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自《2002年艾滋病最新报告》的警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好[1](2021)在《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2)了解不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比较城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济南、广州、成都三个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在学校内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按照信息饱和原则确定访谈人数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定性访谈,收集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等信息。结果:(1)基本信息: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共调查了 6492名中职学生,男生44.3%(2877/6492),女生 55.7%(3615/6492);平均年龄为(16.35±1.20)岁,15~19岁学生占98.4%。(2)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性意识/性观念/性需求: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1%,成都市中职学生知晓率远高于济南和广州市中职学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年级、汉族、走读、来自城市居民家庭、父亲学历为中专或高中、医药卫生类学校、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学生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性教育(71.5%)和网络搜索(60.6%)。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宣传材料/课程/讲座等途径获取系统且专业的性教育,若临时需要性健康知识,大部分学生会首先选择自己上网查找。分别有55.5%的男生和24.6%的女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16.4%的男生和2%的女生可以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分别有56.2%的男生和16.1%的女生承认自己有性需求。(3)总体性行为发生情况:调查对象中有438人(6.8%)报告发生过性行为,学生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5.8%(332/438),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我保护意识,表示如果发生性行为会使用安全套;男生肛交性行为(包含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4.1%(119/2877)。10.5%的调查对象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网络途径寻找性伴,访谈结果显示学生网络交友途径主要为QQ/微信,其次为在线游戏、娱乐软件,极少数使用陌陌/探探和同性交友软件;多名被访谈的教职工表示学校存在小部分学生通过在线游戏与陌生人交友的现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一年级、喜欢同性、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有强烈性需求、曾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喜欢使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的学生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比例更高。(4)总体HIV检测相关情况:71.7%的调查对象听说过HIV检测,有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为14.2%(6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没有发生过性行为、听说过HIV检测、不能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不赞同同时有多个性伴、未曾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学生HIV检测意愿更高。(5)三城市中职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5%(1767/3241)、57.5%(1071/1863)和76.7%(1064/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063,p<0.001);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济南7.4%(241/3241)、广州5.6%(105/1863)和成都6.6%(92/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p<0.001)。三城市中济南市中职学生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比例最低;成都市中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性知识的比例均较高,广州其次,济南的比例最低。结论: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且存在危险性行为,学生HIV检测意愿较高但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检测率较低。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和性健康知识来源不同,且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提示中职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分别开展防艾教育,加强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培训,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宣传HIV检测。
赵亚芳[2](2021)在《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2020年全球艾滋病防控的3个90%目标亟待推进实现,我国在发现HIV感染者、衔接感染者进入后续医疗环节的前两个90%目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艾滋病流行趋势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均呈日趋严重势态。MSM人群进行HIV规律检测从而最大限度发现其中的HIV感染者,并在确诊后及时衔接入医疗系统获得抗病毒治疗,是实现感染者达到病毒学抑制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更是实现全球以及中国艾滋病“90-90-90”防控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构建理论化、综合性的行为模型,深入理解和分析MSM人群HIV规律检测和确诊后衔接医疗行为,可为进一步完善现有艾滋病相关医疗服务措施和政策方针提供实用性的参考和建议。研究目的一、基于三元影响理论,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并在人群中验证该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HIV检测行为的可行性;二、基于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一、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构建并验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一)经文献回顾筛选10个男男性行为人群HIV规律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检测意图、检测态度、社会规范信念、检测自我效能、HIV危险感知、HIV检测相关知识、社会凝聚力、获取医疗服务舒适度、性病检测史、向家人出柜。三元影响理论为模型构建框架,形成行为模型假设。