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学家给厌学小学生开药方:每天玩上一小时(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菲[1](2020)在《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思维审美能力和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非比寻常。针对当前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投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规律并积累经验,力求填补空白,推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整本书阅读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具体实践中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纵观当下语文阅读的现状,普遍存在阅读方式较为单一传统、阅读引导略失人文情怀、文本解读稍显空洞无容等诸多痛点,加之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存在诸多盲点,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新课题都难免会感到有压力,对于如何开展高水平的课堂实践更是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其次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的阅读问题也不容乐观,存在阅读态度显功利、阅读目标较模糊、阅读兴趣难激发等问题。诚然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教师方面,教学理念囿于定势思维、课程规划困于口头要求、专业素养停于浅肤状态;学生方面,未能有效处理好课程设计、学情状态、版本选择与自身之间的矛盾。为解决以上问题,立足立体化阅读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依据现代传播理论与教学实践政策,借鉴名家演播版的特点对整本书阅读主题活动进行了设计。首先在文本内容上,通过制定弹性任务、推荐阅读方法、开展导读课程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其次根据读本音频功能,设计诵读方案、组织配读活动、搭建品读平台等专题教学推进阅读方式的改变。最后在鉴赏方面,通过研读人物形象、缕清故事情节、探讨主题思想等板块设计提升文本赏析能力。做到从兴趣阅读深入到有效阅读最后升华到深度阅读,提升受教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和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并由此形成了一定教学成果,总结为以下几方面:如何处理整本书阅读和教学评价问题;整本书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整本书阅读与学生个性化阅读问题;整本书阅读与语文素养培育问题等。
袁庆晖[2](2017)在《“三位一体”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文中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方式是由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构成的,教学思维方式指导和支配教学行为方式。因此,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着手,可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创生本土教学理论离不开本土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本研究选择“一分为三”和“工程思维”等本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力图证明“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之一——“三位一体”这样一种“工程思维”能够从三个方向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本研究遵循着三个线索:一是用“一分为三”的理论思维分析问题;二是用“三位一体”的工程思维筹划对策;三是以研究者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反思作为一以贯之的证据。本研究认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从三个进路尝试进行。首先,教学方式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未能“共振”的集中体现。因为“教学理论研究者”的理论和“教学理论实践者”的理论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和合”这种差异,首要的是要求“教学实践研究者”作为第三方的登场,从而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共同体”。通过三方的行动,特别是“教学实践研究者”的行动,促成两种理论的交融,从“人事”的角度确保教学理论真正做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其次,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学研究者”改变教学研究的策略,即课堂教学研究须从“类研究”转换到“类融合”。这种变革可以视为是两种理论在教学研究策略这一向度的“和合”。基于“类·数·方(式)”三者关系的“三位一体”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类融合”的方式。“教学实践研究者”是采用这种“类·数·方(式)”的“三位一体”教学研究策略的主体,他们通过这种研究策略,可以提供适宜的教学模式给“教学理论实践者”,以促成教学方式的变革。最后,教学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因为教师不可能仅运用一种或所有教学元素于每一节课。最好的选择之一或许是以三种教学元素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提出并论证“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力图建立的类似中医“经方”的尝试。教师对于“经方”式的教学模式以“三位一体”的思维方式“加减化裁”可以直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本研究的重点是力图通过对于“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证研究,进而表明了“教学实践研究者”的作用,最终证明了“三位一体”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三个进路能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罗静[3](2017)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廉洁教育,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必然条件。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历史进行梳理、研究与总结无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建设、执政能力提升,还是中国当代事业均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廉洁教育的历史课题十分庞大,本文选取了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部分——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作为切入点,望能以尽可能的深入此点之研究从而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历史全貌作一定深度的观察与解读,并取得一定的规律总结以利当下。本文首先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概念、理论支撑做了基本的界析与总结。接着从第二章开始到第五章,按照纵向的时间脉络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从萌芽、初探、发展到基本成熟的时期。建党初期主要教育内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革命信念、工农群众阶级意识的启蒙与革命觉悟的激发、保家卫国从军光荣等方面;土地革命时期主要集中在正义教育、人民军队廉洁纪律、共产党员廉洁品质教育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廉政教育等;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主要集中在民族大义、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品格、廉洁最光荣、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等方面;解放战争时期则主要侧重于新国家前途、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以及解放区廉洁制度建设等。该时期廉洁教育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与实践的逐渐成熟为依托,其内容由一开始较为单一的思想教育逐渐转向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并初步涉及廉洁行为教育、廉洁制度教育等方面,直至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慢慢走向成熟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深化与继续发展。在建国初期突出表现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整风、勤俭建国等运动中,侧重于社会主义人生观、共产党员的人民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的利益观、勤俭建国以及廉洁法治体系建设等;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时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坚定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廉洁道德、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受到了挫折,廉洁教育的效果有所消解,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很多活动特别是在本时期后期的一些自发性的正义事件则进一步体现并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国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的质的转变,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架构上被进一步肯定并巩固,同时其具体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任务不断磨合、配适,在发挥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切合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廉洁认知教育,体现了历史承继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第四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获得了复兴与新的发展。