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负应首先减轻心理负担(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玮[1](2020)在《初中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家长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课外补习需求日渐强盛,并且由于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被学生家长追捧,其已成为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课外补习期望较高或者由于“电影院效应”,大家争相参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甚至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曾多次下发“减负”通知,却收效甚微。课外补习具有其存在的积极效应,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补充不足、提高优势,但课外补习只有得到合理利用才能发挥其自身优势,本研究从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视角,探讨课外补习合理利用的问题。不同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是由不同主体做出的,主要包括家长、学生和学校教师等。同时,从纵向来看不同学生对于自身参与课外补习的各方面自主决策程度亦不同。根据自主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积极性的差异,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都会有显着影响。因此,学生在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过程的主被动性会对其在课外补习过程中及补习后的效果产生显着差异影响。本研究基于对初中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及补习效果的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第一,不同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主体(主要包括家长和学生)对于补习效果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其原因在于不同参与决策主体的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目标明确性和参与积极性不同。第二,学生自主决策程度与补习效果及其部分维度具有显着相关。其中,自主决策程度与补习效果呈显着正相关,且其对于补习效果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自主决策程度与补习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与补习负担呈显着负相关,原因在于自主决策程度较高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自我判断的元认知,能够有效对自身学习进行安排。自主决策程度与知识获得呈不显着的相关关系,原因在于知识获得受到课外补习相关因素的影响较大。自主决策程度与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心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自主决策程度较高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第三,本研究还发现,在学生自主决策指标中,自主决策教师、类型和科目能够有效解释补习效果及其子维度补习满意度,自主决策是否参与、类型和科目能够有效解释学习兴趣,自主决策教师能够有效解释知识获得,自主决策类型和教师能够有效解释补习负担和学习责任心,以上结论表明,学生自主决策是否参与、补习科目、类型、教师在学生参与课外补习的自主决策中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基于以上调查及分析,为提高课外补习利用的合理性,增强其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效应。本研究从家长的角度提出,其应充分给予学生选择参与课外补习的空间,应理性看待课外补习的作用,尊重学生自身的参与意愿,辅助学生做好课外补习的甄别与选择;从学校及家庭教育角度提出,其应将提升学生自主决策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决策学习的机会,家长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意识和能力;从课外补习角度提出,其应辅助学生自主决策,提升学生补习效果,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心等建议,从而多管齐下,促进学生合理有效参与课外补习。
洪泓[2](2019)在《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祖国的下一代规划的美好蓝图。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地提出要建设中小学生课程负担监控制度。从那时起,所有地方都响应了国家号召,并投入建设学生的学业负担监测系统。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教育问题,其中“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相关内容再次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减轻小学生负担,完善相关减负政策体系,促进其执行,已经成为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减轻负担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减负政策制定及执行激发了大家新的热情。减负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否落在实处?当前执行的现状是怎样的?落实后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能否紧密契合?还可能产生哪些新问题?这都是在今后亟待解决的。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减轻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哈尔滨市教育局积极配合,然而,哈尔滨在校小学生的负担并未得到显着改善,学生依然在背负繁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哈尔滨的小学生减负政策及执行研究十分迫切。研究旨在了解哈尔滨地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论文采用文献分析、调查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立足于公共管理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分析哈尔滨地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在哈尔滨地区小学门口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学生、家长和老师填写的调查问卷的结果,了解构哈尔滨市在校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基本情况,通过整理和分析,旨在了解中小学课业负担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是要找出为什么政府已经制定的减负政策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借鉴国内外成功先进经验及汲取案例其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哈尔滨市小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明确减负政策的价值取向、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加强减负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健全减负政策执行的配套措施相应有针对性有时效的对策和建议。
