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轻人心肌梗死正常冠脉综合征4例并文献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周媛婕[1](2020)在《川崎病诊断模型及肠道微生物指纹作用的探索与研究》文中提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以急性发热为特征的全身血管性炎症病变,早期准确诊断后及时予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现有指南,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较难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相鉴别,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迟。因此,改进和完善iKD的诊断标准和评估体系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随着数据挖掘和处理方法的进展,决策树、Logistic回归等模型越来越多地用于疾病诊断模型中,如何选择iKD合适的诊断模型值得探讨。此外,iKD与完全性川崎病(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c KD)发病机制的差异仍未清楚,而肠道菌群改变作为KD的重要因素,是否参与iKD与c KD的发生与转归以及是否可以作为微生物指纹特征性进行鉴别诊断有待探索和研究。目的:(1)建立cKD的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临床诊断模型;(2)在iKD中验证和评估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的效能;(3)分析c KD与iKD肠道菌群的特征谱,探索其作为微生物指纹鉴别诊断iK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共计200例,分为c KD组(51例)、iKD组(54例)和感染性发热组(IF)(95例)。以c KD和随机半数IF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构成训练集;以iKD和剩余半数IF患儿的辅助检查指标构成验证集,然后进行决策树算法(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和Logistic回归分析,生成不同c KD的临床诊断模型,在验证集进行评估并计算各模型的检测效应值。此外,收集11名c KD和6名iKD患儿的粪便样本,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绘制其肠道微生物的特征谱,并进一步判断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本研究中共纳入24项辅助检查指标用于构建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诊断模型。在c KD与IF训练集中,构建以血小板(Platelets,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D3-/CD19+%为要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ESR、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CD3-/CD19+%、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Neutrophil granulocyte,GRA)为要素的决策树模型。(2)在iKD与IF的数据集中验证发现,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0.917、0.947,特异度为0.950、0.963,ROC曲线下面积0.974、0.959。(3)本研究通过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发现,c KD与iKD患儿肠道微生物结构差异性明显,莫雷梭菌(Solobacterium_moorei)、产丁酸厌氧棒杆菌(Anaerostipes_hadr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_faecalis)、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_pneumoniae)、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_thermophilus)是c KD和iKD差异性最明显的菌种,可能通过炎症等作用通路和机制在iKD与c KD的发生与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基于cKD多项辅助检查指标建立的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是iKD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之一,为iKD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策略支持。并且,肠道微生物的特征性改变作为独特的微生物指纹不仅有助于揭示c KD和iKD发病临床症状差异的机制,也为iKD新的生物标记物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婷婷[2](2019)在《基于胸痛中心建设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国内首家区域协同胸痛中心七年来急救护理流程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回顾性评价七年来逐步优化形成的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是否值得推广;在此基础上,从救治流程各个环节时间节点的角度,通过对参与STEMI患者救治流程医护技进行质性访谈,找出可优化的流程环节;此外,从STEMI患者人文需求角度,对STEMI患者进行质性访谈,找出救治流程中可优化措施。在此基础上,成立课题小组,进行2轮的行动研究,形成以时间节点为基础,以护理人文为主线的护理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进行构建。方法1.在文献回顾基础上,选取2011年3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国内首家区域协同胸痛中心就诊的1574名(男1320人、女254人)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胸痛中心云平台提取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给药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抽血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等时间指标;区域协同模式下每年D2B达标率及在整个过程中急诊科停留时间占总体急救时间的比例;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回顾性分析评价国内首家胸痛中心现有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方案。2.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参与STEMI急救流程医护技共26名进行质性访谈,了解医护技对现有的STEMI救治流程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3.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20名急诊PCI术后STEMI患者进行质性访谈,深入剖析患者在救治流程各个环节中的心理需求,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4.本研究采用Delphi法,从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中人文内容进行设置,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结果(1)通过对国内首家区域协同胸痛中心七年来逐步形成的STEMI流程方案回顾性分析,发现现有流程中各个时间节点指标显着缩短,具体包括首次医疗接触-给药时间由68min缩短到24min、首份心电图时间由30min缩短到6min、抽血时间由35min缩短到15min、导管室激活时间由40min缩短到16min、急诊停留时间70min缩短到34min;D2B达标率由59%提高到94%,均P<0.05,并汇总形成STEMI急救护理流程方案。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现现有STEMI急救护理流程方案中各个环节时间节点指标目标值均优于其他医院,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值得推广。(2)通过对医护技患质性访谈,大部分医护技患认为现有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比较合理。将参与STEMI急救护理流程的医护技的看法及建议归纳为四个方面,包括:(1)STEMI专职护士的配置需求;(2)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求;(3)患者及其家属医疗决策延迟;(4)多学科密切合作的需求。特别与护理相关的STEMI专职护士配置需求及医疗决策延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纳入到护理流程优化方案中。对STEMI患者的人文需求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减轻疼痛;(2)心理和情感需求;(3)缺乏疼痛相关知识;(4)维持自我形象需求;(5)护理团队建设需求;(6)护理技术有待提高;(7)医护患沟通不畅,对每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人文措施,将其全部纳入到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3)最终确立的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根据来院方式拟定自行来院和绕行入院两种优化方案。第一轮专家咨询中自行来院优化方案中包括预检分诊流程、抢救室流程、转运交接流程共4个一级流程。其中包括安全感、各个护理操作人文关怀、安全感、舒适感、缓解疼痛、知情同意。绕行急诊科及CCU优化方案中包括院前出车流程、现场急救流程、安全转运流程、急救车转运、交接流程共5个一级流程。