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雷佳[1](2021)在《基于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的构建》文中指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诊断方法,主要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其来源等。但是,目前国内商用的免疫组化设备的实验流程繁琐,特别是大部分国内外设备对于免疫组化实验过程的一些关键步骤仍然手工操作,因此实验周期较长,难以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操作,效率较低。面对现今庞大的医疗诊断需求,构建全自动的免疫组化设备是进行高效率医疗诊断的关键。基于全自动免疫组化设备对医疗诊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现有的免疫组化设备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纳加工技术的微纳米推刀芯片,从而优化了免疫组化实验流程,并且结合主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PID温度控制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构建了全自动免疫组化雏形机,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的介绍了免疫组化设备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目前国内外免疫组化染色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国内外免疫组化设备发展现状引出了本论文的研究依据、主要内容和论文创新点。(2)全面的介绍了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背景和应用,以及常用的微纳加工方法。结合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用于全自动免疫组化设备的微纳米推刀芯片,该推刀芯片设计有一个长为50 mm、宽为20 mm以及深为80μm且具有一定储液能力的凹槽,这样既降低了反应试剂的用量,又保证了反应试剂和样本之间的均匀接触,显着的提高了免疫组化实验的染色效率,保证了染色反应高效稳定的进行。(3)在设计和制作的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实验流程的需求,设计和优化了该芯片在全自动免疫组化设备中的运行动作。即在加样过程中,使推刀与水平放置的病理组织芯片呈15°夹角放置,可以利用虹吸原理将液体吸入推刀凹槽内,再通过平移芯片的方式可以排除微小气泡,确保全流程的免疫组化实验稳定高效的进行。(4)构建了一种基于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全自动免疫组化设备雏形机。该装置由主控模块、电机驱动模块、PID温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四个部分构成,保证了免疫组化设备的全自动运行。其中主控模块为核心模块,与迪文屏之间通过RS232串口实现人机交互,通过CAN通信给电机驱动板下指令执行实验动作以及给温控板下发指令对实验反应温度进行控制。本论文将微纳加工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到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的各个环节,通过微纳加工技术构建了具有微纳结构的推刀芯片保证了免疫组化实验流程的顺利进行;通过设计特殊的推刀芯片运动模式保证了免疫组化实验流程的自动化进行;通过结合主控模块、电机驱动以及温控系统实现了设备的全自动化运行,本论文构建的免疫组化染色雏形机能够在2小时40分钟内同时完成5个样本的快速高效自动化染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余凡[2](2021)在《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无损深层物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偏移拉曼光谱(Spatially Offset Raman Spectroscopy,SORS)作为一种新型深层拉曼光谱技术,能够非侵入地获得漫散射样品内部的深层光谱信息。与传统背散射式拉曼光谱不同的是,SORS技术的原理是激光照射区与拉曼光谱采集区在样品表面空间上偏移了一定的距离。SORS技术有两种常见形式:常规SORS和逆向SORS。常规SORS是以激光照射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环收集拉曼光谱,而逆向SORS的激光是以不同半径的圆环形式照射到样品表面上,并在圆环中心的位置处收集拉曼信号。由于逆向SORS使用环形光束照射在样品表面使得照明面积变大,因此可在人体照明强度许可的范围内使用更高的激光功率,并且该技术可以避免样品表面产生的荧光信号的强烈干扰,能够对多层混浊介质样品进行准确、快速、无损、无标记检测获得样品内部深层特征信息。本文基于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原理,自主搭建了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系统实现深层光谱检测。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搭建了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在不同空间偏移量下分别对透明玻璃内的乙醇和石蜡包埋猪皮组织进行快速、无损光谱检测。通过选取样品表层(玻璃和石蜡)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强度归一化,可以得到样品深层(乙醇和猪皮)的拉曼特征光谱,以识别其化学成分。实验发现,深层物质的拉曼特征峰强度随着空间偏移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果初步表明了该光路系统的正确性以及逆向SORS技术对深层物质进行快速、非侵入性检测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利用二向色镜和笼式结构等光学元件,对原有的光路系统进行优化和集成,搭建了集成化逆向SORS光谱检测系统。优化后的光路系统可以通过控制锥透镜来切换光谱检测模式,既可实现背散射式拉曼光谱以获取样品各层的拉曼光谱作为参考,又可实现逆向SORS深层光谱检测。通过简单的平移锥透镜实现了环形激发光束照射到样品表面并使得空间偏移量(?s)的大小连续变化。利用该系统分别对羊肩胛骨/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双层模型、猪皮/硅橡胶/对乙酰氨基酚组成的三层模型以及人体的手掌、手指进行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逆向SORS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表层荧光信号的干扰,并可广泛应用于多层混浊介质中的深层光谱检测。总之,本论文对逆向SORS的光路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表明了逆向SORS打破了传统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局限,可获得活体经皮骨骼的深层拉曼光谱,为逆向SORS结合临床检测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曲颖洁[3](2021)在《皮肤浅表影像用于疾病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皮肤组织不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当人体处在健康状态时,人体组织(包括皮肤组织)的光学和热学参数,如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表面温度等,都在一个正常波动的范围内;但是当人体患有皮肤疾病时,如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病变皮肤组织的血流或细胞新陈代谢会发生改变,导致在该处皮肤组织的光学参数,如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发生异常变化,偏高于或者偏低于正常皮肤组织内的光学参数。除了皮肤病,当人体患有类似于肺炎这样的疾病,虽然病变发生在人体内部,但是通过生物组织热传导,会引起体表温度发生异常变化,即皮肤组织的表面温度变化也可能反应人体内部的疾病。因此利用皮肤浅表光学和热学成像技术可实现对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并且这些检测方式是无创、对人体安全的,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临床上对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的诊断缺少有效的影像学检测手段的问题,本文利用光学影像技术对外阴硬化性萎缩苔藓进行辅助诊断,一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通过偏振光影像技术量化皮肤组织纤维混乱度实现对外阴硬化性萎缩苔藓的离体辅助诊断研究,第二部分旨在通过高光谱影像技术测量皮肤组织黑色素和血氧含量实现对外阴硬化性萎缩苔藓的在体辅助诊断研究。研究表明,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组织中胶原纤维排布的混乱程度高于正常外阴组织,而黑色素含量指数以及血氧含量指数都低于正常外阴组织。(2)针对目前临床上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缺乏及时并且客观评估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影像手段的问题,本文利用光学和热学影像技术对聚焦超声治疗疗效进行及时评估。基于聚焦超声治疗过程中,聚焦超声对外阴硬化性萎缩苔藓组织产生的生物作用,通过高光谱影像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组织的反射光谱以及热弛豫时间,实现对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及时评估。(3)本文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高分辨率的温度测量来评估生理功能,从而实现对肺炎患者的在体辅助诊断和病程监控。我们利用新型便携式低成本的红外热成像仪对正常人、肺炎患者以及普通发热非肺炎患者的背部皮肤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干扰因素,如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的影响,从而实现对肺炎患者的快速辅助诊断和病程监控。研究表明,由于肺部感染,肺炎患者的背部温度升高,并且高温区域集中在背部肺映射区。(4)针对纤维排布质量的量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以极限信息熵为基础的均质化因子,并且用理论证明的方法证明了均质化因子几乎与采样总数无关(即与系统分辨率几乎无关),并且通过模拟数据实验的方式,对比了近期几种其他文献提出的方法,指出了均质化因子的优越性。本研究以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和肺炎这两种疾病为例,利用皮肤浅层光学成像方法和热成像方法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治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展示了皮肤浅层影像方法应用于皮肤疾病和肺炎等引起体表温度场发生异常变化的疾病辅助诊断和病程监控的可行性,为这些类型的疾病早期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张玲玲[4](2021)在《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健康已成为所有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偏远地区,医疗基础设施保障相对薄弱,患者在就医时的长途跋涉和检测结果的漫长等待过程中,往往延误了疾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解决医疗过程中这一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难题,一场关于新一代分析和诊断设备的科技革命应运而生,这些新研发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简易,分析全面且迅速,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这一科技革命的体现。