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and tropical Asia(论文文献综述)
黄秀雨[1](2021)在《桂西南喀斯特-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文中指出
杨洁[2](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张卓亚[3](2020)在《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格局演变与生态价值响应》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生态系统为地球上的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也为人类提供调节气候、保持土壤、防护灾害和旅游娱乐等福祉。目前,疾病流行、战略资源争夺、区域环境时空污染、粮食安全保障、气候变化、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的核心都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量化分析以土地利用变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统计分析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生态系统服务管理融入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是实现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西双版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格局和安全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分异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值响应—人类福祉耦合关系”的生态经济学综合分析框架,探讨西双版纳1996—2016年生态系统安全性、生态系统服务分异趋势和价值响应与人类福祉耦合关系,并为研究区提出了生态系统远程耦合分析框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1996—2016年间,西双版纳整体以天然林和橡胶人工经济林为主,其次为茶园、农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天然林面积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橡胶面积在2010年前持续上升,随后面积减少;茶园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总体增加趋势;农地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总体增加趋势;水域和建设用地变化低于天然林和橡胶的变化。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在天然林和橡胶人工经济林间。天然林转出最大、最为明显,转出远远大于转入;茶园的转入效果最为明显,转入远大于转出。天然林主要转变为茶园和橡胶林;耕地转变为橡胶林和茶园。西双版纳近20年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利用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人类活动扰动程度呈现增长趋势,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扰动变化率:勐腊县>景洪市>勐海县。(2)20年间,在西双版纳森林高覆盖率的背景下,由于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存在隐性生态安全问题。属于高生态服务功能的景观生态安全区域面积快速下降。属于中等安全的热带次生林恢复区景观生态安全区域面积在逐渐扩大,成为研究区面积最大的生态安全区域;属于较低与低安全等级或较低与低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橡胶人工经济林、热带经济作物用地、农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安全等级的景观重心发生变化,处于低安全的等级的景观生态重心随着橡胶林的扩大,逐渐由勐腊县中部向景洪市南部偏移,并向外围扩展;处于高安全等级的景观生态重心随着天然林不断缩小与破碎化,逐渐向勐腊县北部与景洪市东北部偏移。(3)1996-2016年期间,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西双版纳地区由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面积逐步减少,逐渐被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的橡胶、建筑用地、茶园等所替代,从而导致了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趋于弱化,最终导致了西双版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冷热点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4)1997-2015年期间,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协调度较低,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空间。在西双版纳供给、调节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文化服务相对发展的响应度数值最低;文化服务发展同步于生态系统服务文化价值的时间也最晚。调节服务中的相对发展度相对反应较为灵敏,在三个方面中稍好于其他两种服务类型。人类福祉发展同步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后,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均呈几何增长。1997-2006年的十年期间,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类福祉一直处于耦合协调发展的磨合阶段,在2007年首次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2009—2015年是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耦合程度最好的时间段。西双版纳1996—2015年都处于勉强协调的程度。20年协调度的变化范围为0.5177—0.6654,变化量为0.1477。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协调度不太理想,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空间。在所有成对的关系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和人类福祉(B)具有最强的协同关系(r=1,P<0.00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与相对发展度(C)具有最强的权衡关系(r=-0.90,P<0.001),与耦合度(D)也具有较强的权衡关系(r=-0.86,P<0.001)。(5)本文构建了在远程耦合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分析框架,对西双版纳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远程耦合系统从发送系统,接收系统和溢出系统的五个组件系统,流程,代理,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1996-2016年期间,西双版纳供给服务远程耦合系统源自本地生态系统服务,本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有丰富的产品资源。西双版纳调节服务远程耦合系统通过间接服务对人类的福祉起着重要作用。西双版纳文化服务远程耦合系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它对国内外游客越来越有吸引力。