刘宇洋[3](2019)在《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底线思维为指导,通过研究我国教育重大课题和难题之一的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的问题发现,一旦教育不当,学生就会出现许多严重问题,如身心健康问题、违纪违法问题和发展不充分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英年早逝、判刑入狱、发展失败等情况,因此,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并对“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提出的背景、起点和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对“安全”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新阐述,具体表述为:“人的发展安全”是人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与人的发展相关的外部风险和自身发展不当产生的内部风险,通过采取防范措施使自身可能受到的伤害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种状态。本文还通过建立人的发展安全的数学模型,使影响人的发展安全的各项参数一目了然,为更好分析和解决人的发展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阐述了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新概念后,对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重点探讨了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认识和解决当前教育难题的新思考。此外,本文还针对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安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具体措施。本文旨在通过“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提出和分析,保障我国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教育难题的有效解决,从而为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贡献绵薄之力。
刘韵[4](2019)在《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文中认为争点是当事人展开诉讼程序、法官进行审理程序的逻辑起点,争点整理对于民事诉讼程序而言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在立法层面,我国并未明确争点整理的概念,更无谓争点整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具体制度的展开。而于司法层面,我国相当部分法院已展开了诸多实践,但由于立法的缺失,也存在各行其是、规范不足的问题。目前对于争点整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以争点整理的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比较考察域外争点整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梳理我国争点整理的相关立法与实践情况,并提出我国争点整理机制的具体建构进路。第一章围绕争点整理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体系结构、价值及功能等内容,论述了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传统基础理论。首先,从文义解释路径初步呈现争点整理的基本概念,强调争点应具有质的规定性、量的重要性和产生主体的限定性;围绕时空、主体、客体、方法、结果等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深入理解争点整理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争点产生于当事人之间,但争点整理的主体除了当事人之外,还包括法官和其他程序参与者;争点的特性决定了争点整理具有制度规范性、主体多样性以及效果阶段性等属性;通过与审前程序、集中审理、争点简化协议以及证据交换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厘清争点整理的具体涵义。其次,将争点整理体系分为以构成要素为主要内容的本体体系和以其他配套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配套体系,将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法官职权介入制度和失权制度作为配套体系的主要内容予以论述。最后,从一般性层面,以公正和效率二元价值论阐释争点整理的制度价值;从特殊性层面,围绕直接性功能、基础性功能、程序性功能阐述争点整理的制度功能。第二章围绕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争点整理的发展路径,从比较法上对争点整理的制度渊源和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关于争点整理在两大法系的源起,强调在自由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当事人对于民事诉讼程序均要求以一定的实质参与权。而在不同诉讼文化理念影响下,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采认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的两阶段审理模式。但囿于当事人放任主义盛行,导致其争点整理在时限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外观下却又暴露出严重诉讼延滞的隐患。而大陆法系强调实体正义,在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下争点整理呈现出非制度化、非规范化的特点,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而在后续发展中,英美两国的争点整理体现在诉答程序、证据开示、案件管理会议、审前再议或者审前会议中;大陆法系则形成了专门化的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如日本的准备的口头辩论、辩论准备程序、书面准备程序等组成了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在配套体系设计上,英美法系赋予当事人更为广泛的证据调查和收集权,课以当事人更为严苛的失权制裁,设置较为消极的法官职权介入;与此相对应,大陆法系采取较为限缩的当事人证据收集调查权,配置较为缓和的失权制裁和更为积极主动的法官释明。当然,同一法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具体制度的设置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的诉答程序一般仅具有通知性功能,而英国的诉答程序则具有实质性的争点整理功能;相较于日本,德国和台湾地区的失权制度规定更为严格。总体而言,在争点整理上,两大法系之间和各法系内部均出现一定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从宏观层面考察了我国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和立法现状。