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仙美[1](2020)在《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制备及其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寄生虫病是一种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同时会给畜牧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是畜牧业养殖大国,兔、鸡、羊、猪的饲养量在全世界排第一,而牛的饲养量仅排在印度后面。寄生虫病致使动物饲料的消耗量增加、体重不增反降,从而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其次,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会带来很多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隐患。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及减少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避免危及人和动物的公共卫生安全,研发一种广谱、高效、实用的防治寄生虫药物迫在眉睫。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多组分抗生素。伊维菌素是一种抗寄生虫的新型药物,因其具有操作简便、毒性低、杀虫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残留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我们拟制备一种伊维菌素油基长效注射液并通过体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注射液稳定性试验、体外释药行为和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来评价注射液是否可用于临床使用及大批量制备。首先,通过注射液中药物溶媒、载体等辅料的筛选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较优处方。然后,依据《中国兽药典》2015版中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伊维菌素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高效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的伊维菌素含量测定方法,并将此测定方法用于该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另外,通过体外加速释药试验,确定了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缓释效果优于市售的三种伊维菌素注射液(夫可清、害获灭和驱虫净),且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以扩散机制为主。最后,我们建立了兔血浆中伊维菌素的提取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所选健康兔体重为2.5±0.5 kg,给药剂量为5 mg/kg。经单次颈部皮下注射给药后对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夫可清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伊维菌素注射液的药动学特点。经试验,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夫可清的AUC(0-t)分别为33186.52、36713.88 ng/L*h;AUC(0-∞)分别为57143.28、46385.79 ng/L*h;MRT(0-t)分别为514.95、434.14 h;MRT(0-∞)分别为1980.15、913.19h;Tmax分别为96、48h;Cmax分别为52.45、140.34 ng/h。结果表明,虽然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组的药-时曲线面积(AUC)虽未显着高于夫可清组,但其明显延缓了伊维菌素在体内的末端消除半衰期(t1/2z),并且血药浓度平稳,可减小动物产生的应激反应。故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提高了伊维菌素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延缓其消除半衰期,且简便的给药方式使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优势。综上所述,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处方中辅料均价低易得,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给药方式简单和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体外释药行为和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均证明其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伊维菌素长效制剂进行深入研究。
段可欣[2](2020)在《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禽畜类养殖大国,且畜禽消化道线虫种类多、分布广,因而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类疾病,通常以使用化学驱虫药物为主,但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寄生虫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据资料报道,利用寄生性线虫的天敌-捕食线虫性真菌对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是非常有潜力替代或减少化学药物的一种防治手段,其中以捕食线虫性真菌研究最多。在众多捕食性真菌中,Duddingtonia flagrans是目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生防菌之一。但利用捕食性真菌进行生物防治对动物有何影响?再就是结合中国的生产实际,将捕食性真菌与驱虫药联合应用可能更加有效,但什么样的剂型合适?相关报道比较缺乏,并影响了该菌的临床应用,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首先,在大量制备D.flagrans孢子悬液的基础上,给实验兔投喂5倍剂量和10倍剂量的D.flagrans,然后分别于实验的第0、5和10天同一时间采血,以检测其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每日定时观察和记录实验兔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实验结束后,分别取实验兔心、肝、脾、肺、肾、淋巴结、大脑、小脑及各段肠管等组织,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病理变化,最后制成切片再于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各组实验兔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均正常,其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数据也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切片观察也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这些均表明该菌对动物机体并不会造成可见病理变化。然后,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D.flagrans孢子冻干粉-伊维菌素联合片剂及D.flagrans孢子冻干粉-丙硫咪唑联合胶囊剂两种制剂。随后于2019年8月在青海省某藏羊养殖场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flagrans联合伊维菌素制剂或联合丙硫咪唑制剂的虫卵减少率和粪便幼虫减少率最高均可达100%,均优于单独使用药物组;单独投喂D.flagrans孢子冻干粉组幼虫减少率可达89.8%。这些表明,捕食性真菌D.flagrans冻干粉确实可有效减少粪便中的幼虫数量;当与驱虫药联合应用时,在有效驱除动物体内寄生虫的同时,还能显着减少环境中由排出的虫卵发育而来的幼虫的数量,减轻了因驱虫对草场的污染,并避免了再感染。以上研究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应用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动物是安全的,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真菌-驱虫药生防制剂的研发供了基础数据,也有助于推动捕食性真菌的临床应用。
阮祥春[3](2018)在《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维菌素(IVM)广泛用于畜禽和伴侣动物的寄生虫疾病防治。传统的IVM口服与注射制剂需要频繁给药,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影响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目前,虽然有相关的长效制剂或缓释丸剂报道,但是均存在着不同的缺陷。本研究制备了含可溶性硅酸盐玻璃IVM缓释丸剂,避免了现有IVM制剂的缺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IVM缓释丸剂的创制采用廉价的碳酸钠和二氧化硅,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可溶性玻璃。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可溶性玻璃的碳酸根特征峰消失,仅有1000波数左右硅酸盐的特征峰。电镜扫描发现,可溶性玻璃粉末表面有不规则的孔隙。用制备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溶性玻璃作为IVM缓释丸剂的辅料之一。以丸剂在人工瘤胃液中崩解时间为指标,用单因子、部分因子和全因子试验筛选IVM缓释丸剂组分及制备工艺参数。以微晶纤维素、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因子,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优化。丸剂最佳组方为重晶石粉与可溶性硅酸盐玻璃粉比例为2:1,微晶纤维素比例为8%,淀粉比例为0.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比例为0.25%。最佳制备工艺为湿法12目制粒,60℃烘干30min,14目整粒,37.5 T压力压制丸剂,30℃固化24 h。分别制备了两种IVM规格的缓释丸剂,IVM缓释丸剂长28.12 mm±0.14 mm,宽16.10 mm±0.13 mm,高13.03 mm±0.05 mm,每个丸剂质量为 11.4842 g±0.1675 g,平均密度为 1.95 g/cm3。2.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建立了缓释丸剂中IVM含量HPLC-UV检测方法。丸剂经粉碎后,用甲醇提取,样品稀释后进行HPLC检测。