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踏实肯干的毕业生有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爽,郑云鹏,黄瑞华[1](2021)在《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背景下,全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销售行业也不例外。对此,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根据互联网的特征如何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优化教育体制,如何更好地促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李莹[2](2021)在《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高校贫困生创业是教育扶贫和大众创业活动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公共治理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高校贫困生创业活动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其能力建设仍然有待加强,影响了创业成效。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能力冰山模型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从内外两个角度将创业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前者包括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本力,后者包括个人禀赋、创业驱动力和心理力等,在此基础上探究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实践应用以及帮扶策略的完善,以提升教育扶贫和大众创业成效。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对全国6所高校103名在校创业贫困生和316名创业非贫困生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表明,在隐性能力方面,高校贫困生创业内驱力强、个人禀赋与创业素质高度契合,有助于推动高校贫困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在显性能力方面,高校贫困生创业经济能力不足、社会资本力不足,加之其心理力(自我效能感)的内隐性能力欠缺,成为制约高校贫困生创业模式选择和创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创业能力的实践应用看,由于贫困生创业存在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的不足,导致其创业资源不足,再加上急于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往往规避了投资大、获利期长的机会型创业,而更加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生存型创业模式;其启动资金多以小额自有资金和合作投资为主,从事低成本和低风险项目,创业项目与专业所学结合不紧密,业务范围局限于校园。相比之下,普通大学生更倾向于机会型创业,其创业资金更多,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技术门槛相对更高,业务覆盖面也更广。从创业成效看,高校贫困生创业的减贫成效显着,也提升了自身的实践素质,因此对其创业总体上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大多选择生存型创业项目,这就导致其长期创富潜力有限和高层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隐忧。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帮扶,以进一步推动“后精准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双创”战略的实施。从当前的帮扶措施来看,目前国内普遍缺乏关于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专项帮扶政策。即使是在普通大学生创业能力帮扶工作中,也存在创业资金帮扶缺乏针对性、社会帮扶参与程度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缺失等局限。因此,包括政府和高校在内的各类公共部门及其社会各界,应从完善多元治理和能力扶贫理念出发,积极合作,构建有助于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新型帮扶机制。具体而言,在显性能力帮扶机制设计上,可建立政府专项创业补贴、高校创业基金和社会资助基金相结合等多元经济资助网络,夯实贫困生创业的经济基础;同时贫困生应主动调动自身积极性,注重自身资源资本建设和人际交往信任,高校及国家应尽可能的修补和培育贫困生创业的社会资本。在隐性能力帮扶机制设计方面,在不断肯定并强化高校贫困生创业优势的同时,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创业个性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和构建完善的创业实践平台,以提升贫困生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构建贫困生创业教育差异化培养体系,即高校应注重贫困生创业的方向、价值观、与专业结合程度等引导,完善学制安排。综上显性和隐性能力帮扶,多维度培育贫困生创业机会识别和构建能力,并连接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资源,组建贫困生创业能力综合帮扶平台。通过上述措施,推动高校贫困生创业向机会型模式转型,进而由“受助”向“自助”和“助人”转型,为“后精准扶贫时代”大学贫困生素质发展、脱贫成效巩固和大众创业成效提升奠定基础。
吴凡[3](2018)在《企业就职理工科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从世界范围内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博士不再局限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理工科博士,他们进入企业、政府,及社会其他工作部门,从事专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咨询或管理工作。那么以学术职业为目标而设计的博士生教育如何影响了从事非学术职业博士的职业发展是值得关注的。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研究企业就职理工科博士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为加强我国理工科博士生教育与非学术职业的衔接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16名企业就职的理工科博士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能力、社会网络两个因素对博士职业晋升的影响;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能力、社会网络两个因素对博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企业就职理工科博士的晋升来说,社会网络更加重要;对于提高工作满意度来说,能力和社会网络都重要;能力和社会网络能互相促进,共同对职业成功产生作用。通过对19位博士进行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访谈,分析各项因素在博士职业成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个人特质、能力、社会网络、博士生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背景因素、自我效能感和结果期待共同对博士职业成功发挥作用。通过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职业境况不同的博士对职业成功的归因不同。晋升满意组的博士,关注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品格与工作态度,同时拥有组织内外部的社会网络,从博士生教育中收获相对广泛的一般能力,更重视有突出的工作表现,更主动融入企业环境,由博士生教育与工作经历建立更多的自我效能感,更倾向于根据个人能力与努力程度来判断未来职业发展可能性,有更多元化的职业期待。晋升不满意组博士最重视领导的作用,缺少家人朋友、客户、国内外同行的支持,感到有工作负担,不适应企业环境,根据是否拥有丰富职场经验判断未来职业晋升可能性。未晋升满意组博士,缺少国内外同行的关系网络,主动融入企业环境,根据晋升空间和机会来判断未来职业发展可能性。未晋升不满意组博士关注的能力较为分散,缺少客户关系网络,由消极心理状态和失败晋升经历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因当前工作平台无法满足发展需求而有离职意向。为了给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分析欧洲国家为博士多元化职业做准备的实践经验。发现英国和德国的博士生教育都注重以学术训练为核心,设置可迁移技能训练,提供基于自我反思的职业支持。综合分析后认为:能力和社会网络是影响博士职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博士生教育与工作经历是影响博士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组织背景与主观心理环境是影响博士职业成功的重要背景因素,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待是影响博士职业成功的重要认知因素,英德博士生教育多元化职业导向的改革为我国提供了借鉴。为培养企业就职博士提出建议:加强非学术职业理念的推广,拓展博士生能力的培养宽度,为博士生创造丰富的工程项目经历,提供针对博士生的职业咨询与辅导。