通过近现代以来我国不同时期民事诉讼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相关制度等,勾勒出我国争点整理从立法空白到“若隐若现”的发展过程。围绕争点整理本体体系和配套体系的整体框架,在法律规范中抽象出关涉争点整理的相关理念,提取出关涉争点整理的相关制度因子。在立法层面,我国争点整理呈现出理论欠缺、结构不明、制度缺失和功能附属等问题。当然,虽然我国还未从立法上明确规定争点整理制度,但立法理念已为争点整理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第四章聚焦于我国司法实践,从微观层面考察和分析司法实践中的争点整理的具体面向。对实践的考察围绕一般意义的、整体意义上的全国法院的司法实践,特殊意义上的、个别意义上的样本法院的司法实践以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局部法院的司法实践的路径而展开。首先以与争点整理密切相关的审前程序为考察视角,认为当前审前程序形式化、空洞化问题严重,从普遍意义上而言,我国法院整体层面的争点整理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其次,样本法院以集中审理为改革目标,其类案要素式审理模式和繁案争点式审理模式均以争点整理为基础和中心。围绕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对样本法院的争点整理进行抽象化分析,特别突出庭前会议、证据交换、诉答程序在试点改革中所承担的争点整理功能。强调样本法院在争点整理相关问题上所呈现出的改良和进步或是我国法院未来改革可借鉴之处,因此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再次,以构成要素为展开路径对包括样本法院在内的局部法院在争点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予以论述。展开而言,影响争点整理时空要素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法官主体不仅成为争点整理的主导者,而且其本身就存在范围不够明晰的问题,当事人主体缺位和失位现象严重,其他程序参与人参与实效较弱;司法实践的客体范围亦存在失位、错位和缺位等情况;在方法要素方面,以庭前会议和证据交换为主的审前争点整理出现失序化,而庭审争点整理呈现无序化样貌;争点整理完成情况较差,其结果缺乏稳定性。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程序正义理念的异化和弱化、当事人主义的虚无、争点整理目的的偏差和集中审理的失范等。第五章旨在以争点整理参与主体的结构模式为基础建构我国争点整理的理论体系。争点整理属于当事人主义的精致化,要求当事人承袭程序主导权地位;争点整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归类于非实质性诉讼程序的争点整理应辅以不同于庭审程序的结构理念设计;主体间程序利益的内容同一性和实体利益的方向一致性为主体间的交往合作提供了可能性。所以争点整理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和协同主义(修正辩论主义)等诉讼结构模式,其所呈现的特殊性要求应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指导下开展争点整理。而“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正当性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以及现实性基础之上,其内化要素可以抽象归纳为主体平等、主体自由和诚实信用三个方面。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下,当事人、法官、其他程序参与者对外呈现出合作面向,而在其内部,各主体应以不同分工模式展开争点整理。具体言之,争点整理应以当事人的主导、法官的监护以及其他程序参与者的协助为具体模式,即各主体间应形成“主导——多元”的协作型关系。第六章在“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基础上,对我国争点整理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初步构想。我国争点整理应确立便利当事人原则、全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和限度性原则。结合当前司法改革之需要,应突出强调争点整理的预防性功能、效益性功能、约束性功能、内化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在争点整理本体体系的建构方面,特别强调在时空要素方面,应在遵循认识论及契合我国司法实际基础上,将争点整理分为审前争点整理程序和庭审争点整理行为两个阶段,由此形成审前+庭审的两阶段论。同时前者应注重制度化的构建,后者则需规范化的约束。客体范围的实质内容应采广义说,并且,从实用角度出发,建议将客体范围重塑为事实类争点、规范类争点和程序类争点。在方法要素上,要注意设计的体系化和多元化,强调方法适用的阶段化和弹性化。在争点整理配套体系的建构上,当事人的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为争点整理承担着资料提供的基础性作用,失权制度则为争点整理提供了效力保障作用,因此对以上配套制度应有科学化的认识和可操作性的设置。
陈燕浩,付有能[5](2018)在《轻装上阵VS负重前行:论减负的价值旨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负作为一个老话题,"常说常新"却"屡说屡在",根源在于对减负没有在价值层面形成统一的认知。从价值层面梳理减负应该减去什么和不该减去什么,并从人的存在这一最高价值取向出发,在人生长所需要的空间、时间以及人的自由本质等方面着力,能为减负提供价值指引。
徐本玉[6](2017)在《教育减负为何失效: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文中指出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减负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减负刻不容缓。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一系列教育"减负"政策,但成效甚少。本文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对教育减负失效现象进行分析。从博弈相关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博弈结果说明这一教育减负过程。针对教育减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从政策设计和执行、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自主减负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加以解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身心上全面健康发展。
