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米抛光剂研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群,郭振海,孙庆申,周野,陈凯新,卢淑雯[1](2022)在《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可最大限度保护稻米营养成分免于流失,在提升稻米产品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稻米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稻米适度加工技术类型、适度加工装备、适度加工产品的营养和市场现状开展系统阐述,并以天然富营养米制品为例,分析讨论适度加工技术在富营养稻米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与存在问题。旨在为我国以稻米为主食人群营养摄入失衡问题提供膳食建议和理论参考,完善和开发更具应用价值的稻米适度加工及配套技术,推动稻米加工产业向营养安全的方向健康发展。
胡纪东[2](2018)在《湖北省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现状调查与评估》文中指出稻谷加工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饮食健康的产业,它和其他许多产业关联度较高且影响较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稻谷加工业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迅速扩张,生产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稻谷在我国的产量已达2.08亿吨,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随着经济增长的稳中求进,稻谷加工业快速扩张过程中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加工稻谷而产生的粮食损失达数千万吨甚至更高。稻谷加工企业的高损失率不仅减少了稻谷出品率,还大幅降低了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严重影响中国民众的饮食健康,稻谷加工环节中的筛理、去石、砻谷、稻壳分离、白米分级、抛光、色选、成品分级、磁选打包等损失问题也日益突出。湖北省作为产粮大省、稻谷生产加工大省,每年的粮食产量排名全国前列,稻谷加工业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稻谷加工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研究湖北省稻谷加工业中的粮食损失问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对于全国范围内解决稻谷加工业的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湖北省稻谷加工业的损失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深入分析损失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节粮减损的建议对策。首先,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通过对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稻谷加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了解湖北省稻谷加工企业经营状况、生产能力、加工模式、发展前景;通过与稻谷加工企业所在地区的粮食局工作人员深入交谈,了解当地稻谷加工的损失情况和不良影响。其次,统计归纳,计算损失程度。按照国际常用的测度标准,运用所得统计数据计算损失率,对损失情况作出初步判断。最后,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总结问卷调查资料与访谈内容,梳理出湖北省稻谷加工业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湖北省稻谷损失严重并且营养素大量流失;(2)湖北省稻谷加工环节中粮食损失问题是由消费观念、企业理念、政府管理、产后处理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3)稻谷加工环节中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职业素养、认识误区、干燥方式对粮食损失有较大影响;(4)要通过科普宣传、提高认识、完善流程、提升装备、加强培训、把好准入关等综合手段,切实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陈正行,庞乾林,张小惠[3](2015)在《稻文化的再思考(10):古今科技——碾米:从石碾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文中提出回顾了碾米科技的发展历程——从石碾米、舂米、碓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及其原因,简要介绍了现代化机械碾米工艺原理及主要设备、稻谷(大米)的储藏和精深加工及技术的发展,展望了稻米加工工艺及其机械的发展趋势。
刘小鸣[4](2013)在《基于稻米加工工艺及贮藏条件的米品质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米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清理、砻谷及谷糙分离、糙米碾白、白米分级、抛光、色选、包装等。其中糙米碾白、抛光、包装为整个加工工艺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糙米碾白是影响整精米率及碾米能耗的主要工序,抛光是影响精米外观品质的主要工序,包装是影响成品米贮藏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以上三种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能为未来稻米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糙米碾白:该试验以糙米初始含水率、单次加湿量和润糙时间为试验单因素,以整精米率和碾米能耗作为评判碾米品质的指标,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及中心响应面设计进行分析得出理论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中试。确定了糙米加湿调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含水率14.9%15.0%,单次加湿量1.48%,润糙时间90 min。与未进行调质工艺之前相比较整精米率提高19.12%,碾米能耗降低45.64%。以实验室的最佳碾米工艺为基础,研究中试的最佳工艺条件,根据中试的实际结果得出,整精米率64.68%,日耗电量节约8001000度。2.抛光:针对白米在传统抛光工艺中,光泽度欠佳、碎米率高等现象进行优化。该试验通过高温加水抛光,来达到降低碎米率提高精米外观品质的目的。以加水水温、加水量和抛光次数为单因素,以碎米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中心响应面设计研究加水水温与加水量对碎米率的交互影响,并得出最佳抛光工艺。最佳的抛光工艺为加水水温58℃60℃、加水量为7.7 L/h(白米流量1 t/h)、抛光次数两次,利用最佳抛光工艺对大米进行加工,碎米率最低可降至4.18%。根据中试的实际结果得出,碎米率5.06%,精米外观品质得到明显改善。3.包装:以上述加工的精米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气调包装、真空包装和空气包装三种方式,对精米进行150 d的贮藏试验,并且对气调包装以的不同温度水平、含水量水平及不同的气调比例进行贮藏包装。定期取样对每种不同贮藏方式的精米进行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脂肪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力、不溶性直链淀粉的检测。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得出最佳贮藏工艺。气调工艺中精米的水分含量在贮藏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还原糖含量、脂肪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力在高温贮藏条件下及高含水率的的条件变化比较明显,混合的气调贮藏方式对米各项指标的影响要略小于单一气体的气调贮藏方式,而混合气调方式中,当CO2与N2的比例为1:1时,对精米贮藏的效果最好。空气贮藏对大米的各项指标影响较大,不利于对大米的保藏。当气调贮藏中CO2与N2的比例为1:1,贮藏温度为0℃4℃,贮藏水分为14.5%时,大米贮藏保鲜的效果最好。
