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压电源的抗干扰分析和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谢佳明[1](2021)在《超高频、低延时、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文中研究表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开关器件兼具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及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特性,使其具有较高输入阻抗,较低导通阻抗,同时具备较好的高频开关特性,适用于高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目前在交流电机、开关电源、高铁、新能源汽车及照明等电路中运用广泛。目前IGBT主流工作频率为几十k Hz,极少存在1MHz。但是IGBT运用场合不断朝着电压等级更高、功率更大、频率更高的目标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从IGBT本身出发,通过新材料应用及新技术更新迭代,增大IGBT耐压等级、功率等级和减小其等效输入电容大小,但限于硅基材料的物理极限,创新成果缓慢。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设计一款合适的IGBT驱动模块,使其拥有强大的驱动能力及抗干扰性,驱动IGBT在超高频、大功率工作状态下稳定工作,因此设计一款优秀的驱动模块是目前使IGBT工作频率达1MHz最为可行的方法。本文设计了一款超高频、低延时、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将外接输入信号通过数字隔离器SI8621BC进行波形的整形及隔离,由SI8621BC输出的信号输入至优化后的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对信号进行电平位移及功率放大,提升驱动能力及减小延时,将此驱动信号通过优化的驱动回路参数,减小IGBT关断瞬间驱动波形的振荡,最后再传输至IGBT的栅极端,由此控制IGBT的工作状态。同时对驱动模块的电源系统进行合理的电源滤波处理,提高电源完整性,通过PCB多层板的合理布局优化模块整体电磁兼容特性,使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得以提升,提高IGBT的使用安全性。利用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优化的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对信号电平位移及功率放大,以及优化的驱动回路参数对提高驱动功率和减小IGBT关断瞬间驱动波形振荡的可行性。在实测中利用本文所设计的驱动模块驱动FS75R12KT3模块中IGBT单管,主电路负载采用0.25Ω大功率电阻,驱动模块在外接一路市电电源(220V,50Hz),以及一路+5V电源情况下,实测得驱动模块性能指标为:模块输入信号为0V~5V的方波,模块输出0V~12V的方波驱动信号,当IGBT主电路输入功率达500W时,IGBT的开通波形上升沿时间约为56ns,关断波形下降沿时间约为100ns,驱动频率高达1MHz,且驱动信号从数字隔离器传输至IGBT输入端延时为10ns,驱动模块及IGBT主电路长期稳定工作。
李星橙[2](2021)在《水下穿越超深管线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下管线系统日益庞大,针对输油输气管线往往需要通过大江大河的情况,在管线工程中一般采用跨越和穿越两种施工方式。穿越方式是让管线从河床下方的岩石层通过,河床下方管线相较陆地下方的管线所处的自然环境更加复杂,管线更易出现安全隐患,随着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以及河床地质结构的不断变化,管线可能存在露出河床,与河水发生直接接触的情况,造成管线的腐蚀和破损,最终导致油气泄露情况的发生。故水下穿越管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检测,通过探明管线在河床下方的具体位置,明确管线和河床的实际距离,以便在油气泄露发生前,对水下管线进行维护,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水下穿越管线向外辐射电磁场的规律,说明利用直接电磁感应法进行管线检测的原理,同时给出具体的电路实现方案,设计制作水下穿越管线检测电路,完成对水下超深管线检测设备的研究与研制,同时介绍电路中MCU的程序控制思路。本课题以必要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对于关键模块辅以相应电路的仿真,最终制作电路实物以实现具体的功能。课题的设计难点在于需要在满足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实现对大动态范围微弱小信号的有效采集与提取,提升电路的信噪比与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文中先给出系统的整体框图、发射系统电路框图和接收系统电路框体,分系统、分小节详细描述每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及详细设计实现方法,同时给出电路设计原理图、仿真结果及电路实物图。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磁感应法对管线的埋深进行精确测量,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及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接收机系统采用数字相敏检波设计,控制芯片采用MSP430+FPGA的多核结构。本文以小节为单位,给出MSP430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和相应的控制思路,后续简要介绍了FPGA实现数字相敏检波的方法。文末通过对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各关键模块的测试,确保各模块功能的正常实现,同时搭建模拟测试环境,完成对系统联调的测试,最后进行实地测试。通过实地对两条河流穿越段管线的实际检测,检测结果与ONEPASS进行对比,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对埋深40米内管线的检测,检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仪器性能稳定可靠,各项功能能够实现,本课题设计和研制的检测系统能够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程尉[3](2020)在《小型水下双臂机械手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球上资源不断枯竭,对于海洋的开发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施了“科技兴海、依法管海”战略,我国海洋经济将步入稳健发展的轨道。