李斐飞[4](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赵癸萍[5](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王爱平[6](2014)在《提升学生就业自我管理能力探析》文中指出学生从校园走入职场,由于角色的骤变,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调适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成功率,作者以班主任身份从认清就业形势、剖析就业心理、作好就业准备、树立就业意识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提升就业自我管理能力。
药挺[7](2014)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作为大学生“村官”入村就职,作为党中央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储备具有丰富农村基层经验的党政后备干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对农村工作及生活环境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加之国家在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又不是比较完善,工作后往往不能对复杂的基层环境进行应对自如,职业规划不清,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生。开展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助于发现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政策与大学生“村官”现实工作不适应的地方,帮助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素质,最终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首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大学生“村官”的定义以及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和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总结出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取得的成绩,即重视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制度、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提出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内容存在不足、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太完善、大学生“村官”相关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同时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原因,即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重视不足、部分组织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缺乏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基于以上分析和探讨,本文指出了在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强化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的是十分有必要的,提出加强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即加强大学生“村官”职前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中思想教育、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经费投入及经费管理、丰富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内容、推进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发展成长的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李艳玲[8](2014)在《关于翻译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跨语言交际的障碍问题日益显现。因而,翻译人才库的建设必不可少。翻译公司雨后春笋般涌出,许多高校的翻译专业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笔者从这一实际问题切入,采用网络调查法对翻译人才市场进行调查,经过为期6个月时间收集用人单位在智联招聘网上发布的招聘翻译人才广告。本研究中的翻译人才具体指:英语笔译员、英语审校、英语项目经理。具体收集到的招聘广告数量为:英语笔译员310条;英语审校53条;英语项目经理47条。笔者运用广告内容分析法,筛选各职位招聘广告中有关应聘人员素质要求的关键词语,统计关键词语在该职位招聘广告数量中出现的频次。由此得知三种职位对拟聘人员的素质要求。英语笔译员职位要求拟聘人员需具备的主要素质除了基本的学历要求、语言水平要求外,越来越重视工作态度如责任感等要素。英语审校职位将拟聘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重点考虑要素,在关键词词频统计中工作经验要素位居第二位,其后是计算机水平,责任感,关注细节、语言水平、团队合作等要素。英语项目经理职位的主要素质要求:学历、工作经验、责任感、计算机知识、关注细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在多方面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研究成果可为高校翻译硕士专业课程设置提供有益参考。其次,在进修翻译人员、有意在翻译行业从业的人员素质要求培养方面提供参考教材。最后,从长远角度来讲,该研究成果还将有利于提高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有利于推动翻译市场从业人员走向职业化、专业化道路。
