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经济林跨越式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金声甜[1](2021)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忽视了生态环境的自然承载力,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及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威胁,迫使人们去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路径,这不仅是国际社会持续性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优先关注的首要任务。2020年我国已实现现有标准下的全面脱贫,但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减少相对贫困任重而道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定位制约了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和贫困,存在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而且随时可能出现返贫现象。基于贫困和生态恶化的相互作用,为了防止重点生态功能区重新陷入“贫困陷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产品可持续供应,地方政府必须实施绿色减贫,促进环境保护和减贫协同发展。财政是促进绿色减贫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引导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方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促进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协同发展,我国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该项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的有机结合,虽然具有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但属于大口径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央政府不规定资金的特定用途,地方政府在使用上有较大的自主性。作为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生态补偿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在绿色减贫领域发挥了哪些作用?是否有效促进了绿色减贫?其政策效应和资金规模效应程度大小如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江西省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四个省份之一,在山、水、林、田、湖、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生态比较优势,是着名的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属于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等现实情况,把江西省作为样本来源以及现实案例,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影响,为促进绿色减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产品可持续供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研究成果和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说。结果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可以通过直接补贴贫困居民、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经济减贫;通过增加社会支出,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通过增加环境保护支出,加强环境治理,以及通过弱化工业发展激励,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减贫、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会相互影响。第二,从经济减贫、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设置绿色减贫指标体系,测算江西省80个县(市、区)2001—2018年的绿色减贫指数及三个分维度指数,分析它们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和三个分维度指数均总体上升但区域分化明显。第三,首先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江西省80个县(市、区)2001—2018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绿色减贫指数的影响。然后以江西省60个享受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地区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转移支付规模对绿色减贫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绿色减贫指数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促进作用存在持续性,政策实施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2)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对绿色减贫指数有显着的正向线性作用,转移支付规模越大,绿色减贫指数越高。第四,运用计量模型探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和规模对经济减贫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和环境保护指数的影响,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分析经济减贫、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交互影响效应。多期差分模型显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经济减贫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和环境保护指数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面板回归模型显示,经济减贫指数与转移支付规模呈倒“U”型关系,转移支付规模对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保护指数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联立方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减贫和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经济减贫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第五,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和促进绿色减贫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七个方面:(1)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长期实施。(2)适度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和补助范围。(3)完善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4)规范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用途。(5)有机结合其他转移支付合力促进绿色减贫。(6)建立以项目合作和劳务输出为主要途径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7)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暴占杰[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张王勇[3](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刘国亭[4](2012)在《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从我国特殊行政区划的角度提出的区域经济学概念,县域经济与小城发展、三农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市场化的转型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既构成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约束,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区位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在区域上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城乡二元化矛盾、东中西地区之间的矛盾。由于不同的县域在发展上呈现的差距,我们根据其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支出、发展潜力、社会保障水平等指标将县域划分为发达县域、欠发达县域以及贫困县域。我们认为,从发展潜力上讲,贫困具有一定的绝对性,欠发达县域是相对的,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体制或是经济发展策略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潜力。