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纳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和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王仁宝[1](2021)在《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养殖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病害问题不仅给水产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水产品质量、水环境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深入研究疫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流行规律、感染与致病机理、免疫制剂与宿主作用机制等理论性问题,成为水产养殖健康、绿色发展的需求。本论文分为3个内容,分别开展了Vp 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 AHPND感染的影响,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及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Vp 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力显着升高,抗菌肽(Crusti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着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0.2%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 AHPND卵黄抗体制剂可能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 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2)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WSSV卵黄抗体制剂(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28 d后用投喂病料的方式对实验对虾进行人工感染,测定感染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结果显示:WSSV感染3 d后,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力显着升高,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着降低,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凝集素(Lectin)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0.5%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SOD活力显着升高,ACP和AKP活力显着降低,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WSSV感染14 d后,0.2%免疫组和0.5%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8.89%和87.78%,均显着高于对照组(0.00%),且0.5%免疫组对虾存活率还显着高于0.2%免疫组。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病的进程,延迟对虾的发病和死亡时间,提高同期存活率。研究表明,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可以调节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卵黄抗体抗WS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在生产上使用卵黄抗体防控WSSV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3)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是一种温、热带近海鱼类,具有肉质细腻、饵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2014年,斑石鲷在我国成功实现大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成为有发展潜力的新兴的海水养殖品种。由于斑石鲷规模化养殖的时间尚短,关于其病害情况的报道目前并不多见。2020年3月,国内多个育苗场暴发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事件。本研究对此进行了疾病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组织病理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分离培养、组织原位杂交、病毒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证实斑石鲷鱼苗大规模死亡的原因是罹患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其病原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RGNNV)。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发生时水温为24℃~26℃,盐度为30,p H为8。发病鱼苗为全长5 mm~13 mm的中后期仔鱼和稚鱼。感染仔鱼最早从10日龄开始发病,至25日龄~26日龄期间达到发病高峰,2 d~3 d内的累积死亡率高达90%~100%。病鱼游泳无力、摄食量低或几乎不摄食,部分患病鱼苗在池中呈螺旋状游动,间或有短暂的狂游、乱窜现象。组织病理分析显示,患病鱼苗的脑组织和视网膜网内核层、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坏死,出现广泛的空泡化现象。透射电镜分析显示,患病鱼苗脑、视网膜组织中大量细胞发生坏死,细胞膜破碎,细胞核肿胀;大量直径约25 nm的病毒粒子成晶格状排列,或呈斑块状散布在细胞质中,或与内质网结合,有的病毒粒子还会围绕细胞膜或细胞内生物膜形成“圆环”状结构。将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鲈鱼脑细胞系(LJB),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RT-PCR扩增和测序,将该病毒鉴定为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组织原位杂交分析显示,病毒的RNA1和RNA2均定位于病变区域,病鱼视网膜的内核层和网状层、脑组织的端脑杂交信号均呈强阳性。用RACE技术测定了病毒的RNA1全长序列,长度为3103 nt。基于RNA1和RNA2基因序列,对不同育苗场的多个病毒株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号和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且与分离自厦门的鞍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Dragon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同源性高达99.3%,推测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感染源;3号育苗场的病毒株与1号、2号育苗场的病毒株基因序列有一定的差异,推测其来自于不同的感染源。本研究证实斑石鲷是RGNNV的高度敏感宿主,RGNNV是斑石鲷育苗阶段的重大威胁,应密切注意。
白亚南[2](2021)在《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目前对虾养殖业所面临的分布最广且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WSS,而且WSSV的扩散速度很快,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WSSV检测技术,以期及早发现WSSV的感染,及时净化养殖水体,预防WSS的爆发,降低经济损失。金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等离子共振效应、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表面易修饰等特性。目前利用金纳米颗粒制备金纳米探针,并结合暗场显微镜成像技术对目标检测物的位置和数量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分子成像、生物检测等方面。本论文构建了一种特异性标记WSSV的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技术,用于简便快速地检测样本中的WSSV。本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1)WSSV的增殖纯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SSV方法的建立: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组织冰浴研磨液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纯化的病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其纯度高,病毒囊膜多破裂,只剩下核衣壳结构。根据WSS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含WSSV目的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了 WSSV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中Ct值与质粒拷贝数(X)的关系为Ct=-3.7168X+42.291(X为质粒拷贝数的对数),相关系数R2=0.9991,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通过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纯化的WSSV进行定量检测,测得WSSV的DNA浓度为7.12×107 copies/μL。(2)抗WSSV VP66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本研究将WSSV的核衣壳蛋白VP664基因的一段高度保守序列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上,以E.coli BL21为宿主菌,成功表达并纯化了目的蛋白。随后将该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通过ELISA实验确定其血清效价为1:256000,血清纯化后经Western blot实验证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与WSSV特异性反应。(3)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检测WSSV方法的构建:1)金纳米探针的制备和表征:将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表面修饰protein A的金纳米颗粒(粒径为15 nm)共同孵育后纯化,制备成可特异性结合WSSV的金纳米探针。通过 SDS-PAGE、UV-Vis 吸收光谱、DLS(Dynamic light scattering)及 TEM 分析制备的探针,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成功修饰上了抗体且单分散性良好,每个纳米颗粒表面可以结合约50个抗体分子。2)金纳米探针辅助暗场显微镜检测WSSV:用纯化的WSSV验证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的快检方法。金纳米探针与纯化的WSSV孵育后,在暗场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明亮的金黄色椭圆型结构,而单独的金纳米探针和WSSV在暗场下不可见。TEM观察发现金黄色结构是由于上百个金纳米探针结合于WSSV的核衣壳表面形成的。该计数方法的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度吻合,检测限约为5.7×101 copies/μL,灵敏度比荧光定量PCR方法高10倍。最后,我们也检测了感染WSSV的螯虾组织样本,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定量检测WSSV实际样本的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相近。因此,本研究构建的金纳米探针-暗场显微镜检测WSSV方法,制备探针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也比常用的荧光定量PCR技术高10倍。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检测WSSV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只需要将虾体组织匀浆上清与探针孵育30分钟后通过暗场拍照并用软件自动计数)和灵敏度高的优势,为WSSV的超灵敏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有望服务于基层养殖单位。