刘洋[4](2020)在《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关系到人类福祉,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系统脆弱。本文采用GIS和InVEST模型,定量评估流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以及生境质量服务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划分了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等级及空间分布,以期能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疏勒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水源涵养量总体增加了3.7144亿m3。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不同地类水源涵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冰川积雪、耕地、高覆盖度草地、林地和河流湖泊。地形因子和气象因子对水源涵养有影响,水源涵养平均量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坡向上水源涵养量依次为:阴坡>半阳坡>半阴坡>阳坡;水源涵养量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与潜在蒸散量和年均温的空间分布趋势则相反。(2)土壤保持功能总体增强,土壤保持量增加了28835.5116万t。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不同地类土壤保持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高覆盖度草地、林地、冰川积雪、耕地、城镇及建设用地、河流/湖泊和农村居民点;土壤保持量和平均值的高值都分布在海拔2800-4800m的区域;不同坡度区间的地类与土壤质地差异较大,土壤保持量和平均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地形起伏度<300m,土壤保持量与平均值随起伏度增大而增加,起伏度>300m,开始减少;降水量增加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土壤保持量随之上升;不同土壤类型土壤保持量差别较大,冷钙土、寒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和粗骨土的土壤保持量较高,而棕漠土、灰棕漠土等土类土壤保持量较低。(3)流域碳储量功能增强,共增加了1496.3万t。碳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的绿洲地区,流域北部的碳储量较低,而流域南部的碳储量呈现中等水平。不同地类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利用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耕地>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河流/湖泊>农村居民点>城镇及建设用地>冰川积雪。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林地和草地,植被覆盖使得土壤和植被地上、地下碳储量增加,导致疏勒河流域碳储量增加。(4)生境质量逐年增强。1990、2000、2010和2017年流域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为0.2685、0.2682、0.2691和0.2704,呈先减后增变化趋势,空间上呈现“高低相间”分布,高值由北向南逐渐集中连片分布。不同地类各年生境质量平均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林地>低覆盖度草地>耕地>河流/湖泊>农村居民点>城镇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冰川积雪;19902017年,流域78.83%的区域生境质量指数不变,11.35%的区域生境指数提高,9.82%的区域生境质量指数下降。(5)疏勒河流域划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其中极重要区的面积最小为433.8km2,仅0.48%左右,一般重要区面积最大为13042.9km2,占流域10.01%左右,中等重要区和重要区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1.15%和2.44%。
蒋春晓[5](2020)在《竹山县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贯彻落实,土地利用发生巨大变化。阐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评估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满足对退耕还林(草)和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估的需求。同时对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力度的提升及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湖北省竹山县植被质量差、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基于198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图、气象数据、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及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等数据,通过野外调查、模型计算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评估研究区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水土保持服务和碳储存服务,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和气象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竹山县近35年土地利用结构总体态势较为稳定,土地利用面积排序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居民用地。研究期间,林地、耕地和草地均呈现双向转换均衡的态势,但过程略有不同。林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草地面积变化不显着,总体略有减少。水域和居民用地主要通过占用耕地和林地进行扩张,呈逐年递增趋势,接近次极端非平衡态势。(2)景观格局在斑块类型尺度上呈现出景观内部斑块离散程度增加,脆弱性增强,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景观连通性降低的规律特征。林地2010-2015年斑块合并现象突出,人工林空间扩张模式从以飞地式扩张为主到以边缘式扩张为主,同时填充式扩张逐渐增加。景观尺度上,研究区内各斑块分布趋向均匀,复杂程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景观异质性增强。(3)NDVI线性变化趋势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南部山区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北部山区呈小幅度上升,中部平原则表现为下降趋势。植被变化的显着性趋势所占面积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显着改善(49.19%)>轻微改善(42.39%)>基本不变(5.70%)>轻微退化(2.70%)>显着退化(0.02%)。(4)NPP在年际尺度上呈上升趋势,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月际尺度上以7月为轴对称分布,6-8月NPP均值最高。不同时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但整体趋势相同,均由南北部向中部地区递减。研究区NPP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人类活动对NPP总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退耕还林(草)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政策下的正向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占用林地、耕地及草地导致的负向损失影响。(5)土壤侵蚀量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高值区(HVA)主要分布在林地,低值区(LVA)主要分布于竹山县中部较为破碎的地区。时间变化上,竹山县近35年土壤侵蚀量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该趋势主要与降水量及修建水库密切相关,退耕还林(草)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推进实施对土壤侵蚀量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碳储量有所减少,流失较为严重,主要与城镇扩张直接挤占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密切相关。(6)土壤保持量和碳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土壤保持量主要受AI、LPI、ED的影响,碳储量主要受LSI、ED、AI的影响。IJI与土壤保持量和碳储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LPI与土壤保持量和碳储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2)。CONTAG和土壤保持量及碳储量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这可能与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具有尺度效应有关。