POCT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检测技术,它快速简便,效率高,成本低,有检验周期短、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与此同时,在过去20年中,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利用移动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扫描仪,光盘播放器和智能手机等)固有成本效益及用户友好特性的POCT分析仪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开展了利用蓝光光盘膜的生物芯片实现免刻蚀法表面活化和通道制备的探索性研究;在前期的光驱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基于mini DVD的数字化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最后实现基于基因芯片的埃博拉病毒诊断。具体内容如下:1.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蓝光光盘(Blu-ray Discs,BDs)与CD(Compact Disc)和DVD(Digital Video Disc)相比,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要求的制作光盘介质。最新研究发现,蓝光光盘的“Hard CoatTM”薄膜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水解的方法活化产生官能团,且对BD表面形貌没有任何物理损坏。值得一提的是,BD膜具有很好的光透明性和无荧光背景的特性,可用于多种生物芯片的制备。BD膜可通过使用无需刻蚀技术的滤纸通道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siloxane,PDMS)微流控通道制备生物阵列,使用经典的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结合方式或原理和DNA杂交反应体系,验证了BD膜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基质在各种检测中的应用潜力。2.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四周的感染。据估计,每年有多达60万新生儿死于严重的感染,其中9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贫困的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诊断方法,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灵敏度高,并对早期诊断具有指导作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成本低,便携式的基于mini DVD的检测平台,实现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3.DNA微阵列芯片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埃博拉病毒(EVD)是由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命性传染病。2014-2016年西非EVD疫情已造成11325人(39.5%)死亡,是EVD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爆发。因此发展一种可用于现场的快速病毒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此方法不仅仅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检测,更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的检测起到预防蔓延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质表面的DNA杂交反应,通过手持式扫描仪实现对埃博拉病毒的快速、简便、低成本检测。
李永强[5](2021)在《通过表面增强拉曼进行人体体液分析的基底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加,若能及早发现和诊断,则可治疗大多数癌症。但早期诊断的方法昂贵、不便且具有侵入性。故亟需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进行早期筛查及诊断。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检测,可用于即时护理或筛查测试中的生物流体,特别是血清和血浆的无标记SERS光谱,因此其在病原体和异常生物学状态的快速诊断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本文工作中,主要基于SERS技术,研究并制备SERS活性基底,并借助机器学习的方法将SERS技术应用于人体体液分析,具体研究如下:(1)SERS活性基底的制备是SERS技术的核心。首先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金纳米颗粒间、倾斜金纳米棒间等模型的电场分布情况,发现颗粒之间显示出强烈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可得SERS活性基底需表面有粗糙的纳米结构,且间距在几纳米以内。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本文结合课题组电子电镀优势通过晶种水热法合成金纳米颗粒、电子束蒸镀倾斜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电置换法、化学沉积法5种方法制备活性基底,并对其进行SEM表征和SERS性能测试。(2)SERS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通过SERS采样和数据分析的设计,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且廉价的光学传感平台。预处理是将金纳米颗粒胶体与患者的血清混合,混合物的液滴在边缘处形成咖啡环状区域,为患者提供强而稳定的SERS光谱。从癌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那里获得的光谱分别通过无监督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VM模型在诊断分类中提供了更优越的性能。此外,创新尝试将血样中的癌胚抗原值(CEA)与相应的SERS谱图结合,以进行SVM计算,准确率可达90%以上。(3)SERS技术在瑞格菲尼血药浓度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对瑞格菲尼纯物质进行拉曼采集、常规SERS采集、血清环境下SERS采集,实验结果表明,瑞格菲尼粉末具有强而稳定的拉曼信号;瑞格菲尼纯物质经过前处理后SERS光谱仍具有多个较突出的特征峰;瑞格菲尼在血清环境下具有较好表现,信号强且峰差强度大,方便后期进行光谱分析和特征分类识别。且研究结果表明,瑞格菲尼药物更适合在银基底、532nm激光下进行检测,综上,瑞格菲尼血药检测具备可行性。
钱程[6](2021)在《荧光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在动植物病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核酸检测技术是以生物体内的核酸为靶标进行分析的检测手段。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控、临床诊断、遗传分析等众多领域。从样本获取到结果输出,核酸检测技术一般包含提取、扩增和检测三个基本环节。目前,已知的核酸检测技术或是需要复杂的样本提取操作、或是需要耗时冗长的扩增环节、或是需要毒性较大的凝胶电泳鉴定等,都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为了能够将该技术更好的在实际使用场合中进行推广,本论文从该技术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建立了集荧光可视化、便携性、低成本等优点的核酸分析平台。论文中选取了三种重要的感染于常见农副产品的动植物病菌作为应用对象,将所建立的分析平台用于对这些病菌的快速检测以评估其实际性能。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论文建立了集核酸快速提取、快速PCR扩增、终点肉眼检测于一体的高效核酸分析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对虾传染性皮下组织及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HNV)的检测。为了尽可能简化核酸检测的流程,提高检测效率,本论文分别从提取、扩增、检测的三个环节进行了相应的优化。首先,论文中引入了碱裂解法用以快速获取核酸样本,将繁琐的核酸提纯环节缩短到仅需3 min即可完成;其次,引入了快速PCR体系,通过对“平衡范例方程”的理解和探索,将传统的三温区PCR循环简化为动态双温区进行,成功地将本需要2 h的PCR扩增环节缩短到10 min以内;接着,引入了分子信标技术,通过对其结构的研究,设计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探针体系,实现了在常温下对靶标核酸的肉眼荧光可视化结果判读。此外,通过改变分子信标末端的荧光标记,实现了在同一反应管内对两种不同靶标核酸的高灵敏度双重检测。该分析平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充分用于虾苗的IHHNV感染情况的初筛和周期性复检,其低成本、易操作的特性也十分适宜现场检测的应用,该病毒在对虾养殖产业中危害巨大,连年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基于该分析平台的方法可以实现在15 min内对虾苗样本中的IHHNV靶标进行快速可视化分析,检测限达到每反应1000拷贝。与现行国标方案相比,将检测时间从3 h缩短到仅需15 min,并且减少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实用性。(2)论文建立了集防止核酸污染、恒温扩增、荧光可视化终点检测为一体的分析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对柑橘黄龙病病菌的快速检测。论文中引入了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CRISPR/Cas系统的探索,验证了Cas12a效应蛋白尚未被报道的新PAM序列“UUUN”。基于此新PAM序列,论文中进一步引入了利用尿嘧啶糖基化酶(UracilDNA Glycosylase,UDG)体系来实现防止核酸扩增子气溶胶污染的方案,解决了核酸检测领域的这一痛点。此外,用更为便携和快捷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代替国标采用的PCR方法,可以进一步缩短整个检测流程的时间并减少对复杂温控仪器的需求。利用CRISPR/Cas体系的高特异性,当特殊设计的cr RNA与靶标黄龙病病菌的核酸配对后会与Cas12a效应蛋白形成复合体,从而激活该蛋白的旁路切割活性,使得体系中带有荧光标记的单链寡核苷酸探针被切割降解,进而导致荧光信号的释放,实现荧光可视化的高灵敏度检测。该分析平台可以实现对柑橘养殖产业影响颇大的的柑橘黄龙病的致病菌——黄龙病病菌(Cirtus huanglongbing,HLB)每反应10拷贝的高灵敏度检测,其检测限相较传统的嵌入式染料方法提高了约100倍。(3)论文建立了针对组分复杂样本的免核酸提纯分析方案,并结合玻璃化手段为热敏感的酶类试剂提供了一种更方便的储藏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技术的实际使用性能,并提高酶类试剂的储藏稳定性,论文以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疯狂肆虐的非洲猪瘟疫情的病原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为应用对象,建立了基于玻璃化CRISPR体系及免样本提取的荧光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基于对CRISPR体系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探索和相关研究结果,论文中进一步尝试省略样本提纯的繁琐步骤,对全血样本不进行任何预处理直接对其中的核酸靶标进行检测。通过对三种常用的具有链置换功能的Bst DNA聚合酶的实验探究,筛选出了最适宜的酶种,用以对未经处理的原始全血样本进行直接扩增,并进行后续的可视化检测。此外,为了更好地将LAMP扩增体系与热敏感的CRISPR体系兼容于同一反应管中,并提高酶类试剂的储藏稳定性,论文探索了以普鲁兰糖和海藻糖作为保护剂,通过玻璃化的方法,将液态的CRISPR试剂脱水成膜的手段来实现其较长时间的稳定储存。基于该方法,经过老化加速试验的测试,原本需要低温储存环境的CRISPR体系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储藏180天。该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热敏感的酶类试剂对于储存环境的超低温要求,并且可以大大节省其远距离冷链运输的成本。该平台可以实现对家猪全血样本中的非洲猪瘟病毒每反应100拷贝级别的检测灵敏度,并且整个检测过程都可以在便携的装置上完成,实现“从样本到结果”的直观输出。