郝晨光[3](2020)在《三种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增殖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浓度的总氨氮、亚硝酸盐和pH对注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进行胁迫后,其鳃丝WSSV增殖量、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和肝胰腺的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鳃丝Na+-K+-ATPace活力、胁迫7d累计死亡率的变化,结果如下:一、不同浓度总氨氮(后文简称氨氮)对注射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取活力良好,不携带WSSV病原的克氏原螯虾,实验组螯虾全部采用注射方法进行WSSV攻毒,对照组全部注射相同剂量的PBS缓冲液。两组螯虾放入氨氮浓度分别为0、5、10、15、20mg/L的水体中进行胁迫,水体温度为24.3±0.5℃,溶氧为8.2±0.3mg/L,pH为7.0,于24h、48h、72h取样检测;重复上述操作,中间不取样,统计氨氮胁迫7d后螯虾累计死亡率;实验设计3个平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下,氨氮浓度越高,协迫时间越长,实验组克氏原螯虾鳃丝内WSSV增殖越快(p<0.05);对照组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未出现交叉感染,不携带WSSV。氨氮胁迫下,实验组螯虾前三天未出现死亡情况。从胁迫第4d开始,氨氮浓度越高,螯虾死亡越快,累计死亡率越高(p<0.05),当氨氮浓度为20mg/L的时候,克氏原螯虾一周累计死亡率达到100%;而对照组螯虾在氨氮胁迫下,7d内无死亡情况。氨氮胁迫会抑制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功能,在氨氮胁迫下,实验组克氏原螯虾血清CAT活力、血清T-AOC、肝胰腺SOD活力、肝胰腺CAT活力、肝胰腺T-AOC都受到了显着抑制(p<0.05),克氏原螯虾血清MDA含量、肝胰腺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且氨氮胁浓度越高,胁迫时间越长,抑制效果越显着(p<0.05);对照组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只有高浓度氨氮会使克氏原螯虾血清CAT活力、血清MDA含量、血清T-AOC、肝胰腺T-AOC受到显着抑制(p<0.05)。在氨氮胁迫下,实验组螯虾鳃丝Na+-K+-ATPace活力随着氨氮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到了显着抑制(p<0.05),而对照组螯虾Na+-K+-ATPace活力基本不随氨氮浓度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实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会促进WSSV在虾体内的增殖,抑制携带WSSV的克氏原螯虾正常生命活动,加速克氏原螯虾的死亡。二、不同浓度亚硝酸盐胁迫对注射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实验方法与实验一完全相同,水体温度为24.3±0.5℃,溶氧为8.2±0.3mg/L,pH为7.0,氨氮浓度小于0.001mg/L,将环境因子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2、4、6、8 mg/L,结果表明:亚硝酸盐胁迫下,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的实验组,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克氏原螯虾鳃丝内WSSV增殖越快(p<0.05);低浓度亚硝酸盐胁迫的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的增殖量最少,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对照组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未出现交叉感染,不携带WSSV。在亚硝酸盐胁迫下,实验组螯虾在前3d无死亡,第4d开始出现死亡情况。在亚硝酸盐浓度为6mg/L的时候,螯虾7d累计死亡率最低(p<0.05),亚硝酸盐浓度为8 mg/L的时候,螯虾7d累计死亡率最高(p>0.05);而对照组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一周内无死亡情况。亚硝酸盐能够影响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功能,低浓度亚硝酸盐胁迫能够激发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功能,高浓度下亚硝酸盐会对螯虾抗氧化功能造成损伤。实验组在低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螯虾血清T-AOC、肝胰腺SOD活力、肝胰腺CAT活力、肝胰腺T-AOC都显着上升(p<0.05),血清MDA含量、肝胰腺MDA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当亚硝酸盐浓度为0时,和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这两种情况下,克氏原螯虾血清MDA含量、肝胰腺MDA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腺SOD活力、肝胰腺CAT活力、肝胰腺T-AOC、血清T-AOC受到显着抑制(p<0.05);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克氏原螯虾血清CAT活力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只有在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克氏原螯虾肝胰腺CAT活力会显着下降(p<0.05),其余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在低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克氏原螯虾鳃丝Na+-K+-ATPace活力先上升后降低,最终变化不显着(p>0.05),当亚硝酸盐浓度为0时和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这两种情况下,克氏原螯虾鳃丝Na+-K+-ATPace活力均受到了显着抑制(p<0.05);对照组鳃丝Na+-K+-ATPace活力只有在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受到了显着抑制(p<0.05)。笔者推测,特定的低浓度亚硝酸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功能,抑制WSSV增殖,降低病虾死亡率;高浓度亚硝酸盐会对螯虾机体造成损伤,加速WSSV在螯虾体内增殖,造成病虾死亡率升高。三、不同pH对注射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实验方法与实验一完全相同,水体温度为24.3±0.5℃,溶氧为8.2±0.3mg/L,pH为7.0,氨氮浓度小于0.001mg/L,亚硝酸盐浓度小于0.001mg/L,将环境因子换为不同pH,pH值分别为:8、7、6、5、4。结果表明:在低pH胁迫下,螯虾体内WSSV增殖均显着升高(p<0.05),且酸性水体中,pH值越低,WSSV增殖速率越快;对照组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未出现交叉感染,不携带WSSV。实验组在不同pH胁迫下,pH为8时,克氏原螯虾的鳃丝WSSV增殖加速;酸性水体中,pH越低,胁迫时间越长,累计死亡率越高(p<0.05);而对照组螯虾在低pH以及略高的pH胁迫下,一周内无死亡情况。低pH会对螯虾的抗氧化功能产生影响。实验组在低pH胁迫下,克氏原螯虾血清CAT活力、血清T-AOC、肝胰腺T-AOC、肝胰腺SOD活力受到显着抑制(p<0.05),血清MDA含量、肝胰腺MDA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腺CAT活力显着上升(p<0.05),且pH越低,影响越显着;当pH为8时,实验组克氏原螯虾各项抗氧化酶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只有在pH值在5以下的情况下,血清T-AOC、肝胰腺SOD活力受到显着抑制(p<0.05),肝胰腺T-AOC、肝胰腺中MDA含量显着上升(p>0.05),其余抗氧化酶活力指标没有显着变化(p>0.05)。当水体pH为酸性时,实验组鳃丝Na+-K+-ATPace活力显着降低(p<0.05),其余pH胁迫下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在不同pH胁迫下,只有当pH为5、4的时候,鳃丝Na+-K+-ATPace活力显着降低(p<0.05),其余pH胁迫对螯虾鳃丝Na+-K+-ATPace活力影响不显着(p>0.05)由此可见,水体pH值略高的情况下,感染WSSV的螯虾正常生命活动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pH略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WSSV的增殖,提升了死亡率;酸性水体中,pH值越低,螯虾抗氧化功能受抑制越严重,WSSV增殖越快,死亡率越高。
刘训猛,陈静,袁锐,方苹,刘肖汉[4](2020)在《江苏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以2018年江苏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16SrRNA方法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携带情况。调查结果为:检测阳性样品35份,总检出率16.75%(35/209),其中扣蟹携带率17.81%(13/73),成蟹携带率16.17%(22/136)。在3—10月份中均检出WSSV携带,其中9月份WSSV携带率为5.56%,其他月份WSSV携带率均高于10%。对4个季节(春夏秋冬)检出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蟹源性WSSV检出率与季节相关,其在季节上呈现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春夏秋3个季节与冬季1个季节的对比上。基因聚类分析表明:2018年江苏地区蟹源性WSSV在16SrRNA序列保守区碱基变化较小,同源性较高,与GenBank上下载的3份WSSV序列(美国、孟加拉国、伊朗)同源性也较高。