色谱条件为Waters Symmetyr-C18(4.6×250 mm,5 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检测波长24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 μL。结果表明在0.5 μg/mL~50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5.47%~106.72%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在1.41%~6.4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1.21%~2.28%之间,均小于10%。建立了 IVM在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中HPLC-FLD检测方法。人工模拟瘤胃液与血浆样品分别经乙酸乙酯与乙腈提取,50℃氮气吹干,用N-甲基咪唑与三氟醋酐对样品进行衍生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97:3,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75 nm。IVM在人工瘤胃液中标准曲线0~2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4),在1 ng/mL~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在0~1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IVM在人工瘤胃液回收率在96.65%~99.76%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1.52%~5.46%之间,批间的变异系数为3.73%±2.01%。人工瘤胃液中IVM最低检测限为0.3 ng/mL,最低定量限为0.5 ng/mL。血浆中IVM回收率在93.61%~99.79%之间。批内平均变异系数在2.73%~3.7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为3.34%±0.53%。IVM在血浆中检测限为0.1 ng/mL,定量限为0.3ng/mL。样品中高、中、低、LOQ的IVM浓度在不同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3.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的研究将IVM缓释丸剂放入装有900 mL含0.5%SDS的人工瘤胃液的溶出杯中,在温度39.5℃,转速100 rpm的条件下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在不同的时间采集1 mL样品,并每天更换释放介质,直至试验结束。添加0.50gIVM原料的丸剂在第1d出现突释,释放IVM达到48.37 mg±3.04 mg,占丸剂中IVM总量的10.56%。在7 d~53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2 mg~9 mg之间。在54 d~57 d,IVM的释放量增加到每天10 mg~13 mg。在58 d~62 d IVM释放量降低至释放结束。丸剂在人工瘤胃液的累积释放IVM达到423.72 mg±5.49 mg,累积释放率为92.52%。添加0.25 g IVM的丸剂在第1 d也出现突释现象,IVM释放量达到27.74 mg±1.62 mg,占丸剂含IVM的12.27%。在7 d~59 d,为丸剂缓释阶段,每天IVM释放量在1 mg~6 mg。丸剂累积释放IVM达到209.10 mg±4.56 mg,累积释放率为92.49%。最佳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均为Korsmeyer Peppas方程,释放方式的参数n值分别为0.5180和0.4581,介于0.45和0.89之间。表明IVM缓释丸剂在体外是通过扩散侵蚀方式释放IVM。6只体重为21.20 kg~24.20 kg的绵羊(小尾寒),每只羊口服一个IVM缓释丸剂。在不同的时间采集2.5 mL血液样品,经3000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浆,至-20℃保存。丸剂持续在瘤胃内滞留近1个月,平均达峰浓度为6.69ng/mL。在1 d~14 d血浆IVM浓度相对稳定,维持在1 ng/mL~6 ng/mL。在28 d时,血浆中IVM的浓度为0.63 ng/mL±0.12 ng/mL。分别用WinNolin 5.2软件计算其房室模型和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依据赤池判据(AIC)和施-贝氏判据(SBC),IVM丸剂体内释放符合一级一室(无滞留期)模型。房室模型的Ka,Ke,Tmax,Cmax,AUC,CL分别为 1.69 d,0.06 d,2.33 d,4.42 ng/mL,86.86 ng·day/mL,122.26 L/day/kg。非房室模型的Ke,t1/2β,Tmax,Cmax,AUC,Vd,CL,MRT分别为8.33d,6.37 d,1.5 d,7.53 ng/mL,76.63 day·ng/mL,2501.93 L/kg,270.31 L/day/kg,12.71 d。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现非房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更加接近单次口服IVM缓释丸剂的药代动力学结果。4.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IVM缓释丸剂含量在标示量的98.87%~102.06%之间,符合含量在90%~110%之间的规定。IVM缓释丸剂之间重量差异符合相关规定。鉴别项下,IVM缓释丸剂中IVM出峰时间与对照品保持一致。IVM缓释丸剂对高温、高湿和光照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高湿试验丸剂质量增加不超过3%,说明丸剂没有吸湿性。对包装在铝箔袋的IVM缓释丸剂进行的加速试验,在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羊用IVM缓释丸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安全、高效、动物体内无异物残留的特点。IVM缓释丸剂在羊体内持续释放近1个月,优于常规IVM制剂,对我国,特别是北方牧区的羊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营营[4](2017)在《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指出伊维菌素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兽用抗寄生虫药物之一,临床上常被用于防治牛、羊等动物的各种线虫和蜱、螨等各种外寄生虫。现已被制成口服剂、注射剂、胶囊剂、透皮剂、软膏、搽剂、长效控释及缓释剂等多种剂型。目前市场上的透皮剂类、口服类药物持效时间短、需反复多次用药;注射剂类药物费工费时,不适合放牧地区及大型养殖场使用,严重制约着寄生虫病的防控。本研究旨在研制出药效时间长、稳定性好、高效、安全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吸收剂,解决养殖场给药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期为兽医临床防控动物寄生虫病提供方便。1.本研究依据伊维菌素的理化性质,对伊维菌素透皮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合适比例的助溶剂、渗透剂和长效剂,配制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通过观察药物的稳定性,并进行高温试验、冷冻试验、药物析出度试验的测定筛选出稳定性最好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精密度和回收率表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制剂中伊维菌素的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先后对不同批次间药物的含量和和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制剂伊维菌素含量和含水量均符合国家要求(2010版中国兽药典)。2.进行三组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优化伊维菌素在家兔血浆中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度、回收率、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对家兔外耳廓单次均匀喷洒给药,通过血浆中伊维菌素浓度随时间的数据变化表明,药物可快速经皮肤吸收入血,发挥效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依次记为1、2、3组,通过PKSolver药动学处理软件对数据分析发现,1、2、3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2、0.35和0.75 d;达峰时间分别为1.47、1.13和1.23 d;峰浓度分别为91.09、37.61和69.53 n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55、4.95和4.61 d;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9.995、11.902和6.995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7578.33、5530.75和2542.20 ng·d·mL-1。三组药物在家兔血浆内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且第2组吸收半衰期和达峰时间最短,平均滞留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综上,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在体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达35 d,有明显的长效作用。3.本试验探究三组相同体积不同浓度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和对照组普通注射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选用2中检测方法对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四组药代动力学试验的测定结果发现,1、2、3、4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81 d、0.52 d、1.02 d和0.12 d;达峰时间分别为1.55 d、0.97 d、1.62 d和0.42 d;峰浓度分别为47.36、72.02和115.3和99.53 n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61 d、5.92 d、5.59 d和1.79 d;平均滞留时间为:5.27 d、7.37 d、5.13 d和2.16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1488.70、3081.98、3161.2和480.0ng·d·mL-1。结果表明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单次喷洒家兔外耳廓用药和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皮下注射用药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前者在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且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后者用药后血药浓度先快速上升后又呈直线下降,且消除半衰期短,体内有效药物浓度时间为9 d,而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体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达35 d,且质量浓度为1%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配方符合中国兽药典的要求,通过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测定及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本制剂确有长效作用,且有效药物浓度时间可长达35 d。通过对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三种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的药物稳定性试验、高温试验、冻融试验和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探究,均表明1.0%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为最优浓度。