我们认为,如果找到了适合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辅之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就能极大的释放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我们认为,欠发达县域和发达县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差异,若要缩小发展差距,就要提高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也就是要走跨越式发展的之路,而这又要求欠发达县域能够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在特色上下功夫,在产业机构调整上下功夫,在新工艺技术、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上寻求突破口,实现赶超的理想。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来说,国外有很多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可资借鉴;由于中央政策引导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所展现的潜力,国内对此研究也有很多的成果,本文将借助于现有的理论成果,并进一步探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课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动力、目标定位、发展策略等方面有更多的理论呈现。笔者工作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鲁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够理想,与发达地域的人民生活质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鲁西北的人民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迫切性的期待。本文将以此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为有着共同特征的县域提供借鉴。
李小平[5](2012)在《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发展是贯穿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一条主线。民族发展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所关注的最突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把民族问题放在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民族平等民族繁荣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为民族平等和繁荣的实现创造了政治条件。但是,受历史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基础薄弱,自身发展能力弱,各民族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既符合我国民族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政策是国家分配资源的权威性手段和形式。在社会发展中,国家政策不仅体现着国家政治发展的价值,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资源配置、资源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及规范国家行为等作用。国家政策是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实际体现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也具有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调整,平衡的作用,同时,又具有体现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上的价值倾向。国家在民族地区施行的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实践的中介,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主张向具体民族工作转化的中间环节。对党和国家经济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预先政策目标设定实际效应的科学评估,有利于我们从全面思考政策设定的价值目标,政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促进区域的发展中,政策总是起到关键作用。要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的过程中,由于政策管理者(政策执行的干部基础)、政策受体(政策执行的群众基础)以及政策执行环境(政策执行的地理和基础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达不到预期目的、同一政策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同一政策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施行的效果不一样等明显的政策红利现象与波尾效应。红利现象最先产生于西方股票市场,是指超过了原本收益的一种额外利益,并包含利益分配的一种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利这一现象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体现。政策红利是从红利概念衍生而来的,它是指国家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或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获得额外的增长源泉”的现象。它的产生及大小同政策制定的时代主题(政策的区域指向和产业指向)、政策管理者(政策执行的干部基础)、政策受体以及政策施行环境密切相联系的,政策红利大小、时间长短都同具体的政策实施相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的过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红利称之为国家政策红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各级政府始终把发展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放在头等的位置,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措施的实施,边疆多民族地区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惠政策在民族地区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政策红利。政策本身并必然产生红利现象,如果政策脱离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如果政策缺乏相关的政策配套,缺乏转化为实践环节的相应机制体制保障,或者说执行过程中,受到执行者自身素质、机制体制的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就会出现类似波涛呼啸而过后的风平浪静的效果。即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应。我们称为波尾效应。放大国家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政策的红利现象,避免波尾效应,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首要的工作就是科学决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高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政策的执行力;以及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宣传理解,注重对政策的评估与优化,是全面提高和发挥国家政策的实践效应。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罕见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更高的层面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地政策资源。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谋划创造更多的政策“红利”,更是重新谋划如何扩大政策“红利”。通过深化体制发展;加大干部素质的提升和能力锻炼;探索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等手段,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实现国家政策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红利。
