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培训游戏的课后手记(论文文献综述)
符颖[1](2021)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结构化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
赵涵雪[2](2021)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末,体演文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法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通过实践的检验,逐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拥有了独特的地位和优势。该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设置情境,让学习者进行演练文化,从而实现能够在目的语环境中准确无误、自然顺畅地交际的目的的第二语言教学法。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从线下教学转为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汉语教学在互动和课堂活动形式等一些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而有关线上汉语教学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体演文化教学法能够与线上教学构成形式上互补,而且十分契合中级口语课的性质。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展开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线上教学中,可以为体演文化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将研究现状分为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外汉语线上教学的研究现状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和总结;第二章分别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以及课程模式等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从体演文化教学法与中级口语课的性质具有契合性以及与线上汉语教学构成形式上互补这两个方面分析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线上教学的可行性;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将体演文化教学法具体应用到《发展汉语·中级口语Ⅱ》中的“我不吃香菜”一课,进行对外汉语线上教学的教学实施;第五章通过整理并分析教学效果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反思并提出教学改进策略;第六章为结论,主要梳理本文的研究过程、研究思路及其得出的结论,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需要完善的内容。
李辰辰[3](2021)在《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语文教会我们感悟大千世界,那么习作就是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理的具体表现。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生命的思索,人生的喜怒哀乐、感物伤怀都可以融入在语言文字之中,通过作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习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小学生步入高年级学习的时候,习作在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中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我国目前的习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不想写,教师对习作教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常州市C小学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习作教学的态度、习作教学中的过程和方法,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习作教学的评价和习作难点。其中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明确,思路狭隘化;读写结合教学浅表化,过分依赖课本;学生生活体验不足,习作内容虚假;缺乏习作资源,习作评价形式固化。导致这些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三点:学生兴趣不足,习作效率较低;教师思维固化,缺乏科研意识;应试教育束缚,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关注习作模式,忽略人文价值。最后依据以上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现状,简单阐述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加强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并有效运用习作资源;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培养习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优化习作评价机制。
常鑫[4](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夏华腾[5](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文化、交际相结合,强调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体会和演练来学习语言的较为新型的二语教学法。本研究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初级汉语听说课中,主要通过教学实验对比检验其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结合学生口语测试成绩显着性分析、课堂及课后体演表现、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等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法相较于口语教学中较为流行的情景法,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有效,是一种适用于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二语教学法,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积极性及个体差异、班级规模、媒介语使用、交际文化输入、教材内容、教师素质等相关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论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以及教学法理论素养;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法的应用;教材编写关注交际实际与交际文化、展现完整交际事件;建立统一的交际文化输入标准等。期望后续研究能够走向深入。
程祥宇[6](2020)在《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以泰国拉廊府为例》文中指出人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有许多的应届毕业生、在读硕士研究生选择迈出校门跨入异国他乡,踏上了海外汉语教学道路。缺乏经验的汉语新手教师投身于全新的环境,会在教学中遇到形形色色的课堂教学问题。作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一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一名新手教师,笔者在泰国执教期间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本论文通过调查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和解决其相应的问题,希望对在任的、未来赴任的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也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实训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源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手教师在海外教学中面对的问题和挑战,目的在于从课堂教学方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研究中使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国内外相关汉语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收集数据,对各类问题进行了统计,利用数据分析和记叙性描述的方式形成问卷统计的结果及案例。通过对数据和案例的整理分析,笔者首先将课堂教学问题分为五类:课堂教学管理问题、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课堂教学技巧问题、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教材问题。其次,对造成问题的原因和问题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这些问题有的是因为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和教学资源匮乏而造成的,还有的是因为教师自身能力与素质造成的。并且这些问题的产生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都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最后,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通过分析问题和提出策略,笔者发现造成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与新手教师赴任国语言学习不足和教师基本素质还需提升的有直接关系。而目前,汉语新手教师人数众多,问题多样,解决好新手教师初入海外教学环境的问题,需要新手教师、高校、汉办协同发力。