何琦瑶[5](2019)在《WSSV的分离鉴定及3种结构蛋白对克氏原螯虾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给全世界范围内的虾蟹类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的危害。WSS主要症状表现为头胸甲出现白斑,在临床症状出现10天内感染虾会全部死亡。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台湾地区首次被报道,至今WSS席卷全球,给全世界范围的虾类养殖业带来了无法预计的损失。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虾类发病后没有特效药物可以进行有效控制,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本试验从湖北潜江自然发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分离到WSSV,并克隆相关结构蛋白VP28、VP24、VP466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对克氏原螯虾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以细胞核肿大,细胞坏死为特征的病理学变化;PCR检测结果显示,患病克氏原螯虾WSSV阳性检出率为56%;检测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EG3株(KR083866.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人工感染螯虾的累积死亡率为100%,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同的症状。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病虾为WSSV阳性。本研究对湖北潜江地区自然发病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鉴定出导致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是WSSV。VP24,VP28,VP466蛋白含量在WSSV均较高,为主要的抗原蛋白,是作为WSSV免疫防治研究的重要候选蛋白。WSSV的DNA分子为双链环状,依照Genbank上公布的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将目的基因与T载连接,再连接pEGFP-N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重组质粒。按照50μg/尾螯剂量,在螯虾腹部肌肉进行注射免疫,并设置pEGFP-N1组和PBS组。重组质粒pEGFP-N1-VP24、pEGFP-N1-VP28、pEGFP-N1-VP466免疫螯虾后12d,在螯虾肌肉、肝胰腺、鳃、肠、胃组织中均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表明各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广泛分布在螯虾各组织中。且转染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能在FHM中进行表达。免疫后7d以10-3.1.mL-1种毒液按0.1ml/尾的剂量于螯虾腹节肌肉进行注射攻毒,pEGFP-N1-VP24组、pEGFP-N1-VP28组、pEGFP-N1-VP466组的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31.57%、42.11%、26.32%。于免疫后0h、48h、72h、168h、336h采集各组螯虾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检测螯虾非特异性免疫指标。pEGFP-N1-VP28组、pEGFP-N1-VP24组、pEGFP-N1-VP466组螯虾体内SOD活力在免疫48h后开始升高,72h体内SOD活性达到最高。各质粒组螯虾体内PO活力在72h和168h体内活性均较高,与对照组螯虾体内PO活性值有显着性差异。pEGFP-N1-VP28组螯虾在48h至336h,体内POD活性均较高与对照组螯虾体内POD活性值有显着性差异。结合攻毒实验的免疫保护率结果及SOD、PO、POD的变化情况显示WSSV相关结构蛋白VP24、VP28、VP466基因构建的质粒能提升螯虾非特异免疫水平,且能降低克氏原螯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
唐扬,孟小菲,沈瑞福,黄永春[6](2018)在《凡纳滨对虾家系选育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俗称南美白对虾,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1]。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环境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着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高产量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1988年引入我国后在南方沿海地区养殖,随后逐渐发展到北方沿海及部分内陆省份,其养殖产量已占我国养殖对虾年产量的
李青彬[7](2018)在《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活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活体检测方法,然后对湖北省七个主要养殖区域的克氏原螯虾群体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最后,比较了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克氏原螯虾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克氏原螯虾活体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方法的建立本实验通过设计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比较克氏原螯虾触角、螯肢、游泳足、附肢、尾扇等不同取样组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出一种适用于克氏原螯虾遗传育种的活体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到白斑综合征病毒,并且在不影响检测结果的前提下,选取附肢组织作为取样组织可以将取样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对克氏原螯虾的存活影响最小。2.湖北省不同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情况调查本实验在2015年10月2017年8月间主要通过临床调查、采集克氏原螯虾样本等方式对湖北省七个养殖地区的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等主要养殖地区与洪湖市新堤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中,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比率均为65%以上;湖北省鄂州市、随州市和洪湖市螺山镇的克氏原螯虾群体中,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比率均为40%左右;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9.6%,61.5%,40.2%。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样品中检测到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特征序列发生碱基A/T的突变。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可以发现,发生碱基A/T突变的白斑综合征病毒与NCBI上17个已公布的白斑综合征病毒地区亚种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而未发生A/T碱基突变的白斑综合征病毒与澳大利亚株(MF161441)、孟加拉株(KJ719075)亲缘关系更近。3.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个体与正常个体的血清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比较本实验分别以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为指标,比较了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个体与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个体血清中四种酶的活性差异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存活情况。结果发现,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的克氏原螯虾个体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值高于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两组间有显着的差异(P<0.05);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的克氏原螯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均值低于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两组间有显着的差异(P<0.05);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的克氏原螯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均值都低于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但是两组间两种酶的活性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携带白综合征病毒组的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小于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推测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中克氏原螯虾体内可能有氧化胁迫反应,导致血清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发生一定程度的显着变化。而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在病毒感染后没有显着性变化。