吕芳德,黄菁,和红晓,龚洪恩[6](2007)在《经济林跨越式发展之管见》文中指出就我国经济林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林业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科技创新、结杓调整、品种改良、安全生产和高效栽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经济林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白仙富[7](2007)在《区域绿化演变及发展对策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化的基本含义是造林、育林、护林和零星植树,从目前看,凡是在人类干预下,为了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下实现的地表绿色植被增加,都可以称为绿化,公园内的植物造景属于造园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一般意义的绿化。绿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区域绿化是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不同时期,人地矛盾表现不一样,对区域绿化质和量的要求不一样。区域绿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社会对绿化的主导需求,决定着区域绿化的主要特征和社会属性。区域绿化表现出强烈的阶段特征。首先根据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将区域绿化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根本性转变四个阶段,古代指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根据生产力状况、绿化发展程度、环境背景等将它分为绿化萌芽、绿化体系形成、绿化发展鼎盛时期、绿化发展末期四个时段。现代区域绿化从建国后到1997年,根据政策的重大变化和对区域绿化目标的方向性调整,这一阶段分为绿化技术的兴起、区域绿化的曲折发展、区域绿化的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古代和现代之间为近代区域绿化。从1998年开始,区域绿化理念和林业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与以往的区域绿化都有着本质的差别,1998年至今单独划一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绿化最初是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这是由于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自身的衣食需求。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之后,区域绿化逐渐从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为农业的一种补充。以美化、防护、纪念等为目的的绿化也是区域绿化的一个方面,但范围和规模较小。到了明朝时期,出现了纯商品目的的区域绿化,区域绿化的一部分逐渐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从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随着国外林业建设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传入、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区域绿化的目的逐渐转向改造自然环境。受当时国情和认识的影响,社会对绿化的主要需求以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绿化以改造自然环境和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兼顾其他需要的状况,持续到上世纪末。1998年洪水灾害之后,国家开始审视林业新的发展方向,对区域绿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调整,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为主要策略、追求生态效益为最主要目的。要实现现阶段的绿化目标,应该对绿化进行分区,即对区域内的绿化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所做的地域划分,划出的各个不同地域单元是类似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以往的自然区划是绿化分区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绿化分区是为了制定符合区域自然条件的绿化发展规划。并非所有陆地都有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先权,大部分土地处在对食物、木材、草料和燃料能源的需求压力下,必须在绿化分区的基础之上考虑绿化的功能划分。绿化目标实现的另一个重要保证是绿化技术,包括物种选择、整地、抚育、绿化基地的建设等。论文对云南省绿化分区进行了初步讨论,包括云南的绿化分区、分区内的绿化规划,并结合云南林业生产,按照绿化功能讨论了云南以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为主的地域划分。
徐士贺[8](2007)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林业建设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建设是我国林业建设的缩影,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为我国林业建设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面临着可采资源继续锐减,生产成本增加,经济危困等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使国有林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改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困境,根本解决经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林业相结合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国有林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围绕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这一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林业分类经营理论、森林资源经济学理论、坏境经济学理论等多种前沿理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状况及林区社会发展状况,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乃至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确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根据可持续评价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在具体的指标构建和评价方法上,采用了先进的多元分析、灰色系统理论等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在林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方面,就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商品林经营和公益林培育问题、林区跨越式发展与两大体系建设问题及林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问题提出创新性构想。
杨文杰[9](2006)在《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培育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抓住森林培育主体积极性便是抓住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因此,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本文应用市场经济、激励、林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从分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及其特性入手,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阐述了森林资源、森林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森林资产的特性,认为森林资产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是一种特殊商品,论文分析了其特殊性;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概念及其经济学特性。第三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西北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认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主要原因是营林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文章通过西北地区营林主体积极性调查表结果分析,概括出影响营林主体积极性的四大因素,并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分析了这些因素形成的机理;本章为构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指明了目的和方向,在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市场机制是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的基石。针对森林产权残缺和缺乏流转机制的问题,把市场机制引入森林培育行为之中。论述了森林产权流转的意义;研究了森林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阐述了森林资产的价值机制;总结了林权流转的类型与形式,提出了林权流转按主体分类的10种类型;阐述了林权流转的原则和林权流转中的林木管护形式;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市场化的思路。第五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森林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性,其培育具有外部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培育予以生态效益补偿和实行优惠的林业税费政策,森林培育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且培育周期长,因此,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需要森林保险,而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和森林保险政策还不