鲁蒙蒙[5](2017)在《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研制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IVM-SD),延长IVM在动物体内的持效期,减少给药次数,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抗寄生虫效果。本研究以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为目标药物,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为载药系统,氢化蓖麻油(hydrogenated castor oil,HCO)作为缓释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IVM-SD)。对IVM-SD的理化性质、体外释药动力学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给自然感染兔耳螨虫的兔子皮下注射IVM-SD混悬注射剂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首先,本研究以IVM为目标药物,HCO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出了 IVM-SDs。并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IVM-SD的形态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IVM-SD中IVM的含量和制备过程中的IVM回收率;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检测IVM-SD中药物和载体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台显微镜分析IVM-SD中IVM的相容性和存在状态;通过热重分析等测定IVM-SD降解温度和样品干燥程度等;通过溶出度试验对IVM-SD进行了释药动力学研究,检测IVM-SD体外缓释效果并分析释放机制;用MDCK细胞对IVM-SD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含量和回收率的测定表明溶剂-熔融法是制备IVM-SD的有效方法。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IVM-SDs中IVM与HCO形成一个整体,呈现为均一的不规则颗粒,而IVM-PMs中药物和载体独立存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SD1:3,SD1:5,SD1:7中,IVM以无定型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而且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产生了分子间氢键,这有助于提高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核磁共振结果说明IVM-SDs制备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化学物质。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药物与载体之间有很好的相容性,热重分析法结果显示制备成IVM-SDs提高了 IVM的热稳定性,而且制备时使用的溶剂已彻底除去。热台显微镜分析再次表明SD1:3,SD1:5中IVM以无定型存在。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IVM-SDs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其溶出符合Higuchi模型,属于扩散释放,载体比例是影响药物溶出的关键因素。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IVM-SD提高了 IVM对MDCK细胞的安全性。为了给IVM-SD的贮存条件提供选择依据,并了解其长期贮存过程中的变化,开展了 IVM-SD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光照4500 lx,高温60℃,高湿度90%),加速试验(40℃,相对湿度75%)、长期稳定性试验(常规条件25℃,冷冻条件-20℃,冷藏条件5℃,相对湿度60%)和UVA光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IVM-SD在强光照射下颜色变微黄;在高温条件下颜色变黄并结块;在高湿条件下外观没有明显变化。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的结果表明:IVM-SDs在40-C(相对湿度75%)储存6个月,在25℃、5℃和-20℃(相对湿度60%)储存12个月,样品没有发生重结晶,IVM仍以无定型稳定存在。但是在40℃条件下,样品出现轻微结块现象,DSC图谱显示IVM-SD的吸热峰面积变宽,可能是载体发生了老化。在各个储存条件下,不同药物-载体比例的IVM-SD,溶出初始速率都有减慢。UVA光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HCO对IVM有很好的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氢键的产生有关。根据稳定性试验结果,IVM-SD在避光、干燥、低温下贮存可以利于样品的性质稳定。给自然感染兔耳螨虫的兔子皮下注射IVM-SD(SD1:3)混悬注射剂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IVM-SD(2mg/kg)单次颈部皮下注射给药可以有效杀灭兔耳螨虫,14d时杀灭效率达100%,持效期长达42 d,明显长于伊维菌素普通注射剂(害获灭)。本研究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成功制备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通过对理化性质、释药动力学、稳定性和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所研制的IVM-SD具有安全、质量稳定和缓释的特点,用其制备而成的IVM-SD混悬注射剂,能彻底杀灭兔耳螨、持效期长达42 d。本研究解决了临床上治疗寄生虫感染时频繁给药的问题,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消费安全。并为兽药新制剂的研制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章丰礼[6](2015)在《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病虫草害是制约水稻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生产上常年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而使用农药又是控制水稻病虫害最有效、最常用的方式。目前我国稻田用药主要通过喷雾的方式,由于生产规模以及技术与器械限制,作业效率并不高,费时费力,农药喷雾也常产生药剂的飘移,造成空气的污染。稻田农药的剂型与应用技术需要向高效、经济、简便化方向发展。水面展膜油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并已在我国取得登记,但该剂型也存在药剂在稻田分布不均、包装瓶中药剂释放不完全、抛撒时大量吸附在水稻茎叶上影响在水面成膜的问题,使得该剂型在稻田的推广应用受阻。据此,我们提出水面展膜片(粒)剂的新概念剂型,拟将展膜油剂固化用于稻田的撒施,克服水面展膜油剂的上述不足。水面展膜片剂的创制首先要解决的是采用溶剂的选择,研究中选取了 12种具有良好环境安全性的生物源溶剂作为候选溶剂,采用HPLC方法测定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解度,月桂酸甲酯对毒死蜱与阿维菌素的溶解度分别为1850mg/mL和14.14mg/mL,松脂基植物油ND-45对毒死蜱与阿维菌素的溶解度分别为1850mg/mL和41.66mg/mL,松脂基植物油对这2种药剂的溶解度最高,其次是月桂酸甲酯,都显着高于其他生物溶剂,以环氧大豆油和液体石蜡的溶解度最低。但松脂基植物油有较厚重的刺激性气味,加工成的制剂也具有味道,月桂酸甲酯对药剂的溶解度虽稍逊于松脂基植物油,但其溶解度也能满足加工水面展膜片剂的要求,所以水面展膜片剂的创制以采用月桂酸甲酯为佳。水面展膜片剂创制的核心技术是怎样将液态的油剂固化,研究中测定了一系列水溶性材料对溶剂(月桂酸甲酯)的吸附能力,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钙、苯甲酸钠、碳酸氢钠等,这些水溶性材料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但对溶剂的吸附能力均较差,无法吸附展膜油剂中的大量溶剂油与溶于溶剂中的原药;具亲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等对月桂酸甲酯的吸附能力也不高;农药加工中常用的液体农药吸附材料白炭黑对溶剂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对月桂酸甲酸甲酯的吸附量达4.15g/g,吸附量是自身重的415%,但由于白炭黑的比重较大,加工成的片剂施于水面后因自重很快就沉到水底,将药剂带下水底,严重影响药剂在水面的展布,无法达到创制水面展膜片剂的初衷——在水面展布成油膜。鉴于此必须选用比重轻的载体材料,新型材料空心玻璃微珠以其超低的比重(水比重的1/8),优异的流动分散性可满足此需要,经测定空心玻璃微珠对月桂酸甲酯的吸附量与白炭黑相当(4.18g/g),能吸附自身重量418%的溶剂,并且加工成的片剂不会下沉,在水面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因此,水面展膜片剂的创制可采用空心玻璃微珠作为载体材料吸附溶剂油。水面展膜片剂要求在被施于稻田水面后能自动展开成膜,需要良好的表面活性剂促进药剂在水面的展开,研究中对32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通过分析比较月桂酸甲酯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水面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距离,发现SP-3708和#33表面活性剂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距离最高,用于水面后月桂酸甲酯的扩散速度分别为8.49cm/s和8.96cm/s,在5s内油膜扩散距离分别为42.5cm和44.8cm,显着优于其他表面活性剂,鉴于SP-3708目前已在水面展膜油剂中应用,我们创制的水面展膜片剂也拟采用该表面活性剂。