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黄带90例(论文文献综述)
魏仁贤[1](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王丽静[2](2020)在《基于“病-证-势”三辨模式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分析认为湿热瘀结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共性病机,通过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该疾病的临床观察,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为该疗法和“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的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每组入组病例各44例。观察组以温阳清化法治疗,对照组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治疗。12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经期停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疼痛VAS评分、生存质量的变化,停药3月后下腹及腰骶痛复发情况。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在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综合积分、疼痛VAS评分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说明温阳清化法和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均有显着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自身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领域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理领域方面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在心理、社会关系、环境三个领域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且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在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综合积分、疼痛VAS评分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和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停药后3月随访,观察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病例4例,复发0例,复发率为0.0%,对照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病例3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着性(P>0.05),尚不能认为两种治疗方案的复发率存在差异。结论温阳清化法和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对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并缓解疼痛均有显着疗效,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将“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引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疗中有利于该病的诊治,可考虑将该模式加以推广。
陈思华[3](2019)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对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型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丰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思路。方法: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免煎颗粒内服。试验周期为8周,主要观察指标为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踝肱指数(ABI)和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对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比较:(1)治疗组FBG、P2hBG、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的FBG、P2hB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HbA1c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BG、P2hBG、HbA1c下降更明显(P<0.05),表明治疗组在控制血糖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ABI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BI下降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改善ABI指数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指标比较: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正常。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型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踝肱指数水平,疗效安全确切,无不良反应。
黄熙杰[4](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二便异常的表现包含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在《伤寒论》中有关二便异常的条文达200余条,占全书条文的二分之一,表明二便异常是临床之常见症状,常被作为诊察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的眼目,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凡治病必察其下",本文将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伤寒论》之二便异常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二便异常"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就二便异常之文献报道及《伤寒论》治疗二便异常代表方剂之临床运用状况进行综述。试阐述《伤寒论》有关"二便异常"论述之观点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运用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之规律。此外,方剂的研究除了针对六个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外,也进行了方剂药理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对"二便异常"病证进行理论探讨。大便异常分别从下利、大便难、大便硬和初硬后溏四个方面进行,小便异常则从小便不利、小便难和小便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并针对其异常所提示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其后围绕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的出现及其辨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在大便和小便出现异常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研究发现,二者发生异常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依据其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不同,而出现大便异常或小便异常,且大便的异常和小便的异常之间密切相关。