姚雅娴[5](2012)在《标准化品控及追溯体系在大米加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稻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11年全球稻米产量已达7亿余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年产量常年保持在2亿吨左右,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也是大米的消费大国,有近2/3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2011年全国大米年消费总量已达1.94亿吨,其中八成作为口粮消费,所以稻米的供求平衡直接关系到粮食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稳定,粮食问题也一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国内外贸易、加工和消费等领域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大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近媒体报道的“镉大米”“石蜡大米”“香精大米”等事件也再次把米的安全问题暴露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作为初加工的食品工业,占行业主体的中小型大米加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较低,加工产业链不完整,副产品利用率低,制约了米业的发展。稻米加工业在国际国内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标准不断在更新,技术不断在进步,但是新科技的应用不完善,以国内几家中型大米加工企业为例,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实验验证、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方法,发现了标准缺失脱节、员工素质较低、缺乏数据化管理、现实条件与安全体系的脱节、高新科技难以应用、生产操作不规范、资源利用率低等一些大米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对现行国家标准提出建议,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且可行性高的品质管理体系并试行。以福建泉州市金穗米业为主要试行企业,从原粮采收、检验贮藏、生产加工、品质监控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将HACCP、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ISO14000等一系列安全管理体系融合并实际应用,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全过程建立严格的文字记录,从而达到产品可追溯的目的。并针对市场及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产品及不良现象如涂油大米、香精大米、塑料米、产品异物、原粮质差等,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同时将开发主要人群为儿童,老年人的新产品并进行全新体系试生产,产品品质有所提高和稳定,取得初步成果,企业效益得到提高。
井伟[6](2012)在《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检测、迁移及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聚氰胺(melamine,MEL)及其衍生物三聚氰酸二酰胺(ANE),三聚氰酸一酰胺(ADE)和三聚氰酸(CYA)本身的物质毒性很小,但同时被人体摄入后,三聚氰胺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原料合成的密胺餐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经光照、加热、遇酸或反复使用后时,残留的MEL、ANE、ADE、CYA等单体会向与之接触的食品发生迁移,污染食品、危害健康。本文建立了稳健的系列检测方法,研究了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规律,开展了风险评估及工艺控制研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系统介绍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分类、迁移过程及分析方法。同时介绍了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污染风险评估以及工业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本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特色和创新之处。在第二章中以色谱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一系列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本章分为六个部分:(1)建立了一种用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别在0.1~110mg/L和0.3~135mg/L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在0.5mg/L的添加水平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102.2%和88.0%~88.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3.42%和3.54%~4.10%,检出限分别为0.02mg/L和0.08mg/L。(2)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三聚氰胺(MEL)及其衍生物——三聚氰酸二酰胺(ANE)、三聚氰酸一酰胺(ADE)、三聚氰酸(CYA)单体迁移量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MEL、ANE、ADE和CYA的浓度在0.510mg/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6、0.08、0.12和0.15mg/L(S/N=3)。在1.0mg/L的添加水平下,MEL、ANE、ADE和CYA的平均回收率在96.4%10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79%4.39%之间。(3)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正离子源质谱(LC–ESI-MS/MS)检测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方法。三聚氰胺在5.00–130.00μg/L浓度范围内,目标物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1.00–3μg/L。在10.00、50.00、80.00μg/L浓度添加水平,样品回收率在98.57–104.08%,RSD在3.05–3.65%之间。(4)建立了一种用HILIC-MS/MS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单体迁移量的方法。三聚氰胺在浓度0.1-20μg/L、三聚氰酸二酰胺1-200μg/L、三聚氰酸一酰胺0.5-100μg/L、三聚氰酸1-200μ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在1μg/L,10μg/L,20μg/L水平添加回收率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4–126.2%,相对标准偏差在2.89-3.37%。(5)基于三聚氰胺能猝灭CdS-K2S2O8电化学发光的性质建立了一种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在最优条件下,体系的ECL强度与三聚氰胺浓度在1.0×10-9mol/L-1.0×10-7mol/L范围内与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8.0×10-10mol/L (S/N=3)。(6)基于三聚氰胺可猝灭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对三聚氰胺的定量的新方法。三聚氰胺在1100ng/mL浓度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ng/mL。方法被应用于检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实际奶制品检测回收率在98.5%-103.7%,密胺餐具回收率在95.5-10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且常见干扰物质对实验测量无影响。第三章利用自主建立的灵敏稳健LC-MS/MS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方法,研究了代表性食品接触材料——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和迁移模型。