其中包含急诊出诊流程、人员要求、车辆要求、电话指导、现场评估、各种护理操作中人文关怀、安全感、舒适感、缓解疼痛、知情同意,形成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105个条目。第二轮专家咨询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变异系数值修改了11个条目;在专家意见修改中,针对语言表述不当问题修改16个条目,根据临床实用性保留2个条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删除2个条目,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共103个条目(附录六)。同时本研究对优化方案内容重要性和目前做到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行来院优化方案中31项护理措施目前做到程度与重要性一致,还有11个条目重要性与目前做到程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绕行方案中52项措施做的比较好,有9个条目目前做到程度与重要性存在较大差异(P<0.05),主要集中对患者配合表示感谢、胸痛团队合作、急救物品备用状态、操作轻柔、知情同意、保护隐私、舒适感、疼痛感、出诊快速反应机制、指导自救、恐惧感等方面,为本领域今后研究提供方向。结论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评价国内首家区域协同胸痛中心逐步形成的STEMI急救护理流程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方法,了解医护技在STEMI急救护理流程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对STEMI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体验进行深入剖析,并在原流程分析基础上初步构建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以医疗时间节点为基础,以患者人文需求为主线的STEM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规范STEMI急救护理流程人文护理措施,提高STEMI患者急救过程中护理质量,为进一步优化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杜若飞,陈长英[3](2018)在《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心理体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的真实体验,明确患者应对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期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6例已重返工作岗位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1)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临诸多问题;(2)重返工作岗位后患者成功应对各种问题的经验丰富;(3)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较多。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对疾病管理、生活方式改变和工作压力,应对能力缺失是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了解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对体验、经验和影响应对的因素,可为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庾国桢[4](2018)在《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TIA/轻型卒中患者不同时点中医证候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及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中风病复发的证候学特征,指导临床早期结合中医证候学分析,协助判断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短期预后。方法:连续入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脑病科在2016年10月1日~2017年8月31日期间因TIA/轻型卒中住院且发病时间在1周内的患者201例,根据90天后电话随访的情况(是否发生卒中复发事件),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31)和对照组(n=170)。收集第一部分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病、烟酒史、生化指标、NIHSS评分等。第二部分以中医四诊信息为依据,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T1)、48小时(T2)和入院第10天(T3)三个时点中医证候要素情况。第三部分基于smRSq评分记录患者90天电话随访情况。以上所有信息、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包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201例TIA/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复发组患者90天生活依赖率和残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所纳入的TIA/轻型卒中患者初期中医证候要素以实证为主,大部分组合以2-3种证候要素,最突出的是内风证候,随着病情的变化,内风证候比例显着下降,气虚证候呈明显递增趋势,痰湿、血瘀证候在各个时点所占比例变化幅度不大,其中痰湿比例稍高于血疲证候;后期总体证候分布以气虚、血瘀、痰湿、阴虚证候为主,证候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大部分组合较发病初期趋于单一,以1-2种证候要素组合为主;3.基于关联规则结果获得TIA/轻型卒中患者痰湿、血瘀证候往往不容易随时间变化;4.对于TIA/轻型卒中患者合并T2时点(入院48小时)内火证候和T3时点(入院10天)内风、内火证候,卒中复发风险显着增高,且90天功能结局预后不良(P<0.01);5.起病初期出现内火、血瘀证候可能与既往TIA/脑卒中病史有关(P<0.01)。结论:1.TIA/轻型卒中患者90天的功能结局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出现卒中复发的患者短期预后和功能结局更差;2.TIA/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总体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基本与既往研究中风病的证候学特征大致相符;3.临床中应重视TIA/轻型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内火、内风的证候变化,尤其是对在病情趋于稳定的后期重新出现内风、内火证候征象的识别;4.对于TIA/轻型卒中患者有必要把握其中医证候学特征,以期达到个体化的中医复中风险评估,这对于推动中风病“病证结合”指导下的防治工作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
王瑞[5](2018)在《基于患者体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然康复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世界范围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最严重的表现类型,具有起病急、发病凶险、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虽然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可使临床结局与生存率得到极大的改善,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的近期预后,但是患者远期预后,包括有效改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心脏事件再发生率,依赖于以运动锻炼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完善的心脏康复实践指南以及专业的心脏康复团队。患者出院后在未接受专业心脏康复指导情况下,心脏自然康复的过程如何,患者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与二级预防尚未可知。本研究以主动运动锻炼作为主要测量指标,描述患者出院后14天内每日运动锻炼与自觉症状体验情况,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自然状态下心脏康复的过程。研究目的(1)描述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每日运动锻炼情况;(2)描述并分析患者出院后14天内每日自觉症状体验情况;(3)探讨应用可穿戴式运动监测手环记录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某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和心衰病房自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情处于稳定期,即将出院,且能够使用智能手机与可穿戴式运动监测手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于患者出院前收集一般资料、临床疾病资料、6分钟步行试验资料;于患者出院后14天内每日收集患者运动锻炼情况及自觉症状体验情况资料,并在每周末时间范围内收集患者自我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与心率资料。