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信息在自我面孔认知中的作用和特征及与他人面孔认知的比较研究

结构信息在自我面孔认知中的作用和特征及与他人面孔认知的比较研究

一、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国[1](2021)在《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宗教信息的功能研究是宗教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一个深化研究,也是宗教学与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交叉而进行的前沿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与学界常用的“网络宗教”这一概念有较多重合之处,在本文主要指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在互联网上活跃存在、规律运动的信息群(如宗教活动的网络直播等);这些信息群对于社会、组织、个人等发挥的各种作用,被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认识宗教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宗教的影响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但在对这些热点的活跃研究中,存在“宗教学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较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负面评价过多”、“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碎片化’研究较多而整体性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尝试解决此问题,并把研究重点放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社会功能上,希望通过研究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这个时代命题能够阐释、回应现实之需,将宗教功能论,宗教社会学,甚至将宗教的本质和历史、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等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深入,同时也试图为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些许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论文通篇都在回答“在增加了互联网这个变量群后,宗教功能有何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在理论层面,一是创建了一个逻辑清晰的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理论框架,运用信息论、数学、词源学等理论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哲学基础、发展阶段、技术属性等进行总体性、体系化、深入化研究;二是利用哈里约之窗、语言哲学、结构功能论(AGIL模型)等理论具体分析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参照拉斯韦尔信息传播的5W理论(who、what、which、whom等),从教职人员、宗教信众的宗教群体和宗教组织等主体为“人”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内容的“语言形式和事件内容”等“事”的角度,从互联网宗教信息媒介工具“物”的角度,分别将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讨论推向深入。在实践层面,围绕互联网宗教功能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一套30多个子问题的问卷,在对回收到的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7129份样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有关可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判断给予验证,并对网民在互联网宗教功能上的认知和行为等进行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总体来说,在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因人的生理属性、文化属性等基本属性没有被根本改变故宗教那种赋予人生意义、整合社会秩序等社会层面的基本功能没有被改变,但互联网的出现对宗教发挥作用具有突破性改变:一是因互联网宗教信息更易被人获取而造成宗教在更多人那里发挥作用;二是虚拟教堂等带给人们新的甚至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和宗教体验,从而创生出一些新的宗教功能;三是正如有了货币人们逐渐减少对金银的使用一样,人们会越来越多使用互联网宗教信息而减少非互联网宗教信息,而这使得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物质世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就主体(人)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能够挖掘、诠释新自我,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更好满足人类情感和理智沟通,还会形成网络信仰共同体,造成陌生信众心灵交往悖论等;就内容(事)角度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信众能够借助互联网可更全面、更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就媒介(物)角度来看,媒体私人化造成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宗教实现祛魅和复魅的神圣性流动,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网络媒介虽然拉开了宗教神圣帷幕,但只是改变了传统宗教与现实不适应的外衣,而其核心功能仍然存在;就问卷结果来看,互联网宗教信息主体是20—40岁间、已经结婚、以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的男性公民,年龄、性别、学历等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认知具有一定相关性。从更深层次看,论文是在当代和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语景下宗教、科学、哲学三者间的对话。在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互联网等新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挑战下,对于“如何发挥互联网宗教信息的正面功能、防范其负面功能、研究其暂时没能认清的功能”,“人工智能的哪些因素会导致人的属性改变,进而导致宗教功能的变化”等问题,我们不可能从马克思等先哲那里得到现成答案,而只能是汲取他们的理论营养并结合实际,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我们自己的回答。

李林泽[2](2021)在《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文中认为典型的语义异指现象有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两种。以往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的“移位说”“形义错配说”“语法隐喻说”等假设没能揭示此类语言现象的本质,没有对此类现象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系统性描写,也无法探明此类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认知语言学具有解决以上问题的潜能。本文在对语义异指现象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角,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句法特征?2.语义异指具有哪些典型的语义特征?3.语义异指现象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语义异指现象体现了语言象似性这一根本性的句法语义特征。表层句法结构的底层是概念结构,意义就是概念化。意义是无限的,而句法结构是有限的。言者用有限的句法结构表达无限的意义,同时还要兼顾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势必造成对现有句法结构的主观操作。虽然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各有独特的句法特征,但总的来说,语义异指结构在异指成分的形态特征、数量限定语、句型分布以及句子的体等方面都受到相对于语义正指结构来说更为严格的限制。第二、修饰类语义异指和述补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语义特征,但仍能找到一些共性。语义指向是异指现象语义特征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还原观的角度来看,两类语义异指中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并不因进入这些结构(或构式)而有所改变,其配价要求和词汇选择限制保持不变。从整体观的角度看,异指相关的结构(特别是动结式)的整体论元结构和语义指向特征都与异指成分的论元结构密切相关。另外,异指结构具有较高的信息密度,是概念化者有意的句法安排,体现了较高的主观性。第三、语义异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认知理据。从根本上讲,语义异指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认知识解结果而对习以为常的语义正指结构的图形-背景关系的逆转,是认知主体不同识解方式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修饰类语义异指是言者对同一情景的不同方面进行突显、静态到动态心理扫描方式的转换等认知识解操作的结果。异指成分以及中心成分存在于同一个注意窗口,两个成分作为输入项而形成新的整合空间,从而产生了迥异于组成构件的语义特征。此类语义异指是言者有意识的句法操作,具有强烈的语用动机。通过对语言符号单位的操作,将性状焦点化,更好承载主观情感、体现表达意图,完成话语构建。述补类语义异指逆转了述语和补语的图形背景关系,补语成为图形并构建主要事件,可以独立或共同支配论元。本研究再次证明了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不同句子结构即代表不同意象的观点。