除此以外,针对"利小便而实大便"法的理论探讨,并依据二便分消水液的理论,进而提出"通大便而缩小便"的观点,其根据则在于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水谷运行至小肠后,在其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吸收水谷精微由脾运转全身,而糟粕下传大肠,无用水液则下输膀胱。因而二便的异常与小肠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小肠吸收水液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便的溏与结、小便的利与不利。若小肠吸收水液不及导致大量水液随糟粕传至大肠,则可出现大便溏泻,此时可通过通利小便之法分消多余的水液;反之,若小肠泌别失常,水液偏渗膀胱,则会导致大便硬、小便数之象。第三部分,是运用《伤寒论》中治疗二便异常较经典的方剂进行循证医学分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采用随机方案隐藏与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两名作者按照事前所设计的资料提取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提取,若是遇到不相同的部分,由第三者一起进行讨论并协商解决。采用的软件是由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Man 5.3.5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危险比率,连续变量使用均数差表示治疗效应,这两样数据都以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来表示。如果meta分析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表达,反之,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当汇总效应出现不相同时,则提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表偏倚使用倒漏斗图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选定的方剂为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六首,并对这几首方剂分别治疗肝硬化腹水、小儿秋泻、便秘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猪苓汤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和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这些系统评价大多由于临床实验研究的质量偏低,证据可靠性不足,所以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出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
秦高凤[5](2017)在《柴胡皂苷D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柴胡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比较广泛和重要的药物之一,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合成柴胡皂苷D(SSD)的人工抗原与人工包被原,制备中药活性成分SSD的单克隆抗体,利用SSD单克隆抗体建立相应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含柴胡的中药复方中SSD含量,为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也为后续对经方中柴胡的作用机制和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合成SSD的人工免疫抗原(SSD-BSA)和人工包被原(SSD-OVA),并且使用薄层色谱法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2)用合成的SSD-BSA多次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抗SSD血清的效价和特异性;(3)取出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采用PEG法进行融合,再进行单克隆细胞株的筛选,采用腹水诱导法生产大量的单克隆抗体;(4)利用制备的SSD单克隆抗体建立ELISA方法,测试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交叉反应率、回收率、准确性等相关指标;(5)利用建立SSD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五种含有柴胡的复方中SSD含量。研究结果:(1)薄层色谱法鉴定的结果说明,合成的产物SSD-BSA和SSD-OVA偶联成功;小鼠的血清效价在1:10000以上,标准竞争抑制曲线表明,血清中的抗体可与SSD产生特异性结合。取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能分泌抗SSD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基于制备的SSD单克隆抗体,建立相应的ELISA分析法。(2)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在156.25~5000ng/mL范围内,包被原SSD-OVA以1:4000的浓度稀释,腹水以1:100000的浓度稀释,得到SSD单克隆抗体的抑制率与线性关系曲线,回归方程为:y=-0.158In(x)+1.7693,R2=0.9856。IC50为 425.81 ng/mL。回收率在98.15~104.37%(均值为101.19%),板内差异<8.16%,板间差异<13.78%。通过ELISA法测试SSD与其它中药活性成分反应的交叉反应率。结果显示SSD与其他成分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0%。说明制备的SSD单克隆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研究结论及意义:本实验首次成功的合成了 SSD的人工抗原,为SSD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制备以及相应免疫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首次筛选出SSD的单克隆株;首次制备出SSD的单克隆抗体;首次利用生产出的SSD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这些研究可以为中药复方中柴胡的质量监控提供新的检测方法,而且为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体内代谢、作用机理等的研究奠定基础。
熊婷婷[6](2014)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LEEP术后结合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LEEP术后结合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在缩短LEEP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修复时间及改善湿热下注中医临床症状方面的有效性,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药与用药依据。方法: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调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诊断为慢性宫颈炎中-重度宫颈糜烂,同时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的患者共7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制定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宫颈糜烂综合评分、湿热下注证候评分、治疗方法、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及创面修复情况等,并将所得资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为LEEP术后结合中药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为单纯行宫颈LEEP术。结果:1.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综合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93.3%,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式对中-重度宫颈糜烂综合疗效相当。2.改善湿热下注证候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86.7%,P<0.05,四逆四妙散加减能明显改善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临床证候。3.治疗组治疗后阴道排液平均时间为11.65±2.13天,对照组为21.63±3.34天,经统计学比较P<0.05,说明在缩短治疗后阴道排液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方面两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方式对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与是否加服中药无关,而与宫颈糜烂的程度及类型有关,即对中度糜烂的疗效优于重度糜烂,对单纯型、颗粒型的疗效优于乳突型。结论: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LEEP术后结合四逆四妙散加减能明显缩短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及创面修复时间,并能改善全身湿热下注临床证候;LEEP术能有效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其治疗效果与是否加服中药无关,而与宫颈糜烂的面积及糜烂类型有关,即对中度糜烂的疗效优于重度糜烂,对单纯性、颗粒型糜烂的疗效优于乳突型。