研究结果(1)共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为期14天的运动锻炼随访调查,共有55例患者主动进行运动锻炼,主要与文化程度、入院前每日工作时长、支架植入数量、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等因素有关;(2)AMI患者出院后第1天至第14天运动时长从9.38±16.20分钟增加至38.06±29.98分钟,每日运动锻炼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且第2周每日运动时长普遍高于第1周;(3)AMI患者出院后第1天至第14天进行运动锻炼的人数从14人增加至37人,每日运动锻炼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4)AMI患者出院后第2周(38例,占38.0%)进行规律运动锻炼人数较第1周(17例,占17.0%)明显增多,但仅以步行作为主要的锻炼方式,运动形式单一,运动强度较低;(5)AMI患者出院后第1周、出院后第2周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与心率变异程度均存在差异;心率变异程度主要与年龄、本次支架植入数量、左室射血分数与Killip心功能分级有关;(6)AMI患者出院后14天内自我体验报告的不适症状普遍存在,症状发生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自觉疲劳”>“自觉呼吸困难”>“自觉胸闷>“自觉胸痛”;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症状在出院后14天内以出现1~5次频率居多;疲劳症状以出现10次及以上频率居多。研究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运动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主动进行运动锻炼情况存在保守性与风险性;(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自觉症状体验普遍存在;(4)基于移动设备的资料收集方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王文静[6](2018)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临床初步检测》文中提出目的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管理的移动应用程序,探讨其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的效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新型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专家团队,通过检索和分析冠心病健康管理相关研究文献,参考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指南,整合收集健康教育手册等内容,与软件开发团队合作,基于Java web开发语言,以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作为框架技术,构建名为“心活力”的移动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预实验阶段选取2017年03月至2017年0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6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患者出院前,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照组使用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出院指导,干预组安装心活力APP。在出院3,6个月后干预组通过APP端填写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量患者健康管理水平以及出院6个月后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测量生活质量水平,对照组同样时间点通过微信发送量表填写。两组在干预后组内冠心病健康管理水平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生活质量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在不同节点的健康管理水平变化趋势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并对干预组的15名患者通过电话访谈,了解患者的使用行为及使用感受,及反馈意见,探讨心活力APP的可用性。结果1.构建心活力APP主要功能及内容包括:健康百科、知心知己、心脏康复、支架助手、我的服务5个模块,其中我的服务中包括用药提醒、图片管理、专家门诊信息等。功能涉及健康教育、服务提醒、动态记录、视频教育、随访管理等方面。2.干预性研究共纳入64名患者,最终完成整项研究的患者为51人,流失13人。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人口学及疾病学特征以及基线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干预前均较低,得分分别为65.50±13.14分和71.96±14.65分。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不同时段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作用随分组的不同而不同(P<0.05)。4.出院6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基线水平,得分分别为89.71±19.89分和105.59±9.43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水平比较,干预组在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管理的三个维度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在除情绪管理的另外两个维度上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6个月的组内比较中,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分别为98.82±11.58分、89.71±19.89分,干预6个月后的得分较3个月时候降低;而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分别为100.50±8.87分和105.59±9.4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干预后两组在生活质量水平的比较中,在心绞痛稳定状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15例患者,使用过程中,有1例在使用期间出现故障。9例患者每天使用≥1次,3例患者2d-4d使用1次,3例患者5d-7d使用1次;5例患者每次使用时间≤10min,9例患者每次使用1130min;1例患者每次使用>30min;常用模块依次为:健康百科、心脏康复、知心知己、图片管理、服药提醒、专家门诊信息、支架助手。患者对心活力APP的整体使用感受良好,获得了有益体验也指出了软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结论心活力APP利用移动技术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能够帮助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疾病相关信息以及疾病健康管理的科学指导,动态了解自身状态,为医院进行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李新[7](2017)在《女性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是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参与脂质的转运和代谢过程。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种疾病,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异常的脂质代谢在起着重要的作用。Apo E多态性与血脂水平之间以及血脂水平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女性CHD患者的Apo E的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和CHD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CHD的遗传机制。方法:采用病例-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陕西地区200例年龄为42-81之间的女性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记录患者的胸痛起始时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MI)并测定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抽取患者的静脉血,应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测定患者的Apo E基因型,用平衡法计算各组等位基因的频率。血脂各项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PSS16.0进行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例经CAG确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共检出4种基因型(ApoE2/3、ApoE3/3、Apo E3/4、Apo E4/4)和三种等位基因(Apo E2、Apo E3和Apo E4)。其中Apo E2/3基因型29例(占14.5%)、Apo E3/3基因型127例(占63.5%)、Apo E3/4基因型40例(占20%)、Apo E4/4基因型4例(占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以Apo E3最多(占80.8%),次为Apo E4(占12%)和Apo E2(占7.2%)。Apo E2型冠心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高血压比例显着低于Apo E3型和Apo E4型患者(P<0.05);Apo E4型冠心病患者的糖尿病比例显着高于Apo E2型和Apo E3型患者(P<0.05)。Apo E4基因型的女性冠心病患者TC和TG水平都显着高于E2型冠心病患者,Apo E2基因型的女性冠心病患者HDL和LDL水平显着低于Apo E3型和Apo E4型冠心病患者(P<0.05)。