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2004年5月15日云南省富宁特大暴雨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霜[1](2019)在《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暴雨灾害是我国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的同时通常伴有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兼受复杂的地理环境影响,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和历时短等特点,是华南区域频发暴雨降水的主要地区之一。基于广西1961-2017年共57a的前汛期暴雨强降水数据,文章综合运用EOF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讨论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广西地形对前汛期暴雨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天气学诊断法,总结归纳出广西1961-2017年期间前汛期暴雨的发展规律、形成机理和年际变化特征。进一步根据广西地形分布和降水气候特征,将广西分为3个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基于KPCA特征提取方法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智能计算集合客观预报模型,对广西前汛期暴雨进行实际预报预测。得到以下结论:(1)在地形影响下,广西地区前汛期暴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东北多,西南少,有3个高值中心和1个低值中心,高值区分别是融水、永福等桂北地区,桂中北地区的金秀、蒙山等地以及东兴等沿海地区,低值区为宁明一带。(2)广西前汛期暴雨总量的年际变化显着,存在明显的1-2a、4-6a的短周期变化,以及24a左右的长周期变化。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广西前汛期暴雨降水量整体变化较为平缓,突变不明显。(3)采用EOF方法对广西前汛期暴雨总量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发现,第一模态为全区一致性且呈由东到西递减分布,高值区位于临桂、永福和来宾等地,低值区位于桂西北地区,方差贡献率为30.14%。第二模态为西北-东南反向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东兰、田东等地,桂东南大片地区为负值区,方差贡献率为12.21%。第三模态为南北反向且由北向南递减分布的空间格局,高值区位于永福、兴安等地,低值中心位于桂南地区,方差贡献率为9.4%。(4)采用EOF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广西前汛期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在20至-40之间,存在着3-4a的振荡周期,处于整体偏涝的类型。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在6至-6之间,呈下降趋势,存在一个12a左右的振荡周期,处于整体偏旱的类型。第三模态的时间系数在15至-15之间,呈上升趋势,处于北部地区偏涝,南部地区偏旱的类型。(5)对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发现,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共出现41次,年平均为0.73次。4月份出现的频次最少,5月份次之,6月份出现的频次最多。广西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较为明显。线性趋势分析发现,4月份略有减少的趋势,而5月和6月份则是逐渐增多的,其中5月份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6)不同月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影响机制都各异,分别表现为4月份的两槽两脊并在低纬度地区有分裂出的短波槽影响广西;5月份为两脊一槽形势;6月份为一槽一脊配合中低纬度的东亚槽。这些环流形势均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并南下影响,并且广西在5月和6月份同时受到副高边缘西南气流的影响,低层辐合气流明显,有利于低层水汽的不断抬升。(7)水汽、动力条件分析表明,月份的变化对应着不同的水汽来源,其中,4月份水汽来源主要为中国南海和孟加拉湾;5月份,则是南海、印度洋以及孟加拉湾;6月份的水汽来源以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为主。4-6月广西上空上升运动较强,对应的不稳定能量较大,为广西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机制。(8)采用KPCA特征提取方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对预报因子进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建立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计算预报模型,对广西前汛期暴雨进行建模研究,预报结果表明,新模型全区前汛期暴雨预报的TS评分为0.14,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ECMWF)全区TS评分仅为0.07;按地形和气候特征要素分区预报的结果发现,一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6,欧洲细网格为0.12;二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0,欧洲细网格仅为0.01;三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4,欧洲细网格只有0.02,新模型结果均优于ECMWF的集合预报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结果稳定,精度较高,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效果好,对广西前汛期暴雨的实际预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戴厚兴[2](2019)在《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在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船舶“能不能安全航行”和“如何安全航行”两个关键性问题,构建能动态显示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某一重点关注船舶在某一重点关注海域或航线上的海上交通风险等级,同时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3种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中重点考虑动态环境因素和重点关注船舶,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能见度不良天气为例,通过采集大样本,以及采用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模糊信息分配理论修正专家调查法,确立了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数据对比分析表明:修正后的风险矩阵能充分体现海上交通风险特征和实际状况,避免了专家调查法完全依赖主观判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的可视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ADAS-WRF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等国内外现代气象科技对气象和海洋部门提供的海上恶劣天气预报信息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精细网格化技术处理,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极限学习机理论对未来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进行预测。数据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较为稳定、准确、快速的时间步长1h、空间网格海域10 km× 10 km的大风、海浪预报信息数据,时间步长1 h、空间网格海域2 n mile×2 n mile的能见度预报信息数据,时间步长12 h、空间网格海域10 nmileX 10 n mile的海冰预报信息数据,以及时间步长10 min、空间网格海域2 n mile×2 n mile的未来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等风险动态信息数据的连续滚动预测和技术处理功能,为构建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数据支撑。