汪杰[6](2020)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服务保障人类生产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对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版图的四大板块之一,担负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气象、水文、DEM、土壤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InVEST模型评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碳储存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利用市场价值理论,选取合适的价格将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综合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初步研究成果如下:(1)2005年、2010年、201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7.5070×108m3、24.7728×108m3、37.6172×108m3;土壤保持量分别为18.5953×108t、17.6895×108t、23.6748×108t;碳储量分别为11.6734×108t、11.5923×108t、11.5236×108t。将GIS空间分析方法与SPSS数理方法结合,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种生态系统服务两两间均呈正相关关系。(2)考虑不同利用情境,选取合适价格计算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量价值,并进行加总,得到2005年、2010年、201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938.9258亿元、2888.8812亿元、3079.6160亿元。基于评估结果,本研究从价值转换和价值保值增值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价值转换角度,通过产权界定和完善产权交易机制,规范生态产品市场秩序,实现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价值保值增值角度,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恢复受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马双[7](2020)在《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公园需兼顾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与人的合理利用,价值评估既是国家公园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基于In VEST模型对大熊猫国家公园2018年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境质量、碳储存4项服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计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格局,旨在通过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确定其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也为其他国家公园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空间评估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本文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基于In VEST模型对大熊猫国家公园2018年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境质量、碳储存4项服务进行评估。(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分析。在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生境质量、碳储存4项服务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空间统计方法计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而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3)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优先保护分区。在碳储存、生境质量等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2018年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据功能重要性进行分区,进而得出需要优先和重点保护的区域。经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储存能力,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碳储量贡献率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总碳储量约为56.4×107t,平均碳密度约为167.41t/hm2,其中林地对碳储量贡献最大,林地碳储存总量为3971.64×105 t,占78%。研究区碳储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即多林地分布的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碳储量高,多高山草地分布的西部地区,单位面积碳储量低于东部地区。各土地覆被类型平均碳储量大小的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2)通过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土壤保持服务进行评估发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土壤保持总量为1781.31×107 t,潜在土壤流失总量为2107.91×107 t,实际土壤流失总量为326.60×107 t。潜在土壤流失量最大的土地覆被类型为林地,达到1221.90×107 t,超过研究区潜在土壤流失总量的50%。实际土壤流失量最大的却是草地,达到231.59×107 t,超过了研究区实际土壤流失总量的70%。研究区内林地的土壤保持量远大于草地,更是远超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林地的土壤保持量占到研究区土壤保持总量的65%左右。土壤保持量整体呈现出由中部往南北两头递减的趋势,中部地区土壤保持量高,南北部土壤保持量低,陕西片区的土壤保持量总体处于低值。就平均土壤保持量而言,土壤保持能力排序依次为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的土壤保持能力最强,为9074.17 t/km2,其次为林地,其平均土壤保持量为5712.12 t/km2,未利用地的平均土壤保持量最低,仅为651.06 t/km2。(3)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总磷、总氮输出总量分别是308.79×104 kg和13.5×104 kg。从空间分布上看,氮负荷与磷负荷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呈不规律空间分布状态,高值均分布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部、西南部部分地区与陕西片区的东南部,而其他大部分地区氮、磷负荷均接近于最低值。从土地覆被类型来看,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不同土地覆被氮、磷负荷量中,草地氮、磷输出负荷量总值皆为最高值。氮负荷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磷负荷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4)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普遍生境质量较高,大部分地区的生境质量指数都在0.8-1之间,表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整体生境质量优良,仅少部分地区生境质量有待于提高。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来看,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林地最高,几乎接近生境指数最高值,建设用地的平均生境质量指数最低,仅为0.1。生境质量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林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耕地>建设用地。(5)对计算得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综合重要性分布图,结果表明,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上看:一般重要功能分区分布较为零散;重要功能分区多在研究区西部边缘四川片区呈东北-西南条带状延伸分布,并向东扩展;非常重要功能分区多分布在东北部的陕西片区、研究区中部的甘肃片区与四川片的东部区域。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一般重要功能分区多为未利用地,重要功能分区多为草地,非常重要功能分区多林地。