此外,研究中还针对成膜剂、崩解剂、分散剂等其他组份进行了筛选,最后提出了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配方:毒死蜱5%,月桂酸甲脂42%,十八醇6%,SP-3708表面活性剂2%,空心玻璃微珠20%,D-518分散剂6%,柠檬酸8%,碳酸氢钠8%,羧甲基淀粉钠1.5%,填充载体1.5%。利用该配方加工出了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产品。自制的产品为白色片状,每粒均重为0.1g,具有良好的热贮稳定性与水面扩散性。但研究仅是对水面展膜片剂的创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在稻田水面的展膜性能、田间防效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李丹[7](2015)在《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抗球虫新制剂抗鸡球虫效力试验》文中提出伊维菌素作为抗寄生虫药物有许多非常突出的特点,例如杀虫活性高,抗虫谱广,对大多数体内外寄生虫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应用于多种动物;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包括口服、皮下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等方式;使用安全,推荐剂量使用不会出现中毒作用,而且没有致畸和致癌作用。空心纳米SiO2是一种多孔无机纳米材料,特点是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抗高机械强度和高热,同时由于表面极易引进其他很多功能团的生物分子,因而在生物学方面已被用于作为催化剂载体、用于酶的固定化和生物标记等方面,尤其是被用来研究药物缓释控释、靶向、智能给药等方面。本试验将不溶于水的伊维菌素溶解到无水乙醇中,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分别为2.5:1和3:1的条件下制备出理论载药量分别为1%、2%和5%的三种含量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分别采用热重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三种药物的实际载药量,并通过体外缓释试验考察药物的吸附和缓释情况。结果如下:在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为2.5:1的比例下,热重分析法检测得到理论载药量为1%、2%和5%的实际载药量0.59%、1.51%和3.07%;在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为3:1的比例下,热重分析法检测得到理论载药量为1%、2%和5%的实际载药量为0.24%、1.09%和2.36%。在245nm条件下建立标准曲线方程y=34471.87631x+0.00162(R2=0.99991),使用制备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时保存的上清液检测得到缓释颗粒的实际载药量和包封率,在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为2.5:1的比例下,理论载药量为1%、2%和5%的实际载药量为0.63%、1.58%和3.25%,包封率分别为78.24%、96.85%和75.07%;在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为3:1的比例下,检测得到理论载药量为1%、2%和5%的实际载药量为0.24%、1.05%和2.03%,包封率分别为25.59%、55.93%和5.94%。热重分析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V乙醇:V硅溶胶的体积比为2.5:1时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均高于其体积比为3:1时。体外缓释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原药114h达到溶解平衡,而缓释颗粒则有良好的缓释行为,理论载药量为1%、2%的缓释颗粒在150h左右达到溶解平衡,理论载药量为5%的缓释颗粒在150h的累积缓释率才达到50%左右。累积缓释率随着载药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均小于原药的释放率。说明本试验制备的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的可控释放是可行的,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有望用于临床的新制剂。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在临床上通常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给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对15-50日龄雏鸡危害尤为严重,死亡率能达到80%以上。经治疗后病鸡即使被治愈,但是其生长发育受阻,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地克珠利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球虫药,但是其不溶于水,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为测定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0.5%水溶性地克珠利预混剂的抗球虫效力,应用15日龄AA+肉鸡,每只经嗉囊1次接种1×105个抗地克珠利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化卵囊,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5mg、1mg、2mg水溶性地克珠利混饲,设1mg、2mg市售地克珠利和125mg尼卡巴嗪预混剂为对照,结果6个组的ACI分别为67、96、95.74、110.53、95.61、113.97,均在160以下,表明所用三种药物对该虫株的药效均较差;新方法制备的地克珠利通过提高吸收度并不能提高该药的抗球虫效果,且增加用药量仍不能提高该药的抗球虫效果;试验用虫株对尼卡巴嗪亦存在耐药性。
王珂[8](2015)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以阿维菌素为原料通过半合成手段制备的,它是阿维菌素系列药物中活性最强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相对于其他阿维菌素类衍生物,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优势在于其对哺乳动物以及水生生物毒性更低,因此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宁夏地区阿维菌素产量较高,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0%。但由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生产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且国外工艺涉及专利保护,其在宁夏及国内其他地方都没有厂家进行大规模生产。本论文围绕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方法,尝试对其合成路线进行优化,希望能够发展适合工业生产的合成工艺。我们设计并探索了两条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合成路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性氨基取代路线:阿维菌素分子中的C4、C5、C7位上的三个羟基反应活性不同,C5位羟基处于烯丙位,其活性最高,而C4位的羟基活性次之,需要将其转化为构型相反的酰胺取代基。我们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选择性保护C5位羟基,然后对C4位羟基进行进行官能团转化,依次包括羟基保护、酯化、氨化、酰化以及羟基脱保护五步转化来实现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制备。2.选择性叠氮乙酰化路线:通过对C5位的羟基选择性硅基保护、C4位的羟基磺酰化、叠氮化、叠氮还原乙酰化以及硅基脱除反应来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制备。在对上述设计的两条合成路线探索中,我们发现第一条路线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虽然氨化反应原料廉价易得,但由于涉及非均相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且产率很低。第二条合成路线以叠氮化钠为氮源,通过铁粉在无水乙腈中对叠氮基团进行还原,最终以乙酰氯进行氨基的酰化,同时脱除C5位的羟基保护基,实现了阿维菌素的氨基乙酰化反应。这条合成路线相对简洁,反应条件温和,存在工业化生产前景。后续将进行规模放大实验,进一步优化各步化学转化,使该合成工艺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要求。
郭刚[9](2015)在《阿维菌素高产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物组学分析》文中指出阿维菌素作为一种对人畜安全的生物农药,广泛地应用于农牧业生产中。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作为阿维菌素生产菌,其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是阿维链霉菌高产阿维菌素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阿维链霉菌代谢物组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阿维链霉菌是阿维菌素合成的最佳菌种,诱变定向筛选是最常用和较有效的获得高产生产菌的办法。本论文将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应用于高产阿维链霉菌的选育研究中,并将链霉素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以及96深孔板高通量筛选相结合,从73株链霉素抗性正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阿维菌素高产株S-2C3,从52株卡那抗性突变株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K-1A6,其阿维菌素产量分别达到了 4.06 mg/mL和4.22 mg/mL,分别比出发菌株9-39提高了 18.8%和23.4%。代谢物组学是一种通过定性定量测定生物体代谢产物及种类的变化,分析系列关联代谢物的综合差异,从而发现生物系统对基因及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了阿维链霉菌代谢物组学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菌体清洗、细胞破碎、胞内物质破碎等。