李文和[7](2017)在《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一直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正确处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不仅是解决现实教育弊端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但是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却似乎并未因此减轻,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建立课业负担的监测与公告制度。因此,对课业负担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研究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学习时间,睡眠时间、课业难度、学习压力四个维度编制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问卷,并以上海市闵行区两所小学8个班的32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现状仍然令人担忧。小学生在平日和周末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普遍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学校考试难度偏大,校外辅导课业难度大。课业负担给小学生带来了较大学习压力。小学生消极的学业情绪多,积极的学业情绪少。第二,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存在群体差异。市区学校小学生的学校课业负担比乡镇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在校外辅导方面,五年级学生的课业难度更大。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体验到更多消极的学业情绪。和女生相比,男生普遍认为课业难度较大,体验到更多消极的学业情绪。第三,校外辅导已经成为影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因素。通过校内校外对比发现,小学生校外辅导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平日和周末的校外辅导占据了小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并且校外辅导课业难度也比较大。小学生在校外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业情绪较少,消极学业情绪明显。
孙兴铭[8](2014)在《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某高中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焦点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义务教育段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而较少关注高中生的课业负担是否过重。普通高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如课业负担过重极易产生各种身心问题,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遗憾,因此普通高中学生这一群体的课业负担问题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笔者以青岛市市内某所普通高中学校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式,了解并分析青岛市市内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积极探索减轻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的途径,进而促进高中学生快乐成长。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概述。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对“课业负担”的内涵、外延和分类等概念进行了相关探讨。第二部分: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这部分以青岛市某普通高中学校为研究对象,从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方面对该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同时对该校各科教师进行了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访谈,以点带面,进而对青岛市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真实现状进行直观呈现和科学分析。第三部分: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分析。围绕对青岛市某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和教师访谈信息,结合自身在普通高中10年的工作反思,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造成该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改进策略。在对青岛某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研究和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进行反思、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减轻该校学生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以学校内部、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措施为论述要点,涵盖家庭和学生自身方面内容,力图解决实际问题。
郝懿[9](2014)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与分析》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特别关注了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不断有政策文件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在此之后,北京市教委于2013年出台了有"史上最强"减负令之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京教基一[2013]2号),其中,对于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睡眠时间、校内课时量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限定。有学者为此总结了三十年来与课业负担有关的政策文件中所体现出的变化特点"’。从这一现象可见课业负担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合理的对待或有效的解决。同时亦有
山子[10](2013)在《过重课业负担:出口拥堵及臃肿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从教育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分析了普高快速膨胀与理想大学接口狭小的矛盾所加剧的高考竞争态势;分析了高中阶段"难度优先"并加上"宽度膨胀"的课程思路及其带来的课业臃肿;介绍了学习时间异常与高考难度异常的关系所导致的过负;归结为一点,就是儿童权利缺位和成人本位泛滥。这是过负生成中的重要原因。从教育是一个整体的视角来看,治理或解决过负,需要顶层设计和源头治理,不宜各搞一块,专注下游;否则,上游阶段教育不变或难变,下游阶段减负最后也无法持续下去。
二、减负应首先减轻心理负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负应首先减轻心理负担(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一、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概念模型 |
(四)研究假设与变量说明 |
(五)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 |
(六)研究方法与工具 |
(七)预调研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实证分析 |
(一)样本特征分析 |
(二)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三)决策权和补习效果的现状分析 |
(四)决策权和补习效果在控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五)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的关系分析 |