所谓的句型变换根本不存在,“移位说”赖以存在的“源句式”也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假设。第四、语义异指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部并不匀质。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具有迥异的句法语义特征、语用效果、语言理据等,但在认知理据方面具有统一性。本研究明确界定了语义异指现象的研究范围及其认知、心理学基础,构建了对该现象进行描写-解释的基本框架。对典型的述补类语义异指和修饰类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和产生理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现代汉语语义指向研究引向深入,对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国家当下急需发展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帅奕男[3](2020)在《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从法治范式变革的视角研究司法的范式转换问题。“司法范式”体现的是法官默认的司法逻辑和价值取向,司法范式的变化是与法治范式的变革密切相关的。因为法治范式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系统所处的社会所持有的一般看法,这种看法构成了人们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背景性理解。因此,本文在法治范式的语境中,对现代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形态演化、面临的信息化挑战及发展趋向进行探讨,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除了导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导论部分梳理了中外学者对智慧社会司法范式转型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结语部分阐述了智慧司法与中国司法的转型策略,认为智慧司法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法律系统内部转型革新的契机,但是需要在法治框架内把握技术介入司法领域的尺度。正文部分的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界定了司法范式的内涵,考察了现代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并提出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在对司法范式的法治语境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本章认为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官立足于个人主体性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作出的司法判断,其二是逻辑化、理性化的司法推理,其三是具有独立于司法结果之正义价值的司法程序。沿着司法范式现代性内涵的思路,本章对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自由竞争阶段、福利国家阶段、安全保障国家阶段所对应的三种司法范式——形式司法、实质司法、协商司法的特征和具体内涵进行界定和阐述。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以服从实在法规则为特征,依赖于独立的司法权力机构通过严格的法律推理来解决具体冲突。其背景在于自由主义法治范式以形式理性为基础,通过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和规则至上的信念来构架其制度体系,法律的一般化和体系化意味着法官需要在普遍性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中寻找“决定性意义的原因”,以严密而精准的逻辑方法进行司法判断。福利国家法治的实质司法以目的导向推理为特征,司法权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政府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司法程序也从关注形式公正转向关心实质公正。其背景在于自由竞争下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加强了垄断性资本的力量,经济权力、物质财产和社会状况的不平等与日剧增,自由主义法治所带来的国家与社会、政治与法律的分离以另一种方式走向整合,福利国家的实质法逐渐地导向了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在司法领域表现为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的整合。程序主义法治范式背景下的协商司法以沟通保障的司法程序为特征,表现为通过建立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促进司法主体间协商沟通,进而达成共识。其背景在于法律结构和科层结构难以应对国家干预过于密集所带来的社会复杂情势,面向实质平等的权利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个人自主性的实现,这促使法律和司法转向通过组织规范和程序规范实现社会整合。司法范式的演化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外部的社会条件变化,新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通过制度化吸收到基本的法律结构中,进而影响司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来自于司法实践的内部反思,司法系统也在纠纷解决中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方法的运用、制度的设计,更好的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第二章考察了司法范式面临的信息化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原则,计算机、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不仅消解了理性思辨在知识生产和权力架构中的话语地位,而且对围绕能量与物质构建起来的现代法治秩序带来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司法作为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微观社会矛盾纠纷的灵敏显示器和社会治理状态的预警机”,首当其冲的感受到社会信息化与建构理性碰撞磨擦的冲击力。这就使得现代司法范式在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一是双重空间对既有司法裁判规则和场域形成的冲击,其二是平台治理对国家法律的中心主义和司法至尊的地位的消解,其三是司法智能化对以法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司法理念带来的挑战。第三章分析了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随着技术对社会解析的不断加深,物理时空发展起来的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难以应对“微粒社会”的高速数字化进程,新的知识力量深度的参与到司法权力的运作之中。在司法规则方面,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被转化为计算机化的表达形式,甚至直接以代码生成规则,通过算法和程序设计实现自动化规制。在司法裁判方面,智能系统为各类案件提供“定制化”的证据指引、类案推送以及评估预测,使裁判结果更加具有连续性、一致性和可预见性,呈现出程式化的算法决策趋向。在司法过程方面,司法运作的场域逐渐从“广场式”“剧场式”的物理空间结构转向远程审理、人机交互、个性定制的多维立体空间,呈现出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趋势。在司法服务方面,依托诉讼服务平台,精准定位、智能预判的个性化的诉讼指导增加了公众与司法部门的黏性,提供了更加有效和便捷的“接近正义的方式”。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力量与司法权力运作的结合也指向了一个全景敞视的可以精细识别不同苦乐场景的智能控制机制,我们需要在新的法治框架中对司法范式进行设想和探讨。第四章提出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构想。现代法治范式的研究与现代性社会转型有着本质上的勾连,是一种与现代性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对现代性进行智性反思的法律知识形态的变化。本章吸收了现代法治理论中的反思要素,并与社会学的反思性理论进行勾连,对法律与社会特性进行“双向阐释”,提出面向后现代的智慧法治范式,并在这种新型法治范式中塑造司法范式的形态。首先,为智慧时代的司法价值注入数字正义的内涵,使其内在的反映信息社会资讯化、符号化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其次,充分意识到智慧司法中人脑决策与智能决策之间的协同关系,推动演绎逻辑与计算知识的融合运用,使司法逻辑内在地反映双重空间、人机混合、算法主导时代的行为规律和新型法律关系。最后,通过数据、平台与司法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司法应突破仅仅被理解为是一种事后救济手段的设定,发挥纠纷预防的社会治理功能,应对智慧社会的风险和变化。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邵猛[6](2018)在《电影空间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影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空间问题在理论史上长期被认为是依附于时间问题。“柏拉图洞穴”的比喻表明,电影空间并不应当被看作是不证自明的存在,它在电影美学研究中极具价值。随着空间转向理论思潮的出现,以及当下社会人们对空间问题越发的关注,以空间为题材的电影大量出现。更突出的现象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影空间成为前沿问题,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二维到三维、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电影空间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以电影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空间理论和电影空间传统理论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理论史上对电影空间的认识存在诸多局限,电影空间既非客观现实的空间,也非主观想象的空间,它的本质是以身体为中介,主体通过意识的投射,在主客交互中形成的意向性空间;电影空间内部存在三层结构,分别是画面空间、叙事空间和具身空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层层推进。电影空间不是静态的存在,它始终处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中,通过转换与生成、时间对空间的建构、超验空间与知觉建构、电影认知图式等,完成电影空间的动态建构;从身体出发,电影空间美学不是“看”和“听”的美学,而是“体验”的美学;媒介融合时代电影空间的发展方向是让观众更好地完成“体验”,但走向成熟尚需时日。

