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FII制度实施的喜与忧(论文文献综述)
毕鹏[1](2021)在《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地壮大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不同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具有典型的“政策市”、“散户市”特征,市场中存在着较大噪音与摩擦,表现出较高的换手率和股价波动率,资本市场效率低下。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资产定价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并反映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开放持续发展情境下,探讨如何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完善股票价格信号机制,对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我国A股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后也加入到证券市场开放的行列中来。1991年B股市场建立,1992年我国企业境外上市,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准入制度确立,2014-2016年“陆港通”交易机制实施,2019年沪伦通开通,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现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开放能够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如降低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等。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学者们再次将研究视角转移至“资本管制”当中来,认为金融自由化所引致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新兴资本市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更大。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证券市场开放将对我国产生何种影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为背景,试图诠释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以期提供来自新兴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产生影响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定价效率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回顾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制度背景后,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股票流动性理论、投资者有限理性等理论,系统地分析并检验了证券市场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探究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拓展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交叉上市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其次,交叉上市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组、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认知度进而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第二,QFII持股能够有效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在缓解内生性后仍然成立,表明QFII持股与股价延迟之间的确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因果关系。异质性研究发现,QFII长期持股、增持、维持,以及持股国有企业时,对股价延迟的缓解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QFII持股可以通过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缓解股价延迟,提高资产定价效率。第三,“陆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的错误定价,提高了资产定价效率,该结论支持了陆港通信息效应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缓解资产误定价,进而提高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了经验借鉴与证据支持。第四,交叉上市与“陆港通”交易机制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然而QFII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缓解作用并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陆港通”交易机制通过提高资产定价效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进而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以上结论表明:以“陆港通”机制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另一方面,该机制可以有效作用于企业实体,满足金融创新服务企业实体发展的改革初衷。相较于交叉上市与QFII持股等相关机制,“陆港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机制,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不同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丰富了资产定价效率的研究文献;检验了不同证券市场开放政策与资产定价效率之间的作用路径,并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通过影响资产定价效率最终作用于企业实体发展的经济后果。主要研究启示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式”开放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亦是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性选择。相较于交叉上市、QFII持股等证券市场的“单向开放”,“陆港通”交易机制下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对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发挥的作用与产生的影响更优。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双向开放”,复制“陆港通”交易机制的成功经验,与各国建立更加广泛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自由化与证券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张文斐[2](2020)在《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QFII的发展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平稳推进的开放过程,是“引进来”的重要制度设计。2019年1月,证监会拟扩大QFII的投资范围,2019年9月,外汇管理局宣布取消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开放,这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挑战。在新形势下,QFII托管银行的硬件服务和软件保障能力急需寻求进一步的突破,监管能力的提升和对业务发展趋势的研判也急需进一步加强。QFII托管银行要充分适应QFII制度的革新和发展,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建设,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流程,强化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保障措施,对风险管理和内控整体状况进行定期分析评估,对风险管理及内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研究解决。B银行是我国第一批具有QFII托管运营资格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QFII托管方面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地位,其QFII托管风险管理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B银行资产托管部门在发展过程中愈发意识到风险管理体系的价值,也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相应的风险防控体系,但是制度建设依然不够健全,人员以及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许多业务风险到达了临界值。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形势下QFII的政策变化,从QFII制度的背景、发展历程等基本内容入手,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分析QFII托管业务新的监管要求,根据B银行QFII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风险管理现状,结合案列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等理论,深入剖析QFII托管业务面临的风险,探索新形势下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也以此对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路和方向,为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应对政策变动的冲击。