最后,运用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气象预报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交通流密度预测理论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平台,构建了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3种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3种系统均实现了针对重点关注船舶的海域风险和航线风险的动态预评估和船舶规避重大海上交通风险的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构建的3种系统,提高了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的可视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丰富了能见度不良和严重海冰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开展上述关于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的研究工作,基本解决了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船舶“能不能安全航行”和“如何安全航行”的关键性问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最新科技指导并修正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的具体工作实践,而且还要预先从动态环境因素的最坏处着想。研究结果可为海事主管部门制定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安全监管规则、规范和指南以及实施海上交通管制行为和船舶交通服务提供参考,也可为航运企业健全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跟踪、监管船舶动态提供技术手段,还可为船长、船舶驾驶员、引航员等航海者安全驾驶和操纵船舶提供实际指导。
尹丽云[3](2019)在《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云南是典型低纬高原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同时受季风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互交汇影响,是我国强对流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冰雹、雷暴等强对流是云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云南复杂的地形对强对流冰雹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十分明显,对流单体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差异十分显着,因此不同地形条件对云南不同季节、不同类型强对流冰雹活动发展演变的影响和机理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认识云南复杂天气背景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强对流(强降水、冰雹)的基本活动特征(源、移动路径、生命史、VIL(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触发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冰雹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揭示云南强对流(冰雹)的源、移动路径、生命史演变和代表云内粒子垂直发展程度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分布特征、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差异及成因。本研究在统计分析云南强对流的天气背景和物理量特征差异的基础上,筛选出934个强对流过程,根据移动路径、生命史和VIL对强对流进行分类,开展强对流发展演变特征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针对超级单体强对流过程,在开展演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对强冰雹对流中的宏微观特征进行模拟和机理分析。云南强对流有以下主要特征:(1)云南强对流的环流形势主要有切变线、夏季辐合系统、热带低值系统(台风低压)、南支槽4种主要天气类型。受地形影响,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动力、热力和不稳定参数有显着差异。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的滇西北地区强对流移动距离最短,滇西南移动距离最长可超过100km。局地型(Path≤ 30km)和中距离型(30km ≤ Path ≤ 60km)强对流活动集中分布在小坡度但起伏多变、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有较好水汽条件的滇中地区;中长距离型(60km≤Path≤100km)强对流集中分布在滇东南和滇西南地区;长距离型(Path≥100km)对流单体受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滇中地区多为偏西路径,滇西北地区为西北路径,其余地区为偏东路径。短生命史(time<90min)强对流活动密集出现在小坡度、水陆交界差异和夏季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云南中部地区,其特点是移动距离短,沿引导风场移动;中等生命史(90min≤5≤time<150min)强对流分布较分散,局地型出现在滇中、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中长距离型出现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距离型分布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生命史(time≥150min)对流单体与长距离型对流活动对应较好。(2)南支槽过程有利于VIL增加,夏季系统水汽条件好,但强对流内粒子直径小,VIL偏小,冷锋切变过程0℃C层温度低,强对流内粒子相态易向固态转换,对VIL的明显增加具有较大贡献作用。4月对流单体以中长距离型为主,6、7月对流单体以短距离为主,8月局地型对流单体受地形作用影响最明显,长距离型对流单体则以天气系统影响特征为主。(3)VIL峰值与强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45dBz回波高度与最大强度、顶高的相关性较好。春季温度层和动力条件有利于软雹充分循环增长,凝结核在-10~-20℃冰晶层和0~-10℃过冷水层不断与过冷水滴和冰晶碰并增长,形成冰雹,顶高偏低但等温层最大反射率大,VIL明显偏大。夏季冰雹强对流软雹粒子直径小,不同温度层的回波强度整体偏弱,VIL值偏小,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与春季相比均偏高1-2km。单单体冰雹强对流过程生消时间短,降雹前后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倒“V”型特征,多单体强对流不同强度回波高度高但跃增特征偏弱,代表冰雹云内大粒子的35dBz、45dBz回波高度比单单体风暴偏高1-2km,强度与单单体强对流基本一致,VIL值和跃增明显偏小。飑线中强单体生消过程频繁,跃增特征不明显,表明了飑线内部回波结构特征的复杂性。(4)滇中及以东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的VIL、不同等温层反射率因子明显偏大,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三级跳跃增显着;滇西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偏强但跃增不明显,高度的倒“V”型特征不明显,不同强度回波高度均偏低约2km且较为分散,VIL比中东部冰雹过程偏大;滇西北地区以局地对流为主,不同高度上回波强度与滇西、滇中相比明显偏弱但跃增明显,VIL明显偏小但阶梯状跃增显着;滇东北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高度、VIL均偏大,倒“V”型特征显着,0℃层回波强度跃增与最大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5)云南冰雹强对流过程以负地闪占主导地位,随着生命史增加,正地闪比例不断减小,降雹前后出现不同程度跃增。降雹前30min短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粒子增长速度达到最强,长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梯度变化不明显,对流云内强上升气流和粒子在降雹前主要增长时间为30min。