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植站点”

关于“移植站点”

一、关于“被移植的现场”(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雍[1](2021)在《张曙光诗歌互文性研究》文中指出互文性写作是诗人张曙光频繁使用的创作方式之一,其诗歌也由此呈现出明显的互文性特征。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张曙光的诗歌,解读诗歌中存在的互文性景观,分析诗歌互文性的生成策略及对互文本的消化机制,进而在“九十年代诗歌”的场域中探究张曙光互文性诗歌的价值、成就及意义所在。第一章关注了张曙光诗歌中的互文性景观。其中,首道景观的形成基于诗歌对文学经典的开放,并以文学经典的再现与价值典范的瓦解构成了最为显着的两个地标。对话主义使第二道景观得以形成,张曙光在诗歌中寻求着与前人的对话,不绝的交谈和戏谑为这道互文性景观置办了由听觉震颤思想的盛宴。第三道景观则涉及到跨媒体的互文关系,张曙光将一些电影文本纳入到互文对象之中,在与电影的转换、互动过程中提供了光影画面、人物情节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看点。第二章结合位置与手法分析了张曙光诗歌互文性的生成策略。张曙光在诗歌中构建了三重互文之网,包括副文本与主文本的互文之网、主文本与他文本的互文之网、自文本与自文本的互文之网。每一重互文之网都有相对应的编织手法,例如使用标题、拼贴或戏仿等。通过三重互文之网的定位及具体手法的运用,张曙光在诗歌中完成了对异质的织入。第三章论述了张曙光诗歌对互文本的消化机制。互文性写作使诗歌中存有大量异质成分,与文本中其他要素的有机融合需要依靠张曙光独家的消化机制:在诗人的“进食”之下,互文本滑入了“情境化”的消化道,途中受到“日常性”这一消化酶的催化,并且析出了“元诗性”的有机物。结语部分在“九十年代诗歌”这一场域中总结了张曙光的诗歌创作,并从诗人与读者两个角度讨论了诗歌互文性的作用与影响:互文性带来的是遮蔽还是催生这一问题成为了诗人之惑,而它所制造的阅读危机也致使读者陷入了彻夜彷徨之中。

王明飞[2](2021)在《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文中指出园林工程施工中,常常因为需要而移植胸径在20 cm以上的大规格雪松,现将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做一简单介绍,以供各位同行参考。2019年6月,笔者被邀请到河北邢台市区某单位查看现场,1株2018年春季移植的胸径20 cm以上的雪松完全干枯死亡,单位相关人员介绍,同一位置已经移植过2次大规格雪松,均未成活。现已选购1株待改造街道的雪松,需要我们移植。在现场查看种植点位及被移植点位后提出如下方案:

成仁[3](2021)在《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解决敖德斯尔研究当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目的,运用文本研究方法,重新解读敖德斯尔小说,试图拓展蒙古族作家研究领域。论文由绪论、正文(第一至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互文性研究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中的各种互文现象进行了探讨。论文围绕自涉互文性、与汉文学的互文性以及与后续文学之间的互文性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的复杂构成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一节,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再现等问题,具体呈现了敖德斯尔小说文本中的自我指涉现象;第二节,以敖德斯尔的《撒满珍珠的草原》与《创业史》为典型案例,从故事情节的构造,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两部作品之间存在的互文关系;第三节中主要从故事情节的互文性,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敖德斯尔小说与萨仁托娅的《远去的战马》之间的互文性。第二章主要就敖德斯尔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胡仁乌力格尔和连环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现象,使用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了敖德斯尔小说的三种文本转移以及其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和问题。第一节分别从艺术形式的变化、影像转码和空间转换等问题,以电影《骑士的荣誉》为例,从剧本小说转变成电影的过程进行了探究。第二节分别从内容增减、文化的再建构和人物形象差异等三个方面对胡仁乌力格尔《阿力玛斯之歌》进行了分析。第三节主要从连环画脚本的改编、艺术形式的转变和不同脚本的对比等三个方面对连环画《骑士的故事》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从文本发生学的视角对敖德斯尔小说的创作发生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以敖德斯尔小说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和手稿修改等问题对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的创作发生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分别从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等方面讨论了《骑兵之歌》的“前文本”的创作研究。第二节分别从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和手稿修改问题等两个方面探索了《骑兵之歌》的发生创作过程。结论部分主要针对论文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敖德斯尔小说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尽管敖德斯尔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研究领域尚待开发:例如,敖德斯尔电影文学研究、敖德斯尔作品译介研究和敖德斯尔小说版本研究等。