吴泽[7](2021)在《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对体外诊断技术尤其是可在现场使用的快速诊断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近年来,归功于日益强大的功能及越来越高的普及度,智能手机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研发新型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诊断系统,并应用于临床验证。方法制作两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免疫传感检测平台:(1)设计研制基于智能手机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ELICS),对传感系统的制作工艺以及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并对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验证,以判断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2)设计研制基于智能手机的高通量光纤免疫传感器(HFIS),并设计了配套的手机应用程序,对组成结构的制作组装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论证了它们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然后整合系统应用于SARS-CoV-2结合抗体(IgG)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的检测分析。结果(1)成功建立了低成本可靠的基于智能手机的ELICS平台,该便携式传感系统由特殊设计的一次性免疫层析装置和结果阅读装置两个部分组成,在免疫层析装置上进行免疫测定和酶催化显色以形成生物传感通道,通过传感通道的透射光强度被智能手机上的环境光传感器直接读取。对于CEA的线性检测范围(LDR)为 0.031-1.95 ng/ml,检测限(LOD)为 0.016 ng/ml,并能实际用于临床样本的即时检测,检测结果与常规ELISA结果的相关性好(R2=0.999)。(2)成功建立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可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光纤免疫传感(HFIS)平台,该传感平台由基于径迹蚀刻膜(TE膜)的免疫学高通量检测板及基于光纤的微孔板阅读仪构成,利用TE膜的高效滤过及低吸附特性,配合免疫微球进行高通量快速免疫检测后酶催化底物显色,再利用光纤优秀的导光特性将透射光信号集中到一起,从而能利用手机近距离进行大规模信号捕捉,配合相应的APP进行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对于SARS-CoV-2 IgG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ELISA相关性好(R2=0.9362),检出率更高,无需繁杂洗涤及孵育步骤;对于N蛋白标准品的检测LDR为7.8-1000pg/ml,LOD为7.5 pg/ml,比传统ELISA的检测灵敏度更高,线性范围更宽,检测结果与Simple western结果相关性好(R2=0.9781)。结论(1)提出的ELICS平台装置小巧,对于小批量样本能实现更快速和直接数字定量检测。(2)提出的HFIS平台检测灵敏度高,便携且操作简单,适合于批量样本快速痕量检测分析。研发的两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平台均能实现快速检测,且不依赖大型仪器,灵敏度高,制作及使用成本低,适用于现场检测。均具有很好的平台适用性,通过更换对应的抗体或配体,在临床诊断及初筛、个性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任帅[8](2021)在《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对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价值分析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恶性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病人预后差,寻找临床上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十分关键。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与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是一类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potentially-malignant pancreatic neoplams,PPN),早期发现与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外泌体中的miRNA稳定性较好且易于检测,是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本研究试图寻找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有价值的外泌体miRNA。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有166例血清样本入组,其中包括71例经病理证实的PDAC病人的血清样本,36例经病理证实的PPN病人的血清样本(17例MCN,19例IPMN)及59例对照人群(control,Ctrl)的血清样本(34例健康对照组,25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66例血清样本共分为训练集(13例PDAC血清样本、11例PPN血清样本、12例Ctrl血清样本)、验证集1(29例PDAC血清样本、25例PPN血清样本、22例Ctrl血清样本)及验证集2(29例PDAC血清样本、25例Ctrl血清样本)。对于训练集样本,首先采用exoEasy Maxi试剂盒分离外泌体,随后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NTA粒径与WB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再经过外泌体total RNA抽提、文库构建与质检,最终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对PDAC组、PPN组及Ctrl组的测序。生信分析方面,完成对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分析后,进行目标miRNA的GO功能分析、KEGG通路分析及miRNA-mRNA-KEGG通路三元网络图分析;对于验证集样本,采用TaqMan探针法验证不同分组之间miRNA的表达量,评估差异表达的miRNA在不同分组间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TEM示椭圆形或杯状结构的外泌体大小不一,膜边界明显;NTA示外泌体主峰在110nm左右;WB结果示外泌体表达TSG101、CD63与ALIX蛋白,不表达胰腺癌细胞特异性蛋白Calnexin;2.通过miRNA表达谱分析,得到不同分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较Ctrl组比,PDAC组中的 hsa-let-7f-5p(FC:3.98,p<0.001)、hsa-let-7g-5p(FC:2.81,p=0.008)、hsa-miR-148a-3p(FC:2.58,p<0.001)、hsa-miR-192-5p(FC:3.52,p=0.036)表达量上调;较 Ctrl 比,PPN 组中的 hsa-let-7f-5p(FC:1.74,p=0.018)、hsa-let-7g-5p(FC:1.62,p=0.034)、hsa-miR-148a-3p(FC:1.91,p=0.043)、hsa-miR-151a-3p(FC:1.85,p=0.004)、hsa-miR-192-5p(FC:1.55,p=0.046)、hsa-miR-451a(FC:1.90,p=0.022)表达量上调;较PPN 组比,PDAC 组中的 hsa-let-7f-5p(FC:2.28,p<0.001)、hsa-let-7g-5p(FC:1.73,p=0.036)、hsa-miR-148a-3p(FC:4.66,p=0.018)、hsa-miR-192-5p(FC:2.28,p=0.013)表达量上调,而 hsa-miR-150-5p(FC:0.40,p<0.001)的表达量下调;3.第一轮定量验证中:与 PPN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2.3492,p=0.001),hsa-let-7g-5p(FC:2.0278,p=0.0349),hsa-miR-192-5p(FC:2.882,p=0.0068)表达量上调;与 Ctrl 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8.8555,p<0.001)、hsa-let-7g-5p(FC:13.1170,p=0.0349)、hsa-miR-192-5p(FC:8.9165,p<0.001)表达量上调;与 Ctrl 组相比,PPN 组中 hsa-let-7f-5p(FC:3.7697,p=0.0039)、hsa-let-7g-5p(FC:6.4687,p=0.0167)、hsa-miR-192-5p(FC:3.0872,p=0.0433)、hsa-miR-451a(FC:2.0902,p=0.0226)表达量上调。第二轮定量验证中:与 Ctrl 组相比,PDAC 组中 hsa-let-7f-5p(FC:1.8508,p=0.0209)、hsa-let-7g-5p(FC:2.1696,p=0.0039)、hsa-miR-192-5p(FC:2.2291,p=0.002)表达量上调;4.PDACES组vs PDACLS第一轮定量验证中,与PDACES组相比,PDACLS组中hsa-let-7f-5p(FC:3.2235,p<0.001)、hsa-let-7g-5p(FC:2.7705,p=0.0048)、hsa-miR-148a-3p(FC:2.8998,p<0.001)、hsa-miR-192-5p(FC:3.7371,p=0.0032)表达量上调;第二轮定量验证中,与 PDACES 组相比,PDACLS 组中 hsa-let-7f-5p(FC:2.5846,p=0.0065)、hsa-let-7g-5p(FC:2.1820,p=0.0234)、hsa-miR-148a-3p(FC:2.0217,p=0.0363)、hsa-miR-192-5p(FC:2.0569,p=0.0239)表达量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total RNA提取、文库构建与质检、差异miRNA分析筛选得到PDAC组vs PPN组vs Ctrl间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92-5p),随后通过 TaqMan 探针法证实了上述miRNA在不同分组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实现了对PDAC组、PPN组及Ctrl组的鉴别诊断。