(1)重点考察了食品模拟物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温度、乙酸浓度、乙醇浓度、重复使用和微波加热等迁移条件下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食品和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迁移风险较高,且需控制密胺餐具的使用温度、盛放时间、重复使用次数及微波加热功率和时间以降低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风险。(2)基于Fick定律,选择密胺餐具作为对象,对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的迁移数学模型包括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研究的迁移模拟物包括4%乙酸、蒸馏水和10%乙醇;研究的迁移温度为40℃、70℃、90℃。结果表明,温度对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影响较大,温度升高,三聚氰胺扩散系数均随之增大,在密胺餐具和模拟物之间的分配系数随之减小;三聚氰胺在模拟物中的扩散系数大小依次为4%乙酸>水>10%乙醇,在密胺餐具和模拟物之间的分配系数大小依次为4%乙酸<水<10%乙醇。在第四章中对1-3岁儿童摄入盛装在密胺餐具中的食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讨论了食品模拟物种类、乙酸浓度、迁移温度、迁移时间、重复使用次数、微波加热的时间和功率等因素的影响下,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以及1-3岁儿童每日摄入三聚氰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每日摄入量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TDI(0.2mg/Kg·bw)比较,对1-3岁儿童摄入盛装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密胺餐具中的食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建议。在第五章中选择代表性的密胺餐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生产工艺条件对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情况。考察了生产工艺对三聚氰胺单体残留影响的主要环节,“表面贴花”工艺和“保压固化”过程涉及的三个因素(压模温度、压模压力和固化时间)对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结合考虑经济性分析因素选择了保压固化过程的最佳参数为:上/下模温度190/160℃、压模压力150kg/cm2、固化时间60s。
陈斐然[7](2007)在《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米业是民生的产业,一头连接农民,一头连接市民,对社会和谐和百姓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米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市场规律,用工业化思维谋求米业经营模式的尝新,拉长米业的价值链,提升米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提高米业的综合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米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建立起产业链各主体的利益机制,形成产业链之间的供需成本最小、效率最高。本文以一体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蛛网理论、供应链理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在总结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分析了目标市场的现状,深刻分析了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对进一步发展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就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论述。论述了推进米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上海米业市场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上海农垦米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垦示范带动效应的要求。第二部分为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论述了上海农垦米业基地建设、机械化建设、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销售渠道、龙头企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发展的成果。第三部分为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通道优势、产业优势等其他大集团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依然存在产业岭集成低、资源配置效率低、发展方向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克服的瓶颈。第四部分为米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理论述评。在对米业产业化经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农产品运销渠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农产品蛛网理论、供应链理论、一体化经营理论支撑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为本论文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为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环境分析。重点分析了目标市场的供求情况、主要商家的竞争情况,从市场角度分析了产业化经营竞争对象的发展模式、手段、渠道建设情况,为选择模式、方向、渠道作了准备。第六部分为国内外产业化经营对上海农垦米业发展的启示。主要分析了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事例,给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借鉴。第七部分为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方向和技术路径选择。经过归纳、总结,借鉴经验,明确提出了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方向和技术路径。第八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以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盛宏达[8](2005)在《大米保鲜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米(粳米)水分含量在15·5%16·0%时,本试验设计的“双乙酸钠+维生素C+海藻糖”配方防霉保鲜效果最好;当大米水分含量达16·8%时,参试的各种保鲜剂均没有防霉保鲜作用;而当大米含水量低于14·5%时,不需使用任何保鲜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培养30d仍保持完好。