(6)对强对流个例的垂直结构特征和回波演变分析表明: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是导致冰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干冷空气入侵一方面降低了强对流内部温度层高度,使对流内混合相态粒子增长区增厚,利于冰雹粒子的累积生长和云内电荷的累积,另一方面增强了云内垂直运动,有利于上升、下沉气流的维持和大冰雹粒子的生长。(7)对两种不同天气背景下强对流单体模拟与实况对比,发现WRF模式对强对流的模拟效果较好。针对台风热带低压型,出现超级单体的关键机制是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使得风暴内部形成上升、下沉运动的正反馈作用,气压场增加,地面出现冷堆、阵风锋。南支槽型强对流过程,低层暖湿入流和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使得降水蒸发作用与下沉运动形成正反馈作用,风暴维持的关键机制都来源于雷暴下沉运动与后侧入流叠加后产生的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两类天气背景下超级单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入流导致的风暴内冰雹尺寸、地闪活动的差异。20170823过程入流来自于后侧急流出口区深厚暖湿气流,配合前侧低层干冷空气和后侧中高层冷气团向低层渗透,风暴内上升运动剧烈,发展高度高,粒子混合比、数浓度明显偏高,数浓度较大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后携带负电荷,导致超级单体负地闪密集,强烈上升运动在高层辐散,大量携带正电荷的冰晶粒子向后侧云砧部位输送,成熟阶段出现正地闪。20180417过程入流则为前侧槽前暖湿气流,后侧干冷空气入侵形成超级单体内部的上升运动,对流偏弱使上升气流达到顶部后未出现明显辐散,冰晶粒子集中出现在风暴顶部霰粒子生长区上方,过冷水区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携带负电荷,整个过程无正地闪出现。
苏玉婷[4](2018)在《广西台风暴雨特征及地形影响》文中指出台风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其带来的大风和强降水给影响区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广西地形复杂造成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是我国台风暴雨的多发地之一。论文通过GIS和MICAPS系统处理并分析了气象、灾情等相关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49-2016年近70年里进入广西影响区,对广西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台风气候特征。特别是针对1987-2016年进入广西影响区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南海台风,分别从登陆路径类型及给广西带来的强降水过程和落区进行了分类统计,得到了近30年来进入广西影响区台风的气候特征。进一步选取超强台风“威马逊”作为典型的致灾暴雨过程为例,从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卫星雷达资料等对此次致灾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着重探讨了地形因素对此次致灾暴雨过程的强迫效应。为了验证地形的强迫抬升对台风暴雨增幅的作用,进一步做了数值模拟,设计了基于WRF模式的控制和敏感性两个试验。得到如下结论:(1)近70年来进入广西影响区的台风共有359个,平均每年约有5个台风对广西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影响广西的台风高发期周期约为20年。近30年来进入广西影响区的70%的台风能给广西带来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过程。(2)近30年来,进入广西影响区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共有79例,有70%的台风会给广西造成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过程。其中50%的台风为西路台风,产生的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桂西南;34%为中路台风,且多数能深入至广西内陆,产生的强降水落区主要分布在桂南,特别是桂东南;东路台风个数数量虽然不多,但产生强降水的概率最大(83.3%)。(3)进入广西影响区的南海台风(含热带低压)共有58例,有65%的台风能给广西带来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过程。多数的西路台风(78%)能在广西产生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强降水落区主要在桂南;绝大多数的中路台风(88.9%)会给广西造成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过程,强降水落区主要出现在桂东;东路台风个数少,基本对广西无明显降水影响。有42.1%进入广西影响区的热带低压能给广西带来暴雨及以上的强降水过程。(4)“威马逊”伴随热带辐合带北抬至华南沿海,西南季风加强卷入与“威马逊”环流衔接,使“威马逊”获得充足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进入北部湾前和进入北部湾后,中心涡度、散度变化较小,垂直上升速度增大,水汽输送充分,水汽辐合强,是产生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海陆分布以及十万大山等地形的作用,对沿海地区以及十万大山南侧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5)十万大山是“威马逊”本体雨团降水的分水岭,台风越过十万大山后,雨团松散,雨强减弱,降水范围变广。同时,十万大山的地形对“威马逊”降水具有增幅作用,是防城港极端降水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6)区域数值模式WRF3.4.1针对十万大山山脉开展的控制和敏感性数值试验表明:(1)WRF模式能够比较好模拟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及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十万大山山脉以北的偏北风及以南的偏南风受地形抬升作用,在山脉南北两侧都形成了中低层的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出现。(2)十万大山山脉移除后,“威马逊”登陆位置偏东,移动路径随之偏南偏西。此外,由于低层台风中心位置偏北,南风北推,地形抬升作用减弱消失,加上山脉附近水汽辐合减弱,降水强度减小,最大减幅超过40mm。(3)地形的存在一方面影响台风移动路径,从而影响环流的空间分布,另一方面地形阻挡作用的消失使低层风速抬升减弱,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减弱了山脉周围的降水。
刘新伟[5](2013)在《甘肃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甘肃是全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霜冻等。甘肃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88.5%,高出全国平均状况的18.5%。因此,提高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关键,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甘肃省80个气象观测站自1980-2009a近30a历史资料,对甘肃省暴雨的时空分布、极值分布、频次分布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甘肃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0-201Oa以来甘肃省1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并按照区域性暴雨天气环流形势演变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得到甘肃区域性暴雨天气环流三类分型:①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②西低东高型;③低涡型。并分别选取近年来三种类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甘肃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演变特征,可为甘肃暴雨天气预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针对西北区暴雨发生时,往往伴有台风的西移北上,台风低压环流北侧的东风气流(急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边缘直接将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暴雨区,加大了西北区区域性暴雨发生的概率,也有利于暴雨极值的出现,本文还选取了近10年内四次暴雨天气过程(2003a8月28日、2007a8月8日、2009a7月16日、2010a7月23日),利用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分析台风与暴雨天气的关系,研究了台风影响响下西北区暴雨的水汽来源。