第二部分 CT影像组学在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研究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PDAC分期中的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病理证实的71例PDAC患者,男39例,女3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1.55岁,分为31例早期PDAC(PDACES)与40例晚期PDAC(PDACLS)。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增强检查,评估以下CT征象:病灶位置、形态、边界、质地、钙化、胰胆管扩张、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选取CT增强的动脉期与门脉期,采用ITK-SNAP软件分割病灶,通过Analysis Kit软件(version V3.0.0.R,GE Healthcare)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tudentt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法筛选变量,利用筛选得到的变量并采取随机森林法建模,分析影像组学模型在胰腺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并采用10倍留-组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结果:1.71例PDAC均为单发,平均直径为3.60±1.11cm,42例位于胰头颈部,29例位于胰体尾部,37例呈类圆形,34例呈分叶状,64例病灶边界模糊,肿瘤质地以实性为主(62,87.3%),仅有2例发生钙化,病灶可见下列伴发征象:主胰管扩张(45,63.4%)、胆管扩张(25,35.2%)、血管侵犯(37,52.1%)、淋巴结转移(40,56.3%)及远处转移(24,33.8%);2.通过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每一期各自提取出396个影像组学特征,分为6大类:42个直方图特征、180个RLM特征、10个Haralick特征、11个GLSZM特征、144个GLCM特征、9个形态学特征;经过一系列特征筛选,最终保留9个影像组学特征(aCorrelationangle 13 5 offset4、pCorrelationangle90offset7、aCorrelationangle45offset7、aGLCMEntropyAllDirectionoffset4SD、aCompactness2、aGLCMEntropyAllDirectionoffset7SD、pCompactness2、aInverseDifferenceMomentAllDirectionoffset4SD、pHighGreyLevelRunEmphasisAllDirectionoffset4)。随后采用随机森林法建模,影像组学模型在胰腺癌分期中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9;最终采用10倍留-组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其诊断的平均曲线下面积为0.75,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结论: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可用来实现PDAC的分期。第三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与胰腺癌CT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PDAC的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评估中十分重要。分化程度较差的PDAC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概率较高。本研究结合CT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PDAC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有无血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试图探讨血清外泌体miRNA与PDAC宏观CT征象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病理证实的71例PDAC患者,男39例,女32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1.55±8.53岁。结合CT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PDAC生物学行为评估,验证了 PDAC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无血管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分组中下述血清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50-5p、hsa-miR-370-3p、hsa-miR-451a、hsa-miR-192-5p、hsa-miR-151a-3p、hsa-miR-15b-5p。结果:1.较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中的hsa-let-7f-5p(FC:2.4434,p=0.0033)、hsa-let-7g-5p(FC:2.7489,p=0.008)、hsa-miR-148a-3p(FC:2.5898,p<0.0001)、hsa-miR-192-5p(FC:3.4084,p=0.0059)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1.8956(p=0.0474)、1.9943(p=0.0321)、2.4314(p=0.0041)、2.2885(p=0.008);2.较无血管侵犯比,有血管侵犯组中的hsa-let-7f-5p(FC:2.6992,p=0.0003)、hsa-let-7g-5p(FC:3.4847,p=0.0007)、hsa-miR-148a-3p(FC:2.3631,p=0.0003)、hsa-miR-192-5p(4.1086,FC:p=0.002)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2.5846(p=0.0065)、2.1820(p=0.0234)、2.0217(p=0.0363)、2.0569(p=0.0239);3.较无远处转移组比,有远处转移组中的hsa-let-7f-5p(FC:2.3580,p=0.0023)、hsa-let-7g-5p(FC:3.0590,p=0.0021)、hsa-miR-148a-3p(FC:2.0043,p=0.0029)、hsa-miR-192-5p(FC:3.7171,p=0.0046)表达量上调;第二轮验证中的FC值分别为3.2456(p=0.0269)、3.1268(p=0.0178)、2.1939(p=0.1577)、2.5922(p=0.0285)。结论:血清外泌体 miRNA(hsa-let-7f-5p、hsa-let-7g-5p、hsa-miR-148a-3p、hsa-miR-192-5p)是PDAC有无血管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评估中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郑艳艳[9](2020)在《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技术以微观和宇观为取向的发展趋势,使其逐渐超越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并在技术实践中给人、自然与社会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困扰着人们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判断和认知。那么,我们能否理解以及如何理解超越人类经验直观的现代技术在现实的技术实践中引发的伦理问题,这是现代技术的当代发展给技术伦理问题研究带来的挑战。作为一种超越实证方法的精神科学,诠释学以人类“理解性”的精神活动为对象,是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尤其是哲学诠释学将理解视为此在的生存方式,是历史与现在、自我与他者、陌生与熟悉的汇合或融通,其关于“前理解”、“视域融合”、“实践智慧”等基本范畴的阐释为人们理解现代技术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前理解”作为形成理解的必要前提是现代技术伦理的自觉向度,即在效果历史中反思前见,对前见进行一次再启蒙,形成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风险的“完满性”的前把握。在现实的技术实践中,现代技术伦理的“前理解”奠基于一定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通过“时空距离”生成意义、存异求同,并在“效果历史”中达到澄明境界。现代技术伦理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是形成理解和解释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必要前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现代技术及其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开启了实现理解之可能性。在既有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技术境遇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看似不可逾越的“时空距离”,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理解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积极的因素。“时间距离”可以过滤和筛选掉招致误解的关于现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假的前见”,在新技术境遇下展示出筹划伦理问题的新的意义因素;“空间距离”可以促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的现代技术伦理观念在沟通中存异求同,即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达到理解。现代技术伦理的效果历史澄明,就是把对技术伦理的反思从外向型的“技术评估”转向内向型的“技术伴随”,即从技术设计开始“伴随”技术发展的始终,彰显其整体性、情境性和前瞻性,从“人—技术—世界—历史”的关系统一体出发,建构一种历史的、动态的、情境的、健康和谐的人—技术关系。“视域融合”作为深化理解的基本途径是现代技术伦理的间性澄明向度,即通过在更广阔的视域中重新审视技术实践中不同的视域,构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中心的视域互构共生的现代技术伦理。首先,在技术实践的现实语境下,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奠基于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和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开始的情感动因,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进行的有效途径,三者彼此渗透,为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其次,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在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上展开,历时态维度的视域融合处理因时间距离所导致的具体技术实践与既有伦理要求之间的视域冲突,以使技术伦理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各类视域中不断的融合与扬弃,发展一种具有伦理前瞻性和整体性的技术;共时态维度的视域融合处理由空间距离所造成的现代技术伦理多元主体间的视域对抗,以促进相关各行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道德秩序。