(二)便利抽取351名MSM人群,对HIV规律检测行为及各相关因素水平进行测量,以研究对象HIV规律检测行为水平为结局变量,使用MPlus软件以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HIV检测行为模型。(三)重新便利抽取212名MSM人群对HIV检测行为模型进行验证,以研究前期构建的HIV检测行为模型为基础,使用SEM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评价指标,判断并验证模型对解释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规律HIV检测的可行性。二、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构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一)文献回顾纳入9个HIV感染者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HIV相关歧视、家庭歧视、社会支持、精神健康、衔接医疗态度、消极应对、首次CD4+T细胞计数、向性伴暴露HIV感染状况、获取医疗便利性,结合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为模型构建参考,形成行为模型假设。(二)描述经便利抽取的257名近1年内确诊的MSM人群HIV感染者的及时衔接医疗行为及各相关因素水平。以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为结局变量,经SEM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三)目的抽取12名近半年内确诊的MSM人群HIV感染者开展个人深度访谈,通过Colaizzi分析法结合Nvivo1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所得主题和主题间的关系,与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中的变量及变量间的作用路径对比。研究结果一、HIV检测行为模型中包含11条直接作用路径、1条间接作用路径、3条相关作用路径。其中检测意图、性病检测史、向家人出柜直接作用于规律检测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7、0.420、-0.137,检测自我效能、社会规范信念、检测态度直接作用于检测意图,且个人、社交、环境因素存在跨领域的作用关系,模型中各作用路径均具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χ2/df=1.403,CFI=0.926,TLI=0.918,RMSEA=0.034,SRMR=0.057。351 名 MSM 人群中 63.82%具有 HIV 规律检测行为。二、对HIV检测行为模型的验证发现3条在原构建模型路径作用系数上未达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模型拟合指标:χ2/df=1.136,CFI=0.955,TLI=0.950,RMSEA=0.025,SRMR=0.064。三、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中包含9条直接作用路径、1条间接作用路径、4条相关作用路径,其中社会支持、向性伴暴露HIV感染状况、获取医疗便利性、首次CD4+T细胞计数直接作用于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06、0.222、0.148、-0.172,HIV相关歧视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及时衔接医疗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057,模型中各作用路径均具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χ2/df=1.160,CFI=0.967,TLI=0.959,RMSEA=0.025,SRMR=0.044。257 名新近确诊的 MSM 人群HIV感染者中63.42%具有及时衔接医疗行为。四、衔接医疗行为模型验证中,根据12名MSM人群HIV感染者的访谈资料分析结果,最终形成10个主题、17个亚主题、9条主题间的作用关系,在原模型基础上发现2个新主题。研究结论一、HIV检测行为模型以个体、社交、环境以及意图多重因素的角度,解释了 MSM人群的HIV规律检测行为,但还需进一步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医疗系统的特征以及MSM人群就医经历等因素进一步调试。社会凝聚力在模型中的作用路径,提示未来在促进MSM人群进行HIV规律检测行为中,应重点关注社交圈和社交团体的影响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在树立检测信念过程中广泛而积极的效应,以社交因素作为切入点,发展并推动干预策略的实践。二、衔接医疗行为模型以HIV相关歧视为源头,社会支持、精神健康等因素为中间机制,深入解读新近确诊HIV感染的MSM人群的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但就MSM人群对疾病预期、性格特征和既往就医经历等个体性因素在其及时衔接医疗行为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未来针对我国MSM人群在确诊HIV感染后的就医行为研究,应关注HIV相关歧视和中国家庭文化对MSM人群的广泛、深远影响,早期并针对性开展HIV检测后转介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树立疾病正确认知;强调同伴和社交圈的力量,并促进医疗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紧密连接。三、综合分析HIV检测行为模型与衔接医疗行为模型结果,社交领域因素在MSM人群规律进行检测以及在确诊后感染者及时就医行为的决策和实践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实践意义;社会支持对HIV相关歧视的降低作用暗示了社会网络的积极效应能够降低HIV感染者延迟就医的源头阻碍。提示未来应进一步理解和早期关注MSM人群同志圈、社交圈文化,与社会组织早期建立合作联系,通过社会支持、同伴影响的干预手段,提高MSM人群对HIV感染风险的正确认知、促进检测、并缩短感染后就医治疗的衔接时间。
孟婕[3](2021)在《《人民日报》(1985-2020)“艾滋病”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文中研究说明艾滋病作为一种重大传染病,自1981年发现到现在,对人类的威胁有增无减,其不仅是一个医学界的难题,更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社会问题。1985年我国境内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事件后,《人民日报》作为党报开始了长达35年的“艾滋病”议题报道,记录着党和国家艾滋病防治的变迁轨迹,呈现出社会和大众对“艾滋病”议题的认知转变。新闻媒介“艾滋病”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折射出中国社会对于艾滋病这一传染病种的认知乃至社会主流认知的转向。本文基于批判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结合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态势梳理得出《人民日报》“艾滋病”议题话语表达逐渐趋于“积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文本层面分析了“艾滋病”议题报道的微观话语转向;话语实践层面总结报道命题频次以及话语主体表达侧重的变化趋势;社会实践层面依托社会历史语境,对不同阶段《人民日报》“艾滋病”议题话语特征入手,分析促动“艾滋病”议题变迁的原因。分析得出《人民日报》“艾滋病”议题报道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由偏向国外事件到聚焦国内问题、从报道负面信息到健康知识普及、从划分“他们”到携手抗“艾”成为“我们”,展示了我国新闻媒介主体性意识回归、大众意识不断觉醒和社会历史变革的过程。