马明[10](200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林业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还远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殊阶段,要求林业必须跨越式发展。没有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就难以与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的特殊要求。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既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林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这一阶段表现出来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反复性和艰巨性,更是迫切要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本文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要求,总结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绿色GDP”、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非公制林业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等四个重点问题,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加强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实现林业的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加深,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关注自然生态成本”成为社会共识,“绿色GDP”由此应运而生,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推行“绿色GDP”制度对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对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中介绍了生态建设中“绿色GDP”问题的提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绿色GDP”核算及其森林核算的内容与方法。通过“绿色GDP”问题研究,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公益林的建设费用投入的总量严重不足,缺口很大,并且公益林建设重点区大多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很难为公益林建设投入足够的资金。各级林业部门经济实力薄弱,要为公益林投入资金也确有难度。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公益林建设将难以保障。确保稳定的资金投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所需的资金,全面抓好公益林建设,持续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必须建立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本文通过对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力求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好的途径。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要想有大的发展,要求非公制林业要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国家制定的林业六大工程规划主要解决了林业生产力布局问题,但在理顺生产关系,制定相关林业政策时,使林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其中一项战略
二、河南省经济林跨越式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经济林跨越式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减贫的相关研究 |
2.2 财政转移支付减贫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影响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2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作用机理 |
3.2.1 对经济减贫的作用机理 |
3.2.2 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理 |
3.2.3 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机理 |
3.2.4 经济减贫、公共服务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 |
3.3 作用路径的解构 |
3.4 研究假说的提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测算及分析 |
4.1 国内外绿色减贫指标体系构建 |
4.2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方法 |
4.2.1 绿色减贫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绿色减贫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及特点 |
4.2.3 绿色减贫指数测算方法和步骤 |
4.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4.3.1 研究区概况 |
4.3.2 数据来源 |
4.3.3 离群点与缺失数据处理 |
4.4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时空差异分析 |
4.4.1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动态变化特征 |
4.4.2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空间格局演变 |
4.4.3 江西省绿色减贫指数区域差异长期演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指数影响研究 |
5.1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对绿色减贫指数影响 |
5.1.1 多期差分模型的基本原理 |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1.3 实证分析 |
5.1.4 稳健性检验 |
5.2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对绿色减贫指数影响 |
5.2.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5.2.2 实证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分维度指数影响研究 |
6.1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经济减贫指数影响 |
6.1.1 转移支付政策对经济减贫指数影响 |
6.1.2 转移支付规模对经济减贫指数影响 |
6.2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指数影响 |
6.2.1 转移支付政策对公共服务指数影响 |
6.2.2 转移支付规模对公共服务指数影响 |
6.3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环境保护指数影响 |
6.3.1 转移支付政策对环境保护指数影响 |
6.3.2 转移支付规模对环境保护指数影响 |
6.4 经济减贫、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保护交互影响效应 |
6.4.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6.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一、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
二、 欠发达县域的概念内涵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运行特征 |
第二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一、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二、 借用技术理论 |
三、 增长极理论 |
第二节 不同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一、 县域主导产业视角的发展模式 |
二、 空间地域视角的发展模式 |
三、 生产要素及资产所有权视角的发展模式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适用的模式 |
一、 工业主导型经济模式 |
二、 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 |
三、 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 |
四、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五、 劳务经济发展模式 |
第三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探讨 |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分析 |
一、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条件分析 |
二、 县域经济发展市场条件分析 |
三、 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和组织条件分析 |
四、 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分析 |
第四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五节 国内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
一、 灌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经验 |