最后确立了阿维链霉菌胞内代谢物组学研究方法:冷冻离心-细胞清洗(3次)-珠磨破壁(2个循环,每个循环48 s)-提取(氯仿:乙醇:水=2:2:1),该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检测阿维链霉菌胞内包括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糖类等59种化合物。利用代谢物组研究方法结合阿维链霉菌代谢网络,对突变株K-1A6代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1A6与出发菌株相比阿维菌素合成前体和脂肪酸代谢方面存在差异。诱变株K-1A6胞内阿维菌素的合成间接前体草酰乙酸的含量较高,同时乳酸含量降低,这就说明突变株胞内供氧充足。由此可知,诱变株较出发株胞内阿维菌素合成前体物、能量供应和氧供应充足,可能是它高产的原因。另外,K-1A6阿维菌素合成竞争途径脂肪酸代谢降低,是突变株阿维菌素高产的重要原因。S-腺苷蛋氨酸(SAM)作为生物体中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除了作为甲基供体参与转硫基和转核糖体基的重要反应外,还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微生物代谢。本论文着重研究了 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发酵生产阿维菌素性能的影响,并运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了 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SAM显着提高了前体物苏氨酸和丙酸以及脂酰辅酶A的合成,为阿维菌素的合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阮记明[10](2014)在《基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鱼类受渔药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氨基丁酸(Gama-Aminobutiric acid, GABA)是机体内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在体内,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decarboxylase,GAD)作用下,不可逆的脱去位上的羧基形成GABA,生成的GABA在GABA转氨酶(GABA transaminase, GABA-T)催化作用下生成琥珀酸半醛。其中GAD存在GAD65和GAD67两种同工酶。-氨基丁酸受体(GABA receptor,GABAR)是指突触膜上能识别和结合GABA的部位,当GABA与其结合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神经发生抑制。GABAR根据对激动剂和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分为GABAAR(ARs)、GABABR(BRs)和GABACR(CRs)三个亚型。GABAAR是由膜蛋白组成的五聚体,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中122是ARs最主要的一种亚型,且每个122亚型中均含有2个1和2亚基。目前,关于淡水鱼类GABAAR以及渔药对GABAAR的影响等研究还未见有相关报道。异育银鲫为我国广泛养殖的大宗淡水鱼类之一;因此,本文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qPCR以及HPLC等方法研究了异育银鲫体内GABAAR、GABA合成代谢酶的组织分布特点,并进行了基于GABAA受体的鱼类受阿维菌素及双氟沙星影响的研究。第一部分异育银鲫体内GABAA受体及其GABA相关合成代谢酶研究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RT-PCR分析了GABAA受体2亚基(AR2)的a、b亚型在异育银鲫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异育银鲫中枢神经系统(端脑、中脑、小脑、延脑)和外周神经组织(肝脏、肾脏、心脏、肠道、鳔、鳃、肌肉及鳍条)均有A型GABA受体2亚基a、b亚型(AR2a和AR2b) mRNA表达;另外,GAD65、GAD67和GABA-T在上述组织中均有表达。其次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异育银鲫不同组织中AR2a、 AR2b、 GAD和GABA-T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AR2a、 AR2b、GAD和GABA-T mRNA主要在大脑组织中表达,外周组织表达极少;但是GABA-T除了在大脑中大量表达之外,还在外周组织特别是肝脏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的GABA-T表达。另外,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对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异育银鲫体重发生变化时,组织中的AR2a、AR2b的表达也发生了改变。第二部分基于GABAA受体的异育银鲫受阿维菌素类药物影响研究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是水产养殖上广泛使用的寄生虫防治药物之一。为了研究基于GABAA受体的阿维菌素类药物对鱼类的影响,本文首先测定了AVM对异育银鲫急性毒性以及不同浓度下各组织中AVM残留情况。结果显示:AVM对体重为60.04±5.02g的异育银鲫24h、48h和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27、0.071和0.039mg/L,因此推算得到AVM安全浓度(SC)为0.0039mg/L。AVM组织残留结果显示,AVM按照24h、48h及96h半数致死浓度(0.127、0.071、0.039mg/L)及安全浓度(0.0039mg/L)泼洒用药后,均能从异育银鲫大脑组织中检测出有AVM残留,且大脑中AVM残留量与用药浓度呈正相关,其中24h LC50浓度下大脑中AVM含量最高为0.292±0.005μg/g。结果表明,在上述用药浓度下,AVM均能渗透血脑屏障进入异育银鲫大脑。AVM用药后对异育银鲫AR2亚基影响结果显示,AVM按照24h LC50、48hLC50、96h LC50及安全浓度(0.127、0.071、0.039、0.0039mg L-1)泼洒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端脑、中脑、小脑、延脑四种组织中AR2a和AR2b mRNA在不同用药浓度及不同时间点,均表现为极显着下调,且延脑是AR2a和AR2bmRNA表达下调最为明显的组织。而外周组织中,肝脏、肾脏组织中AR2a mRNA表达显着上调,而肌肉组织中AR2a mRNA显着下调;而AR2b除肾脏组织在24h(96h LC50)时间点上显着上调之外,肝脏、肾脏、肌肉三种组织AR2b mRNA表达均表现为极显着下调。且结果显示,肝脏、肾脏、肌肉三种外周组织中AR2a和AR2b mRNA表达的上、下调幅度与AVM用药浓度无关。上述结果表明AVM用药后,异育银鲫体内AR2mRNA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另外,结果显示AVM用药后对异育银鲫GAD、GABA-T基因mRNA表达也产生了影响。GAD方面,AVM根据上述浓度泼洒用药后,大脑组织中,端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四种组织中的GAD65和GAD67mRNA表达均表现为极显着下调,且延脑是GAD65和GAD67mRNA下调最为明显的组织。而在外周组织中,除了24h(96h LC50)时间点上GAD65和GAD67mRNA表达显着上调之外,肝脏、肾脏、肌肉三种外周组织中的GAD65和GAD67mRNA在不同用药浓度及不同时间点上均表现为极显着下调,其中肌肉组织为GAD65和GAD67mRNA表达下调最为显着的外周组织。GABA-T方面,AVM在上述用药浓度条件下,端脑、中脑、小脑延脑四种大脑组织中的GABA-T mRNA表达均显着下调;外周组织中除了肾脏组织在24h(96h LC50)时GABA-T mRNA表达显着上调之外(1.32±0.07倍),其余均表现为极显着下调。AVM用药后对异育银鲫GAD、GABA-T基因mRNA表达影响的结果总体表明AVM用药后,异育银鲫体内GABA的合成及代谢均是减缓的。第三部分基于GABAA受体的异育银鲫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影响研究同样,为了研究基于GABAA受体的异育银鲫受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影响,本文首先测定了DIF(其中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异育银鲫急性毒性以及不同剂量条件下各组织中DIF组织残留情况。结果显示:DIF对体重为60.04±5.02g的异育银鲫在单次前肠投喂方式给药条件下96h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840mg/kg,根据渔药毒性分级标准判断其为低毒物质。DIF组织残留方面,异育银鲫大脑组织在96h LD50第96h时及临床用药剂量上限(20mg/kg)的24个时间点上均能检测出DIF的存在,说明DIF渗透通过异育银鲫BBB而进入其大脑组织。另外,DIF采用临床用药剂量上限(20mg/kg)给药后,大脑、肝脏、肾脏及肌肉四种组织中以大脑组织中的药物消除过程最为平缓;且到试验第960h,大脑组织中DIF含量最高(0.392±0.007μg/g)。因此可以推测异育银鲫大脑组织可以作为DIF药物残留分析的靶组织。DIF用药后对异育银鲫AR2亚基影响方面,DIF在96h LD50及20mg/kg用药条件下,端脑、中脑、小脑、延脑组织中的AR2a mRNA的表达均极显着下调;对AR2b mRNA的表达除了延脑20mg/kg用药条件下表达下调之外,端脑、中脑、小脑中的表达均上调。其中端脑是鱼类高级运动中枢,由此可以推测DIF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可能是通过对AR2b mRNA的表达的上调实现的。外周组织中,肝脏、肾脏和肌肉中AR2a和AR2b mRNA表达均极显着上调,其中以对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影响最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DIF用药后,异育银鲫体内AR2mRNA表达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对异育银鲫GAD基因影响方面,脑组织在DIF(96h LD50)用药条件下,端脑、中脑、小脑、延脑组织中GAD65和GAD67mRNA的表达显着上调或者极显着上调;而20mg/kg用药下,DIF对GAD65和GAD67mRNA的表达均下调。由此可以推论:在96h LD50用药条件下,大脑中的GABA的合成量是增加的,而在20mg/kg用药下各个时间点GABA的合成减少的。DIF对异育银鲫GABA-T基因影响方面,在96hLD50用药条件下,端脑、中脑、小脑、延脑、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GABA-T mRNA的表达均极显着上调。结果表明在96h LD50DIF用药条件下,上述各组织中GABA的代谢是极显着加强的。综上,研究发现AR2(a、b亚型)、GAD及GABA-T在异育银鲫中枢神经系统的端脑、中脑、小脑、延脑和外周神经组织的肝脏、肾脏、心脏、肠道、鳔、鳃、肌肉及鳍条等12部位均有分布,且上述基因的表达均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基于GABAA受体的鱼类受药物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及双氟沙星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对受体的下调表达影响。同样AVM、DIF用药后对异育银鲫体内GAD及GABA-T也能产生影响,但二者所产生的影响难以对机体内GABA含量变化加以判断。