陈辉辉[8](2017)在《复方中草药和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免疫酶及抗WSSV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和姜黄素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免疫酶活性以及抗白斑综合征能力的影响,实验实验周期为28 d。结果如下:1.复方中草药可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其中0.8%和1.2%添加组效果最佳(p<0.05);与对照组相比FCR则显着下降(p<0.05)。对虾肝胰腺消化酶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高酶活性组逐渐由高添加量向低添加量移动,其中以0.8%和1.2%添加组效果最佳,差异显着(p<0.05)。复方中草药能促进对虾生长、消化,提高免疫能力,其中以添加0.8%和1.2%效果最佳。2.经WSSV胁迫后,凡纳滨对虾T-SOD、AKP、ACP、GOT于096 h的酶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2448 h达到高峰期。感染192 h时0.8%添加组对虾存活率最高(33.33%),50%死亡时间最长(150.50±48.88 h,),1.2%添加组次之(感染192 h时存活率为21.33%,50%死亡时间为127.09±28.10 h)。复方中草药能提高对虾免疫性能和抗WSSV能力,其中0.8%和1.2%添加量效果最佳。3.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均有显着提高,第28 d实验组对虾的全长、体质量、WGR、SGR、FCR、FR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0.03%、0.04%添加组表现较佳,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消化酶活(淀粉酶,脂肪酶)性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第7 d酶活性较高。其中0.03%添加组于07 d酶活性较高,0.04%添加组于1428 d酶活性较高,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实验对虾蛋白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对虾。对虾T-AOC、ACP活性于第7 d较高,之后略有下降,其中0.04%添加组于1428 d T-AOC活性最高,与其各组差异显着(p<0.05);T-SOD于2128 d酶活性较高,0.04%添加组T-SOD活性最佳,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养殖初期(17 d),对虾GPT和GOT活性,添加量较小的组(0.02%、0.03%)转氨酶活性较高,至养殖后期(1528 d),添加量较高的组(0.04%)转氨酶活性较高。AKP则表现为17 d添加量较高的组(0.05%)酶活性较高,之后酶活性较高的组逐渐往添加量低的组移动,2128 d 0.04%添加组酶活性最高,0.03%添加组次之。饲料中添加姜黄素能够促进对虾生长、提高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本实验条件下姜黄素最适添加量为0.03%和0.04%。4.饲喂添加姜黄素饲料28 d后进行WSSV胁迫,对虾免疫相关因子T-AOC、T-SOD、AKP、ACP、GPT、GO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48 h达到最佳,并且0.04%添加组酶活性最佳,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此外,对虾经WSSV感染后MDA含量逐渐升高,对照组MDA浓度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0.04%添加组MDA浓度较低。经WSSV胁迫后实验组对虾出现不同的死亡高峰时间和峰值,其中对照组出现两个高峰,其第一高峰的时间出现最早,峰值也最大,192 h后死亡率为100%;各实验组均有部分成活。0.04%添加组第一尾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 h左右,50%死亡时间最长(113.333±11.547 h),实验过程中死亡下降的趋势最慢、出现死亡高峰的时间最迟(120 h),峰值也较低,192 h后存活率最高(14.667±6.110%);0.03%添加组次之。姜黄素有助于提高对虾免疫和抗WSSV的能力,其中本实验条件下最适添加量为0.04%。
景亚运[9](2016)在《HD-3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影响和抗WSSV感染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研究深入,在病原分子基因水平、感染传播和对虾免疫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防控技术上未能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本实验旨在调查了解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检出率和发病情况,应用前期筛选的抗WSSV专用中草药HD-3进行感染临床试验,通过统计分析对虾死亡率和对虾免疫酶活数据,结合荧光定量PCR、组织病理学检测和超微病理学检测,确定投喂中草药的最佳预防方案,并开展中试试验检验生产疗效。1.在2014年7月-2015年12月,对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浙江五省份,杨家泊、滨州、潍坊、胶南等环黄渤海凡纳滨对虾主产区,共采集29批次样品。每个养殖场样品定义为同一批次,进行WSSV病原携带率和养殖工艺调查。通过DNA提取,利用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凡纳滨对虾的WSSV阳性率。结果显示,在北方凡纳滨对虾主要产区通过套式PCR方法,WSSV阳性检出率高达72.4%;通过荧光定量方法,WSSV检出率达86.2%。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敏感度在101copies/mg优于套式PCR。传统土塘养殖工艺凡纳滨对虾WSSV检出率和感染程度高于大棚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模式。2.基础饲料添加3%HD-3复方中草药做药饵,每天2次投喂量占对虾体重5%,水体温度2528℃,盐度1820‰,溶解氧6.5mg/L以上。投喂1d、4d、7d、10d、13d、16d和19d药饵后进行口服WSSV毒饵感染方式攻毒,统计对虾症状表现和死亡率,测定对虾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四种免疫因子。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HD-3中草药,可以起到保护对虾的作用,预防13d、16d和19d在试验结束后仍有存活对虾,其中实验组16d获得最高的免疫保护率,达到36.7±3.3%,存活者健康与空白对照组对虾无异。服用HD-3 10d以后,可以显着提高对虾PO、SO D和AKP活力(P<0.05),缓慢提升ACP活力(P>0.05)。攻毒后服用较长时间中草药的实验组对虾,PO、SOD、AKP和ACP活力可以获得更持久的免疫活性。3.通过荧光定量对阳性对照组和各实验组不同感染时期凡纳滨对虾腮组织内病毒进行定量分析,显示随着服用中草药时间的延长,对虾体内病毒增长幅度和最大峰值总体上低于阳性对照组。在感染72h后,阳性对照组病毒含量达到106 copies/mg峰值时,服用中草药10d以后实验组病毒含量显着小于阳性对照组(P<0.05),仍在104 copies/mg数量级。而存活对虾体内病毒含量整体较低,处于103 copies/mg数量级以下。通过组织病理观察统计细胞核肿大程度(SOI),发现SOI与WSSV感染程度成正比,在腮组织和胃组织内,实验组10d-19d在感染后SOI整体上低于阳性对照组,表现出良好的保护率。并且攻毒后存活对虾SOI大多处于中度感染以下。在超微组织病理分析中,阳性对照组中,腮、胃和甲壳下表皮中受WSSV感染细胞数目和完整WSSV病毒含量明显多于用药组的存活对虾。在用药组中对虾病毒形态多表现为大多数细胞完整,有稀疏、少量的病毒粒子存在,囊膜和核衣壳组装多数不完整,亚细胞器诸如线粒体、内质网等较清晰完整。超微电镜观察结果与荧光定量和SOI结果相符,推测该中草药HD-3对阻断WSSV侵染和细胞内增殖有显着效果。4.将抗WSSV中草药HD-3在WSSV阳性检出的对虾养殖场进行中试试验,试验周期28天。经过整个养殖周期,对虾没有爆发白斑综合征,由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抗WSSV中草药实验组显着提高了对虾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添加中草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免疫活力,尤其在高温期,PO和ACP显着高于对照组。通过定量PCR,显示中草药对WSSV有减缓增殖的趋势。
丁晶[10](2013)在《以枯草芽孢杆菌递呈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对凡纳对虾抗病毒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传染性强、宿主范围广、致死率高,是我国及世界对虾养殖业发生爆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严重制约着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成功构建了表达WSSV囊膜蛋白-VP28的重组工程菌(B.subtilis-VP28),并研究发现了该菌株能显着提高攻毒后的中国对虾和螫虾存活率并且能特异性保护机体抗WSSV感染,但此免疫保护机制还不甚清楚。本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口服重组菌株B. subtilis-VP28免疫凡纳对虾,研究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抗WSSV感染的保护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克隆分析与对虾适应性免疫相关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Dscamn可变区序列,从Dscam识别与细胞吞噬途径探讨重组菌B.subtilis-WP28诱导对虾特异性抗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重组菌株B.subtilis-WP28对凡纳对虾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以芽孢重组菌B.subtilis-VP28作为免疫原口服免疫凡纳对虾,并以B.subtilis和正常健康对虾作为对照,进行攻毒实验,并取对虾血清检测抗菌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另外取对虾血细胞抽提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oll样受体、溶菌酶、血蓝蛋白和Dscam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B.subtilis-VP28能显着提高凡纳对虾血清各免疫因子的活性,说明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显着的增强作用。此外,B.subtilis-VP28还能显着提高Toll样受体、溶菌酶、血蓝蛋白和Dscam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揭示B.subtilis-VP28能够介导凡纳对虾机体启动免疫应答反应并释放免疫因子2.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血淋巴细胞特异性吞噬的影响将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的芽孢形式和海藻多糖口服投喂免疫凡纳对虾28d,并以B.sub til is和正常健康组作对照,分别在免疫4d、7d、14d、28d后,检测不同试验组凡纳对虾血细胞吞噬活性。另外分别在免疫4d、14d、28d后,差异分析各试验组血.