络化 |
三、当代军事技术革命的特点 |
(一)国际化趋势更加突出 |
(二)民族性更加凸显 |
(三)战争形态发生转变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当代军事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分析 |
一、改变国际军事力量对比 |
(一)冲击传统战争理念,实现安全战略调整 |
(二)加剧军事战略力量失衡 |
(三)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
二、保障国家安全 |
(一)军事技术的社会功能 |
(二)军事技术革命是提高国家安全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
三、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转换 |
(一)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密切相关 |
(二)军事技术转换为民用技术几种模式 |
四、推动社会变革 |
(一)军事技术变革势必推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
(二)军事技术革命成果需要社会变革巩固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支撑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文化学理论 |
2.1.1 大学文化学理论 |
2.1.2 文化选择理论 |
2.1.3 文化传播理论 |
2.2 德育理论 |
2.2.1 德育价值理论 |
2.2.2 德育内容理论 |
2.2.3 德育方法理论 |
2.2.4 德育环境理论 |
2.3 管理学理论方法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4 其他研究方法 |
第3章 哈军工与哈军工文化概述 |
3.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 |
3.1.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 |
3.1.2 哈军工的历史地位 |
3.1.3 党中央领导对哈军工的评价 |
3.2 哈军工文化的形成 |
3.2.1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
3.2.2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思想基础 |
3.2.3 哈军工文化的主体、次主体及附属文化来源分析 |
3.2.4 哈军工文化在办学实践中的蕴育、形成与升华 |
3.2.5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核心要素——陈赓的办学思想 |
3.3 哈军工文化的构成 |
3.3.1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产生 |
3.3.2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
3.3.3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权重 |
3.3.4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
3.3.5 哈军工文化构成框架 |
3.4 哈军工文化的内涵分析 |
3.4.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内涵 |
3.4.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内涵 |
3.4.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内涵 |
3.4.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内涵 |
3.4.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分析 |
4.1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
4.1.1 哈军工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
4.1.2 哈军工文化是德育实践的最佳载体 |
4.1.3 德育实践是哈军工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依托 |
4.1.4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互通渗透 |
4.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优势 |
4.2.1 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 |
4.2.2 “四严三老”的作风 |
4.2.3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 |
4.2.4 至真至善的工学境界 |
4.2.5 严格规范的军人养成 |
4.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 |
4.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内涵分析 |
4.4.1 引领导向价值 |
4.4.2 精神塑造价值 |
4.4.3 凝聚激励价值 |
4.4.4 行为约束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表现 |
5.1 丰富德育内容 |
5.1.1 对基础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2 对主导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3 对拓展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2 深化德育方法 |
5.2.1 对说理教育法的深化 |
5.2.2 对情感陶冶法的深化 |
5.2.3 对意志磨练法的深化 |
5.2.4 对行为实践法的深化 |
5.3 优化德育环境 |
5.3.1 对触摸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2 对引领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3 对参与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弘扬 |
6.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现状 |
6.1.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载体 |
6.1.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成绩和不足 |
6.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目标定位 |
6.2.1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2 以服务国防现代化为目标 |
6.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原则 |
6.3.1 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 |
6.3.2 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
6.3.3 动态的继承传扬原则 |
6.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规律遵循 |
6.4.1 按序重构规律 |
6.4.2 互补互促规律 |
6.4.3 连锁传感规律 |
6.5 服务育人弘扬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对策 |
6.5.1 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的切入点 |
6.5.2 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 |
6.5.3 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的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 |
6.5.4 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 |
6.5.5 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哈军工培养出的院士名录 |
附录2 :哈军工培养出的将军名录 |
附录3 :哈军工培养出的高等院校的校长、党委书记名录 |
附录4 :哈军工及哈军工人创造的“共和国第一”的科研成果 |
附录5 :文献分析法得出的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 |
附录6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调查表 |
附录7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情况汇总表 |
附录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统计情况表 |
附录9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意见的集中、离散、协调程度计算结果 |
附录10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11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矩阵 |
附录12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旋转成分矩阵 |
附录13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解释的总方差 |
附录14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转换矩阵 |
附录15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5和主因子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载荷结构 |
附录16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重要程度专家意见评分调查表 |
附录17 :哈军工文化一级子系统重要程度比较表 |
附录1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权重值及排序情况表 |
附录19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载体中国家珍贵文物分布统计表 |
(10)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转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事技术与军事技术转型概述 |
(一) 军事技术 |
(二) 军事技术转型 |
二、历史上军事技术转型的案例 |
三、军事技术转型的主要特性 |
四、军事技术转型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防科技史、军事技术史与军事装备史的区别[J]. 贾玉树.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1(04)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3]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4]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5]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论述研究[D]. 陈睿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国防工业市场最优集中度研究[D]. 胡浡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D]. 夏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当代军事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分析[D]. 马文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9]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 王春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1)
- [10]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转型初探[J]. 张小克. 才智, 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