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冬牧草的管理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奇,刘晓静,运向凯,韩颜隆[1](2021)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确定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秋播时间及适种品种,本研究选取4个紫花苜蓿品种,通过对其在不同温度(-5℃,-10℃)及播种后不同生长时间(45,60和75 d)下的生长特性及抗寒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牧801"的根重、根体积显着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P<0.05)。低温条件下,"龙牧801"与"WL343"的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紫花苜蓿的主根直径、根重和根体积与成活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在模拟-10℃越冬时,"龙牧801"的抗寒综合表现最佳。在模拟-5℃和-10℃越冬条件下,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播种后生长45 d, 60 d时成活率均极低;在生长75 d时在-5℃和-10℃条件下的成活率均高于55%。因此,西北地区秋播紫花苜蓿在入冬前至少保证75 d的生长时间越冬最为安全,对于某些抗寒品种如"龙牧801"可适当推迟秋播时间,但也应在入冬前60 d之前播种。
王晓龙[2](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谢乐乐[3](2021)在《三江源区“黑土山”退化草地栽培草种适应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三江源区“黑土山”草地植被恢复问题,2019年起在达日县开展黑土山阴坡和阳坡牧草品种栽培试验。以青藏高原正在栽培驯化和推广应用的14种禾本科牧草草种为研究对象,观测不同牧草出苗率、生育期以及植株的株高、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千粒重等指标,通过对牧草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宜黑土山种植的优良牧草草种,从而为恢复植被和保护生态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阳坡和阴坡各参试的14种牧草草种均能够正常越冬,阳坡有13个草种在次年能完成生育期,均于次年4月中下旬返青;阴坡有12个草种完成生育期,于次年4月中下旬到5月初返青。(2)种植当年和种植第2年阳坡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鲜重最高分别高达590.00g/m2和3593.33g/m2;种植当年,阴坡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鲜重最高,高达580.00g/m2,西北羊茅鲜重最低,仅有94.00g/m2,种植第2年阴坡麦宾草鲜重最高,高达3326.67g/m2,疏花针茅鲜重最低,仅有60.00g/m2;种植第2年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cv.Tongde)干重最高为908.88g/m2,疏花针茅干重最低为48.00 g/m2;种植第2年阴坡干重最高的是麦宾草为912.68g/m2,干重最低的是疏花针茅为46.00g/m2。(3)阳坡地下总生物量最高的是同德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 cv.Tongde),高达6359.03g/m2,最低的是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仅为1597.99g/m2;阴坡地下总生物量最高的是垂穗披碱草(5171.80g/m2),最低的是青海冷地早熟禾(1883.72g/m2)。(4)从形态学特征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阳坡长势较好的草种有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Tongde)、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无芒披碱草、垂穗披碱草、麦宾草、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cv.Qinghai);阴坡长势较好的草种有青海草地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cv.Tongde)、垂穗披碱草、同德无芒披碱草、同德老芒麦、溚草(Koeleria cristata)、麦宾草和同德短芒披碱草。
陈振江[4](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李倩[5](2021)在《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科院草原所于2017年5月从国内外收集了17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门源县引种试验,经过越冬2018年只有3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成功。本研究以门源县红沟村、后沟村2个试验点越冬成功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2018-2020年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不同年度的生产性能,探究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生理,为高寒地区苜蓿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红沟2018年、2019年赤杂1号品种株高、干草产量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2020年中蒙1号株高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赤杂1号干草产量最高;后沟2018年中蒙1号株高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最高,2019年、2020年公农1号品种株高最高,2019年中蒙1号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最高,2020年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中蒙1号干草产量最高。整体而言,中蒙1号品种株高和干草产量最高,公农1号鲜草产量最高。2.红沟中蒙1号品种主根、面积、表面积、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公农1号侧根最长、侧根数最多,主根、侧根干重最大;后沟中蒙1号品种主根最长,公农1号体积最大,赤杂1号侧根长、侧根数、主根干重、侧根干重等最大。红沟中蒙1号综合性状最号,后沟赤杂1号性状略强与中蒙1号。3.随着10月-1月越冬期温度的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葡萄糖、果糖、水苏糖含量(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温度最低时期,紫花苜蓿根部积累大量的可溶性糖等物质,以抵御寒冷,获得抗寒能力,1月-8月温度上升,其含量(活性)逐渐下降,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在最低温期1月丙二醛、淀粉、总糖、还原糖、棉子糖含量最低,之后随温度的上升其含量随之上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抗寒性呈负相关关系。4.应用模糊函数隶属函数法分析门源县越冬成功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发现,中蒙1号的抗寒性最强,公农1号抗寒性最弱。用灰色关联度分析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根系形态发现,中蒙1号综合性状最好。