赵亚栋[4](2021)在《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甘肃省艾滋病疫情防控精准施策及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2010-2019年甘肃省HIV/AIDS报告病例、甘肃省统计局统计年鉴中的人口资料,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行政区划图为基础,描述性分析呈现甘肃省2010-2019年HIV/AIDS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时间、地区、传播途径、晚发现病例等分布特征;趋势面分析展示甘肃省艾滋病发病的空间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LISA值分析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报告感染率的全局自相关性和局部聚集的具体形式;时空聚集性分析检验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报告病例数是否存在时空聚集性,并对探测到的时空聚集簇进行定位。结果:(1)甘肃省2010-2019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7,780例,男性病例6,701例,女性病例1,079例,男女性别比6.21:1;报告HIV/AIDS病例平均年龄为(38.88±13.38)岁;职业以农民及民工为主,占42.37%;民族以汉族为主,占86.34%;初中文化程度人数最多,占32.43%;婚姻为已婚为主,占46.5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97.56%;其中同性性传播比例持续上升,由2010年的26.64%上升至2019年的40.81%;55岁以上老年病例持续增加,构成比由2010年的4.21%增加到2019年的18.95%;青年学生病例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占75.00%;有30.58%的病例为晚发现病例,发现当年艾滋病相关死亡478例,艾滋病病死率为20.09%。(2)甘肃省2010-2019年各县(市、区)艾滋病报告感染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报告感染率超过10.0/10万的县(市、区)为临夏市、七里河区、广河县、白银区、城关区、安宁区、东乡县;趋势面分析显示艾滋病发病趋势总体呈现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东部和南部地区;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报告感染率呈聚集性分布,存在“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5-9个县(市、区),“低-低”集聚区有26个县(市、区);时空聚集性分析证实报告病例数在县(市、区)级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一类聚集区为中部地区13个县(区),时间为2015-2019年,聚集半径为73.69km;二类聚集区为南部地区2个区,时间为2015-2019年,聚集半径为39.35km。结论:(1)甘肃省2010-2019年HIV/AIDS报告发病数和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以20-50岁的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55岁以上老年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较快,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稳定,死亡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艾滋病晚发现比例高。建议应继续加大HIV检测力度,尽早发现病例,将老年人群作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2)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报告感染率存在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位于甘肃中部地区且热点县(市、区)数有增加趋势,建议将甘肃省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制定区域化防控策略,强化防治资源配置,实施“一地一策”开展精准防控。
毕莹莹[5](2020)在《突显与渐隐 ——《人民日报》2004-2018年艾滋病报道的话语实践》文中研究指明1981年,美国报告了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此后,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截至2018年,全球感染者逾3790万人。1985年我国报告首例艾滋病患者出现。1985年8月2日,《人民日报》第一次报道了“艾滋病”方面的科研进展,题为:《美科学家研究爱滋病病毒取得进展》,当时使用“爱滋病”而非“艾滋病”,可见艾滋病议题报道早期存在“污名化”现象。2003年是《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的拐点。这一年,在胜利抗击“非典”后,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艾滋病日当天,看望艾滋病患者并与患者握手,这一举动开创了我国高层领导人公开探望艾滋病患者的先河,增强了公众对艾滋病的科学认知。此后,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对艾滋病议题认知的改变,媒体对艾滋病报道的话语实践也发生了变化,2004年艾滋病报道的数量更是出现了历年的峰值。本文以2004年至2018年总计15年作为研究时间,研究《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共计612条。基于文本分析的基础,结合费尔克拉夫、梵迪克等人的话语分析理论,分别从新闻话语、权力话语、知识话语及人文话语四个角度入手,阐述《人民日报》如何对艾滋病报道进行话语实践。在第一章中从新闻的选择特性即:宏观性、典型性和及时性切入,分析艾滋病报道的新闻话语产生过程,发现话语选择上注重多元和理性表达。第二章中分析党报的权力话语,随着艾滋病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认知偏向的修正,《人民日报》开始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国家领导人走访慰问等举动践行权力话语,但不再倾向于大量的报道数量。第三章中从健康传播的角度,阐述艾滋病知识话语的呈现,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艾滋病药物科研进展来传递健康信息。第四章中突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慎重使用艾滋病用语,尊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自身感受,新闻评论彰显宽容理性等方面。总的说来,《人民日报》在艾滋病报道上权力话语渐隐,人文话语不断增添,吻合了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报道数量的下降不代表关注度的下降,相反在承担媒体职责的同时,积极为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创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公众更加包容和理性的看待艾滋病,传播积极的主流价值观。
周从宇[6](2020)在《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收集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HIV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报告单,分析阳性标本的来源、初筛和确证实验的阳性符合率、阳性/不确定标本确证条带特点及对应基因分布,初步了解近三年六安市HIV感染情况和各初筛实验室检测能力。并选取本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进行质量评估,验证其临床价值,探讨试剂选用的策略,为提高HIV初筛检查结果的质量与可靠性奠定实验依据。(2)调查六安市2016-2018年HIV确诊感染病例的网报资料,结合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系统分析六安市艾滋病疫情近三年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因素,确定重点干预人群,寻找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为制定科学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六安市2016-2018年经过HIV初筛实验得到的疑似HIV感染病例血清标本,逐一进行确证实验。