魏礼俊[9](2005)在《基于DSP的大米色选机的研制(信号与处理部分)》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旨在尽可能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设计思路,实现高起点开发,对国产大米色选机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同时又要考虑到设计难度、市场承受能力、国内外元器件工业状况和加工工业实际水平,对新型大米色选机的研制作理论探索工作。 本文介绍了典型色选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国内外主流大米色选机现状,设计了以TMS320LC549 DSP为核心、以IL-P3-B线阵CCD作为光强信号接收器件、以单片机控制分选系统的大米色选机。 本文对该型大米色选机的光学系统成像、光学系统空间结构、线阵CCD选型及其驱动电路、FIFO器件的运用、高速A/D转换、通信电平转换器件的运用、DSP硬件电路、供电系统等硬件部分进行了设计。 本文对CCD视频信号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处理的算法、LC549DSP的资源配置、程序设计的DSP实现、影响大米色选机性能的因素、系统抗干扰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探讨;限于篇幅与时间,对DSP与后续单片机控制的分选系统的连接等未作展开讨论。 除了独立设计出基于TMS320LC549 DSP的大米色选机信号部分的软、硬件系统之外,作者还提出了后续设计构思,可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王明利[10](2003)在《我国粳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种植以籼稻为主,粳稻的比重很小。直到1980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只占水稻的11%,粳稻产量也仅为稻谷总产量的10.76%。近20年来,我国粳稻生产发展较快,到1990年粳稻种植面积已占到水稻的16%,产量已占到17.76%(前人调查);到2001年又进一步分别增长到23.13%和25.83%(笔者调查)。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粳稻产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到今天在调整结构的大环境下,其在水稻家族中成为一枝独秀呢?本研究将从整个产业角度,对其生产、消费和贸易等粳稻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的诱致因素和变动规律,从而为新世纪我国粳稻产业迎接入世挑战、走向新的辉煌提供决策建议。 本文首先要解决粳稻(米)数据从水稻中剥离的问题,因为直到现在,我国还没有粳稻生产的统计数据,通过全面调查、典型调查和相关统计资料的收集,推算出我国相关各省区的粳稻面积和产量以及全国的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我国粳米的消费和贸易数据,以及世界粳稻的生产和贸易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构造了我国粳稻(米)的供求分析系统(该系统由C-D生产函数模型、Nerlovian供给反应模型和双对数需求函数模型三大模型构成),以此来揭示影响我国粳稻(米)供求的各种重要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在WTO框架下,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我国粳米的贸易态势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同时根据当前我国粳稻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影响粳稻产业发展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据此预测我国粳稻产业在2005年和2010年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粳稻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粳稻在水稻中所占的比重不大,2001年世界粳稻播种面积为10844.86千公顷,占当年稻谷收获面积的7.16%,产量为7261.75万吨,占稻谷产量的12.25%(笔者根据FAO统计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推算)。但由于粳米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部分地区)居民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部分国家的稻米贸易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粳稻产业在世界水稻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粳稻是我国水稻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到 2001 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己达到 6664.20千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3.13%,产量为4587.50万吨,占稻谷总产量的25.83%。在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有所减少、水稻内部品种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粳稻生产一枝独秀,发展很快。从1980年到2001年我国粳稻面积年均递增2.79%,产量递增5.42%,而同期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年均递减 0.77%,产量年均递增 1二 4%。 我国粳稻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较高的比较效益。在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效益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粳稻生产的收益也有所下降,但粳稻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很高,1995年我国粳稻生产的税后纯收益分别是早、中、晚舢稻的2.25倍、l.49倍和 l。64倍,到2001年又分别是早、中、晚舢稻的9.13倍、1.65倍和二倍。导致粳稻生产效益下滑的原因除了粮价普遍走低外,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主要是劳动日工价的提高)和成本外支出(税外负担)的快速增加:导致粳稻比较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粳米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喜食粳米的人群扩大,从而导致粳米需求增加,与其它稻谷的比价较高。 我国粳稻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明显。虽然我国能够种植粳稻的地区多达20个省区(市),但由于生产要素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化配置,使得一些传统粳稻产区大面积萎缩,过去由于技术条件没有得到开发的地区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目前我国粳稻生产最具优势的地区为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大生产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粳稻主产省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而传统的京津地区大面积萎缩。 导致我国粳稻单产增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投入的变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C0生产函数分析,发现所有变量中以化肥投入的弹性最大,为0.1227,其它依次为劳动投入-0.1055和除化肥外的其它物质投入0刀723,说明在粳稻生产中,化肥投入对生产的增长所起的作用还较大;劳动投人的生产弹性为负值,说明目前粳稻生产的劳动投入己经过剩;从反映技术变化的时间变量来看,我国粳稻生产从 1980年到 200年平均每年的技术进步率为1.19%,技术进步对粳稻单产增长的贡献份额为引.52%,特别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和水稻抛秧技术的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使得我国东北地区粳稻种植迅速扩大。从模型中也发现,我国粳稻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特别是东北地区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很大。 导致我国粳稻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来自稻农对市场价格的反应以及地区水资 V源条件等。本研究运用一般化的Nerlovian供给反应模型进行模拟?
二、大米抛光剂研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米抛光剂研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米适度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1 适度加工技术概述 |
1.2 适度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碾磨法 |
1.2.2 酶处理法 |
1.2.3 发芽处理 |
1.2.4 其他加工新技术 |
1.3 适度加工装备研究现状 |