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主要侧重点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行为标准教育、廉洁制度建设与教育、恢复社会主义廉洁社会风尚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廉洁党风、反腐败斗争、民主与法制教育,以及倡导廉洁的社会风气等。在改革开放的新的革命征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以党员思想教育为基点,以突出反腐败斗争教育为重点,指出反腐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要求对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将思想教育、廉洁认知教育与廉洁心理教育并重,更加注重民主与法制教育,以建设与保持廉洁党风、廉洁政风来推动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时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也相应地产生了新的突破,并进一步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着力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党员先进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观念教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体系化反腐倡廉教育以及廉政文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推进时期更重视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中各个方面的融合、关照与呼应,主要教育内容有党员的理想信念的“钙”、全国人民的中国梦以及立破结合的反对腐败斗争等。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廉洁教育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廉洁文化的新视角使得以思想教育、廉洁认知教育与廉洁心理教育为构成要素的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有机性建设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历史经验总结的当代启示,提出了廉洁教育必须一以贯之,把握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完整性、阶段性、对象性与层次性,以及把握以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育途径与方法等建议。最后,在结论与展望中对本课题研究作了简短的总结,指出了在该研究领域所作的些许创新之处,同时对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金燕[4](2017)在《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友善是个体善意的真性情之合理表达的一种高贵品质,同时也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处理社会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主要是在习得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来养成和维系。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明道德构建的发展脉络中,友善的印记清晰可见。党的十八大之后,友善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价值观其他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友善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友善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友善与西方伦理学中的友爱、资产阶级所谓的博爱以及时人屡屡为之辩护的伪善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彰显了时代精神。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很重要,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立德树人就会流于笼统和空泛。友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它辐射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是大学生的基础之德,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对于高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育,对于全社会向上、向善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在转型期表现更为突出且已投射到大学校园的,与友善相悖的冲突、失范、乱象与隐忧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友善价值观的不断变迁,其培育工作相继经历了在探索中面临困境、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在挑战中选择坚持、在坚持中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一曲折前行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培育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第二,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践行意识比较强烈:第三,高校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发挥比较明显。这些都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继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很好的启迪。但是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理论教育,能力培养有待加强;二是重手段创新,影响深度有待提升;三是重典型引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四是重奉献意识,合法利益有待提倡;五是重综合培养,教育合力有待形成。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应当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继承传统,放眼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友善思想资源。要借鉴吸收儒家思想、民间文化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合理经验,特别是在民间文化部分,要重视乡规民约、家规家训、民风民俗和通俗文学等传统资源在培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把握方向,凝练内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又要吸收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先进性与层次性、选择性与引导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四个方面的统一。确立培育目标,帮助大学生养善心、行善举、立善功,将友善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升到社会与国家的范畴。三是探索路径,力求实效。在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中,路径的选择对培育效果的好坏将起到较大的作用。要在灌输、示范、评价、环境优化、体验、制度保障等六个方面结合实际、勇于探索、积极思辨、敢于创新,促进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实施。