二、 灌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几点启示 |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案例分析-夏津县 |
第一节 夏津县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一、 经济总量偏小,区域排名落后 |
二、 三大产业各存在问题,协同性差 |
三、 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缺少活力 |
四、 城镇化发展滞后,居民消费水平低 |
五、 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增多 |
第二节 夏津经济问题分析 |
一、 制度因素的制约 |
二、 环境因素的制约 |
三、 经济结构因素的制约 |
四、 人力资源不足的制约 |
五、 资金困难的制约 |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夏津县为例 |
第一节 夏津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二节 夏津县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对策 |
一、 坚持规划先行,立足县域优势 |
二、 坚持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
三、 优化发展环境,开展招商引资 |
四、 加强县城建设,奠定基础载体 |
第三节 加强县域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 |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结语 欠发达县域经济跨域式发展的愿景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一) 国家政策与民族政策 |
(二) 民族政策的作用与实质 |
(三) 民族政策的特点 |
(四) 制定民族政策的依据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访谈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一节 发展是民族问题的核心 |
一、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
二、实现民族平等的关键是加快民族的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治保障 |
第二节 以科学发展统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
二、民族发展面临着的困难与挑战 |
三、科学发展观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和谐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特征 |
一、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
二、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着的新情况新形势 |
三、和谐发展与民族发展 |
第四节 跨越式发展与民族地区的发展 |
一、民族地区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
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和具备的条件 |
三、党和国家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的社会条件保障 |
四、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为云南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
第二章 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第一节 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的层次性 |
一、国家在民族地区的政策具有公共政策鲜明特征 |
二、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具有区域性政策的特点 |
三、民族政策是执政党民族治理理念的具体化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
一、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的功能集中体现在政策的“催化”效应 |
二、制约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催化”作用现象 |
三、充分发挥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 |
第三节 对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效应的科学评估 |
一、政策评估在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二、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评估工作的难点 |
三、建立对国家在民族地区政策评估的科学体系 |
第三章 国家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施行中的波尾效应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产生的波尾效应 |
一、波尾效应与经济政策波尾效应 |
二、我国在民族地区施行的优惠政策演变 |
三、国家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影响政策波尾效应的因素研究 |
一、产生政策波尾效应的理论分析 |
二、国家政策的波尾效应成因研究 |
第四章 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产生的红利现象 |
一、红利与政策红利 |
二、产业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三、财税金融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四、资源开发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五、民族及扶贫开发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六、民生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七、教育政策在民族地区施行中的红利现象 |
第二节 国家政策红利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产生政策红利的理论分析 |
二、影响国家政策红利的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放大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红利现象避免波尾效应的对策思路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实施效果的模型构想 |
一、研究框架 |
二、国家政策在普洱地区实施效果的SWOT分析 |
三、国家产业政策在普洱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第二节 科学决策与政策红利 |
一、增强对时代主题的理解 |
二、科学决策和制定国家在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 |
第三节 创新力执行力与政策红利 |
一、优化和创新政策 |
二、着力塑造政策执行的能动主体 |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四、创新政策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
五、深化政策实施中的配套体制改革 |
六、加大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七、扩大民族地区对外交流与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济林跨越式发展之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林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2 跨越式发展的涵义 |
3 经济林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
3.1 科技创新 |
3.2 结构调整 |
3.3 品种改良 |
3.4 安全生产,高效栽培 |
(7)区域绿化演变及发展对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 |
1.1 绿化的定义与发展 |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1 区域绿化的基本问题 |
1.2.2 我国正处于区域绿化的重要时期 |
1.2.3 研究的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区域绿化研究现状 |
2.1 区域绿化效益的研究 |
2.1.1 绿化是建设与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
2.1.2 绿化与全球变化 |
2.1.3 绿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 |
2.1.4 区域绿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2.2 区域绿化技术的研究 |
2.3 绿化的管理 |
2.4 绿化物种的使用 |
2.5 区域绿化史的研究 |
2.6 区域绿化面临的挑战 |
2.6.1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仍然面临严峻形式 |
2.6.2 区域绿化与理想目标有很大差距 |
2.7 小结 |
3 区域绿化演变 |
3.1 区域绿化阶段划分 |
3.2 古代区域绿化 |
3.2.1 古代区域绿化的萌芽 |
3.2.2 古代区域绿化体系的形成 |
3.2.3 古代区域绿化的鼎盛时期 |
3.2.4 古代区域绿化发展的后期 |
3.2.5 古代区域绿化小结 |
3.3 近代区域绿化 |
3.3.1 绿化背景分析 |
3.3.2 区域绿化思想发展 |
3.3.3 主要造林队伍 |
3.3.4 近代区域绿化的技术发展 |
3.3.5 近代区域绿化小结 |
3.4 现代区域绿化 |
3.4.1 绿化背景分析 |
3.4.2 现代造林技术的兴起 |
3.4.3 现代区域绿化的曲折发展 |
3.4.4 现代区域绿化的新发展 |
3.4.5 现代区域绿化发展小结 |