张瑾,刘丽君[9](2013)在《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13位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者的深度访谈资料为数据基础,借助内容分析工具,对访谈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类整理,提出科技创业能力八维度模型——包括道德能力、坚韧能力、关系能力、组织能力、概念能力、机遇能力、内驱能力和技术能力,并检验了内容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周圣良[10](2012)在《西藏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村官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西藏自治区从2008年开始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大学生村官,首批选聘了284人,以后每年都在第一批公招考试中招录大学生村官300人左右,截至2012年上半年,共有1260余名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到西藏基层农村工作。本文选定到西藏各地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和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提出和发展做了阐述,对西藏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的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通过访谈和调研对西藏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大学生村官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生活、工作和精神等方面。第三部分,对大学生村官适应不良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得出造成大学生村官适应的不良的原因,一是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区情;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不足;三是大学生村官社会角色的失调;四是大学生村官政策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第四部分,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制定者、大学生村官自身、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二、踏实肯干的毕业生有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踏实肯干的毕业生有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状况 |
(一)市场营销专业基本情况 |
(二)企业对于市场营销岗位的需求情况 |
(三)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现状 |
1. 就业率较高但层次较低 |
2. 专业对口相关度高、绝对对口率低 |
3. 起薪低、换岗频繁 |
4. 民营企业是就业的主力军 |
5. 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较多 |
二、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三、互联网背时代促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
(一)准确定位,打造专业特色 |
(二)加强企业实习,实现“双赢” |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培养 |
(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
(五)加强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 |
(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
四、结语 |
(2)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创业能力的研究 |
1.2.2 关于能力扶贫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调查方案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校贫困生 |
2.1.2 贫困生创业 |
2.1.3 贫困生显性和隐性创业能力 |
2.1.4 生存型和机会型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业理论 |
2.2.2 能力扶贫理论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3 调查方案 |
2.3.1 调查对象 |
2.3.2 调查方法 |
2.3.3 调查内容 |
第3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
3.1 显性创业能力现状 |
3.1.1 创业经济能力不足 |
3.1.2 创业社会资本力不足 |
3.2 隐性创业能力现状 |
3.2.1 创业心理力薄弱 |
3.2.2 创业内驱力强 |
3.2.3 个性禀赋与创业素质契合度高 |
第4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实践应用 |
4.1 创业模式:创业能力的应用 |
4.1.1 创业动机与模式 |
4.1.2 创业特点 |
4.1.3 创业模式案例分析 |
4.2 创业成效:创业能力的反映 |
4.2.1 创业减贫成效良好,但长期创富潜力有限 |
4.2.2 实践素质提升显着,但高层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 |
4.3 创业能力、模式和成效影响路径 |
第5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措施与不足 |
5.1 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主要措施 |
5.1.1 当前显性创业能力帮扶措施 |
5.1.2 当前隐性创业能力帮扶措施 |
5.2 当前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的局限性 |
5.2.1 经济能力:政府创业资金帮扶针对不强 |
5.2.2 社会资本力:社会多元参与不足 |
5.2.3 心理力:高校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
第6章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的多元帮扶机制构建 |
6.1 显性能力帮扶:高校贫困生创业的基础策略 |
6.1.1 政府:建立贫困生创业专项补贴机制 |
6.1.2 高校:建立贫困生创业资助与投资机制 |
6.1.3 社会:建立贫困生创业多元投入机制 |
6.1.4 多元主体:充足贫困生创业社会资本 |
6.2 隐性能力帮扶:高校贫困生创业的深化策略 |
6.2.1 提升贫困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
6.2.2 构建贫困生创业教育差异化培养体系 |
6.3 培育贫困生创业机会识别和构建能力 |
6.4 建立贫困生创业能力综合帮扶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访谈提纲 |
附件2 高校创业基地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3 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问卷 |
(3)企业就职理工科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对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 |
1.1.2 传统博士生教育无法满足工业界对人才的需求 |
1.1.3 博士生教育回应社会需求做出改革 |
1.1.4 博士生教育改革引起争议与追问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概念界定 |
1.5.1 理工科博士 |
1.5.2 非学术职业 |
1.5.3 职业成功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社会资本理论 |
2.1.3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2.1.4 综合理论框架 |
2.2 文献综述 |
2.2.1 博士的职业发展情况 |
2.2.2 非学术职业博士的职业情况 |
2.2.3 博士非学术职业的影响因素 |
2.2.4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的职业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企业就职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假设 |
3.2.1 能力与职业成功 |
3.2.2 社会网络与职业成功 |
3.2.3 能力、社会网络与职业成功 |
3.3 方法和数据 |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2 测量工具 |
3.3.3 变量的定义与操作化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企业就职博士在职业成功、能力和社会网络上的现状 |
3.4.1 企业就职博士的职业成功现状 |
3.4.2 企业就职博士的社会网络特征 |
3.4.3 企业就职博士的能力特征 |
3.5 能力和社会网络对企业就职博士晋升的作用 |
3.5.1 能力和社会网络孰轻孰重 |
