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Царское новое платье(论文文献综述)
颜青[1](2021)在《巡回画派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形成的影响》文中认为
王芳[2](2021)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俄卫生外交研究》文中认为
卢晨[3](2021)在《费什曼《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二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翻译报告选材于俄罗斯着名汉学家奥莉加·拉扎列夫娜·费什曼所着的《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神话与现实(十三至十八世纪)》第二章《传教士眼中的中国》,该章主要介绍了欧洲传教士在特定历史时间点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看法与思考。通过对原着语体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该着作属于科学语体,具有准确性、逻辑性和客观性。所以在本次翻译过程中,保证译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可以作为基本翻译规范之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选择“忠实性原则”作为最基本的翻译原则。我们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汉译,在分析原文本语体、词法、句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如增词法、减词法、词汇重复、运用四字词语、句子切分等,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讨,最终解决问题,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实践中,提高翻译水平。
张玥[4](2021)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俄语版《中国通史》系列丛书由上百位俄罗斯汉学家编撰而成,共历时五年。此书集结了众多俄罗斯汉学家的心血与智慧,学术价值极高,兼具科学性与科普性。该系列丛书的问世有助于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更有助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在中俄交往日益密切的国际形势下,以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本国历史更具重要意义。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北宋政治史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该书第四卷第二部为历史类文本,主要讲述北宋时期的政治史,如官制、变法、科举、战争等。包括对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点评。翻译与分析该文本,有助于大众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的历史。此文首先对语料翻译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材料分析、资料查阅、时间计划、工具使用等。之后分析了翻译材料的文本特点,运用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这一理论进行了翻译案例分析;最后审视译本并对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为今后历史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的同时,也为其他此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与方向。
赵立春[5](2021)在《《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俄罗斯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俄罗斯汉学家齐赫文斯基院士编写了《中国通史》(ИсторияКитаясдревнейшихвремёндоначалаXXⅠвека)一书,此书记载了旧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中国历史。本翻译报告的语料是节选自《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诗词,本书作者对“花间派”、“西昆派”、“江西派”等诗歌流派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这些流派的诗词译成了俄文。翻译《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的节选内容主要经历了译前准备、理解与表达、校对与定稿这几个阶段。按照“信息等值论”的翻译原则,笔者围绕化繁为简—四字成语的运用、词义引申、结构转换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案例分析,最终根据翻译实践成果做了翻译实践总结,其中包括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和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着重强调了译德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张成茹[6](2021)在《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翻译报告选自境外俄语作家吉娜·鲁宾娜的小说《在街道阳面》,该小说出版于2006年,获得俄罗斯大书奖第三名,同时入围俄语布克奖短名单,被俄罗斯文学评论界称为“马赛克式的小说”、“史诗小说”、“如歌的小说”,主要讲述卡佳和薇拉母女之间的命运纠葛。本论文选取材料为文学文本,主要分为翻译过程描述、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三个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理论,着重分析翻译过程遇到的难点,主要从词义的选择与引申、非标准与词汇、口语固定句式和副动词短语的翻译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实践中总结翻译技巧,旨在提升笔者自身的翻译水平。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在尽可能传达原作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作的语境和意义传达要求更高,相比其他文本翻译的难度更大,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小说是时代的风俗画,充分地展现了中亚地区塔什干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同时文学翻译作品可以使读者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在中俄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蒋兆雪[7](2021)在《《上海合作组织及地区事务管理:新理念和新方法》圆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国际局势更加变幻莫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至今已有20年,其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在新形势下召开本次会议,对促进自身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是十分有必要的。本实践报告所选素材为于2020年9月28日由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圆桌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及地区事务管理:新理念和新方法”。该会议由中俄两国政府外交官员及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一起探讨在疫情影响下上合组织的新作用,及在地区事务管理中的新理念。全文主要通过描述译前、译中和译后翻译过程,以及讲述翻译中同传策略的运用、漏译及其他失误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最后对此次模拟同传实践进行总结,评价本次翻译任务,并陈述本次收获。本报告意义在于,通过对同声传译全过程的模拟,更加熟悉同传实践的相关步骤,总结同传策略的运用心得、同传方法的实践见解,为从事相关工作的译员提供些许借鉴。