2 适度加工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适度加工稻米市场现状 |
3.1 留胚米 |
3.2 发芽糙米 |
3.3 蒸谷米 |
4 适度加工技术在富营养米生产中的应用 |
4.1 常见天然富营养米种类 |
4.1.1 富硒米 |
4.1.2 富锌米 |
4.1.3 富铁米 |
4.2 适度加工技术在富营养米加工中的应用 |
4.3 适度加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5 展望 |
(2)湖北省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现状调查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稻谷加工节粮减损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本文的研究综述 |
3 湖北省稻谷加工环节损失情况分析 |
3.1 调研概况 |
3.2 样本企业加工各工序损失数据分析 |
3.2.1 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界定 |
3.2.2 稻谷加工在稻谷清理工段的损失现状及分析 |
3.2.3 稻谷加工在砻谷及砻下物分离工段的损失现状及分析 |
3.2.4 稻谷加工在碾米及白米分级工段的损失现状及分析 |
3.2.5 稻谷加工在后处理工段的损失现状及分析 |
3.3 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特征分析 |
3.4 结论 |
3.4.1 稻谷加工产品出品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
3.4.2 稻谷加工产品营养素损失严重 |
4 湖北省稻谷加工环节损失产生的原因分析 |
4.1 装备落后和工艺不合理造成稻谷加工环节的损失 |
4.2 追求“精、细、白”的认识误区造成加工环节的损失 |
4.3 农民收获环节不合理的整晒干燥方式造成加工环节的损失 |
4.4 产品标准修订滞后造成加工环节的损失 |
5 减少湖北省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的建议对策 |
5.1 加强科普宣传,倡导健康消费 |
5.2 完善工艺流程,制定适宜标准 |
5.3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 |
5.4 建设专业队伍,提高产品质量 |
5.5 提高准入门槛,发展龙头企业 |
5.6 出台扶持政策,扩大烘干能力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3)稻文化的再思考(10):古今科技——碾米:从石碾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论文提纲范文)
1 石碾米、舂米和碓米 |
2 现代机械碾米 |
2.1 我国机械碾米的发展历史 |
2.2 现代化机械碾米工艺原理及主要设备 |
2.2.1 稻谷清理 |
2.2.2 砻谷 |
2.2.3 碾米 |
2.2.4 成品处理 |
2.3 中小规模碾米机的发展 |
3 稻谷(大米)的储藏及其技术的发展 |
4 稻米精深加工 |
5 稻米加工工艺及其机械的发展趋势 |
(4)基于稻米加工工艺及贮藏条件的米品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糙米加水调质技术在传统碾米工艺中的应用与发展 |
1.2.1 碾米工艺原理 |
1.2.2 糙米加水调质技术对传统碾米工艺的改进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抛光工艺的改进 |
1.3.1 不同的抛光工艺对其效果的影响 |
1.4 气调保鲜包装方式在大米贮藏工艺中的应用与发展 |
1.4.1 大米的贮藏特性 |
1.4.2 大米主要组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
1.4.3 大米贮藏的主要方式 |
1.4.4 气调贮藏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糙米调质工艺对整精米率和碾米能耗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糙米水分的测定 |
2.2.2 整精米率的检测 |
2.2.3 试验步骤 |
2.2.4 单因素及范围的确定 |
2.2.5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
2.2.6 稻米中试加工工艺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糙米调质工艺参数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
2.3.2 糙米调质工艺参数对碾米能耗的影响 |
2.3.3 最佳碾米工艺参数 |
2.3.4 中试结果对比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对大米抛光工艺的优化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抛光方法 |
3.2.2 抛光工艺参数及范围的确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加水量对抛光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 |
3.3.2 加水水温对抛光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 |
3.3.3 抛光次数对抛光过程中碎米率的影响 |
3.3.4 加水量和水温对对碎米率的交互影响 |
3.3.5 抛光次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
3.3.6 最佳工艺的确定 |
3.3.7 传统抛光工艺与优化后抛光工艺的外观对比 |
3.3.8 中试结果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气调保鲜贮藏对大米理化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的处理 |
4.2.2 大米水分的测定 |
4.2.3 大米还原糖的测定 |
4.2.4 大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
4.2.5 大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气调包装贮藏对大米水分含量的影响 |
4.3.2 气调包装贮藏对大米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大米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大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米贮藏条件对其食用品质调控效应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样品的处理 |
5.2.2 大米淀粉含量的检测 |
5.2.3 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检测 |
5.2.4 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检测 |
5.2.5 米饭质构品质的测定 |
5.2.6 米饭食味品质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气调包装贮藏对大米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2 气调包装贮藏对大米直链淀粉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3 气调包装贮藏对大米不溶性直链淀粉淀粉含量的影响 |
5.3.4 TPA图谱介绍 |
5.3.5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米的质构特征 |
5.3.6 不同贮藏条件下大米的食味品质特征 |
5.3.7 不溶性直链淀粉与米饭特性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糙米碾白工艺的改良 |
6.1.2 抛光工艺的优化 |
6.1.3 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米理化指标的影响 |
6.1.4 大米贮藏条件对其食用品质调控效应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标准化品控及追溯体系在大米加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米的食品安全问题 |
1.1.2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
1.1.3 生产加工企业的现状 |
1.1.4 国内市场及国际贸易因素 |
1.2 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及其意义 |
1.3 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际上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稻米加工过程的标准化改进 |