地形对暴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2006年8月27-28日甘肃省东南部暴雨过程的喇叭口地形特征,对地形做抬升和降低的敏感性数值试验,以此来考察喇叭口地形对暴雨系统的动力、热力因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暴雨过程的作用。根据涡旋自组织动力学思路,整理分析了甘肃省2006a-2008a的6个暴雨个例(2006a8月27-28日、2007a7月27-28日、2007a8月8-9日、2007a8月25-26日、2008a7月13~14日、2008a8月19~20日)。通过普查这些暴雨个例中TBB发展演变过程,得到西北地区暴雨云团自组织的判据和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暴雨成因机理的认识、做好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暴雨最早出现在4月1日,最晚日期为10月18日;日降水量最大的站出现在平凉市;甘肃省自西向东降水次数逐渐增多,暴雨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陇南、天水、平凉、庆阳一带,而且暴雨次数最多的地方仍然出现在陇南东南部。甘肃省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又以7月最多(占全部暴雨次数的82.6%),8月次之。近30a来,甘肃省暴雨呈增多趋势,特别是河西地区暴雨增多更加明显。(2)甘肃区域性暴雨主要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低涡型和西低东高型。近10a来,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为甘肃最常见的暴雨天气形势。(3)通过水汽来源的分析表明:甘肃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中,南海台风和东海台风型占全部类型的41%,可见台风与西北区区域性暴雨天气遥相关性很高。南海台风的存在,加强了南海水汽的向北输送,有利于产生甘肃区域性暴雨天气。(4)造成甘肃暴雨过程的降水云团一般由2-4个范围在35×35km2左右的小云团合并而成,合并过程一般为两两合并;范围在110km×110km2左右的小云团合并时间一般为3~4h,范围在200km×200km2左右的云团合并时间一般为9~10h,而范围大于220km×220km2的云团一般不会自组织成功。(5)甘肃暴雨云团的TBB中心值基本在220K左右,强度较我国南方降水云团强度偏弱,且甘肃降水对流体移动较快。分析表明,涡旋自组织也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地区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进一步提高暴雨成因机理的认识、做好暴雨天气的预警预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喇叭口地形对暴雨的雨强有非常大的作用,对暴雨范围没有明显的影响。抬高(或降低)喇叭口地形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特殊地形在降水发生前和发生时作用明显,但在降水发生后的作用不再显着;抬高地形加强了地形迎风坡处的动力抬升作用,加大了此处的垂直速度和低层辐合,加强了暴雨强度。
黄慧君[6](2010)在《云南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大理州12个站19622009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MICAPS资料,对区域性强降雨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年内除12月外均有可能出现,主要集中在湿季510月,占全年的95.4%,干季11月次年4月则仅占4.6%。大理州区域性大雨过程从90年代中期开始有增加的趋势。大理州冬春季区域性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南支槽、孟加拉湾风暴,切变线、低涡、两高间辐合区等。夏秋的影响系统除了上述春季的影响系统外,还有倒槽和南海西行台风形成的倒槽等。另外,分析了2003年8月16日区域性暴雨典型个例的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特征,并归纳出预报着眼点,为区域性强降雨的预报提供参考。
卢瑞荆[7](2010)在《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贵州省气候中心提供的75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在运用常规气候统计方法、经验正交函数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48a来,贵州省暴雨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和年降水量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省各地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最多值接近1500mm,最少值约为84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的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区的范围最大,也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所在。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和毕节一带,大娄山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带,舞阳河流域的施秉、镇远一带。年暴雨量多值区与年降水量多值区一致,年暴雨雨量占年降水量的12-32%,年均暴雨日数在1.6~4.9天左右,夏季是全省暴雨、大暴雨的集中期,6月是季、月、旬暴雨最集中的时段。从整个线性趋势来看,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夏季暴雨量呈增加趋势,而春秋两季暴雨量呈减少趋势。省的东西部、省东北部与西南部、省东南部与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呈反位相变化,另外省中部年降水量与东西部呈反位相变化,即中部多(少)雨时,东西部少(多)雨。贵州的夜间暴雨多发性非常明显,与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在夜间影响贵州密切相关。12月下旬—2月上旬全省无暴雨,11月中旬—3月中旬无大暴雨,特大暴雨集中在5月下旬—9月中旬(8月上、中旬除外)。贵州暴雨的产生符合具备一般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触发条件、暴雨的反馈作用也是影响暴雨的因素,大尺度地形(青藏高原)有利于贵州暴雨的形成,局部地形幅合线而诱生的中尺度系统、喇叭口地形的辐合抬升作用对贵州暴雨的影响明显。直接造成贵州暴雨的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四类:冷锋低槽、南支低槽、低涡切变、台风等。根据地面冷锋、高空槽、低涡、切变线、台风、副高等天气系统的影响路径和高低空系统配置情况的不同,四类天气影响系统均可再细分:冷锋低槽包括从北方南下的冷锋和锋生冷锋与高空槽配合的两种类型,是春季、夏初、秋季产生暴雨的主要系统;南支低槽包括低槽热低压和低槽静止锋与冷空气配合的两类,是春季、秋季产生暴雨的主要系统;冷锋式和准静止锋式切变线与西南涡、高原涡的东移、东南移配合以及西太平洋高压和西藏高压之间的高空切变三类是夏季产生暴雨的主要系统。由广东沿海登陆的西移台风也是夏季产生暴雨的主要系统。另外针对贵州农村和城市的特点提出了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和建议。