二、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制备及其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伊维菌素研究背景 |
1.1 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
1.2 兽用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
1.2.1 长效制剂概述 |
1.2.2 注射型长效制剂的常见类型 |
1.2.3 长效注射剂的发展前景 |
第二章 伊维菌素研究进展 |
2.1 伊维菌素概述 |
2.2 伊维菌素理化性质及结构 |
2.3 伊维菌素的抗虫机制 |
2.4 伊维菌素抗虫谱 |
2.5 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
2.6 伊维菌素药动学 |
2.7 寄生虫对伊维菌素的耐药性 |
2.8 伊维菌素检测方法 |
2.9 伊维菌素制剂研究进展 |
2.10 伊维菌素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制备及处方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溶媒的选择 |
2.2 载体的选择 |
2.3 载药量的选择 |
2.4 正交试验结果 |
2.5 较优处方的确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 |
2.1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系统适应性试验 |
2.3 方法专属性 |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 精密度的测定 |
2.6 回收率的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稳定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高温试验结果 |
2.2 光照试验结果 |
2.3 加速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体外释药行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外释药测定 |
2.1.1 释放介质的选择 |
2.1.2 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 |
2.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1.4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 体外累积释放度 |
2.2.1 体外释药曲线 |
2.2.2 体外释药特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专属性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回收率的试验 |
2.4 精密度的测定 |
2.5 药时曲线结果 |
2.6 药动学数据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家畜线虫病概况 |
1.2 常用驱虫药及存在问题 |
1.2.1 伊维菌素 |
1.2.2 阿苯哒唑 |
1.2.3 寄生虫耐药性 |
1.2.4 兽药残留问题 |
1.3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研究现状 |
1.3.1 捕食线虫性真菌概述 |
1.3.2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的培养和保存 |
1.3.3 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临床应用模式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一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的动物安全性实验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设备及器具 |
2.1.3 材料及试剂 |
2.1.4 实验动物 |
2.1.5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真菌的培养 |
2.2.2 真菌冻干孢子粉制备 |
2.2.3 D.flagrans对实验兔的安全性实验 |
2.3 结果 |
2.3.1 D.flagrans孢子冻干粉制备结果 |
2.3.2 实验兔基础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
2.3.3 实验兔血常规检查结果 |
2.3.4 实验兔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
2.3.5 实验兔组织器官大体观察 |
2.3.6 实验兔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3 研究二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菌种及药物 |
3.1.2 设备及材料 |
3.1.3 实验辅料 |
3.2 方法 |
3.2.1 真菌-伊维菌素片剂的制备 |
3.2.2 真菌-丙硫咪唑胶囊的制备 |
3.3 结果 |
3.3.1 真菌-伊维菌素片剂制备结果 |
3.3.2 真菌-丙硫咪唑胶囊制备结果 |
3.4 讨论和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研究三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与驱虫药联合制剂的杀虫试验 |
4.1 材料 |
4.1.1 菌种及药物 |
4.1.2 设备及耗材 |
4.1.3 试验动物 |
4.2 方法 |
4.2.1 试验分组 |
4.2.2 药物投喂剂量及方式 |
4.2.3 粪样处理 |
4.2.4 结果判定 |
4.3 结果 |
4.3.1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伊维菌素片剂临床试验结果 |
4.3.2 捕食线虫性真菌D.flagrans-丙硫咪唑胶囊临床试验结果 |
4.3.3 伊维菌素原粉与丙硫咪唑原粉效果对比 |
4.3.4 真菌-伊维菌素联合片剂与真菌-丙硫咪唑联合胶囊效果对比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羊常见寄生虫病 |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
1.2 羊鼻蝇蛆病 |
1.3 蝉病 |
1.4 螨病 |
1.5 虱 |
2 羊常见抗寄生虫药 |
2.1 大环内酯类 |
2.2 有机磷类 |
3 兽用丸剂研究进展 |
3.1 丸剂的特点 |
3.2 缓控释丸剂的应用 |
4 可溶性玻璃 |
4.1 可溶性玻璃制备方法 |
4.2 可溶性玻璃体内降解 |
4.3 可溶性玻璃应用 |
第二章 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创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可溶性玻璃制备 |
1.2.2 人工瘤胃液的配制 |
1.2.3 IVM缓释丸剂单因子考察 |
1.2.4 DOE法优化IVM缓释丸剂 |
1.2.5 IVM缓释丸剂制备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制备可溶性玻璃结果 |
2.1.1 可溶性玻璃组方筛选结果 |
2.1.2 可溶性玻璃组方优化结果 |
2.1.3 可溶性玻璃表征结果 |
2.2 单因素考察结果 |
2.3 DOE法优化结果 |
2.3.1 部分因子试验结果 |
2.3.2 全因子试验结果 |
2.3.3 压力因素试验结果 |
2.3.4 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 制备IVM缓释丸剂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IVM缓释丸剂相关检测方法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HPLC-UV色谱条件 |
1.2.2 HPLC-FLD色谱条件 |
1.2.3 标准曲线制备 |
1.2.4 样品处理方法 |
1.2.5 特异性考察 |
1.2.6 IVM原料含量测定 |
1.2.7 准确度测定 |
1.2.8 精密度测定 |
1.2.9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
1.2.10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样品稳定性试验 |
1.2.11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 |
2.1.1 IVM紫外标准曲线 |
2.1.2 IVM在人工瘤胃液标准曲线 |
2.1.3 IVM在血浆中标准曲线 |
2.2 特异性 |
2.2.1 HPLC-UV检测方法特异性 |
2.2.2 HPLC-FLD检测方法特异性 |
2.3 IVM原料药含量测定 |
2.4 准确度 |
2.4.1 HPLC-UV检测方法准确度 |
2.4.2 HPLC-FLD检测方法准确度 |
2.5 精密度 |
2.5.1 HPLC-UV检测方法精密度 |
2.5.2 HPLC-FLD检测方法精密度 |
2.6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中IVM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 |
2.7 人工瘤胃液与血浆样品稳定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IVM缓释丸剂释放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IVM缓释丸剂含量测定 |
1.2.2 IVM缓释丸剂溶出度试验 |
1.2.3 IVM缓释丸剂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1.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研究 |
1.2.5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含量测定结果 |
2.2 溶出度结果 |
2.3 体外释放动力学 |
2.4 IVM缓释丸剂药代动力学 |
2.4.1 血浆IVM浓度 |
2.4.2 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2.4.3 非房室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IVM缓释丸剂初步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观性状 |
1.2.2 鉴别 |
1.2.3 检查 |
1.2.4 影响因素试验 |
1.2.5 加速试验 |
1.2.6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IVM缓释丸剂外观 |
2.2 IVM缓释丸剂鉴别 |
2.3 检查 |
2.3.1 IVM缓释丸剂重量差异 |
2.3.2 IVM缓释丸剂含量检测 |
2.4 影响因素试验 |
2.4.1 高温试验 |
2.4.2 高湿试验 |
2.4.3 光加速试验 |
2.5 加速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 伊维菌素研究背景 |
1.1 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
1.2 阿维菌素类药物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伊维菌素概述 |