马一鸣[6](2021)在《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优质牧草、绿肥植物、水土保持植物和药用植物。以蒙农1号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cv.Me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不同表型变异类型红三叶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以期为进一步选育不同利用目的的优良品种提供育种材料。论文获得以下结果:(1)对红三叶群体调查发现红三叶有16个表型变异类型,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在植物学特征方面差异显着(P<0.05)。类型H10和H13主根最粗,类型H2和H15的侧根数最多。类型H15的节间长度最长,H16的茎节数和花序数最多,H4的小花数最多,H5和H12的种子结实率最高,类型H15的分枝数最多。类型H5、H7、H9、H10、H12和H16的茎叶干比最小。(2)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在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方面差异显着(P<0.05)。早熟型红三叶H1较其它类型早15d进入成熟期。再生性强类型有H1、H8、H2和H6。单株干草产量高的类型有H1、H2、H8、H9、H12和H14,产量范围在138.73g~160.37g。类型H12和H16的单株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44.9g和48.68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绝对高度和鲜草产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叶鲜重和鲜草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茎节数和节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3)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着(P<0.05)。类型H1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80。类型H6和H11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08%和19.12%。(4)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全株异黄酮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类型H2、H7、H16、H12和H15的异黄酮含量最高,含量范围在24.72mg/g~25.34mg/g。红三叶不同物候期全株异黄酮含量高低为:返青期>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孕蕾期>结实期。红三叶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的含量高低为:叶>全株>花>茎>根。生产中收获红三叶提取异黄酮的最佳时期为开花期。
吕玉茹[7](2021)在《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文中提出采用田间观测、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农艺特性及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交新品系的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和落粒性有所改善。新品系Y33和P13的物候期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生长节律也与野大麦基本一致;落粒率均低于亲本野大麦。Y33和P13两年的平均鲜草总产量均高于双亲,P13两年的平均干草总产量最高。亲本与杂交新品系在每小穗小花数、叶长、小穗长这三种性状上有较大差异。(2)新品系Y33和P13的干物质含量都较高在95%左右;粗蛋白含量等级为上等(分别为17.21%、17.36%);粗脂肪含量均比披碱草高分别为6.06%、5.88%;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低于披碱草;钙磷比较两个亲本平衡;营养价值得到了改善,饲用价值较高。(3)杂交新品系Y33和P13的耐盐性均强于披碱草;抗旱性均强于野大麦;抗旱性与耐盐性均得到了改善。(4)经ISSR、SSR标记分析,杂交新品系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遗传;两种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都能客观真实地检测出亲本与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可用于禾草远缘杂种鉴定。
邬佳宾[8](2021)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冬灌抗寒效应与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越冬期低温胁迫是影响人工草地栽培及农牧业低产、减产的关键因素。随着气候异常变化的加剧,温度的急剧变化更加频繁,局部地区寒旱灾害呈多发态势,在北方季节性冻土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近年来我国北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迅猛,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紫花苜蓿抗寒性和越冬率的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本项研究以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广泛种植且易受寒害的典型牧草紫花苜蓿为对象,通过野外控制实验,开展紫花苜蓿越冬期土壤水热环境对冬灌(包括封冻灌溉、融冻灌溉)的响应、冬灌紫花苜蓿水分来源解析、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效应综合评价等研究,探究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冬灌抗寒效应与机制,优化应对寒害的田间管理措施。