王悦笛[4](2021)在《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文中指出唐宋时期,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艺更加成熟,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唐宋文人对园林植物的栽培与观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体验,在诗歌中有丰富的表现。唐宋诗歌的意象表现和艺术意境的营构,都与园林植物审美存在着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本文对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审美内涵,做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上编与下编。上编主要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若干位代表性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王维和杜甫园林植物书写有着迥异的艺术特色。王维的辋川别业诗倾向于在无人与无我之境中,摒除人工因素的介入,呈露园林植物自然本真的面目;杜甫的园林诗则大量描写园林植物的配置、栽种和修剪活动,着重表现主观情志与客观现实的错位,通常呈现出并不融怡和洽的园景。——两人几乎分别处于“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两端。白居易对园林植物的观照方式,有如王维、杜甫二人一正一反的合题,介于物我混融与物我对峙之间。白居易在长期的造园和园居的实践中,对植物材料之于园林审美的各方面意义有深刻领会,并在诗歌中予以前所未有的全面和深入的表现,形成了卧赏、移床等富有个性的审美方式,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窗竹”等园林植物意象,并表现出驯化、吸纳式的园林审美空间格局。就园林植物书写而言,白居易是一位承上启下、涵盖深广的“集大成者”。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诗中,值得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两种形象——作为隐逸符号的花木与作为博物和收藏对象的奇花异木。后世园林中模仿山林的富有野趣的空间,与相对世俗趣味的私人玩好空间的并立,在李德裕对平泉草木的吟咏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反映。苏轼诗中的园林植物审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化特色,常将花木置于历史性文本或画境的联想及道德比附中进行审美,突出园林植物的德性美,并明确提出了“种木”即“种德”的思想。他相对忽略花木自然物态的书写及其与其他园林景素的配合,表现出了与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书写有所不同的审美侧重。晁补之是汇聚诗、画、园于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人物,处于文人造园到画士造园的过渡阶段。其东皋归来园的园林植物的分区式空间布局和种植方式,表现出了较有法度、相对成熟的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他的东皋诗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和相关典故中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宋代园林文人化、文学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杨万里对园林植物的书写,既有极强的个人特色,又代表了宋人观物的典型状态。他对园林植物的物态、环境因素等特性的细致捕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联,都是宋人对植物投以知识化、趣味化和审美性观照的典型体现,与宋代植物谱录和植物题材的绘画相通。下编是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论文选取了“窗竹”与“出墙花木”两个唐宋诗歌和绘画中的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结合图画与画论文献,挖掘其美学意蕴。窗竹意象以白居易对窗外之竹的吟赏最为典型,白居易对这一园林植物意象的艺术表现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开拓,其由内而外吸纳式的观物视角与宋人“窗景如画”的观念和绘画中“无窗之窗”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艺术思维的联系。出墙花木在唐宋诗歌中有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其中“墙头花”、“出墙红杏”等意象,还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联想。这一意象在颜色的明艳与素净、线条的横斜与竖直之对比,以及半藏半露的状态等方面所具有“互妙”因素,蕴含着丰富的画趣,与折枝花卉、悬崖古木等题材的绘画存在相通的画理。总的来说,唐宋许多文人能够自觉地在造园活动中,运用花木配合其他园林景素来构建园景。新型园林植物的引入和新观赏风尚的形成、对花木品种日趋精细的观赏和鉴别、花卉品种的改良和创新、以主题分区的方式栽植园林植物等等,都是唐宋园林,尤其是唐宋文人园林植物审美发展的重要表现。唐宋诗人对园林植物的吟咏,有着复杂的历史联想、精神投射,艺术表现多姿多彩,极大地深化了园林植物审美的内涵,与绘画审美也形成丰富的联系。唐宋诗歌园林植物书写的丰富审美内涵,值得给予高度重视。