周生辉[8](2010)在《地形强迫作用对湖南省两次典型降水影响的模拟分析》文中认为决定降水大小和落区的两个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水汽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地形作用在降雨过程中会造成更大的差异。因此在天气事件成因的分析过程中,常关注地形的作用。湖南省季风气候明显,省内地形复杂,全省的降雨分布差别很大,根据平均降水量的不同,全省可以分为6个气候区。统计资料表明,全省降水分布山区多于平原和盆地。‘在影响降水的天气系统方面,湖南中北部降水的锋面雨特征比较明显,而在东南和西南地区除锋面降雨外受台风的影响比较大。本文是通过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08日在南方发生的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和2006年07月登陆的0604号“碧利斯”台风来分析地形因素对湖南降水分布的影响。研究的方法采用数值模式对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并通过地形敏感性试验观察地形高度变化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强迫作用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模拟结果显示,在锋面降水过程中,地形的强迫作用体现在对气流的阻碍和造成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方面。山脉可以使过往的气流绕行;在垂直层面上,可以引发山区上空不同层上的对流。在地形敏感试验中发现,地形改变之后不同高度层上涡度与散度的极值都发生了变化,不同高度层之间的垂直对流速度也会变化。深层对流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可促使降雨的发生。所以山脉起到动力强迫的作用,一方面为降雨的形成提供了触发条件,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背风坡处的大气稳定度。山脉对水汽输送和降雨过程中触发机制的影响可以作为影响湖南中部出现干旱的一个成因。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地形的强迫作用可以使得台风风场发生变化。在地形试验中发现,低层的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后风速会变慢,强辐合位置会发生偏移,从而可以使得气旋移动的路径发生变化,高层的急流范围和幅度也会变化。所以,地形强迫可以通过对急流这一触发条件来影响台风降水的分布。此外,台风降雨的落区主要是山区,降水形式是迎风坡降水的特征。由于南岭的走向是与西行路径的台风外围风场方向正交,因而在南岭北侧的湘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同时也解释了西行路径的台风对湖南的影响较大的原因。
岳彩军,寿绍文,姚秀萍[9](2008)在《21世纪Q矢量在中国多种灾害性天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文中指出伴随着Q矢量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人们也对Q矢量的分析方法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不仅用于诊断分析研究暴雨、台风、暴雪、强对流及沙尘暴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同时在天气预报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Q矢量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关于Q矢量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顾春利[10](2008)在《0604号登陆热带气旋“碧利斯”诊断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2006年04号热带气旋“碧利斯”登陆后在长时间维持的过程中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碧利斯”环流内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理。首先,通过常规观测资料和结合NCEP1o*1o再分析资料得出“碧利斯”演变特征和大尺度背景场分析。用NCEP数据研究南海季风的低频振荡和对于“碧利斯”环流的影响。利用tbb图像、加密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对“碧利斯”结构和维持机制进行分析;对于“碧利斯”环流内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三维结构和中尺度对流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热带气旋的研究,包括结构和强度变化研究、登陆和维持的机制、热带气旋水汽作用研究;热带气旋的降水特征,中低纬环流的相互作用、地形、中小尺度系统与台风暴雨的影响。主要介绍了台风内中尺度系统的研究: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定义及其特征、台风内中尺度对流系统诊断分析、台风环流内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因子几个方面。台风暴雨在动力学和数值研究的进展。国外飓风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第二章主要介绍了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特点:是一个怪异的热带气旋,它在强度变化、“偏心”结构、登陆后低压维持与移动、风力圈分布、与季风云涌相互作用形成强降水等方面表现独特。诊断分析表明,“碧利斯”是在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和天气尺度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副高的西移、季风涌爆发、大陆高压强盛、高纬有稳定的两槽一脊结构。第三章运用NCEP资料、卫星资料对“碧利斯”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其长时间维持机制,“碧利斯”环流内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和发生发展机制分析。“碧利斯”维持暖心涡旋结构的热带气旋天气系统特征,低压内对流低层的暖湿空气以气旋式辐合上升,直至高空辐散,从而造成热带气旋内对流云团的强烈发展和暴雨发生。充足的水汽供应、局地不稳定层结及对流有效位能的积聚为暴雨的发生孕育了有利条件。内陆地区的强降水是由于季风涌、台风环流、地形三个相互作用而不断激发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碧利斯”对其外围的残留螺旋云带和季风云涌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不仅起到对对流云团的集聚作用,而且也加强了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同时,凝结潜热的释放所发生的减压作用有利于它自身的维持。地形的强迫上升和“碧利斯”自身的组织上升运动触发了该地区长久以来储存的不稳定能量。另外“碧利斯”环流西侧的偏北风和南部季风涌的南风之间的由干侵入形成的次级环流也促进了对流的发展和维持。第四章通过“碧利斯”水汽特征的分析,发现南海季风爆发是其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运用功率谱和带通滤波方法分析南海地区的低频振荡,发现准单周振荡和准双周振荡,对“碧利斯”维持期间的南海季风起主要作用。做低频振荡传播特征的分析,发现影响南海地区的经向风在准单周、准双周都有明显的向西传播的趋势,在低纬地区经向风有从南向北的传播趋势。准单周的传播源地在副高的西南侧菲律宾海区,可能因为该地区对流旺盛,形成触发机制而产生准单周振荡。它向西传播可以影响到越赤道气流区,进而影响西南季风。第五章主要使用WRF模拟分析了“碧利斯”登陆后的发展过程。模式很好的模拟出了“碧利斯”登陆后的路径、强度变化和雨带的移动,特别是模拟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过程。并做了地形敏感实验,如没有“喇叭口”地形,内陆的强降水将南移到广东中部。
二、对2004年5月15日云南省富宁特大暴雨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004年5月15日云南省富宁特大暴雨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暴雨成因及特征 |
1.2.2 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
1.2.3 暴雨预报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区域概况、资料、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河流分布 |
2.1.5 社会经济 |
2.2 资料来源及处理 |
2.3 方法 |
2.3.1 EOF分析方法 |
2.3.2 Mann-Kendall检验 |
2.3.3 ArcGis反距离权重差值法 |
2.3.4 小波分析 |
2.3.5 滑动T检验 |
3.地形对广西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分析 |
3.1 地形因子对降水的影响 |
3.2 地形影响下广西前汛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3.2.1 空间分布特征 |
3.2.1.1 暴雨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2 基于EOF分析的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3.2.2 时间演变特征 |
3.2.2.1 年暴雨量的时间演变特征 |
3.3.2.2 基于EOF分析的暴雨时间变化特征 |
3.3 小结 |
4.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
4.1 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统计特征 |
4.2 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环流诊断分析 |
4.2.1 高层环流异常及急流分析 |
4.2.2 中层环流异常 |
4.2.3 低层异常辐合 |