徐姗[8](2021)在《《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实践报告的文本材料为尼古拉·卢季诺夫(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Лугинов)所着的纪事体小说《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尼古拉·卢季诺夫是俄罗斯雅库特作家、剧作家、编剧,1979年至今任俄罗斯作家联盟的副主席,国际文学奖的得主,且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本篇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描述该着作第一卷的翻译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及对此次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本篇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包括任务背景及性质,译前准备;第二部分是翻译案例分析,包括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其中词汇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包括词类转换现象、地理名词的翻译技巧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句子层面包括语序的调整、增译和减译、长难句的拆分;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翻译实践总结包括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以及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和展望等等。通过此次翻译,让笔者充分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而是众多学科的综合体。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翻译工作者,单单学好外语这一门课程是远远是不够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翻译的质量要精益求精,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经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袁昊[9](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李琪[10](2021)在《中国(山东)高端人才项目交流会口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陪同口译实践报告。笔者于2019年4-9月,在威海山东东荣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实习工作,期间参与了“威海-哈巴罗夫斯克”旅游包机项目的服务工作,并于2019年5月在威海召开首届中国(山东)高端人才项目交流会(简称“高洽会”)期间担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工程和冶金研究所索斯宁·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教授的陪同口译员,包括会议陪同、旅游陪同、日常陪同等口译任务。本文对此次实践任务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口译实践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翻译的译员及俄语学习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篇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口译实践任务简介、口译实践活动过程、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践总结四个部分。首先笔者对此次口译任务的背景、任务内容和任务要求进行了描述;之后分别从译前准备、陪同口译实践过程两个方面对任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着重分析了笔者在口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包括由中俄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和接受——产出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即增译减译法、解释说明法和模糊用语法;最后笔者描述了对突发情况的处理,并就此次实践中认识到的不足和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二、Царское новое плать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Царское новое платье(论文提纲范文)
(3)费什曼《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二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abstract |
ВВЕДЕНИЕ |
ГЛАВА Ⅰ ОПИСАНИЕ 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Й РАБОТЫ |
1.1Краткое изложение автора |
1.2Краткое изложение оригинального текста |
1.3Особенности оригинального текста |
1.3.1Стиль |
1.3.2Морфология |
1.3.3Синтаксис |
ГЛАВА Ⅱ ОПИСАНИЕ ПРОЦЕССА ПЕРЕВОДА |
2.1Подготовительные работы |
2.2Процесс перевода |
2.3Корректура переведенных текстов |
ГЛАВА Ⅲ АНАЛИЗ ПРИМЕРОВ ПЕРЕВОДА |
3.1Приёмы перевода на уровне лексики |
3.1.1Лексический повтор |
3.1.2Применение четырехсимвольных фраз |
3.1.3Добавление и опущение |
3.2Приёмы перевода на уровне предложения |
3.2.1Членение предложения |
3.2.2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 |
ГЛАВА Ⅳ ОБОБЩЕНИЕ И ОПЫТЫ |
4.1Обобщение |
4.2Опыты |
ЗАКЛЮЧЕНИЕ |
致谢 |
ЛИТЕРАТУРА |
ПРИЛОЖЕНИЕI ОРИГИНАЛ |
ПРИЛОЖЕНИЕIIПЕРЕВОД |
(4)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翻译过程描述 |
1.1 译前准备 |
1.1.1 译前语料分析 |
1.1.2 译前文献查阅 |
1.2 时间规划 |
1.3 工具使用 |
1.4 翻译质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翻译材料文本分析 |
2.1 词汇特点分析 |
2.1.1 历史类专有名词的使用 |
2.1.2 主动形动词、副动词的使用 |
2.2 句子特点分析 |
2.2.1 复合句的使用 |
2.2.2 带注释句子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在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
3.1 词语的翻译策略 |
3.1.1 历史类专有名词的翻译策略 |
3.1.2 历史文化类词汇的词义选择 |
3.2 句子的翻译策略 |
3.2.1 复合句的翻译策略 |
3.2.2 带注释句子的翻译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的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与体会 |
4.2 翻译过程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与译文 |
附录2:北宋历史类词汇术语表 |
致谢 |
(5)《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节选)翻译过程描述 |
1.1 译前准备 |
1.1.1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节选)内容简介 |
1.1.2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节选)文本特点 |