孟鹤[3](2020)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从那以后,中国股市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成为必然要求,其中,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是重要举措。我国于2011年实行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即QFII,通过这项制度境外机构投资者能够投资于A股市场。其次,还从2014年开始推行沪港通制度,它联结了大陆和香港的股票市场。这些措施的施行,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额外的资金来源,也使得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提高外资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能扩充金融市场资金来源,还能丰富投资主体,优化市场结构。鉴于境外机构投资者已经日益成为我国股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研究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引入会对股市波动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它们与股市特征指标相互影响的关系,为防范可能的金融风险和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制度,并考察了韩国和台湾实行同样政策的历程,得到两个经验:第一、要遵循“逐渐放开,从直接到间接”的原则;二、当前,境外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力有限。接下来,对实施引入政策前后的股市数据进行直观对比,结果表明在实施引入措施后,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增加,我国A股与世界股市的相关性明显增强。在众多开放措施中,对以上指标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是2015年3月取消QFII单只10亿美元的限额。在计量分析的第一部分,利用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每日收益率数据,建立GARCH模型,并以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为节点加入虚拟变量,确认不同措施及事件将会如何影响股市波动,得到的结论是:沪港通机制试点开始实施、取消对单只QFII最高10亿美元的限制、A股首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以及年内最大扩容,这些措施显着降低了股市波动;相反,A股首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和外汇局宣布决定取消QFII额度这两项措施对股指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不显着。从中可以总结出大概的规律:1.持续时间较长的措施和事件对波动的负向影响较显着,但降低波动的幅度不高,近期的措施和事件影响不显着;2.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及后续扩容是比较重要的事件。下一部分,利用2007年至2019年的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数据,把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股市流通市值、换手率、回报率、波动率纳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经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后,得到结论:1.在做出A股相关投资决策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更关注股市的稳定性,倾向于选择不被大众青睐的冷门股票进行投资,投资时采取的是“追跌杀涨”的反向交易策略;2.当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后,短期内会小幅增加股市波动,但长期来看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最后,为继续扩大证券市场的开放和防范境外机构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本文提出逐步开放、加强监管、保持经济政治环境稳定并为未来做好风险准备以及寻求外资开放的创新渠道等政策建议。
周芳[4](2019)在《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准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趋同已经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尤其是2001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而成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大了与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谈判力度,推广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从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历程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会计标准也逐渐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不断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内容,经历了几次较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上的变化。区别于前三次的自愿性变革,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变革是为了满足加入WTO的条件所做出的强制变革。作为加入WTO的条件,我国也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与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强制采用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目的是缩短与其他国家在制度上的差距,从而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那么这一目的是否实现了呢?对此次变革后的经济后果是否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是本文考察2007年会计准则强制变革的经济后果的主要内容。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往来,也包括资本的流动。前者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贸易,后者就是跨国投资。相对于跨国贸易,跨国投资对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依赖更大,那么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强制变革后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在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不同投资主体投资行为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宏观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从2007年我国采用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年了,这为我们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文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包括影响跨国投资的因素方面的文献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以及与本文选题最相关的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从跨国投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不多,而且这些文献研究结论基本上都是针对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度环境下得出来的,而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所以有必要通过第三章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包括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而且从制度背景角度分析除了会计准则变革以外其他规章制度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最后,通过连续三章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检验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和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上述章节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五部分选取2004-2010年我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和作为跨国直接投资,按照制度距离的路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国家间会计准则的可比性,而会计准则可比性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各国跨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会计准则变革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动。第二,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以跨国并购交易代表微观跨国直接投资,在第三部分中依据Wind数据库中提供的并购交易数据,使用手工整理的方式对跨国并购交易从2004-2010年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所有并购交易的总体里扣除了国内并购交易、未完成的并购交易、并购方或目标方所在国家数据缺失的并购交易、关联方之间的并购交易以后,还扣除了由于曲线海外上市等制度因素导致的发生在特殊地区(例如,香港、开曼、百慕大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并购交易后,发现跨国并购交易数量,无论是外资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在2007-2008年达到顶峰。