2.1 工艺流程的技术整理 |
2.1.1 大米加工流程的原料部分 |
2.1.2 大米加工流程的加工部分 |
2.2 原料的品质控制 |
2.2.1 原粮来源的控制 |
2.2.2 储藏 |
2.3 加工过程的技术改进 |
2.3.1 稻米分类加工的确定 |
2.3.2 清理工序的整理 |
2.3.3 砻谷及分离 |
2.3.4 碾米 |
2.3.5 分级 |
2.3.6 凉米 |
2.3.7 抛光 |
2.3.8 色选 |
2.3.9 检验 |
2.3.10 配米 |
2.3.11 包装入库 |
2.4 稻谷的深加工技术 |
2.5 故障及漏洞处理 |
2.5.1 设备机械故障 |
2.5.2 标准体系应用误区 |
第3章 局部追溯体系在大米加工企业中的应用 |
3.1 基于企业建立追溯体系 |
3.2 追溯体系的框架 |
第4章 关键问题与新产品的开发 |
4.1 塑料米 |
4.2 涂油原料大米 |
4.3 终产品混入杂质 |
4.4 标准化品控及追溯体系在新产品中的应用实例成就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2.1 标准与标准化的整合 |
5.2.2 填补大米加工空白的规范文件 |
5.2.3 结合实际整合了国家标准的建议 |
5.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检测、迁移及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品接触材料分类 |
1.2 食品接触材料潜在迁移及迁移过程 |
1.3 迁移测试概述 |
1.4 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4.1 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
1.4.2 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研究概况 |
1.4.3 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检测方法 |
1.5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污染风险评估 |
1.5.1 风险评估的概述 |
1.5.2 风险评估的原则及意义 |
1.5.3 风险评估的方法 |
1.6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控制研究 |
1.6.1 密胺餐具主要生产工艺 |
1.6.2 密胺餐具生产工艺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7 本论文的设想与主要工作 |
1.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7.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3 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的检测方法研究 |
第一部分 HPLC 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制备方法 |
2.2.3 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浸泡条件的选择 |
2.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2.3.4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2.3.5 方法的确证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HPLC 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单体迁移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制备方法 |
3.2.3 色谱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3.3.2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3.3.3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3.3.4 实际应用 |
3.4 小结 |
第三部分 LC–ESI-MS/MS 测定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条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食品模拟物和浸泡条件的选择 |
4.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4.3.3 质谱参数的选择 |
4.3.4 三聚氰胺质谱裂解行为研究 |
4.3.5 方法标准曲线与检测限 |
4.3.6 方法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4.4 小结 |
第四部分 HILIC - MS/MS 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单体迁移量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样品前处理 |
5.2.3 色谱条件 |
5.2.4 质谱条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5.3.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5.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5.3.4 回收率和精密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CdS/GCE 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三聚氰胺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dS/GCE 电极电化学发光现象 |
6.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6.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6.3.4 干扰物质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三聚氰胺猝灭鲁米诺电化学发光行为 |
7.3.2 条件优化 |
7.3.3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
7.3.4 干扰实验 |
7.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7.3.6 三聚氰胺抑制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机理探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与迁移模型研究85 |
第一部分 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材料与仪器 |
8.2.2 实验方法 |
8.2.3 仪器分析条件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 |
8.3.2 涂料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 |
8.3.3 胶粘剂中三聚氰胺单体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渗透迁移情况 |
8.4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迁移数学模型的研究 |
9.1 化学物质迁移机理 |
9.2 迁移解析模型 |
9.2.1 Fick 扩散定律及模型基本假设 |
9.2.2 迁移数学模型 |
9.3 三聚氰胺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的计算 |
9.3.1 实验方法 |
9.3.2 三聚氰胺扩散系数的计算 |
9.3.3 三聚氰胺分配系数的计算 |
第四章 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的安全风险评估 |
10.1 三聚氰胺的毒理性 |
10.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 |
10.2.1 危害鉴定 |
10.2.2 剂量-反应评估 |
10.2.3 暴露评估 |
10.2.4 风险描述 |
10.3 实验部分 |
10.3.1 试剂与仪器 |
10.3.2 实验步骤 |
10.3.3 实验条件 |
10.4 1-3岁儿童使用密胺餐具的三聚氰胺每日摄入量及风险性特征描述 |
10.4.1 食品模拟物种类的影响 |
10.4.2 乙酸浓度的影响 |
10.4.3 迁移温度的影响 |
10.4.4 迁移时间的影响 |
10.4.5 重复使用次数的影响 |
10.4.6 微波加热的影响 |
10.4.6.1 微波加热时间的影响 |
10.4.6.2 微波加热功率的影响 |
10.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控制研究 |
11.1 引言 |