田杨杰[8](2020)在《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将人类社会需求与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联系起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特征,研究其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城市群区域的生态平衡调节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成都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采用In VEST模型,并结合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和空间制图工具,定量评估了近10年(2005-2015年)成都城市群的食物供给、水源涵养、碳储存和土壤保持4类生态系统服务,分析这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结果利用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对4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识别研究区域的多重热点区。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根据区域在自然资源状况、地质地貌形态以及对土地资源的规划政策的差异性,对In VEST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参数校验,使模型评估结果更加适合成都城市群。对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结果进行了空间制图,在空间上实现了结果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演变的规律和特征为:近10年成都城市群食物供给服务随时间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而水源涵养、碳储存和土壤保持服务则表现为降低趋势;水源涵养、碳储存和土壤保持服务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都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而食物供给服务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和中部。(2)热点分析表明,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的冷热点集聚空间特征一致性较高,食物供给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东部,低值集聚区主要位于西部,而其它3类生态系统服务冷点和热点集聚空间分布与食物供给服务相反,即高值集聚区位于西部,低值集聚区主要位于东部。通过热点分析,对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空间上的强弱进行了分类,为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3)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整体区域尺度来看:土壤保持与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与碳储存、水源涵养与碳储存之间是协同关系;土壤保持与食物供给、水源涵养与食物供给、碳储存和食物供给这三组服务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从城市尺度来看:碳储存与食物供给服务之间主要表现为权衡关系;水源涵养与食物供给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比例为2:1;水源涵养与碳储存服务、碳储存与土壤保持服务之间均以协同关系为主;土壤保持与水源涵养服务之间表现为权衡与协同关系比例为2:3。多重热点区识别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乐山市、雅安市。在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最后,从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提出生态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成都城市群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与分析,揭示了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为成都城市群土地利用管理、生态空间规划及生态红线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成都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魏堃[9](2020)在《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提出,伊犁河流域作为中、哈两国的跨境内流河,如何共同合理开发伊犁河流域,保护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成为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土壤数据以及各类生物参数数据表估算了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水源涵养量和植被NPP,分析两类生态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的影响,深入研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两项生态系统的热点区进行有效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角度提出跨境河流流域生态系统保护的建议,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效益。主要结论如下:(1)伊犁河流域光合有效辐射在夏季最大,6月达到最大值,其分布状况主要与植被NDVI有关。秋冬两季的植被实际光能利用率要大于春夏两季的植被光能利用率。伊犁河流域植被NPP呈波动增长趋势,我国境内伊犁河上游地区植被NPP的大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哈萨克斯坦境内伊犁河中下游植被NPP大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植被NPP沿天山山脉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1997-2017年不同地类植被NPP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有林地>疏林地>中覆盖草地>高覆盖草地>城镇>耕地>低覆盖草地>湿地>灌木林>裸土地>水域>其他未利用土地。从不同坡度对植被NPP的影响来看,斜坡与缓坡植被NPP较大,平坡与险坡植被NPP较小。受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海拔在500-1500 m和>3500 m处坡向对植被NPP的影响较小,海拔在1500-3500 m处不同坡向植被NPP大小:阴坡>西北坡>东北坡>东南坡>西南坡>阳坡>无坡向。(2)1997-2017年伊犁河流域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总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位于天山山脉林草地分布地区,低值区则位于平原谷地人类活动区。1997-2017年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产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这表明水源涵养量的分布主要与产水量有关,伊犁河流域水源涵养量总体呈向好趋势。伊犁河流域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与产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贡献量较高的为林地、草地,而贡献率最低的为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同坡向的水源涵养贡献,越接近阴坡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越好,而越接近阳坡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较差。水源涵养贡献率较高的地区在平坡、缓坡、斜坡上,急坡和陡坡上水源涵养贡献率较低。海拔500-1500 m处与3500 m以上,水源涵养量低,海拔1500-3500 m处,水源涵养量较高。(3)1997-2007年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植被NPP为相互增益的协同关系。伊犁河流域两项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均位于天山山麓附近,低值区位于伊犁河谷、中游卡普恰盖水库以及下游伊犁河三角洲。通过分位数法,可以将伊犁河流域分为5个生态服务区,结合两项生态系统服务,为伊犁河跨境河流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提出3点建议。