因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包括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而跨国并购逐渐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所以,该结论为上面第一点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结论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撑证据。第三,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跨国间接投资具有影响。论文第六部分首先利用我国A股资本市场2003-2013年连续11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935家),经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会计准则变革后QFⅡ投资显着增加。其次,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QFⅡ投资的增加。但是这个中介效应只是在2004-2010年这个期间发挥作用,期间太短,可比性中介效应不明显,时间太长会计准则可比性对QFⅡ投资的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变革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从而促进了 QFⅡ投资的增加。利用2007-2013年连续7年拥有QFⅡ投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1 301家)进行实证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后可比性的提高可以减少外国投资者跨国投资的“熟悉性偏见”从而促进QFⅡ投资的假设并没有通过检验。该结论说明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更好解释制度路径下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影响的机理。第四,会计准则变革主要是通过制度距离路径影响跨国投资。无论是宏观跨国投资还是微观跨国投资,会计准则变革都会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促进跨国投资的增加,说明制度距离路径是成立的。由于会计准则变革后宏观层面的会计准则质量尚无法计量,所以本文并没有分析制度质量对宏观跨国投资的影响。但是论文第七部分,选择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衡量指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是否会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促进微观跨国投资的增加。结论是会计准则变革并没有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吸引更多的QFⅡ投资。所以微观层面制度质量的路径并不成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在执行会计准则过程的其他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影响了会计准则变革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反映出制度因素对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影响。本文从制度因素入手,从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两个路径分析和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及机理。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首次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总量的FDI和OFDI的影响。虽然国内有较多文献研究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但是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从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投融资、高管薪酬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也有文献将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的影响延伸至资本市场,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领域会产生预期和非预期效应,而且作为一个与国际趋同的宏观制度变革,由于降低了跨国投资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对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FDI和OFDI的流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宏观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会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扩展到宏观领域。2.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会计准则变革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变革,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制度距离和制度质量,分析其对跨国投资的影响,为跨国投资的制度理论提供了有利证据。并且通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是通过制度距离而非制度质量影响了跨国投资。创新性的使用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指标来衡量制度距离,并通过会计准则可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宏观制度,其变革对跨国投资具有显着影响。其影响机理是因为会计准则变革后由于会计准则可比性的提高减少不同国家之间交易成本或者不熟悉程度,即制度距离的缩短促进了跨国直接投资。相对于制度距离,制度质量除了比较复杂,难于准确度量,还要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短期内难以通过制度质量路径实现。3.全面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我国跨国投资的影响。由于跨国投资范畴非常宽泛,既有跨国直接投资也有跨国间接投资,既有跨国资本的流入,也有跨国资本的流出,既有微观跨国投资行为,也有宏观跨国投资总量。如果只是从某一方面来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可能会得出片面的认识和结论;而本文则通过分析和检验会计准则变革对FDI和OFDI、QFII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全面研究了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跨国投资的影响及其路径和机理。从实务上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全面衡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总之,我国会计准则变革不仅对微观层面跨国投资决策有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宏观跨国投资。把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国家一种宏观制度来理解,本文再此证明了制度因素对于跨国投资的重要影响。
孙爽[5](2019)在《QFII持股、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广西慧球科技奇葩议案、九好集团财务造假、东芝财务造假等事件都反映着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盈余操纵现象。与此同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QFII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尤其近几年,外汇局发布了一系列取消QFII限制的政策,QFII得以获得快速发展。QFII为专业性很强,同时兼具长远投资观念的机构投资者,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值得探究。本文使用2014年至2017年沪深两市共191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检验、多元回归等多种方法,首先研究了QFII持股比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对QFII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最后,进一步研究了产权性质对QFII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QFII持股比例越高,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负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2)股权集中度越高,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和负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越高;(3)QFII持股可以通过股权集中度间接的影响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4)产权性质对QFII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产生影响。QFII持股对国有公司的正向真实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作用均小于非国有公司。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一方面,QFII具有更长远的投资观念,对于存在投机行为的正向盈余管理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股权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亟待改善。