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S9变压器普及的必要性

加快S9变压器普及的必要性

一、加速推广S9型变压器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程灵[1](2021)在《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取向硅钢是制造特高压交/直流变压器、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等电力装备的核心材料。推动国产取向硅钢质量提升及其在高端电力装备中实现安全可靠应用,解决高品质铁心材料被国外“卡脖子”问题,对于自主保障特高压变压器与饱和电抗器质量安全及工程进度,全面提升电力变压器能效等级与运行维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0.23~0.30 mm高磁感取向硅钢、0.18 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耐热刻痕磁畴细化取向硅钢、0.1 mm及以下厚度超薄取向硅钢在国产化过程中存在的应用技术难题进行研究。研究了复杂工况下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交/直流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方法、长时间服役后取向硅钢材料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工况下铁损相同的取向硅钢材料,厚规格、低磁感取向硅钢在直流偏磁条件下损耗及励磁电流更小,而薄规格取向硅钢在谐波工况下的损耗更低,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针对受高压直流输电地中电流影响较大的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与高次谐波工况同时存在的换流变压器以及含谐波工况的一般交流电力变压器,分别提出了不同铁损、公称厚度、磁感应强度及表面张力取向硅钢材料在铁心中的选用建议。通过跟踪分析服役0~35年后取向硅钢绝缘涂层性能及微观形貌特征,并模拟变压器油环境开展加速劣势试验,确立了涂层加速劣化条件与变压器实际运行数十年后涂层状态之间的等效关系,支撑在役电力变压器铁心材料服役状态评估。研究了0.18 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服役可靠性,基于Mag Net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S15型变压器铁心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磁通密度为1.35 T时,18QH065牌号取向硅钢的铁损低至0.349 W/kg,不断接近非晶合金水平,磁感B800比非晶带材高0.32~0.40 T。在130℃保温1200 h前后,采用激光刻痕技术的0.18 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铁损增长率与新日铁成熟产品相当,均低于2%。与常规厚度硅钢相比,0.18 mm薄规格硅钢的谐波损耗优势明显;直流偏置对铁损的影响主要在低磁密区,1.9 T深度饱和后0~150A/m偏置磁场下的铁损几乎相同。设计的10 k V/630 k VA变压器空载损耗实测值为417 W,较国标GB 20052-2013中能效1级硅钢变压器的限定值大幅降低了26.7%,同时负载损耗降低了12.8%,节能减排优势明显。研究了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晶粒取向及磁性能演变规律。基于23ZDMH80耐热刻痕取向硅钢,计算了Epstein方圈法与SST单片法之间的等效磁路长度与损耗转化因子,并研制了一台超高能效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结果表明: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在850℃退火0-8h过程中,在刻痕线微区晶粒平均尺寸从42.3增大至68.2?m;晶粒取向主要是{210}<-241>、{215}<1-20>、{110}<1-12}等非<001>不利取向,同时包括{100}<001>和Goss等少量有利取向,形态上存在异形晶粒、等轴晶、柱状晶等多种类型;在微区晶粒尺寸增大和试样边部毛刺应力消失双重因素下,耐热试样铁损先下降、后缓慢上升,但增长率小于1.2%。磁极化强度为1.7 T时,单片法和爱泼斯坦方圈法之间损耗转化因子?P为8.6%(高于IEC标准推荐值5.0%),等效磁路长度为0.489m。研制的S15型10 k V/400 k VA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低至289 W(较GB 20052-2013中能效1级产品降低29.5%),负载损耗为3072 W(降低15%),噪声(声压级)低至35.4 d B,具有超高能效特性,节能环保优势突出。以磷酸铝、纳米硅酸铝以及铬酸酐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国产超薄取向硅钢涂层,结合换流阀饱和电抗器运行工况,研究了涂层对磁性能和服役安全性的影响,并评估了国产超薄硅钢的电磁与噪声特性。结果表明:涂液在700℃/20 s最优烧结固化工艺下,涂层附着性为A级、绝缘电阻系数达22.5Ω·cm2/片。建立了铁损降低率与涂层厚度之间的数学方程。设计并搭建了超薄取向硅钢涂层电压击穿强度测试装置,完成了自研涂层和进口产品涂层的U-I曲线对比测试,确保可承受理论脉冲电压峰值0.87 V。得到薄带在50 Hz~10 k Hz频率,5次、7次、9次、11次谐波及0°、90°、180°相位差条件下的损耗变化规律。外加拉应力从0增加至20 MPa过程中,带材的磁致伸缩系数和噪声先下降后上升,在4~5 MPa拉应力条件下?p-p和Lv A达到最低点。带涂层的超薄取向硅钢已应用于±800k V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阀饱和电抗器制造,推动了高品质超薄硅钢带材国产化。

孙铭阳[2](2020)在《基于灰云模型的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变压器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和转换的核心设备,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对变压器实现状态检修可以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减低运维成本,使检修工作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而实现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变压器进行科学、有效的状态评估。因此,论文主要从评估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计算、状态评估方法的确定这三个方面开展对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的研究。针对表征变压器状态指标繁杂的特点,选取了24个能够定量计算、方便获取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评估指标;详细阐述了变压器常见的故障种类及其成因,并根据相关评价导则以及各故障和状态指标之间具有关联性的特点,构建了层次型变压器状态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对变压器状态等级划分和检修策略作出了简要介绍。在权重计算方法上,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的计算过程,并分析了这些算法的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避免了过于依赖决策者的主观意见计算权重这一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权重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状态评估方法的确定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权灰云模型的变压器状态层次评估方法。