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由近海逐渐延伸至深海,人类对水下机器人的需求不断上升,作为水下机器人作业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水下机械手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海底管道安装、钻井平台日常维护、海底矿产开采及调查等水下作业中,水下机械手得到广泛应用。与普通的陆上机械手相比,水下机械手具有以下特点:由于受到水下环境影响以及便于水下机器人搭载等问题,要求水下机械手能够做到小型化,操作便捷灵活,控制上稳定,且能够完成完整的陆上——水下信号传输以及控制。本文针对这一要求,展开以下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项目要求对小型水下机械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选取合适的驱动方式,设计了机械手总体系统组成,完成机械手各部分的构型设计。其次,讨论了水下作业机械手的运动学模型,根据机械手各关节机械设计主尺度参数,建立多自由度机械手Denavit-Hartenberg坐标系。通过矩阵变换得到机械手底座到末端执行器之间的变化矩阵,建立机械手正向运动模型。同时对机械手逆运动学进行求解,从所给定笛卡尔空间中机械手末端位置,反向映射出各个关节空间内关节角度。然后,从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进行研究,选取基于线性拓扑CAN总线通信的上下位机控制作为控制系统方案,从工作原理、硬件以及软件三个方面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根据PID控制算法,结合三环控制以及插值平滑运动曲线对关节模组进行控制;硬件上对关节驱动模块以及传感器进行选型;软件上采用MVC架构,利用Qt、SQLite、Open GL等工具实现可视化界面软件的处理。最后,根据所设计的水下双臂机械手控制系统,逐步对所研制的机械手进行各项试验测试工作,验证小型水下双臂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与可靠程度。本文结合相关项目研究,对小型水下机械手控制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为水下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杨成[4](2020)在《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精密的电子电力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环境、生产环境对供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这些高精度仪器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设计了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提升国产化的竞争力,做出新的突破。通过对国内外直流电压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产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为实现电源系统功能需求,首先对其整体实现结构及路线进行方案确定,硬件上采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回读测量模块的模块化结构,软件上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可分离式结构,最后通过接口及相应的接口协议将各模块连接成一整个系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的可程控的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主控模块采用ARM+FPGA+MCU控制方式:ARM主要用于命令的收发,信号获取和处理,数据校准与滤波;FPGA控制DAC程控输出、控制ADC采集以及实现可靠的数字逻辑转换与时钟输出;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扩展接口,协助ARM和FPGA完成部分控制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2)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稳压+线性稳压的二级稳压结构,开关稳压作为前级结构主要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直流电源的初步稳压,线性稳压模块作为后级结构主要对前级输出电压进一步滤除纹波、功率放大以及回馈稳压,以实现可程控输出高精度稳压直流信号。(3)测量模块使用差分模拟通道的调理电路设计方案和高精度A/D转换器电路设计,采用集成多通道的Σ-Δ类芯片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满足输出回采显示以及外部信号的高精度可靠测量。(4)软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是满足驱动其他模块,满足上位机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电源模块和回读测量模块的软件控制、数据滤波、误差校准等行为。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程控以及测量系统的数据实时显示。(5)为验证设计结果的稳定性及精度,最终根据功能模块的仿真测试及搭建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项仿真结果及测试指标均满足其性能要求。
王娟[5](2020)在《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磁、电热化学炮是目前国内外新概念武器研究的热点,脉冲功率电源作为弹丸发射的能量来源,具有电压高、电流大、放电速度快等特点。随着脉冲功率电源关键器件性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放电技术成为现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为了确保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放电的可靠进行,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对其关键器件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后续充放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就显得尤为必要。但目前对于脉冲电源高功率器件的实时诊断技术还不够成熟,制约了高重频脉冲电源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高重频脉冲功率源的测控系统展开了研究。提出了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设计了测控系统的上位机软件界面,实现对实验参数的设置、放电流程的控制以及各模块功率器件的检测,重点设计了脉冲电源模块(PPM)放电电流检测和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单元,确保脉冲功率电源在高重频工况下可靠工作。电流检测:针对PPM在工作状态下的放电特点,建立电流检测边界判断模型,判断PPM是否正常放电,同时可根据异常电流波形对功率组件损害情况进行判断定位。