(1)封冻灌溉增加了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入冬前土壤含水量,融冻灌溉增加了返青前土壤含水量,高水量冬灌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高于低水量冬灌;封冻灌溉后,各土层土壤温度均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而提高,高水量处理下的土壤温度高于低水量0.5-2℃;融冻灌溉后,高水量处理下的土壤温度高于低水量1-2℃;封冻灌溉与融冻灌溉均具有平抑土壤温度变幅的效果,对于浅层土壤的影响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封冻灌溉能够促进土壤冻结,融冻灌溉则缓解土壤融冻。上述结果表明,冬灌创造了良好土壤水热环境,有利于紫花苜蓿越冬和返青。(2)基于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冬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水分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封冻灌溉后,紫花苜蓿仅在根层土壤含水量足够高的情况下才吸收土壤水分;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根茎水的贡献率有所不同,贡献率最高的3个土层分别为40-50 cm、50-60 cm和0-10 cm,总贡献率达70%。低水量和中水量封冻灌溉仅引起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紫花苜蓿并未吸收利用土壤水分。上述结果表明,高水量封冻灌溉有利于紫花苜蓿顺利进入越冬期。融冻灌溉后的第三天,紫花苜蓿开始吸收利用土壤水分。在低水量处理下,紫花苜蓿根茎水分的主要来源为中层、深层土壤;中水量处理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根茎水的贡献率相似;高水量处理下,中层土壤成为紫花苜蓿水分吸收的主要来源。上述结果表明,融冻灌溉缓解了紫花苜蓿返青初期的干旱胁迫,能够促进紫花苜蓿提前返青。鉴于此,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实施融冻灌溉,规避可能发生的早春冷害。(3)冬灌后紫花苜蓿根系中脯氨酸、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根系活力均有明显变化。除低水量封冻灌溉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增加不显着以外,封冻灌溉、融冻灌溉两次冬灌后紫花苜蓿根系脯氨酸含量都显着增加,并且增加幅度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高水量冬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根系脯氨酸含量最高;不同水量封冻灌溉、融冻灌溉后,紫花苜蓿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增加,且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量与冬灌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封冻灌溉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POD、SOD均显着增加,中水量融冻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POD、SOD活性最高;低水量和中水量封冻灌溉引起了紫花苜蓿根系MDA的较大变化,高水量封冻灌溉的影响则较小。低水量融冻灌溉显着增加了紫花苜蓿根系MDA含量,中水量、高水量融冻灌溉对MDA的影响则不显着;除高水量融冻灌溉处理以外,其他冬灌处理都引起了紫花苜蓿根系活力的较大变化,其中高水量封冻灌溉和中水量融冻灌溉对根系活力的提高最为有效;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上述结果表明,冬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根系生理指标响应积极,冬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抗寒性,在保障紫花苜蓿安全越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冬灌显着提高了紫花苜蓿越冬率及产草量,在高水量封冻灌溉+中水量融冻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越冬率以及鲜、干草产量达到最大。综合分析冬灌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热环境、紫花苜蓿水分摄取策略、紫花苜蓿生理指标及抗寒性等因素,本项研究认为,高水量封冻灌溉+中水量融冻灌溉是紫花苜蓿冬灌的最优灌溉模式。冬灌改善了紫花苜蓿越冬前期及翌年返青前期两个关键时期的土壤水热环境,促进了紫花苜蓿抗寒性生理指标的活性,增加了紫花苜蓿根系水分吸收利用,提高了越冬率和牧草产量。在生产实践中,高水量封冻灌溉+中水量融冻灌溉是紫花苜蓿冬灌的最优灌溉模式,封冻灌溉时间在土壤进入稳定冻结期前20天左右进行效果最佳,融冻灌溉的最佳时间是中国北方平均日最低气温稳定在-4℃以上。本项研究从多角度深化了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冬灌效应与机制的认知,所提出的优化冬灌模式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张家培[9](2021)在《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文中认为苔草属(CarexL.)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全球苔草属植物种类约2000种,我国超过500种,其中河北省占45种。苔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植株低矮、生长快、抗性强、耐践踏、耐瘠薄等特点,且部分还有着一定的园林观赏性,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苔草属植物既是优良的草坪草种,又具有较高的牧草价值,同时其园林应用对改善我国地被植物种类单调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对苔草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河北省内的野生苔草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调查到的苔草属植物进行引种观测及综合性状评价,并对其中的宽叶苔草进行了耐阴性研究。本次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内9个调查地点的调查,共发现野生苔草属植物22种并成功引种;调查发现,多数苔草属植物分布在海拔1000-2000m之间,且在河北省内,承德、张家口山区野生苔草分布较为集中;大部分苔草属植物生长在林下、沼泽、水边等较阴湿的环境中,尖嘴苔草、早春苔草、扁秆苔草等少数几种在路旁、草甸等光强较大、较干旱的地方也有分布;苔草属植物大多成丛分布,且部分苔草存在种间或与禾本科植物伴生的情况;野生苔草属植物原生地的土壤中有机质及各类养分的含量均较为丰富,且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苔草属植物均能正常生长。