赵正新[5](2015)在《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 ——基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师专业化”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和接受,世界主要国家也都相继掀起了教师专业化浪潮。教师专业化话语在我国提出相对较晚,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并逐渐成为“热点”,至今仍方兴未艾。伴随教师专业化的浪潮,教师实践智慧开始逐渐引起关注。人们普遍认为,优秀教师区别于平庸教师的根本标志在于,前者具有实践的智慧,而后者则没有。然而,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哪里来、又是如何生长与发展的呢?这正是本文所关注和探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答上述核心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包括构成与表现)与意义是什么。教师实践智慧本质上是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以“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从逻辑上讲,它由“实践伦理”、“实践知识”和“实践思维”三个逻辑要素所构成,主要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善于审时度势;适度的“灵活性”,善于变通而不拘泥于规则;良好的“平衡性”,善于遵循“中庸”之道。关注和探索教师实践智慧来源及生长的意义在于:它顺应了教师专业化的内在逻辑(超越“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达成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动态平衡;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促进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教师实践智慧究竟从哪里来?许多人认为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是天生的,后天影响不大。但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向我们昭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后天习得的,或者说是可以培养的。虽然说教师的实践智慧无法象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那样可以经由教师的直接讲解而习得,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经由“经验积累与反思”、“知识学习与内化”、“人际交往与互动”三条途径而习得。不过,这三条途径只表明了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并未回答它又是如何生长、发展的。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动力源于正确的信念系统,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反思,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条件在于确保教学自主,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机制。基于以上的分析框架,从第四章开始,论文采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对影响教师实践智慧生长与发展的三个基本变量即“教师个人特质”、“职前教育”、“职后教育”进行了探讨。该探讨假定,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源于反思性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实践智慧的获得与生长,与职前的师范教育无关。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教师职业,都具备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换言之,师范生的个人特质包括人格特质、个人能力倾向等,对其入职后获得实践智慧的快慢、可能性大小具有重要的影响及制约作用。据此,为了培养未来的智慧型教师,师范院校应把好新生录取的“入口关”,从是否“乐教”和“适教”两个方面,对考生是否胜任教师职业、成为好教师的潜质进行鉴定。再者,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职前师范教育提供的准备是否充分、可靠。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与发展“打下牢固而扎实的基础”,包括职业信念的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师范技能的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我国师范教育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主要包括: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制订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改变师范生的教学方式与培养方式,等等。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永无止境,是一个终身化的过程。如果说职前的教师教育对教师成长为“智慧型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打基础”的话,那么,教师在职的继续学习与提高,则是教师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智慧、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在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三种,即直接学习(包括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行动研究)、间接学习(包括读书听报告、案例研习等)和交往学习(包括同伴互助、导师指导等)。这三种方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教师实践智慧的获得与持续生长,并不完全取决教师个体的责任感或主观能动性大小,也依赖于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状况。学校环境既可能成为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助力”,也可能成为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阻力”,良好的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减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以用于个体的专业发展活动(如教研活动);行政部门必须为教师赋权,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学校内部应致力于构建一种人人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协作互助的文化氛围,这是激发教师自主创造、不断获得实践智慧的“土壤”。
张坤香[6](2014)在《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家庭和婚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离婚率迅速上升,单亲家庭急剧增多,单亲家庭因为结构的变化,其子女因为突然失去父爱或者母爱,出现情感和心理上的问题。单亲家庭家长在经济、住房、心理调适、子女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其未成年孩子的成长。单亲家长如何才能够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广大单亲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并普遍焦虑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因为父母婚姻变故而置身单亲家庭的独生子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单亲家庭面临的独生子女的习惯养成、知识技能习得、健全人格形成、意志力磨练、责任感培养、个人修养提升等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行动研究法,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以亲身实践的单亲家庭教育历程,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的视觉,构建一个“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体系,以期形成一个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模式框架。论文的主体包括:“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和阳光少年成长之路;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反思。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以“规划、执行、干预、评估”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框架,可以其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让单亲家庭教育从盲目走向科学,从被动走向主动。(二)依照此模式框架建构出来的包括评价指标、三年发展规划表、行动计划表、典型事件记录表等在内单亲操作性、实用性“任务驱动式”家庭教育管理工具。
孟顺芬[7](2011)在《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调研 ——以东川区铜都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联系的日益加深,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学好英语不仅可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而且可以开阔视野,了解西方传统的文化知识,最后,熟练的掌握英语对个人在职场、社交、与他人交流时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很多国家都开设了与英语相关的培训和课程,我国也把英语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初中、高中阶段都把英语课设置为必修课程,而且是升学考试科目之一,以及在考研和各种职称考试里英语也是要参考的科目之一。英语学习的重要地位如此明显,但是在学校教育里,却出现了中学生厌学英语的状况,这种现象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以为中学生厌学英语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也会造成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带来新一轮的知识贫困。选择以“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调研——以东川区铜都中学为例”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东川区铜都中学初中3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做了初步的取样调查和研究,使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详细调查和分析了影响、诱发初中生厌学英语的因素。并对厌学英语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农村初中生厌学英语的必然性,本研究对310名、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SPPS16.0统计软件分析了中学生厌学英语的表现和成因。