李小刚[5](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刘英[6](2020)在《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杨湾村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社员为获取良好的农业生产服务而实行民主管理,合作社积极支持社员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各项权益。在一些地区的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社会内生力量参与到乡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事务中,已经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对乡村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地位、路径、制约因素等方面。毋庸讳言,关于合作社在乡村社会的具体运转如何影响乡村社会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了弄清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本文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以杨湾村兴富合作社为例开展了个案研究。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着重讨论了兴富合作社对杨湾村的村民法律意识、乡村社会组织、及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杨湾村和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进行白描式的分析。通过对杨湾村的自然区位条件、社会组成、社会经济特征、产业特征的介绍,弄清了兴富合作社存在的社会背景;通过对兴富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以及经营管理的介绍,弄清了合作社的经营现状;通过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杨湾村的运转描述,说明了兴富合作社在杨湾村是最具力量的社会组织之一。其次,分析兴富合作社对村民法律意识的影响。通过论述兴富合作社作为一个现代的经济组织依法设立、依法治理,对权利观念和法治理念具有重要影响。结论认为,兴富合作社增加了社员制定规章制度、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和能力,有助于培养社员民主观念、培养民事权利观念,树立法治理念。再次,分析兴富合作社对乡村社会组织的影响。通过论述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村委会、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村党支部、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说明兴富合作社对杨湾村社会组织有重要影响。结论认为兴富合作社与村委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兴富合作社与村党支部的互动与协作促进双方治理目标的实现;兴富合作社的出现使杨湾村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新焕发活力。最后,分析兴富合作社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论述兴富合作社在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产业化水平、兼顾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结论认为兴富合作社可以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值、优化产业结构、打通市场渠道、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结论认为,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激发了杨湾村的发展活力,使传统的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转变顺利。兴富合作社为杨湾村现代化建设注入多种因素,促进杨湾村乡村现代化进程与城镇接轨,为杨湾村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李婷婷[7](2019)在《地方治理创新中移植制度附着黏性的增强机制——基于DBOO模式移植案例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制度黏性分析框架侧重从新制度与本土代理人前期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移植制度的附着性,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基于中国情境,该分析框架应做出精细化和补充,需对"制度黏性"的概念进一步细分,并将正式制度以及正式制度与本土代理人之间的作用机制纳入进来。本文基于调整后的移植制度附着黏性分析框架,结合X市D区域DBOO模式移植个案,通过对正式制度对本土代理人能动性的作用机制这一核心问题的分析,揭示了移植制度附着黏性的增强机制。正式制度通过问责压力、政治激励、容允创新三重机制促进代理人发挥能动性。本土代理人设计并采取了重释概念、包装载体、变通支付等诸种策略增强了新制度的复合黏性,使其得以附着。本文从正式制度的视角关注了本土代理人发挥能动性进行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助于推进制度移植理论和制度黏性分析框架的发展。

谌曾灵[8](2019)在《芜湖梨簧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梨簧戏是流行于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地方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梨簧戏于芜湖诞生发展,形式上兼具戏曲、曲艺艺术性质,文化上则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和地方乡土风情,是融合民众精神和思想、社会需求和功用、兼具娱乐和教化多重作用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梨簧戏陷入了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工作也几近停歇。文章以芜湖梨簧戏为主体,试图利用文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从历史溯源、剧本分析、艺术形式以及保护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梨簧戏从诞生至今的整体面貌。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梨簧戏自清道光年间诞生至今的起源、发展及重大历史转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献史料对各路说法进行辨析,还原梨簧戏真实风貌;第二章首先梳理梨簧戏剧本整体情况,再根据各剧本主题分类,总结出梨簧戏剧本艺术特点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凸显多角度女性人物形象、传统与日常兼具的婚恋取材、提倡惩恶扬善的孝道思想、社会性和地方性渗透,最后分析梨簧戏中出现较多的移植剧本创作方式,归纳移植剧本形式的特点;第三章立足于梨簧戏各艺术形式剖析,从伴奏曲牌、声腔、身段表演、服化道四个方面,还原梨簧戏整体艺术范式发展、形成的过程和审美标准;第四章则以保护、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梨簧戏入手,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田野调查及收集整理的资料一一展现,分析梨簧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设想梨簧戏未来发展。迄今为止,包括剧本、身段表演、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对梨簧戏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研究尚未出现。笔者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力求使梨簧戏初具理论轮廓框架,是以为今后的深入挖掘提供资料支撑,并试图构建一个现实可行的梨簧戏现代化实践方案。

王晓南[9](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高忠[10](2017)在《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植物造景水平的提高,大树移植在园林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为了推进现代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在进行大树的移植工作时,我们要注意对移植苗木的管理以及保护,由于树苗的种类繁多,因此苗木的移植工序也不尽相同,在对大树移植的实践应用上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主要讲述大树移植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二、关于“被移植的现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被移植的现场”(论文提纲范文)