2.2 伊维菌素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2.3 伊维菌素代谢特点 |
2.4 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 伊维菌素的安全性评价 |
2.6 伊维菌素的耐药性 |
2.7 伊维菌素的环境毒性 |
2.8 检测技术 |
2.8.1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 |
2.8.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 |
2.8.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HPLC-MS) |
2.9 伊维菌素长效制剂研究进展 |
3 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3.1 透皮吸收的机理 |
3.2 透皮吸收的优点和不足 |
4 展望 |
引言 |
第一章 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吸收剂的研制 |
1.2.2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吸收剂的研制 |
2.1.1 溶剂的配比及伊维菌素透皮剂的筛选 |
2.1.2 长效伊维菌素透皮剂的制备及配方筛选 |
2.2 伊维菌素透皮剂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结果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试验 |
2.2.4 不同批次间含量测定 |
2.2.5 水分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相同含量不同体积的伊维菌素透皮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1.3 试验动物 |
1.1.4 试验动物分组及药物用法、用量 |
1.2 方法 |
1.2.1 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1.2.2 血浆样品处理 |
1.2.3 衍生化方法 |
1.2.4 HPLC测定条件 |
1.3 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 |
1.3.1 色谱图处理结果 |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3 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 |
1.3.4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1.3.5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符合要求 |
2.2 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 |
2.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2.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4.1 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2.4.2 药物时间浓度曲线 |
2.4.3 药物动力学参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相同体积不同含量的伊维菌素透皮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仪器设备 |
1.1.3 试验动物 |
1.1.4 试验动物分组 |
1.1.5 试验动物喂药及用法、用量 |
1.2 方法 |
1.2.1 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
1.2.2 血浆样品处理 |
1.2.3 衍生化方法 |
1.2.4 HPLC测定条件 |
1.3 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测定 |
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2 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 |
1.3.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1.3.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符合要求 |
2.2 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 |
2.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2.4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2.4.1 血浆中伊维菌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
2.4.2 药物时间浓度曲线 |
2.4.2 药物动力学参数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5)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兽用抗寄生虫缓释制剂的研究 |
1.1.2 伊维菌素简介 |
1.1.3 伊维菌素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4 缓释型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
前言 |
2.1 试验设备和材料 |
2.1.1 主要试验设备 |
2.1.2 主要材料 |
2.1.3 溶液的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2.2 伊维菌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3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物理化学性质检测 |
2.2.4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细胞毒性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3.2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
2.3.3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细胞毒性 |
2.4 讨论 |
2.5 小结 第三章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研究 |
前言 |
3.1 试验设备和材料 |
3.1.1 主要试验设备 |
3.1.2 主要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 |
3.2.2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加速试验 |
3.2.3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长期稳定性试验 |
3.2.4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光稳定性研究 |
3.3 实验结果 |
3.3.1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 |
3.3.2 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
3.3.3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光稳定性研究 |
3.4 讨论 |
3.4.1 影响因素试验 |
3.4.2 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
3.4.3 光稳定性试验 |
3.5 小结 第四章 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药效学研究 |
前言 |
4.1 试验设备和材料 |
4.1.1 主要试验设备 |
4.1.2 主要材料 |
4.1.3 实验药品 |
4.1.4 实验动物 |
4.2 试验方法 |
4.2.1 实验分组和给药 |
4.2.2 临床指标 |
4.2.3 螨虫计数 |
4.2.4 病变记分 |
4.2.5 全群给药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临床指标 |
4.3.2 螨虫计数和病变记分 |
4.3.3 全群给药 |
4.4 讨论 |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
(6)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农药剂型的现状 |
1.2 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 |
1.3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 |
1.4 水面展膜油剂的研究概况 |
1.4.1 水面展膜油剂研究背景 |
1.4.2 水面展膜油剂的特点 |
1.4.3 水面展膜油剂的研究成果 |
1.4.4 水面展膜油剂的不足 |
1.5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使用 |
1.6 论文设计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过程中拟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水面展膜片剂配方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与仪器 |
2.1.2 研究方法及加工工艺 |
2.2 水面展膜片剂研究方法 |
2.2.1 溶剂体系确定 |
2.2.2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筛选 |
2.2.3 水面展膜片剂载体的筛选 |
2.2.4 成膜剂的作用和筛选 |
2.2.5 分散剂的作用和筛选 |
2.2.6 崩解剂作用和筛选 |
2.2.7 粘结剂的作用和筛选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毒死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2.4.2 阿维菌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
2.4.3 表面活性剂筛选结果 |
2.4.4 固体载体的筛选 |
2.4.5 成膜剂的筛选 |
2.4.6 分散剂的筛选 |
2.4.7 崩解剂的筛选 |
2.4.8 粘结剂的筛选 |
2.5 讨论 |
第三章 水面展膜片剂质量检测与分析 |
3.1 试剂与仪器 |
3.2 自制片剂的加工方法 |
3.3 检测项目及方法 |
3.3.1 pH值测定 |
3.3.2 崩解性和分散性的测定 |
3.3.3 热贮试验 |
3.4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有效成分测定 |
3.5 结果 |
3.5.1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外观 |
3.5.2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pH值 |
3.5.3 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崩解时间和分散性能 |
3.5.4 热贮试验 |