本研究结果表明:一、中学生的厌学英语的程度不算严重,为中等情况厌学;二、不同年级的厌学程度存在差异,厌学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上升的趋势;初一年级厌学程度最轻,初三最重;三、厌学英语在性别上也有差异,男生的厌学情况比女生情况严重。本研究发现,引起学生厌学英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从内部原因来看是学生的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信心、成就感低、意志力薄弱、对学习的怠慢等原因。二是外部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社会方面是大学毕业的就业率低、读书无用论、价值取向的偏差;学校方面是大班教学模式、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教材设置的不合理、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家庭方面有经济、家长态度以及教育方法不当;同辈群体的不良影响。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缓解中学生厌学英语的思路,在学校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和分性别教学的对策缓解厌学英语的现象。解决中学生厌学英语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贺能坤[8](2010)在《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的学校教育近年来迅速发展,入学率和教育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但是,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校的辍学率仍然较高,中学的情况更为突出。不少学生因不愿意读书而选择逃学,使学校面临生存和持续发展危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先后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如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积极创造优越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农牧区学生实行全免费的“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书本费),并连续8次提高“三包”标准;修建寄宿制学校;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等等。但是,迄今为止这些政策和措施尚未有效地解决西藏农牧区学生的辍学难题。事实上,此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而且将制约全区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此现象的思考和相关文献梳理,作者认为有必要从三个层面对此研究问题进行研究,即表层问题——学生不愿意在学校读书源于其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层问题——学校教育未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深层问题——西藏农牧区学生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教育需求。西藏农牧区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系统问题,即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功能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系统失衡。故本研究在借鉴着名社会学家T.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和(四功能)AGIL模式并予以改造的基础上,构建解释性理论框架:一是将西藏农牧区的社会系统界定为学校子系统、家庭子系统和社会(社区)子系统三部分;二是从系统内部和系统间两个层面探索功能需求的相互满足情况。据此,采用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1)选取西藏农牧区代表县A、B两县为样本,利用问卷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2)以西藏类乌齐县农牧民家庭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家长和辍学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同时对部分样本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校学生的读书意愿不强烈、在校读书的快乐度较低、逃学欲望强烈、多数学生有逃学经历,初步验证“学生并不喜欢现在的学校教育”这一命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西藏农牧区学生的读书意愿或逃学原因主要与年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习俗、母语地位、宗教信仰等因素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与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构成、性别、家庭居住地、经济收入等因素无关。进一步分析显示,学生对藏语教学、藏语教材、使用藏汉双语教学的教师、藏族歌舞与绘画等具有明显的偏好。学校教育在上述方面体现得越充分,学生的上学意愿越强烈。反之,学生越不愿意上学。从社会系统论看,西藏农牧区特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均会对每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敬畏亲和;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为尊重合作;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表现为节欲乐观。在这种背景下,西藏农牧区学生的教育需求有如下四个特征:教育价值追求满足其特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实用性;知识构成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情感体验重视个体自由和快乐感;对现行学校教育需求意愿不强烈。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在学校读书的根本原因,“学校教育未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的命题得到证实。本研究主要结论是:1.西藏农牧区学校子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不调适;学校子系统与家庭子系统、社区(社会)子系统间相互不调适。2.西藏农牧区学生教育需求与当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关,并具有自己的特征。3.根据学校内外部诸要素及其与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关联的教育需求特征,西藏农牧区学生教育需求指标体系由教育内容、办学形式、提供方式、教育效用、快乐情感体验共5个一级指标构成。4.西藏农牧区教育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校系统内部诸元素和社会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调适的程度。以此验证了“农牧区学生及其家庭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教育需求”命题成立,进而对西藏农牧区学生教育需求的特殊内涵给予回答。本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为:(1)在充分认识西藏农牧区学生特征及其教育需求特征的基础上重新理解西藏农牧区教育的内涵;(2)关注西藏农牧区学生的教育需求,发展符合西藏农牧区实际需要的学校教育;(3)充分发挥西藏社会系统的调适功能,促进西藏农牧区学校教育发展。本研究可能贡献在于:一是将社会系统论及其AGIL模式加以改造,用于解析西藏农牧区教育的调适问题;二是对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而构建出测定西藏农牧区学生的教育需求指标体系。
吴军[9](2007)在《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学生厌学已经成为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已成为困扰广大中学的难度颇大的问题。本文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中学学生厌学的现状,并且对现状作出进一步的反思。文章着重从学校、家庭、个人、社会等方面对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学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建议。本课题的选题主要缘于笔者所在学校的现状与问题,并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实实在在推进所在学校的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的改革,力争使学校各方面的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蒋纯焦[10](2006)在《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传统社会,私塾是基础教育的主体,而塾师是私塾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脱离传统,迈向近代化(现代化),传统教育也开始遭受挑战,逐渐向现代教育过渡。本文以塾师阶层的变迁为视角,对塾师阶层从遭到新教育的冲击以来,直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以透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部分如何在近现代社会中逐渐被现代教育所替代。 由于塾师阶层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多重关系,论文对塾师阶层的关注也是多向度的,不仅包括塾师职业活动及其变迁,还包括塾师的经济生活、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关系等方面。塾师职业是以私塾为依托,塾师的消失是以私塾的消亡为前提,故私塾变迁也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私塾变迁又与传统教育结构的消解和新式学校系统的建立、发展、普及密切相关。 