邓霭静[7](2014)在《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着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着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生殖器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着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着,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着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埙《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着撰人《妇科秘书》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着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着作)均列入收集范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着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着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结果: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阴道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阴道,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结论: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着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一;二、现代以名老中医(包括岭南名医)学术经验为重点内容,从带下病的定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方药、学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尤其是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分析整理研究,为过去所未有,这是本论文创新点之二。
徐美政[8](2010)在《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妇女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疗法与单纯完带汤疗法、单纯中药外洗疗法治疗妇女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妇女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期间在台北市耕德中医诊所治疗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90例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组、完带汤组和单纯中药外洗组三组,每组各有30例。7天为一疗程,据病情轻重用药1-3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评定,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方差不齐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间多重比较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图形的制作采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4.03完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合格病例90例,年龄19岁~50岁。其中治疗1组(中药外洗+完带汤)、治疗2组(中药完带汤加味)、治疗3组(中药外洗组)各3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5.18岁、36.75岁、37.61岁;平均孕次分别为2.08次、1.96次、1.57次;平均产次分别为1.21次、0.96次、1.07次。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中,三组年龄、孕次、产次、中医证候治疗前总积分等经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间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主要研究指标的疗效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治疗后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组下降较为显着,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次为完带汤组,中药外洗组疗效较差。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组30例,痊愈2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70.0%,愈显率(痊愈+显效)90.0%;完带汤组30例,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43.3%,愈显率(痊愈+显效)63.3%;中药外洗组30例,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痊愈率6.7%,愈显率(痊愈+显效)23.3%。三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说明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对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中医证候的改善较单纯完带汤和单纯中药外洗有明显疗效。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指标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对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患者的外阴瘙痒,白带色、质、量、味均有明显疗效,且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疗效、显效率、总有效率均较单纯完带汤和单纯中药外洗好。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单纯完带汤组在白带色、质、量方面疗效较单纯中药外洗好,且经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在外阴瘙痒及白带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对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患者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的改善均有明显疗效,完带汤组在改善患者的白带色、质、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外洗组,在改善外阴瘙痒及白带味方面两组疗效相当。研究过程中进行安全性检测,治疗前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者,治疗后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该疗法临床应用安全,有其临床推广及研究价值。结论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方面较单纯完带汤组和单纯中药外洗组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组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具有补脾疏肝、化湿止带、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改善脾虚型患者的带下病症状和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疗法的进一步广泛推广提供了充分依据。
