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1](2021)在《主持人语》文中研究指明绵延不息的漳河、沁河等河流哺育了历史悠久的晋东南文化,晋东南方言作为晋东南文化的载体,将这一区域的乡音乡韵乡味浓郁地展现出来。近年来,随着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进,加强方言文化的保护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引起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对晋东南方言的特点进行全面探讨和解读,不仅可以推动这一区域的方言文化保护,而且可以为国家语言资源的保护和语言扶贫、语言应急能力等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本期专题包括五位中青年学者的文章,涉及方言习得调查、方言本体共时描写、历史溯源和方言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韦秋培[2](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认为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章燕辉[3](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郭泽琪[4](2020)在《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临县三弦书,是流传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及周边县区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因主奏乐器为三弦,当地人又称“三弦书”,又因主要演唱艺人均为盲人,故又称之为“盲人说书”。无论是“三弦书”亦或是“盲人说书”,在三晋大地不同的文化区域内都顽强着彰显着自己不同的生命力。临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不仅形成了落后且封闭的自然区域,而且使该区域内的文化特征呈现出传承方式的单一性,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民俗风情的质朴性,艺术面貌的原声性。“临县三弦书”不仅具有民间说唱艺术之特征,更具有区域文化之魅力,其置身于具有浓厚的黄河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底蕴的文化区域中。故本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试图通过临县三弦书这一音乐形态事象,挖掘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区域文化之特征。全文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区域文化的理论阐释”,该章节笔者首先整理了音乐学界对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学说,为笔者的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临县的区域文化环境进行阐释;最后依据方言语音特点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亚文化区。第二章“临县三弦书音乐本体分析”,该章节笔者从临县三弦书的“说”、“唱”、“表”三个方面的形态特征逐一论述,对临县三弦书的音乐本体展开详细的分析。第三章“临县三弦书区域文化特征之解读”,该章节笔者透过临县三弦书的音乐本体,从“器”、“人”、“俗”等不同的方面层层递进,将活态的三弦书与历史接通,从而挖掘出隐藏其后的区域文化之特征。第四章“分析比较三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该章节笔者首先整理了三晋大地不同文化区内的说唱音乐种类;然后选取“三弦书”这一说唱载体为例,对不同文化区内的霍州三弦书、沁州三弦书、平遥弦子书以及忻州三弦书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其区域文化之特征。临县三弦书作为该区域内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活跃于当地民众生活中,依附于该区域文化得以发展传承。笔者从整体认知意义上,透过临县三弦书这一音乐事象,挖掘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张金叶[5](2020)在《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山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文化积淀悠久深厚,深入挖掘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蕴含的精神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文以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晋东南地区村志文献记录为依托,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资料,研究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现有的文化资源,这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概述;第二章是传统村落文化相关理论的概述,阐述了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逻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第三章是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多样构成、价值内涵和传承的现实意义;第四章是对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了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的成效,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第五章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三个角度提出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措施。