(2)引种苔草的综合性状评价。通过对22种野生苔草的引种观测及综合形状评价发现,苔草属植物多在3月中下旬左右返青,5月上中旬进入始花期,5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持续20 d左右,在6月份多数苔草属植物进入末花期,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苔草属植物开始进入果熟期,并从9月下旬开始逐渐枯萎;多数苔草属植物植颜色鲜亮、质地柔软、绿期长、抗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适合在园林中作为地被植物或与其它植物配置应用。如早春苔草、矮丛苔草等适合作为大面积地被植物种植,宽叶苔草、四花苔草等适合用于林下地被植物应用,柄苔草、尖嘴苔草等花期观赏性及丛生能力较强,适合作为观赏草与其他植物配置应用,而毛鞘苔草、鸭绿苔草等生长参差不齐、叶质粗糙、易倒伏、观赏效果较差,不宜在园林中应用。(3)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遮荫处理下宽叶苔草的形态特征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遮荫梯度对宽叶苔草形态、光合生理及其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在形态特征方面,随着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各项形态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随遮荫梯度的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Fo、Fm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Fv/Fo和Fv/Fm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能量分配比率方面,φPo和φEo值随着遮荫梯度的增大而增大,Ψo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φDo的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逐渐降低;在比活性参数方面,ABS/RC和DI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TR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ETo/RC值随遮荫梯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宽叶苔草的耐荫性较强,适合在70%-90%重度遮荫环境下生长。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丰富,但我们对其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草坪草研究方面。因此我们要重视野生苔草资源的潜在应用价值,对其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园林应用价值。本试验通过对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的调查引种及耐阴性研究,为今后对苔草属植物资源的选育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丰富我省地被植物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李文兵[10](2017)在《核桃林草复合模式下牧草的物质与养分输出和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多项政策的落实,我国各地的造林面积日益扩大,但也存在一些低效林分,需要进行改造增强其功能和效益。为此,川中丘陵区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树种替换改造,发展了不少的核桃(JuglansregiaL.)经济林产业,而在种植核桃的初期,林间空地裸露面积大,导致造林初期的土地利用率低下,易使土壤水分蒸发严重,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滋生杂草影响核桃的生长发育且除杂草的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些列问题,需要在核桃幼林林地上引入一定的植物,而牧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刈割收获后可再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德阳旌阳区的核桃幼林下分别间作菊苣、紫花苜蓿等8种牧草,对不同牧草在该区核桃幼林下的适应性进行观测和比较,探讨牧草产量、矿质养分、营养成分动态,并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出核桃幼林下适宜的搭配草种,为林下经济发展、林草模式草种选择和田间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在越冬期间,该区低温和干旱严重,红三叶和沙打旺无法越冬被淘汰;翌年5月至6月,水热条件较好但土壤板结,黑麦草和披碱草生长势衰弱;7月至9月,降雨多易积水,导致黄花草木犀根系腐烂死亡。因此,根据牧草对该区气候环境的适应特性,初步淘汰以上搭配草种。根据越冬前后植株的根系及地上部分的对比,菊苣等牧草根系发达,有助于耐寒抗旱;黄花草木犀可作为短期搭配草种。(2)由于根系的生长,牧草第一年刈割4次,第二年5次;鲜草年产量菊苣>紫花苜蓿>鸭茅,差异显着,紫花苜蓿和菊苣的干草年产量显着高于鸭茅;紫花苜蓿和菊苣的鲜干草产量在5~7月时段较高,鸭茅在该时段的产量增幅较小;牧草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动态规律并不一致。(3)幼林下牧草的矿质养分含量动态表现为:鸭茅和菊苣的全N含量先降后升,随后趋于稳定,且各时段紫花苜蓿均显着高于鸭茅和菊苣;鸭茅和菊苣的全P含量呈现双峰双谷的走势;紫花苜蓿全K动态规律不明显,且低于菊苣和鸭茅的含量,紫花苜蓿在积累单位质量干物质过程中需要的钾元素较少。养分输出量动态表现为:除全Ca以外,其他养分元素年输出规律与干草产量规律相同;牧草大量养分输出集中在生长季;但各种养分的输出量动态差异较大。(4)幼林下牧草营养成分含量规律:紫花苜蓿、鸭茅、菊苣的第2年供能品质较好;第一次刈割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即第一茬牧草粗蛋白最高且适口性好;紫花苜蓿各时段的粗蛋白含量高,菊苣各时段的粗纤维含量较低,而粗脂肪、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动态规律不明显。输出量规律:各指标动态规律差异较大,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输出对气候因子有一定的响应;根据年输出量可知,紫花苜蓿是良好的蛋白质饲草,菊苣是良好的供能饲草。(5)经过适应性筛选和综合评价,8种供试草种中,仅3种牧草适合在核桃幼林下种植,其综合生产性能评价结果为菊苣>紫花苜蓿>鸭茅,即该区核桃幼林下最佳搭配草种是菊苣,其次是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品质较优的紫花苜蓿。