电流检测单元包括外积分式罗氏线圈、电流采集微处理器单元、通信电路以及上位机诊断软件。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采用高压隔离的方式对晶闸管及硅堆均压电阻上的电压进行静态检测,进一步判断连续放电后晶闸管或硅堆是否被击穿,为下一次实验的进行提供诊断依据。故障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单元、通信电路以及上位机检测软件。电流检测和故障检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对晶闸管及硅堆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成了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测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流波形的诊断,并在0.6s之内完成对晶闸管及硅堆的故障检测,为脉冲电源可靠可控的高重频放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刘思达[6](2019)在《便携式水下对讲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现如今随着国家对海洋开发的关注,海洋资源利用越来越被重视,同时水下作业变得越来越多。利用水下机械可以解决部分的水下作业任务,但由于其操控精度低、成本高、体积受限的原因,还需要潜水员入水作业。一款水下便携式对讲机可以实现潜水员和地面或其他潜水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保障潜水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水下作业的正常进行。本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水下对讲机,该设备能够通过数字通信算法完成近距离的水下语音通信。本文从系统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通信系统实现三个角度具体介绍了水下对讲机系统的实现过程。在系统设计方面,文章介绍了水下对讲机系统结构的设计以及系统流程的规划,对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硬件参数进行了计算。对系统硬件结构进行了设计,依据工作需求选取了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语音压缩芯片,对系统供电方案进行了设计。根据系统实际的通信需求,选择MFSK作为通信算法,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式实现MFSK,减少了算法的计算量同时提升了系统抗多途干扰的能力。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完成了对每部分硬件电路的参数计算、器件选型和电路原理图设计工作。利用MA24126语音压缩芯片搭建了语音压缩电路,降低了整个通信系统对算法通信速率的需求。在通信系统实现方面,搭建了系统主程序,完成了系统收发状态判断程序、发射部分程序、接收部分程序的设计。对系统数据传输模块和语音采集压缩模块进行了配置,确定了语音压缩帧提取与重建的方式,同时确定了发射帧结构和同步方法。最后对系统各部分硬件电路进行测试,确保各部分电路工作正常。同时进行水池实验,对语音通信的实际效果进行测试,初步验证了水下对讲机的通信性能。
任子涵[7](2019)在《飞机货运系统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硬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飞机货运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是连接货运电机与上位机的桥梁,起到状态监测、电机控制、互连通信的作用。面对未来更加严酷的航空货运需求,控制组件在小型化、耐高温、抗干扰等方面也应达到更高的标准,因此开展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技术研究,掌握控制组件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方法,提升其模块化程度,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飞机货运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控制组件整体方案设计的流程,对其进行硬件系统设计并改进,内容包括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小型化控制电路设计与改进,高密度电气互连的控制组件PCBA设计,基于3D打印的可拆卸非标模具制作等。本文的工作内容与所取得的成果如下:(1)优选特定体积约束下的控制组件硬件电路设计方案。首先对控制组件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控制组件功能、性能以及适应性要求;采用模块化思想将电路进行模块划分,给出各功能模块多种设计方案,兼顾适应性要求与功能目标,分析了各模块方案的可行性,优选出最佳电路设计方案。为电路增加了抗干扰设计,进一步完善控制组件电路。(2)探索了控制组件PCBA小型化立体组装设计。确定控制组件封装类型,在控制组件PCBA设计中,对板块尺寸、元器件选型和分布、PCB互连进行了反复实践,设计出五块双面混装PCB,完成控制组件的焊接,最终得到尺寸为42mm?32mm?30mm的控制组件PCBA。(3)研制出基于3D打印技术的可拆卸非标模具并探索出一套实现内嵌螺纹孔的灌封体灌封工艺。采用理论调研同试验验证方法,优选环氧灌封胶作为控制组件的封装材料;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了可循环使用的可拆卸非标模具,并配合控制组件PCBA精准制作螺纹定位板;摸索出一套实现内嵌螺纹孔的灌封体灌封工艺。(4)对控制组件进行多阶段的功能、性能测试并改进电路。根据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在控制组件PCBA制作阶段对控制组件进行功能、性能测试。针对控制组件在早期光电检测中出现的外部光干扰造成误检问题,对电路进行增加PWM调制和滤波电路的改进,有效地改善了检测效果。以功能、性能达标为判据对控制组件灌封体进行适应性试验(电磁兼容试验与环境试验),试验结果均达标。最终完成符合预期功能、性能、适应性的控制组件成品,证明了本文所研究的控制组件整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赵华山[8](2019)在《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仪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管道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基石,是城市稳定、高效、高质量运转的基本保证。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下管道资料既存在缺失问题,又存在现有资料数据不可靠问题,经常发生地下管道挖断事故,既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又给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研发高精度、高性能的地下管道探测仪器,为城市管道建设提供便携式探测设备,获取准确的地下管道空间位置,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基于声波传播原理的管线探测仪器是管道探测设备重要的种类之一。