最后,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实践进路和目标呈现为现代技术伦理功能的彰显,伦理活动参与者的拓展,以及伦理的生活世界的构建。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直接效果是技术和伦理的视域都得到了扩大和拓展,不但凸显了技术的伦理功能,也开拓了伦理的物转向,但其最终旨归是构建伦理的生活世界,技术只有在生活世界之中才能显示其价值,伦理只有从生活世界缘起才能彰显其意义。“实践智慧”作为理解的内在要素和真正本质为现代技术伦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诠释学的自我思考召唤实践智慧以引导人们创新并负责任地应用技术,以构建一种以“善”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伦理。首先,实践智慧作为一种应对具体情境的理智能力,强调具体情境的优先性,有助于妥善处理现代技术实践与伦理理论之间的张力问题。实践智慧以理论指向与情境分析的沟通与交融为进路,既消解了理论与现实、伦理原则与技术实践之间的张力,又使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的同时,也丰富并扩充了自身的内容。其次,实践智慧作为对善的谋划和审慎,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为合乎“中道”的探索,有助于消解现代技术发展与伦理规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合理地把握技术发展的“中道”以避免其产生危害人类的严重后果,抑或如何对技术可能的后果做出前瞻性的预测,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境况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涉及的是实践智慧对“中道”的探索,表现为明辨度量分界和审时度势的能力。第三,实践智慧作为一种理性反思能力离不开实践主体,通过内化为现代技术实践主体伦理意识的自觉,实践智慧有助于弥合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逻辑距离。以人的现实实践为目的诠释学,通过实践智慧的理性反思将人的认识与实践联结起来,形成并实际地体现于人的理解和实践过程,沟通了存在于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并为其联结注入了自觉的内涵。对于技术活动的实践主体而言,实践智慧有助于使科学技术活动的合伦理性内化为其伦理意识的自觉,这既符合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融伦理价值于科技工作者行为之中的重要诉求。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诠释学的理论成果对现代技术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从诠释学关于“前理解”、“视域融合”和“实践智慧”等基本理论出发研究现代技术伦理问题,阐明了人类理解超越日常经验、困扰人类认知的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不但为技术伦理学的研究增添了新视角、丰富了其理论内涵,而且为消解传统技术伦理的理论局限,构建以善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伦理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层面,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进行诠释学思考可以引导我们在效果历史中对既有的前见进行理性反思,在“对谈”中关照多元主体间复杂的价值诉求,并让古老的实践智慧照鉴未来,从而使现代技术在承载人类命运的同时关涉人类的幸福,进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技术健康发展的实质。
安宇[10](2021)在《肿瘤外泌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和有害物对细胞毒性的交流阻抗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外泌体,直径约30-150 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所有的细胞几乎均可以分泌,广泛分布于血液、尿液、眼泪、唾液、乳汁、脑脊液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携带着起源细胞的多种物质,介导着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在生理和病理机制下都发挥着显着作用。相比于循环肿瘤细胞以及循环DNA,外泌体数量更多,更容易富集,且双层膜结构可以保护内部的核酸物质避免降解,蛋白又可以提供机体的多种信息。因此,外泌体作为一种无侵入性的、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引起学者的广泛研究。外泌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外泌体表面的蛋白表达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目前基于外泌体数量的测定方法均无法对外泌体的数量进行精准测量。同时,多种癌症存在着肿瘤异质性,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行为和表达的蛋白有所差异,目前仍缺乏对外泌体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技术。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有着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灵敏度高和仪器便携化等优点,在外泌体的检测方面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采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实现外泌体数量的精准检测和对外泌体表面的蛋白进行联合分析对癌症的早期诊断,临床检测和预后判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电化学细胞交流阻抗技术(ECIS)是对细胞施加微小的扰动信号,通过采集体系的阻抗信号变化来监测细胞生长状态的一种技术。细胞交流阻抗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标记、实时检测细胞行为的监测方法已引起广泛关注。ECIS技术可以克服体外常规终点检测的局限性,已被广泛用于细胞行为的检测,伤口愈合的监测,癌细胞的鉴定和细胞毒性的研究。生活中存在多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可导致DNA损伤,细胞遗传信息转化和各种癌症等。通过细胞交流阻抗技术来评估有毒物质的细胞毒性已引起许多科研学者的密切关注,对毒性物质实时、连续的细胞毒性监测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在于设计一系列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用于癌症外泌体的超灵敏检测以及有毒物质的细胞毒性评价。实验中利用点击化学技术,主客体识别技术,DNA杂交链式反应和纳米粒子放大技术以及细胞交流阻抗技术,设计了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实现了对外泌体数量,外泌体表面肿瘤标志物,外泌体表面糖蛋白以及香烟有害物质细胞毒性的灵敏检测。本论文为电化学生物传感方法在外泌体的超灵敏检测和有毒物质的细胞毒性评价方面提供了新的策略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和DNA杂交链式反应酶催化放大信号的超灵敏电化学生物传感用于肿瘤外泌体数量的检测。该传感通过在电极上沉积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及树状金纳米粒子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CD63蛋白在外泌体表面广泛表达,选用CD63适配体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外泌体的抓捕。4-氧-2-壬烯炔(alkynyl-4-ONE),一种功能化的脂质亲电试剂,其醛基与外泌体表面蛋白的氨基反应。随后,修饰有叠氮基团的DNA引发链通过一价铜催化的点击化学反应高效结合到外泌体表面,并且在加入辅助DNA链后,自主装形成DNA杂交链式反应用于信号的放大。通过链霉素和生物素反应结合到DNA超级链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和邻苯二氨的反应。通过测定产物2,3-二氨基吩嗪还原电流的大小来实现外泌体浓度的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可以检测外泌体的线性范围为1.12×102-1.12×108个/μL,检测限为96个/μL。不同于抗体或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该传感器使用alkynyl-4-ONE与外泌体表面蛋白质发生非特异性结合,防止外泌体亚群的遗漏。在实际人类血清的样品检测中也显示了优良的测试性能,在临床检测应用中前景广阔。(2)开发了一种基于磁介导和主客体识别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用于肿瘤外泌体表面蛋白的联合检测。乳腺癌,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存在多种亚型,实验选用MCF-7,SK-BR-3,MDA-MB-231和BT474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研究模型,MUC1,HER2,Ep CAM和CEA蛋白被选用作为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CD63蛋白在许多乳腺癌外泌体的表面上广泛且高度表达,因此修饰在磁珠上的CD63适配体用于外泌体的特异性抓捕。具有氨基,二硫键和二茂铁多个官能团的N-(2-(((2-氨基乙基)二硫烷基)乙基)二茂铁羧酰胺(Fc NHSSNH2)分子通过氨基和醛基的反应偶联到Si O2 NPs表面用作信号分子,而不同的适配体修饰到Si O2 NPs上特异性识别外泌体表面的蛋白。MB探针、外泌体和Si O2 NPs探针形成夹心结构,通过磁铁从溶液中分离。随后加入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破坏Fc NHSSNH2的二硫键将N-(2-巯基乙基)二茂铁羧酰胺(Fc NHSH)释放到上清液中,通过主客体识别作用被捕获到氧化石墨烯-葫芦脲[7](GO-CB[7])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上。通过测定Fc NHSH的氧化电流来定量外泌体表面的蛋白量。该传感器可以准确而灵敏地同时检测出不同乳腺癌外泌体表面上的四种肿瘤标记物,可以区分外泌体表面蛋白的细微变化。作为乳腺癌外泌体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技术,在人类血清样品的测定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对临床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设计了一种基于硼酸识别糖蛋白和纳米粒子放大信号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用于外泌体表面糖蛋白的高灵敏检测。在本实验中,首先制备了由Fc NHSSNH2分子和CD63适配体修饰的Si O2 NPs粒子探针。Si O2 NPs探针通过Fc NHSSNH2分子与氧化石墨烯-葫芦脲[7](GO-CB[7])发生主客体识别被固定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其中Fc NHSSNH2分子用作传感器的内参信号,CD63适配体用于外泌体的特异性抓捕。硼酸会与糖蛋白中的顺式二醇结构发生特异性结合,实验选用4-巯基苯硼酸(MPBA)代替传统的抗体和适配体用于外泌体表面的糖蛋白识别。MPBA利用巯基和Ag NPs的作用修饰到Si O2@Ag纳米粒子上。