由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其一,发展QFII的同时要注意完善相应法律监管体系;其二,降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形成内外制衡的股权结构;其三,改善“产权性质为国有性质”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发挥QFII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QFII持股比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加入股权集中度作为中介变量,探究QFII持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路径,丰富了某一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王晖山[6](2019)在《上市公司QFII持股变动的市场反应研究》文中指出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简称,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随着QFII、沪股通、深股通等具有跨时代意义制度的实施,我国证券市场中海外投资者大军逐渐建立,在A股市场的地位与日俱增。目前QFII作为境外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一支有着重要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力量,其投资动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研究QFII持股变动引起的市场反应,有助于完善QFII投资行为对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促进QFII制度的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回顾了QFII制度和QFII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QFII制度、QFII投资理念以及市场反应理论等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部分基于信息观决策有用的视角,结合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建立QFII持股变动与股票超额收益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提出假设。选取2014年一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期间的样本,通过事件分析法对整体A股市场和不同类型A股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披露QFII持股信息后,QFII持股变动比例与累计超额收益率之间在短期内具有正相关性;被QFII增仓且持股比例越大的上市公司,其在短期内具有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被QFII减仓的上市公司,其在短期内具有更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但是此时的QFII持股比例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显着。在不同类型的A股市场上:1.在沪市A股市场上,QFII持股变动对市场带来的影响与整体A股市场情况较为吻合,增持会带来正收益,减持会带来负收益,QFII持股比例信息对市场影响不显着;2.在深市A股市场上,QFII持股变动信息和持股比例信息对市场的影响都不显着;3.在创业板市场上,QFII持股变动与持股比例信息共同影响着市场,当QFII增持时,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总数越高该上市公司则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的变动数量占该只股票上市公司流通股总数的比例来衡量QFII持股变动,反应QFII投资的动态行为。从QFII持股变动的动态视角并进一步结合QFII持股规模的静态视角,通过财务报表披露日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来衡量市场反应,以此来研究QFII投资信息产生的即时市场效应及其持续程度。第二,影响机制的创新。本文从信息观里决策有用的角度出发,结合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理论建立QFII持股变动与股票超额收益之间的影响机制。在此机制的基础上,将财务报表披露日前后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窗口期,对每个窗口期内的样本又进行不同维度的分类。从而更为具体地展现了QFII持股变动信息披露后,整体A股市场以及不同类型A股市场上产生的收益情况,以期为QFII制度建设以及国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张芳忻[7](2017)在《我国A股市场QFⅡ持股选择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地区)资本市场由于发展的需要首先开始对外开放进程。到80年代经济金融体系逐步成熟,能够通过已有渠道有效地筹集资金,完成体系内部的经营运作。然而,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起步晚,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自由化,只有通过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才能完成增加本地区市场资金供给等目标,逐步加强同外界联系走向国际化。因此,在借鉴其他成功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起我国开始有计划地推行QFⅡ。我国A股市场推行QFⅡ制度不仅能够带来满足市场流动需要的资金,也兑现了在加入WTO时承诺的开放我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是我国市场当时波动率高,西方注重长期价值投资的成熟理念对降低市场波动,改善我国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和以投机为出发点的投资理念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我国进一步推行QFⅡ制度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理论指导。所以,通过研究QFⅡ持股选择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首先对我国A股市场QFⅡ持股选择及其影响的研究背景、内容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进行阐述;接下来对关于QFⅡ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然后研究QFⅡ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台湾地区和韩国为例,探索他们的具体举措、发展历程、实施后给当地带来影响,对内地QFⅡ基本情况进行介绍;随后通过QFⅡ重仓持股数据发现QFⅡ在选择股票时喜爱主板市场大盘蓝筹股,制造业和具有成长性新兴行业为行业偏好,QFⅡ更愿意将资金投入长期持股中;而后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QFⅡ持股的长短期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指出现在我国QF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机构投资者素质并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顺应产业结构发展上市公司;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郑志明[8](2014)在《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波动视角》文中提出QFII制度在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自由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2003年正式将QFII制度引进。本文分别从两方面研究QFII对A股收益波动影响,一方面是从QFII对上证指数收益波动影响;另一方面是从QFII对重仓行业收益波动影响探究。研究表明上证指数具有波动的持续性与簇丛性,及QFII重仓行业具有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特点。QFII持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行业轮动也较为频繁,这些都会对收益与收益波动产生影响;同时,QFII投资也会时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的变化会对我国A股市场起到较明显的作用,容易形成外部市场的互动。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建立GARCH模型及非对称GARCH模型,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QFII开放对我国A股收益与收益波动影响,接着引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事件,通过对这两个虚拟变量的分析可以对QFII对我国A股市场收益波动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分析投资环境的该善及制度的完善能否促进QFII正面作用的发挥。研究结果说明,短期内,QFII稳定A股市场作用还不明显;但通过长期考虑,QFII确实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且随着QFII开放的不断深入,其稳定市场的作用也更为充份地发挥;股权分置改革对稳定市场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由此可知加强一国投资环境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上证指数收益波动具有聚集及持续性。QFII引入使我国A股市场波动稍稍加大,但并不明显,说明QFII进入A股的资金相对A股市场来说还相对比较小,虽然QFII带来的羊群效应对A股市场收益率波动起到加剧作用,加上IPO不断重启,也部分抵消了QFII在资金方面对A股的影响,因此QFII对我国A股市场波动作用影响还有限。QFII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1-2年内,不会对板块指数的上升产生积极地作用。股权分置改革后,提高了QFII投资我国A国市场积极性,除了非金属矿物、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业股票外(可能与宏观经济调控与及自身行业特点有关),QFII重仓行业收益率大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QFII在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后,除了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与医药制造业外,其他行业的收益波动性均无明显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前面的分析得,股权分置改革能使一国证券市场更健康地发展,治理结构也更趋完善,从而能吸引更多的QFII资金进入A股市场,为QFII作用地正面发挥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外部条件。