本文以期通过对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研究,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新应用,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与发展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过程中,使敬畏自然、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的价值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使留在村中的文化传承者与继承者增强对优秀的传统村落文化的认同感,使文化的精华部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发挥文化的当代价值。
高磊[6](2020)在《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话,是诗歌产生的源头。神话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拓展了诗歌的取材范围。诸多诗人受到神话独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借鉴和吸收神话因素进行创作,使诗歌与神话完美融合。唐诗中大量的神话典故,既起到了保存神话的作用,又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效果。唐人将神话故事、神话意象、神话思维与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境界。本论文选取唐诗中的日月神话为研究对象,分八章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神话。唐诗中的日神,既有“耀灵”“东君”“朱明”“大明”之名,又有“日灵”“阳灵”“灵晖”和“郁仪”之称。唐人应制诗中常以日喻唐皇,又与“捧日”典故融合,表达效忠、侍奉、守护君王之心。《淮南子·天文训》描绘了日行轨迹及行至之处的称谓,唐诗中常见的有“旸谷”“咸池”“扶桑”“蟠木”等日出之所和“崦嵫”“虞渊”“桑榆”等日入之处。唐诗中的“若木”有两种含义,既是东方扶桑,又是西极若木。此外,《淮南子》记述的“朏晨”“正中”“晡时”“高舂”“下舂”等日行各时段之称谓,唐诗中亦可见之,且多用其本义,表示时间。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神话。唐人将以“日乌”为诗歌意象,既以咏日,又以咏乌,或将二者融合,亦或以之代指太阳。因《淮南子》等古籍有“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乌尽死”的记载,又产生了“羿射九日”的神话。古籍中的“羿”形象,可归纳为三种:“实有的历史人物”“箭靶’式人物”和“神话人物”。神话之羿所为之事,与历史之羿有密切联系。唐诗中的“羿”亦不离以上三种形象。羿射九日,落入大海,是为沃焦,又称尾闾、归塘。这些意象也在唐诗中出现,用以表达不同的诗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羲和”在古籍中有“日母”“历官”“日御”三义。三者之间互有关联,反映了神话的历史化和神话自身的演变。而“日御”之义是唐代羲和神话的主流。唐人将羲和神话意象与车、轮、鞭、辔、鞅等车马驾意象两两融合,并将“羲和驭日”典故引申化用为多种诗意表达。唐诗中的“羲和”及其相关意象,既代指太阳亦转指岁时,寄寓了时间的昼夜不停和转瞬即逝,抒发了诗人们对暮年的感喟和因时光易逝而引起的人生之叹,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追求和突破生命限制的愿望。“日车”“六龙”除了其中所含有的时间寓意之外,“日车”又衬托物之高、险,“六龙”又有“天子之驾六马”和“《易》乾卦的六爻”等义。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夸父逐日和鲁阳挥戈却日神话,二则神话本身寄寓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但唐诗在化用二典时却不独从神话本身的抗争寓意出发,而是结合诗人自身的理解,进行多种解读。夸父逐日的神话本身有“远大抱负”“不自量力”等多重寓意,唐人从不同的角度化用于诗中,表达了诸多不同的情感。鲁阳却日神话在唐诗中用作咏戈之典、咏军阵之典、咏日之典,既以之状军威之盛,又寄寓了人有回天之力和希望能驻景留时之意。而在李白《日出入行》诗中,却否定了鲁阳的“回天之力”,展现了诗人合于大道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嫦娥又作恒娥、常娥、姮娥,其窃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谓之奔月神话。目前可知的秦简《归妹》卦辞、《文选》引《归藏》《淮南子》等文献中均有奔月神话的相关记载,故事情节在东汉张衡《灵宪》的记载中已然完备。嫦娥的形象经文学作品的流传与修饰逐渐鲜活起来。唐人将嫦娥奔月神话中长生不死、孀居孤苦、去而无返三大主题蕴含诗中,用以抒情言志。这些诗中的嫦娥是女神的形象,并升华成为美人意象。嫦娥不仅用来比喻美人和衬托美好事物,其作为月亮的代称也在诗中出现。唐人对于嫦娥窃药之事又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表现出多种态度。第六章是论述了唐诗中“蟾蜍”与食月诗歌。因为古人对月之轮廓无光之处的直观认识和蟾蜍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化为蟾蜍的神话等原因,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故而把月蚀之时的月亮残缺,想象成因蟾蜍啮食所致,谓之“蟾蜍食月”。月有后宫群臣的寓意,故而唐诗中的食月诗常作为诗人抒发政治感慨的工具。卢仝歌行体《月蚀诗》是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中有一定数量的涉蟾蜍诗,多以“蟾蜍”代指月亮。