不同基因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病变支数、病变最长长度及病变范围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Apo E4基因型患者的病变积分显着高于Apo E2型患者和Apo E3型患者(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TC、TG和Apo E4等位基因与冠心病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中女性冠心病患者的Apo E3等位基因分布最广泛,Apo E3型患者数量最多,Apo E4型患者次之。Apo E基因多态性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显着影响,Apo E4基因型女性患者冠脉病变特征更为严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 E4等位基因、TC和TG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示Apo E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脂质代谢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Apo E基因多态性可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冯原[8](2017)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失眠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冠心病PCI术后存在失眠的患者,其失眠同冠心病及PCI术相关性程度、失眠类型及中医证型的分布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从而了解PCI术患者失眠的状况以及中医证型的比例。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式,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于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部及住院部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支架术后伴有失眠的患者40例,并纳入冠心病未行支架术伴有失眠的患者20例,非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伴有失眠的患者20例作为两个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的资料,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及治疗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失眠情况、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调查和中医症候诊断。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比照对照组的数据,分析研究对象失眠的原因、类型与中医症候分布与PCI的相关性。结果:1.基本情况:本次研究纳入患者80例,其中冠心病支架术后伴有失眠的患者40例,其中处于康复Ⅰ期患者3人,康复Ⅱ期患者4人,康复Ⅲ期患者33人;冠心病未行支架术伴有失眠的患者20例,非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伴有失眠的患者20例。全部患者中包括男性38人,女性42人;纳入80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99±11.049岁,其中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91岁。纳入全部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患者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冠心病男性患者的患病年龄明显小于女性患者的患病年龄。2.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本研究全部患者中61人(76.25%)确诊患有高血压病,全部患者中34人(42.5%)确诊患有糖尿病,全部患者中60人(75%)确诊患有高脂血症,支架术后患者、冠心病患者及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的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糖尿病患病率。本研究中PCI组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为42.5%,冠心病组为30%,非冠心病组的25%;有饮酒史的各组比例都在30%及以上。3.患病及治疗情况:PCI组32名患者术前有心绞痛发作;冠心病组9名患者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情况。统计学计算结果支持有心绞痛症状的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几率明显高于无心绞痛症状的冠心病患者。60-69岁患者心绞痛发作几率最高。不同年龄层心绞痛的发作率不具有明显差异。PCI组患者单支病变者20人,双支病变者7人,三支病变者8人,不详者5人。4.伴发心律失常:非冠心病组6名患者患有心律失常;冠心病组10个患者伴有心律失常;PCI组7个患者伴有心律失常,总计23人伴有心律失常。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CI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冠心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5.失眠情况:纳入患者80例开始出现失眠症状时的平均年龄为54.388± 16.044,其中最小患病年龄为13岁,最大患病年龄为86岁;年龄是患有失眠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得到了统计学支持,不同年龄阶段失眠的发病率不同。患者在50-59岁年龄段更易发生失眠。冠心病男性患者失眠的发病年龄明显较女性患者失眠的发病年龄更低。纳入慢性失眠患者最多,占83.75%。80例失眠患者中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者为62人,睡眠轻浅,容易惊醒者为62人,梦多者42人,起夜多者36人,醒后难以再次入睡者57人,睡眠较充足,醒后仍觉疲倦5人。三组在失眠症状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I组入睡困难症状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CI术后失眠患者以入睡困难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患者受躯体因素影响睡眠者少于受精神因素影响睡眠者。PCI组影响患者睡眠的最多的原因为思索家庭或工作琐事(42.50%)。80例患者中失眠有所改善者48例,没有改善者20例,改善较少者12例;失眠有所改善者以服用药物有效最多。PCI组术后出现失眠的患者为4人(10%),术后失眠较前更加严重者7人(17.5%),术后失眠较前减轻者3人(7.5%),失眠与之前无不同26人(65%)。65%患者的失眠情况在PCI术后无明显变化。6.睡眠评分:以PSQI测评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的PSQI明显小于女性的匹茨堡评分。以AIS对80例患者进行失眠程度的测评,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ISI进行失眠程度测评,全部患者中ISI评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7.嗜睡程度及疲劳程度:以ESS对患者进行嗜睡程度评价。83.75%患者都属于正常范围内。以FSS评价80名患者疲劳程度,80名患者中属于疲劳范围68人,不属于疲劳范围12人。8.焦虑抑郁情况:以SAS对患者进行焦虑情况评价,80名患者中60名属于正常范围,16名患者轻度焦虑,4名患者中度焦虑。无患者属于重度焦虑。以SDS对患者进行抑郁情况评价,80名患者中7名属于正常范围,12名患者轻度抑郁,3名患者中度抑郁,1名患者属于重度抑郁。83.75%患者属于不达到抑郁程度,16.25%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9.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对PCI组及冠心病组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支架术后患者气虚血瘀证型最多,多于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型患者,支架术后患者的证型分布以气虚血瘀最多,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阳气虚衰=阴寒凝滞>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与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CI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冠心病组症状评分。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行支架术)中男性的症状评分低于女性的症状评分。结论:1.PCI术后失眠患者症状分布同PCI术相关性得到统计学支持。PCI术后患者失眠的症状分布同冠心病未行PCI治疗患者,高血压或心律失常患者的失眠症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PCI术后患者以入睡困难最多,其次多见醒后难以再次入睡。2.65%患者的失眠情况在PCI术后无明显变化,PCI术导致或加重失眠者27.5%,PCI术后失眠减轻者仅有7.5%。3.以PSQI,AIS,ESS测评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PCI术后患者同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或心律失常患者不具有明显差异。