三、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关系的结果与讨论 |
(一)研究结果 |
(二)研究结果的讨论 |
四、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关系的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小学生减负政策的基础理论 |
2.1 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小学生减负的概念界定 |
2.1.2 政策执行的概念界定 |
2.2 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 |
2.2.1 减负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 |
3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现状分析 |
3.1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的总体概况 |
3.1.1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的基本情况 |
3.1.2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的主要政策 |
3.1.3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状况 |
3.2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3.2.1 负担由校内转向校外 |
3.2.2 教师的变向“增负” |
3.2.3 家长执行减负政策意愿不强 |
3.2.4 学校政策执行不深入 |
3.3 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政策自身的不完善性 |
3.3.2 政策执行主体刻意回避 |
3.3.3 政策执行环境的局限性 |
3.3.4 政策执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1.1 芬兰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1.2 意大利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1.3 日本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2 国内相关省市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及执行经验 |
4.2.1 青岛市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2.2 上海市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2.3 沈阳市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 |
4.3 国内外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经验启示 |
4.3.1 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
4.3.2 从教师角度出发提高教学水平明确教育目标 |
4.3.3 从家长角度出发加强家长对减负重要性的认识 |
4.3.4 明确政策及政策的价值取向 |
4.4 本章小结 |
5 完善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的建议 |
5.1 提升减负政策的价值取向 |
5.1.1 把握减负政策的公共价值取向 |
5.1.2 明确减负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5.2 提高执行主体的素质 |
5.2.1 学校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
5.2.2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 |
5.3 加强减负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 |
5.3.1 明确课业负担监督检查机制的公平性 |
5.3.2 完善课业负担监督检查机制 |
5.4 健全减负政策执行的配套措施 |
5.4.1 加强督导机制中的队伍建设 |
5.4.2 完善教师评价和学生考试制度 |
5.4.3 加强家长委员会及社会监督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提出与内涵分析 |
第一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背景 |
第二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起点--底线思维 |
第三节 提出“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合理性分析 |
一、因“体”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二、因“德”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三、因“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当造成的人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探析 |
一、“安全”概念内涵分析 |
二、“人的发展安全”概念分析 |
第三章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思考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理论支撑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五、安全教育理论 |
第二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认识提升 |
第三节 “人的发展安全”概念的教育难题探索 |
第四章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分析——以天津大学部分学生为例 |
第一节 人的发展安全现状问卷调查 |
一、问卷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选定 |
三、问卷调查流程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分析 |
一、调查对象自身发展安全现状分析 |
二、调查对象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认知情况分析 |
三、调查对象现阶段保障安全的主要措施分析 |
四、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 |
五、调查对象健康观、“三观”、发展观现状分析 |
六、调查对象面临的外部风险状况分析 |
七、调查对象对于人的发展安全的诉求及观点分析 |
第三节 调查对象人的发展安全现状总结 |
第五章 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教育中保障人的发展安全的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外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三节 内部风险的有效防范 |
第四节 防范措施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问卷 |
致谢 |
(4)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观点 |
第一章 论题源起: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的传统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争点整理的涵义界定 |