第七章是对唐诗中“月兔”进行文化阐释。《楚辞·天问》“顾菟在腹”,王逸以“月中顾望之兔”释之,月兔神话由此而生。唐人涉月诗中常言及月兔,称之为“顾兔”“玄兔”“白兔”“玉兔”“阴兔”“金兔”等。“顾菟”之义,学术界有“月兔说”“蟾蜍说”“蟾兔说”“月虎说”四说。在唐诗中,有“月兔”“蟾蜍”两种释义。“玄兔”之称,解释了月中兔的来源,亦即“阴影说”。“白兔”寓意长寿,故唐人化用“白兔捣药”的神话入诗,借之抒情言志。“玉兔”既是“白兔”的喻称和美称,又暗指其为天上之兔。而且“玉兔”“阴兔”“金兔”之称与阴阳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联。因兔代指月,故唐诗以“兔轮”“兔钩”“兔影”“兔辉”来写月,以“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流逝。唐诗中月兔的不同称谓,是我国传统文化多样化的沉淀,从中亦可窥探月兔神话的起源。第八章是对唐诗“月桂”的意象及其寓意进行探析。《淮南子》记载“月中有桂树”,《安天论》又有“月中仙人桂树”之说。唐代时产生的“吴刚伐桂”和“月落桂子”进一步丰富了月桂神话。唐人化用月中桂树的典故,以写月、咏桂、誉美人、赞贤达,或以“桂”代指月亮。又将月中桂的神话意象与科举寓意结合,使之成为了功名的象征。唐诗尤其是中晚唐诗歌以月桂喻功名者甚多,而且因“蟾宫”之说而衍生出“蟾宫折桂”的熟语。月中桂树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为唐人喜用,以表达对功名的追求。
于菁竹[7](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符娅[8](2020)在《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被吴地的人民所认同并辐射到周边地区。苏锡常地区的人们对吴文化的认同是非常坚定的,因此会积极探索吴文化遗址,博物馆内也多方面展示吴文化因素。本文通过整理苏锡常地区吴文化遗址的概况以及博物馆对吴文化信息展示的情况,分析区域文化认同对考古或博物馆的影响,同时探析区域文化认同对区域的影响。苏州、无锡、常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这三个城市都与吴文化有密切联系,并且他们的吴文化核心也略有不同。苏州以吴国中后期的历史以及历代的影响为重点,无锡以吴国创始者太伯和梅里为当地吴文化的中心,常州则崇尚季札的品质。围绕着各个城市的吴文化重心,苏锡常地区当下还保存着许多吴文化记忆,如历史文献、民间故事、纪念地点或纪念活动、吴语吴歌等。吴文化作为苏锡常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文化,在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博物馆的建设中,都努力去发掘吴文化,并结合到社会生活中。苏锡常地区增强吴文化的认同,对于发展当地经济、传承吴文化、塑造文明城市等都有重要意义。不止吴文化,任何一个受到当今人们认同的古代区域文化,都会为当代人们构建特殊的古今身份,对于族群性格转变至关重要。
孙海燕[9](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张洞冀[10](2019)在《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游寿是福建东部沿海霞浦县人,是民国着名书法家胡小石的得意弟子,大书法家李瑞清所创金石书派的第三代传炬人。她是一位有才华的女书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书法家。作为具有极高文化修养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发展史上是相对较少的,她跨越民国、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几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她的书法具有非凡的创新性,对当代书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介于游寿在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的卓着学术成就,本文并未孤立地研究书法艺术,而是全面地对游寿的生平、学术文章和书法作品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游寿书法风格形成的滋养源,进而对其书法的分期重新作了考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手法,细致分析其书法各体取法来源以及窥探其对古代书迹的内化过程,可以更好地多维度地体现游寿书法风格变化发展的特点。对游寿书法的分期与来源进行分析是本论文的侧重点。此外,通过归纳、总结游寿的艺术思想理论,揭示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演变与其艺术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后学者的启示。
二、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相关概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汉江相关研究 |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
3.3 本章小结 |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
小结 |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
2.4.1 缘起——“一字师” |
2.4.2 实践——科技训诂 |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
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
3.3 人才培养 |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
3.3.2 人才培养结果 |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1. 结语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综述类 |
0.2.2 区域音乐研究类 |