曹松龄[10](2019)在《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中小尺度农林复合景观格局下土壤碳库变化过程在植被覆盖、农业措施、地理环境等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内在联系和调控措施,对于揭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源汇特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粮食安全现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全球碳循环模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3S技术,对研究区域内土壤进行采样和理化分析,并结合此前获得的土地利用数据(NALUD from LCRC,2016)、土地覆盖数据(LCDB2 from MFE,2004&LCDB4.1 from MFE,2015),综合研究了新西兰低地平原区农业景观格局的变化及现状、环境条件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及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造成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储存和土壤碳排放指标空间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类型、土地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2)不同尺度下,影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的因素不同,小尺度下,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护林品种、防护林林龄、土壤pH和土壤含水量;中尺度下,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3)农田防护林可以消减人为因素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影响。(4)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的研究方法中,95%功效水平下,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需3个样本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炭含量、土壤无脊椎动物活度和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需15个样本量;土壤脱氢酶活性需9个样本量;此时,样本数据既能反映出样本总体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5)农田防护林对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防护林覆盖下的土壤总碳含量是相邻农场或牧场土壤总碳含量的近3倍。(6)从影响土壤碳库变化的人为因素着手进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调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7)2002至2014十二年间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很小,以牧业、农业、林业和城镇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以牧草、作物、林木和人工建筑四种土地覆盖类型为主;草地和耕地两种景观类型占绝对优势,其连接度高且基底作用明显,其余各景观要素斑块镶嵌其中。(8)人为活动对研究区域内景观格局特征的干扰强烈,景观破碎化程度低;各景观类型斑块间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流动性强;道路、水系、林带以及林网是分割景观的主要廊道类型,其影响着整个研究区域内的生态流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9)以土壤类型法估算出研究区域土壤碳储量为7.14Mt12.66Mt(Mean±SD9.92±1.05),土壤有机碳储量为3.66Mt8.54Mt(Mean±SD 6.25±1.02);以土地利用类型法估算出研究区域土壤碳储量为8.35Mt12.08Mt(Mean±SD 10.52±1.03),土壤有机碳储量为4.13Mt9.29Mt(Mean±SD 6.89±1.19);两种方法的估算结果相近,可信度较高。(10)研究区域内土壤碳含量总体呈斑块状分布,西北和东南较高,高值集中在拉卡阿河下游南侧区域,东北和西南较低,低值分布在拉卡阿河中游的大部分区域。(11)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壤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自西北到东南随着海拔的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拉卡河中游两侧的牧业区域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值的核心区域,拉卡阿河下游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
二、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and tropical As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and tropical Asia(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
2.1.2 土壤质地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产水量 |
2.2.2 碳储量 |
2.2.3 土壤保持 |
2.2.4 生境质量 |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
2.2.6 空间统计分析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
2.3.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
3.1.1 时间变化特征 |
3.1.2 空间变化特征 |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
4.3.5 草地生态NPP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
6.1 研究方法 |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
6.5 讨论与小结 |
6.5.1 讨论 |
6.5.2 小结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
8.1.1 研究方法 |
8.1.2 结果及分析 |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
8.3.1 讨论 |
8.3.2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3)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格局演变与生态价值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效应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4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
1.2.5 远程耦合研究进展 |
1.2.6 空间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案 |
1.5.1 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 |
1.5.2 主要分析方法 |
1.5.3 主要分析工具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1.4 研究区生态环境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辅助数据 |
2.2.3 实地调查数据 |
2.2.4 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
2.3 数据处理 |