陈兆雯[7](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以泰国Songpittayakom中学教学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级汉语综合课既要关注基础性又要兼顾综合性,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技能的关键阶段,能否掌握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充分发挥该课型的特色与优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体演文化教学法”以文化体会和演练为核心,强调语言学习的动态性与实用性,注重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结构——文化——功能”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利于实现泰国《2008年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所制定的相关目标,因此笔者将其引入泰国中学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探索适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本篇论文围绕“体演文化教学法”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缘起与意义、“体演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针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述评,以期厘清其发展脉络。第二部分阐述“体演法”的理论基础,揭示该教学法的理论特色,分析泰国Songpittayakom中学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试图从理论和调查分析两个方面论证在该校实施“体演法”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首先从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师生角色、教材内容入手,对组成基于“体演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各要素进行细致地分析讨论;其次根据该教学法和综合课的特点与规律,确定相应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考察它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又从宏观上,以高二年级的综合课为样本制定了一学期的总体设计,在微观上,以第一课《食品》为例展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思路。第五部分,通过定量分析验证“体演法”的实施效果,发现它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促进知识内化、提升语言技能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最后,综合该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房华[8](2020)在《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挑战。戏剧教育与初中语文学科的融合为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已有很多教师尝试将戏剧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戏剧教育有利于助推语文核心素养落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本论文从戏剧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入手,归纳总结了戏剧与戏剧教育的概念、戏剧教育与语文等学科之关系,论述了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及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两方面的意义。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编制访谈提纲,对初中语文教师及学生实施调研。通过实践调查发现,戏剧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即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有效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精彩的戏剧表演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范围不广泛、戏剧手段运用不恰当、戏剧教学评价不完善。这使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在对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进行探索的基础上,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戏剧素养不够、学生阅历有限且负担沉重三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总结现状、吸取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从非戏剧单元的戏剧教育及戏剧单元的戏剧教育两个方面,结合一些优秀案例展开研究。并在最后提出了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改进措施:突破传统思维,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坚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试图给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让戏剧教育更好地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为初中语文教学服务。
刘琦[9](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体演文化教学法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吴伟克教授提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注重在口语交际中“演练文化”。文章以马达加斯加菲纳大学初级口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功能主义语言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先针对教学困境论证了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接着展示了体演文化教学法课堂中学生通过“设置语境”、“变更语境”、“模仿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来构建第二文化世界观的新型学习模式;然后通过主、客观评估认为体演文化教学法适用于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教学,学生口语的开口度和流利度明显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表达更加地道得体。最后建议结合本土文化编写初级口语教材,实行小班教学,加强课堂评估与和课堂管理,希望对体演文化教学法的传播和应用有所帮助。