丁舸,张爱宁,辛增平[9](2009)在《试论黄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文中提出黄柏是临床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主要配伍意义表现在泻火坚阴、燥湿止痢、清热除痿、燥湿止带、清热退黄、清热通淋、解毒疗疮、敛疮消痈、燥湿杀虫等方面。
陈祥[10](2009)在《四妙散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为临床特征。痛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尿路结石、肾脏病变等,其中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发作时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对痛风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止痛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丙磺舒、痛风利仙、别嘌呤醇等,虽也能缓解急性关节炎症状,有一定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但并不能解决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问题,且药物的毒副反应明显。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历节病”等范畴。我们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形体肥胖、起居不慎为基本病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热毒为患是病机关键。热毒、痰浊、瘀血交相为患是主要病理产物。在急性发作期,湿热蕴结者较为多见。此时相当于中医的“热痹”。中医治疗痛风有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医对痛风的研究也比较丰富。痹证的治疗原则是祛风、除湿、散寒、清热、通经络、止疼痛,热痹的治疗应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止痛。四妙散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组成,方中以黄柏清热燥湿为君;苍术燥湿健脾为臣;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兼可引药下行同时为佐使药;薏苡仁渗湿泄浊,导湿热于小便出,为佐药,苍术和薏苡仁配伍,强化健脾利湿之功,断湿热之源,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活血之功,是治疗下肢痿弱,足膝红肿,筋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之热痹的良方。实验结果表明,四妙散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可以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渗出性水肿为主的急性炎症早期反应。此外其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延长热刺激小鼠痛阈值,表明四妙散对不同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缓解临床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并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水平。对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较多,但对痛风的辨证分型不明确,疗效判断标准也不太统一,很多临床研究缺乏规范的疗效标准,基于此不足,我们选择属于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四妙散治疗的疗效,为四妙散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推广提供依据。1、方法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入组80例符合湿热蕴结型痛风的患者,采用四妙散颗粒进行治疗,疗程为7天,分别在2天、4天、7天检测患者关节炎疼痛缓解时间、局部红肿消退时间以及关节肿痛指数(包括关节休息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度),各关节肿痛指数=[(治疗前肿痛总分数—治疗后肿痛总分数)/治疗前肿痛总分数]×100%。分别计算治疗前、治疗2天、4天、7天时关节肿痛指数。然后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疗效进行判断。2、结果2.1研究显示,经治疗,大多数痛风患者急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平均缓解时间约为2天,关节红肿消失时间平均约3至4天。2.2研究显示,治疗前,关节肿痛指数评分较高,治疗2天后,关节肿痛指数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显着意义;治疗4天后,关节肿痛指数继续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着;治疗7天后,关节肿痛指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着。2.3研究显示,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临床治愈19人,占23.75%,显效41人,占51.25%,有效14人,占17.5%,无效6人,占7.5%,总有效率为92.5%。3、结论3.1四妙散快速消除关节红肿,减轻关节疼痛。研究中患者均属于湿热内蕴导致的关节炎,故用清热祛湿,通络止痛的四妙散可以清楚体内的湿热,通畅痹阻的关节气血,故可以收到消肿止痛之效。3.2四妙散明显降低关节肿痛指数。由于清除了痹阻关节的湿热之邪,消除了关节肿胀、疼痛,同时可以减轻关节压痛,故可以较全面的改善关节情况,降低关节肿痛指数。3.3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疗效确切。治疗一周后,由于患者体内湿热之邪逐渐被清除,被痹阻的关节气血得到畅通,“通而不痛”所以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得到改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痊愈,大部分患者能恢复基本的工作生活。3.4痛风需要综合治疗。痛风的产生与发作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坚持低嘌呤饮食,多饮水,避免寒冷潮湿劳累等诱因,急性发作时关节要适当休息,才能更快控制发作,预防复发。本研究为四妙散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临床依据,有助于推广纯中医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
二、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黄带9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黄带9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2)基于“病-证-势”三辨模式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2 完善中医诊疗体系,建立“病-证-势”三辨模式 |
2.1 中医学诊疗体系的现状——辨证论治为纲领 |
2.2 辨证论治存在的弊端 |
2.3 “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的建立 |
3 基于“病-证-势”三辨模式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机理 |
3.1 基于“病-证-势”三辨模式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3.2 立温阳清化之法 |