首先,针对传统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不能有效反映变压器状态评估等级信息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缺陷,将云模型引入灰色聚类白化权函数中,构建了灰云模型;提出一种指标云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利用指标云模型代替指标值计算云关联度,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变压器状态信息的不确定性。然后,利用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和置信度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灰云聚类得到变压器故障层各故障评估分数,再引入“50%关联度”规则确定故障层状态,采用变权融合得到变压器整体状态,综合考虑变压器故障层状态和整体状态,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最后,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还能进一步找出导致该状态的具体原因,为状态检修提供更为实质性的帮助。

舒彤,方海鹏[3](2019)在《风电场节能管理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风力资源具有清洁、低碳可再生的特征,也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具商业化规模开发的能源。风电场的节能管理工作贯穿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行的全过程。风电场的节能管理工作主要分纵横两方面。横向从设计阶段到运行阶段的全寿命节能管理,纵向从站内门窗到电场主设备等各类设备设施的节能技术。提出了风电场的精益化管理建议,对风电场节能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赵铁臣[4](2018)在《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电能损失率(通常可缩写为线损率),作为供电公司中较为关键的经济指标之一,其代表着区域电网的规划、运维以及管理的综合水准,电网内的能量为依靠后续的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程序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电能的传输活动中,电网体系内的各个元件以及设备的型号,均存在一定的电能消耗,而在当前的线损体系内,10k V配电网线损是全部线损的主要部分。供电公司在实际的营销活动中,有必要积极开展线损计算与研究等活动,开展此类工作的目的为控制其中的电量损耗问题,实现更为理想的能源节约效果,提升公司的整体效益。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过程中,应当以对应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依靠配套的理论分析程序,依据所收集整理的数据精准地分析理论线损参数,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有效推进后续工作。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线损分析方案的分析以及对比,探讨关于配电网线损的各个计算方案,比较得出契合新民区域的分析理论线损的新方案。本文在理论分析、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宏观对策,从电网升压改造、更换导线截面、变压器经济运行、配电网技术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新民地区高损线路精益化改造的具体措施。本研究对于新民供电公司以及其他农村电力企业控制实际的线损率参数,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综合供电能力,提升农村电网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崔晨[5](2018)在《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力系统中,配电变压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且数量多,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配电变压器在配电网中的功率损耗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有利于降低配网损耗,减少运维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双绕组配电变压器为依据,在变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对双绕组配电变压器进行功率损耗分析,得到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并对运行区间进行划分。通过分析计算,判断两台配电变压器在容量相同和容量不同两种情况下的技术优劣性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如下研究:首先,以某小区为例,根据以上关于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研究,结合该小区的日负荷变化曲线,分析并得到该小区的最经济投切方案。其次,针对按照某投切点投切,若负荷在该投切点波动会造成投切装置频繁投切的问题,分析配电变压器最优投切策略,防止变压器频繁投切。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得到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投切策略,设计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该装置可以结合负荷曲线,在失压保护,单边运行,经济运行三大模块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的最优投切,实现配电变压器的优化运行。并依托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编写配电变压器投切程序,在三台配电变压器(其中两台变压器容量相同)情况下,进行可行性试验分析。以上三个研究过程在现实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对实现配网运行节能减排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邱添[6](2017)在《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以泉州前埔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一大焦点课题,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方向,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速度持续加快的今天,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并且用电结构产生了显着变化,农村电网建设成为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中的重要部分。农村电网具有特殊的技术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在推动农村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能力,建设坚强、智能的新农村电网已成为目前形势下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智能电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针对泉州市石狮前埔村电力网架薄弱,智能化应用水平不高、工业用电量增长迅速等问题,结合当地农网电气化改造基础,对前埔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对前埔村配电网现状和智能化改造基础的全面分析,对该村智能化改造进行设计和研究,包括公配变增容改造、配电设施升级、配电网架优化,着力解决配电网存在问题。