一、作为主语的“争点” |
二、作为谓语的“整理” |
三、争点整理的意涵 |
第二节 争点整理的构成要素 |
一、争点整理的时空要素 |
二、争点整理的主体要素 |
三、争点整理的客体要素 |
四、争点整理的方法要素 |
五、争点整理的结果要素 |
第三节 争点整理的属性 |
一、争点整理制度的规范性 |
二、争点整理主体的多样性 |
三、争点整理效果的阶段性 |
第四节 争点整理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一、争点整理与审前程序 |
二、争点整理与集中审理 |
三、争点整理与争点简化协议 |
四、争点整理与证据交换 |
第五节 争点整理的体系结构 |
一、争点整理的本体体系 |
二、争点整理的配套体系 |
第六节 争点整理的价值及功能 |
一、争点整理的价值 |
二、争点整理的功能 |
第二章 论题展开:历史维度中的域外争点整理及其发展 |
第一节 两大法系争点整理的源起 |
一、自由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共同选择 |
二、不同诉讼文化中的异样开端 |
第二节 英美法系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一、英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二、美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三、英美法系争点整理配套体系的具体化展开 |
四、小结 |
第三节 大陆法系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一、德国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二、日本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三、我国台湾地区争点整理的历史发展及具体化展开 |
四、小结 |
第四节 两大法系争点整理的比较 |
一、两大法系争点整理源起之比较 |
二、两大法系争点整理功能之比较 |
三、两大法系争点整理主体之比较 |
四、两大法系争点整理方法要素之比较 |
五、两大法系争点整理配套制度的构建 |
第三章 宏观考察:我国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与发展 |
第一节 非体系化时期我国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 |
第二节 体系化时期我国民事诉讼规则及争点整理的历史源流 |
一、民事诉讼法之争点整理 |
二、《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之争点整理 |
三、司法解释、其他规章制度之争点整理 |
第三节 立法层面的争点整理本体体系构造现状 |
一、立法层面的时空要素: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 |
二、立法层面的主体要素:法官主导型的争点整理 |
三、立法层面的客体要素:证据争点、事实争点及法律争点 |
四、立法层面的方法要素:诉答程序、证据交换及庭前会议 |
五、立法层面的结果要素: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下的结果呈现 |
第四节 立法层面的争点整理配套体系构造现状 |
一、当事人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 |
二、法官释明制度 |
三、失权制度 |
第五节 我国争点整理立法现状评述 |
第四章 微观探析:司法实践中争点整理的具体展开 |
第一节 一般性之概览:司法实践下争点整理的基本现状 |
一、法官审前事项的实践现状 |
二、当事人审前事项的实践现状 |
第二节 个别性之细究:样本法院争点整理的局部呈现 |
一、以集中审理为改革目标 |
二、样本法院体系化审理模式之介绍 |
三、样本法院争点整理体系的构成情况 |
第三节 局部性之总结:部分法院争点整理的问题概述 |
一、争点整理的时空要素及其问题 |
二、争点整理的主体要素及其问题 |
三、争点整理的客体要素及其问题 |
四、争点整理的方法要素及其问题 |
五、争点整理的结果要素及其问题 |
第四节 问题的成因:司法实践中的争点整理图景 |
一、程序正义理念的异化和弱化 |
二、当事人主义的虚无 |
三、争点整理目的的偏差 |
四、集中审理的失范 |
第五章 修正与重塑:争点整理理论体系的中国化建构 |
第一节 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解构 |
一、典型意义上民事诉讼模式之概述 |
二、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解构:不同面向争点整理的属性展示 |
三、争点整理的特殊性与旧有传统诉讼模式的不适应性 |
第二节 争点整理主体间关系的理念建构 |
一、“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源起 |
二、“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概述 |
三、“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正当化基础 |
第三节 “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具体展开 |
一、“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的内化要素 |
二、不同视角下的“主导——多元”协作型诉讼理念 |
第六章 科学性与实用性:争点整理规则体系的中国化建构 |
第一节 基础理论:争点整理基本原则、制度功能之确立 |
一、争点整理的基本原则 |
二、争点整理的制度功能 |
第二节 本体体系:围绕争点整理构成要素的具体建构 |
一、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时空要素 |
二、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主体要素 |
三、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客体要素 |
四、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方法要素 |
五、争点整理中国化建构的结果要素 |
第三节 配套体系:围绕争点整理配套机制的具体建构 |
一、当事人证据调查和收集制度的中国化展开 |
二、失权制度的中国化设置 |
三、法官职权介入的中国化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轻装上阵VS负重前行:论减负的价值旨归(论文提纲范文)
一、轻装上阵:该减去什么 |
二、负重前行:该承载什么 |
三、减负的价值旨归:人的存在 |
(一) 自主选择的空间 |
(二) 自我发展的时间 |
(三) 自由生长的生命 |
(6)教育减负为何失效: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减负的必要性 |
二、教育减负中博弈主体构成 |
三、教育减负中博弈行为分析 |
四、教育减负中博弈结果启示 |
(7)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
1.3.2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课业负担 |
1.4.2 学习时间 |
1.4.3 课业难度 |
1.4.4 学习压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课业负担相关研究 |
2.1.1 课业负担的内涵研究 |
2.1.2 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 |
2.1.3 课业负担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
2.2 国外课业负担相关研究 |
2.2.1 校内课业负担相关研究 |
2.2.2 校外课业负担相关研究 |
2.2.3 课业减负策略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过程 |
3.3.1 编制问卷 |
3.3.2 进行施测 |
3.3.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 |
4.1 课业负担相关指标调查 |
4.1.1 学习时间 |
4.1.2 睡眠时间 |