3.3 土运不及之年,治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佐以苦甘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药物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随访方案 |
3 临床疗效研究结果 |
3.1 基线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随访 |
3.4 不良反应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对照组设立依据 |
6 本研究的立法依据及组方思路 |
6.1 立法依据 |
6.2 组方思路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 |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认识 |
1.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辨证论治 |
1.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治疗 |
2 西医学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认识 |
2.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 |
2.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
2.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疗效性指标比较 |
3.3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 |
1.1 桃红四物汤 |
1.2 五味消渴方 |
1.3 组方分析 |
1.4 单味药研究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2.2 血糖(FBG、P2hBG、HbAlc)比较 |
2.3 血脂(TC、TG、LDL-C、HDL-C)比较 |
2.4 踝肱指数(ABI)比较 |
2.5 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
2.6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价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伤寒论》"二便异常"的文献研究 |
1 《伤寒论》小便异常的表现 |
1.1 小便不利 |
1.2 小便不通(不尿) |
1.3 小便难 |
1.4 小便少 |
1.5 小便数 |
2 《伤寒论》大便异常的表现 |
2.1 泄泻 |
2.2 便秘 |
3 现代研究的大便和小便异常 |
3.1 大便异常的研究 |
3.2 小便异常的现代认识 |
4 "二便异常"的相关性 |
4.1 大便硬、小便利 |
4.2 小便不利、大便反自利 |
4.3 小便数、大便硬 |
4.4 小便量多、大便硬 |
5 利小便而实大便,通大便而缩小便 |
5.1 利小便而实大便 |
5.2 通大便而缩小便 |
综述二:五苓散的现代研究 |
1 五苓散方源 |
2 五苓散药物组成分析 |
3 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
4 五苓散现代药理研究 |
4.1 双向调节尿液作用 |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4.3 抗变态反应作用 |
4.4 抑制排斥反应作用 |
4.5 保护肾脏作用 |
4.6 治疗心衰 |
4.7 抑制泌尿系结石生成作用 |
4.8 止泻作用 |
综述三: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
1 真武汤方源 |
2 真武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真武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心脏衰竭 |
3.2 外感 |
3.3 咳嗽 |
3.4 喘证 |
3.5 尿多 |
3.6 遗尿 |
3.7 水肿 |
3.8 泄泻 |
3.9 肝硬化腹水 |
4 真武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强心及改善心功能 |
4.2 温肾作用 |
4.3 抗衰老作用 |
4.4 减肥降脂作用 |
综述四:猪苓汤的现代研究 |
1 猪苓汤方源 |
2 猪苓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猪苓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急慢性肾炎 |
3.2 急慢性膀胱炎 |
3.3 泌尿系结石 |
3.4 肾积水 |
3.5 其它疾病 |
4 猪苓汤现代药理研究 |
综述五:麻子仁丸的现代研究 |
1 麻子仁丸的研究概况 |
2 麻子仁丸药物组成分析 |
3 麻子仁丸的临床使用概况 |
3.1 单纯性便秘 |
3.2 习惯性便秘 |
3.3 肛肠疾病 |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
3.5 小儿习惯性便秘 |
3.6 抗精神药物导致的便秘 |
3.7 老年便秘 |
3.8 肿瘤便秘 |
3.9 术后便秘 |
3.10 咳嗽 |
3.11 高脂血症 |
3.12 其他应用 |
4 麻子仁丸的实验研究 |
4.1 通便作用 |
4.2 抗粘连作用 |
4.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
4.4 降糖作用 |
综述六: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 |
1 葛根芩连汤方源 |
2 葛根芩连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葛根芩连汤现代临床研究 |
3.1 泄泻 |
3.2 胃肠炎 |
3.3 发热并发肝炎 |
3.4 脑梗死 |
3.5 外感类疾病 |
3.6 运动神经类疾病 |
3.7 糖尿病及并发症 |
3.8 代谢综合征 |
3.9 带下 |
3.10 阴道炎 |
3.11 更年期综合征 |
3.12 外科术后 |
3.13 皮肤类疾病 |
3.14 五官类疾病 |
3.15 其他杂病 |
4 葛根芩连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 |
4.2 抗细胞凋亡因子 |
4.3 调节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
4.4 抑菌作用 |
4.5 解热作用 |
综述七:黄芩汤的现代研究 |
1 黄芩汤方源 |
2 黄芩汤药物组成分析 |
3 黄芩汤现代临床研究 |
4 黄芩汤现代药理研究 |
4.1 复方和单味同步实验结果分析 |
4.2 组方分析 |
4.3 拆方研究 |
4.4 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伤寒论》二便异常的理论探讨 |
1 大便异常 |
1.1 下利 |
1.2 大便难 |
1.3 大便硬 |
1.4 初硬后溏 |
2 小便异常 |
2.1 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探讨 |
2.2 小便异常的诊治意义 |
3 二便的相关性探讨 |
3.1 《伤寒论》对二便关系的认识 |
3.2 "通大便而缩小便"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二便异常的meta分析 |
一、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二、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三、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
4.2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四、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五、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疗效特点 |
4.2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六、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
4.2 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
5 建议治疗方案 |
七、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临床疗效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
4.2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CT的方法学质量 |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
5 建议治疗方案 |
总结 |
1 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估 |