3.5 区域绿化的历史性转变 |
3.5.1 绿化背景分析 |
3.5.2 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
3.5.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
3.5.4 森林水文效应的再讨论 |
3.5.5 小结 |
3.6 区域绿化发展的总结 |
4 区域绿化的发展对策 |
4.1 区域绿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2 区域绿化的目标 |
4.3 区域绿化的对策 |
4.3.1 区域绿化的理论分析 |
4.3.2 区域绿化分区讨论—云南绿化分区探讨 |
4.3.3 区域绿化技术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8)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状况 |
1.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 |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 |
2.3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3.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发展与实质 |
2.3.2 林业分类经营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现状 |
3.1 基本情况概述 |
3.2 自然概况和资源分析 |
3.2.1 土地 |
3.2.2 气候 |
3.2.3 水资源 |
3.2.4 土壤 |
3.2.5 植被 |
3.2.6 森林资源现状 |
3.3 经济发展状况 |
3.4 社会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
4.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
4.1.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目标 |
4.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目标 |
4.1.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生态环境目标 |
4.1.4 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目标 |
4.1.5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
4.2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
4.2.1 标准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4.2.2 标准2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 |
4.2.3 标准3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 |
4.2.4 标准4 水土保持 |
4.2.5 标准5 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 |
4.2.6 标准6 满足社会需求的长期林区社会的保持和加强 |
4.2.7 标准7 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 |
4.2.8 标准8 信息及技术支撑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5.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涵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原则 |
5.3 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方法 |
5.3.1 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3.2 指标体系的构成 |
5.3.3 评价方法 |
5.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业分类经营 |
6.1.1 商品林经营 |
6.1.2 公益林培育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跨越式发展 |
6.2.1 林区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6.2.2 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
6.2.3 林区跨越式发展与两大体系建设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 |
6.3.1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6.3.2 强化攻关,突破“天保”工程和林区跨越式发展的技术瓶颈 |
6.3.3 加强林业标准、质量和认证工作 |
6.3.4 加强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的系统继承与应用 |
6.3.5 加强林区宏观战略和政策经济研究 |
6.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保障体系 |
6.4.1 体制和政策保障 |
6.4.2 投入保障 |
6.4.3 林业法治保障 |
6.4.4 人力资源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 |
2.1 森林资产及其经济学属性 |
2.2 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 |
2.3 森林培育的经济学特性 |
第三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现状及问题 |
3.1 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状况 |
3.2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
3.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
3.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营林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 |
3.5 森林培育问题的制度根源 |
第四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 |
4.1 林权流转对森林培育的意义 |
4.2 森林培育中的林权制度创新 |
4.3 森林资产价值评估 |
4.4 林权流转及其类型 |
第五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 |
5.1 森林培育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5.2 森林培育税费激励机制 |
5.3 森林培育保险机制 |
第六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 |
6.1 我国林业投资的历史回顾 |
6.2 我国林业投资的经验与问题 |
6.3 国外森林培育投资政策及其借鉴 |
6.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机制创新 |
第七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 |
7.1 重新认识和审视森林 |
7.2 森林培育精神激励的机理 |
7.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结构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2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1.1 科学发展观内涵 |
2.1.2 科学发展观的特点 |
2.1.3 科学发展观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意义 |
2.2 现代林业理论 |
2.2.1 现代林业理论的内涵 |
2.2.2 现代林业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指导价值 |
2.3 所有制理论 |
2.3.1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理论的内容 |
2.3.2 所有制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诊释 |
2.4.2 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思想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 林业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作用 |
3.1 林业生态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3.1.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阶段 |
3.1.2 林业生态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
3.2 林业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新内涵 |
3.2.1 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
3.2.2 加速林业生态发展同时必须全面提高发展质量 |
3.2.3 多层次、多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 |
3.3 林业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3.3.1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和主体作用 |
3.3.2 林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
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林业生态发展战略思想 |
3.4.1 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3.4.2 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评析 |