二、越冬牧草的管理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冬牧草的管理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长时期紫花苜蓿生长特性 |
2.2 不同生长时期紫花苜蓿根系特性 |
2.3 模拟越冬对不同生长时期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1 丙二醛(MDA) |
2.3.2 游离脯氨酸(Pro) |
2.3.3 相对电导率 |
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SP) |
2.3.5 可溶性糖含量(SS) |
2.4 模拟越冬下不同生长时期紫花苜蓿的成活率 |
2.5 紫花苜蓿模拟越冬下的成活率与其生长特性的相关性 |
2.6 不同生长时期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结论 |
(2)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
1.3.7 转录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萌发期耐寒性 |
2.3.2 幼苗期耐寒性 |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光合荧光特性 |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
3.5.5 地下生物量 |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
3.6 转录组分析 |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
3.6.2 功能注释 |
3.6.3 DEGs鉴定 |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6.5 转录因子 |
3.6.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
4.6 转录组分析 |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三江源区“黑土山”退化草地栽培草种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材料 |
2.3.1 试验研究方法 |
2.3.2 播种方法 |
2.3.3 田间管理 |
2.4 各牧草指标测定 |
2.4.1 牧草纯净度和发芽率的测定 |
2.4.2 牧草生育期的观测 |
2.4.3 牧草基本生长特征 |
2.4.4 牧草形态学特征 |
2.4.5 牧草生产性能及评价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牧草生育期观测 |
3.2 牧草基本生长特征 |
3.2.1 牧草盖度 |
3.2.2 牧草高度 |
3.2.3 牧草生长速度 |
3.3 牧草形态学特征 |
3.4 牧草生产性能与评价 |
3.4.1 牧草地上和地下植物量 |
3.4.2 牧草种子量 |
3.4.3 牧草质量 |
第四章 讨论 |
4.1 对引种牧草的适应性评价 |
4.2 引种牧草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
4.3 对引种牧草的质量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5)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苜蓿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研究进展 |
1.3 苜蓿抗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
1.3.1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抗寒性 |
1.3.2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 |
1.3.3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 |
1.3.4 抗氧化酶与抗寒性 |
1.3.5 膜脂过氧化与抗寒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 |
1.5.2 生理生化特性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和根系形态研究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评价分析 |
2.5 结果分析 |
2.5.1 株高 |
2.5.2 鲜草产量 |
2.5.3 干草产量 |
2.5.4 根系形态 |
2.5.5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
2.6 讨论 |
第3章 门源县3 个紫花苜蓿品种生理特性研究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实验材料 |
3.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
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4.1 主成分分析法 |
3.4.2 隶属函数法、标准差系数及权重赋予 |
3.5 结果分析 |
3.6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习工作经历 |
三、发表论文 |
四、参加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6)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三叶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
1.2 红三叶育种研究现状 |
1.3 红三叶利用价值研究 |
1.3.1 红三叶饲用价值的研究 |
1.3.2 红三叶药用价值的研究 |
1.3.3 红三叶园林价值的研究 |
1.3.4 红三叶生态价值的研究 |
1.3.5 红三叶其它价值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植物学特征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根系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2 茎和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3 花和种子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株高测定 |
2.3.5 冠幅测定 |
2.3.6 分枝数测定 |
2.3.7 茎叶比测定 |
2.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物候期观测 |
2.4.2 生长速度观测 |
2.4.3 再生特性测定 |
2.4.4 越冬率的测定 |
2.4.5 草产量的测定 |
2.4.6 种子产量的测定 |
2.5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粗蛋白(CP)测定 |
2.5.2 粗脂肪(EE)测定 |
2.5.3 酸性洗涤纤维(AND)测定 |
2.5.4 中性洗涤纤维(NDF)测定 |
2.5.5 粗灰分(Ash)测定 |
2.5.6 干物质(DM)测定 |