同时,本文还对配电台区智能化改造的整体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对智能箱式变、智能配变终端、智能电表、后台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合理化配置,提高了前埔村配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水平,也大幅提升该村电网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最后通过项目试点实施,从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评估展现了该套智能化改造整体方案的有效性,为后期其他地区进行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对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新形式展开了深入探究,并对其改造成果予以了展示,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配网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还能够实现电网智能化运作,推动农村电网以快速、稳健的姿态持续发展。

王蓓[7](2016)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在西南油气田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项目管理和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对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合同能源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剖析了西南油气田的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运作模式及相关配套措施,目的在于将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西南油气田能源管理中,探讨以项目合同方式进行节能技改和节能项目管理,尝试适合西南油气田节能降耗新机制和管理运作方式。本文认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应该以开发业务板块为重点,项目主要从引进利用新技术,提升改造重点耗能设备的效率和效益、余热余压利用和回收技术改造等方面入手,采用节能效益分享的运作模式;在项目组织管理方面,要构建项目的组织管理平台;在项目管理和运行方面,注重好项目的筛选,选择好相关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财务资产管理方面,要明确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完善合同能源项目管理预算及付款方式;在HSE管理方面,实行节能服务公司的HSE准入制度,加强对节能服务公司的HSE过程管理。

宁玉宝[8](2016)在《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冲击负载是指具有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突变特征的负载,大型冲击负载是指接入系统电压等级高、功率变化幅度大、功率变化频度高的冲击负载,其主要负荷特性包括功率冲击特性、非线性特性和三相不对称特性。随着工业现代化及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广泛应用,各类广义冲击负载大量投产,在实现节能增效的同时,其引起的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包括:有功不平衡引起的频率偏差和电网资产利用率低;无功不平衡与波动引起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线损增大;谐波引起的电力设备非线性故障和功率损耗;负序电压引起的电机发热和运行不稳定等。目前,在我国影响而最大的冲击负载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论文重点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对公用电网的影响、接入系统设计和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以宝钢150t交流电弧炉为例,研究交流电弧炉运行功率建模方法、交流电弧炉对电网的冲击特性及补偿装置控制功能的测试评估技术;以张家港地区电弧炉冲击负荷群为例,研究电弧炉负荷群对公用电网影响评估和接入系统技术;以宁杭高铁湖熟牵引站为例,研究电气化铁路负荷特性建模与仿真、测试评估和电气化铁路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开展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方法研究。由于冲击负载种类繁多,负荷特性、接入电压、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等不尽相同,其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系统设计优化和综合治理措施也各具特点,为探求冲击负载普遍规律,应用FCM模糊聚类算法,根据实测的PCC点容量、有功冲击和无功冲击,提出了将冲击负载划分为大型冲击负载和中型冲击负载的分类方法,得出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是最具代表性大型冲击负载,为后续建模、接入系统计算和仿真、电能质量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2)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建模研究。交流电弧炉炼钢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复杂,电气化铁路运输方案、牵引供电、列车运行控制、运营调度等流程也十分复杂,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的影响机理。根据交流电弧炉系统组成、工艺流程、供电技术条件和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功率计算的电弧阻抗模型,模型精度高,可优化电极控制,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耐材和电极损耗,以及对电网的冲击影响;根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其用电特性,建立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特性的通用模型,由牵引变压器、牵引整流器、牵引逆变器和牵引电机等若干子模型组成,为进一步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和测试评估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均具有冲击性、非线性、不平衡等共性特点,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同时对电网电能质量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污染,涉及供配用电多方位多层次交互作用和交互影响,须深入研究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的预评估方法。