3.6 讨论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抗球虫新制剂抗鸡球虫效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二部分 抗球虫新制剂抗鸡球虫效力试验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ABSTRACT |
(8)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综述 |
1.1 引言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及实验方案 |
2.1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的立题依据 |
2.2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改进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
2.3 乙酰环己胺合成原理概述 |
2.4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原理概述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 乙酰环己胺的制备 |
3.3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合成 |
3.4 小试总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放大设计 |
4.1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精制纯品的性状表征 |
4.2 实验放大设计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阿维菌素高产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物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阿维菌素化学组成 |
1.1.1 阿维菌素的性质 |
1.1.2 阿维菌素作用机制 |
1.1.3 阿维菌素的应用及特点 |
1.1.4 阿维菌素的市场需求 |
1.2 阿维菌素生物合成 |
1.2.1 阿维链霉菌简介 |
1.2.2 阿维菌素的合成途径 |
1.3 微生物育种选育策略 |
1.3.1 基因重组育种 |
1.3.2 抗性筛选育种 |
1.3.3 常温室压等离子体诱变 |
1.4 代谢物组学研究 |
1.4.1 代谢物组学概述 |
1.4.2 代谢物组学的应用 |
1.4.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5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主要药品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主要培养基 |
2.1.5 实验所用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96深孔板高通量筛选高产菌株 |
2.2.2 ARTP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
2.2.3 基于GC-MS阿维链霉菌代谢物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2.2.4 代谢物组分析高产阿维菌素突变株 |
2.2.5 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的影响 |
2.2.6 代谢物组分析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胞内代谢的影响 |
2.3 分析方法 |
2.3.1 阿维菌素的测定 |
2.3.2 还原糖含量测定 |
2.3.3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3.4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96深孔板法高通量筛选方法的确立 |
3.2 ARTP诱变结合抗性筛选阿维菌素高产菌株 |
3.2.1 阿维链霉菌抗性筛选浓度的确定 |
3.2.2 ARTP致死曲线 |
3.2.3 突变株初筛 |
3.2.4 高产菌株复筛 |
3.2.5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 |
3.2.6 突变株生长特性 |
3.2.7 小结 |
3.3 基于GC-MS的阿维链霉菌代谢物组样品前处理方法优化 |
3.3.1 菌体清洗对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
3.3.2 细胞破碎方法对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
3.3.3 珠磨次数对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
3.3.4 提取溶剂对代谢物提取的影响 |
3.3.5 样品前处理方法重复性检验 |
3.3.6 小结 |
3.4 突变株K-1A6代谢物组分析 |
3.4.1 层次聚类分析 |
3.4.2 主成分分析(PCA) |
3.4.3 偏最小二乘分析(PLS) |
3.4.4 结合阿维链霉菌代谢网络分析突变株K-1A6代谢特征 |
3.4.5 小结 |
3.5 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的影响 |
3.5.1 S-腺苷蛋氨酸添加浓度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 |
3.5.2 S-腺苷蛋氨酸添加时间对阿维菌素产量的影响 |
3.5.3 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生长特性的影响 |
3.5.4 代谢物组分析S-腺苷蛋氨酸对阿维链霉菌代谢的影响 |
3.5.5 结合阿维链霉菌代谢网络分析SAM对胞内代谢特性影响 |
3.5.6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基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鱼类受渔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γ-氨基丁酸 |
1.1.1 GABA 理化性质 |
1.1.2 γ-氨基丁酸体内过程 |
1.1.3 GABA 生理作用 |
1.1.4 GABA 临床应用 |
1.2 γ-氨基丁酸受体 |
1.2.1 γ-氨基丁酸受体类型及药理作用 |
1.2.2 ARs 研究进展 |
1.3 阿维菌素类药物研究进展 |
1.3.1 阿维菌素毒性研究进展 |
1.3.2 阿维菌素组织残留研究进展 |
1.4 氟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 |
1.4.1 氟喹诺酮类毒性研究进展 |
1.4.2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研究进展 |
1.5 本文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异育银鲫体内 GABA_A受体及 GABA 合成代谢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引物确证 |
2.2.2 ARβ2a、ARβ2b 基因组织分布结果 |
2.2.3 ARβ2a、ARβ2b 基因 mRNA 不同组织表达差异结果 |
2.2.4 GABA 合成代谢酶基因不同组织表达比较结果 |
2.2.5 不同发育阶段 ARβ2、GAD_(65)、GAD_(67)和 GABA-T 表达结果 |
2.3 讨论 |
2.3.1 异育银鲫 ARβ2a 和 ARβ2b 组织特异性表达 |
2.3.2 异育银鲫 GAD 及 GABA-T 组织特异性表达 |
2.3.3 不同发育阶段对 GABA 受体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GABA_A受体的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阿维菌素急性毒性 |
3.2.2 阿维菌素组织残留测定 |
3.2.3 阿维菌素对异育银鲫 GABA_AR mRNA 表达影响结果 |
3.2.4 AVM 对 GAD、GABA-T 影响研究 |
3.3 讨论 |
3.3.1 AVM 对异育银鲫毒性 |
3.3.2 AVM 血脑屏障渗透性 |
3.3.3 AVM 组织残留 |
3.3.4 AVM 对 ARβ2 亚基影响 |
3.3.5 AVM 对 GABA 合成、代谢酶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GABA_A受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异育银鲫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双氟沙星急性毒性试验 |
4.2.2 双氟沙星组织残留研究 |
4.2.3 双氟沙星对异育银鲫 ARβ2 亚基影响研究 |
4.2.4 DIF 对异育银鲫 GABA 合成代谢酶影响结果 |
4.3 讨论 |
4.3.1 DIF 对异育银鲫毒性 |
4.3.2 DIF 血脑屏障渗透性 |
4.3.3 DIF 组织消除规律比较 |
4.3.4 DIF 对异育银鲫的神经毒性研究 |
4.3.5 DIF 对异育银鲫的心脏毒性研究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表 |
附录B 各基因引物目的序列与测序序列比对结果 |
附录C 各基因荧光定量标准及熔解曲线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文章 |
致谢 |
四、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维菌素长效注射液的制备及其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 李仙美. 吉林大学, 2020(08)
- [2]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防制剂的制备与杀虫作用研究[D]. 段可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羊用IVM瘤胃缓释丸剂的创制及释放动力学研究[D]. 阮祥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4]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的研制及药动学研究[D]. 刘营营.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5]缓释型伊维菌素固体分散体的研究[D]. 鲁蒙蒙.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6]5%毒死蜱水面展膜片剂的研制[D]. 章丰礼.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伊维菌素—二氧化硅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抗球虫新制剂抗鸡球虫效力试验[D]. 李丹.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7)
- [8]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方法优化研究[D]. 王珂. 宁夏大学, 2015(02)
- [9]阿维菌素高产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物组学分析[D]. 郭刚.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6)
- [10]基于γ-氨基丁酸A型受体的鱼类受渔药影响的研究[D]. 阮记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