2.6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1 不同物候期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6.2 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6.3 不同变异类型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7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调查 |
3.2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植物学特征 |
3.2.1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根的鉴定筛选 |
3.2.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茎和叶的鉴定筛选 |
3.2.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花和种子的鉴定筛选 |
3.2.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株高的观测 |
3.2.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冠幅的比较 |
3.2.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分枝数测定 |
3.2.7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茎叶比测定 |
3.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3.3.1 物候期观测 |
3.3.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生长速度观测 |
3.3.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再生特性测定 |
3.3.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越冬率的测定 |
3.3.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单株草产量的测定 |
3.3.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单株种子产量的测定 |
3.3.7 草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 |
3.4.1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蛋白比较研究 |
3.4.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干物质比较研究 |
3.4.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脂肪比较研究 |
3.4.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灰分比较研究 |
3.4.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酸性洗涤纤维比较研究 |
3.4.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中性洗涤纤维比较研究 |
3.4.7 不同生长年限红三叶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
3.4.8 不同变异类型红三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3.5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研究 |
3.5.1 红三叶异黄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 |
3.5.2 红三叶不同物候期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
3.5.3 红三叶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
3.5.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异黄酮含量变化 |
3.5.5 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动态变化 |
4 讨论 |
4.1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特征特性 |
4.2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 |
4.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 |
4.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披碱草和野大麦的生物学特性 |
1.2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农艺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 |
1.2.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
1.2.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
1.3 披碱草属和大麦属抗性的研究现状 |
1.3.1 披碱草属的研究现状 |
1.3.2 大麦属的研究现状 |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 |
1.4.1 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
1.4.2 ISSR标记原理及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农艺特性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小区设计 |
2.2.3 田间管理 |
2.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耐盐、抗旱性研究方法 |
2.3.1 幼苗培养 |
2.3.2 胁迫处理 |
2.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DNA分子标记研究方法 |
2.4.1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2.4.2 PCR扩增及电泳 |
2.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农艺特性 |
3.1.1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物候期 |
3.1.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生长速度 |
3.1.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落粒率 |
3.1.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育性、结实性 |
3.1.5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的产草量 |