细胞对不同抗原(WSSV和弧菌)的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免疫不同时间内,B.subtil is-VP28均能显着提高凡纳对虾血细胞吞噬WSSV功能,从而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此外,在不同免疫时间内B.subti/is-VP28能显着提高血细胞对WSSV的吞噬(与其对弧菌的吞噬能力相比);而B.sub til is组和海藻多糖组的对虾血细胞对吞噬WSSV和弧菌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B.subti/is-VP28具有诱导凡纳对虾血细胞特异性吞噬WSSV的作用,揭示B.subtilis-VP28可通过引发凡纳对虾血细胞特异性吞噬作用介导机体的特异性抗病毒感染。3.凡纳对虾Dscam选择性剪接外显子位点鉴别及可变区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公布的凡纳对虾Dscam (LvDscam)的cDNA序列,分别以该基因的免疫球蛋白区和粘连蛋白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后,由多重序列比对得知:LvDscam存在3个选择性剪接外显子,分别位于Ig2-N (126-177aa)、Ig3-N (228-268aa)和整个Ig7区(603-698aa)。正常情况下LvDscam可通过RNA选择性剪接机制产生3个Ig2-N区变构体、4个Ig3-N区变构体和2个Ig7区变构体,说明LvDscam具有分子多样性。另外,由系统发育树分析可知:LvDscam在系统发育树的无脊椎动物分枝上占据一个单独的进化亚单位分枝,预示着LvDscam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无脊椎动物Dscam蛋白。4.差异分析不同免疫原刺激凡纳对虾Dscam特异性变构体库的特征口服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和海藻多糖免疫凡纳对虾28d,并以B. subtilis和正常健康组作对照,根据LvDscam可变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LvDscam可变区片段,并随机选取15个克隆子送至测序。由多重序列比对得知:B.sub(ilis-VP28、B.subtilis、海藻多糖共引发LvDscam产生13个Ig2-N区变构体,15个Ig3-N区变构体和11个Ig7区变构体,预测可编码2145(13×15×11=2145)种LvDscam选择性剪接变构体,由此可说明LvDscam具有丰富的分子多样性。通过组间LvDscam变构体多重序列比对,LvDscam能形成免疫原特异性变构体库。其中,B.subtilis-VP28还能引发LvDscam分别产生一个新型Ig2-N变构体模式和一个新型Ig3-N变构体模式,推测B.sublilis-VP28特异性的LvDscam变构体库可介导B.subtilis-VP28引发机体的特异性抗WSSV感染。
二、凡纳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和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凡纳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和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1.1 卵黄抗体的产生 |
1.1.2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卵黄抗体的作用机理 |
1.1.4 卵黄抗体在水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2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白斑综合征研究进展 |
1.3 斑石鲷及其病害研究进展 |
1.3.1 斑石鲷养殖背景 |
1.3.2 斑石鲷疾病研究进展 |
1.4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 |
1.4.1 NNV概述 |
1.4.2 NNV易感宿主 |
1.4.3 NNV国内研究进展 |
1.4.4 NNV的诊断方法 |
第2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和抗Vp_(AHPND)感染效果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凡纳滨对虾及其养殖管理 |
2.1.2 对虾饲料及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 |
2.1.3 Vp_(AHPND)卵黄抗体免疫实验 |
2.1.4 对虾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5 肝胰腺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6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2.1.7 总RNA的提取 |
2.1.8 cDNA的合成 |
2.1.9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2.1.10 Vp_(AHPND)菌株及感染实验 |
2.1.11 病理切片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1.12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2 结果 |
2.2.1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
2.2.2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2.2.3 Vp_(AHPND)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2.2.4 Vp_(AHPND)浸泡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2.2.5 组织病理分析和致病菌毒力基因检测 |
2.3 讨论 |
第3章 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效果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及分组与养殖管理 |
3.1.3 人工感染实验 |
3.1.4 肝胰腺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3.1.5 肝胰腺免疫酶活力测定 |
3.1.6 总RNA的提取 |
3.1.7 cDNA的合成 |
3.1.8 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
3.1.9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 |
3.2.1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
3.2.2 WSSV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3 WSSV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 |
3.3 讨论 |
第4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病的发现与疾病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疾病现场调查及临床症状检查 |
4.2.2 细菌分离和寄生虫检测结果 |
4.2.3 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
4.2.4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2.5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
4.2.6 病毒分离与细胞感染结果 |
4.2.7 RT-qPCR检测 |
4.3 讨论 |
第5章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及保存 |
5.1.2 总RNA的提取 |
5.1.3 病毒RNA中间片段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5.1.4 RACE获取病毒RNA1末端序列 |
5.1.5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2 结果 |
5.2.1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和RNA2中间核心片段的克隆 |
5.2.2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RNA1全长序列的测定 |
5.2.3 斑石鲷神经坏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背景 |
1.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命名及分类地位 |
1.2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形态结构 |
1.3 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 |
1.5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方法 |
1.6 对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方法 |
2.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2.1 纳米材料概述 |
2.2 金纳米材料的性质 |
2.3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3. 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技术检测病原体的应用 |
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方法的建立 |
1.材料 |
1.1 病毒毒株、质粒、菌株及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WSSV的感染和增殖 |
2.2 PCR检测WSSV |
2.3 WSSV的纯化 |
2.4 透射电镜观察WSSV |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SSV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 |
3.1 PCR检测克氏原螯虾的WSSV感染情况 |
3.2 透射电镜观察WSSV |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WSSV |
4. 讨论 |
第二章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VP66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1. 材料 |
1.1 质粒、菌株及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重组蛋白VP664的制备 |
2.2 动物免疫 |
2.3 效价测定 |
2.4 抗体纯化 |
2.5 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3. 结果 |
3.1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3.2 重组蛋白的纯化 |
3.3 血清的效价测定 |
3.4 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4.讨论 |
第三章 金纳米探针-暗场显微镜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方法的构建 |
1. 材料 |
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金纳米探针的制备 |
2.2 在暗场下观察探针结合WSSV样品 |
2.3 WSSV实际样品的检测 |
3.结果 |
3.1 金纳米探针的表征 |