1.2 理解与表达阶段 |
1.3 校对与定稿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第二章(节选)翻译案例分析 |
2.1 化繁为简——四字成语的运用 |
2.2 词义引申 |
2.3 结构转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3.1 翻译《中国通史》(节选)心得体会 |
3.2 翻译《中国通史》(节选)经验总结 |
3.3 翻译《中国通史》(节选)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小说《在街道阳面》翻译过程描述 |
1.1 翻译项目意义 |
1.2 文本的语言特点 |
1.3 译前准备与工具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在街道阳面》翻译案例分析 |
2.1 词汇的翻译 |
2.1.1 词义的选择与引申 |
2.1.2 四字格词语的使用 |
2.1.3 非标准语词汇的翻译 |
2.2 句子的翻译 |
2.2.1 口语固定句式的翻译 |
2.2.2 副动词短语的翻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说《在街道阳面》翻译实践总结 |
3.1 翻译心得 |
3.2 翻译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原文/译文 |
致谢 |
(7)《上海合作组织及地区事务管理:新理念和新方法》圆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前言 |
第一章 翻译过程描述 |
1.1 译前准备 |
1.1.1 会议项目背景 |
1.1.2 了解发言人相关信息 |
1.1.3 会议术语的准备 |
1.1.4 同传辅助工具及环境准备 |
1.2 译中实践过程 |
1.2.1 工作量预估 |
1.2.2 实践过程概述 |
1.3 译后总结与评价 |
第二章 口译案例分析 |
2.1 同传策略的实施 |
2.1.1 随时调整策略的运用 |
2.1.2 顺句驱动策略的运用 |
2.1.3 简繁有度策略的运用 |
2.2 漏译案例及解决措施 |
2.2.1 信息过多导致漏译 |
2.2.2 过度依赖文稿导致漏译 |
2.2.3 漏译解决方案 |
2.3 其他失误案例分析 |
2.3.1 超负荷导致的精力分配失衡 |
2.3.2 心理素质的影响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3.1 评价本次翻译任务 |
3.2 口译实践中的收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原文/译文 |
(8)《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 |
一、任务背景及性质 |
(一)任务背景 |
(二)任务性质 |
二、译前准备 |
(一)译前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二)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三)制定翻译计划 |
第二章 翻译案例分析 |
一、词汇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
(一)词类转换现象 |
(二)地理名词的翻译技巧 |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
二、句子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
(一)语序的调整 |
(二)增译和减译 |
(三)长难句的拆分 |
第三章 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
二、对今后学习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原文/译文)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山东)高端人才项目交流会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ВВЕДЕНИЕ |
1. Описание задачи устного перевода |
1.1 Источник задачи |
1.2 Задача перевода |
1.3 Требования к устному переводчику |
2. Процесс практики устного перевода |
2.1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ая подготовка к переводу |
2.2 Приступление к 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
2.2.1 Обязанности переводчика для сопровождения делегации |
2.2.2 Перевод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на встречах и совещаниях |
2.2.3 Перевод во время экскурсий |
2.2.4 Перевод во время покупки |
3. Анализ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х трудностей и обоснование выборапереводческих приёмов |
3.1 Проблемы затруднений в процессе перевода |
3.1.1 Проблемы с культурными различиями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Россией |
3.1.2 Проблемы, возникающие в процессе приёма и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
3.2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е приемы в процессе перевода |
3.2.1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е приёмы добавления и опущения слов |
3.2.2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е приёмы объяснения слов |
3.2.3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е приёмы неясного выражения |
4.Обобщение итогов 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й практики |
4.1 Непредвиденные ситуации и их решения |
4.2 Опыты и недостатки, выявленные в процессе практики |
ЛИТЕРАТУРА |
Приложение1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е технологии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и металлургии |
Приложение2 机械制造和冶金工业的先进技术 |
致谢 |
四、Царское новое платье(论文参考文献)
- [1]巡回画派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形成的影响[D]. 颜青. 西南大学, 2021
- [2]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俄卫生外交研究[D]. 王芳. 西南大学, 2021
- [3]费什曼《欧洲人眼中的中国》(第二章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卢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张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五部(节选)翻译报告[D]. 赵立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小说《在街道阳面》(节选)翻译报告[D]. 张成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上海合作组织及地区事务管理:新理念和新方法》圆桌会议模拟同传实践报告[D]. 蒋兆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Время перемен》(一)汉译实践报告[D]. 徐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10]中国(山东)高端人才项目交流会口译实践报告[D]. 李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