4.3 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
4.3.1 水汽来源 |
4.3.2 水汽通量散度 |
4.3.3 湿度条件 |
4.3.4 动力条件分析 |
4.3.5 不稳定能量场分析 |
4.4 小结 |
5.基于KPCA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广西前汛期暴雨释用预报 |
5.1 方法原理 |
5.1.1 随机森林算法 |
5.1.2 KPCA主成分分析方法 |
5.2 试验数据处理 |
5.2.1 预报对象、因子及其处理 |
5.2.2 基于KPCA方法和随机森林算法建模试验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和创新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2)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1.2.2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的现状分析 |
1.2.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目标、思路和任务 |
1.3.2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内涵 |
2.1.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因素分析 |
2.1.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类型分析 |
2.1.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重点关注对象 |
2.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体系 |
2.2.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体系要素分析 |
2.2.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动态风险预评估体系结构 |
2.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2 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3 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4 冰区航行船舶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4 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 |
2.4.1 模糊信息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2.4.2 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的风险矩阵及其比较分析 |
2.4.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3 风险动态信息数据预测与处理技术 |
3.1 海上恶劣天气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1 精细化网格大风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2 精细化网格海浪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3 重点关注海域海上能见度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4 卫星遥感海冰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技术 |
3.2.1 船舶交通流密度及其预测研究现状 |
3.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模型 |
3.2.3 成山角附近海域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实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1 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1.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1.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1.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2 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2.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2.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2.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3 冰区航行船舶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3.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3.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3.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强对流天气 |
1.1.2 强对流预警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
1.1.3 强对流过程的演变 |
1.2 强对流的形成 |
1.2.1 强对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
1.2.2 强对流的分类 |
1.3 强对流的生消过程 |
1.4 强对流中的闪电 |
1.4.1 闪电与云内降水粒子 |
1.4.2 强对流云中的电荷极性 |
1.4.3 强对流演变与闪电活动 |
1.5 强对流生命史的研究情况 |
1.5.1 强对流生命史 |
1.5.2 雷达和闪电与强对流演变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算法 |
2.1.1 SCIT算法 |
2.1.2 SCIT算法的应用和改进 |
2.2 强对流的雷达回波资料质量控制 |
2.3 冰雹灾情资料的质量控制 |
2.4 地闪观测资料 |
2.5 天气背景分类 |
2.6 强对流生命史划分 |
2.7 CAMS云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 |
第三章 云南复杂地形下强对流活动特征 |
3.1 云南强对流天气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 |
3.1.1 主要天气背景 |
3.1.2 主要天气类型的物理量场分析 |
3.1.3 地形对闪电活动分布的影响 |
3.2 强对流的空间分布 |
3.2.1 强对流的移动路径 |
3.2.2 强对流单体的分布 |
3.2.3 不同月强对流空间分布 |
3.3 强对流结构的日变化 |
3.3.1 VIL日变化 |
3.3.2 最大反射率日变化 |
3.3.3 回波高度日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冰雹强对流的发展与演变 |
4.1 强对流分类与闪电活动 |
4.1.1 强对流的分类 |
4.1.2 强对流中的闪电活动 |
4.2 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1 云南冰雹过程雷达回波参量频次特征分析 |
4.2.2 冰雹过程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
4.2.3 不同季节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4 不同类型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5 不同区域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3 冰雹强对流的生命史 |
4.3.1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 |
4.3.2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的地闪演变特征 |
4.3.3 标准化的回波特征参数梯度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一次台风低压前侧超级单体演变个例分析 |
5.1 天气形势背景 |
5.2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物理量场分析 |
5.3 超级单体的回波演变特征 |
5.4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回波预警指标分析 |
5.5 超级单体结构模型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两次超级单体过程的数值模拟 |
6.1 模式介绍 |
6.2 2017年8月23日超级单体的数值模拟 |
6.2.1 超级单体环境场与结构演变 |