叶凤琴[10](2020)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高校开始设立汉语课程。然而当前汉语教学模式存在不足,国内高校汉语教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为其注入活力。体演文化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有机结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该教学法认为语言和文化具有同构性,在教学中通过体验加演练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习者构建异国文化记忆,培养其在目的语文化社区参与能力。体演文化教学法为来华留学生初级汉语教学提供了教学模式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根据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探讨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留学生听说能力;体演方式能有效促进教学互动,教学反馈比较及时;汉语教学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留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分开”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关注汉语思维和文化视角,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障碍,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学设计中,教师的困难在于对情境设置的准确把控。缺少行为文化大纲标准,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学生学习中汉语句型结构母语化及语法规则泛化现象突出;学生没有及时领会任务安排,口语考试中场景切换不协调;读写课缺乏对学生汉字书写训练的重视度;写作考试缺乏对汉字书写正确度考核与评分。论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编写行为文化大纲、体演文化教材、教辅资料、加强师资培训;实际教学中应加入汉语和学习者母语句型结构的对比总结环节;读写课应以课文中的生词为例讲解部首和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每两单元进行系统的汉字学习的巩固环节;改善口语考试道具使用,使其更据形象化;写作考试应将重点生字词书写的正确度纳入评分范围,引起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关注。
二、一个培训游戏的课后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培训游戏的课后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2)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的研究现状 |
1.2.3 对外汉语线上教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概述 |
2.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
2.1.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2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概念 |
2.2.1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体演” |
2.2.2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文化” |
2.3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程模式 |
2.3.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原理 |
2.3.2 理论课和实践课 |
第3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汉语中级口语课线上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3.1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中级口语课的性质具有契合性 |
3.1.1 与口语教学目标的契合 |
3.1.2 与中级教学阶段的契合 |
3.2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线上汉语教学构成形式上互补 |
3.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可以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 |
3.2.2 线上教学可以打破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时空限制 |
第4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汉语中级口语课线上教学中的实施 |
4.1 教学的前端分析 |
4.1.1 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分析 |
4.1.2 教学平台与网络状态分析 |
4.1.3 教学目标与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策略分析 |
4.1.4 体演文化教学法线上教学实施流程 |
4.2 《我不吃香菜》线上教学案例 |
4.2.1 教学对象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教学内容 |
4.2.4 重点难点 |
4.2.5 教学用具 |
4.2.6 教学安排 |
4.2.7 教学过程 |
第5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中级汉语口语课线上教学的反思 |
5.1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设计 |
5.1.1 调查对象 |
5.1.2 调查内容 |
5.2 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分析 |
5.2.1 调查结果 |
5.2.2 调查分析 |
5.3 教学改进策略 |
5.3.1 提高教师的线上教学技能 |
5.3.2 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
5.3.3 营造良好的线上教学氛围 |
5.3.4 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与反馈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课文 |
附录B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成果 |
(二) 国内研究成果 |
(三) 对既往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学段 |
(二) 习作 |
(三) 习作教学 |
二、习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 “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 |
(一)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准确地把握阶段目标 |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重视过程与实践 |
(三) 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做到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
(四) 重视习作讲评,指导习作修改 |
第二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调研——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方法 |
(三) 调查过程 |
二、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主要状况 |
(一) 师生对习作教学的态度现状 |
(二) 习作课堂教学实施现状调研 |
(三) 师生对习作与阅读关系态度的调研 |
(四) 关于师生对习作与生活关系的认知调研 |
(五) 习作教学资源开发的现状调研 |
(六) 对习作教学的评价调研 |
(七) 学生角度习作教学的难点 |
第三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 |
一、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思路狭隘化 |
(二) 读写结合教学浅表化,过分依赖课本 |
(三) 学生生活体验不足,习作内容虚假 |
(四) 缺乏习作资源,习作评价形式固化 |
二、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学生兴趣不足,习作效率较低 |
(二) 教师思维固化,缺乏科研意识 |
(三) 应试教育束缚,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
(四) 关注习作模式,忽略人文价值 |
第四章 小学高学段语文习作教学的改善策略 |
一、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
(一) 激发兴趣,诱发情感 |
(二) 提供展示平台,增强习作信心 |
二、加强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积极性 |
(一) 增强教师自身的习作素质 |
(二)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
三、充分挖掘并有效运用习作资源 |
(一) 创设习作情境,关注情感体验,捕捉习作素材 |
(二) 走进熟悉生活,参与实践体验,丰富习作素材 |
(三) 养成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良好习惯 |
四、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培养习作习惯 |
(一)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习作乐趣 |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习作课堂的情境 |
五、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
(一) 借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
(二) 以单元为块,进行读写结合 |
(三) 拓宽阅读面,进行读写练习 |
六、优化习作评价机制 |
(一) 评价标准体现个体差异 |
(二) 评价方式倡导多方参与 |
(三) 评价内容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现状的调查(教师卷) |