基于小干扰暂态稳定三个阶段对系统变化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系统方法,依据电网和冲击负载特性等资料,运用PSASP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和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冲击负载对电压波动、电压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有功冲击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系统预评估的方法,并应用江苏省电能质量监测平台提供的电能质量指标和曲线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模型和预评估算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开展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和测试评估奠定了基础。(4)开展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冲击负载聚类分析结果,遵循分层分区、协同治理策略,提出了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方案,为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条件。研究了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以张家港地区集群冲击负载接入电网为例,将电弧炉冲击负荷群由500kV电压等级供电,由于群组叠加效应,减少了总干扰量,使治理成本下降,并有效地实现了与敏感电力用户的解耦和隔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电弧炉群接入500kV电网在国际上属于首例。针对电气化铁路机车合闸冲击励磁涌流大和开关器件切换引起的高次谐波问题,提出在自动过分相装置前增设准同期控制装置,增加接触网侧电压相角判据,使励磁涌流减少50%以上,投资仅为动态补偿装置的0.2%;提出在牵引变电站装设“RPC+高通滤波器”,有效解决牵引供电系统功率冲击和高次谐波放大问题,从而建立了交流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综合治理关键技术。

董伟[9](2014)在《建筑电气节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在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现代化建筑对电气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地考虑以人为本,开发真正舒适度高、建筑质量高、节能环保的建筑。合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建筑能源利用率不高,无论是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用电设备,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而电气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电气节能。本文着眼于建筑电气系统各个环节,将系统中的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照明灯具等作为研究重点,研究目的是:在充分满足建筑物电气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电气节能。针对合理的系统规划,文章从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选择节能的电气设备三个角度,阐述对应的建筑电气节能措施。包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节能,合理确定电压等级,选择负荷中心,科学地选择需用系数,改善三相不平衡,提高功率因数,选择新工艺的电缆,选择技术革新的变压器,选择节能的照明灯具、变频器等。针对完善体系,科学管理实现节能,需从健全节能评价体系、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电网经济运行、加强系统维护出发。针对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可以从更新淘汰低效高能设备、改造现有系统出发,通过提高电网电能质量,实现电气节能。

罗俊平[10](2014)在《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节能降损在我国配电网中大有可为。据统计,在各电压等级电网中10kV配电网损耗最高,其降损潜力最大;而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是10kV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配电网总损耗的80%,因此更换配电网中高损耗的变压器是降低配电网网损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对变压器的节电分析大都局限于更换单台变压器的节电效益,缺少从地区电网的角度对配电变压器节电潜力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针对南方电网现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降低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的主要途径可以对高能耗变压器进行更新与改造、开发节能变压器。本论文通过对南方电网配电变压器的用能整体情况分析,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如下的分析和研究:a)分析南方电网公司区域内的电网传输损耗特性;b)详细分析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原理、试验及推广应用途径;c)对南方电网公司区域内的配电变压器的节能潜力进行计算分析;d)研究配电变压器传统的TOC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提出改进型的配变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并通过新装变压器不同容量的选择、改造旧变压器、新装不同型号变压器的选择等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评价方法的可用性。本文从地区电网的角度进行了宏观角度的节电潜力分析,相比单台变压器的节能评估,更有宏观层面的指导工作方向的意义。本文最后对上述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相关结论、方法与指导思路。

二、加速推广S9型变压器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推广S9型变压器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高磁感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3 国内外0.18mm薄规格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4 国内外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5 国内外0.1mm及以下厚度超薄取向硅钢研发与应用技术进展
    1.6 现有取向硅钢材料应用性能评价方法
        1.6.1 磁性能测量方法
        1.6.2 谐波损耗与直流偏磁损耗的测量方法
        1.6.3 磁致伸缩系数测量方法
        1.6.4 表面绝缘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1.7 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实验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
        1.7.3 实验方法
第二章 0.23~0.30mm高磁感取向硅钢在高电压等级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2.1 高磁感取向硅钢电磁特性分析与交/直流变压器铁心材料选型
        2.1.1 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基础磁性能
        2.1.2 直流偏磁工况下取向硅钢的磁特性与铁心材料选型