塾师阶层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教育变迁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场观念、行为和命运的巨大转折,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近现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张力和阵痛。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塾师阶层的变迁表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科举制度废除切断了塾师们的仕进之路,降低了其职业吸引力;新式学校的建立和普及压缩了塾师阶层的职业队伍,改变了其职业行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消解了塾师的社会空间,使之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塾师阶层由“适者”到“不适者”的转化,直至最终消失,即是近现代中国教育挑战、反叛传统的一个侧面,是中国新教育发展在底层推进的一个缩影。这种消失过程以塾师阶层队伍数量的减少、经济待遇的下降、社会地位的降低、教学活动的变化为表征,以社会的政治革命、经济变革、文化鼎新和教育转型为诱因,是社会变迁与教育变迁交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20世纪前半叶迟迟没有完成,始终带有新旧杂陈的过渡性特征,其中基础教育的二元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私塾的消亡到学校的普及,从塾师阶层的消失到学校教师的兴起,正好是完成了中国教育机构和教师职业在近现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塾师阶层的消失,宣告了中国传统教育形式的终结和中国教育现代转型的完成。
二、心理学家给厌学小学生开药方:每天玩上一小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学家给厌学小学生开药方:每天玩上一小时(论文提纲范文)
(1)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整本书阅读的地位 |
1.1.2 《西游记》的价值 |
1.1.3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的特点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 相关内容界定 |
1.5.1 整本书阅读 |
1.5.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的特点 |
2.调查方法 |
2.1 拟采用的研究范畴和方法 |
2.1.1 研究范畴 |
2.1.2 研究方法 |
2.2 调查问卷的选取与确立 |
2.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2 调查问卷编制的确立 |
3.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调查的数据分析 |
3.1 教师问卷分析 |
3.1.1 教师问卷客观题统计与分析 |
3.1.2 教师问卷主观题统计与分析 |
3.2 学生问卷分析 |
3.2.1 学生问卷客观题统计与分析 |
3.2.2 学生问卷主观题统计与分析 |
4.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调查探讨 |
4.1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 |
4.1.1 教师阅读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
4.1.2 学生阅读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
4.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问题形成的原因 |
4.2.1 教师层面 |
4.2.2 学生层面 |
5.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
5.1 文本:阅读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5.1.1 制定弹性任务,明确阅读目标 |
5.1.2 推荐阅读方法,促进阅读效果 |
5.1.3 开展导读课程,奠定阅读基础 |
5.2 声音:朗读者——革新阅读教学方式 |
5.2.1 设计诵读方案,培养阅读习惯 |
5.2.2 组织配读活动,塑造阅读体验 |
5.2.3 搭建品读平台,拓宽阅读途径 |
5.3 鉴赏:解读说——提升文本赏析能力 |
5.3.1 填写“身份证”,绘制“朋友圈” |
5.3.2 整合思维导图,启迪剧本创作 |
5.3.3 突破辩论难点,探究分层教学 |
6.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总结 |
6.1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思考 |
6.1.1 整本书阅读与教学评价问题 |
6.1.2 整本书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
6.1.3 整本书阅读与学生个性阅读问题 |
6.1.4 整本书阅读与语文素养问题 |
6.2 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价值 |
6.2.1 教育:用力处,细无声 |
6.2.2 教研:有所得,有所获 |
6.2.3 教学:新高度,新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三位一体”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个人的教学反思 |
(二) 对教学方式的思考 |
(三) 相关理论的启发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价值 |
第一章 “一分为三”、“三位一体”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一分为三” |
一、“一分为三”的形态 |
二、“一分为三”的特点 |
第二节 “三位一体” |
一、“三位一体”的特点 |
二、“三位一体”的运行机理 |
第三节 “一分为三”及“三位一体”在课堂教学研究中运用 |
一、“一分为三”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体现与诠释 |
二、“三位一体”在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体现与诠释 |
第二章 “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共同体”:变革教学方式的前提 |
第一节 两种理论的差异 |
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 |
二、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之间的差异 |
三、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之间的差异 |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共同体” |
一、“教学实践者共同体”的概念及构成 |
二、“教学实践者共同体”的意义 |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者共同体”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
一、“教学理论研究者”的行动:确保教学理论的先进性与正确性 |
二、“教学理论实践者”的行动:产生“庶民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者” |
三、“教学实践研究者”的行动:两种理论的交融 |
第三章 “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策略:变革教学方式的基础 |
第一节 “类研究”与“类融合” |
一、课堂教学研究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类研究”现象 |
二、课堂教学研究中“类融合”的探索趋势 |
三、课堂教学研究“类融合”的价值 |
第二节 “类”、“数”与“方(式)” |
一、“类”与“数”:“数不离类” |
二、“方”与“类”:“方以类聚” |
第三节 “类·数·方(式)”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策略 |
一、“类·数·方(式)”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策略定义 |
二、“类·数·方(式)”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策略的主体 |
三、“类·数·方(式)”三位一体的教学研究策略目的 |
第四章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方式的途径 |
第一节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变革 |
三、教学实践研究者与教学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原则 |
第三节 “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
一、“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三、“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四、“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五章 “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自身的三个教学案例:“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
一、萌芽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的教学案例 |
二、形成阶段: 《社会教育活动方案目标的撰写》教学案例 |
三、确定阶段: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案例 |
第二节 他者的三个教学案例:“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佐证 |
一、教学案例《鞋匠的儿子》 |
二、教学案例: 《我能行》 |
三、教学案例《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
第三节 指导他者的三组案例:“问题·对话·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推己及人” |
一、尝试指导五个教学案例 |
二、一次不成功的指导: 倩倩老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失利 |
三、两次比较成功的指导案例 |
第四节 在S中学所做的质的研究说明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
三、进入现场的方式 |
四、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