整个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与QFII动态发展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本文建议:逐渐放宽QFII在我国资本市场投资额度过于苛刻的要求,进一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加大我们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力度,优化QFⅡ制度实施的外部环境。但是,QFⅡ改善一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短期内还较难达到显着的成果;当然,QFⅡ自身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也时常会出现投机现象。我国监管的不足,大大增加了QFⅡ绕开监管可能性,加大一国资本市场的风险。通过比较QFⅡ引进前后股价收益波动表明,QFII引进之后一国股市的波动率会有所增加,且市场对外部冲击的衰减系数在增加。为减除QFⅡ给股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大力发展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完善法律法规地制订,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及信息披露地透明化,加强QFⅡ结构的优化,鼓励金融创新,同时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更好地发挥QFⅡ的正面作用,使我国资本市场更为良性地发展。QFⅡ以其长远的眼光,国际化的视角,价值投资理念,是我国A股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收益增长的原因之一,但是以现在QFⅡ持仓市值来说,QFII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作用还是极其有限的,但其投资理念的冲击远超出其自身的规模。QFII基本面分析法巳深入人心,对于当前投机气氛较浓的A股市场,其积极作用是不掩而喻的。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投资者纷纷效仿QFⅡ的“基本面分析”方法。
姜楠[9](2014)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于2003年正式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作为人民币资本账户未开放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目前为止,已有挪威中央银行、摩根史坦利、东方汇理银行、淡马锡投资集团、花旗中国投资和高盛等258家境外知名投资机构获得批准,进入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投入我国证券市场资金达514.18亿美元。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投资的份额越来越大,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研究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A股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正是本文的目的。本文首先将我国大陆QFⅡ制度与台湾地区QFⅡ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对QFⅡ制度在我国大陆证券市场产生的正面效应,对QFⅡ的投资行为进行总结。通过统计QFⅡ重仓股的季度报告中十大流通股东信息,计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整理2006年第3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以QFⅡ重仓股的流通市值、上一季度收益率以及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波动率作为控制变量,区分牛熊市,考察QFⅡ持股的投资行为对上市公司收益波动性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即在考虑上市公司收益波动存在惯性的情况下,QFⅡ参与上市公司持股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收益的波动性,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和稳健投资的正确理念。QFⅡ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将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和理性的投资理念带给我国广大的投资者。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建议,即坚持继续推进QFⅡ制度、完善QFⅡ投资动态的信息披露、积极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使我国证券市场真正成长为一个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标的、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健康平台。
张蓉[10](2014)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效应对QFII投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介绍了QFII制度的发展现状与背景,分析了目前QFII在我国的投资行为。其次,分析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体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效和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再次,实证分析论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QFII投资的影响,数据论证上海距离国际金融中心的距离还有多远。最后,根据实证和理论分析,给出政策性建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中,虽然上海已具备了一定的自然集聚的条件,但还是需要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才能确保可以继续发挥经济优势,有计划有策略地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集聚效应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发挥提供了丰富的金融资源与基础支持。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引起的金融发展不平衡,将会严重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功能的发挥,也会进一步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深化。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如何使得金融辐射功能能够良好发挥效应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对于置身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QFII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本金和投资收益在外汇管制和相关法规管理下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这一制度在增加场内资金、引导投资理念、树立投资信心等方面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对那些货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有效控制外来资本对本国经济独立性的影响,抑制境外投机性游资对本国经济的冲击,从而实现有序、稳妥地开放证券市场的重要途径。引入QFII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吸引国外的资金进入本国的资本市场。QFII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新引进的一类特殊的机构投资者,和国内机构投资者相比,拥有更强大的资金背景和更成熟的投资理念。
二、QFII制度实施的喜与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FII制度实施的喜与忧(论文提纲范文)
(1)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 |
2.1.1 证券市场开放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2.1.2 证券市场开放对企业实体的影响 |
2.2 交叉上市相关文献回顾 |
2.2.1 交叉上市影响因素 |
2.2.2 交叉上市经济后果 |
2.3 境外投资者持股文献回顾 |
2.3.1 境外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 |
2.3.2 境外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 |
2.4 陆港通交易机制相关文献回顾 |
2.4.1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股票市场稳定 |
2.4.2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公司治理 |
2.4.3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企业行为 |
2.4.4 陆港通交易机制与审计行为 |
2.5 资产定价效率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
2.5.1 信息因素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2 投资者理性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5.3 市场竞争对资产定价效率影响 |
2.5.4 市场摩擦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3.1 概念界定 |
3.1.1 证券市场开放 |
3.1.2 资产定价效率 |
3.2 理论基础 |
3.2.1 有效市场假说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委托代理理论 |
3.2.4 市场分割理论 |
3.2.5 股票流动性理论 |
3.2.6 投资者有限理性理论 |
3.3 制度背景 |
3.3.1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 |