陈琰[7](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时代,摄影术的发明,使得人们被图像包围,在这个过程中,观看行为的问题性日益复杂和显现。观看蕴含了特定时期的“所知的东西和所信仰的东西”,也就是布迪厄所说的“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它深刻的反映出特定时代和文化相适应的眼光。本文正是从这些范畴的相互关系中展开,思考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审美文化体验的视觉化历程,而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就是借助视觉机器将一切不可视的东西可视化。当代社会,“技术化观式”成为观看范式的基本趋势,因为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高科技视觉文化产品和电子媒介图像,各种新新媒介的介入使图像以更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人类的生活,从而对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在经历了摄影、电影、电视的发展之后,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跃进,我们逐渐梳理出媒介化观看的发展轨迹和演进路径。可以说,人们的观看史就是一部借助视觉机器及其技术“观看”的历史。观看范式正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指向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可以说,观看媒介重新塑造了人类的视觉经验。技术的演进和观看范式的相互影响使得观看潜藏的意义开始显现,成为一个研究方向和议题。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考察媒介技术的演进导致观看范式的性质和特征的一系列变化,研究观看行为是如何从自然属性一步步过渡到机械属性的。通过总结新的观看范式呈现出的种种规律,研究这个大的变革下了人们观看方式和感知方式的转变。文章在绪论部分回答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畴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是将媒介技术形态演进的历史作为切入点,探讨媒介技术发展对观看范式的影响,探寻观看行为在媒介演进过程中的变迁轨迹。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关系一直在发生改变,数字技术对人们的时空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章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人们如何在时空的无限性中追求视觉的功能,加大视觉和时空的沟通与联系的。在被媒介化的观看过程中,人已经不再是原初意义上的人。正是基于此本文第三章的研究重点从当代电子媒介的技术文化逻辑入手,来探讨媒介对观看共同体内部诸因素——观看主体、心理接受、审美意识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三章的论证,我们看到,每一种“观看的方式”的改变都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生方式的改变。本文始终贯穿的基本思路就是对视觉文化进行批判性分析,所以在第四章,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化观看的特点进行梳理和界定,从符号化到数字化,从虚拟化到数据化的发展过程。考察媒介化观看发展到今天,它所呈现的模式、关系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与变化。最后,本文通过反思新媒体环境下,人们所面临一系列观看困境,批判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观看主体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失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强调营造和谐的观看方式和提高观看素养的倡导。这种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实现媒介化观看新的革命、有助于我们走出视觉文化的种种误区。

胡伟平[8](2014)在《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研究》文中认为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在公安刑侦、影视制作、娱乐、教育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但以往对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研究者中,甚少有跨领域的合作研究,而人脸具有非刚性、类间相似性和易受干扰等特点,从纯计算机技术角度来解决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问题是相当困难的,目前对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的应用很少。认知科学的出现为计算机、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解决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如何将认知等主观的内容融合进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如何使用哲学的思辨思想来改进计算机程序,这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这个应用入手,尝试使用认知逻辑来指引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将认知逻辑的思想贯穿在程序设计之中,从而跳出目前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研究的困境。本文在对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知的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方法,实现了不同年龄段中不同胖瘦、不同生活水平下的个性化人脸图像的定制。在对人识别人脸光照的过程和人识别不同年龄人脸的过程进行形式化的基础上,设计出对称区块光照补偿算法和基于年龄的灰度调整算法;在对主动形状模型算法的不足进行认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对基于特征线对的图像变形算法的缺点进行认知逻辑角度的分析之后,提出对特征线对选取的改进意见,并对算法中的三个参数进行了认知角度的诠释,使其更易被人接受;在对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合成算法的不足进行认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算法,并增加发型替换部分;在系统的设计中,把“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想贯彻在设计中,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融合了专家智慧和机器智能,以专家的信念来修正机器的信念,从而构建人机协同工作的环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进行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结果比较逼真,不同定制条件下的合成图像具有较大的区分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对现有的光照归一化方法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称区块的人脸光照补偿算法和基于年龄的灰度调整算法,完善了人脸图像的灰度归一化方法。现有的光照补偿算法主要是从图像整体出发来开展研究,这种以图像整体的光照为基础的方法与人类的认知规律不相吻合。为了更好地开展人脸图像的预处理,在对人脸图像灰度归一化方法进行认知思考的基础上,根据人认知人脸的普遍规律,对人认知人脸光照的过程进行了形式化,之后使用对称区块的背景光对光照较暗一侧的对称区域进行光照补偿,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此外,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脸的肤色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不同年龄段人脸的肤色变化规律,并在形式化的基础上将之用于灰度调整算法的设计,调整之后的人脸图像在肤色方面具备一定的年龄特征,为后续的程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2、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人脸特征点提取方法进行了梳理,从认知逻辑的角度对最常使用的ASM算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ASM算法的不足及其内在的原因,并对ASM算法进行了改进。目前人脸特征点定位主要使用基于几何特征、统计特征、频率域特征以及多种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技术,而ASM算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特征点定位的经典算法之一,具有比较好的精确性和鲁棒性。但由于ASM算法对于初始状态十分敏感,并且搜索是以全局收缩为结束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人认知人脸的规律,引入了特征点定位微调机制,使用专家智慧对ASM算法的定位结果进行最后确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ASM算法的偏差。