(1)张曙光诗歌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展开一片谙熟的风景”——张曙光诗歌中的互文性景观
    第一节 对文学经典的开放与解构
        一、史诗的褪去:归途中茫然的尤利西斯
        二、童话的破碎:以天真矫饰的白雪公主
        三、小说的炼化:精神漫游的西行者
    第二节 与前人的交谈和戏谑
        一、发起对话:“我”所营造的对话氛围
        二、争鸣与碰撞:呈现前人的多样诗观
        三、调侃与戏谑:对前人的个人化想象
    第三节 跨媒体的转化与互动
        一、画面转换:镜头语言的诗化
        二、代入演绎:与电影人物、情节的互动
第二章 “织成交错的网”——张曙光诗歌互文性的生成策略
    第一节 借副文本提供互文导向
        一、以内副文本激发互文性的期待视域
        二、以外副文本解释正文本的指涉走向
    第二节 织入异质的多种手法
        一、“拼贴起风景和全部意义”
        二、戏与仿的交替
    第三节 构建自文本互文之网
        一、积累:对素材的重复使用
        二、串联:与自文本发生互文
第三章 “用语言使它驯服”——张曙光诗歌对互文本的消化
    第一节 放入“情境化”的消化道
        一、情境化的诗歌选择
        二、互文性情境及情境转换
    第二节 添加“日常性”的消化酶
        一、以日常生活作为互文支点
        二、以日常细节舒缓互文的撕裂感
    第三节 析出“元诗性”的有机物
        一、向互文本的虚构者追问
        二、以互文本揭示写作过程
结语
    一、诗人之惑:是遮蔽还是催生
    二、彷徨的读者:互文之下的阅读危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断根处理
2 移植前准备
3 移植
4 后期养护
    4.1 浇水。
    4.2 施肥。
    4.3 冬季防寒。

(3)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三、研究概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敖德斯尔小说的互文性研究
    第一节 敖德斯尔小说的自涉互文性
        一、人物再现的互文
        (一)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的互文性
        (二)党的好干部形象的互文性
        (三)民族儿童形象的互文性
        二、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一)社会主义竞赛情节的互文性
        (二)收养孤儿情节的互文性
        (三)爱情故事的互文性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一)自然景物描写
        (二)草原春节的描写
    第二节 敖德斯尔小说与汉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二、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三、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一)新力量:娜仁斯其格/梁生宝、高增福和徐改霞
        (二)中间人物:梁三老汉/老希力莫
        (三)旧势力:莎木腾/三大能人(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
    第三节 敖德斯尔小说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
        一、故事情节的互文性
        二、人物形象的互文性
        (一)寻求民族解放道路的义士:义德尔/苏克
        (二)党在骑兵支队的代表:哈达巴图/青克尔
        (三)反动叛匪:扎拉森、何富贵/宾巴
        三景物描写的互文性
        (一)静态画面——没落破败的王府
        (二)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
第二章 敖德斯尔小说文本转移研究
    第一节 从“剧本”到电影
        一、从语言艺术到视觉艺术
        (一)故事情节
        (二)人物及其人物关系
        二、影像转码:隐喻
        (一)戏剧性的隐喻
        (二)意识形态的隐喻
        三、从抽象场景到具体场景
        (一)选择场景展现空间
        (二)骑兵训练的场景
        (三)热闹非凡的召庙村
    第二节 从小说到胡仁乌力格尔
        一、内容的变化
        (一)内容的增加与删减
        (二)内容的细化
        二、驯马程式的转变
        三、传统搏克文化的淡出
        四、人物形象的差异
    第三节 从文学作品到连环画
        一、从剧本小说到连环画脚本
        二、从文字艺术到图像艺术
        (一)人物形象的刻画
        (二)连环画中的蒙古元素
        (三)骑兵“再现”
        三、连环画《骑士的故事》两种版本之间的对比
        (一)对初版本脚本的删减和添加
        (二)脚本的修改
第三章 敖德斯尔小说发生学研究
    第一节 “前文本”的创作经验研究
        一、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
        (一)故事情节与真实事件的对应
        (二)人物形象的原型
        二、作家对同类题材以及其它题材作品的借鉴和吸收
        三、研究作家所创作的同类题材的作品及其经历
    第二节 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一、从手稿文本到印刷文本
        (一)《骑兵之歌》现存手稿基本信息
        (二)现存手稿与印刷作品的文本校勘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参考作品
    参考论文
    采访调研
后记