6.3 2018年4月17日飑线的超级单体数值模拟 |
6.3.1 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
6.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3.3 超级单体风场与结构特征 |
6.4 两个不同类型超级单体的概念模型对比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全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广西台风暴雨特征及地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台风暴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形地貌对台风暴雨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技术路线 |
1.6 资料和方法 |
1.6.1 资料来源 |
1.6.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2.1 山地分布 |
2.2.2 丘陵错综 |
2.2.3 盆地相杂 |
2.2.4 平原零散 |
2.2.5 海岸曲折 |
2.2.6 喀斯特地貌广布 |
2.2.7 河流众多 |
2.3 气候特征 |
2.3.1 降雨 |
2.4 水文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2.6 小结 |
3 广西台风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地形影响 |
3.1 资料说明及定义 |
3.2 影响广西的台风暴雨的气候特征 |
3.3 西北太平洋台风暴雨的年代际、年际、月际特征 |
3.3.1 不同登陆点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对广西强降水的影响 |
3.3.2 西路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3.3 中路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3.4 东路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4 影响广西的南海台风暴雨的年代际、年际、月际特征 |
3.4.1 不同登陆点的南海台风对广西强降水的影响 |
3.4.2 西路南海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4.3 中路南海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4.4 东路南海台风及暴雨分布特征 |
3.4.5 南海热带低压的暴雨分布特征 |
3.5 小结 |
4 “威马逊”台风造成广西特大风雨的成因及地形作用分析 |
4.1 台风“威马逊”概况 |
4.2 天气形势分析 |
4.2.1 副高变化对运动路径、强度的影响分析 |
4.2.2 500 百帕扰动高度 |
4.2.3 850 百帕扰动速度 |
4.3 物理量场分析 |
4.3.1 动力条件分析 |
4.3.2 水汽条件分析 |
4.4 地形作用分析 |
4.4.1 琼州海峡低矮地形与“威马逊”强度变化分析 |
4.4.2 海陆分布和十万大山等地形对“威马逊”降水的影响 |
4.4.2.1 地形对“威马逊”强降水的影响 |
4.4.2.2 地形对“威马逊”中尺度暴雨的影响 |
4.5 小结 |
5 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诊断分析及地形影响的数值试验 |
5.1 试验设计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影响 |
5.2.2 地形对台风降水的影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甘肃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轨迹计算模式 |
2.2.2 模式及物理过程的选取 |
第三章 甘肃暴雨气候特征 |
3.1 甘肃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甘肃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1 年变化特征 |
3.2.2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暴雨的环流形势与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
4.1 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 |
4.2 低涡型 |
4.3 西低东高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甘肃暴雨的主要成因及典型暴雨个例分析 |
5.1 从三次不同类型的暴雨天气过程看西北地区暴雨特征 |
5.1.1 副高西北侧西南气流型 |
5.1.2 西低东高型 |
5.1.3 西低东高型 |
5.1.4 低涡型降水 |
5.2 用后向轨迹法分析台风与暴雨天气的关系 |
5.2.1 环流形势 |
5.2.2 水汽来源 |
5.2.3 小结 |
5.3 卫星云图TBB的自组织现象与低涡外围雨团分析 |
5.3.1 2006a 8月降水过程 |
5.3.2 2009a 7月降水过程 |
5.3.3 小结 |
5.4 地形对暴雨天气的增强作用模拟研究 |
5.4.1 模拟结果的检验 |
5.4.2 中尺度环流系统分析 |
5.4.3 喇叭口地形对暴雨影响的模拟分析 |
5.4.4 小结 |
第六章 暴雨及其次生灾害预报预警研究 |
6.1 泥石流 |
6.2 城市洪涝 |
6.3 其它气象次生灾害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特点与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云南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及定义 |
2 区域性强降雨的变化特征 |
2.1 月变化特征 |
2.2 年变化特征 |
2.3 站次最多的强降雨过程 |
3 区域性强降水的影响系统 |
3.1 春季影响系统 |
3.2 夏季影响系统 |
3.3 秋季影响系统 |
3.4 冬季影响系统 |
4 典型个例分析 |
4.1 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 |
4.2 物理量场特征 |
4.2.1 水汽条件 |
4.2.2 垂直运动 |
4.2.3 能量及稳定度条件 |
5 小结 |
(7)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暴雨洪涝概述 |
1.2 暴雨洪涝的研究现状 |
1.3 暴雨洪涝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台站资料 |
2.1.1 资料预处理 |
2.1.2 资料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相关系数分析 |
2.2.2 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 |
2.2.3 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 |
2.2.4 累积距平曲线 |
2.2.5 气候平均态 |
2.2.6 经验正交函数(EOF) |
第三章 贵州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1 全省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1 全省年降雨量空间分布情况 |
3.1.2 年降水量的经验正交展开(EOF分析) |
3.1.3 年降水量的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 |
3.1.4 年降水量的标准化累积距平分布 |
3.1.5 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6 全省年暴雨雨量占年降雨量百分率的地区分布 |
3.1.7 全省年暴雨总日数的地区分布 |
3.1.8 不同季节暴雨总日数的空间分布 |
3.2 全省暴雨的时间分布特征 |
3.2.1 暴雨日数年际变化 |
3.2.2 暴雨日数季、月际变化 |
3.2.3 旬际变化 |
3.2.4 暴雨的日变化 |
3.2.5 年暴雨量季节分布 |
3.3 全省暴雨强度特征分析 |
3.3.1 大暴雨的特征分析 |
3.3.2 特大暴雨的统计分析 |
3.3.3 大范围(区域)暴雨的统计分析 |
3.3.4 连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暴雨的成因分析 |
4.1 暴雨形成的物理条件 |
4.1.1 充分的水汽条件 |
4.1.2 强烈的上升运动 |
4.1.3 位势不稳定 |
4.2 天气尺度系统对贵州暴雨的作用 |
4.2.1 系统的斜压性 |
4.2.2 系统的非地转性 |
4.2.3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
4.2.4 各种系统的配合 |
4.2.5 风场的垂直切变 |
4.3 影响暴雨的其它因素 |
4.3.1 中尺度系统 |
4.3.2 触发条件 |
4.3.3 暴雨的反馈作用 |
4.3.4 地形对暴雨的作用 |
4.3.4.1 大尺度地形对贵州暴雨的影响 |
4.3.4.2 局部地形对贵州暴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直接造成贵州暴雨的天气影响系统 |