同时为了更符合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的要求,在FG-NET数据库原有68个特征点的基础上,增加表征发型和发际线的22个特征点,使样本图像的特征点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3、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图像变形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和对比,针对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这个具体应用,采用了基于特征线对的图像变形技术,在对该技术从认知逻辑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对基于特征线对的人脸轮廓变形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特征线对的图像变形算法其核心在于特征线对的设置,选取的特征线对的好坏决定了变形的效果,针对人脸图像的特点和人的认知特点,提出了非均匀特征线对选取方法,将特征线对向眼睛、嘴唇等重点部位倾斜,从而改进了基于特征线对的图像变形算法的效果。对该算法中关键的三个参数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其取值的认知意义进行了明确,并进行了实验验证。4、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础知识,并对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合成的不足进行了认知逻辑上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认知逻辑的人脸年龄特征合成方法。针对直接替换重构方法中年龄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将样本图像的低频部分经过巴特沃斯高通滤波之后叠加到测试图像的低频部分的方法,提升了年龄特征移植的效果。针对发型和发际线会对人脸年龄观感产生很大影响这一现象,设计了发型替换算法,将样本图像的发型和额头部分直接替换到测试图像上,极大提升了合成图像的逼真程度。5、将“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思想融入到系统的设计中,使用专家的信念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即计算机的“信念”进行修正,从而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进行干预,开发出人机结合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系统。在设计中,通过专家与计算机的协同,将专家的智慧与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将计算机从不擅长的形象思维中解放出来,将其定位为一个“超级秘书”,辅助专家进行工作。使用专家信念对ASM算法定位不精确、年龄估计偏差大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通过专家评估来确定程序是否结束,这些人机交互环节的引入使得系统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就设计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程蕾[9](2012)在《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文中提出能够完成镜像自我面孔再认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常个体在具备自我面孔再认能力后,才逐渐发展出其他各种高级心理能力。以往研究发现,5岁儿童对自我面孔和他人面孔的加工没有差异,但成人却表现出自我面孔加工的优势效应。诸多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对自我和他人面孔的识别存在脑机制上的差异,如激发的脑电波存在潜伏期和波幅上的差别,以及激活的脑区有所不同等,这些都说明个体对自我和他人面孔的识别在发展中存在差异。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几何时完成即时和延时的自我面孔再认以及对自我面孔再认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而缺乏对年长儿童自我面孔识别发展情况的纵向研究。因此本研究拟考察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发展特点。本研究通过6个实验系统探讨了5、7、9岁儿童在自我整体面孔、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构形信息以及总体认知准确度等方面自我面孔认知发展的特点。研究一考察了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对5、7、9岁被试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由3个实验构成。实验1让被试儿童识别正立或倒置的自我整体面孔、内部特征、外部特征,考察内、外部特征在儿童自我面孔识别中的作用。实验2、3通过变化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部位来进一步考察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发展特点以及与自我意识的关系。结果发现,外部特征在5岁儿童的自我面孔识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表现出性别差异,即相对于男童,5岁女童在自我面孔识别中更依赖于外部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内部特征的识别水平逐渐提高,而外部特征的影响逐渐变小。到9岁,男童、女童对自我面孔内部特征的识别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性别差异不再显着。研究二通过实验4考察在外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儿童对自我面孔构形信息加工的发展特点。实验4通过Photoshop将儿童嘴巴和眼睛上下移动0.2°、0.4°视角,或者将眼睛分开或靠拢0.2°、0.4°、0.6°和0.8°视角,来考察面孔垂直构形信息的变化以及水平构形信息的变化对儿童自我面孔再认的影响,并与成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对构形信息的加工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对较小改变(视角垂直0.2°、水平0.4°以下)的觉察能力在7-9岁得到显着提升,9岁儿童对自我面孔构形信息的加工与成人无显着差异。且儿童对自我面孔构形信息的识别存在特征和方向上的差异,即对嘴巴部位的构形信息更为敏感,而对垂直方向的构形信息相对比水平方向的更敏感。为进一步验证研究二的结果,研究三通过实验5考察减轻记忆负荷后儿童对自我面孔构形信息的加工水平是否仍然随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在实验5中,同时呈现儿童本来面孔以及构形信息改变的面孔让儿童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即使减轻了记忆负荷,儿童对构形信息的加工水平依然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趋向。研究四考察儿童对整体的自我面孔再认是否存在自我提升效应。实验6在保持儿童外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采用morph技术将之分别与漂亮和不漂亮的他人面孔相融合,然后让儿童判断哪个或哪些面孔是他原本的模样,以考察儿童是否倾向于将更漂亮的面孔视为自己的。结果发现,儿童普遍出现了自我面孔的提升效应,即更多选择融合了漂亮他人面孔的面孔为自己的本来相貌。5岁儿童的提升效应最显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我面孔的识别越来越准确,提升效应在9岁显着下降。总的来说,5岁儿童在加工自我面孔时可能更倾向于采用分析性加工策略,外部特征是他们识别自我面孔的重要线索,尤其是5岁女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倾向于采用整体加工方式,兼重内外部特征的加工。对于面孔内、外部特征和构形信息的加工在9岁时接近成人水平,儿童对自我面孔识别的加工成熟期要略早于对他人面孔的识别。儿童对整体自我面孔的识别存在自我提升倾向。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发展可能体现了自我身份加工的发展过程。根据身份加工理论,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维持动态的自我身份建构过程。对于年幼儿童,自我的外部特征是显着的自我识别线索,而随着面孔识别经验的增多,儿童意识到内部特征是相对稳定的,更有利于维持自我的一致性,从而也更加注重对自我内部特征的加工,表现出内外部特征并重的倾向。本研究系统考察了5-9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能力的发展并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如采用眼动或脑电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并考察对儿童自我面孔识别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

韩露[10](2011)在《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文中认为“持续辅助”和“增强”是可穿戴计算“人机合一”、“以人为中心”理念的核心内涵。近年来,可持续辅助人,增强人类感能、体能、智能的可穿戴计算技术和原型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技术生命力。可对人进行视觉辅助和实时视觉增强的可穿戴视觉(Wearable Vision)便是这样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和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它不仅涉及到可穿戴计算、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也涉及到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高技术的交叉和结晶。可穿戴视觉强调以与人类近似的“第一人视角”随时随地捕获穿戴者自己或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给予实时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对环境中人、事、物的综合理解,从而为穿戴者提供及时的视觉辅助和有意义的行动规划。随着监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固定摄像机为代表的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充斥着大部分公共场所,但目前大多仍以录制视频图像和事后调用取证为主,不能胜任实时主动监控的需要,尤其对公共场所中突发犯罪事件的防控。