附录二 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现状的调查(学生卷) |
附录三 教师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汉语口语教学现状研究 |
1.4.2 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研究 |
1.4.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体演文化教学法理论 |
2.1 教学法的核心 |
2.1.1 “体演” |
2.1.2 “文化” |
2.2 教学法的特点 |
2.3 教学原理 |
2.4 教学模式 |
2.4.1 理论课(FACT) |
2.4.2 实践课(ACT) |
2.5 评估标准 |
3 体演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
3.1 总体设计 |
3.1.1 研究准备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教学反思 |
3.2 具体实施过程 |
3.2.1 理论课(FACT)的实施 |
3.2.2 实践课(ACT)的实施 |
3.2.3 成绩测试 |
3.2.4 教学案例 |
4 教学效果分析 |
4.1 口语测试评估 |
4.1.1 期中口语测试总成绩显着性分析 |
4.1.2 期末口语测试总成绩显着性分析 |
4.1.3 口语测试分项对比分析 |
4.2 体演评估 |
4.2.1 评估标准 |
4.2.2 体演得分情况 |
4.3 听力测试评估 |
4.4 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 |
4.4.1 问卷调查分析 |
4.4.2 学生访谈分析 |
4.4.3 教师访谈分析 |
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5.1 问题分析 |
5.2 改进措施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 |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以泰国拉廊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1.新手教师 |
2.课堂教学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 |
2.关于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问卷调查 |
2.个别访谈 |
(二)调查访谈结果统计 |
1.汉语教师个人信息 |
2.任教学校基本情况 |
3.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 |
(一)产生问题的原因 |
1.客观原因 |
2.主观原因 |
(二)问题带来的影响 |
1.对教师的影响 |
2.对学生的影响 |
3.对教学的影响 |
三、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针对课堂教学管理问题 |
1.明确课堂规则,树立教师威信 |
2.加强沟通交流,组织课堂用语 |
3.提高合作意识,优化课堂教学 |
4.融洽师生关系,观察学生心理 |
(二)针对课堂教学语言问题 |
1.语言的规范性与亲和力 |
2.语言的简洁性与易懂性 |
3.语言的交互性与文化性 |
4.适量的体态语与媒介语 |
(三)针对课堂教学技巧问题 |
1.注重教学组织 |
2.优化教学设计 |
3.符合教学大纲 |
4.创新教学模式 |
(四)针对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
1.学习知识,提高意识 |
2.适应文化,规避问题 |
3.宣泄情绪,保持健康 |
(五)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教材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以泰国Songpittayakom中学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3 “体演文化教学法”研究动态 |
1.3.1 “体演文化教学法”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体演文化教学法”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2 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应用“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
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
2.1.1 理论基础 |
2.1.2 理论特色 |
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可行性的调查分析 |
2.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前Songpittayakom中学汉语学习现状调查 |
2.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前Songpittayakom中学汉语学习现状分析 |
2.2.3 Songpittayakom中学实施“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
3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各要素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在泰语言学习环境分析 |
3.1.1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分析 |
3.1.2 课堂文化环境的影响分析 |
3.2 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分析 |
3.2.1 学生角色分析 |
3.2.2 教师角色分析 |
3.3 教材内容分析 |
3.3.1 《体验汉语·泰语版》的教材分析 |
3.3.2 辅助教材及多媒体资源利用的分析 |
3.4 教学环境分析 |
3.4.1 教室空间合理利用的分析 |
3.4.2 多媒体设备有效使用的分析 |
3.5 教学原则与目标制定 |
3.5.1 教学原则的制定 |
3.5.2 教学目标的制定 |
3.6 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 |
3.7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总体设计 |
4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展示 |
4.1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案设计 |
4.2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实施 |
4.2.1 理论阐释课(第一讲) |
4.2.2 文化体演课(第二讲) |
4.2.3 理论阐释课(第三讲) |
4.2.4 文化体演课(第四讲) |
4.3 基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评估 |
4.3.1 学生表现评估 |
4.3.2 教师自我评估 |
5 “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于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的优劣与完善 |
5.1 “体演文化教学法”实施效果分析 |
5.1.1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5.1.2 基于SPSS19.0统计软件的成绩分析 |
5.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优劣 |
5.2.1 优势与特色 |
5.2.2 劣势与不足 |
5.3 应对策略与完善建议 |
5.4 本文的研究局限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剧、戏剧教育与语文教学 |
第一节 戏剧与戏剧教育 |
一、戏剧 |
二、戏剧教育 |
第二节 戏剧教育与语文等学科之关系 |
一、戏剧教育与语文学科之关系 |
二、戏剧教育与其他学科之关系 |
第三节 戏剧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
一、戏剧教育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戏剧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
第二章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调查 |
一、师生对戏剧及戏剧教育的了解 |
二、师生自身戏剧活动经验 |
三、师生对戏剧的兴趣与态度 |
四、戏剧社团相关情况以及学校对戏剧教育的态度 |
五、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戏剧教育的实践情况 |
六、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戏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
七、学生对戏剧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希望 |
八、戏剧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 |
一、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 |
二、有效的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
三、精彩的戏剧表演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第三节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二、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非戏剧单元中的戏剧教育 |