当存在外泌体,MPBA-Si O2@Ag纳米粒子探针会被抓捕到玻碳电极上,其中具有大比表面积的Si O2NPs结合较多的Ag NPs用于电化学信号的放大。实验结果以Ag NPs与Fc NHSSNH2的电化学信号比值表示,内参分子Fc NHSSNH2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基底不同的DNA密度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该传感有着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在实际血清样品中也显示了良好的测试性能,在临床外泌体糖蛋白的检测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4)设计了一种电化学细胞交流阻抗传感器(ECIS)用于4种有毒物质的细胞毒性评估。本实验自制了一个简便的ECIS装置,由导电性良好的氧化铟锡(ITO)玻璃做工作电极,稳定性良好和表面积大的铂网用来做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做密封圈,无毒的聚四氟乙烯(PTFE)腔室做细胞培养池,该装置能够实现细胞阻抗的实时监测和同步细胞成像。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由于繁殖快,易培养和对香烟烟雾敏感等优点被选择作为细胞毒性测定的研究模型。选用4-(甲基亚硝基氨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尼古丁,高焦油和低焦油香烟烟气总颗粒物质(TPM)为毒性物质研究模型,研究了4种毒性物质对CHO-K1细胞的毒性影响和细胞的自我恢复能力。ECIS的测试结果进一步与传统的中性红摄取实验做了比较,通过对比细胞存活率和半致死浓度IC50,ECIS技术显示了更高的灵敏度。不同与传统的终点检测方法,该ECIS技术可以实时、连续、无标记的测定有害物质的细胞毒性。
二、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依据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依据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基于微纳加工推刀芯片的设计和制备 |
2.1 微纳加工技术介绍 |
2.1.1 微纳加工发展背景 |
2.1.2 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 |
2.2 常用微纳加工的方法 |
2.2.1 光刻技术 |
2.2.2 刻蚀技术 |
2.2.3 激光微加工技术 |
2.2.4 聚焦离子束技术 |
2.3 基于微纳米结构的推刀芯片设计与制备 |
2.3.1 微纳米结构推刀芯片的设计 |
2.3.2 微纳米结构推刀芯片的制备 |
2.3.3 免疫组化微纳米推刀芯片的结构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免疫组化染色机实验步骤设计与结果分析 |
3.1 免疫组化设备的基本功能 |
3.1.1 用于免疫组化设备的微纳米推刀芯片动作设计 |
3.1.2 免疫组化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功能验证 |
3.2 免疫组化实验方案总结 |
3.3 免疫组化染色实验使用试剂以及试剂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搭建 |
4.1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整体设计 |
4.2 主控模块 |
4.3 驱动电机模块 |
4.4 PID温控模块 |
4.4.1 PID温度控制模块 |
4.4.2 温度模块的验证 |
4.4.3 散热装置 |
4.5 人机交互模块 |
4.6 软件设计 |
4.6.1 免疫组化设备染色运行流程 |
4.6.2 软件设计 |
4.7 实验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无损深层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拉曼光谱技术介绍及研究现状 |
1.2.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
1.2.2 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 |
2.1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 |
2.1.1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特点 |
2.1.2 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 |
2.2 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逆向SORS光谱检测系统 |
3.1 光谱检测系统介绍 |
3.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瓶装白酒的光谱检测与分析 |
3.3.2 石蜡包埋猪皮组织的光谱检测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化逆向SORS光谱检测系统 |
4.1 光谱检测系统搭建与样品制备 |
4.1.1 光谱检测系统介绍 |
4.1.2 样品模型的制备方法 |
4.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羊肩胛骨/对乙酰氨基酚的光谱检测与分析 |
4.3.2 猪皮/硅橡胶/对乙酰氨基酚的光谱检测与分析 |
4.3.3 人体经皮手指骨的光谱检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皮肤浅表影像用于疾病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光学和热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1 光学成像技术 |
1.2.2 红外热成像技术 |
1.3 论文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皮肤浅表影像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
2.1 光学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1 光的基本原理 |
2.1.2 高光谱成像技术 |
2.1.3 偏振光成像技术 |
2.2 光在皮肤组织中的传输和相互作用 |
2.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
2.3.1 红外测温原理 |
2.3.2 红外热成像仪工作原理 |
2.4 皮肤组织的生物热传导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分析方法 |
3.1 纤维排布混乱度量化方法 |
3.1.1 圆方差 |
3.1.2 信息熵 |
3.1.3 均质化因子 |
3.2 机器学习方法 |
3.2.1 支持向量机 |
3.2.2 K最近邻分类算法 |
3.2.3 决策树 |
3.2.4 高斯朴素贝叶斯方法 |
3.2.5 线性及二次判别分析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皮肤浅表光学成像技术在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VL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4.1 偏振光成像技术对VLS的离体辅助诊断 |
4.1.1 VLS胶原纤维均质化病变 |
4.1.2 偏振光影像系统 |
4.1.3 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
4.1.4 利用聚乳酸静电纺丝仿体进行系统校正 |
4.1.5 VLS和正常外阴组织切片中胶原纤维排布质量 |
4.2 高光谱成像技术对VLS的在体辅助诊断 |
4.2.1 VLS色素减退以及缺氧病变 |
4.2.2 高光谱成像系统 |
4.2.3 临床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
4.2.4 VLS和正常外阴组织中黑色素和血氧含量指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皮肤浅表影像技术在聚焦超声(HIFU)治疗即时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
5.1 HIFU对VLS的治疗 |
5.1.1 HIFU治疗对VLS组织产生的生物作用 |
5.2 对HIFU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 |
5.2.1 临床实验设计 |
5.2.2 HIFU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方法 |
5.2.3 高光谱成像技术对HIFU治疗效果的及时评估 |
5.2.4 动态红外热成像技术对HIFU治疗效果的及时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皮肤浅表热成像技术对肺炎的快速辅助诊断和病程监控 |
6.1 对肺炎诊断的研究现状 |
6.2 对肺炎的快速辅助诊断和病程监控 |
6.2.1 便携式低成本红外热成像仪 |
6.2.2 临床实验设计 |
6.2.3 临床实验数据采集 |
6.2.4 实验数据分析 |
6.2.5 数据分类模型 |
6.2.6 实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疾病早期诊断的背景及意义 |
1.2 现有的疾病诊断方法 |
1.3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概括 |
1.4 生物芯片技术概括 |
1.4.1 寡核苷酸芯片 |
1.4.2 蛋白质芯片 |
1.4.3 微流控芯片 |
1.4.4 传统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 |
1.5 新型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概括 |
1.5.1 CD/DVD/BD生物传感器 |
1.5.2 基于便携式CMOS和CCD图像的检测技术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生物芯片基底—蓝光光盘膜的研究及其生物阵列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试剂与仪器 |
2.2.1.2 缓冲液的配置 |
2.2.2 BD光盘膜表面性能研究 |
2.2.3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DNA阵列的制备 |
2.2.4 BD膜表面纸基通道的设计和生物阵列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D膜表面活化效果和材料表征 |
2.3.2 BD膜表面DNA阵列检测 |
2.3.3 BD膜表面基于纸基通道的链霉亲和素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标准光盘/光驱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敏感指标联合快速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Mini DVD表面墨点的制备与读取 |
3.2.3 Mini DVD表面三明治免疫反应结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ini DVD数字化检测体系研究 |
3.3.2 CRP、SAA和PCT三明治免疫法检测的条件优化 |
3.3.3 CRP、SAA和PCT的定量检测 |
3.3.4 CRP、SAA和PCT的同时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NA微阵列在埃博拉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1.2 缓冲液的配制 |
4.2.2 埃博拉病毒检测材料和探针的设计 |
4.2.3 质粒DNA提取和RT-PCR |
4.2.4 DNA杂交芯片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DNA杂交检测原理 |
4.3.2 芯片表面活化和DNA杂交阵列制备 |
4.3.3 DNA杂交反应条件优化 |
4.3.4 互补配对DNA链的杂交定量检测 |
4.3.5 特异性研究 |