2.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3.2 遥感影像解译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3.1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构建 |
3.2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分析 |
3.3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转移特征分析 |
3.4 西双版纳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扰动程度分析 |
3.5 本章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双版纳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及重心转移研究 |
4.1 西双版纳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动态模型构建 |
4.1.1 西双版纳景观综合指数 |
4.1.2 西双版纳景观安全度 |
4.1.3 西双版纳空间分析法 |
4.1.4 西双版纳景观安全重心变化 |
4.2 景观综合指数分析 |
4.3 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析 |
4.4 景观生态安全重心变化 |
4.5 景观生态安全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
4.6 本章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时空分异 |
5.1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确定 |
5.1.2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修正 |
5.1.3 西双版纳耕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食物生产功能价值 |
5.1.4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
5.2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5.2.1 西双版纳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价值变化 |
5.2.2 西双版纳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2.3 西双版纳不同行政区域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3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5.3.1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空间分布 |
5.3.2 西双版纳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 |
5.4 敏感性指数分析 |
5.5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点分布 |
5.6 本章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耦合协调研究 |
6.1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耦合评价方法 |
6.2.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2.2 相对发展度模型 |
6.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发展评价 |
6.3.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6.3.2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发展评价 |
6.4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
6.5 相关性分析 |
6.6 本章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服务远程耦合体系 |
7.1 生态系统服务远程耦合框架 |
7.2 西双版纳远程耦合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 |
7.2.1 西双版纳供给服务远程耦合系统 |
7.2.2 西双版纳调节服务远程耦合系统 |
7.2.3 西双版纳文化服务远程耦合系统 |
7.3 本章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4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4)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服务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1.4 InVEST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
1.4.1 InVEST模型介绍 |
1.4.2 InVEST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3.1 研究方法 |
3.1.1 水源涵养 |
3.1.2 土壤保持 |
3.1.3 碳储存 |
3.1.4 生境质量 |
3.2 数据来源 |
3.2.1 土地利用类型 |
3.2.2 水源涵养 |
3.2.3 土壤保持 |
3.2.4 碳储存 |
3.2.5 生境质量 |
3.3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4.1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特征 |
4.2 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 |
第五章 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5.1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分析 |
5.1.1 水源涵养量年际变化 |
5.1.2 水源涵养空间分布变化 |
5.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量 |
5.1.4 水源涵养量的影响因素 |
5.2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5.2.1 土壤保持量年际变化 |
5.2.2 土壤保持空间分布变化 |
5.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保持量 |
5.2.4 土壤保持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 碳储量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5.3.1 碳储量年际变化 |
5.3.2 碳储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 |
5.3.4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
5.4 生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
5.4.1 生境质量年际变化 |
5.4.2 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变化 |
5.4.3 土地利用方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
5.5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 |
5.5.1 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
5.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分级 |
5.6 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6.1 生态系统服务与气象、地形因子相关性 |
5.6.2 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 |
5.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竹山县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特征 |
2.2.4 植被特征 |
2.2.5 水文特征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量变化分析 |
3.2.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3 景观扩张指数 |
3.2.4 天然林与人工林划分 |
3.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 |
3.3.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3.3.2 土地利用速率时空演变分析 |
3.4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演变分析 |