3.1.6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 |
3.1.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营养成分分析 |
3.2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耐盐性评价 |
3.2.1 盐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5 盐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6 耐盐性综合评价 |
3.2.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抗旱性评价 |
3.3.1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3.3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3.4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3.5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6 抗旱性综合评价 |
3.3.7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DNA指纹分析 |
3.4.1 基因组DNA的纯度检测 |
3.4.2 ISSR标记多态信息 |
3.4.3 I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
3.4.4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ISSR标记指纹图谱 |
3.4.5 SSR标记多态信息 |
3.4.6 SSR标记遗传系数及聚类图 |
3.4.7 杂交野大麦新品系SSR标记指纹图谱 |
4 讨论 |
4.1 农艺特性的综合评价 |
4.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PEG胁迫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4.4 DNA指纹图谱的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冬灌抗寒效应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低温胁迫对作物的危害 |
1.2.2 苜蓿的抗寒性 |
1.2.3 植物水分摄取策略研究 |
1.2.4 低温胁迫的应对措施 |
1.2.5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土壤特征 |
2.1.3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灌试验处理设计 |
2.2.2 小区设置 |
2.2.3 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生理指标试验设计 |
2.2.4 冬灌紫花苜蓿水分来源解析试验设计 |
2.3 数据获取 |
2.4.1 气象数据获取 |
2.4.2 灌溉制度数据获取 |
2.4.3 土壤相关数据获取 |
2.4.4 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指标获取 |
2.4.5 紫花苜蓿生理生化指标获取 |
2.4.6 水稳定同位素丰度数据获取 |
2.4 数据分析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冬灌对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 |
3.1 封冻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状况及其变化 |
3.1.1 封冻灌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2 封冻灌溉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融冻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热状况及其变化 |
3.2.1 融冻灌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2 融冻灌溉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水分来源解析 |
4.1 SPAC系统中不同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丰度特征 |
4.2 基于图解法冬灌紫花苜蓿水分摄取特征 |
4.2.1 封冻灌溉 |
4.2.2 融冻灌溉 |
4.3 基于Mix SIAR模型冬灌紫花苜蓿水分来源解析 |
4.3.1 封冻灌溉 |
4.3.2 融冻灌溉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灌对紫花苜蓿生理指标及抗寒性的影响 |
5.1 冬灌对紫花苜蓿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 冬灌对苜蓿抗寒性的影响分析 |
5.2.1 冬灌处理下紫花苜蓿脯氨酸含量变化 |
5.2.2 冬灌处理下紫花苜蓿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5.2.3 紫花苜蓿保护性酶系统对冬灌处理的响应 |
5.2.4 不同冬灌处理下紫花苜丙二醛含量变化 |
5.2.5 紫花苜蓿根系活力对冬灌处理的响应 |
5.3 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效应评价 |
5.3.1 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2 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 |
5.3.3 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效应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5.3.5 冬灌紫花苜蓿抗寒性综合效应评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花苜蓿冬灌优化模式 |
6.1 封冻灌溉优化模式 |
6.2 融冻灌溉优化模式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成果与科研工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园林地被植物研究进展 |
1.1.1 地被植物野生资源调查引种研究进展 |
1.1.2 地被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 |
1.2 苔草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苔草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1.2.2 苔草属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
1.2.3 苔草属植物应用价值研究 |
1.2.4 苔草属植物耐阴性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 |
2.1.2 引种苔草的观测评价 |