(4)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植物文化和审美研究
        (二)园林文学研究
        (三)唐宋园林与绘画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
上编唐宋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章 物我交融与物我对峙:王维和杜甫的园林植物书写比较
        第一节 “无人”与“无我”:辋川别业里的植物世界
        一、辋川别业概况
        二、“无人之境”与花木的静观寂照
        三、“无我之境”与花木的自然本色
        第二节 物我对峙的冲突与无力:杜甫笔下难遂人愿的园林植物
        一、成都浣花草堂
        二、夔州之园
        三、植物与寄兴
        第三节 王维、杜甫对初盛唐园林游宴诗的超越:摆脱园林植物书写的“程式化”束缚
        本章结语
    第二章 驯化与吸纳:白居易的园林植物与审美空间
        第一节 绪论:园林植物书写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 刚柔共济:园林植物的“崇高”与“优美”
        第三节 变化的审美空间:园林植物中的时间因素
        一、季节性的周期变化
        二、不同生命阶段的线性变化
        第四节 作为想象媒介的园林植物
        第五节 官能中的山林想象
        第六节 从园林植物看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第七节 空间边界的区隔
        第八节 空间内部的个性化布置
        第九节 身体感知与日常活动中的园林植物
        第十节 “窗竹”意象与审美空间格局
        一、窗竹意象简史
        二、白居易的窗竹意象与室内视角
        三、逐层向内“驯化”的审美空间
        本章结语
    第三章 玩好与隐逸之间:李德裕笔下的平泉草木
        第一节 李德裕平泉山居诗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不同身份:珍奇玩好与故园意象的错位
        第三节 从园林组诗看各类植物的构景特征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文本·道德·生活:苏轼笔下园林植物的人文化审美
        第一节 园林植物审美的人文化
        一、园林情调的淡化
        二、花木物态的虚化
        三、文本化与人格化:花木中的历史记忆与道德寄寓
        四、生活化:与文人生活的多重关联
        第二节 “种德”观念与园林植物的德性美
        一、“种木”即“种德”
        二、松柏与“久而后成”
        第三节 苏轼与白居易园林观及园林植物审美之异同
        一、苏白之同
        二、苏白之异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共性·法度·因袭:晁补之笔下的东皋草木
        第一节 金乡东皋归来园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从两类植物看隐逸空间的划分及园林审美性的凸显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对成熟
        第四节 园林植物与历史场景的再现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知识化·场景化·拟人化:杨万里的园林植物书写
        第一节 杨万里园林植物书写概况
        第二节 园林植物自然特性的细致捕捉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环境因素与场景化、动态化书写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拟人化、戏剧化书写
        本章结语
下编唐宋诗歌典型园林植物意象的审美分析
    第一章 园林诗画中的“窗竹”意象
        第一节 窗与园林植物的结合
        第二节 内外之别:窗竹的视角问题
        第三节 白居易的窗竹诗
        第四节 “摄入”与“射出”:诗画视角的异同
        第五节 窗中竹与画中竹
        一、“窗景如画”观念的形成
        二、“窗景如画”观念与文人画中的“无窗之窗”
        三、窗竹与竹画对比的多重审美快感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出墙花木”的诗意与画趣
        第一节 墙与花木的“互妙”
        第二节 对园内的暗示:“出墙花木”的藏中之露
        第三节 出墙花的热闹多情与女性化书写
        一、春日出墙花的热闹与多情
        二、出墙花的女性化书写
        第四节 出墙花木与绘画
        一、“出墙”的画趣
        二、寓意的尴尬与画理的变通
        本章结语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一、基本典籍与资料类
    二、学术专着类
    三、论文类
附录一 唐宋绘画文献有关园林植物的记载
附录二 唐宋现存植物谱录叙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杨湾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社会组织
        2.1.2 乡村产业
        2.1.3 法律意识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产业发展理论
        2.2.3 法律移植理论
第三章 杨湾村、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分析
    3.1 杨湾村基本情况
        3.1.1 自然区位条件
        3.1.2 社会组成状态
        3.1.3 经济发展特征
        3.1.4 产业发展特征
    3.2 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3.2.1 发展历程
        3.2.2 组织架构
        3.2.3 经营管理
    3.3 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杨湾村运转的基本情况
        3.3.1 乡村社会组织方面
        3.3.2 经济发展方面
第四章 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村民法律意识的影响
    4.1 权利观念增强
        4.1.1 民主权利观念增强
        4.1.2 民事权利观念增强
    4.2 法治理念的逐渐养成
        4.2.1 建章立制观念逐渐养成
        4.2.2 法治宣传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第五章 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社会组织的影响
    5.1 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村委会
        5.1.1 杨湾村村委会的现状
        5.1.2 兴富合作社与村委会的合作与竞争
    5.2 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党支部
        5.2.1 杨湾村党支部的现状
        5.2.2 兴富合作社与村党支部的互动与协作
    5.3 兴富合作社与杨湾村集体经济组织
        5.3.1 杨湾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
        5.3.2 兴富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第六章 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
    6.1 缓和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6.1.1 科技投入增加
        6.1.2 农业产值提升
    6.2 提高了产业化水平
        6.2.1 产业结构优化
        6.2.2 市场渠道扩展
    6.3 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
        6.3.1 自然环境改善
        6.3.2 人居环境改善
结论
附录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地方治理创新中移植制度附着黏性的增强机制——基于DBOO模式移植案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1.1 制度移植研究述评
    1.2 制度黏性:一个分析框架
        1.2.1 制度黏性的定义
        1.2.2 制度黏性分析框架的主要观点
        1.2.3 分析框架的精细化和补充
2 案例介绍:X市D区域DBOO模式移植
    2.1 案例简介
    2.2 案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3 DBOO模式的初始附着黏性
    3.1 模糊的概念认知
    3.2 匮乏的行为经验
4 DBOO模式复合附着黏性的增强
    4.1 正式制度对本土代理人能动性的三重作用机制
        4.1.1 问责压力机制
        4.1.2 政治激励机制
        4.1.3 容允创新机制
    4.2 本土代理人的应对策略
        4.2.1 重释概念
        4.2.2 包装载体
        4.2.3 变通支付
5 结论与讨论