        2.1.3 谐波工况下取向硅钢的磁特性与铁心材料选型
        2.1.4 直流偏磁与谐波工况同时存在时铁心材料选型
    2.2 电力变压器长时间服役后取向硅钢材料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
        2.2.1 取向硅钢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方法
        2.2.2 表面绝缘涂层劣化规律与性能评价
        2.2.3 取向硅钢磁性能变化规律分析
    2.3 变压器退役后二次再利用取向硅钢鉴别技术研究
        2.3.1 抽样检测判定
        2.3.2 依据噪声频谱判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0.18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在S15 型平面叠铁心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3.1 0.18mm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及其与非晶合金性能对比
        3.1.1 磁性能和磁致伸缩特性对比分析
        3.1.2 0.18mm取向硅钢磁性能波动性分析
    3.2 0.18mm薄规格极低损耗取向硅钢服役性能研究
        3.2.1 极低损耗取向硅钢的磁时效性能
        3.2.2 谐波含量及相位差对损耗的影响
        3.2.3 直流偏磁工况对损耗的影响
    3.3 0.18mm极低损耗取向硅钢配电变压器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3.3.1 铁心结构设计与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
        3.3.2 变压器空载损耗仿真
        3.3.3 变压器负载损耗仿真
        3.3.4 0.18mm取向硅钢S15 型变压器性能实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热刻痕低损耗取向硅钢在S15 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4.1 退火过程中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组织与晶粒取向分析
        4.1.1 微观组织分析
        4.1.2 刻痕区晶粒取向分析
    4.2 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电磁特性与S15型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性能评估
        4.2.1 磁性能与磁致伸缩特性分析
        4.2.2 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制造与性能评价
    4.3 基于耐热刻痕取向硅钢的Epstein-SST法等效磁路长度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薄取向硅钢在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5.1 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饱和电抗器对超薄取向硅钢性能特殊要求分析
    5.2 国产超薄硅钢涂层制备及其对磁性能和服役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5.2.1 超薄取向硅钢表面涂层制备
        5.2.2 表面涂层厚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5.2.3 超薄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对服役安全性的影响
    5.3 服役工况下超薄取向硅钢中频损耗、谐波损耗、磁致伸缩及噪声特性研究
        5.3.1 服役工况下超薄取向硅钢的损耗特性
        5.3.2 轧向拉应力对磁性能、磁致伸缩及噪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灰云模型的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变压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估指标的选取
        2.1.1 电气试验指标
        2.1.2 绝缘油试验指标
    2.2 变压器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2.2.1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
        2.2.2 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2.3 变压器状态等级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压器状态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1 主观赋权法
    3.2 客观赋权法
        3.2.1 数据规范化处理
        3.2.2 熵权法
        3.2.3 标准离差法
        3.2.4 CRITIC法
    3.3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
    3.4 基于关联规则计算指标权重
    3.5 实例分析
        3.5.1 主观赋权法实例计算
        3.5.2 客观赋权法实例计算
        3.5.3 组合权重实例计算
        3.5.4 关联规则计算指标权重实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变权灰云模型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
    4.1 灰色系统理论
        4.1.1 灰数的基本概念
        4.1.2 灰数白化
        4.1.3 灰色聚类
    4.2 云模型的基本概念
    4.3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4 指标云模型的构建方法
        4.4.1 正态云模型
        4.4.2 确定指标云约束区间
        4.4.3 构建指标云模型
    4.5 基于变权灰云模型的变压器状态层次评估方法
        4.5.1 评估算法流程
        4.5.2 构建评估等级灰云模型
        4.5.3 基于指标云模型的云关联度计算方法
        4.5.4 灰云聚类确定变压器故障层状态
        4.5.5 变权融合确定变压器综合状态
    4.6 实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3)风电场节能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风电场节能管理要点
    1.1 风电场能源消耗
    1.2 风电场节能路径
        1.2.1 变压器节能
        1.2.2 输电线路
        1.2.3 风机自耗电
        1.2.4 风电场无功补偿运行方式节能
        1.2.5 站内节能
2 总结和展望

(4)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目的
    1.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的意义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的研究
    2.1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特点
    2.2 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分析
    2.3 均方根电流法