目前,市场上地下管道探测设备种类繁多,基于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瞬态瑞雷面波法、地震映射法、高密度电法、惯性导航探测法等国内外探测仪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材料学的快速发展,地下管道种类也越来越多,并且管道敷设深度不一,极大的增加地下管道探测难度,目前并不存在适合探测所有地下管道的设备,因此对于不同材质、不同敷设位置的管道采用不同探测方法探测。本文开展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仪设计研究,依据声波震动传播原理,结合地下管道敷设情况和现有管道探测方法,尝试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声波的地下管道探测仪器,设计试验方案,探测敷设埋深浅的地下管道。本文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声波式管道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和工作原理,按高分辨率震动检波技术要求,详细的给出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高精度地下震动数字检波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的信号采集部分采用高精度24-bit∑-?ADC进行设计,提高了采集信号的动态范围和分辨率。(2)数字检波系统电源采用镍铬电池供电,采用LDO线性稳压方案设计低纹波电源为模拟电路供电,采用DC-DC开关稳压方案设计高效率电源为数字电路供电。(3)采用串口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信,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通信协议,既能提高上、下位机之间通信效率,又能保证数据快速稳定传输。(4)上位机主控系统采用Labview进行设计,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存储。(5)根据系统方案,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制作、调试和上、下位机软件编写;经过对检波系统的电源参数、系统噪声及性能分析,并完善系统后,进行了实际地下管道水平位置探测实验。
梁正之[9](2018)在《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无人值守化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容不断扩展,环境监控、灯光控制、视频监控、技防报警等业务子系统纳入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范畴,从而带来自动化信息种类繁多、不同子系统通信方式不一、综合布线复杂、系统联调工作量大等难题。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可以有效减少综合布线、变电站设计和施工的工作量,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智能变电站不同应用场景下无线技术的选用,对适合于智能变电站监测类应用的LPWAN物联网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类应用、移动巡检与定位等巡检类应用以及分布式控制与检测系统等三大类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本文为LoRa无线扩频模块的实验测试,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模块产品的选用、软件系统设计和电源电路设计。最后,在模拟变电站的环境下,采用捷迅易联公司的YL-800IL和YL-900IL无线扩频模块进行了三组测试,包括:传输距离测试、穿透力测试和组网测试。并且对每一组数据进行了分析。
范理[10](2016)在《GNSS抗干扰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卫星导航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卫星导航技术在精密制导、现代战争、特种作战、航空航天、汽车导航、授时测绘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卫星信号到达地面信号较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影响系统运行,因此尽快开展接收机的抗干扰技术研究具有其迫切性和重要性。抗干扰接收系统的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抗干扰能力来确保军事指挥和武器制导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抗干扰接收系统在未来的高科技军事领域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抗干扰系统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中GNSS抗干扰接收系统结合这些切实所需来进行开发和研究的。本文主要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卫星接收系统的结构,总结了主要干扰的种类和特点,并根据干扰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的影响,完成了抗干扰系统的天线、射频部分和基带部分的方案设计、原理图和PCB设计,并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做了测试。抗干扰接收系统射频部分主要由下变频模块、上变频模块组成。论文对射频部分各个模块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环境要求,提出了各模块的主要参数指标,选取适合的器件,对每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电路设计,然后将其整理总结绘制原理图及PCB板,经过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具有的可行性。随后介绍了基于FPGA芯片基带部分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基带部分采用八路并行AD实现对中频信号的采集,采用Cyclone V系列FPGA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然后通过两路DA实现信号数字到模拟的转换,最终完成了基带板的电路调试。通过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抗干扰卫星接收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二、稳压电源的抗干扰分析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压电源的抗干扰分析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超高频、低延时、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依据 |