挑选出由70份HIV-Ab阳性标本和122份HIV-Ab阴性标本组成的血清盘,以HIV确证实验结果作为判断真阳性和真阴性的金标准,使用本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对血清盘进行平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种试剂的敏感度、特异度、功效率、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2)调查六安市2016-2018年确诊HIV感染病例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网报的报告卡、附卡、个案随访表,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病例报告时间、报告地区、病例户籍、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等资料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六安市2016-2018年报告HIV感染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感染途径特点分别进行描述。结果(1)六安市2016-2018年确证实验室累计检测疑似HIV感染病例血样739份,结果为HIV-1型阳性的总共477份,不确定结果97份,阴性结果165份;HIV-2型全部阴性。确证阳性标本按送检机构分主要是医疗机构(303份)和疾控机构(153份),按检测类别分主要是住院检测(214份)和自愿咨询检测(VCT)(110份)。三年筛查实验与确证实验阳性总符合率为64.55%(477/739),每年分别为63.37%、66.29%、63.97%。阳性符合率按标本送检机构分最高为疾控机构(89.47%),按标本检测类别分最高为自愿咨询检测(92.44%)。阳性条带结果共有33种类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gp160gp120gp41p66p51p31p24p17(44.44%)、gp160gp120gp41p66p51p55p31p24p17(16.14%)、gp160gp120gp41p31p24p17(9.64%);出现全条带和次全带(≥6条带)共计397份(83.23%);其中p24出现频率最高(99.37%),p55出现频率最低(16.35%)。97份不确定结果的带型中p24出现概率最高(43.30%),其次是p17(35.05%)。六安市应用最广的两种HIV初筛试剂检测原理分别是第三代和第四代HIV ELISA法,第三代试剂敏感度、特异度、功效率、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9.18%、99.48%、97.66%、98.59%、100.00%,第四代则分别100.00%、98.36%、98.96%、96.32%、97.22%、100.00%。(2)六安市2016-2018年每年、各县区均有HIV确诊感染病例报告,累计477例。2016年为128例,2017年为175例,2018年为174例。报告居前三位的县区为:金安区(212例)、裕安区(106例)、霍邱县(55例),病例的外地户籍比例(59.54%)高于本地户籍(40.46%)。男性病例(376例)多于女性(101例),男女性别比3.72:1。病例年龄最小为8岁,最大91岁,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61.64%),其次是50岁以上年龄段(35.01%)。450个是汉族(94.34%)。婚姻状况以在婚者居多,占53.25%。文化程度以初中(24.32%)和小学(15.51%)为主。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31.66%),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12.55%)和工人(9.85%)。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85.95%)。结论(1)2016-2018年六安市医疗和疾控机构是HIV抗体初筛检测的主要部门。三年确证阳性符合率稳定在60%70%之间,提示基层初筛实验室存在技术误差,检测能力有待提高。HIV感染病例的确证带型有33种,p24、gp160和gp41检出率(均>90%)高,p55检出率低(<20%),说明抗env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抗体是确诊HIV感染的必要条件。不确定结果占比13.13%,对该类样本24周后需进行随访复查。六安市两种应用最广的HIV初筛试剂评估均比较理想,效果无明显差异,满足抗体筛查要求,其中第四代试剂窗口期短,更值得临床推广。(2)2016-2018年六安市HIV确诊感染病例已波及全市所有县区,重点关注男性、青壮年、已婚、低学历、农民工、流动人群。今后艾滋病防控宣传应提高针对性,加强性安全教育和推广使用安全套迫在眉睫。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7](2020)在《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文中指出序言这本手册旨在帮助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员处理与艾滋相关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关的国家法和国际法的信息及其在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框架下的国内法院的适用情况。自首例艾滋病病例被识别出来后的30多年里,全世界应对全球性艾滋疫情有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许多国家新感染的比例下降,有效的治疗得到发展,使得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继续过健康多彩的生活。尽管取得这些成绩,但很多值得注意的社会、经济、法律挑战仍然存在。
刘昕[8](2019)在《社会排斥视角下包容性城市构建 ——以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生存境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并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城市社会的群体构成。在这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发展的政策性规则缺失和配置性资源缺失问题,城市居民逐渐产生分层,大量低收入群体出现,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仅数量未减少,甚至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此引发了一些城市病,诸如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中国的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如何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是我们探讨的课题,在这其中,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相对弱势的低收入群体又是我们尤其关注的焦点,换句话说,城市贫困成为了政策关注点之一。城市贫困不同于农村贫困,城市贫困问题更加尖锐,贫富对比更为突出,低收入群体的被剥夺感更强。因此,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帮助城市低收入群体有尊严的生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出台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救济制度,并在这20余年里不断改进,为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的生活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在针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出台,且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多项政策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按照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在册的受保人群数据分析得知,事实上该受保群体的“出”与“进”是不成比例的,这其中原因就成为本研究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将城市低收入群体作为研究主体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存境遇,从经济、社会交往和政治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在不平等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社会排斥,切入包容性城市建设的讨论,并且试图揭示城市低收入群体被动力量与主体力量共同形塑的选择机制,建设包容性城市,进而让所有人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不管其来自何方,不管其所处阶层,都能在这个城市社会中获得相对公平的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机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本研究以贵阳市的低收入人群为切入点,对800户低保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对访谈的定性分析,刻画了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存状况。