    2.4 平均电流法
    2.5 最大负荷电流法
    2.6 等值电阻法
    2.7 速算法
    2.8 地方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民供电公司10KV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3.1 新民地区电网现状
        3.1.1 10kV电网基本情况
        3.1.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新民供电公司兴隆堡供电所10KV荒地线线损计算
        3.2.1 基于容量法的理论线损计算
        3.2.2 基于速算法的理论线损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损线路改造措施
    4.1 电网升压改造
    4.2 更换导线截面
    4.3 变压器经济运行
        4.3.1 双绕组单台变压器经济运行
        4.3.2 多台同容量变压器经济运行
    4.4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
        4.4.1 无功功率和电压以及线损之间的联系
        4.4.2 无功补偿的基础准则
        4.4.3 无功补偿的标准
        4.4.4 根据功率因数进行补偿
        4.4.5 根据无功经济当量进行无功补偿
        4.4.6 各种供电方式的无功经济当量
    4.5 配电网技术改造
        4.5.1 新民地区10kV线路技改规划
        4.5.2 筛选三条10KV线路做线损对比
    4.6 配电网技术改造筛选线路对比分析
        4.6.1 姜屯变电所10KV红岭线
        4.6.2 胡台供电所10KV新城甲线
        4.6.3 梁山变电所10kV梁山线干线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
致谢

(5)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
    2.1 引言
    2.2 变压器工作原理
    2.3 双绕组变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4 双绕组变压器功率损耗
        2.4.1 有功功率损耗
        2.4.2 无功功率损耗
        2.4.3 综合功率损耗
    2.5 配电变压器经济负载系数及运行区间的划分
        2.5.1 变压器的经济负载系数
        2.5.2 变压器运行区间的划分
    2.6 配电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2.6.1 相同容量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2.6.2 不同容量变压器间技术特性优劣的判定
    2.7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影响因素
        2.7.1 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对功率损耗的影响
        2.7.2 温度对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的影响
        2.7.3 运行管理对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的影响
    2.8 小区配电变压器节能运行方案分析
        2.8.1 两台相同容量配电变压器节能运行方案
        2.8.2 该方案节能效果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变压器运行自动投切策略分析
    3.1 引言
    3.2 配电变压器并列运行
    3.3 基于变压器经济运行区间临界点法的投切策略
        3.3.1 两台容量相同的配电变压器
        3.3.2 两台容量不同的配电变压器
    3.4 基于实际工程应用的变压器投切策略
        3.4.1 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投切策略
        3.4.2 变压器单边运行的投切策略
        3.4.3 变压器失压保护投切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设计
    4.1 引言
    4.2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原理及硬件结构
        4.2.1 自动投切装置的基本原理
        4.2.2 自动投切装置的硬件结构
    4.3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的软件设计
        4.3.1 投切装置的控制逻辑
        4.3.2 主程序
        4.3.3 失压保护模块
        4.3.4 单边运行模块
        4.3.5 经济运行模块
    4.4 开关的合闸逻辑判定依据
        4.4.1 低压母联开关的合闸依据
        4.4.2 高压进线开关的合闸依据
        4.4.3 低压总开关的合闸依据
    4.5 配电变压器自动投切装置配置说明
        4.5.1 失压保护配置
        4.5.2 经济运行配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投切装置的可行性验证及经济效益分析
    5.1 引言
    5.2 配电网静态模拟系统的介绍
        5.2.1 一次模拟系统
        5.2.2 微机监控系统
        5.2.3 电气接线方式
        5.2.4 模拟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
    5.3 投切装置模拟实验原理
    5.4 投切装置可行性验证
        5.4.1 经济运行投切可行性验证
        5.4.2 单边运行投切可行性验证
        5.4.3 失压保护投切可行性验证
    5.5 自动投切装置经济效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以泉州前埔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1.2.1 智能电网研究综述
        1.2.2 国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1.2.3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动态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前埔村配电网的现状及问题
    2.1 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
    2.2 前埔村配电网现状分析
        2.2.1 前埔村基本情况简介
        2.2.2 前埔村配电网发展概况
    2.3 前埔村配电网改造必要性分析
    2.4 前埔村配电网主要存在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前埔村配电网改造方案设计
    3.1 前埔村改造目标
    3.2 主要改造内容
        3.2.1 配电网架优化改造
        3.2.2 公用配变增容改造
        3.2.3 架空线缆综合整治
        3.2.4 配电设备升级改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埔村配变台区智能化整体方案设计
    4.1 智能配变台区概述
    4.2 整体建设目标和设计要求
        4.2.1 建设目标
        4.2.2 设计要求
    4.3 整体实施方案系统结构组成
    4.4 智能化改造通讯联络组成
    4.5 智能箱式变的设计
        4.5.1 总体功能要求
        4.5.2 箱变整体设计
        4.5.3 箱变内部智能设备配置表
        4.5.4 箱变主要技术特点