0.2.3 三弦书类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资料法 |
0.3.2 田野考察法 |
0.3.3 形态分析法 |
0.3.4 比较研究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区域文化的理论阐释 |
1.1 临县的区域文化环境 |
1.2 临县文化区域之亚区划分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临县三弦书音乐本体分析 |
2.1 临县三弦书之“说” |
2.1.1 韵辙特点 |
2.1.2 词汇特点 |
2.1.3 唱词的节奏特点 |
2.2 临县三弦书之“唱” |
2.2.1 唱腔音乐 |
2.2.1.1 唱腔曲调 |
2.2.1.2 唱腔结构 |
2.2.2 伴奏音乐 |
2.2.2.1 伴奏乐器 |
2.2.2.2 伴奏音乐 |
2.3 临县三弦书之“表”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临县三弦书区域文化特征之解读 |
3.1 “器”之解读 |
3.2 “人”之解读 |
3.3 “俗”之解读 |
3.3.1 民俗个案 |
3.3.2 功能阐释 |
3.4 小结 |
第四章 分析比较三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 |
4.1 晋南文化区——霍州三弦书 |
4.2 晋东南文化区——沁州三弦书 |
4.3 晋中文化区——平遥弦子书 |
4.4 晋北文化区——忻州三弦书 |
4.5 小结 |
余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理论概述 |
2.1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概念解读 |
2.1.1 文化与传统文化 |
2.1.2 村落文化与传统村落文化 |
2.1.3 传承与文化传承 |
2.2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理论阐析 |
2.2.1 传统村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逻辑 |
2.2.2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时代指向 |
2.3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理论依据 |
2.3.1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遵循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
第三章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
3.1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多样构成 |
3.1.1 传统艺术 |
3.1.2 传统民俗 |
3.1.3 传统建筑 |
3.2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内涵 |
3.2.1 生态宜居:敬畏自然 |
3.2.2 民风和谐:与人为善 |
3.2.3 乡风文明:诚实守信 |
3.3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意义 |
3.3.1 加强文化自信 |
3.3.2 助推乡村振兴 |
第四章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
4.1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现实成效 |
4.1.1 建立了良好的建档保护机制 |
4.1.2 形成了对文化载体的保护意识 |
4.2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现实问题 |
4.2.1 传统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 |
4.2.2 文化传承的参与主体处于被动地位 |
4.2.3 文化传承资金来源单一 |
第五章 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措施 |
5.1 产业振兴:科学规划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旅游 |
5.1.1 深入挖掘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 |
5.1.2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
5.2 人才振兴:增强传统村落村民的文化自信 |
5.2.1 加强对村落村民的教育力度 |
5.2.2 加强传统村落传承文化基地建设 |
5.3 文化振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新时代网络技术相结合 |
5.3.1 建立以政府网络为主导的传播媒体 |
5.3.2 采用多传媒途径宣传文化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晋东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访谈提纲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6)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
四、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一章 唐诗中的日神及日之出入 |
第一节 日神之名 |
第二节 日出之处 |
第三节 日入之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诗中的阳乌与后羿射日 |
第一节 日乌意象:咏日与咏乌 |
第二节 古籍所载“羿”之形象 |
第三节 唐诗之“羿”及射日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诗中的羲和与驭日神话 |
第一节 羲和神话起源及其演变 |
第二节 唐诗中的“羲和”含义 |
第三节 “羲和驭日”诗歌引申 |
第四节 羲和驾驭:日车与六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诗中的逐日、却日神话 |