3.2 暗场显微镜观察探针捕获WSSV |
3.3 透射电镜观察探针标记WSSV的特异性 |
3.4 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定量检测WSSV的灵敏度测定 |
3.5 WSSV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目录 |
致谢 |
(3)三种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增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克氏原螯虾及其养殖现状 |
1.2 白斑综合征病毒 |
1.2.1 白斑综合征 |
1.2.2 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方法 |
1.3 养殖虾类相关免疫指标及其功能 |
1.3.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1.3.2 过氧化氢酶 |
1.3.3 丙二醛 |
1.3.4 总抗氧化能力 |
1.3.5 鳃丝Na~+-K~+-ATPace |
1.4 经济虾类养殖中的关键性环境因素 |
1.4.1 溶氧 |
1.4.2 温度 |
1.4.3 氨氮 |
1.4.4 亚硝酸盐 |
1.4.5 pH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2 技术路线图 |
2 氨氮对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增殖以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相关指标测定 |
2.1.5 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克氏原螫虾在氨氮胁迫下WSSV的增殖变化 |
2.2.2 感染WSSV克氏原螫虾在氨氮胁迫下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2.2.3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血清MDA变化 |
2.2.4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2.2.5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2.2.6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肝胰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2.2.7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变化 |
2.2.8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2.2.9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鳃丝Na+-K+-ATPace变化 |
2.2.10 克氏原螯虾在氨氮胁迫下一周累计死亡率 |
2.3 讨论 |
2.3.1 氨氮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2.3.2 氨氮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鳃丝Na+-K+-ATPace活力的影响 |
2.3.3 氨氮胁迫对WSSV在克氏原螯鳃内增殖的影响 |
2.3.4 氨氮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死亡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亚硝酸盐对克氏原螯虾WSSV增殖以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WSSV的增殖变化 |
3.2.2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3.2.3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
3.2.4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3.2.5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3.2.6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3.2.7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变化 |
3.2.8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过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3.2.9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亚硝酸盐胁迫下鳃丝钠钾ATPace变化 |
3.2.10 克氏原螫虾在氨氮胁迫下一周累计死亡率 |
3.3 讨论 |
3.3.1 亚硝酸盐胁迫对WSSV在克氏原螯体内增殖的影响 |
3.3.2 亚硝酸盐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3 亚硝酸盐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鳃丝Na+-K+-ATPace活力的影响 |
3.3.4 亚硝酸盐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死亡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4 不同pH对克氏原螯虾WSSV增殖以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WSSV的增殖变化 |
4.2.2 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血清过氧化氢酶变化 |
4.2.3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血清丙二醛含量变化 |
4.2.4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4.2.5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 |
4.2.6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肝胰腺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4.2.7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肝胰腺丙二醛含量变化 |
4.2.8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肝胰腺过总抗氧化能力变化 |
4.2.9 感染WSSV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鳃丝钠钾ATPace变化 |
4.2.10 克氏原螯虾在不同pH胁迫下一周累计死亡率 |
4.3 讨论 |
4.3.1 不同pH胁迫对WSSV在克氏原螯鳃内增殖的影响 |
4.3.2 不同pH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4.3.3 不同pH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抗鳃丝Na~+-K~+-ATPace活力的影响 |
4.3.4 不同pH胁迫对携带WSSV克氏原螯虾死亡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4)江苏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2.2 病原DNA提取和PCR扩增 |
1.2.3 序列及聚类分析 |
1.2.4 流行病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品采集分布情况与蟹源WSSV检测结果 |
2.2 蟹源性WSSV检测结果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5)WSSV的分离鉴定及3种结构蛋白对克氏原螯虾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WSSV的概况 |
1.1 WSSV的发现及命名 |
1.2 WSSV的形态学特性 |
1.3 WSSV的基因组及结构蛋白 |
1.4 WSSV感染症状及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
1.5 WSSV的宿主 |
2 克氏原螯虾WSSV免疫防治研究 |
2.1 克氏原螯虾的概况 |
2.2 克氏原螯虾的免疫系统 |
2.2.1 早期甲壳动物免疫系统研究 |
2.2.2 甲壳动物的免疫致敏反应 |
2.3 甲壳类动物的免疫预防 |
2.4 甲壳类动物的免疫预防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病毒增殖培养 |
1 材料 |
1.1 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 |
2.2 组织切片制备 |
2.3 毒株PCR检测 |
2.3.1 引物设计 |
2.3.2 DNA提取 |
2.3.3 PCR扩增及产物的序列分析 |
2.4 回归实验 |
2.5 WSSV的增殖培养 |
2.5.1 螯虾注射对照实验死亡率 |
2.5.2 病毒在鱼类细胞的增殖培养 |
2.5.3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培养及回归实验 |
3 结果 |
3.1 临床症状剖解 |
3.2 患病克氏原螯虾的病理组织观察 |
3.3 PCR检测结果及系统发育树 |
3.4 回归实验结果 |
3.5 病毒的增殖培养结果 |
3.4.1 克氏原螯虾注射对照实验死亡率 |
3.4.2 病毒在FHM中的增殖培养 |
3.4.4 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培养及人工感染实验 |
4 讨论 |
第三章 白斑病毒VP24,VP28,VP466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1 材料 |
1.1 毒株与载体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目的基因获取 |
2.1.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2 组织DNA的提取 |
2.1.3 VP24,VP28,VP466 目的基因的扩增 |
2.1.4 PCR产物回收纯化 |
2.2 pMD19-T-VP24,VP28,VP466 质粒的构建 |
2.2.1 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9-T载体 |
2.2.2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2.3 pMD19-T-VP24,VP28,VP466 质粒的鉴定 |
2.3 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的构建 |
2.3.1 pMD19-T-VP24,VP28,VP466 双酶切和纯化 |
2.3.2 pEGFP-N1 质粒的制备和酶切 |
2.3.3 目的片段与pEGFP-N1 的连接转化 |
2.3.4 pEGFP-N1-VP24,VP28,VP466质粒的鉴定 |
3 结果 |
3.1 VP24,VP28,VP466 基因的DNA扩增与鉴定 |
3.2 重组质粒pMD19-T-VP24,VP28,VP466 的构建与鉴定 |
3.3 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的构建与鉴定 |
3.4 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的浓度测定 |
4 讨论 |
第四章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实验及非特异指标检测 |
1 材料 |