    4.6 智能配变终端
        4.6.1 智能配变终端概述
        4.6.2 工作原理
        4.6.3 主要功能
    4.7 智能电表、集装表箱、支路配电箱
        4.7.1 技术研究
        4.7.2 内部智能设备配置表及功能特点
    4.8 配电网后台监控系统
        4.8.1 后台监控系统概述
        4.8.2 系统组成
        4.8.3 配变台区监控软件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项目运行分析
    5.1 可靠性分析
        5.1.1 可靠性分析的必要性
        5.1.2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原因
        5.1.3 前埔村配网智能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分析
    5.2 节能降耗分析
        5.2.1 电能损耗概述
        5.2.2 线损电量定义
        5.2.3 台区线损率定义
        5.2.4 降损成效
    5.3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5.3.1 经济效益
        5.3.2 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在西南油气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管理基础
        2.1.1 项目的概念与特点
        2.1.2 项目管理的内容
        2.1.3 项目合同管理
    2.2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基础
        2.2.1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概念
        2.2.2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及特点
        2.2.3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运作模式与流程
第3章 我国推广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现状
    3.1 我国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发展现状
    3.2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在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应用
第4章 西南油气田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西南油气田基本情况
    4.2 西南油气田能源管理概况
        4.2.1 用能状况分析
        4.2.2 气田开发过程的主要用能设备
        4.2.3 能源管理与节能分析
    4.3 西南油气田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3.1 应用条件分析
        4.3.2 西南油气田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4.3.3 西南油气田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第5章 西南油气田合同能源项目管理与应用研究
    5.1 西南油气田合同能源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5.1.1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范围
        5.1.2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模式
        5.1.3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5.2 西南油气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选择与实施
        5.2.1 项目准备
        5.2.2 项目概述
        5.2.3 项目技术方案
        5.2.4 项目运作模式
        5.2.5 项目实施情况
    5.3 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5.3.1 强化技术方案设计,保障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5.3.2 作好安全约定,明确项目双方责任
        5.3.3 合理界定节能贡献,提高参数测算的准确性
        5.3.4 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合理的效益补偿方式
第6章 西南油气田应用合同能源项目管理的配套措施
    6.1 关于实施中的组织管理体制及其职能和职责
    6.2 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6.3 财务管理机制
    6.4 HSE管理机制及配套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几点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词汇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大型冲击负载发展概况
        1.1.2 大型冲击负载的负荷特性及对电网的影响
        1.1.3 开展大型冲击性负载研究的必要性
    1.2 冲击性负载研究现状
    1.3 冲击负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冲击负载关键技术和难点
        1.4.1 建模和接入系统仿真
        1.4.2 测试评估技术
        1.4.3 综合治理系统优化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FCM模糊聚类算法的冲击负载分类研究
    2.1 引言
    2.2 冲击负载分类方法
    2.3 模糊集合描述及其基本原理
        2.3.1 模糊集合描述
        2.3.2 模糊集合相关定理
        2.3.3 模糊集合模糊等价关系
    2.4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原理
        2.4.1 数据标准化
        2.4.2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2.4.3 模糊聚类方法分析
    2.5 冲击负载模糊聚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交流电弧炉系统描述
    3.3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3.3.1 交流电弧炉冲击特性
        3.3.2 交流电弧炉负荷建模
    3.4 交流电弧炉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3.4.1 理论基础
        3.4.2 研究方法
    3.5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3.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3.5.2 冲击负载电能质量评估体系与限值计算
        3.5.3 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3.6 交流电弧炉冲击负荷测试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载接入系统与影响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电气化铁路系统描述