4.PCI术后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支架术后患者的证型分布以气虚血瘀最多,气虚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阳气虚衰=阴寒凝滞>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与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黄雷[9](2016)在《成人心肺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体外膜肺氧合抢救非外科术后心脏骤停目的评价传统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无效的非外科术后心脏骤停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CCPR无效后接受ECMO的非外科术后心脏骤停患者资料,比较不同预后组的临床指标。结果纳入25例患者,CCPR平均时间47.4 min,ECMO复苏成功率100%。ECMO撤机率和存活率分别为36%和28%。和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监护室停留时间更长[(20.0±13.2)d vs(5.5±6.3)d]、24小时[(91.1±20.4)mm Hg vs(73.2±20.1)mm Hg]及48小时动脉平均压[(86.6±18.0)mm Hg vs(63.0±16.7)mm Hg]更高、72小时血小板计数[(97.3±31.5)×109/L vs(57.0±30.1)×109/L]更高(P<0.05)。急性心梗亚组(n=20)均成功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存活组CCPR时间更短[(29.2±4.9)min vs(51.0±24.5)min]、罪犯血管中右冠脉比例更高(50%vs 7.1%)、前降支比例更低(16.7%vs 57.1%)、ECMO撤机率更高(100%vs 14.3%)、48小时平均动脉压更高[(87.9±19.4)mm Hg vs(101.7±32.7)mm Hg)]、动脉血乳酸水平更低[(1.74±0.85)mmol/l vs(6.41±5.65mmol/l)](P<0.05)。结论ECMO是CCPR无效的非外科术后心脏骤停有效治疗手段。E-CPR前低灌注时间、48小时内血流动力学状态、72小时血小板计数及心梗患者的罪犯血管分布有助于预测存活率。二、体外膜肺氧合-常规体外转换在高危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目的比较在ECMO-常规体外转流转换(实验组)和非停跳下施行高危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特点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实验组和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对照组)资料,随访远期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生存率。结果实验组26例,年龄(73.5±3.1)岁;OPCABG组24例,年龄(71.8±4.2)岁。术前Euroscore评分分别为11.7±2.4和10.9±2.0。和OPCABG组相比,实验组完全再血管化率更高(66.7%vs 96.2%),术中液体平衡控制更理想[(135.0±593.5)mlvs[(606.0±615.5)ml],术后ECMO辅助时间[(33.1±23.6)h vs(80.8±18.5)h]、监护室停留时间[(4.8±1.1)d vs(10.2±9.0)d]和住院时间[(17.7±6.3)d vs(28.2±17.5)d]更短(P<0.05),存活率有更高趋势(P=0.093)。随访(45.4±15.2)个月,实验组无MACE生存率优于OPCABG组(P=0.028)。结论ECMO-常规体外转换模式可能更有利于高危患者实现冠脉完全再血管化,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远期无MACE生存率。三、ECMO治疗重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目的:评价ECMO救治重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效果,并对多个生存预测模型做外部验证。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年23例机械通气无效后接受ECMO的重症ARDS患者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指标,并计算PRESERVE、ECMOnet、RESP、Roch、APACHEⅡ、SOFA评分系统得分。结果:启用ECMO后血流动力学和氧合指标均显着改善。存活出院率56.5%。单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r=-0.439,P=0.041)、更换膜式氧合器(r=-0.516,P=0.014)、急性肾损伤(r=-0.574,P=0.005)、多脏器功能不全(r=-0.633,P=0.002)和存活出院显着相关。尿素氮、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前72小时演变特点有助于判断预后。ECMO院间转运的存活率和常规转运及非转运患者相当(P=1.000)。RESP和APACHEⅡ评分具有良好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95%CI0.659-1.010,P=0.007)和0.762(95%CI 0.558-0.965,P=0.035)。截断值分别为3.5级和35.5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70%和84.6%。SOFA评分在肺炎亚组有良好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 0.571-1.009,P=0.038)。结论:ECMO是抢救机械通气无效的重症ARDS的一种有效手段。RESP、APCHAEⅡ和SOFA评分有助于对存活出院做出预测。四、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年轻患者血浆代谢轮廓及通路分析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UPLC/MS)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建立疾病区分模型,寻找特征代谢物及代谢通路,评价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前瞻性连续纳入47例STEMI患者(年轻23例、老年24例)和48例同期健康对照人群(年轻24例、老年24例)。年轻组发病1年后随访再次取血(22例,1例失访)。借助UPLC/MS鉴定特征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建立ROC曲线评价其对出院后1年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功建立偏最小二乘区分模型(R2X=71.2%,R2Y=79.6%,Q2=55.9%)并筛选24种代谢物离子。鞘脂(Sphingolipid)代谢是年轻患者发病最重要的通路。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通路的神经酰胺[Cer(d18:0/12:0),Cer(t18:0/16:0)]和二氢鞘氨醇对预测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1、0.750和0.711,发病1年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833和0.806。结论:通过UPLC/MS成功建立同时区分疾病状态和年龄两种因素的模型。鞘脂代谢是年轻患者发病最重要的通路,可作为判断预后及改善疗效的潜在靶点。
玉晓露[10](2014)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动脉硬化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动脉硬化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后果为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脉压增高,使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增加。因此,早期识别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亚临床动脉硬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是预防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然而,对这些患者而言,是否起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优于起始氨氯地平单药治疗,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对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采用了起始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估,旨在为临床医师选择优化的血管保护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缬沙坦组(氨+缬组)和氨氯地平组(氨组),每组各50例。治疗24周后,测定各组血压、心率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变化。研究结果:①治疗24周后,氨+缬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aPWV均显着低于氨组[收缩压:(114±9)mmHg vs (131±14)mmHg;舒张压:(72±7) mmHg vs(84±8)mmHg;baPWV:(1457±198)cm/s vs(1544±222)cm/s,均P<0.05]。②氨+缬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显着降低[(74±12)/min vs(68±11)/min,P<0.05],而氨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73±10)/min vs(72±9)/min]。③氨+缬组和氨组降压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与baPWV的变化呈正相关(r=0.645,P<0.05),舒张压的变化与baPWV的变化呈正相关(r=0.699,P<0.05)。⑤氨+缬组随访期间4例患者出现头痛,2例患者出现干咳,氨组有13例出现脚踝水肿,且症状均随治疗自动消失,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单药相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更优,安全性更好,并且能降低baPWV,具有逆转动脉硬化的作用。