结合调查研究,本文从经济、社会与政治三个维度的排斥入手,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第一,对城市低收入群体而言,真实存在社会对其包容性不足的问题;第二,城市低收入群体目前社会定位较为尴尬,徘徊在排斥与反排斥的狭缝中;第三,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主观阶层固化现象开始凸显;第四,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代际传递较为严重,相当一部分的贫困者长期处于贫困中,且后代沦为贫困的概率大大增加。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可以用吉登斯的结构-行动逻辑进行解释,由宏观上的社会政策与微观中的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困境、中观的社会交往与微观的低收入群体的困境,以及扶贫系统的机构化困境共同造成。为了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相对公平的机会参与社会竞争,又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果,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对包容性城市的本土实践逻辑进行构建是可行的,并提出需要从政府和社会两方面来共同对低收入群体的物质贫困和非物质贫困进行精准扶贫。物质贫困的精准帮扶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生存问题,而非物质贫困的帮扶则是要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发展问题,最终使得低收入群体能够脱离贫困陷阱,一方面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又可以推进城市又快又好的发展。在调查中本研究发现,城市低收入群体已经悄然出现了贫困文化,且有不断蔓延的可能性。逐渐形成的贫困文化真实的影响着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模式。因此,构建包容性城市不仅可通过制度改进和社会辅助,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希望可以继续从文化的角度继续探讨,通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来抑制“贫困文化”,最终帮助低收入群体能够更有效的摆脱贫困旋涡。
钟晓玲[9](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报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度新增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同时,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疫情也不断上升,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报告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广西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合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展以广西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考察其防治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防治态度之间的关系,期望能探索高校学生群体的新媒体接触习惯和健康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优化策略,提高防治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掌握和态度水平总体偏低,知识会显着影响其态度;学生获取相关防治信息的主动性不高,相比传统大众媒体更倾向从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此外,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延续性、针对性,不够深入等,是现阶段主要的不足。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传播建议。
徐文姣[10](2019)在《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后,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利益融合,依赖加深,在产生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全球卫生带来新的挑战。艾滋病、疟疾、结核以及非传染性疾病等的长期威胁未除,以“非典”、“埃博拉”、“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寨卡”等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及可能的跨国传播威胁又不期而至。显然,公共卫生问题早已不是一国内部事务,而是利害相连的世界各国必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这迫使各国必须开展跨境卫生合作,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最主要行为体。但过往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研究的注意力大都集中于大国行为体,对中小国家的作用关注较少。加拿大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发达的中等国家,尽管其人口、军事、与外交实力有限,却对全球卫生治理作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甚至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了领导作用。这一“中等国家扮演领导者角色”的现象值得探究。本研究以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加拿大中等国家理论——“自由国际主义”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重点探究加拿大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路径选择以及影响其理念行为转变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加拿大参与创立世界卫生组织、推动制定《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发起《母婴儿童健康马斯科卡倡议》以及抗击“非典”和西非“埃博拉”疫情四个案例的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加拿大不仅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全球卫生治理,而且在某些时期和特定领域内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体现在加拿大推动创立全球卫生治理机制、参与制定全球卫生规范、投入全球卫生援助以及支持全球卫生行动四大方面。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加拿大主要交替扮演了参与者和领导者这两种角色,并展示出对多边或有限多边合作路径的偏好。本研究认为加拿大对外政策理论中的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可为这两种角色定位及其路径选择提供较为可信的诠释,而加拿大在参与者和领导者之间的角色互换则是国内外诸多影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在全球卫生治理这个“低政治”领域,加拿大有意愿亦有能力担当主要推动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尽管这一角色在中等国家整体实力与资源限制的条件下难以维持其系统性和持续性,但这并不影响加拿大阶段性、选择性地发挥领导作用,对解决全球卫生治理的内在困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来自《2002年艾滋病最新报告》的警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自《2002年艾滋病最新报告》的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设计 |