3.3.2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程 |
3.3.3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不同政策的对比分析 |
3.3.4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基于信息传递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2.2 基于政府干预的交叉上市与资产定价效率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交叉上市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4.4.3 异质性分析 |
4.5 交叉上市影响股价信息含量的机制分析 |
4.5.1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2 基于投资者认知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内生性检验 |
4.6.2 替换因变量衡量指标 |
4.6.3 变换研究样本区间 |
4.6.4 安慰剂检验 |
4.6.5 PSM检验 |
4.7 拓展检验 |
4.7.1 交叉上市与股价延迟的回归分析 |
4.7.2 交叉上市与资产误定价的回归分析 |
4.8 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定价效率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创造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2.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假说与资产定价效率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5.4.3 异质性分析 |
5.5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股价延迟的机制分析 |
5.5.1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2 基于股票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内生性检验 |
5.6.2 排除特殊样本区间 |
5.6.3 替换自变量衡量指标 |
5.7 拓展检验 |
5.7.1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5.7.2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5.8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陆港通与资产定价效率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陆港通信息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2.2 陆港通噪音效应与资产定价效率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陆港通与资产误定价回归分析 |
6.4.3 异质性分析 |
6.5 陆港通影响资产误定价的传导机制 |
6.5.1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2 基于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自变量滞后一期 |
6.6.2 变更因变量测度方法 |
6.6.3 PSM-DID回归分析 |
6.7 拓展检验 |
6.7.1 陆港通与股价信息含量回归分析 |
6.7.2 陆港通与股价延迟回归分析 |
6.8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证券市场开放、资产定价效率与企业投资效率 |
7.1 引言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2 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证券市场开放与企业投资效率回归分析 |
7.5 证券市场开放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变更因变量衡量方式 |
7.6.2 内生性检验 |
7.6.3 PSM-DID回归分析 |
7.7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QFII制度概述 |
2.1.2 QFII制度的变迁 |
2.1.3 QFII托管业务概述 |
2.1.4 风险管理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QFII托管业务常见风险概述 |
2.2.2 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QFII制度的研究 |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
2.3.3 商业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3.1 B银行QFII托管业务现状 |
3.1.1 B银行基本情况 |
3.1.2 B银行QFII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 |
3.2 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
3.2.1 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
3.2.2 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
3.2.3 风险管理的外部保障 |
3.3 QFII托管业务的风险识别 |
3.3.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3.2 风险识别的结果 |
第4章 QFII托管业务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
4.1 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
4.2 风险评估的过程及结论 |
4.2.1 案例分析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3 风险成因分析 |
第5章 QFII托管业务的关键风险应对和保障措施 |
5.1 关键风险应对 |
5.1.1 政策风险 |
5.1.2 跨境资金流动性风险 |
5.1.3 操作风险 |
5.1.4 合规风险 |
5.1.5 市场风险 |
5.2 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5.2.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2.2 建立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评价标准和动态风险监督办法 |
5.2.3 完善应急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QFII托管业务可能风险调查表 |
附录2: QFII托管业务风险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3: QFII托管业务关键风险成因访谈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相关制度介绍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QFII简介及我国推行过程 |
第二节 沪港通简介 |
第三节 国际资金流动理论 |
第四节 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相关分析——以行为金融学为视角 |
第三章 台湾、韩国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历程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台湾、韩国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历程 |
第二节 台湾、韩国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经验借鉴 |
第四章 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后股市相关数据的直观对比 |
一、定义关键事件 |
二、相关指标说明 |
三、统计结果 |
四、本节结论 |
第二节 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A股市场波动率的影响研究 |
一、GARCH模型介绍 |
二、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平稳性检验 |
五、ARCH效应检验 |
六、尝试建立GARCH(1,1)模型 |
七、稳定性检验 |
八、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
九、小结 |
第三节 境外机构投资者与A股特征指标的关系研究 |
一、VAR模型介绍 |
二、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出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国投资动因的研究综述 |
2.1.1 传统影响因素 |
2.1.2 制度影响因素 |
2.1.2.1 制度质量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1.2.2 制度距离对跨国投资的影响 |
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2.2.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
2.2.2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 |
2.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谨慎性的影响 |
2.2.4 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
2.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主体投资的影响 |
2.3.1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2.3.2 会计准则变革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3.3 会计准则变革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影响 |
2.4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2.4.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间接投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制度背景分析 |
3.1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历程 |
3.2 跨国投资范畴 |