4.3.6 埃博拉病毒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工作计划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通过表面增强拉曼进行人体体液分析的基底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拉曼散射及拉曼光谱概述 |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概述 |
1.2.1 SERS的发现 |
1.2.2 SERS的增强机理 |
1.2.3 SERS的优点及应用 |
1.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现状 |
1.3.1 SER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SERS基底制备的研究现状 |
1.3.3 SERS在生物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1.4.1 本文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对象及目标 |
第二章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研究与制备 |
2.1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简介 |
2.2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时域有限差分法增强模拟 |
2.2.1 时域有限差分法简介 |
2.2.2 SERS基底纳米结构的光学模拟 |
2.3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方法 |
2.3.1 SERS基底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2 不同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
2.4 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性能表征 |
2.4.1 晶种水热法合成金纳米颗粒表征 |
2.4.2 电子束蒸镀倾斜沉积法基底表征 |
2.4.3 电化学沉积法基底表征 |
2.4.4 化学沉积法基底表征 |
2.4.5 电置换法基底表征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
3.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研究意义 |
3.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处理与特征分类研究概述 |
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1 AuNPs的合成 |
3.3.2 血清样本采集 |
3.3.3 样品制备和SERS测量 |
3.3.4 数据分析 |
3.3.5 PCA原理简介 |
3.3.6 SVM原理简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咖啡环效应 |
3.4.2 SERS光谱分析 |
3.4.3 机器学习分类分析 |
3.4.3.1 PCA分析 |
3.4.3.2 SVM分析 |
3.4.3.3 SVM+血液参数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人体血清中血药浓度检测的研究 |
4.1 表面增强拉曼用于瑞格菲尼血药浓度检测的研究意义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基底制备 |
4.2.2 样本制备与SERS采集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纯物质拉曼光谱分析 |
4.3.2 SERS光谱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荧光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在动植物病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核酸检测技术在分子诊断方面的应用 |
1.1.2 农副产品中动植物病菌快速检测的重要性 |
1.1.3 本节小结 |
1.2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
1.2.1 核酸提取 |
1.2.2 核酸扩增 |
1.2.3 核酸扩增子检测 |
1.2.4 本节小结 |
1.3 新型核酸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核酸气溶胶污染防止办法 |
1.3.2 快速PCR技术的应用 |
1.3.3 免扩增的核酸分析方法 |
1.3.4 新型探针技术的应用 |
1.3.5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
1.3.6 本节小结 |
1.4 核酸检测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分子信标和快速PCR的双重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虾IHHNV病毒标准PCR检测方法建立 |
2.3.2 快速PCR体系循环时间参数探索 |
2.3.3 分子信标用于可视化检测条件探索 |
2.3.4 可视化检测平台灵敏度与特异性评估 |
2.3.5 可视化检测平台应用于双重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防污染核酸荧光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针对柑橘黄龙病菌的LAMP扩增体系 |
3.3.2 Cas12a效应蛋白新PAM序列可行性分析 |
3.3.3 基于Cas12a效应蛋白的荧光可视化检测体系 |
3.3.4 基于UDG酶消解的防污染核酸检测体系 |
3.3.5 防污染荧光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的搭建 |
3.3.6 防污染荧光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灵敏度评估 |
3.3.7 防污染荧光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用于柑橘黄龙病菌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玻璃化CRISPR及免样本提取的荧光可视化核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LAMP扩增体系 |
4.3.2 免样本提取的恒温核酸扩增体系 |
4.3.3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CRISPR/Cas12a检测体系 |
4.3.4 普鲁兰糖和海藻糖用于对CRISPR体系的保护 |
4.3.5 玻璃化的CRISPR薄膜加速老化试验 |
4.3.6 免样本提取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搭建 |
4.3.7 免样本提取可视化核酸分析平台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体外诊断技术简介 |
1.1 生化诊断技术 |
1.2 分子诊断技术 |
1.3 免疫学诊断技术 |
2 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传感方法 |
2.1 基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传感方法 |
2.2 基于手机环境光传感器的传感方法 |
2.3 利用手机供电或无线传输的传感方法 |
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酶联免疫层析传感器的研发与应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耗材与仪器 |
3 方法 |
3.1 层析装置的设计、打印及组装 |
3.2 结果阅读装置及光纤基板的设计、打印及组装 |
3.3 条件优化 |
3.4 ELICS检测CEA标准品 |
3.5 方法对照实验 |
3.6 检测CEA临床血清样本 |
4 结果 |
4.1 工作原理 |
4.2 ELICS系统表征 |
4.3 手机软件LUX METER |
4.4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4.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6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ELISA检测CEA标准品对照 |
4.7 交叉反应实验 |
4.8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4.9 传感器系统对不同手机的适应性 |
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通量光纤免疫传感系统的研究及在新冠诊断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基于径蚀膜的高通量检测板 |
2.1 材料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基于光纤的手持式阅读仪 |
3.1 材料 |
3.2 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基于智能手机的HFIS在检测SARS-CoV-2 IgG中的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小结 |
5 基于智能手机的HFIS在检测SARS-CoV-2 N蛋白中的应用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胰腺癌早期诊断研究现状及中医药在胰腺癌诊疗中的进展 |
1.1 胰腺癌临床诊断现状 |
1.2 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断中进展 |
1.3 影像学用于胰腺癌诊断的研究进展 |
1.4 中医药诊治胰腺癌研究进展 |
2 外泌体源性miRNA及影像组学在胰腺癌诊断中的现状与研究 |
2.1 外泌体源性miRNA在胰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2 影像组学在胰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3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对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的价值分析 |
1 前言 |
2 总体研究方案 |
3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筛查材料与方法 |
3.1 临床样本入组 |
3.2 血清样本处理与准备 |
3.3 外泌体分离 |
3.4 外泌体的鉴定 |
3.5 外泌体Total RNA抽提 |
3.6 外泌体Total RNA质检 |
3.7 Small RNA文库构建 |
3.8 文库质检 |
3.9 上机测序 |
3.10 生物信息分析 |
4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验证材料与方法 |
4.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步骤 |
5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筛查结果 |
5.1 临床样本入组 |
5.2 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
5.3 外泌体Total RNA抽提与质检 |
5.4 Small RNA文库构建与质检 |
5.5 生物信息分析 |
6 胰腺良恶性疾病诊断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iRNA验证结果 |
6.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6.2 目标miRNA的筛选 |
6.3 第一轮定量验证 |
6.4 第二轮定量验证 |
7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查与验证 |
7.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7.2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筛查 |