一、分角色朗读 |
二、情境创设 |
三、角色扮演与转换 |
四、即兴表演 |
五、游戏教学 |
六、课本剧编演 |
第二节 戏剧单元中的戏剧教育 |
一、阅读篇目,体味感知 |
二、剧本选择,切合实际 |
三、分配角色,分工明确 |
四、合作排练,加深理解 |
五、演出戏剧,真实体验 |
六、戏剧评论,升华体验 |
七、写作迁移,丰富体验 |
第三节 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改进措施 |
一、突破传统思维,更新教育理念 |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
三、坚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教师卷)结果统计 |
附录二: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况(学生卷)结果统计 |
附录三:《皇帝的新装》课本剧剧本 |
致谢 |
(9)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0.3 本文研究概况 |
0.3.1 研究意义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内容 |
0.3.4 语料来源 |
1 体演文化教学法介绍 |
1.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界定 |
1.2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来源 |
1.3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要素构成 |
1.4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程模式 |
1.5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
1.6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评价标准 |
1.7 体演文化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区别 |
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教学实践 |
2.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背景 |
2.1.1 菲纳大学基本情况 |
2.1.2 菲纳大学口语课教学现状 |
2.2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准备 |
2.2.1 教学对象的分析 |
2.2.2 教材的分析 |
2.2.3 教学大纲的设计 |
2.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设计 |
2.3.1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
2.3.2 《今晚我们去看杂技吧》教学设计 |
2.4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的实施 |
2.4.1 阐释课(FACT)具体步骤 |
2.4.2 演练课(ACT)具体步骤 |
3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教学实践评价报告 |
3.1 学生成绩评价报告 |
3.1.1 平时成绩报告 |
3.1.2 结课考试成绩报告 |
3.2 调查问卷评价报告 |
3.2.1 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教学评价调研 |
3.2.2 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课反馈分析 |
3.3 个人访谈评价报告 |
3.3.1 学生个人访谈分析 |
3.3.2 老师个人访谈分析 |
4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适用性分析和实施建议 |
4.1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的适用性分析 |
4.1.1 体演文化教学法本体优势 |
4.1.2 马达加斯加学生特点 |
4.2 体演文化教学法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
4.2.1 教学环境问题 |
4.2.2 教材问题 |
4.2.3 课堂管理问题 |
4.3 体演文化教学法教学实践的实施建议 |
4.3.1 实行小班教学 |
4.3.2 自编教材 |
4.3.3 加强课堂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二年级口语课考试转录 |
附录2 关于马达加斯加菲纳大学二年级口语课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个人访谈问卷 |
附录4 教师个人访谈问卷 |
致谢 |
(10)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核心理论解释 |
一、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 |
二、体演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手段 |
三、学习原理 |
四、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模式 |
第二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程设计 |
一、口语提升课和口语应用课 |
二、阅读课和写作课 |
三、教学效果评估 |
第二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
第一节 昆山杜克大学初级汉语教学现状 |
一、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与所用教材 |
三、初级汉语课程计划安排 |
第二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听说课中的案例设计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读写课中的案例设计 |
三、初级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
第三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一、听说课考试设计说明 |
二、听说课考试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读写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一、读写课考试设计说明 |
二、读写课考试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师生对体演文化教学法应用效果的课后反馈 |
一、学生的课后反馈 |
二、教师的课后反思 |
第四章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
第一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特点以及不足 |
一、体演文化课堂的教学特点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听说课应用中的不足 |
三、体演文化教学法在读写课应用中的不足 |
第二节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改进建议 |
一、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应用中的改进建议 |
二、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读写课应用中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体演文化教学法的课堂反馈调查表 |
附录2 |
致谢 |
四、一个培训游戏的课后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结构化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D]. 符颖. 海南医学院, 2021
- [2]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涵雪. 沈阳大学, 2021(09)
- [3]小学语文高学段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常州市C小学为例[D]. 李辰辰. 扬州大学, 2021(09)
- [4]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D]. 夏华腾. 暨南大学, 2020(04)
- [6]赴泰汉语新手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以泰国拉廊府为例[D]. 程祥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以泰国Songpittayakom中学教学实践为例[D]. 陈兆雯.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戏剧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房华. 青岛大学, 2020(02)
- [9]体演文化教学法在马达加斯加初级口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 刘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10]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初级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叶凤琴.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