11.2 密胺餐具主要生产工艺 |
11.2.1 称量 |
11.2.2 预热 |
11.2.3 投料 |
11.2.4 初压 |
11.2.5 排气 |
11.2.6 保压固化 |
11.2.7 脱模冷却 |
11.2.8 包装 |
11.2.9 贴花 |
11.3 密胺餐具生产工艺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1.3.1 实验样品制作 |
11.3.2 实验方法 |
11.3.3 不同压模温度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1.3.4 不同压模压力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1.3.5 不同固化时间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1.3.6 表面贴花对三聚氰胺迁移量的影响 |
11.3.7 生产工艺与三聚氰胺迁移量关系的正交实验 |
11.4 结合经济性分析确定密胺餐具最佳生产工艺参数 |
11.4.1 压模温度最佳参数的选择 |
11.4.2 压模压力最佳参数的选择 |
11.4.3 固化时间最佳参数的选择 |
11.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米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面 |
1.2.2 保证上海米业市场安全的需要 |
1.2.3 上海农垦米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
1.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农户的需要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
2.1 基地建设现状 |
2.1.1 有机稻米生产基地 |
2.1.2 绿色稻米生产基地 |
2.1.3 有机米与常规农业的经济比较 |
2.1.4 优质稻米种源基地 |
2.1.5 设施粮田建设 |
2.1.6 外延基地建设 |
2.2 机械化建设现状 |
2.3 品牌建设现状 |
2.3.1 绿色大米品牌 |
2.3.2 有机米品牌 |
2.3.3 主要品牌 |
2.4 标准化建设现状 |
2.4.1 水稻种业的全程标准化 |
2.4.2 水稻生产的全程标准化 |
2.4.3 水稻加工的全程标准化 |
2.5 销售渠道 |
2.5.1 超市销售 |
2.5.2 连锁直销 |
2.5.3 商务网络平台 |
2.6 龙头企业建设现状 |
2.6.1 加工型龙头企业 |
2.6.2 销售型龙头企业 |
2.7 米业生产技术现状 |
2.7.1 科技研发现状 |
2.7.2 储藏加工工艺技术现状 |
2.8 本章小结 |
3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3.1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 |
3.1.1 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的优势 |
3.1.2 核心版块产业发展优势 |
3.1.3 非农产业的支撑优势 |
3.1.4 拥有完整的一、二、三产业形态 |
3.1.5 拥有营销通道优势 |
3.2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链集成低 |
3.2.2 资源配置效率低 |
3.2.3 品牌分散效应差 |
3.2.4 米业发展方向模糊 |
3.2.5 外部基地建设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4 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述评 |
4.1 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
4.2 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
4.3 米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 |
4.3.1 分配模式 |
4.3.2 分配原则 |
4.3.3 分配保证体系 |
4.4 农产品运销渠道理论及产业化经营 |
4.4.1 农产品运销渠道的概念 |
4.4.2 农产品运销渠道的作用 |
4.4.3 农产品运销渠道的选择 |
4.5 规模经济理论与产业化经营 |
4.5.1 规模经营的概念 |
4.5.2 规模经济的优点 |
4.5.3 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
4.6 农产品蛛网理论与产业化经营 |
4.7 供应链理论与产业化经营 |
4.8 一体化理论与产业化经营 |
4.9 本章小结 |
5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环境分析 |
5.1 国内米业市场呈现多元化经营 |
5.2 上海米业市场具有较大空间 |
5.3 上海米业市场主要厂商分析 |
5.3.1 品牌成为米业重要竞争力 |
5.3.2 先进设备成为米业竞争的基础 |
5.3.3 扩大基地是做大米业的前提 |
5.3.4 超市成为品牌米的重要销售渠道 |
5.3.5 低竞争壁垒导致竞争无序化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产业化经营对上海农垦的启示 |
6.1 国外产业化经营 |
6.1.1 制度创新与产业化 |
6.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
6.2 国内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和路径 |
6.2.1 深加工带动 |
6.2.2 做大龙头企业 |
6.2.3 示范基地带动农业 |
6.2.4 标准化生产引领农民 |
6.2.5 整合品牌彰显效应 |
6.3 农垦推进米业产业化的趋势 |
6.4 农垦推进米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方向和技术路径选择 |
7.1 产业化经营模式 |
7.1.1 组建米业专业公司 |
7.1.2 渠道公司+米业专业公司模式 |
7.1.3 米业专业公司+外延基地模式 |
7.2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 |
7.2.1 优化优质米结构 |
7.2.2 开发深加工食品 |
7.3 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路径选择 |
7.3.1 建立利益机制 |
7.3.2 实施品牌战略 |
7.3.3 加大科技创新,开发深加工项目 |
7.3.4 控制稻谷资源 |
7.3.5 建设营销技术 |
7.3.6 并购整合米业 |
7.3.7 建设龙头企业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米保鲜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保鲜剂配方设计 |
1.2 保鲜剂添加方法 |
1.3 加速老化培养方法 |
1.4 供试大米的产地与质量 |
1.5 保鲜效果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配方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
2.2 双乙酸钠的使用浓度 |
2.3 不同含水量大米的保鲜效果 |
3 讨论 |
4 结语 |
(9)基于DSP的大米色选机的研制(信号与处理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
1.1 问题的引出 |
1.2 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 |
1.3 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特点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米色选机概述 |
2.1 色选机总体要求 |
2.1.1 工作原理 |
2.1.2 工艺指标 |
2.2 色选机结构特点 |
2.2.1 供料系统 |
2.2.2 光电检测系统 |
2.2.2.1 光电检测系统的几种典型结构 |
2.2.2.2 光电检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设计 |
2.2.3 分选系统 |
2.2.4 电控系统 |
第三章 基于 DSP的大米色选机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
3.1 光学系统部分 |
3.1.1 光源与照明 |
3.1.1.1 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
3.1.1.2 照明系统设计 |
3.1.2 光信号的接收 |
3.1.3 光学系统空间结构 |
3.2 电控系统部分 |
3.2.1 光电信号转换 |
3.2.1.1 线阵 CCD驱动电路 |
3.2.1.2 A/D转换电路 |
3.2.2 FIFO器件的运用 |
3.2.3 双向通信电平转换器件的运用 |
3.3 DSP硬件电路设计 |
3.3.1 TMS320C54x系列 DSP简介 |
3.3.2 灰度值采集电路与 DSP的连接 |
3.3.3 DSP芯片、IDT72230L10的硬件复位电路 |
3.3.4 时钟发生器与时钟控制信号 |