因此,重要的公共场所仍然需要由人来进行巡逻防控和识别犯罪。另据研究表明,长时间、高注意力的视觉观察是极其消耗生物能量的脑力活动,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反应迟钝、记忆减弱等不良精神状态,人在此状态下很可能会错过有价值的视觉信息。如果能为从事高强度视觉任务的巡逻者提供具有可持续视觉辅助功能,增强其视觉判断能力的可穿戴视觉系统,将大大提高巡逻防控效率和监控能力。可穿戴视觉系统随人移动,处于一个不可控的动态复杂环境中,在视觉图像处理与识别中面临着许多特殊的挑战与难题。本文是在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发人巡逻时用到的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系统原型来对可穿戴视觉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可概括如下:①在研究人机集成智能理论、计算机视觉理论及可穿戴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可穿戴计算环境和移动监控任务的可穿戴人机协同视觉体系WICVA,明确了实现该体系的两个关键模块:可穿戴视觉决策和视觉辅助的动态调度机制。可穿戴视觉决策为WearVision克服多变不可控复杂环境带来的识别影响提供了可行的应用框架,保证了WearVision在进行视觉信息处理时的有效性、选择性和智能性,是集成智能学的新发展和新应用。同时对WICVA中动态辅助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扩展模糊有色Petri网的动态辅助调度算法,使之能根据上下文自动调用相应辅助服务于巡逻者。WICVA是在人-机各自的视觉系统特点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辅助,可用于指导可穿戴视觉辅助系统的应用设计,并为人机协同识别提供理论支撑。在该体系的指导下我们研发了可穿戴智能监控辅助系统原型iWearSA平台。②为实现WICVA中的人机共同感知,提出了一种人视觉注意力驱动的兴趣场景和候选目标图像捕获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人视觉注意力的优点,结合分块场景匹配计算法和运动区域估计法识别出穿戴者的关注行为,以及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状态,因此可以有选择性地采集穿戴者感兴趣场景,避免采集和处理大量无意义的视觉图像,为可穿戴计算机节约了平台资源;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运动目标区域,研究了可穿戴摄像机条件下的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全景补偿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既弥补了WearVision视场较小的弱点,用于生成连续视场范围内的全景图像,又可对抖动图像序列进行稳像处理,输出稳像视频和运动目标区域,协助穿戴者进行更精确的运动目标搜索与定位。③为实现WICVA中对感知图像的选择性处理,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质量评价优先度的择优处理策略,对该策略中的关键技术模糊图像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概率支持向量机的运动模糊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能快速检测出采集图像是否存在运动模糊并估计模糊的程度,通过预设的质量处理策略筛选出合适质量的图像,既解决了可穿戴视觉系统在图像处理中的选择性和有效性,又可用于辅助提示穿戴者对不合格图像进行重拍。④对WICVA中的人机协同识别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人脸追逃为实验背景,提出了一种可修正人眼检测定位错误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已有的Adaboost算法及人眼检测分类器进行人眼检测后的错误定位问题,能快速修正人眼的漏检、检误问题,提高了在不可控环境中的双眼定位准确率,使得分类器对任何可穿戴场景都有良好的通用性,提高了复杂背景和随意运动摄像机条件下的人脸检测率。最后,提出了基于单训练样本和变归一化尺度的快速人脸识别算法,按“机粗人精”的人机协同识别顺序进行了室内外实验,即由WearVision先快速识别出候选者,再由人进行精确识别。实验证明人机协同识别比单独用人识别或者单独用机器识别的准确率更好,更符合实际应用。

二、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术语辨析
        (一) 互联网宗教信息
        (二)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三)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四、核心观点、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五、研究方法:定性、定量、质性相结合
第一章 框架与技术:理论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总探讨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框架
        一、互联网成为宗教功能的革命性变量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逻辑推演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一些基本判断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哲学辨析
        一、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宗教学中的定位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三、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分类
    第三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技术属性
    小结
第二章 群体与组织:从主体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主体
        一、在线信仰者(群体)的概念
        二、在线信仰者(群体)的主要特征
        三、在线宗教组织的分类与结构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客体互动
        一、用哈里约之窗对信众和教职人员互动的分析
        二、互联网宗教信息中的群体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第三节 主体视角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一、挖掘、表达、诠释新自我
        二、弱化“我们”与“他们”的二元对立
        三、更好满足人类的情感、理智沟通
        四、形成多元化的网络信仰共同体
        五、陌生信众造成心灵交往悖论
        六、网络“牧养”信徒、培养义工
    小结
第三章 语言与事件:从传播内容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形式:新语言形塑新世界
        一、作为“在”而在的互联网宗教语言
        二、信息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被改变
    第二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的特定“内容”:事件及其他
        一、概念和分类:应然性悄然转向实然性
        二、宗教复兴运动成互联网宗教信息内容之源头活水
        三、突发性事件和常规性事件造就宗教复杂功能
    第三节 内容角度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一、开放性造就网络宗教市场
        二、一些弥散性传统宗教可能会被互联网宗教信息瓦解
        三、帮助信众全面、有效地把握复杂世界
    小结
    附录 非理性破坏性膜拜团体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征和原因
第四章 工具与模型:从媒介角度看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
    第一节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在媒介工具上的体现
        一、宗教网络媒体的概念、分类、特征
        二、宗教类网站:从快速发展到理性发展
        三、宗教类博客:个性展示、互动交流的宗教信息平台
        四、宗教类微博:即时信息的收发与碎片化
        五、宗教类微信:整合效应和孤独并存
        六、宗教类数据库:经典教义纸书被可扩张的数据所取代
    第二节 结构功能论(模型)对网络宗教媒介的分析
        一、结构功能论概述
        二、AGIL模型对互联网宗教媒体的分析
    第三节 媒介工具下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定性判断
        一、自媒体时代宗教信息市场竞争更激烈
        二、实现流动的神圣性:祛魅与再魅
        三、去中心化技术给信众更多自由空间
        四、媒介综合功能:拉开的帷幕与温暖的照耀
    小结
第五章 问卷与认知:实践层面对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探讨
    第一节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一、问卷在可信度上处于较高区间
        二、在解释原变量信息方面效度较高
    第二节 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及其认知
        一、关注互联网宗教信息的人员情况
        二、网民对互联网宗教信息的认知和态度
        三、希望整治封建迷信、网络诈骗问题
        四、互联网信息管理较好,养生保健等作用发挥较好
    第三节 性别、年龄、学历与网民对宗教功能认知的相关性
结论: 宗教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关系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问卷调查结果
    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的社会认知、原因探究及发展趋势
附录三 个案实例:北京市宗教类网站、微信情况统计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2)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语义异指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语义指向研究纵观