3.5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 |
3.5.1 斑块类型尺度的景观结构特征 |
3.5.2 景观尺度格局动态分析 |
3.6 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CASA模型的生态系统支持服务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研究方法 |
4.3 NDVI变化趋势 |
4.3.1 NDVI时间变化趋势 |
4.3.2 NDVI空间分布特征 |
4.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
4.4.1 模型原理 |
4.4.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评价 |
5.1 水土保持服务 |
5.1.1 模型原理 |
5.1.2 数据来源及参数率定 |
5.1.3 土壤保持服务评价 |
5.2 碳储存服务 |
5.2.1 模型原理 |
5.2.2 数据来源及参数率定 |
5.2.3 碳储存服务评价 |
5.3 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态系统服务 |
1.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价值评估 |
1.3.4 InVEST模型及研究进展 |
1.3.5 文献简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1 评估思路 |
1.6.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生态系统 |
2.2 经济系统 |
3 模型原理与数据处理 |
3.1 水源涵养模块 |
3.2 土壤保持模块 |
3.3 碳储存模块 |
3.4 数据来源 |
3.5 参数输入与数据预处理 |
3.5.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3.5.2 水源涵养 |
3.5.3 土壤保持 |
3.5.4 碳储存 |
3.6 本章小结 |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 |
4.1 水源涵养量 |
4.1.1 产水量 |
4.1.2 水源涵养量 |
4.2 土壤保持量 |
4.2.1 实际土壤侵蚀量 |
4.2.2 土壤保持量 |
4.3 碳储存量 |
4.4 三种生态系统服务量的权衡/协同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 |
5.1 价值评估方法 |
5.1.1 水源涵养 |
5.1.2 土壤保持 |
5.1.3 碳储量 |
5.2 水源涵养价值 |
5.3 土壤保持价值 |
5.4 碳储量价值 |
5.5 价值汇总 |
5.6 本章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实现价值转换 |
6.1.1 界定产权 |
6.1.2 完善产权交易机制 |
6.2 实现价值保值增值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基于Inves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研究综述 |
1.2.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与水文条件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生物多样性 |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1.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3.1.2 数字高程模型DEM |
3.1.3 气象数据 |
3.1.4 土壤数据 |
3.2 模型原理与数据处理 |
3.2.1 碳储存 |
3.2.2 土壤保持 |
3.2.3 水质净化 |
3.2.4 生境质量 |
第4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分析 |
4.1 碳储存功能评估 |
4.1.1 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
4.1.2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碳储量分析 |
4.1.3 小结 |
4.2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
4.2.1 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格局 |
4.2.2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保持量分析 |
4.2.3 小结 |
4.3 水质净化功能评估 |
4.3.1 水质净化空间分布格局 |
4.3.2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水质净化分析 |
4.3.3 小结 |
4.4 生境质量功能评估 |
4.4.1 生境质量空间分布格局 |
4.4.2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生境质量分析 |
4.4.3 小结 |
第5章 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
5.1 单项生态服务功能分区 |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分区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不足 |
6.3 政策性建议 |
6.4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2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研究现状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源及处理 |
第3章 研究工具与模型 |
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3.1.1 食物供给模型 |
3.1.2 水源涵养模型及其参数设置 |
3.1.3 碳储存模型及其参数选择 |
3.1.4 土壤保持模型 |
3.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工具 |
3.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分析方法 |
3.3.1 相关分析 |
3.3.2 多重热点区识别分析 |
第4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及时空演变特征 |
4.1 食物供给功能评估及时空动态变化 |
4.1.1 食物供给功能空间整体分布格局分析 |
4.1.2 食物供给功能空间动态变化 |
4.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食物供给功能及其演变特征 |
4.2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动态演变 |
4.2.1 水源涵养功能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2.2 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
4.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动态演变特征 |
4.3 碳储存功能时空演变 |
4.3.1 碳储存功能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3.2 碳储存功能城市空间动态变化 |
4.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存功能及其变化分析 |
4.4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动态演化分析 |
4.4.1 土壤保持功能评估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4.2 土壤保持功能城市空间动态变化 |
4.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变化分析 |
4.5 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冷热点空间格局分析 |
第5章 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分析与对策 |
5.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关性及权衡关系分析 |
5.1.1 基于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及权衡分析 |
5.1.2 基于城市尺度的相关性及权衡关系讨论 |
5.2 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识别与分析 |
5.2.1 城市群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热点识别与分类 |
5.2.2 城市群中各城市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分析 |
5.3 成都城市群生态空间优化对策和措施 |