1.2 IGBT器件及其驱动模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GBT器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IGBT驱动模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GBT器件基本原理及其驱动策略分析 |
2.1 IGBT器件原理分析 |
2.2 IGBT工作特性 |
2.2.1 IGBT静态特性 |
2.2.2 IGBT动态特性 |
2.3 IGBT内部等效电路分析 |
2.4 IGBT有源等效模型 |
2.5 IGBT驱动策略分析 |
2.5.1 IGBT驱动电路模块组成 |
2.5.2 输入信号整形模块 |
2.5.3 输入信号隔离模块 |
2.5.4 功率放大模块 |
2.5.5 驱动回路参数模块 |
2.5.6 驱动保护模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和驱动回路参数分析及优化设计 |
3.1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驱动板与集成芯片驱动分析 |
3.1.1 不对称式图腾柱驱动板驱动MOSFET原理分析 |
3.1.2 不对称式图腾柱驱动板驱动实物 |
3.1.3 不对称式图腾柱驱动板驱动MOSFET实测波形 |
3.1.4 集成芯片直接驱动MOSFET分析 |
3.1.5 SG3525 驱动板驱动MOSFET实测波形 |
3.1.6 本文驱动板设计思路 |
3.2 不对称式图腾柱驱动电路优化设计 |
3.3 驱动回路参数优化设计 |
3.3.1 开通驱动回路建模 |
3.3.2 关断驱动回路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动板的电源完整性及电磁兼容性分析设计 |
4.1 驱动板整体原理图分析 |
4.2 驱动板的电源完整性分析 |
4.2.1 驱动板电源完整性的研究意义 |
4.2.2 驱动板电源噪声来源分析 |
4.2.3 电容退耦分析 |
4.2.4 退耦电容的选择 |
4.2.5 多级π型滤波 |
4.3 驱动板电路优化设计 |
4.3.1 直流电源电路电源完整性优化设计 |
4.3.2 SI8621BC电路电源完整性优化设计 |
4.3.3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优化设计 |
4.3.4 电源指示灯电路 |
4.4 驱动板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
4.4.1 驱动板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 |
4.4.2 电磁兼容性含义及其组成 |
4.4.3 PCB板层叠设计 |
4.4.4 驱动板的PCB设计 |
4.5 驱动板实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实测波形验证 |
5.1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及驱动回路参数仿真 |
5.1.1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仿真 |
5.1.2 驱动回路参数仿真 |
5.2 驱动板实测平台 |
5.3 驱动板实测波形验证 |
5.3.1 SI8621BC芯片实测波形 |
5.3.2 不对称式图腾柱电路实测波形 |
5.3.3 驱动板传输延时实测波形 |
5.3.4 传统及优化驱动回路参数实测波形及驱动板更高驱动频率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水下穿越超深管线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水下穿越管线检测原理和系统方案设计 |
2.1 水下穿越管线检测的基本原理 |
2.2 总体方案设计和技术指标 |
2.2.1 电路系统实现总体方案 |
2.2.2 发射系统方案设计 |
2.2.3 接收系统方案设计 |
2.2.4 系统的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射系统电路设计 |
3.1 发射系统电路设计 |
3.2 主控MSP430模块 |
3.3 信号产生电路 |
3.4 低通滤波器电路 |
3.5 功率放大电路 |
3.6 电流检测电路 |
3.7 电源管理电路 |
3.8 数据存储电路 |
3.9 系统授时模块 |
3.10 显示模块 |
3.11 硬件实物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收系统电路设计 |
4.1 接收系统电路设计 |
4.2 采集板前置模拟开关电路 |
4.3 采集板前置仪表放大电路 |
4.4 采集板带通滤波电路 |
4.4.1 前置带通滤波器设计 |
4.4.2 中间级带通滤波电路 |
4.5 采集板可调增益放大电路 |
4.6 采集板ADC转换电路 |
4.7 采集板FPGA模块 |
4.8 通信接口电路 |
4.8.1 RS422设计 |
4.8.2 RS232设计 |
4.9 电源管理电路 |
4.10 噪声分析 |
4.11 硬件实物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程序设计 |
5.1 发射系统程序设计 |
5.2 接收系统程序设计 |
5.2.1 接收系统信号采集板程序设计 |
5.2.2 接收系统控制板程序设计 |
5.3 FPGA实现数字相敏检波 |
5.3.1 数字相敏检波基本原理 |
5.3.2 数字相敏检波FPGA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检测结果分析 |
6.1 系统调试准备条件 |
6.2 发射系统测试 |
6.3 接收系统测试 |
6.4 理想环境系统测试 |
6.5 实地系统联调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小型水下双臂机械手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水下机械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水下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水下机械手总体设计方案 |
2.3 水下机械手总体构型设计 |
2.4 末端执行器集成设计 |
3 水下机械手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刚体力学基础 |
3.3 水下机械手连杆坐标系建立 |
3.4 水下机械手运动学 |
3.5 水下机械手工作空间 |
4 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4.3 关节模组工作原理 |
4.4 控制系统硬件研究 |
4.5 控制系统软件研究 |
5 小型水下机械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单项试验 |
5.3 多模组试验 |
5.4 陆上试验 |
5.5 水下试验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介绍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3 系统整体结构方案选择 |
2.4 系统方案重难点分析 |
2.5 硬件总体方案 |