        2.2.1 国内外语义指向研究
        2.2.2 语义指向研究的范围
    2.3 语义异指的界定与判定标准
        2.3.1 语义异指的判定及分类
        2.3.2 语义异指的判定标准及认知心理基础
    2.4 语义异指的分析维度
    2.5 语义异指的多视角研究
        2.5.1 语义异指的修辞学研究
        2.5.2 语义异指的语用研究
        2.5.3 语义异指的系统功能研究
        2.5.4 语义异指的生成研究
        2.5.5 语义异指的认知研究
    2.6 典型语义异指的研究综述
        2.6.1 异指定语研究
        2.6.2 异指状语研究
        2.6.3 异指补语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和描写-解释框架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图形-背景理论
        3.2.2 认知识解理论
    3.3 描写-解释框架
        3.3.1 描写与解释的内涵
        3.3.2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原则
        3.3.3 描写与解释语义异指的基本框架
    3.4 小结
第4章 异指定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4.1 引言
    4.2 定语及定语的语义指向
        4.2.1 定语的定义
        4.2.2 定语类别及语义指向特征
    4.3 异指定语的句法特征
        4.3.1 异指定语的指向特征
        4.3.2 异指定语的形态特征
    4.4 异指定语的语义特征
        4.4.1 异指定语的语义选择限制
        4.4.2 定语类别与语义异指的关联
        4.4.3 主内定语与宾内定语的语义及指向差异
    4.5 异指定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4.5.1 主宾侧重关系与焦点突显
        4.5.2 观察排列与异指定语语义差异
        4.5.3 句位选择与定语突显面调变
        4.5.4 概念依存与异指定语长距离指别
    4.6 小结
第5章 异指状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5.1 引言
    5.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5.2.1 状语及定状区别
        5.2.2 状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5.2.3 异指状语的类别划分
    5.3 异指状语的句法特征
        5.3.1 指宾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3.2 指主状语句的句法特征
    5.4 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4.1 三个维度的异指状语语义分析
        5.4.2 不同类型异指状语的语义特征
    5.5 异指状语句与定语句的句法语义差异
        5.5.1 指主状语句与主内定语句
        5.5.2 指宾状语句与宾内定语句
    5.6 异指状语结构的认知理据
        5.6.1 视角调变与观察排列方式变化
        5.6.2 认知突显与句型选择差异
        5.6.3 心理扫描与动态语义增加
        5.6.4 语序差异与概念可及路径
        5.6.5 句式选择与焦点化效果差异
    5.7 小结
第6章 异指补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补语类型及其语义指向特征
        6.2.1 补语语义指向的分析维度
        6.2.2 补语类别及其语义指向倾向
        6.2.3 补语语义歧指
    6.3 异指补语的句法特征
        6.3.1 异指补语结构的内部构成
        6.3.2 异指补语的句型分布及规律
    6.4 异指补语的语义特征
        6.4.1 异指补语的语义类型
        6.4.2 异指补语结构的成分整合
        6.4.3 异指补语结构的配价问题
        6.4.4 异指补语的语义歧指分析
    6.5 异指补语的认知理据
        6.5.1 异指补语与背景-图形顺序调变
        6.5.2 语序选择与状补认知突显
    6.6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及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语义指向分析的价值与启示
        7.1.3 语言中无所不在的象似性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正指形容词、动词定语列表
    附录二 情绪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三 动作类二价动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四 二价形容词充任状语汇总
    附录五 动补结构补语语义指向对象分类表
    附录六 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附录七 双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的考察结果
致谢

(3)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学术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形态演变
    第一节 司法范式的基本内涵
        一、司法范式的现代法治语境
        二、司法范式的现代性内涵
    第二节 司法范式的形态演变
        一、自由主义范式的形式司法
        二、福利国家范式的实质司法
        三、程序法范式的协商司法
    第三节 司法范式的演变逻辑及其局限
        一、司法范式演变的逻辑线索
        二、工商业时代的司法变迁及其局限
        三、数字时代司法范式的转型升级
第二章 司法范式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第一节 司法范式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一、信息时代的知识状态
        二、元叙事的消散:信息时代的法治秩序变革
        三、司法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机遇
    第二节 双重空间对司法场域的冲击
        一、涉网案件管辖制度失灵
        二、电子证据采信标准缺位
        三、网络民意对司法逻辑的冲击
    第三节 平台治理对司法“中心化”的挑战
        一、自治高效的争议处理
        二、群策共治的大众评审
        三、事前预防的技术控制
        四、激励规训的评分机制
    第四节 司法智能化的转型张力
        一、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共享
        二、从在场交往到远程审理
        三、从“人与工具”到人机协作
第三章 司法范式的智慧化转型趋向
    第一节 代码识别的自动化规制
        一、证据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二、诉讼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三、管理规则的代码表达与识别
    第二节 算法决策的程式化裁判
        一、证据审查程式化
        二、准据识别聚焦化
        三、自由裁量标准化
    第三节 分众在线的场景化运作
        一、司法空间脱域化
        二、司法供给分众化
        三、司法交涉界面化
    第四节 智能回应的平台化服务
        一、诉讼引导智能化
        二、申请受理移动化
        三、解纷路径分流化
第四章 面向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重塑
    第一节 法治范式转型:迈向智慧法治
        一、法治范式转型的理论基础:反思要素
        二、智慧时代的社会特性
        三、开放融合的智慧法治观
    第二节 司法价值:从场域正义走向数字正义
        一、立足数字化期待
        二、建立可视化交互
        三、面向场景化需求
    第三节 司法决策:人机协同与融合
        一、以计算知识填补演绎逻辑
        二、加强司法人工智能的论证性和可解释性
        三、明确技术权力介入的边界和尺度
    第四节 司法功能: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
        一、纠纷预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纠纷预防何以可能
        三、数据驱动型纠纷预防运行机制
结语 探索中国特色的智慧司法模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电影空间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从“柏拉图洞穴”说起
        一、“柏拉图洞穴”与电影空间
        二、反思的样本
    第二节 电影为何需要一个空间问题
        一、西方经典电影理论对时间的侧重
        二、技术的发展呼唤新的电影空间美学
        三、电影创作对叙事空间的探索
        四、电影空间美学—从“宏大理论”退回电影本体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趋势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空间与电影空间
    第一节 空间理论
        一、空间的认识
        二、空间转向:空间观念—理论范式
    第二节 电影空间的传统理论
        一、电影空间的认识
        二、电影空间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意向性的电影空间
    第一节 从认识到存在
        一、认知与诠释
        二、意指的还是直观的
    第二节 电影空间:一种意向性空间
        一、意向性
        二、意向性的电影空间
        三、“画框”、“窗户”、“镜子”与意向性
        四、走向立体化、互动化的电影空间——身体意向的具身转向
    第三节 :意向性真实——电影空间中的再现与表现
        一、“电影状态”
        二、电影中的再现与表现
        三、意向性反置:长镜头的表现与蒙太奇的再现
        四、数字技术下电影空间的再现与表现
第三章 电影空间的结构
    第一节 画面空间