五、研究的结论 |
结语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附录一 L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课堂实录 |
附录二 S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课堂实录 |
附录三 W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课堂实录 |
附录四 笔者在×××小学执教的《灰姑娘》课堂实录 |
附录五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源起与研究的意义 |
(一) 选题的源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洁教育思想 |
(二) 列宁的廉洁教育思想与苏联反腐倡廉的正反面历史借鉴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关于廉洁教育的思想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相关概念界析 |
一. 廉洁、廉政、廉洁文化与腐败 |
(一) 廉洁与廉政 |
(二) 廉洁文化 |
(三) 不廉洁与腐败 |
二. 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 |
(一) 理想信念信仰教育 |
(二) 廉洁认知教育 |
(三) 廉洁心理教育 |
(四)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结构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
一. 建党初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萌芽(1919—1927年) |
(一) 中华民族的美好前途 |
(二) 劳动群众人人平等 |
(三) 保家卫国从军光荣 |
二. 土地革命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初探(1927—1937年) |
(一) 打土豪、分田地之正义 |
(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民军队廉洁纪律 |
(三) 廉洁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 |
(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廉政教育 |
三.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发展(1937——1945年) |
(一) 民族大义 |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廉洁品格 |
(三) 廉洁最光荣 |
(四) 边区政府廉政建设 |
四. 解放战争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成熟(1945——1949年) |
(一)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前途 |
(二) 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三) 解放区廉洁制度建设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年) |
一. 建国初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深化(1949——1956年) |
(一) 社会主义人生观 |
(二) 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
(三) 勤俭建国 |
(四) 廉洁法治体系建设 |
二.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继续发展(1956——1966年) |
(一)坚定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
(二) 社会主义廉洁道德 |
(三) 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保持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洁教育的挫折与教训(1966——1976年)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期(1976——2002年) |
一.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复兴(1976——1982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二) 领导干部廉洁的三大指标 |
(三) 廉洁制度建设与教育 |
(四) 恢复社会主义廉洁社会风尚 |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新发展(1982——2002年)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二) 廉洁党风 |
(三) 反腐败斗争 |
(四) 民主与法制教育 |
(五) 倡导以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的廉洁社会风气 |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时期(2002——2016年)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重大突破(2002——2012年) |
(一) 科学发展观 |
(二) 党员的先进性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观念 |
(四) 体系化反腐倡廉建设 |
(五) 廉政文化 |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推进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继续升级(2012——2016年) |
(一) 党员的理想信念之“钙” |
(二) 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理想 |
(三) 立破结合的反腐败斗争 |
第六章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历史经验的当代启示 |
一. 廉洁教育必须一以贯之 |
(一) 一以贯之就要深刻认识廉洁教育的重大意义 |
(二) 一以贯之就是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 |
(三) 一以贯之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
(四) 一以贯之就是要充分认识廉洁教育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
二. 把握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阶段性、对象性与层次性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 提升民主法治与反腐败斗争教育 |
(三) 引领社会廉洁行为 |
三. 把握以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
(一) 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 关照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系的整体性以推进廉洁之政 |
(三) 坚持非正式渗透与正式制度规制的廉洁教育方法的协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友善与友善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
第一节 认识友善 |
一、何谓友善 |
二、友善是否应当有边界 |
三、友善是目的还是手段 |
四、友善的客体是人还是物 |
第二节 友善相关概念辨析 |
一、友善与友爱 |
二、友善与伪善 |
三、友善与博爱 |
第三节 如何理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 |
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
二、继承传统优秀文化 |
三、吸收世界文明成果 |
四、彰显时代精神特质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
一、寻求社会支持,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
二、围绕立德树人,促进高校培育目标的实现 |
三、救治个体化问题,助推社会普遍团结的形成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一、“热”与“冷”的对照 |
二、“新”与“旧”的交锋 |
三、“分”与“合”的较量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紧迫性 |
一、校园冲突,时而有之 |
二、网络失范,引人深思 |
三、乱象频发,隐忧不断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变迁轨迹 |
一、构建与颠覆:精神至上与精神扭曲(1949-1977) |
二、争论与思辨:精神至上性与非至上性(1978-1991) |
三、博弈与较量:精神的物化与精神的重塑(1992--2006) |
四、反思与重构:精神困境与理性超越(2007至今)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发展过程 |
一、在探索中面临困境 |
二、在困境中迎接挑战 |
三、在挑战中选择坚持 |
四、在坚持中不断创新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成就与问题 |
一、主要成就 |
二、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资源借鉴 |
第一节 儒家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镜鉴 |
一、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
二、为礼以教人 |
三、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第二节 他山之石:基本做法、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 |
二、德国的善良教育 |
三、新加坡的新品格与公民教育 |
四、台湾地区的友善校园建设 |
第三节 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民间文化资源 |
一、乡规民约 |
二、家风家训 |
三、民风民俗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思路构想 |
第一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