二、年轻人心肌梗死正常冠脉综合征4例并文献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年轻人心肌梗死正常冠脉综合征4例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川崎病诊断模型及肠道微生物指纹作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全英文缩写词语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川崎病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相关研究 |
1.1 前言 |
1.2 对象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与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在不完全性 川崎病中研究价值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与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完全性川崎病和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谱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象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与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基于胸痛中心建设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TEMI急救护理流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形成 |
2.1 回顾性评价区域协同模式下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措施 |
2.2 医护技对STEMI急救护理流程体验的质性研究 |
2.3 STEMI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
2.4 初步构建STEMI患者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 |
第3章 应用Delphi法确立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 |
3.1 研究工具 |
3.2 研究过程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3.4 质量控制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不足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医护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医护技对医院现有的STEMI急救护理流程看法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STEMI患者急救过程中心理体验访谈提纲 |
附录五 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专家函询表(第一轮) |
附录六 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专家函询表(第二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心理体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资料整理和分析 |
2 结果 |
2.1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临诸多问题 |
2.2 重返工作岗位后患者成功应对各种问题的经验丰富 |
2.3 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因素较多 |
3 讨论 |
3.1 充分认识并关注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面临的问题 |
3.2 积极应对, 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
3.3 明确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应对能力的主要因素 |
3.3.1 疾病相关因素影响患者应对 |
3.3.2 社会支持影响患者的应对能力 |
4 结论 |
(4)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风病复发的中医研究概述 |
一、中风病复发的定义 |
二、中风病复发的病因病机 |
三、中风病复发的辨证分型 |
四、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变化规律 |
五、中风病的证候要素与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
六、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动态演变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
七、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二节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现状及进展 |
一、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定义及分类 |
二、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 |
三、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卒中复发的认识 |
四、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轻型卒中)的综合防治 |
五、未来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部分: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评价标准 |
四、结局指标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方案 |
二、研究过程及质量控制 |
三、统计方法 |
四、研究流程图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TIA/轻型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 |
二、TIA/轻型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90天功能结局smRSq评分的比较 |
四、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分布情况 |
五、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组合情况 |
六、基于关联规则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整体演变规律情况 |
七、两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八、两组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组合情况 |
九、不同时点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与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
十、不同时点中医证候要素与90天功能结局预后的关系 |
十一、不同危险因素与T1时点证候要素分布的logistics分析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一、TIA/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复发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
二、TIA/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复发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
三、TIA/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组合和动态演变规律 |
四、TIA/轻型卒中患者起病初期内火、血瘀证候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
五、TIA/轻型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合并内火、内风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诊断评分量表 |
附录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附录3: 中风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附录4: 2010年简化mRS问卷(smRSq)英文原文版 |
附录5: 2011年简化mRS问卷(smRSq)英文原文版 |
附录6: 基于2011年简化mRS问卷(smRSq)翻译中文版 |
附录7: 英文缩略语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基于患者体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然康复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操作性定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 |
(一) 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学概况 |
(二) 急性心肌梗死的管理 |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康复 |
(一)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概述 |
(二)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起源与发展 |
(三)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内容 |