        一、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透视、景深、3D
        二、空间影像的形成:从摄影影像到图层组合
        三、视域的边界:画幅与景框
        四、内部知觉:影像与空间
    第二节 叙事空间
        一、从画面空间到叙事空间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三、叙事空间:“同一性”与“相异性”
    第三节 具身空间
        一、从“电影眼睛”到“电影身体”
        二、观影空间与具身认知
第四章 电影空间的动态建构
    第一节 作为方法论的建构性思想
        一、客观主义及其局限
        二、刺激——反应: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三、结构——建构
        四、建构性、意向性关系及研究启示
    第二节 转换与生成
        一、镜头之上的空间
        二、符号与奇观
        三、电影语言下的空间建构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
        一、“意识犹如蒙太奇”
        二、时间对空间的动态建构
    第四节 情境与知觉
        一、被打破的“第四面墙”
        二、非静态、非模式:质疑麦茨的电影“白日梦”状态
        三、超验空间与知觉建构
        四、情境中的电影认知图式
第五章 电影空间体验美学
    第一节“体验”——电影空间美学的关键词
        一、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的电影空间
        二、电影空间的体验
    第二节 “体验”缘何为美
        一、“体验”的辨析
        二、美学研究中的体验美学
    第三节 电影空间的体验之美
        一、回归电影本体
        二、电影空间的“体感经验”
        三、互动的体验
结语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电影空间
    二、电影空间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五、研究意义
    六、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界定
第一章 媒介演进下观看范式的嬗变
    第一节 媒介化观看的萌芽阶段——观看法则的探索与确立
        一、镜中之像——客观世界的再现和自我的认知
        二、透视法则与暗箱机制——视觉法则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媒介化观看的发展阶段——技术化中介化了的间接观看
        一、摄影术——瞬间的凝滞与时空的存留
        二、电影——“物”“我”之间的相互凝视
        三、电视——观看的在场性与直接性
    第三节 媒介化观看的勃兴阶段——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化观看
        一、互联网:颠覆真实的虚拟世界
        二、手机等移动媒介:随时随地的观看需要
    第四节 观看范式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认知的看
        二、发现的看
        三、创造的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观看时空的数字化重构
    第一节 从真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演变
        一、空间的划分
        二、观看路径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的“块茎化”观看
        三、观看场所的变更——从“黑匣子”到“游乐场”
        四、被重新审视的“位置”——位置媒介的兴起
        五、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边界的模糊——空间所表征的观看关系的改变
        六、空间经验的改变——从静止固定到流动并置
    第二节 从自然时间的完整到媒介时间的断裂
        一、自然时间与媒介时间
        二、媒介时间的空间化呈现
        三、媒介时间的弹性体验
        四、新媒体环境下时间经验的解构与重组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主体的重塑
    第一节 主体身份的改变
        一、读者/作者/观者的角色置换
        二、旁观者变成在场者
        三、从“在世”化生存到“在线”化生存
    第二节 数码化身的出现——虚拟自我
        一、数码化身的定位
        二、数码化身的存在方式
        三、被赋予灵魂的化身——数码化身的生命意义
    第三节 新型观看关系的变化与建立
        一、福柯的权利观看——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监看
        二、大众传媒下的观看——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观看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观看——主客体模糊的围观
    第四节 观看场域中各要素的变化
        一、观看视线的变化——从定点观看到多视点游移
        二、观看视框的变化——从画框到界面
    第五节 观看的全感官参与——从视听结合审美到全感官的联觉体验
        一、视觉中心主义下的感官等级和被贬抑的身体观
        二、身体的重新出场
        三、全感官的观看
    第六节 观看心理的变化
        一、从“视错觉”到“视知觉”再到“视幻觉”
        二、从视觉理性到视觉感性
        三、从以身观之到以心观之——基于遥在技术下的审美观看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技术性观看下的生存图景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特点
        一、将一切不可视的可视化——媒介对观看能力的延伸
        二、从封闭的看到开放的看——超文本链接下观看的开放性
        三、从被动到互动:交互技术下观看的主动性参与
        四、从单一的看到重叠的看——界面化的多屏观看
        五、从窥视他人到自我表演——观看欲求的改变
        六、从凝视到瞥视——从深度观看到碎片化观看
    第二节 图像人的生存症候——“E”世界的“异化”生存
        一、机械之眼代替心灵之眼
        二、从寻找自我到迷失自我
        三、从追求美感到追求快感
        四、从匮乏消费到欲望消费
        五、数码焦虑下的脱离肉体效应
        六、从身处世界转变为身处视界——对世界的认知
    本章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8)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1.1.2 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认知逻辑的研究现状
        1.2.2 认知计算的研究现状
        1.2.3 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认知逻辑的人脸图像预处理
    2.1 引言
    2.2 人脸图像的几何归一化
    2.3 人脸图像的灰度归一化方法的现状与趋势
        2.3.1 统计学习的方法
        2.3.2 人脸建模法
        2.3.3 光照补偿法
        2.3.4 不变特征提取法
    2.4 人脸图像灰度归一化方法的认知思考
    2.5 基于认知逻辑的区块光照补偿算法
        2.5.1 人脸光照补偿算法的认知逻辑基础
        2.5.2 人脸光照补偿算法的步骤
    2.6 基于认知逻辑的灰度调整算法
        2.6.1 人脸灰度调整算法的认知逻辑基础
        2.6.2 人脸灰度调整算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脸特征提取
    3.1 引言
    3.2 人脸特征提取技术综述
        3.2.1 基于人脸几何特征的特征提取技术
        3.2.2 基于人脸统计特征的特征提取技术
        3.2.3 基于人脸频率域特征的特征提取技术
        3.2.4 基于多种特征融合的特征提取技术
    3.3 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及其认知思考
    3.4 ASM算法的改进
        3.4.1 人脸特征点选取
        3.4.2 人脸特征点定位微调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脸轮廓变形
    4.1 引言
    4.2 图像变形技术
        4.2.1 基于网格的人脸图像变形
        4.2.2 基于特征线对的人脸图像变形
        4.2.3 基于特征点的人脸图像变形
        4.2.4 不同图像变形技术的对比
    4.3 基于特征线对的人脸轮廓变形算法及其认知思考
    4.4 基于特征线对的人脸轮廓变形算法的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脸年龄特征合成
    5.1 引言
    5.2 人脸合成的研究现状
    5.3 小波变换及图像的多分辨率分析
    5.4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合成方法的不足及认知思考
    5.5 人脸年龄特征合成方法的改进
        5.5.1 人脸年龄特征的融合
        5.5.2 发型特征的融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
    6.1 引言
    6.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6.2.1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6.2.2 综合集成方法与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6.2.3 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问题可视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
    6.3 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系统的设计
        6.3.1 系统的人机交互
        6.3.2 年龄估计
        6.3.3 个性化轮廓生成
        6.3.4 样本图像选择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人脸图像的几何归一化
附录B:ASM算法原理