3.3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制度背景 |
3.3.1 宏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3.2 微观层面的跨国直接投资 |
3.4 跨国间接投资的制度背景和发展现状 |
3.4.1 宏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4.2 微观层面的跨国间接投资 |
3.5 本章小结 |
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4.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 |
4.1.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4.1.2 制度理论 |
4.1.3 交易成本理论 |
4.1.4 委托—代理理论 |
4.1.5 前景理论及框定偏差原理 |
4.1.6 经济后果理论 |
4.2 理论分析框架 |
4.2.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路径 |
4.2.3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直接投资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1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
5.1.2 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直接投资影响的路径和机理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被解释变量 |
5.2.3 解释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2.5 检验模型 |
5.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改变会计准则可比性(similarity_(ijt))计量方法 |
5.4.2 分组检验中的稳健性检验 |
5.4.3 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法(Fixed Effect Vector Decomposition,FEVD)优化固定效应模型 |
5.4.4 FDI和OFDI分类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和跨国间接投资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会计准则变革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投资的影响 |
6.1.2 会计准则变革、可比性与外国机构投资者的权益性投资 |
6.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6.2.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熟悉性(familiarity)的度量 |
6.2.3 被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
6.2.4 检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回归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考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
6.4.2 假设H2-1稳健性检验(2006-2007) |
6.4.3 考虑宏观因素对假设H2-2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质量与跨国间接投资 |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7.2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的界定 |
7.2.2.1 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 |
7.2.2.2 真实性盈余管理 |
7.2.3 检验模型 |
7.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排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
7.4.2 分组检验中用qfiihp替代qfiihsn |
7.4.3 考虑宏观经济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理论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QFII持股、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QFII的文献综述 |
1.2.2 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3 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4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QFII |
2.1.2 股权集中度 |
2.1.3 盈余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公司治理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假设提出 |
3.1.1 QFII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 |
3.1.2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
3.1.3 QFII持股通过股权集中度影响真实盈余管理 |
3.1.4 产权性质对QFII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影响 |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 变量的定义与度量 |
3.3.1 QFII基金持股比例的度量 |
3.3.2 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 |
3.3.3 股权集中度的度量 |
3.3.4 产权性质的度量 |
3.3.5 控制变量的度量 |
3.4 模型设计 |
3.4.1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模型 |
3.4.2 QFII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模型 |
3.4.3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模型 |
3.4.4 QFII持股通过股权集中度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模型 |
3.4.5 产权性质对QFII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影响模型 |
4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相关性检验 |
4.3 回归分析 |
4.3.1 QFII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 |
4.3.2 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 |
4.3.3 QFII持股通过股权集中度影响真实盈余管理 |
4.3.4 产权性质对QFII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影响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4.5.1 研究结论 |
4.5.2 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其他变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上市公司QFII持股变动的市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QFII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2.1.1 QFII发展理论研究 |
2.1.2 引入QFII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2.1.3 引入QFII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2.2 QFII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2.2.1 QFII投资行为研究 |
2.2.2 QFII持股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QFII制度 |
3.1.2 持股变动 |
3.1.3 市场反应 |
3.2 QFII制度背景 |
3.2.1 我国引进QFII制度的分析 |
3.2.2 QFII投资理念的分析 |
3.3 市场反应的理论分析 |
3.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2 有效市场理论 |
3.3.3 信号传递理论 |
3.3.4 羊群效应 |
3.4 假设提出 |
3.4.1 QFII持股变动的市场反应机制 |
3.4.2 QFII持股变动的市场反应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选择 |
4.2.1 事件研究法 |
4.2.2 事件定义及窗口的确定 |
4.3 模型设计 |
4.4 变量选择 |
4.4.1 因变量 |
4.4.2 自变量 |
4.4.3 控制变量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QFII持股样本与A股市场的比较 |
5.1.2 不同类型A股市场QFII持股样本的比较 |
5.1.3 不同年度QFII持股样本的比较 |
5.2 相关性检验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QFII持股变动的动态视角分析 |
5.3.2 QFII增持时静态视角分析 |
5.3.3 QFII减持时静态视角分析 |
5.3.4 不同类型A股市场的多元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A股市场整体研究结论 |
6.1.2 不同类型A股市场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A股市场QFⅡ持股选择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QFⅡ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3.1 QFⅡ在台湾、韩国等新兴市场发展状况及经验启示 |
3.1.1 QFⅡ在台湾的发展状况 |
3.1.2 QFⅡ在韩国的发展状况 |
3.1.3 新兴市场QFⅡ发展经验启示 |
3.2 QFⅡ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3.2.1 我国QF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3.2.2 我国QFⅡ制度的主要内容 |