4.1 林业生态建设的成绩与经验 |
4.1.1 建设成效显着 |
4.1.2 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
4.1.3 全民生态意识增强 |
4.1.4 探索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 |
4.1.5 推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 |
4.1.6 形成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4.1.7 探索林业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治理模式 |
4.1.8 履行国际公约,提高国际地位 |
4.2 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
4.2.1 森林资源不足 |
4.2.2 生态环境的整体形势严峻 |
4.2.3 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综合压力 |
4.2.4 林产品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
4.2.5 建设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使用不合理 |
4.3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进入“相持阶段” |
4.3.1 治理与破坏相持是当今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 |
4.3.2 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实证与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绿色 GDP”问题 |
5.1 生态建设中“绿色 GDP”问题的提出 |
5.1.1 生态形势的恶化导致“绿色 GDP”问题提出 |
5.1.2 “绿色 GDP”对生态建设的意义 |
5.2 生态建设中“绿色 GDP”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5.2.1 生态建设中“绿色 GDP”核算的必要性 |
5.2.2 生态建设中“绿色 GDP”核算的可行性 |
5.3 “绿色 GDP”森林核算的内容、方法 |
5.3.1 “绿色 GDP”核算 |
5.3.2 “绿色 GDP”森林核算 |
5.4 正确认识“绿色 GDP”的森林核算 |
5.4.1 “绿色 GDP”下的林业核算问题 |
5.4.2 完善“绿色 GDP”下的林业核算措施 |
5.4.3 “绿色 GDP”森林核算的发展趋势 |
5.4.4 “绿色 GDP”森林核算不能解决所有林业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
6.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6.1.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6.1.2 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
6.2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思路 |
6.2.1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的原则 |
6.2.2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途径 |
6.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机制 |
6.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
6.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核心 |
6.3.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具体内容 |
6.4 本章小结 |
7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问题 |
7.1 生态建设中非公有制林业的作用及现状分析 |
7.1.1 非公有制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7.1.2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现状分析 |
7.2 生态建设中非公制林业存在的问题 |
7.2.1 对非公有制林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
7.2.2 政府的扶持政策缺乏 |
7.2.3 社会服务不到位 |
7.2.4 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7.2.5 非公有制林业自身的局限性 |
7.3 拓宽非公制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发展空间 |
7.3.1 企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
7.3.2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
7.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 |
7.3.4 拓展发展领域,防止出现短期行为 |
7.4 优化非公制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发展环境 |
7.4.1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
7.4.2 深化产权机制改革 |
7.4.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4.4 构建社会化服务平台 |
7.4.5 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 |
7.4.6 加强与国外的借鉴交流 |
7.5 本章小结 |
8 社会主义新林区生态建设问题 |
8.1 把新林区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 |
8.1.1 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
8.1.2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体思路 |
8.2 新林区生态建设的支撑 |
8.2.1 新林区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
8.2.2 新林区林业生态产业化建设的内容 |
8.3 新林区达小康的突破口 |
8.3.1 特色经济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8.3.2 我国特色经济林发展的现状 |
8.3.3 新时期特色经济林发展的措施 |
8.4 新林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 |
8.4.1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
8.4.2 森林旅游的生态效益 |
8.4.3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措施 |
8.5 本章小结 |
9 实证案例分析 |
9.1 “绿色 GDP”问题实证案例——对新疆“绿色 GDP”的实证分析 |
9.1.1 新疆“绿色 GDP”测算和分析 |
9.1.2 “绿色 GDP”实证分析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启示 |
9.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案例——对湖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调查研究 |
9.2.1 湖北省生态林业建设现状 |
9.2.2 公益林效益补偿形式 |
9.2.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9.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问题案例——对河北省廊坊非公有制造林的调查分析 |
9.3.1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历程 |
9.3.2 非公有制造林模式 |
9.3.3 非公有制造林的主要特点 |
9.3.4 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
9.4 社会主义新林区生态建设案例——对浙江省仙居县林区生态建设的调查研究 |
9.4.1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
9.4.2 林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和“三农”的贡献 |
9.4.3 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4.4 发展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河南省经济林跨越式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绿色减贫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金声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D]. 刘国亭.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3)
- [5]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 李小平. 云南大学, 2012(10)
- [6]经济林跨越式发展之管见[J]. 吕芳德,黄菁,和红晓,龚洪恩. 经济林研究, 2007(02)
- [7]区域绿化演变及发展对策初步研究[D]. 白仙富.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8]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 徐士贺.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9]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 杨文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研究[D]. 马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