(四)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分期 |
(五)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效果 |
(六) 急性心肌梗死的运动康复 |
三、可穿戴设备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
(一) 可穿戴设备概述 |
(二) 可穿戴设备在疾病治疗与疾病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三) 可穿戴设备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四、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设计类型 |
二、研究对象 |
(一) 研究总体 |
(二) 研究样本 |
(三) 抽样方法 |
(四) 纳入及排除标准 |
三、样本量估计 |
四、研究指标与测量工具 |
(一)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二) 研究对象临床疾病相关资料 |
(三) 研究对象出院前6分钟步行试验测量资料 |
(四) 研究对象出院后自我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与心率资料 |
(五) 研究对象出院后每日运动锻炼情况与自觉症状体验情况记录 |
五、资料收集 |
(一) 资料收集前的准备 |
(二) 资料收集过程 |
六、资料分析 |
(一)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
(二)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
(三) 相关性研究 |
七、质量控制 |
(一) 研究设计阶段 |
(二) 资料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阶段 |
八、伦理原则 |
第四章 结果 |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一) AMI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二) AMI患者临床疾病相关资料 |
(三) AMI患者入院前运动锻炼基本资料 |
(四) AMI患者出院前6分钟步行试验测量结果 |
二、出院后14天内研究对象进行运动锻炼情况描述 |
(一) AMI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进行运动锻炼总体情况 |
(二) 不同特征AMI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进行运动锻炼情况对比 |
(三) AMI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运动锻炼时长与人数情况 |
(四) AMI患者出院后第1周与第2周运动时长情况对比 |
(五) 不同时间点AMI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情况变化分析 |
三、不同时间点研究对象6MWT测量6MWD与HR结果分析 |
(一) 不同时间点AMI患者6MWT测量6MWD与HR结果对比 |
(二) 不同特征AMI患者不同时间点6MWT测量6MWD与HR结果对比 |
四、出院后14天内研究对象自觉症状体验报告结果分析 |
(一) AMI患者出院后14天内自觉症状体验情况总体描述 |
(二) 不同特征AMI患者症状出院后14天内自觉症状体验情况对比 |
第五章 讨论 |
一、研究对象的特征符合我国冠心病流行病学的特点 |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运动锻炼情况分析 |
(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运动锻炼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 |
(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主动进行运动锻炼情况具有保守性与风险性 |
(三) 入院前规律运动锻炼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更容易恢复运动锻炼 |
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自觉症状体验情况分析 |
(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14天内自觉症状体验情况普遍存在 |
(二) 规律的运动锻炼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 |
四、移动设备作为新型资料收集工具,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
(一) 基于智能手机的资料收集方式尚不能代替传统问卷调查 |
(二) 研究对象样本量流失较大 |
(三) 基于可穿戴式运动监测手环测量6MWT的结果仅作为参考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一、结论 |
二、研究意义 |
(一) 临床护理:探讨未来对于AMI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及居家心脏康复指导的重点与难点 |
(二) 护理研究: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一)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二) 抽样的局限性 |
(三) 样本量的局限性 |
(四)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 |
附录4 6分钟步行试验(6MWT)指南说明与记录表 |
附录5 每日运动锻炼情况与症状自我体验情况记录 |
附录6 自我测量6分钟步行距离与心率记录 |
附件7 个人简介 |
(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临床初步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流程 |
第二章 PCI术后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心活力APP的开发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心活力APP的临床初步检测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 质量控制 |
4 伦理说明 |
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7 研究局限 |
8 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女性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女性冠心病 |
1.1 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 |
1.1.1 解剖结构 |
1.1.2 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
1.1.3 斑块糜烂 |
1.1.4 内皮功能异常 |
1.1.5 易形成血栓 |
1.2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1.2.1 年龄 |
1.2.2 家族史 |
1.2.3 雌激素水平 |
1.2.4 高血压 |
1.2.5 糖尿病 |
1.2.6 吸烟 |
1.2.7 肥胖程度 |
1.2.8 抑郁 |
2.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
3.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
4.Apo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 |
5.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 |
第一部分 |
1.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2.方法 |
2.1 病例检查方法 |
2.1.1 冠状动脉造影 |
2.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2.1.3 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确定 |
2.2 检测指标 |
2.3 ApoE基因型检测试剂盒简介 |
2.4 样品处理 |
2.5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和产物与芯片反应 |
2.6 芯片检测结果判读 |
2.7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因型分布特征 |
3.2 基因型频率的H-W频率验证 |
3.3 各基因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
3.4 各基因型病人血脂水平的比较 |
3.5 各基因型患者冠脉病变特征及程度的比较 |
3.6 女性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的比较 |
3.7 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
4.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失眠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冠心病及PCI术的现代医学研究 |
1. 冠心病概述 |
2.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
3.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
4. 介入治疗 |
5. 二级预防 |
6. 危险因素的控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失眠的现代医学研究及传统医学理论 |
1. 失眠的概述及流行病学研究 |
2. 失眠的主要原因 |
3.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主要治疗方法 |
4. 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睡眠 |
5. 中医不寐的理论研究 |
6. 不寐的近代中医病机研究 |
7. 不寐的中医治疗发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具体调查条目 |