    4.3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及负荷建模研究
        4.3.1 电气化铁路冲击特性
        4.3.2 电气化铁路负荷建模
    4.4 电气化铁路冲击影响评估及治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4.5 电气化铁路冲击负荷系统计算和仿真
        4.5.1 接入系统相关技术
        4.5.2 电气化铁路接入系统与冲击影响评估仿真计算
    4.6 电气化铁路测试评估关键技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冲击负载综合治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聚类分析在冲击负载接入电压等级选择优化中的应用
    5.3 集群冲击负载与敏感负载解耦隔离供电治理方案研究
    5.4 电气化铁路冲击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5.4.1 准同期控制装置在电铁冲击控制中的应用
        5.4.2 动态补偿装置在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建筑电气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建筑节能现状
    1.3 建筑电气节能的发展
        1.3.1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3.2 建筑电气节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合理的系统规划
    2.1 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2.1.1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2.1.2 负荷中心
        2.1.3 负荷计算
        2.1.4 科学合理选择需用系数
        2.1.5 三相平衡与节能
        2.1.6 功率因数与节能
    2.2 选择节能的工艺及技术
        2.2.1 电缆生产的节能工艺及技术
        2.2.2 电力变压器生产的节能工艺及技术
    2.3 选择节能的电气设备
        2.3.1 照明节电类设备
        2.3.2 电机类节电器
        2.3.3 变频器类节电设备
第三章 完善体系科学管理
    3.1 健全评价体系
    3.2 能源管理系统
        3.2.1 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
        3.2.2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的意义
    3.3 负荷管理
    3.4 电网中的经济运行方式
        3.4.1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3.4.2 照明系统的经济运行
    3.5 加强系统维护,提高检修质量
第四章 技术改造实现节能
    4.1 更新淘汰或改造低效率高能耗设备
    4.2 改造现有的供配电系统,保证电能质量
        4.2.1 供电电压偏差与节能
        4.2.2 谐波治理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项目情况简介
        5.1.1 工程概况
        5.1.2 设计原则
    5.2 供配电方案选择
        5.2.1 电源选择
        5.2.2 电压选择
        5.2.3 保证电能质量
    5.3 负荷量统计
    5.4 变压器的选择
    5.5 照明设计
        5.5.1 照明光源的设计标准
        5.5.2 电气节能设计说明
        5.5.3 照明设计
        5.5.4 照明节能效果评价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南方电网公司电网传输损耗现状
    2.1 线损率统计
    2.2 线损电量分布
    2.3 线损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2.4 线损管理现状
        2.4.1 技术线损现状
        2.4.2 管理术线损现状
    2.5 配网损耗
第三章 配变发展历程及非晶合金配变应用分析
    3.1 配电变压器的发展
    3.2 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介绍
    3.3 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性能试验
        3.3.1 常规试验
        3.3.2 常规试验加突发短路试验
        3.3.3 常规试验加上温升试验
        3.3.4 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
        3.3.5 绝缘例行试验
        3.3.6 雷电冲击
        3.3.7 突发短路试验
        3.3.8 两次试验比对分析
    3.4 南方电网公司非晶合金配变应用推广
第四章 配电变压器节电潜力分析
    4.1 变压器能耗计算原理
    4.2 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分析
第五章 配电变压器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5.0 变压器能耗计算原理
    5.1 改进型 TOC 法介绍
    5.2 实例分析
        5.2.1 配电变压器不同容量的经济选择
        5.2.2 不同损耗变压器的经济选择
        5.2.3 变压器以旧换新的经济选择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附件

四、加速推广S9型变压器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取向硅钢在电力装备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程灵. 钢铁研究总院, 2021(01)
  • [2]基于灰云模型的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D]. 孙铭阳.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风电场节能管理措施研究[J]. 舒彤,方海鹏. 上海节能, 2019(07)
  • [4]新民10kV高损线路改造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研究[D]. 赵铁臣.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5]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分析及自动投切装置的研究[D]. 崔晨. 山东理工大学, 2018(12)
  • [6]新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以泉州前埔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为例[D]. 邱添. 华侨大学, 2017(01)
  • [7]合同能源项目管理在西南油气田的应用研究[D]. 王蓓.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8]大型冲击性负载对电网影响及治理关键技术研究[D]. 宁玉宝. 东南大学, 2016(01)
  • [9]建筑电气节能研究[D]. 董伟. 长安大学, 2014(03)
  • [10]南方电网公司配电变压器节能潜力与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罗俊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加快S9变压器普及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