7.3 目标miRNA的筛选 |
7.4 PDAC_(ES) vs PDAC_(LS)血清外泌体差异miRNA的验证 |
8 讨论 |
9 小结 |
第三部分 CT影像组学在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胰腺癌分期标准 |
2.2 临床样本入组 |
2.3 CT检查方法 |
2.4 图像分析 |
2.5 肿瘤图像分割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6 影像组学特征的筛选与模型建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CT图像分析结果 |
3.2 影像组学特征筛选 |
3.3 影像组学特征建模与验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血清外泌体miRNA与胰腺癌CT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样本入组与准备 |
2.2 CT检查方法 |
2.3 图像分析 |
2.4 统计学分析 |
3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4 胰腺癌血管侵犯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5 胰腺癌远处转移相关血清外泌体miRNA的验证 |
6 讨论 |
7 小结 |
研究的创新、成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诠释学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2 现代技术伦理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问题产生的背景及诠释学阐释 |
2.1 现代技术及现代技术伦理的概念解析 |
2.1.1 现代技术的本质及特征 |
2.1.2 现代技术伦理的概念 |
2.2 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诉求 |
2.2.1 超越外在主义的困境 |
2.2.2 消弥伦理考量的价值冲突 |
2.2.3 增强技术伦理的实践有效性 |
2.3 诠释学阐释现代技术伦理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
2.3.2 诠释学与伦理学和技术伦理的内在贯通 |
2.3.3 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 |
2.4 诠释学视角下的现代技术伦理概念 |
2.4.1 现代技术伦理的“前理解” |
2.4.2 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 |
2.4.3 现代技术伦理的“实践智慧” |
2.5 本章小结 |
3 前理解: 现代技术伦理的自觉向度 |
3.1 现代技术伦理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 |
3.1.1 现代技术伦理“前有”境域的多维性 |
3.1.2 现代技术伦理“前见”基础的导向性 |
3.1.3 现代技术伦理“前把握”要件的规定性 |
3.2 现代技术伦理的“时空距离” |
3.2.1 现代技术伦理在“时间距离”生成意义 |
3.2.2 现代技术伦理在“空间距离”存异求同 |
3.3 现代技术伦理的“效果历史”进路 |
3.3.1 效果历史在“外在主义”中的遮蔽 |
3.3.2 效果历史在“内在主义”中的绽现 |
3.3.3 现代技术伦理在“效果历史”中的朗照 |
3.4 本章小结 |
4 视域融合:现代技术伦理的“间性”澄明向度 |
4.1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节点 |
4.1.1 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 |
4.1.2 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 |
4.1.3 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 |
4.2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维度 |
4.2.1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历时态维度 |
4.2.2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共时态维度 |
4.3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实践进路和目标 |
4.3.1 现代技术伦理功能的彰显 |
4.3.2 伦理活动参与者的拓展 |
4.3.3 伦理生活世界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践智慧: 现代技术伦理的未来指向 |
5.1 实践智慧及其诠释学复归 |
5.1.1 实践智慧的含义与特征 |
5.1.2 实践智慧的辨析 |
5.1.3 实践智慧的诠释学复归 |
5.2 实践智慧关涉现代技术伦理的必要性 |
5.2.1 伦理理论与现代技术实践的矛盾 |
5.2.2 伦理规约与现代技术发展的张力 |
5.2.3 技术理性的膨胀与人文精神的萎缩 |
5.3 实践智慧在现代技术伦理中的展现 |
5.3.1 现代技术实践与伦理理论的统一 |
5.3.2 现代技术发展与伦理规制的中道 |
5.3.3 现代技术伦理意识的自觉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肿瘤外泌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和有害物对细胞毒性的交流阻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外泌体的概述 |
1.1.1 外泌体的形成与结构 |
1.1.2 外泌体的分离与富集 |
1.1.3 外泌体的生理学功能 |
1.2 外泌体的检测 |
1.2.1 基于外泌体数量的检测 |
1.2.2 基于外泌体蛋白的检测 |
1.3 细胞交流阻抗技术(ECIS)在细胞毒性方面的研究 |
1.3.1 细胞交流阻抗技术的工作原理 |
1.3.2 细胞交流阻抗技术在细胞毒性方面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点击化学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用于肿瘤外泌体的超灵敏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细胞的培养和外泌体的分离 |
2.2.3 外泌体的表征 |
2.2.4 MCH/CD63 aptamer/Den Au/r GO/GCE的制备 |
2.2.5 电化学检测 |
2.2.6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点击化学分析 |
2.2.7 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HCR分析 |
2.2.8 实际样品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外泌体的表征 |
2.3.2 传感的表征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3.4 传感的分析性能 |
2.3.5 传感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2.3.6 人血清中外泌体的分析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磁珠介导的电化学传感用于乳腺癌外泌体蛋白的同时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FcNHSSNH_2的制备 |
3.2.3 细胞培养和外泌体的分离 |
3.2.4 外泌体的表征 |
3.2.5 磁珠(MB)探针的制备 |
3.2.6 SiO_2 NPs探针的制备 |
3.2.7 电化学检测 |
3.2.8 实际样品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传感的可行性研究 |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3 乳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蛋白标记物的分析 |
3.3.4 传感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3.3.5 乳腺癌患者血清样品中外泌体的检测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比率型电化学生物传感用于外泌体表面糖蛋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细胞培养和外泌体的分离 |
4.2.3 MPBA-SiO_2@Ag标记物的制备 |
4.2.4 CD63 aptamer-SiO_2-FcNHSSNH_2 标记物的制备 |
4.2.5 电化学检测 |
4.2.6 实际样品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传感的表征 |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3 传感的分析性能 |
4.3.4 传感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
4.3.5 实际血清样品中外泌体的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有害物对细胞毒性的交流阻抗技术(ECIS)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ECIS设备的制造和组装 |
5.2.3 细胞培养 |
5.2.4 ECIS评估细胞毒性 |
5.2.5 中性红摄取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ECIS评估细胞毒性 |
5.3.2 存活率和IC50的测定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纳米推刀芯片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的构建[D]. 雷佳.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2]逆向空间偏移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无损深层物质检测中的应用[D]. 余凡. 西北大学, 2021(12)
- [3]皮肤浅表影像用于疾病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曲颖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新型便携式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张玲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通过表面增强拉曼进行人体体液分析的基底制备与应用研究[D]. 李永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荧光可视化核酸检测技术及其在动植物病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研究[D]. 钱程. 浙江大学, 2021(01)
- [7]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传感方法的研究及其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D]. 吴泽.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8]血清外泌体miRNA和影像组学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 任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D]. 郑艳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10]肿瘤外泌体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和有害物对细胞毒性的交流阻抗技术研究[D]. 安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