诊断标准 |
1. 西医诊断标准 |
1.1. 失眠诊断标准 |
1.2. 冠心病诊断标准 |
2. 中医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结果 |
1. 基本资料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文化程度 |
1.4 职业情况 |
2. 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
2.1 高血压 |
2.2 糖尿病 |
2.3 高脂血症 |
2.4 吸烟及饮酒 |
2.5 家族遗传 |
2.6 运动 |
3. 患病及治疗情况 |
3.1 确诊冠心病情况 |
3.2 心绞痛发作情况 |
3.3 PCI术前心绞痛分型 |
3.4 PCI术支架植入情况 |
4. 服药情况 |
4.1 服药规律情况 |
4.2 服药分类情况 |
5. 合并心律失常情况 |
6. 失眠情况 |
6.1 失眠和年龄关系 |
6.2 失眠类型 |
6.3 失眠症状 |
6.4 失眠原因 |
6.5 失眠的治疗情况 |
6.6 睡眠评分 |
7. 嗜睡程度及疲劳程度 |
7.1 嗜睡程度评价表 |
7.2 疲劳严重度量表 |
8. 焦虑及抑郁情况 |
8.1 焦虑情况 |
8.2 抑郁情况 |
9. 生活质量情况 |
10.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讨论 |
1. 基本情况 |
1.1 性别与年龄 |
1.2 文化程度 |
2. 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
2.1 高血压 |
2.2 糖尿病 |
2.3 高脂血症 |
2.4 吸烟及饮酒 |
3. 患病及治疗情况 |
3.1 心绞痛发作情况 |
3.2 PCI术支架植入情况 |
4. 合并心律失常 |
5. 失眠情况 |
5.1 失眠和年龄关系 |
5.2 失眠类型 |
5.3 失眠症状 |
5.4 失眠原因 |
5.5 失眠的治疗情况 |
6. 睡眠评分 |
7. 嗜睡程度及疲劳程度 |
8. 焦虑抑郁情况 |
9.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成人心肺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非外科术后心脏骤停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手术操作 |
1.1.3 ECMO运转管理 |
1.1.4 病因治疗 |
1.1.5 ECMO撤机标准 |
1.1.6 随访评估 |
1.1.7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临床基线资料 |
1.2.2 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资料比较 |
1.2.3 ECMO撤机组与未撤机组资料比较 |
1.2.4 存活出院组和死亡组资料比较 |
1.2.5 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基线资料 |
1.2.6 AMI亚组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术后情况 |
1.2.7 AMI亚组ECMO撤机组与未撤机组比较 |
1.2.8 AMI亚组存活出院组与死亡组比较 |
1.2.9 存活出院患者随访资料 |
1.3 讨论 |
1.3.1 心源性猝死体外心肺复苏的救治效果 |
1.3.2 ECMO联合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抢救AMI后心脏骤停 |
1.3.3 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 |
1.3.4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二、ECMO-常规体外转换在高危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体外管路改装 |
2.1.3 抗凝方法 |
2.1.4 管路转换方法 |
2.1.5 术中超滤 |
2.1.6 随访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基线资料 |
2.2.2 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比较: |
2.2.3 实验组术后转换和未转换亚组比较 |
2.2.4 实验组和对照组无MACE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
2.3 讨论 |
2.3.1 迷你体外循环在高危CABG总的应用效果 |
2.3.2 改良超滤在ECMO-常规体外转换模式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三、ECMO治疗重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ECMO建立与管理 |
3.1.3 其他治疗 |
3.1.4 ECMO撤除 |
3.1.5 院间会诊及转运 |
3.1.6 观察指标 |
3.1.7 生存预测模型的计算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基线资料 |
3.2.2 ECMO辅助期间资料 |
3.2.3 存活出院组和死亡组资料比较 |
3.2.4 院间不同转运方式患者的资料比较 |
3.2.5 生存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的外部验证 |
3.3 讨论 |
3.3.1 ECMO救治重症ARDS的效果评价 |
3.3.2 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 |
3.3.3 ECMO辅助下院间转运的效果评价 |
3.3.4 生存率估测模型预测能力的外部验证 |
3.4 小结 |
四、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年轻患者血浆代谢轮廓及通路分析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样品收集和预处理方法 |
4.1.5 样品分析 |
4.1.6 样品质控 |
4.1.7 数据预处理 |
4.1.8 数据分析 |
4.1.9 物质鉴定 |
4.2 结果 |
4.2.1 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资料比较 |
4.2.2 数据预处理和质量控制分析 |
4.2.3 各组患者代谢轮廓的总离子流图 |
4.2.4 代谢轮廓区分各组的能力 |
4.2.5 代谢轮廓对年轻患者疾病状态的区分能力 |
4.2.6 特征代谢物的筛选和鉴定 |
4.2.7 组间血浆差异代谢物的比较 |
4.2.8 年轻心梗患者的代谢通路分析 |
4.2.9 鞘脂对年轻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 |
4.3 讨论 |
4.3.1 代谢紊乱对年轻心梗患者发病的意义 |
4.3.2 鞘脂代谢通路在年轻心梗发病中的意义 |
4.3.3 血脂异常与急性心梗鞘脂代谢通路异常的关系 |
4.3.4 鞘脂代谢通路对年轻心梗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一、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
二、动脉僵硬度产生的机制 |
三、PWV 在动脉硬化检测中的价值 |
四、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的治疗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例入选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服药方案 |
2.2 随机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5 随访方法和内容 |
2.6 研究伦理及权益保障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联合用药与单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价值 |
4.2 高血压与 PWV 的关系 |
4.3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年轻人心肌梗死正常冠脉综合征4例并文献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崎病诊断模型及肠道微生物指纹作用的探索与研究[D]. 周媛婕.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胸痛中心建设STEMI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方案的构建[D]. 徐婷婷. 长江大学, 2019(11)
- [3]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心理体验的研究[J]. 杜若飞,陈长英. 中华护理杂志, 2018(08)
- [4]TIA/轻型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分析[D]. 庾国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基于患者体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然康复进程研究[D]. 王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移动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的开发及临床初步检测[D]. 王文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7]女性冠心病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化分析[D]. 李新. 第四军医大学, 2017(03)
- [8]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失眠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D]. 冯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成人心肺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研究[D]. 黄雷.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2)
- [10]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D]. 玉晓露.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