3.2.3 我国QFⅡ的运作流程 |
4 QFⅡ在我国A股市场中持股现状分析 |
4.1 QFⅡ持股的总体状况 |
4.1.1 总样本分析 |
4.1.2 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比较分析 |
4.2 QFⅡ持股行业分析 |
4.2.1 行业总体分析 |
4.2.2 行业内部分析 |
4.2.3 QFⅡ的行业偏好 |
4.3 QFⅡ持股期限分析 |
4.3.1 QFⅡ长期持股状况 |
4.3.2 QFⅡ短期持股状况 |
4.3.3 小结 |
5 QFⅡ的持股对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 |
5.1 QFⅡ持股对我国A股市场的短期影响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波动情况分析 |
5.1.3 结论 |
5.2 QFⅡ持股对我国A股市场的长期影响 |
5.2.1 为A股市场带来资金,活跃市场交易 |
5.2.2 带来价值投资理念,市场更加稳定 |
5.2.3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5.2.4 促进我国金融产品创新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提高机构投资者素质并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
6.2.2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
6.2.3 顺应产业结构发展上市公司 |
6.2.4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
6.2.5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波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点 |
2 我国QFII制度安排 |
2.1 QFII制度 |
2.1.1 QFII制度背景 |
2.1.2 我国QFII制度体系安排 |
2.2 QFII的资本运作模式 |
2.3 我国QFII投资理念 |
2.4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对QFII投资行为的影响 |
2.4.1 股权分置改革背景 |
2.4.2 股权分置改革对QFII的影响 |
2.4.3 股改前后QFII投资的转变 |
3 实证模型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
3.1 GARCH模型简介 |
3.2 非对称ARCH模型 |
3.2.1 TGARCH模型 |
3.2.2 E-GARCH模型 |
3.3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
4 QFII对股价收益波动影响 |
4.1 上证指数收益波动影响研究 |
4.2 QFII制度对上证指数收益波动的影响 |
4.3 QFII制度对重仓行业指数收益波动的非对称影响 |
4.3.1 QFII重仓股对应的行业特征 |
4.3.2 QFII对行业收益波动影响 |
4.4 事件分析法与虚拟变量的加入 |
4.4.1 QFII重仓行业指数收益率描述性统计 |
4.4.2 QFII重仓业指数收益波动影响实证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
1.3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国内国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总结 |
第3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理论分析 |
3.1 我国股票市场所处现状 |
3.2 QFII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3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QFII制度比较 |
3.4 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收益波动性影响的效应分析 |
第4章 QFII在我国的投资行为分析 |
4.1 QFII在我国的投资现状 |
4.2 QFII的投资行为特点 |
第5章 QFII对我国A股收益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选股范围 |
5.2 不区分牛熊市的实证分析 |
5.3 区分牛熊市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效应对QFII投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QFII投资行为相关文献分析 |
1.2.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行性分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QFII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与国际比较 |
2.1 我国QFII制度的发展现状和行为特点 |
2.1.1 QFII制度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2.1.2 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现状和投资特点 |
2.1.3 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特点 |
2.2 QFII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 |
2.2.1 QFII对金融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
2.2.2 QFII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 |
2.2.3 QFII对在华经营的商业银行的影响 |
2.3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QFII与我国的比较 |
2.3.1 台湾模式——循序渐进 |
2.3.2 韩国模式——激进快速 |
2.3.3 新兴市场QFII经营对我国的启示 |
第3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效应分析 |
3.1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分析 |
3.1.1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优势 |
3.1.2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 |
3.1.3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劣势 |
3.2 国际金融中心的经济效应概述 |
3.2.1 金融中心的金融资源集聚效应 |
3.2.2 金融中心的金融业规模经济效应 |
3.2.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效 |
3.3 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集聚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
3.3.1 长三角金融现状描述 |
3.3.2 对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 |
3.3.3 金融集聚对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计量检验 |
第4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QFII投资行为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评估实证分析 |
4.1.1 样本数据的选取 |
4.1.2 国际金融中心指标的选取 |
4.1.3 实证分析 |
4.1.4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估 |
4.2 QFII在我国A股市场投资统计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QFII在A股市场年度统计 |
4.2.3 QFII在A股市场投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效应对QFII投资行为影响分析 |
4.3.1 金融中心指标的选取依据 |
4.3.2 数据分析 |
4.3.3 回归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 |
5.1.1 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 |
5.1.2 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5.1.3 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 |
5.2 吸引外资机构投资的建议 |
5.3 QFII风险防范对策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QFII制度实施的喜与忧(论文参考文献)
- [1]证券市场开放与资产定价效率[D]. 毕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B银行QFII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张文斐. 山东大学, 2020(05)
- [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D]. 孟鹤.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我国会计准则变革对跨国投资的影响研究[D]. 周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QFII持股、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D]. 孙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上市公司QFII持股变动的市场反应研究[D]. 王晖山.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7]我国A股市场QFⅡ持股选择及其影响研究[D]. 张芳忻. 海南大学, 2017(02)
- [8]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波动视角[D]. 郑志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4(03)
- [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D]. 姜楠. 山东大学, 2014(01)
- [1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经济效应对QFII投资的影响[D]. 张蓉. 东华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