1 研究现场 |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 问卷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4 现场调查 |
2.5 相关定义 |
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
4 质量控制 |
5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一 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研宄 |
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性意识、性观念和性需求 |
3.性行为发生情况 |
4.健康服务需求相关 |
第二部分: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差异研究 |
1.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性意识纲念/性需求 |
2.网络交友及性行为发生 |
3.性健康服务需求 |
二 定性访谈 |
2.1 学生访谈结果 |
2.2 教职工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预防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操作性定义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艾滋病流行现状 |
(一) 国外艾滋病流行现状 |
(二)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
二、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状 |
三、HIV检测与衔接医疗行为 |
(一) HIV检测行为概述 |
(二) HIV检测行为现状 |
(三) 衔接医疗行为概述及现状 |
四、HIV检测行为和衔接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及作用途径 |
(一) 影响HIV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及作用途径 |
(二) 影响衔接医疗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途径 |
五、理论框架 |
(一) 健康行为相关理论概述 |
(二) 三元影响理论概述及应用现状 |
(三) HIV检测行为模型假设框架 |
(四) HIV相关歧视机制框架概述及应用现状 |
(五)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假设框架 |
第三章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
(四) 资料收集 |
(五) 资料整理与分析 |
(六) 质量控制 |
(七) 伦理原则 |
三、研究结果 |
(一) HIV检测行为现状描述 |
(二) HIV检测行为模型构建 |
(三) HIV检测行为模型验证 |
四、讨论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
(二) HIV检测相关行为特征分析 |
(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行为模型分析 |
第四章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测量指标及测量工具 |
(四) 资料收集 |
(五) 资料整理与分析 |
(六) 质量控制 |
(七) 伦理原则 |
三、研究结果 |
(一) 衔接医疗行为现状描述 |
(二)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 |
(三) 衔接医疗行为模型验证 |
四、讨论 |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分析 |
(二) 研究对象衔接医疗行为现状分析 |
(三)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性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五、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3)《人民日报》(1985-2020)“艾滋病”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话语分析法 |
(六)创新点 |
(七)研究综述 |
1.国外艾滋病报道综述 |
2.国内艾滋病报道综述 |
一、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整体样态 |
(一)研究设计 |
1.媒介选择 |
2.样本选取 |
3.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
4.信效度检验 |
(二)1985-2020《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概况呈现 |
1.报道数量分析:“出现一顶点一减退” |
2.版面位置分析:多种版面分布,报道版面相对固定 |
3.报道体裁分析:短篇消息为主,深度报道较少 |
4.信源和稿源分析:官方信源为主,个体话语较少 |
二、《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文本分析:微观话语转向 |
(一)新闻标题变迁 |
1.标题句型句式:趋于多样化 |
2.标题内容:态度和侧重点的转变 |
(二)词汇变迁 |
1.情感词与社会热词:体现关怀反映时代 |
2.对传播途径的描写方式:从猎奇到知识普及 |
(三)修辞类型变迁 |
1.比喻:负面喻体变为正面喻体 |
2.数字使用:新发感染通报变为防治成果展示 |
三、《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实践:命题与主体表达变迁 |
(一)宏观命题报道变迁:七大主题报道频次竞争 |
1.报道主题分类与实例 |
2.宏观命题频次分析 |
(二)话语主体表达侧重变迁 |
1.官方主体报道转变:“紧张旁观”到“积极引导” |
2.专业主体报道转变:“防治进行”到“成果显现” |
3.民生主体报道转变:“恐惧远离”到“人文关爱” |
四、 《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的社会实践:话语变迁的动因及社会价值 |
(一)各阶段社会实践分析 |
1.初始(1985-1994):早期的“旁观者” |
2.转变(1995-2003):“公共议题”突显 |
3.成熟(2004-2020):“健康传播”理念下的和谐追求 |
(二)《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话语变迁动因研究 |
1.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支持 |
2.经济因素:资金帮扶加强 |
3.社会文化:社会意识觉醒 |
4.媒介因素:媒体职能转变 |
(三)《人民日报》“艾滋病”报道变迁的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艾滋病流行状况 |
1.1.2 空间流行病学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
1.1.3 甘肃省概况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病例资料 |
2.1.2 人口资料 |
2.1.3 行政区划资料 |
2.2 资料整理 |
2.3 分析方法 |
2.3.1 描述性分析 |
2.3.2 空间统计分析 |
2.4 相关名词定义 |
2.5 伦理问题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艾滋病流行特征 |
3.1.1 样本来源分布 |
3.1.2 人群分布 |
3.1.3 时间分布 |
3.1.4 地区分布 |
3.1.5 传播途径分布 |
3.1.6 晚发现病例情况 |
3.2 空间统计分析 |
3.2.1 趋势面分析 |
3.2.2 空间聚集性分析 |