第一节 唐诗中的夸父逐日神话 |
第二节 唐诗中的鲁阳却日神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诗中的嫦娥与奔月神话 |
第一节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 |
第二节 唐诗中奔月神话主题 |
第三节 嫦娥形象:美的化身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诗中的蟾蜍与食月诗歌 |
第一节 月中有蟾蜍的观念来源 |
第二节 唐代的“蟾蜍食月”诗 |
第三节 《月蚀诗》的相关问题 |
第四节 以“蟾蜍”代月的唐诗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诗中的月兔及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顾兔”四说及唐诗释义 |
第二节 “玄兔”及月兔来源诸说 |
第三节 “白兔”及月中捣药神话 |
第四节 “玉兔”诸称的多重内涵 |
第五节 “兔”在诗中的借代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唐诗中的月桂意象与寓意 |
第一节 月中桂树异名及源流 |
第二节 月中桂树的诗歌意象 |
第三节 月中桂树的功名寓意 |
第四节 月宫传说及蟾宫折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本文关于“苏锡常”概念的界定 |
(二)何为“吴文化” |
(三)“区域文化”的定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吴文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锡常与吴文化 |
第一节 吴文化概况 |
一、古吴国的创立与发展 |
二、吴文化的形成 |
三、吴文化区域的划分 |
第二节 苏锡常与吴文化的联系 |
一、苏州与吴文化的联系 |
二、无锡与吴文化的联系 |
三、常州与吴文化的联系 |
四、苏锡常对吴文化认同的表现 |
第二章 苏锡常商周遗址和吴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及现象阐释 |
第一节 苏锡常商周遗址和吴文化博物馆概况 |
一、遗址 |
(一)木渎古城遗址 |
(二)春秋淹城遗址 |
(三)阖闾城遗址 |
(四)梅里商周遗址 |
二、墓葬 |
(一)真山大墓 |
(二)馒首山土墩墓 |
三、博物馆 |
(一)中国吴文化博物馆 |
(二)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
第二节 苏锡常吴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的展示情况 |
第三节 现象阐释 |
第三章 苏锡常吴文化探索的相关问题探讨与意义 |
第一节 苏锡常在吴文化探索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
一、梅里的具体位置 |
二、阖闾城与苏州、无锡的关系 |
三、鸿山遗址博物馆三点现象 |
第二节 苏锡常积极探索吴文化的意义 |
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二、建立社会道德体系 |
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
四、塑造特色旅游区域 |
第四章 苏锡常吴文化认同对构建古今身份的启示 |
第一节 吴文化与苏锡常地区的古今身份构建 |
第二节 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对构建族群古今身份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10)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游寿书法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创新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游寿及其学术渊源与成就 |
1.1 游寿其人 |
1.2 游寿的金石学渊源 |
1.3 游寿的古文字学成就 |
第二章 游寿书法的分期与分体探析 |
2.1 游寿书法概观 |
2.2 游寿书法创作分期 |
2.2.1 墨海初涉学颜鲁(1928年之前) |
2.2.2 书风初定阶段(1928-1942) |
2.2.3 风格渐成阶段(1942-1975) |
2.2.4 臻于化境阶段(1975-1994) |
2.3 游寿书法分体探源 |
2.3.1 篆书取法探源 |
2.3.2 隶书取法探源 |
2.3.3 楷书取法探源 |
2.3.4 行书取法探源 |
第三章 游寿的书学观点与审美理念 |
3.1 游寿学书方法论 |
3.2 游寿的书法学养论 |
3.3 游寿的书法审美论 |
第四章 游寿书法的启示 |
4.1 取法乎上 |
4.2 字外之功 |
4.3 碑帖兼融 |
4.4 空间挖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东南方言与东南文化论纲(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持人语[J]. 王利. 长治学院学报, 2021(03)
- [2]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4]从“临县三弦书”看说唱音乐的区域文化特征[D]. 郭泽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5]晋东南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研究[D]. 张金叶. 青海大学, 2020(02)
- [6]唐诗中的日月神话论稿[D]. 高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区域文化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建设 ——以苏锡常吴文化为例[D]. 符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游寿书法分期与分体探源研究[D]. 张洞冀. 山西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