2.6 软件总体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
3.1.1 EMI滤波电路 |
3.1.2 整流滤波电路 |
3.1.3 功率变换电路 |
3.1.4 PWM调制 |
3.2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 |
3.2.1 功率放大 |
3.2.2 档位切换电路 |
3.2.3 反馈回路 |
3.2.4 DAC电路设计 |
3.3 电路保护及散热 |
3.4 数据回采及测量电路 |
3.4.1 调理电路 |
3.4.2 ADC电路设计 |
3.5 多核主控系统电路设计 |
3.5.1 ARM控制电路 |
3.5.2 FPGA控制电路 |
3.5.3 单片机控制电路 |
3.5.4 多核控制 |
3.6 显控平台 |
3.7 外部扩展及接口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逻辑与软件设计 |
4.1 整体软件结构方案 |
4.2 主控程序分析 |
4.3 稳压源模块软件 |
4.3.1 数模转换逻辑分析 |
4.3.2 SPI传输 |
4.4 回读测量模块逻辑分析 |
4.4.1 模数转换逻辑分析 |
4.5 串口通讯程序 |
4.6 数字校准分析 |
4.7 上位机通讯程序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系统测试 |
5.1 电源模块测试仿真 |
5.1.1 EMI滤波电路仿真 |
5.1.2 整流滤波电路仿真 |
5.1.3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
5.2 测量模块测试仿真 |
5.2.1 调理通道测试 |
5.3 系统数据性能测试 |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
5.3.2 电源输出稳定度测试 |
5.3.3 电源输出精确度测试 |
5.3.4 测量稳定度测试 |
5.3.5 测量精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 |
1.2.2 脉冲功率电源测控技术 |
1.2.3 脉冲功率开关技术 |
1.2.4 上位机开发平台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2 测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脉冲功率电源简介 |
2.2 测控系统结构设计 |
2.2.1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2.2.2 测控系统软件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PPM放电电流检测设计 |
3.1 PPM放电过程 |
3.2 电流检测方法 |
3.3 电流检测原理 |
3.3.1 罗氏线圈原理及选型 |
3.3.2 积分器原理及选择 |
3.3.3 电流测试工作流程 |
3.4 电流检测信号采集与诊断 |
3.4.1 信号采集与传输 |
3.4.2 电流波形诊断 |
3.5 电磁干扰的抑制 |
3.6 本章小结 |
4 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设计 |
4.1 晶闸管及硅堆的工作原理 |
4.2 故障检测方法 |
4.3 故障检测电路设计 |
4.3.1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4.3.2 控制电路设计 |
4.3.3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4.3.4 高压真空开关介绍及选型 |
4.4 信号采集与判断 |
4.4.1 最小系统与通信电路设计 |
4.4.2 故障判断 |
4.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节 |
5 系统调试与试验 |
5.1 PPM放电电流检测调试与试验 |
5.1.1 电流检测电路调试 |
5.1.2 上位机软件调试 |
5.1.3 电流检测试验 |
5.2 晶闸管及硅堆故障检测调试与试验 |
5.2.1 电压检测电路调试 |
5.2.2 故障检测电路调试 |
5.2.3 故障检测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便携式水下对讲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背景技术 |
1.3.1 数字通信技术 |
1.3.2 语音压缩技术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基本结构 |
第2章 水下对讲机系统设计 |
2.1 通信系统结构设计及流程划分 |
2.1.1 通信系统结构设计 |
2.1.2 通信系统流程划分 |
2.2 系统参数计算 |
2.2.1 系统总体技术指标设计 |
2.2.2 系统硬件参数计算 |
2.3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2.3.1 系统硬件结构 |
2.3.2 系统供电方案 |
2.3.3 核心处理器选型及核心板结构连接 |
2.4 系统通信算法设计 |
2.4.1 通信算法选择 |
2.4.2 利用载波调制实现MFSK基本原理 |
2.4.3 OFDM基本原理 |
2.4.4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MFSK基本原理 |
2.4.5 通信算法参数计算 |
2.4.6 算法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对讲机硬件电路设计 |
3.1 语音采集压缩电路设计 |
3.1.1 MA24126与AMBE系列语音压缩芯片性能比较 |
3.1.2 AIC23语音编解码电路设计 |
3.1.3 MA24126语音压缩电路设计 |
3.2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2.1 A/D转换芯片和D/A转换芯片选型 |
3.2.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2.3 D/A转换电路设计 |
3.3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1 前放电路重要参数计算及结构设计 |
3.3.2 前放电路芯片选型 |
3.3.3 前放电路设计 |
3.3.4 功放电路结构设计 |
3.3.5 功放电路芯片选型 |
3.3.6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3.4 收发电路设计 |
3.4.1 收发合置电路设计 |
3.4.2 收发状态开关电路设计 |
3.5 供电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对讲机通信系统实现 |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系统收发状态判断方法及相应执行程序 |
4.3 系统数据传输模块程序设计 |
4.3.1 EDMA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4.3.2 语音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4.3.3 A/D和D/A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4.4 语音采集压缩模块设计 |
4.4.1 语音压缩模块设计 |
4.4.2 语音编解码模块设计 |
4.5 语音压缩帧有效数据提取与重组 |