3.5.2 能力和社会网络的联合作用 |
3.6 能力和社会网络对企业就职博士工作满意度的作用 |
3.6.1 能力和社会网络孰轻孰重 |
3.6.2 能力和社会网络的联合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就职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质性探索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访谈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2.4 可信度和可靠性 |
4.3 研究结果 |
4.3.1 编码框架 |
4.3.2 个人特质 |
4.3.3 能力 |
4.3.4 社会网络 |
4.3.5 博士生教育经历 |
4.3.6 工作经历 |
4.3.7 背景因素 |
4.3.8 自我效能感 |
4.3.9 结果期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就职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1 数据综合分析策略 |
5.2 不同类型博士对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认识 |
5.2.1 比较不同类型博士对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认识 |
5.2.2 分析不同类型博士对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认识特点 |
5.3 能力、社会网络对职业成功作用的定量与定性结果比较 |
5.4 博士生教育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定量与定性结果比较 |
5.4.1 博士生教育培养工作相关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定性主题比较 |
5.4.2 博士生教育培养工作相关能力与欠缺能力的定量与定性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的经验借鉴 |
6.1 改革背景 |
6.2 英国博士生训练中心的特色 |
6.2.1 回应知识经济诉求的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 |
6.2.2 兼顾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多方位可迁移训练 |
6.2.3 基于自我反思的职业发展支持 |
6.3 德国博士生教育的结构化改革——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 |
6.3.1 坚持学术研究是博士训练的核心 |
6.3.2 设置多方位专业资格训练 |
6.3.3 设置不同导向课程培训可迁移技能 |
6.3.4 提供职业辅导服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企业职业理工科博士培养的建议 |
7.3 创新、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创新 |
7.3.2 研究局限性 |
7.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6)提升学生就业自我管理能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个认识 |
(一) 前景认识 |
(二) 近忧认识 |
二、三种心理 |
(一) 不切实际型 |
(二) 综合素质缺乏型 |
(三) 心理脆弱型 |
三、四个准备 |
(一) 立足专业, 精益求精 |
(二) 正确定位, 转变观念 |
(三) 注重素养, 理顺关系 |
(四) 转换角色, 调整心态 |
四、五种意识 |
(一) 服务意识 |
(二) 竞争意识 |
(三) 公关意识 |
(四) 学习意识 |
(五) 创业意识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创新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概述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价值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意义 |
(二) 大学生“村官”概述 |
1、 制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背景 |
2、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进程 |
(三) 大学生“村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意义 |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一) 强化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内在需要 |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四、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 |
(一) 大学生“村官”思想状况的积极方面 |
(二) 大学生“村官”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现状浅析 |
(一)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就 |
1、 重视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 |
2、 基本建立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制度 |
3、 大学生“村官”思想素质普遍提高 |
(二)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高校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内容存在不足 |
2、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太完善 |
3、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滞后 |
(三)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基层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2、 部分基层组织机构未能较好发挥其组织引导作用 |
3、 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者相对缺乏 |
六、强化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几点建议 |
(一) 加强大学生“村官”职前的教育 |
(二) 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中思想教育 |
(三) 严格落实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经费投入及经费管理 |
(四) 丰富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的内容 |
(五) 推进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 |
(六) 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发展成长的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8)关于翻译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s of the Research |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Problems to Be Discussed or Solved in the Research |
2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
2.1 Targets of the Research |
2.2 Tools of the Research |
2.3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
2.4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
3 Literature Review |
3.1 Researches on the Translation Market |
3.2 Competence of Translators |
4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4.1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