5.3.1 保障食物供给服务功能的对策 |
5.3.2 提高碳储存服务能力的措施 |
5.3.3 改善水源涵养服务的措施 |
5.3.4 提升土壤保持服务的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伊犁河流域研究进展 |
1.2.3 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本文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气候 |
2.1.4 土壤植被 |
2.2 研究资料 |
2.2.1 遥感资料 |
2.2.2 气象资料 |
2.2.3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资料 |
2.2.4 土壤资料 |
2.2.5 其他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 InVEST 模型产水量-水源涵养量模型 |
2.3.2 CASA模型 |
第3章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估算 |
3.1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支持服务时空特征分析 |
3.1.1 伊犁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2 不同尺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 |
3.2 不同因素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3.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分析 |
3.2.2 不同地形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估算 |
4.1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供给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1 伊犁河流域水源涵养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2 不同尺度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分析 |
4.2 不同因素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 |
4.2.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分析 |
4.2.2 不同地形因子对水源涵养量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价分析 |
5.1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热点区识别 |
5.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 |
5.1.2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等级分析 |
5.2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
5.2.1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热点区识别 |
5.2.2 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对策与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库变化 |
1.2 国际碳贸易 |
1.3 人工林与碳增汇 |
1.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与农业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5 土壤碳库变化研究技术 |
1.6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标 |
2.4 研究内容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土壤碳库变化影响因素及采样方法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土壤碳库变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
3.2.3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因素 |
3.3.2 各影响因素与土壤碳库变化差异的相关性 |
3.3.3 农林复合下土壤碳库变化研究最佳采样方法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因素 |
3.4.2 影响因素与土壤碳库变化差异的相关性 |
3.4.3 农林复合下土壤碳库变化研究最佳采样方法 |
第四章 环境条件对农林复合生态系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土壤碳库变化指标及生物量测定方法 |
4.2.3 数据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环境条件对土壤属性空间差异的影响 |
4.3.2 环境条件对土壤碳储存空间差异的影响 |
4.3.3 环境条件对土壤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 |
4.3.4 环境条件与土壤碳库变化空间差异的关系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环境条件对土壤碳储存空间差异的影响 |
4.4.2 环境条件对土壤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 |
4.4.3 环境条件与土壤碳库变化空间差异的关系 |
第五章 农业景观格局与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现状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内容 |
5.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采样指标及测定方法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景观分类及精度评价 |
5.3.2 农业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 |
5.3.3 土壤碳库现状及空间分布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农业景观格局现状及变化 |
5.4.2 土壤碳库现状及空间分布 |
5.4.3 土壤碳源碳汇变化趋势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土壤碳库变化影响因素及采样方法 |
6.1.2 环境条件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 |
6.1.3 农业景观格局与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现状 |
6.2 研究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use change and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and tropical Asia(论文参考文献)
- [1]桂西南喀斯特-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D]. 黄秀雨.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西双版纳生态系统格局演变与生态价值响应[D]. 张卓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InVEST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D]. 刘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5]竹山县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价[D]. 蒋春晓.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汪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In 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分析 ——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D]. 马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成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 田杨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魏堃.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及景观格局研究[D]. 曹松龄.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