3.3.5 DSP与单片机控制的分选系统的连接 |
3.4 供电系统 |
3.4.1 照明系统供电 |
3.4.2 各芯片、供料系统与分选系统的供电 |
第四章 基于 DSP的大米色选机系统信号部分软件设计 |
4.1 对大米图像频谱的分析与软件设计 |
4.2 LC549 DSP软件实现 |
4.2.1 DSP上电复位 |
4.2.2 LC549资源配置 |
4.2.3 LC549程序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
4.2.4 TMS320 C54x DSP开发调试工具简介 |
4.2.5 DSP独立系统的实现 |
第五章 系统抗电磁干扰设计 |
5.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5.1.1 现场抗干扰 |
5.1.2 PCB抗干扰 |
5.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六章 影响大米色选机性能的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 |
6.2 解决方案 |
第七章 课题总结与设想 |
7.1 课题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粳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本项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文章的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与研究基础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的难点 |
1.7.1 论文的创新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粳稻在粮食中的历史地位 |
2.1 稻谷在粮食中的历史地位 |
2.1.1 在国际的地位 |
2.1.2 水稻在我国粮食经济中的历史地位 |
2.2 粳稻在水稻经济中的历史地位 |
2.2.1 世界粳稻在水稻经济中的地位 |
2.2.2 我国粳稻在水稻经济中的地位 |
第三章 我国粳稻生产的历史变化 |
3.1 水稻及粳稻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分布 |
3.1.1 水稻及粳稻的起源 |
3.1.2 稻谷的分类 |
3.1.3 水稻在我国的分布 |
3.2 水稻的品种与品质特性 |
3.2.1 水稻的品种特性 |
3.2.2 水稻的品质特性 |
3.3 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3.4 我国粳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3.4.1 产量、面积的变动分析 |
3.4.2 生产成本、收益的变动分析 |
3.4.3 粳稻生产的区域布局变化 |
3.5 我国粳稻生产发展的基本特征 |
3.5.1 粳稻生产量增加,单产提高很快 |
3.5.2 新品种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优质稻比重迅速提高 |
3.5.3 比较优势明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3.5.4 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第四章 我国粳稻生产增长的动因分析 |
4.1 粳稻生产增长的动因分析--生产投入、科技进步 |
4.1.1 化肥投入与用工量的变化 |
4.1.2 粳稻生产率的发展变化及比较 |
4.1.3 粳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4.1.4 粳稻生产技术进步作用的测算 |
4.2 粳稻生产增长的动因分析--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
第五章 我国粳米的加工和流通 |
5.1 我国稻米的加工 |
5.1.1 我国稻米加工业的发展 |
5.1.2 稻米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
5.1.3 我国稻米加工业的成本效益状况 |
5.1.4 我国大米加工业的未来开发领域 |
5.2 我国稻米的流通 |
5.2.1 我国稻米购销政策的历史演变 |
5.2.2 我国稻米流通渠道的最新发展 |
5.2.3 稻米的购销价格 |
第六章 我国粳米消费的历史变化和动因 |
6.1 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 |
6.2 我国稻米及粳米的消费状况 |
6.3 我国稻米及粳米消费的时序变动趋势 |
6.4 我国稻米及粳米消费的区域变动趋势 |
6.5 我国城乡居民对粳米消费的行为分析 |
6.5.1 调查户基本信息 |
6.5.2 调查户消费大米情况 |
6.5.3 城乡居民对粳米及其它粮食购买品种的选择 |
6.5.4 城乡居民对粳米及其它粮食购买地点的选择 |
6.5.5 城乡调查户购买粳米及其它粮食的质量标准选择 |
6.5.6 城乡调查户对粳米及其它粮食消费的偏好 |
6.5.7 收入或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粳米及其它粮食消费的影响 |
6.6 我国粳米消费变动的原因分析 |
6.6.1 模型变量设计 |
6.6.2 模型构造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我国粳米的进出口贸易 |
7.1 稻米及粳米的国际贸易格局 |
7.1.1 世界稻米的贸易格局 |
7.1.2 世界粳米的贸易格局 |
7.2 我国稻米及粳米的贸易状况 |
7.2.1 我国稻米的贸易格局 |
7.2.2 我国粳米的贸易情况 |
7.3 我国粳米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7.3.1 成本、价格优势的国际比较 |
7.3.2 技术优势的国际比较 |
7.3.3 品质优势的国际比较 |
7.3.4 出口地区优势的国际比较 |
7.3.5 品牌、信誉与服务方面的优势比较 |
7.4 加入WTO后对我国粳米贸易的影响 |
7.4.1 对我国粳米贸易的总体影响 |
7.4.2 对我国粳米贸易可能产生影响的国家、影响程度和影响地区 |
第八章 我国粳米供需变动的未来前景 |
8.1 影响我国未来粳米供需变动的主要因素 |
8.1.1 国内资源稀缺性的影响 |
8.1.2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8.2 我国粳米供需变动的基本假定和预测结果 |
第九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基本结论 |
9.2 我国粳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附录: 我国粳米供需平衡表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大米抛光剂研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米适度加工技术及其应用[J]. 王丽群,郭振海,孙庆申,周野,陈凯新,卢淑雯.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02)
- [2]湖北省稻谷加工粮食损失现状调查与评估[D]. 胡纪东.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3]稻文化的再思考(10):古今科技——碾米:从石碾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J]. 陈正行,庞乾林,张小惠. 中国稻米, 2015(02)
- [4]基于稻米加工工艺及贮藏条件的米品质分析研究[D]. 刘小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05)
- [5]标准化品控及追溯体系在大米加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姚雅娴. 集美大学, 2012(02)
- [6]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检测、迁移及控制技术[D]. 井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7]上海农垦米业产业化经营研究[D]. 陈斐然.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8]大米保鲜剂研究[J]. 盛宏达.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5(11)
- [9]基于DSP的大米色选机的研制(信号与处理部分)[D]. 魏礼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4)
- [10]我国粳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D]. 王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3)
标签:大米论文;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论文; 食品接触材料论文; 密胺餐具论文; 大米储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