4.2 Christiane Nord’s Theory of Function Plus Loyalty |
5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Market |
5.1 Preliminaries |
5.1.1 Environment of the Research |
5.1.2 Choice of the Targets |
5.1.3 Plan Responsive to Emergency |
5.2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
6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6.1 Analysis of Elements of Qualities and Qualifications of Employees in the Translation Market |
6.1.1 Requirements of Qualities and Qualifications for Translators |
6.1.2 Requirements of Qualities and Qualifications for Proofreaders |
6.1.3 Requirements of Qualities and Qualifications for Project Managers |
6.2 Suggestions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MTI and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Employees |
7 Conclusion |
7.1 Findings |
7.2 Contributions |
7.3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I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in the Web Advertisements |
Appendix II Requirements for Proofreaders in the Web Advertisements |
Appendix Ⅲ Requirements for Project Managers in the Web Advertisements |
(9)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回顾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模型 |
4.2 内容分析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 讨论意见 |
5.1 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内涵的讨论 |
5.2 科技创业能力体系框架的构建 |
6 结语 |
(10)西藏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研究 |
1.2.2 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方面的研究 |
1.2.3 建立在社会适应问题之上的大学生村官研究 |
1.3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 |
2.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
2.2 西藏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
2.2.1 西藏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背景 |
2.2.2 西藏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 |
2.2.3 西藏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西藏大学生村官现状 |
3.1 部分大学生村官展现出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
3.2 大学生村官中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
3.2.1 环境方面 |
3.2.2 生活习惯方面 |
3.2.3 工作方面 |
3.2.4 精神需求方面 |
第四章 西藏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问题原因分析 |
4.1 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区情 |
4.1.1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有其先天不足 |
4.1.2 非本地生源的大学生村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 |
4.2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不足 |
4.2.1 考取村官的动机不纯,功利性较强 |
4.2.2 工作定位不准确、缺乏主动的适应能力 |
4.2.3 职业素养的欠缺 |
4.3 社会角色失调影响大学生村官的社会适应 |
4.3.1 由于社会角色转变引发的心理矛盾 |
4.3.2 大学生村官面临着多种角色扮演冲突的心理矛盾 |
4.4 大学生村官体系和村官政策不健全、不完善 |
4.4.1 西藏各高校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
4.4.2 培训工作走过场 |
4.4.3 培养、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对策和建议 |
5.1 更加合理的制定大学生村官政策 |
5.1.1 增加大学生村官选聘的科学合理性 |
5.1.2 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村官利益诉求机制 |
5.1.3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考核机制 |
5.1.4 建立大学生村官正常的流动晋升机制 |
5.2 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服务管理体系 |
5.2.1 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 |
5.2.2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和培养 |
5.2.3 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 |
5.3 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的适应性 |
5.3.1 增强对村官身份的认同 |
5.3.2 努力提升自身实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踏实肯干的毕业生有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分析[J]. 王爽,郑云鹏,黄瑞华.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12)
- [2]能力扶贫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创业能力帮扶机制研究[D]. 李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企业就职理工科博士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吴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5]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
- [6]提升学生就业自我管理能力探析[J]. 王爱平. 湘潮(下半月), 2014(07)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思想教育研究[D]. 药挺.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2)
- [8]关于翻译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D]. 李艳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科技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研究[J]. 张瑾,刘丽君. 技术经济, 2013(10)
- [10]西藏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研究[D]. 周圣良. 西藏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