3.2.3 时空聚集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甘肃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 |
4.2 甘肃省艾滋病疫情空间分析 |
4.3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4.3.1 创新 |
4.3.2 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突显与渐隐 ——《人民日报》2004-2018年艾滋病报道的话语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媒体职责:艾滋病报道的新闻话语生产 |
第一节 艾滋病报道的选择 |
一、宏观性:艾滋病疫情现状的呈现 |
二、典型性:互为话语性的实践 |
三、及时性:把握艾滋病报道的时效度 |
第二节 多元话语主体的选择 |
一、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心声 |
二、围绕艾滋病创作的作品 |
三、国际报道凸显成果 |
第二章 话语转变:艾滋病报道的权力话语渐隐 |
第一节 艾滋病政策法规的报道及落实 |
一、政策法规内容的报道 |
二、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政府官员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
一、出席相关会议 |
二、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
第三节 艾滋病议题报道强度的弱化 |
一、报道数量的递减 |
二、报道主题和体裁的缺失 |
第三章 信息传递:艾滋病报道的知识话语传播 |
第一节 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 |
一、艾滋病的形成机理及预防 |
二、艾滋病误区的消除 |
第二节 艾滋病药物科研进展 |
一、中医药防治的成效 |
二、国内外疫苗的研发 |
第四章 共情关怀:艾滋病报道的人文话语突显 |
第一节 慎重使用艾滋病用语 |
第二节 关注艾滋病相关群体境况 |
一、艾滋病患病、感染人群形象的转变 |
二、抗艾人士投身防治事业的坚守 |
第三节 新闻评论彰显宽容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HIV 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社会排斥视角下包容性城市构建 ——以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生存境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包容性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 |
二、作为底层社会的低收入群体相关研究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包容性城市 |
二、低收入群体 |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 |
一、社会排斥研究视角 |
二、研究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二章 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描述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经济概述 |
一、调查样本人口特征 |
二、调查样本生活状况概述 |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网络与归属 |
一、社会地位的主观认知 |
二、社会交往的现状及认知 |
第三节 政治参与与权力 |
一、对政治的关心 |
二、政治权利及表达 |
三、社区活动的参与及意愿 |
四、来自政府的帮助 |
第三章 经济包容:贵阳市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境遇与就业障碍 |
第一节 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经济表现及其个体选择 |
一、基本经济群体特征 |
二、个体就业表现 |
三、低收入群体就业意愿及个体选择偏好 |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发展不充分 |
二、政策选择下的资源分配不均 |
三、市场选择下的机会获得偏好 |
第三节 低收入群体经济改善的机会获得与成果共享 |
一、共享包容性城市发展成果 |
二、促进就业改善的相对公平机会获得 |
第四章 社会包容:贵阳市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关系与网络资本 |
第一节 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社会关系及其个体选择 |
一、基本社会网络特征 |
二、社会客观交往表现 |
三、社会支持与个体选择偏好 |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社会交往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客观条件下的机会获得不均 |
二、主观条件下的主动退出 |
第三节 低收入群体社会交往的机会获得与成果共享 |
一、社会关系交往积极心态构建 |
二、社会关系网络改善机会获得 |
第五章 政治包容:贵阳市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政治生活与社区参与 |
第一节 贵阳市低收入群体政治参与表现及其个体选择 |
一、政治参与群体特征 |
二、政治客观参与表现 |
三、低收入群体政治参与的个体主观选择 |
第二节 低收入群体结构化的地位差异与机会不均 |
一、政策选择下的地位获得不均 |
二、政府与社会共同选择下表达个人诉求的机会不均 |
第三节 低收入群体政治参与的机会获得与共享成果 |
一、高度依赖政府的低收入群体政治参与 |
二、政策条件式帮扶下政治参与机会获得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迈向包容性城市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结构-行动逻辑下包容性城市的建设 |
第三节 研究展望:包容性城市与抑制贫困文化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英文期刊 |
三、英文报告 |
四、中文译作 |
五、中文着作 |
六、中文期刊 |
七、学位论文 |
八、其他 |
后记 |
(9)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2 高校学生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3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艾滋病传播 |
1.1.4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知识、态度、行为理论模式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5.3 文献述评 |
2 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进展 |
2.1 传播者提高重视,强化组织协调,明确工作职责 |
2.2 高校积极发挥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主要阵地的作用 |
2.2.1 加强组织传播,促进校园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设 |
2.2.2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传播质量与效果 |
2.2.3 部分高校已形成独具特色、创新发展的健康教育传播经验 |
2.3 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 |
2.3.1 机遇 |
2.3.2 挑战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实施步骤 |
3.4.1 问卷设计 |
3.4.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3.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4.1.1 样本基本情况 |
4.1.2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基本情况 |
4.1.3 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4.1.4 广西高校学生对目前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看法 |