二、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注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二、注重先进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
三、注重选择性与引导性的统一 |
四、注重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第三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 |
一、基础目标 |
二、远大目标 |
第四节 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修己养善心 |
二、安人行善举 |
三、安百姓立善功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灌输 |
一、灌输的辨析 |
二、如何来进行灌输 |
第二节 示范 |
一、示范都是好的吗 |
二、由谁来示范 |
第三节 评价 |
一、采用什么评价标准 |
二、如何评价“义”与“利” |
第四节 环境优化 |
一、环境包括哪些 |
二、怎样优化环境 |
第五节 体验 |
一、同感与体验 |
二、体验是友善价值观的内化路径 |
第六节 制度保障 |
一、制度支持不可或缺 |
二、如何开展好制度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 ——基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三)目前研究的主要不足 |
三、研究的意义、问题与目标 |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的主要目标 |
四、核心概念与基本假设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 |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设计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证研究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与意义 |
一、教师实践智慧内涵解析 |
(一)国内现有的几种理解 |
(二)本文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理解 |
(三)教师实践智慧的构成及表现 |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意义 |
(一)顺应教师专业化的内在逻辑 |
(二)达成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的动态平衡 |
(三)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互动 |
(四)促进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
第二章 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及其生长 |
一、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 |
(一)关于教师实践智慧来源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
(二)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及模型建构 |
二、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机制 |
(一)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动力:信念系统 |
(二)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关键:实践中反思 |
(三)教实践智慧生长的条件:教学自主 |
第三章 教师个体的特质: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播种” |
一、个体的特质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一)教师的职业情感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教师的人格特质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三)教师的能力倾向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教师个体特质与教师潜质鉴定 |
(一)目前教师资质认定的一般做法与不足 |
(二)基于个体特质的入学资格认定 |
第四章 职前教育:为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奠基” |
一、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
(一)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以培养“合格师范生”为基本的目标定位 |
二、职前教师教育为教师实践智慧生长提供必备的基础 |
(一)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 |
(二)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相关建议 |
第五章 在职学习: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催化剂” |
一、直接学习:在行动中反思 |
(一)对活动的思考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对问题的研究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间接学习:寻他山之石 |
(一)案例学习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读书学习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三、交往学习:互动中前行 |
(一)同伴互助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二)导师指导与教师实践智慧生长 |
第六章 学校环境:教师实践智慧生长的“土壤” |
一、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
二、为教师“减负”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用于专业发展 |
三、为教师赋权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
四、建立尊重信任协作的学校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专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优秀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3:新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4:专家教师访谈摘选 |
附录5:优秀班主任访谈摘选 |
致谢 |
(6)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几个关键的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预期假设 |
第二章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模式 |
第一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流程 |
第二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规划 |
第三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执行 |
第四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干预 |
第五节 “任务驱动式”单亲家庭教育评估 |
第三章 研究实施 |
第一节 只有改变自我,才能获得尊重———阳光少年小学 4—6 年级的成长足迹 |
第二节 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获得发展———阳光少年 7--9 年级的成长足迹 |
第三节 研究实施的反思 |
第四章 结论与实施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实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调研 ——以东川区铜都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一、 学生辍学与厌学的问题 |
二、 我国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受到挑战 |
三、 农村地区英语教育如何发展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问题 |
一、 论文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一)学生厌学英语问题的调查研究 |
(二)关于厌学英语现象的研究 |
(三)关于英语厌学情绪研究 |
(四)关于厌学英语的对策的研究 |
(五)关于英语厌学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
(六)关于厌学英语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一)第一个阶段编制问卷阶段 |
(二)第二个阶段问卷发放并对其进行收集和处理 |
三、 访谈法 |
四、 分析法 |
第二章 厌学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厌学相关概念界定 |
(一)厌学 |
(二)厌学情绪 |
(三)厌学症 |
(四)厌学与隐性辍学的区别 |
(五)厌学英语 |
(六)厌学英语的程度 |
二、 厌学英语的类型 |
(一)厌学的类型 |
(二)厌学者心态 |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 素质教育理论 |
二、 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 |
三、 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 |
四、 动机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调研——以东川区铜都中学为例 |
第一节 东川区概况 |
一、 东川区基本概况 |
二、 东川区教育概况 |
三、 东川区铜都镇中学概况 |
第二节 东川区铜都中学厌学英语状况调研 |
一、 东川区铜都中学厌学英语学习状况调研 |
(一)调查取样说明 |
(二)不同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 |
(三)男女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状况的看法 |
二、 学生厌学英语实际状况 |
(一)男女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英语表现 |