1.1 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 |
1.2 GEADE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
2 本篇研究的不足 |
3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柴胡皂苷D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录: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皂苷类 |
1.2 黄酮类 |
1.3 萜类 |
1.4 其他 |
2. 中药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应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育种 |
2.2 药效动力学研究 |
2.3 中药材及中药复方的质量监控 |
2.4 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柴胡皂苷D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柴胡皂苷D的药理活性 |
2. 柴胡皂苷D对疾病的影响 |
2.1 抗肿瘤作用研究 |
2.2 皮肤病 |
2.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2.4 呼吸系统疾病 |
2.5 其他 |
3. 柴胡皂苷D的常用检测方法 |
3.1 高效液相法 |
3.2 毛细管电泳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伤寒杂病论》中柴胡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
1. 《伤寒杂病论》中柴胡的运用 |
1.1 《伤寒杂病论》中柴胡用药的统计 |
1.2 《伤寒杂病论》中柴胡药对研究应用统计 |
2. 柴胡类经方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小柴胡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2.2 大柴胡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2.3 柴胡桂枝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2.4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2.5 四逆散的现代研究进展 |
2.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前言 |
第一章 柴胡皂苷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细胞株 |
1.3 中药活性成分标准品 |
1.4 主要试剂 |
1.6 主要溶剂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人工抗原和包被原的制备 |
2.2 合成产物的鉴定 |
2.3 人工抗原免疫原性鉴定 |
2.4 细胞融合 |
2.5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6 特异性检测 |
2.7 单克隆抗体的扩大生产--腹水制备 |
2.8 腹水纯化及鉴定 |
3. 实验结果 |
3.1 柴胡皂苷D人工抗原薄层色谱结果 |
3.2 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
3.3 血清柴胡皂苷D抗体特异性测定 |
3.4 阳性细胞株的筛选 |
3.5 克隆化结果 |
3.6 纯化前后腹水效价比较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柴胡皂苷D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竞争抑制曲线 |
2.2 交叉反应率 |
2.3 加样回收率 |
2.4 精密度 |
3. 结果 |
3.1 标准竞争抑制曲线 |
3.2 交叉反应率 |
3.3 加样回收率 |
3.4 精密度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药复方中柴胡皂苷D含量的检测 |
1. 材料 |
1.1 中药材 |
1.2 化学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耗材 |
1.5 主要溶液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处理 |
2.2 中药复方中SSD含量的ELISA法测定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LEEP术后结合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析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判定 |
2.3.1 宫预糜烂综合疗效标准 |
2.3.2 湿热下注证候疗效标准 |
2.4 评分标准 |
2.4.1 宫颈糜烂综合评分标准 |
2.4.2 湿热下注证候评分标准 |
2.5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讨论 |
1 西医学对宫颈糜烂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宫颈糜烂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古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认识 |
2.2 近代医家对带下病的认识 |
2.3 中医证候(湿热下注证)分析 |
3 四逆四妙散加减的药理探讨 |
3.1 四逆四妙散加减的方药分析 |
3.2 四逆四妙散全方的现代药理分析 |
4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7)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部分 带下病中医证治学术源流考 |
1.1 秦汉时期 |
1.1.1 黄帝、岐伯《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金匮要略》 |
1.1.3 秦越人《难经》 |
1.1.4 神农氏《神农本草经》 |
1.2 魏晋隋唐时期 |
1.2.1 王叔和《脉经》 |
1.2.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1.2.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1.2.4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 宋代官修中医方剂着作 |
1.3.2 齐仲甫《女科百问》 |
1.3.3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1.3.4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
1.3.5 金元四大家 |
1.4 明清时期 |
1.4.1 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女科撮要》 |
1.4.2 万全《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 |
1.4.3 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 |
1.4.4 武之望《济阴纲目》 |
1.4.5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4.6 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7 赵献可《邯郸遗稿》 |
1.4.8 傅山《傅青主女科》 |
1.4.9 萧埙《女科经纶》 |
1.4.10 吴谦《医宗金鉴》 |
1.4.11 陈念祖《女科要旨》 |
1.4.12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
1.4.13 沈金鳌《妇科玉尺》 |
1.4.14 王清任《医林改错》 |
1.4.15 陈佳园《妇科秘方》 |
1.4.16 不着撰人《妇科问答》 |
1.4.17 不着撰人《妇科秘书》 |
1.4.18 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 |
1.4.19 不着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1.4.20 唐容川《血证论》 |
1.5 现代时期 |
1.6 民国时期 |
1.6.1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1.6.2 张寿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1.7 民国以前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特点 |
1.7.1 病名沿革 |
1.7.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1.7.3 治疗带下病中药方剂及针灸手法 |
1.7.4 崩、漏、带三者关系 |