1.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与载体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数据处理 |
1.5 培养基 |
1.6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重组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的大量提取 |
2.2 重组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免疫克氏原螯虾及攻毒实验 |
2.2.1 实验分组 |
2.2.2 重组质粒免疫后克氏原螯虾体内检测 |
2.2.3 pEGFP-N1-VP24,VP28,VP466 重组质粒的转染 |
2.2.4 WSSV攻毒液最佳浓度的确定及制备 |
2.2.5 WSSV攻毒实验及免疫保护率 |
2.2.6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检测结果 |
3 结果 |
3.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克氏原螯虾后体内检测结果 |
3.2 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VP24,VP28,VP466 在鱼类细胞(FHM)中的表达 |
3.3 WSSV攻毒液最佳浓度的确定及制备 |
3.4 攻毒实验免疫保护率结果 |
3.5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检测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6)凡纳滨对虾家系选育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家系选育的方法 |
1.1 个体选择 |
1.2 家系选择 |
1.3 家系内选择 |
1.4 复合选择 |
2 家系选育在凡纳滨对虾育种中的应用 |
2.1 生长性状为目的的家系选育 |
2.2 抗逆性状为目的的家系选育 |
2.2.1 抗盐、抗淡水家系的培育 |
2.2.2 抗低氧家系的培育 |
2.2.3 抗氨氮家系的培育 |
2.3 抗病性状为目的的家系选育 |
2.3.1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家系选育 |
2.3.2 抗桃拉病毒家系选育 |
3 辅助凡纳滨对虾家系建立的遗传性分析 |
4 国内应用家系选育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 |
5 展望 |
(7)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活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克氏原螯虾 |
1.2 白斑综合症病毒 |
1.2.1 白斑综合征 |
1.2.2 白斑综合征病毒 |
1.2.3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病理症状 |
1.2.4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技术 |
1.2.5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传播途径 |
1.2.6 白斑综合征病毒近几年的流行情况 |
1.3 虾类血清中免疫相关的酶 |
1.3.1 过氧化氢酶 |
1.3.2 超氧化物歧化酶 |
1.3.3 碱性磷酸酶 |
1.3.4 酸性磷酸酶 |
1.3.5 酚氧化物酶 |
1.3.6 溶菌酶 |
1.3.7 血清中其他免疫相关酶类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活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毒株 |
1.2 临床样本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白斑综合征病毒DNA的提取 |
2.3 DNA质量的检测 |
2.4 白斑综合征病毒DNA提取液的PCR反应体系 |
2.5 退火温度的优化 |
2.6 PCR反应中引物浓度的优化 |
2.7 灵敏性试验 |
2.8 优化后的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方法的临床验证 |
2.9 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活体检测的不同取样组织比较 |
3.实验结果 |
3.1 白斑综合征毒株DNA提取质量的鉴定 |
3.2 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3.3 优化后的白斑综合征病毒PCR检测方法的临床验证 |
3.4 克氏原螯虾活体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取样组织的确定 |
3.5 不同取样组织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的影响 |
4.讨论 |
第三章 湖北省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
1实验材料 |
1.1 调查的时间、地点和调查的样本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调查 |
2.2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诊断 |
2.3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流行调查 |
2.4 白斑综合征病毒特征片段的序列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调查 |
3.2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诊断结果 |
3.3 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流行调查 |
3.4 白斑综合征病毒特征序列与Genbank已知序列的比对分析 |
4.讨论 |
第四章 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及部分免疫酶活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血清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 免疫相关酶的活性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和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组的存活情况 |
3.2 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对克氏原螯虾部分免疫酶活的影响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复方中草药和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免疫酶及抗WSSV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引言 |
1.1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征及我国养殖现状 |
1.1.1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特征 |
1.1.2 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
1.2 中草药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
1.2.1 中草药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 |
1.2.2 中草药应在虾类中的研究进展 |
1.3 姜黄素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
1.3.1 姜黄素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
1.3.2 姜黄素在水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2.2.2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
2.2.3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4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消化酶分析 |
2.3.2 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因子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胁迫下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酶液制备与测定 |
3.1.4 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经WSSV胁迫后的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2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经WSSV感染后成活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经WSSV感染后凡纳滨对虾免疫酶的分析 |
3.3.2 感染WSSV后凡纳滨对虾死亡规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
4.1.3 生长检测与取样 |
4.1.4 样品制备与检测 |
4.1.5 生长指标的计算 |
4.1.6 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4.2.2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3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分析 |
4.3.2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消化酶活性的分析 |
4.3.3 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因子活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白斑综合征病毒胁迫下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与日常管理 |
5.1.3 生长检测与取样 |
5.1.4 样品制备与检测 |
5.1.5 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经WSSV胁迫后的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5.2.2 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经WSSV胁迫后成活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凡纳滨对虾经WSSV胁迫后的免疫相关指标分析 |
5.3.2 对凡纳滨对虾经WSSV胁迫后成活率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研究情况 |
(9)HD-3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影响和抗WSSV感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
1.2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研究进展 |
1.2.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形态结构 |