附录C:基于特征线对的人脸图像变形算法
附录D:小波变换及图像的分解与重构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自我面孔再认和他人面孔识别的差异
    1.2 自我面孔认知的早期发展
    1.3 影响自我面孔再认的因素
    1.4 面孔识别的结构划分及相关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和方案
        2.2.1 研究一 5-9岁儿童对自我整体面孔和特征的识别情况
        2.2.2 研究二 构形信息改变对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影响
        2.2.3 研究三 减轻记忆负荷后5-9岁儿童对自我面孔二级信息的认知
        2.2.4 研究四 5-9岁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自我提升效应研究
3 研究一 5、7、9岁儿童对整体自我面孔及特征的认知情况
    3.1 实验1A 5、7、9岁儿童对整体自我面孔及内外部特征的认知
        3.1.1 实验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讨论
    3.2 实验1B 5、7、9岁儿童对倒置整体自我面孔及内外部特征的认知
        3.2.1 实验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3 实验2 5、7、9岁儿童对外部特征变换的自我面孔的认知
        3.3.1 实验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讨论
    3.4 实验3 5、7、9岁儿童对内部特征改变的自我面孔的认知
        3.4.1 实验目的
        3.4.2 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讨论
4. 研究二 构形信息改变对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认知的影响
    4.1 实验4A 眼睛、嘴巴垂直构形信息改变对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
        4.1.1 实验目的
        4.1.2 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2 实验4B 眼睛部位水平构形信息改变对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
        4.2.1 实验目的
        4.2.2 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5 研究三 降低记忆负荷后构形信息改变对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
    5.1 实验5A 降低记忆负荷后垂直构形信息改变对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
        5.1.1 实验目的
        5.1.2 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
    5.2 实验5B 降低记忆负荷后水平构形信息改变对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
        5.2.1 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
6. 研究四 5、7、9岁儿童自我面孔识别的提升效应
    6.1 实验6 5、7、9岁儿童自我面孔再认的提升
        6.1.1 实验目的
        6.1.2 方法
        6.1.3 统计分析
        6.1.4 讨论
7 总的讨论与结论
    7.1 总讨论
        7.1.1 5、7、9岁儿童对自我面孔的识别经历着动态的发展过程
        7.1.2 自我面孔识别的性别差异
    7.2 结论
    7.3 研究意义与价值
    7.4 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
8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可穿戴视觉概述
        1.2.1 可穿戴计算的发展
        1.2.2 可穿戴视觉的定义
        1.2.3 研究进展
        1.2.4 研究内容
        1.2.5 主要研究挑战
    1.3 智能移动监控概述
        1.3.1 视频监控的发展
        1.3.2 当前不足及改进思路
        1.3.3 可穿戴智能移动监控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2 研究主线
        1.4.3 论文结构
2 可穿戴人机协同视觉体系设计与实现
    2.1 引言
    2.2 人类视觉观察特性分析
        2.2.1 “一心不能二用”
        2.2.2 “视而不见”
        2.2.3 注视与眼动
        2.2.4 视错觉
        2.2.5 选择注意机制
    2.3 计算机视觉发展趋势与理论分析
        2.3.1 认知科学对计算机视觉的启示
        2.3.2 计算视觉理论模型
        2.3.3 基于目的的主动视觉理论模型
        2.3.4 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模型
    2.4 可穿戴人机协同视觉体系WICVA 研究与实现
        2.4.1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人机集成智能理论
        2.4.2 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上下文分类分析
        2.4.3 WICVA 的需求与设计目标
        2.4.4 WICVA 结构与关键模块设计
        2.4.5 动态辅助机制相关核心概念
        2.4.6 动态辅助调度算法
        2.4.7 动态辅助调度的仿真实验验证
    2.5 WICVA 的初步实现-iWearSA 平台
        2.5.1 iWearSA 平台简介
        2.5.2 监控任务
        2.5.3 系统特点
    2.6 小结
3 人视觉注意力驱动的兴趣场景及候选目标捕获
    3.1 引言
    3.2 与视觉注意相关的认知机制
    3.3 面向移动监控的人注意力状态检测与捕获策略设计
        3.3.1 主动注意状态
        3.3.2 被动注意状态
    3.4 人视觉注意力驱动的兴趣场景捕获
        3.4.1 算法描述
        3.4.2 基于分块特征的场景相似度计算
        3.4.3 关注行为的确认
        3.4.4 实验与分析
    3.5 人视觉关注行为下的运动目标检测
        3.5.1 问题的提出
        3.5.2 相关技术分析
        3.5.3 基于特征点匹配稳像原理
        3.5.4 基于Harris 分区特征点提取
        3.5.5 基于特征窗的特征点匹配
        3.5.6 全局运动补偿
        3.5.7 图像全景拼接
        3.5.8 候选运动目标区域标注
        3.5.9 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小结
4 基于图像质量评价优先度的择优处理
    4.1 引言
    4.2 穿戴采集图像分析与择优处理策略设计
        4.2.1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4.2.2 穿戴采集图像质量分析
        4.2.3 穿戴采集图像择优处理策略设计
    4.3 后验概率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
        4.3.1 统计学习理论
        4.3.2 支持向量机
        4.3.3 基于后验概率SVM 不确定性分类
    4.4 基于PPSVM 的运动模糊图像分类研究
        4.4.1 分类特征选择
        4.4.2 核函数选择
        4.4.3 后验概率估计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时变场景中兴趣目标快速检测与识别
    5.1 引言
    5.2 基于集群学习的目标检测研究与实现
        5.2.1 集群学习算法
        5.2.2 基于AdaBoost 级联分类器的目标检测
        5.2.3 目标检测在iWearSA 平台上的实现研究
        5.2.4 视频帧检测的关键过程
        5.2.5 室内复杂背景实验
    5.3 道路场景中多分辨率行人人脸实时提取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多分辨率正面人脸检测算法
        5.3.3 双层分类器实时人眼定位与修正
        5.3.4 室外复杂背景人脸检测实验
    5.4 基于人机协同识别的人脸追逃研究
        5.4.1 技术流程
        5.4.2 单训练样本的快速人脸识别
        5.4.3 变光照条件实验
        5.4.4 室内外现场实验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四、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宗教信息功能研究[D]. 梁卫国.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现代汉语语义异指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理据[D]. 李林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3]智慧社会的司法范式转型[D]. 帅奕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电影空间美学研究[D]. 邵猛.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7]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重构[D]. 陈琰.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基于认知逻辑的个性化人脸图像合成研究[D]. 胡伟平. 西南大学, 2014(05)
  • [9]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D]. 程蕾. 西南大学, 2012(11)
  • [10]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D]. 韩露. 重庆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结构信息在自我面孔认知中的作用和特征及与他人面孔认知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