(二)年级间有不同程度的厌学英语表现 |
三、 东川区铜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状况调研 |
(一)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
(二)英语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
(三)英语教师的教学态度 |
(四)英语课堂实际状况 |
(五)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
四、 东川区铜都中学厌学英语情况访谈记录 |
五、 学生厌学英语主要问题显示 |
(一)学生厌学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 |
(二)学生在年级和性别上对厌学英语呈现出差异 |
(三)厌学具有不均衡、传染和扩散性 |
(四)厌学原因复杂多样 |
第三节 东川区铜都中学学生厌学英语问题分析 |
一、 社会原因 |
(一)文化的贫困 |
(二)教育投资观念的落后 |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四)娱乐休闲方式的单一 |
(五)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二、 学校原因 |
(一)教师层面 |
(二)学校制度 |
三、 家庭原因 |
(一)家庭经济原因 |
(二)家长态度 |
(三)家庭教养模式 |
四、 学生主观原因 |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三)语言习得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四章 学生厌学英语的解决思路 |
第一节 宏观管理方面的思路 |
一、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二、 发展具有东川特色的农业产业,以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
三、 法制上的保障 |
(一)对农民的保障 |
(二)对教育的保障 |
(三)对师生的保障 |
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五、 改变现有的英语教师培养制度 |
(一)合理开设英语专业的数量 |
(二)改变现有的外语师范院校培养方式 |
(三)新思路培养未来的英语教师 |
第二节 微观管理方面的思路 |
一、 学校方面 |
(一)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
(二)学校对在职英语教师的培养 |
(三)英语课程改革 |
(四)改变现有的英语考评办法 |
二、 教师方面 |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三)组织多样化英语教学方式 |
三、 学生方面 |
(一)思想观念的改变 |
(二)英语学习意志力的锻炼 |
四、 家长方面 |
(一)政府做到真心为农服务,提高农民收入 |
(二)办好当地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素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8)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价值 |
五、预期贡献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支撑 |
三、分析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学校教育在系统内外部的适应 |
一、系统内部对学生在校学习的适应 |
二、系统外部对学生家庭生活的适应 |
三、系统外部对学生离校出路的适应 |
四、学校教育适应的初步判断 |
第四章 学校教育的适应行动及其反思 |
一、适应行动的根源 |
二、适应行动的内容 |
三、适应行动反思 |
四、教育适应的本质:满足学生教育需求 |
第五章 教育需求形成、特征及其合理性分析 |
一、生产方式及其特征 |
二、生活方式及其特征 |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
四、学生教育需求特征 |
五、教育需求的合理性分析 |
第六章 教育需求指标体系构建 |
一、理论依据 |
二、影响教育需求的变量 |
三、指标体系框架 |
四、教育需求指标体系对学校教育的意义 |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调适 |
一、调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二、调适的前提条件 |
三、调适的经验借鉴 |
四、学校教育调适价值分析 |
第八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政策含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三、研究进程 |
四、厌学现象研究综述 |
(一) 理论的探讨 |
(二) 实践领域的探索 |
(三) 实证调查 |
(四) 国外厌学现象研究 |
五、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学生厌学现象及表现 |
一、“厌学”现象 |
二、厌学学生的一般“症状” |
三、海州中学学生厌学情况及分析 |
第二章 厌学成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因素 |
(一) 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 |
(二) 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 |
(三) 人生理想的缺失: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动机缺失 |
(四) 兴趣的负向转移 |
二、家庭因素 |
(一) 家长素质低,对孩子教育不当 |
(二) 家庭环境不良 |
(三) 家长不良行为的影响 |
(四) 家长的过分溺爱 |
三、学校教育因素 |
(一) 考试、升学压力大 |
(二) 学习负担重主要表现为 |
(三) 教学内容难、单调枯燥 |
(四) 重尖子生,轻差生 |
(五) 老师压力过大,对教学产生负作用 |
(六) 个别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
四、社会不良因素 |
(一) 大众传媒的影响 |
(二) 校外的玩乐场所的影响 |
(三) “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
一、家庭方面 |
(一) 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 |
(二)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
(三) 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 |
(四) 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 |
二、学校方面 |
(一) 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二)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体验学习的快乐 |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
(四)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 |
(五) 学校既从全局出发,又要做到细致入微 |
(六) 全方位评价学生,激励上进 |
(七)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
三、个人方面 |
四、社会方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清闲客”与“自在囚”——前近代社会的塾师 |
一、“塾”与“塾师” |
二、塾师的从业与执教 |
三、塾师的经济生活与社会交往 |
四、个案分析 |
第二章 因袭与变更——19世纪下半叶的塾师 |
一、塾师职业需求与职业队伍 |
二、塾师教学活动与职业形象 |
三、塾师职业收入与社会流动 |
四、个案分析 |
第三章 教育转型与角色转换——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的塾师 |
一、废科举兴学堂的冲击及其局限 |
二、塾师与清末私塾改良 |
三、塾师认同危机与流动变化 |
四、个案分析 |
第四章 从主流到边缘的转化——中华民国时期的塾师 |
一、塾师与民国私塾改良 |
二、小学发展与私塾异动 |
三、塾师阶层的困窘与末路 |
四、个案分析 |
第五章 消失于人民政权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塾师 |
一、私塾消亡与塾师消失 |
二、塾师阶层消失的多视角分析 |
三、后塾师时代的乡村教师 |
四、个案分析 |
结语 |
附录 |
蒲松龄作品三种 |
张先生讨学钱 |
《历代教育名人志》中收录的近现代塾师群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心理学家给厌学小学生开药方:每天玩上一小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名家演播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李梦菲.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5)
- [2]“三位一体”视角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D]. 袁庆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D]. 罗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4]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 金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教师实践智慧的来源与生长探析 ——基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视角[D]. 赵正新.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6]阳光少年成长之路 ——一个单亲家庭教育的“任务驱动式”研究实践[D]. 张坤香.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7]中学生厌学英语状况调研 ——以东川区铜都中学为例[D]. 孟顺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11(06)
- [8]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D]. 贺能坤. 西南大学, 2010(08)
- [9]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 吴军. 苏州大学, 2007(11)
- [10]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D]. 蒋纯焦.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