5.1 冷锋低槽暴雨天气过程 |
5.1.1 冷锋低槽暴雨天气概述 |
5.1.2 2009年4月18日贵阳暴雨天气过程简要分析 |
5.2 南支低槽暴雨天气过程 |
5.2.1 南支低槽暴雨天气概述 |
5.2.2 2009年6月28日六盘水市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
5.3 低涡切变线暴雨天气过程 |
5.3.1 低涡切变线暴雨天气概述 |
5.3.2 2000 年6月8日都匀特大暴雨典型个例分析 |
5.4 台风暴雨天气过程 |
5.5 小结 |
第六章 贵州省暴雨洪涝灾害及防范措施 |
6.1 暴雨洪涝灾情分析 |
6.2 农业生产的防御措施 |
6.3 城市的防洪抗洪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地形强迫作用对湖南省两次典型降水影响的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湖南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WRF数值模式介绍和地形敏感试验的方法 |
2.1 引言 |
2.2 WRF模式简介 |
2.3 WRF模式数值程序流程 |
2.3.1 WP S预处理系统 |
2.3.2 WRF模式的控制方程 |
2.3.3 参数化方案 |
2.3.3.1 微物理过程方案 |
2.3.3.2 积云参数化方案 |
2.3.4 陆面过程方案 |
2.3.5 边界层方案 |
2.3.6 后处理过程 |
2.4 不同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 |
2.4.1 对比试验的参数选取 |
2.4.2 模拟结果对比 |
2.5 地形敏感性试验的方法 |
2.5.1 投影方式 |
2.5.2 对WPS预处理地形数据的修改结果 |
2.5.3 对原始地形数据的修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次锋面降水中地形强迫作用的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1.1 气候背景 |
3.1.2 降水概况 |
3.2 模拟结果与实况天气的对比分析 |
3.2.1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
3.2.2 大气环流特性 |
3.2.3 水汽分布形势 |
3.3 敏感性试验与模拟结果 |
3.3.1 模拟效果的检验 |
3.3.1.1 ETS评分 |
3.3.1.2 模拟结果 |
3.3.2 不稳定条件和降水触发机制 |
3.3.2.1 地形对风场的影响 |
3.3.2.2 不稳定条件和触发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碧利斯"台风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登陆台风概况 |
4.2.1 历史统计和台风的影响范围 |
4.2.2 影响湖南省台风暴雨的移动路径 |
4.3 台风登陆过程和天气分析 |
4.3.1 台风暴雨概况 |
4.3.2 天气形势分析 |
4.3.2.1 前期气候背景 |
4.3.2.2 大气环流特征 |
4.4 数值模拟与地形敏感性试验 |
4.4.1 模拟区域与模式参数设置 |
4.4.2 数值模拟结果 |
4.4.2.1 大气环流形势 |
4.4.2.2 水汽输送形势 |
4.4.3 地形敏感性试验 |
4.4.3.1 降雨量的模拟 |
4.4.3.2 地形对风场和涡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0604号登陆热带气旋“碧利斯”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带气旋的研究 |
1.2.1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的研究 |
1.2.2 热带气旋的登陆和维持 |
1.2.3 热带气旋水汽作用研究 |
1.3 热带气旋的降水特征 |
1.3.1 中低纬环流的相互作用和台风暴雨 |
1.3.2 山脉、海岸线及下垫面对台风暴雨的影响 |
1.3.3 中小尺度系统与台风暴雨 |
1.4 台风内中尺度系统的研究 |
1.4.1 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定义及其特征 |
1.4.2 台风内中尺度对流系统诊断分析 |
1.4.3 台风环流内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因子 |
1.5 台风暴雨研究 |
1.5.1 台风暴雨动力学研究 |
1.5.2 台风暴雨数值研究 |
1.6 国外飓风的研究进展 |
1.7 南海夏季风的低频振荡 |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碧利斯”登陆过程中多尺度背景特征分析 |
2.1 概述 |
2.1.1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 |
2.1.2 发展经过和移动 |
2.1.3 防灾工作 |
2.1.4 影响 |
2.1.5 灾后 |
2.2 碧利斯的基本情况 |
2.3 “碧利斯”的演变特征 |
2.3.1 强度变化 |
2.3.2 “偏心”结构 |
2.3.3 风力分布 |
2.3.4 低压维持 |
2.3.5 低压西行 |
2.4 “碧利斯”登陆过程中的雨情分布 |
2.5 “碧利斯”登陆后多尺度形势特征及其对“碧利斯”的影响 |
2.5.1 大尺度背景场分析 |
2.5.2 天气尺度形势分析 |
2.6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 |
2.6.1 雨团活动分析 |
2.6.2 云团活动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碧利斯”特大暴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分析 |
3.1 引言 |
3.2 热带低压的结构及其发展演变 |
3.2.1 “碧利斯”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
3.2.2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气柱 |
3.3 “碧利斯”热带气旋环流中生成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系统的结构 |
3.3.1 中尺度对流云团和雨团特征分析 |
3.3.2 中尺度对流系统三维结构特征分析 |
3.4 “碧利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季风的低频振荡对“碧利斯”影响 |
4.1 引言 |
4.2 “碧利斯”维持期间水汽特征 |
4.3 南海地区的低频振荡 |
4.4 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 |
4.5 南海地区低频振荡产生源地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碧利斯”中尺度系统模拟 |
5.1 引言 |
5.2 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2.2.2)简介 |
5.3 模式程序结构与计算流程 |
5.4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
5.5 模拟结果验证 |
5.6 中尺度对流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5.7 地形敏感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对2004年5月15日云南省富宁特大暴雨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D]. 吴玉霜.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2]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D]. 戴厚兴.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D]. 尹丽云. 云南大学, 2019(09)
- [4]广西台风暴雨特征及地形影响[D]. 苏玉婷.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5]甘肃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刘新伟. 兰州大学, 2013(11)
- [6]云南大理州区域性强降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系统分析[J]. 黄慧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02)
- [7]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D]. 卢瑞荆. 兰州大学, 2010(12)
- [8]地形强迫作用对湖南省两次典型降水影响的模拟分析[D]. 周生辉. 湖南大学, 2010(04)
- [9]21世纪Q矢量在中国多种灾害性天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J]. 岳彩军,寿绍文,姚秀萍. 热带气象学报, 2008(05)
- [10]0604号登陆热带气旋“碧利斯”诊断分析[D]. 顾春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