4.1.3 课业难度 |
4.1.4 学习压力 |
4.2 校内校外课业负担对比分析 |
4.2.1 总体课业负担对比 |
4.2.2 学习时间对比 |
4.2.3 课业难度对比 |
4.2.4 学习压力对比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令人担忧 |
5.1.2 小学生课业负担存在群体差异 |
5.1.3 小学生校外课业负担不容忽视 |
5.2 研究的建议 |
5.2.1 社会层面 |
5.2.2 学校层面 |
5.2.3 家庭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问卷 |
致谢 |
附件 |
(8)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某高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注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缘起 |
1.理论思考和工作反思 |
2.现实矛盾和真相探索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关于课业负担的研究成果 |
1.关于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研究 |
2.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研究 |
3.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研究 |
4.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 |
(二)国外研究成果 |
(三)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和对象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工具 |
第一章 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概述 |
一、课业负担的内涵 |
二、课业负担的外延和分类 |
第二章 当前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实施情况 |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从客观负荷方面来看 |
(二)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看 |
第三章 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
一、社会方面原因 |
1.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
2.新课改中几级落差的影响 |
二、学校方面原因 |
1.对学校评价制度不科学,学校减负主动性不强 |
2.教师评价不科学,形成教师压力传导现象 |
3.学校课程设置不规范 |
4.学生评价方式单一 |
5.作业改革力度不强 |
6.减负措施不适合校情,存在减负领导误区 |
7.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家庭方面原因 |
1.囚徒困境导致学校减负,家长加负 |
2.“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
四、学生自身原因 |
1.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理想信念 |
第四章 对策和建议 |
一、社会方面 |
1.改革学校评价制度 |
2.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
二、学校方面 |
1.实施复合型教师评价 |
2.推行学生发展性评价 |
3.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规范办学相关规定 |
4.大力倡导和实施学生作业改革 |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家长方面 |
1.提高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
2.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重视职业教育 |
四、学生方面 |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实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
结束语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工具 |
三、研究结果 |
(一)各分项指标情况 |
1.每天睡眠时间(图1) |
2.每天家庭作业时间(图2) |
3.每天课后学习时间(图3) |
4.每周课外学习活动种类(图4) |
5.每周校内学习情况(图5、图6) |
6.每周校外学习情况(图7、图8) |
7.每周校内周课时量(图9) |
(二)相关调查 |
1.对学业压力的归因(图10) |
2.对压力调节方法的需求(图11) |
四、分析与建议 |
(一)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二)对学校的建议 |
1.重视并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和合理看待学生主观感受与客观任务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分强调主观感受而忽略客观任务给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
2.进一步加强控制学生校内周课时量,尤其是以考试科目为授课内容的课时量 |
3.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不增加课程难度,在有效学习时间内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4.教师需了解一定的减压调节方法,并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传授给学生 |
(三)对家长的建议 |
1.合理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尤其避免在“减负通知”出台,学校布置作业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增加来自家长的学业任务进而造成压力 |
2.家长应充分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四、减负应首先减轻心理负担(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参与课外补习的决策权与补习效果的关系研究[D]. 张玉玮. 西南大学, 2020(01)
- [2]哈尔滨市小学生减负政策执行研究[D]. 洪泓.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3]底线思维指导下人的发展安全探析[D]. 刘宇洋. 天津大学, 2019(06)
- [4]民事诉讼争点整理研究:基础理论、实践开展与本土建构[D]. 刘韵. 厦门大学, 2019(08)
- [5]轻装上阵VS负重前行:论减负的价值旨归[J]. 陈燕浩,付有能. 中小学德育, 2018(04)
- [6]教育减负为何失效:基于博弈理论的视角[J]. 徐本玉. 改革与开放, 2017(13)
- [7]上海市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以闵行区为例[D]. 李文和.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8]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某高中学校为例[D]. 孙兴铭.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与分析[J]. 郝懿. 基础教育课程, 2014(11)
- [10]过重课业负担:出口拥堵及臃肿分析[J]. 山子. 基础教育,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