2.1.3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2.2 方法 |
2.2.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研究 |
2.2.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研究 |
2.2.3 野生苔草引种及综合性状评价 |
2.2.4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现状分析 |
3.1.1 调查地概况 |
3.1.2 不同调查地苔草的分布状况 |
3.1.3 综合分析河北省野生苔草分布状况 |
3.1.4 野生分布生境特点 |
3.1.5 生长分布状态 |
3.1.6 苔草属植物间伴生情况 |
3.1.7 生物学性状分析 |
3.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2.1 雾灵山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2.2 小五台山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3.3 野生苔草引种及综合性状评价结果 |
3.3.1 引种苔草的物候观测情况 |
3.3.2 引种苔草的综合性状评价 |
3.4 宽叶苔草的耐阴性研究 |
3.4.1 遮荫对宽叶苔草形态特征的影响 |
3.4.2 遮荫对宽叶苔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 |
4.2.2 野生苔草原生地土壤性状调查分析 |
4.2.3 苔草属植物的引种评价 |
4.2.4 遮荫处理对宽叶苔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核桃林草复合模式下牧草的物质与养分输出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林草复合模式研究进展 |
1.1.1 林下经济与林草模式 |
1.1.2 国外林草模式研究现状 |
1.1.3 国内林草模式研究现状 |
1.2 林草模式下牧草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
1.2.1 牧草生物量的影响因子 |
1.2.2 牧草生物量的季节动态 |
1.3 牧草养分动态研究进展 |
1.4 牧草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1 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因子 |
1.4.2 牧草的营养成分动态 |
1.5 牧草的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1.5.1 牧草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 |
1.5.2 牧草营养价值的综合评价 |
1.6 林草复合模式的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6.1 林草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
1.6.2 林草模式社会效益评价 |
1.6.3 林草模式生态效益评价 |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研究区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技术路线 |
3.4 牧草的栽培与田间管理 |
3.5 样品获取与指标测定 |
3.5.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5.2 指标测定 |
3.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复合模式下牧草适应性评价 |
4.2 复合模式下牧草越冬前后的植株变化 |
4.3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产量及动态变化 |
4.3.1 牧草的鲜草和干草产量统计 |
4.3.2 牧草的鲜草和干草年产量 |
4.3.3 牧草的鲜重和干草物质输出动态 |
4.4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养分元素含量及输出动态 |
4.4.1 牧草的养分元素含量 |
4.4.2 牧草的养分元素输出量 |
4.5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输出动态 |
4.5.1 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 |
4.5.2 牧草的营养成分输出量 |
4.6 复合模式下搭配草种的综合评价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根据牧草适应性的筛选结果 |
5.1.2 越冬前后牧草的植株生长特点 |
5.1.3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产量动态 |
5.1.4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养分元素含量及输出量动态 |
5.1.5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及输出量动态 |
5.1.6 复合模式下牧草的综合评价 |
5.2 讨论 |
5.2.1 核桃林草模式中的种间关系探讨 |
5.2.1.1 核桃与牧草的养分竞争问题探讨 |
5.2.1.2 核桃与牧草的种间排斥问题探讨 |
5.2.2 研究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
5.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越冬牧草的管理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J]. 李佳奇,刘晓静,运向凯,韩颜隆. 草地学报, 2021(11)
- [2]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三江源区“黑土山”退化草地栽培草种适应性评价[D]. 谢乐乐. 青海大学, 2021(02)
- [4]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5]门源县3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D]. 李倩. 青海大学, 2021(01)
- [6]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D]. 马一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7]杂交野大麦新品系农艺特性及DNA指纹分析[D]. 吕玉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8]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冬灌抗寒效应与机制[D]. 邬佳宾. 内蒙古大学, 2021
- [9]河北省野生苔草资源调查引种及宽叶苔草耐阴性研究[D]. 张家培.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10]核桃林草复合模式下牧草的物质与养分输出和评价[D]. 李文兵.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