4.1.5 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6 人口学统计因素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议 |
5.2.1 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 |
5.2.2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 |
5.2.3 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 |
5.2.4 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问题、假设和案例选取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全球卫生治理的源起、发展与内在困境 |
第一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源起及基本要素 |
一、全球卫生治理兴起的背景 |
二、全球卫生治理的概念及特点 |
三、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对象 |
四、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行为体 |
第二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机制与规范 |
一、国际卫生治理机制与规范的产生 |
二、全球卫生治理机制与规范的发展 |
第三节 全球卫生治理的内在困境 |
一、全球卫生领导权和协调机制模糊 |
二、全球卫生资金投入不足 |
三、全球卫生问责、监督和执行机制缺位 |
小结 |
第二章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机与目标 |
第一节 加拿大自由国际主义理论思潮与其战后的国际行为 |
一、自由国际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内涵 |
二、自由国际主义理论对加拿大参与全球事务的影响 |
第二节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动机 |
一、维护国际、国家和人的安全 |
二、建构良好海外形象与提升国际影响力 |
三、推广国家价值观 |
第三节 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主要目标 |
一、促进全人类健康和卫生平等的实现 |
二、追求全球卫生大国和人道主义大国的地位 |
小结 |
第三章 参与卫生机制的创立:加拿大与世界卫生组织 |
第一节 加拿大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缘起 |
一、早期国际卫生会议的召开 |
二、二战前国际卫生组织的建立 |
三、卫生问题纳入《联合国宪章》 |
第二节 加拿大对世界卫生组织创立的推动 |
一、加拿大在技术筹备委员会中的作用 |
二、加拿大在国际卫生大会中的作用 |
三、加拿大在临时委员会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与奇泽姆当选总干事 |
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与总干事人选 |
二、加拿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 |
小结 |
第四章 推动卫生规范的制定:加拿大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
第一节 加拿大与《公约》的由来 |
一、烟草使用危害及全球控烟挑战 |
二、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控烟的早期努力 |
三、加拿大对授权制定《公约》的倡导 |
第二节 加拿大对《公约》制定的推动 |
一、对《公约》制定的资助 |
二、对《公约》谈判的推动 |
三、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约》制定的倡导 |
第三节 《公约》的出台与加拿大的执行 |
一、《公约》的出台及其意义 |
二、加拿大对《公约》的执行 |
小结 |
第五章 主导卫生援助与平等的实现: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 |
第一节 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的缘起 |
一、妇女儿童健康的意义及困境 |
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妇女儿童健康 |
三、“母婴儿童健康”设定为八国峰会关键议题 |
第二节 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筹备 |
一、筹划国内政策 |
二、寻求国际共识 |
第三节 加拿大与《马斯科卡倡议》的出台 |
一、《马斯科卡倡议》的出台 |
二、加拿大在《马斯科卡倡议》中的领导作用 |
第四节 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执行与跟进 |
一、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执行 |
二、加拿大对《马斯科卡倡议》的跟进 |
小结 |
第六章 应对卫生危机:加拿大与“非典”和“埃博拉”疫情 |
第一节 加拿大抗击“非典”疫情 |
一、加拿大爆发“非典”疫情的应对与教训 |
二、“非典”疫情暴露的国内公共卫生问题 |
三、加拿大对遏制“非典”疫情的全球贡献 |
第二节 国内卫生机制与国内外卫生安全战略的加强 |
一、国内公共卫生机制的改革 |
二、国家及全球卫生安全战略的加强 |
第三节 加拿大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 |
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原因与危害 |
二、加拿大防范“埃博拉”疫情的国内举措 |
三、加拿大遏制“埃博拉”疫情的国际作为 |
小结 |
第七章 理论解释:加拿大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理念与行为 |
第一节 自由国际主义理论下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
一、自由国际主义下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角色 |
二、自由国际主义下的多边合作路径选择 |
三、务实主义哲学与加拿大角色定位和路径选择的灵活性 |
第二节 “推拉力”下的角色调整和路径转变 |
一、国际因素 |
二、国内政府因素 |
三、国内社会因素 |
四、医学研究与创新因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来自《2002年艾滋病最新报告》的警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D]. 赵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与确诊后感染者衔接医疗行为模型构建及验证[D]. 赵亚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人民日报》(1985-2020)“艾滋病”议题报道的话语变迁[D]. 孟婕.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甘肃省2010-2019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D]. 赵亚栋. 兰州大学, 2021(11)
- [5]突显与渐隐 ——《人民日报》2004-2018年艾滋病报道的话语实践[D]. 毕莹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六安市2016-2018年疑似HIV感染病例的确诊及流行特征分析[D]. 周从宇.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J].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8]社会排斥视角下包容性城市构建 ——以贵阳市低收入群体生存境遇为例[D]. 刘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9]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D]. 钟晓玲.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加拿大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研究[D]. 徐文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