4.6 发射帧结构及同步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系统测试与试验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1.1 电源模块测试 |
5.1.2 前放电路测试 |
5.1.3 功率放大器测试 |
5.1.4 AD和DA驱动测试 |
5.1.5 AIC23语音编解码器测试 |
5.1.6 MA24216语音压缩芯片测试 |
5.2 水池试验 |
5.3 系统设备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飞机货运系统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硬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多信号控制组件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多信号控制组件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多信号控制组件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控制组件需求分析 |
2.2.1 控制组件功能要求 |
2.2.2 控制组件性能要求 |
2.2.3 控制组件适应性要求 |
2.3 控制组件电路设计方案 |
2.3.1 MCU选取方案 |
2.3.2 集装单元到位检测方案 |
2.3.3 电流检测方案 |
2.3.4 温度检测方案 |
2.3.5 电机驱动方案 |
2.3.6 电源模块方案 |
2.4 控制组件组装方案 |
2.5 控制组件方案设计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电路设计与改进 |
3.1 引言 |
3.2 控制组件电路设计 |
3.2.1 MCU基本电路设计 |
3.2.2 光电检测电路 |
3.2.3 电流检测电路 |
3.2.4 温度检测电路 |
3.2.5 CAN总线通信 |
3.2.6 电机驱动电路 |
3.2.7 供电电源电路 |
3.3 抗干扰设计 |
3.3.1 电路抗干扰设计 |
3.3.2 控制组件外壳抗干扰处理 |
3.4 硬件电路PCBA |
3.4.1 电路模块划分 |
3.4.2 PCB布局布线规则 |
3.4.3 PCB版图 |
3.5 关键电路改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灌封设计 |
4.1 引言 |
4.2 灌封材料优选 |
4.2.1 灌封材料理论调研 |
4.2.2 灌封材料试验验证 |
4.2.3 灌封材料选择 |
4.3 灌封模具和内嵌螺纹板制作 |
4.3.1 控制组件灌封模具制作 |
4.3.2 内嵌螺纹孔定位板制作 |
4.4 控制组件灌封 |
4.4.1 电路板处理 |
4.4.2 模具处理 |
4.4.3 胶料处理 |
4.4.4 控制组件灌封 |
4.4.5 灌封后续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组件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控制组件功能、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1 试验环境搭建 |
5.2.2 CAN总线通信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3 温度模块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4 电流模块测试及结果分析 |
5.2.5 光电模块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 电磁兼容性测试 |
5.3.1 电压平均值(直流)试验 |
5.3.2 瞬时欠压(直流)试验 |
5.3.3 电压稳态(直流)试验 |
5.3.4 瞬时电源中断(直流)试验 |
5.3.5 电磁兼容外协试验 |
5.4 环境适应性测试 |
5.4.1 地面耐受高温和高温短时工作试验 |
5.4.2 高温工作试验 |
5.4.3 地面耐受低温和低温短时工作试验 |
5.4.4 低温工作试验 |
5.4.5 环境外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对该研究未来的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仪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地下管道种类 |
1.3 地下金属管道探测方法 |
1.3.1 电法探测 |
1.3.2 磁探测法 |
1.3.3 人工地震法 |
1.4 地下非金属管道探测方法 |
1.4.1 探地雷达 |
1.4.2 示踪法 |
1.4.3 高密度电阻率法 |
1.5 地下管道探测设备发展现状 |
1.5.1 雷迪SPXRD1100管线探地雷达 |
1.5.2 里奇SR-20管线定位仪 |
1.5.3 Pulse EKKO探地雷达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仪系统设计 |
2.1 声波式地下管线探测原理 |
2.2 数字声波检波系统设计 |
2.3 压电式震动传感器分析 |
2.3.1 压电式震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
2.3.2 IEPE电路工作原理 |
2.4 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系统设计框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数字检波系统硬件设计 |
3.2 震动信号采集传感器选取 |
3.3 ARM微处理器的选择 |
3.3.1 STM32芯片介绍 |
3.3.2 ARM系统外围电路设计 |
3.4 信号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
3.4.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3.4.2 高、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3.4.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5 A/D采样模块电路设计 |
3.5.1 ADS1254采样芯片 |
3.5.2 ADS1254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6 通信模块设计 |
3.7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7.1 系统供电整体设计方案 |
3.7.2 数字电路电源设计 |
3.7.3 模拟电源电路设计 |
3.7.4 IEPE加速度传感器驱动电路设计 |
3.7.5 系统监控电路 |
3.8 多路开关电路 |
3.9 PCB抗干扰电路设计 |
3.9.1 元器件布局 |
3.9.2 PCB布线 |
3.10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采集系统和软件实现 |
4.1 采集系统组成 |
4.2 采集系统的通信协议 |
4.2.1 上位机软件发送指令格式 |
4.2.2 数字检波系统发送指令格式 |
4.3 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4.3.1 Keil MDK介绍 |
4.3.2 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