(8)芜湖梨簧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芜湖梨簧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梨簧戏的起源与形成
        一、梨簧戏起源时间及名称缘起
        二、清嘉庆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节 梨簧戏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芜湖梨簧戏
        二、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章 芜湖梨簧戏剧本
    第一节 梨簧戏剧本类型
        一、抄录本和刊行本
        二、古装戏和现代戏
        三、移植剧和创作剧
        四、整本戏和折子戏
        五、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剧本主题内容
        一、婚恋思想映现
        二、女性人物塑造
        三、孝道思想显现
        四、社会话题凸显
        五、地方色彩渗透
    第三节 梨簧戏剧本创作方式:移植为主
        一、全本移植
        二、情节移植
第三章 芜湖梨簧戏表演
    第一节 梨簧戏伴奏
        一、梨簧戏伴奏乐器
        二、梨簧戏伴奏音乐曲牌
    第二节 梨簧戏唱腔
        一、梨簧戏唱腔溯源
        二、梨簧戏唱腔基本版式构成
        三、梨簧戏声腔演唱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 梨簧戏舞台
        一、梨簧戏身段表演
        二、芜湖梨簧戏服饰、化妆、道具及舞美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芜湖梨簧戏
    第一节 梨簧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一、梨簧戏非遗情况概述
        二、梨簧戏从业人员调研
        三、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现存问题
        一、社会及政府单位工作不足之处
        二、梨簧戏自身发展不足之处
        三、小结
    第三节 梨簧戏发展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建议
        二、梨簧戏学术发展问题的建议
        三、小结
结语
附录: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9)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一、历史的追溯
        二、多维的理解
        三、观念的弊端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结语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四、二胡的称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1 起苗现场。
    1.2 路线勘察和栽植现场。
    1.3 起挖、吊装及栽植。
2 栽植后的后期管理
    2.1 树干包扎。
    2.2 支撑加固。
    2.3 喷淋遮荫。
    2.4 浇灌排水。
3 结论

四、关于“被移植的现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曙光诗歌互文性研究[D]. 刘永雍.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J]. 王明飞. 现代农村科技, 2021(06)
  • [3]敖德斯尔小说文本研究[D]. 成仁.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D]. 王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5]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杨湾村的影响研究[D]. 刘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地方治理创新中移植制度附着黏性的增强机制——基于DBOO模式移植案例的考察[J]. 李婷婷.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4)
  • [8]芜湖梨簧戏研究[D]. 谌曾灵.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9]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现代栽培技术在大树移植中的应用[J]. 高忠.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0)

标签:;  ;  ;  ;  ;  

关于“移植站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