1.2.2 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病症及检测方法 |
1.2.3 WSSV检测方法 |
1.2.4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宿主及传播途径 |
1.2.5 WSSV侵染过程 |
1.3 对虾免疫研究进展 |
1.3.1 物理防御 |
1.3.2 细胞免疫 |
1.3.3 体液免疫 |
1.3.4 对虾抗病毒免疫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WSSV防治的研究进展 |
1.4.1 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
1.4.2 消毒剂使用 |
1.4.3 养殖环境的改善 |
1.4.4 分子水平防治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环黄渤海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初步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对虾WSSV阳性检测 |
2.2.2 WSSV感染调查及养殖工艺调查统计 |
2.2.3 标准品的构建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重复性实验 |
2.3 讨论 |
第三章 HD-3 中草药对养殖凡纳滨对虾免疫酶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养殖用水 |
3.1.2 药饵的制备 |
3.1.3 毒饵的制备 |
3.1.4 实验设计 |
3.1.5 人工感染方法 |
3.1.6 凡纳滨对虾免疫因子测定方法 |
3.1.7 攻毒后对虾阳性检测 |
3.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人工感染的结果 |
3.2.2 感染对虾的症状 |
3.2.3 抗WSSV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3.2.4 抗WSSV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HD-3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防治效果 |
3.3.2 HD-3 复方中草药对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3 中草药对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
第四章 HD-3 复方中草药阻断WSSV感染病理分析 |
4.1 实验方法 |
4.1.1 凡纳滨对虾组织内病毒数量变化 |
4.1.2 组织病理切片 |
4.1.3 超微病理切片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病毒粒子数量变化 |
4.2.2 组织病理感染程度分析 |
4.2.3 超微病理切片 |
4.3 讨论 |
4.3.1 HD-3 复方中草药对病毒增殖作用 |
4.3.2 HD-3 复方中草药对对虾机体组织保护 |
第五章 HD-3 复方中草药的生产性验证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对虾生长参数测定 |
5.2.2 HD-3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 |
5.2.3 凡纳滨对虾WSSV携带量的变化 |
5.3 讨论 |
5.3.1 HD-3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5.3.2 HD-3 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5.3.3 HD-3 复方中草药对对虾白斑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以枯草芽孢杆菌递呈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对凡纳对虾抗病毒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研究现状 |
1.1.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基本特征 |
1.1.2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功能基因研究 |
1.1.3 基于VP28蛋白的抗WSSV免疫防治研究 |
1.2 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先天性免疫系统 |
1.2.2 适应性免疫系统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对虾 |
2.1.2 实验菌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芽孢工程菌B.subtilis-VP28制备及纯化 |
2.2.2 实验虾料制备 |
2.2.3 口服免疫实验 |
2.2.4 攻毒实验 |
2.2.5 WSSV的PCR检测 |
2.2.6 血清免疫指标的测定 |
2.2.7 数据处理 |
2.2.8 免疫基因的荧光定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的抗WSSV保护效果 |
2.3.2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2.3.3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免疫基因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抗WSSV感染的保护效果 |
2.4.2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
2.4.3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章 重组菌株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血淋巴细胞特异性吞噬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病毒和菌种 |
3.1.2 实验对虾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1.5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虾料制备 |
3.2.2 口服免疫实验 |
3.2.3 对虾血细胞的分离 |
3.2.4 抗原荧光标记 |
3.2.5 细胞吞噬实验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B.subtilis-VP28对血细胞吞噬WSSV的影响 |
3.3.2 B.subtilis-VP28引发的血细胞特异性吞噬WSSV的分析 |
3.4 讨论 |
3.4.1 B.subtilis-VP28对凡纳对虾血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3.4.2 B.subtilis-VP28引发凡纳对虾血细胞特异性吞噬WSSV的研究 |
第4章 凡纳对虾Dscam选择性剪接外显子位点及可变区序列分析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对虾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主要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对虾血细胞总RNA的抽提及检测 |
4.2.2 cDNA的合成和检测 |
4.2.3 目的片段的获取 |
4.2.4 DNA 5’末端磷酸化 |
4.2.5 目的片段的克隆 |
4.2.6 阳性克隆子测序 |
4.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RNA的提取 |
4.3.2 基因组DNA污染检测 |
4.3.3 目的片段PCR扩增 |
4.3.4 菌液PCR验证 |
4.3.5 LvDscam选择性外显子位点鉴别 |
4.3.6 LvDscam可变区序列分析 |
4.3.7 LvDscam系统进化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差异分析不同免疫原刺激凡纳对虾Dscam特异性变构体库的特征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对虾 |
5.1.2 实验菌株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虾料制备 |
5.2.2 口服免疫实验 |
5.2.3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5.2.4 cDNA的合成和检测 |
5.2.5 目的片段的获取 |
5.2.6 DNA 5’末端磷酸化 |
5.2.7 目的片段的克隆 |
5.2.8 阳性克隆子测序 |
5.2.9 测序结果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5.3.2 不同免疫刺激下LvDscam分子多样性分析 |
5.3.3 B.subtilis-VP28引发的LvDscam特异性变构体可变区特征分析 |
5.4 讨论 |
第6章 总结、创新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凡纳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检测和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抗病效果的影响与斑石鲷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研究[D]. 王仁宝.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金纳米探针结合暗场显微镜快速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D]. 白亚南. 扬州大学, 2021(02)
- [3]三种环境因子对克氏原螯虾体内WSSV增殖的影响[D]. 郝晨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江苏地区养殖中华绒螯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流行病学调查[J]. 刘训猛,陈静,袁锐,方苹,刘肖汉.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WSSV的分离鉴定及3种结构蛋白对克氏原螯虾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D]. 何琦瑶.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凡纳滨对虾家系选育的研究与应用[J]. 唐扬,孟小菲,沈瑞福,黄永春. 水产科学, 2018(04)
- [7]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活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D]. 李青彬.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8]复方中草药和姜黄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免疫酶及抗WSSV性能的影响[D]. 陈辉辉. 集美大学, 2017(01)
- [9]HD-3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影响和抗WSSV感染分析[D]. 景亚运. 大连海洋大学, 2016(12)
- [10]以枯草芽孢杆菌递呈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对凡纳对虾抗病毒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D]. 丁晶.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