4.3.3 数据采样程序设计 |
4.3.4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4.4.1 Labview软件平台介绍 |
4.4.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4.3 采集数据保存程序设计 |
4.4.4 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电源转换模块的测试 |
5.1.1 输出电压源性能测试 |
5.1.2 输出电流源性能测试 |
5.2 电路噪声测试 |
5.3 管道水平位置探测实验 |
5.3.1 实验方案设计 |
5.3.2 实际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1.3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无线技术应用需求 |
2.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号传输需求 |
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通信应用需求 |
2.2.1 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
2.2.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分析 |
2.2.3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通信应用限制与难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无线技术与应用系统构架 |
3.1 基于自动化应用的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
3.1.1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
3.1.2 无线抗干扰技术 |
3.1.3 无线定位技术 |
3.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技术 |
3.2.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技术选用 |
3.2.2 LPWAN物联网无线技术 |
3.3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应用系统架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oRa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
4.1 无线系统结构设计 |
4.2 模块选择 |
4.3 软件系统设计 |
4.4 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oRa无线扩频模块实验与分析 |
5.1 无线扩频模块的软件介绍与参数设置 |
5.2 无线扩频模块实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10)GNSS抗干扰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
2 GNSS抗干扰接收系统的基本理论 |
2.1 GNSS接收系统组成 |
2.1.1 天线 |
2.1.2 射频模块 |
2.1.3 基带模块 |
2.2 卫星接收系统分类 |
2.2.1 超外差式接收系统射频前端结构 |
2.2.2 零中频式接收系统射频前端结构 |
2.2.3 数字中频结构 |
2.3 接收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
2.3.1 噪声 |
2.3.2 灵敏度 |
2.3.3 线性度 |
2.3.4 动态范围 |
2.4 干扰类型 |
2.4.1 欺骗式干扰 |
2.4.2 压制式干扰 |
2.4.3 抗干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2 抗干扰接收系统天线设计 |
3.3 射频部分方案设计 |
3.4 基带部分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抗干扰接收系统天线电路设计 |
4.1 天线阵元设计 |
4.2 天线射频电路设计 |
4.3 结构与版图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抗干扰接收系统射频部分电路设计 |
5.1 射频部分整体设计 |
5.2 下变频部分电路设计分析 |
5.2.1 选频滤波器 |
5.2.2 射频与中频放大器 |
5.2.3 混频器 |
5.2.4 频综电路 |
5.2.5 功分器 |
5.3 上变频部分电路设计分析 |
5.4 版图设计及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抗干扰接收系统基带部分设计 |
6.1 ADC电路设计 |
6.2 DAC电路设计 |
6.3 时钟分配电路 |
6.4 FPGA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6.5 电源分配 |
6.6 结构设计及实际电路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8 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1 致谢 |
四、稳压电源的抗干扰分析和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高频、低延时、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D]. 谢佳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水下穿越超深管线检测系统的研究[D]. 李星橙.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小型水下双臂机械手控制系统研究[D]. 程尉.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 杨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高重频脉冲功率源测控技术研究[D]. 王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便携式水下对讲机的设计与实现[D]. 刘思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飞机货运系统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组件硬件系统设计[D]. 任子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声波式地下管道探测仪设计研究[D]. 赵华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9]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梁正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10]GNSS抗干扰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范理.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