第2部分 近现代名医诊治妇科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 |
2.1 现代时期 |
2.1.1 叶熙春 |
2.1.2 蒲辅周 |
2.1.3 史沛棠 |
2.1.4 邹云翔 |
2.1.5 王渭川 |
2.1.6 王慎轩 |
2.1.7 朱小南 |
2.1.8 龚志贤 |
2.1.9 程门雪 |
2.1.10 韩百灵 |
2.1.11 裘笑梅 |
2.1.12 赵菜 |
2.1.13 徐荣斋 |
2.1.14 哈荔田 |
2.1.15 黄宗勖 |
2.1.16 邱茂良 |
2.1.17 许玉山 |
2.1.18 黄绳武 |
2.1.19 祝谌予 |
2.1.20 俞慎初 |
2.1.21 郑魁山 |
2.1.22 班秀文 |
2.1.23 庞泮池 |
2.1.24 何子淮 |
2.1.25 何任 |
2.1.26 王子瑜 |
2.1.27 蔡小荪 |
2.1.28 柴浩然 |
2.1.29 丁启后 |
2.1.30 徐志华 |
2.1.31 夏桂成 |
2.1.32 张良英 |
2.1.33 门成福 |
2.2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的特点 |
2.2.1 中医带下病诊治范围的扩大 |
2.2.2 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 |
2.2.3 相近各病之间的类同与区分 |
2.3 现代名医诊治带下病之再发展 |
2.3.1 中医药期刊 |
2.3.2 中医药学校 |
2.3.3 中医妇科学教材 |
2.3.4 中医妇科学术流派 |
第3部分 附篇: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 |
3.1 清代以前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1.2 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 |
3.1.3 刘渊《医学纂要》 |
3.1.4 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 |
3.1.5 潘名熊《叶案括要》 |
3.2 近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 |
3.2.1 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 |
3.2.2 谢泽霖《妇科学讲义》 |
3.3 现代岭南名医诊治带下病 |
3.3.1 蔡仰高 |
3.3.2 郑定良 |
3.3.3 梁剑波 |
3.3.4 罗元恺 |
3.4 岭南妇科带下病诊治的主要学术论点 |
3.4.1 岭南医家对带下病证湿热所化、湿盛脾虚认识 |
3.4.2 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 |
3.4.3 带下病的方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8)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传统医学对于带下病的认识 |
二、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认识及研究现况 |
(一) 病名的确定 |
(二) 病因病机的研究 |
(三) 中医临床研究 |
三、现代医学对带下病的认识 |
四、带下病的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的研究 |
五、带下病的现代医学临床治疗研究 |
第二章 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带下病的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临床研究设计 |
(二) 随机化方法 |
(三) 治疗方案与用药 |
(四) 疗程 |
(五) 观测指标与观察方法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一) 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疗效判定标准 |
(二) 中医证候主要症状体征疗效标准 |
五、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
六、临床研究记录 |
七、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
八、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九、统计学处理 |
(一) 数据管理 |
(二) 数据分析 |
十、研究结果 |
(一) 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
(二) 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三) 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四) 安全性检测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一、现代医学对非炎性带下病的认识 |
二、完带汤加味及中药外洗方治疗非炎性带下病的药物研究 |
三、完带汤治疗非炎性带下病的疗效分析 |
(一) 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二) 中医证候主要症状指标比较 |
(三) 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季期臀表流文状况 |
致谢 |
(9)试论黄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泻火坚阴 |
2 燥湿止痢 |
3 燥湿止带 |
4 清热除痿 |
5 清热退黄 |
6 清热通淋 |
7 解毒疗疮 |
8 敛疮消痈 |
9 燥湿杀虫 |
(10)四妙散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 |
1 病因病机研究 |
2 临床治疗研究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研究进展 |
1.痛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2.痛风病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
3.痛风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
4.痛风病治疗的前景与进展 |
第三章 四妙散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
第四章 四妙散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四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实验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黄带9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基于“病-证-势”三辨模式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 王丽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渴方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 陈思华.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 黄熙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柴胡皂苷D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秦高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中—重度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LEEP术后结合四逆四妙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D]. 熊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7]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 邓霭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完带汤加味合并中药外洗治疗脾虚型非炎性带下病的临床研究[D]. 徐美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试论黄柏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J]. 丁舸,张爱宁,辛增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3)
- [10]四妙散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节炎的临床研究[D]. 陈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