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四川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设性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鹏[1](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张兵[2](2021)在《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果品产业在河北省农业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河北省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水果种植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是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河北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可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十分有限,为保证果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果园灌溉用水效率,降低水分无效利用和损耗。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提质增产效果,可以改良果园内的生产环境,便于喷药、修剪和采果等果园管理工作。经过调查发现,河北省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意愿较高,但实际采用率较低,且有弃用的现象。果农是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果农节水技术的采用行为特征,对节水灌溉效率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河北省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河北省水果产业的生产现状、果园灌溉用水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估算各地区果园的节水潜力;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 150户果农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发现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较高,但是实际采用率较低。对果农采用意愿和行为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剖析,得出果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补贴范围等,是影响果农采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调研数据定量分析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有用性、有效性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果农的自身素质和小规模经营模式限制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扶持方式对果农是否采用技术有重要影响;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范围和水平,在政府宣传、推广和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之间起重要的联结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高果农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建议:一是通过媒体、培训等方式提升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政策的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政府在果园节水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管理,确保落实,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技术合理性建设,因地制宜;三是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等。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果园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对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剖析了果农采用意愿高,实际采用率低的原因。
李玉琴[3](2020)在《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是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问题备受瞩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并非简单的农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叠加组合,其实质是在农产品生产即农村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使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在同一农业经营主体下交叉融合,或者在不同主体间具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交叉融合,实现农产品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推进农业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最终让农民更多的分享二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增值和收益分配。首先,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各地的调查走访,论证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意义上如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从其基本态势、现实基础和基本模式阐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并归纳总结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机理,并以黑龙江省调研数据为例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分析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增加有较显着的效应。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水平以及其制约因素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本质内涵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测量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不同类型、规模和地区的调查样本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年际间呈增长趋势。进一步,使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对总体样本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户主/领办人是否为乡村能人、经营规模、地区人均GDP和顷均资本投入量四个变量估计系数最大且为正值,户主/领办人受教育年限变量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分类样本拟合结果显示:不同变量在不同样本下的显着性和大小不相同,反映了各类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引入控制变量对总体样本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着且为正值,表明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总体水平高于种养大户。最后,总结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对策建议。
曾戈[4](2019)在《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有机农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更好地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迎来了良好发展空间。同时,广大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不断上升,也刺激了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研究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有机蔬菜、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产业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分工协作理论理论内容作为基础,全面分析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总体规划完善、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标准认证级别高、品牌建设效果明显。但是在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等。这些问题增加了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制约了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接下来,运用SWOT法分析影响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然后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国内山东寿光在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如何有效促进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
刘亚锋[5](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陈修栋[6](2018)在《荆门百谷丰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荆门市百谷丰集团作为荆门市农业龙头企业,其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农业产业的转型、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以SWOT—PEST分析法分析了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项目的宏微观环境以及自身优劣势,并导出相应的宏观发展战略。然后以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为基础,对该项目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战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现阶段发展状况进一步发展提出保障措施。对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分析,有利于对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户共同参与”的农业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进行补充与拓展。本文围绕荆门百谷丰集团融合发展战略,主要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创新之处。第二章,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包括企业发展的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与产业融合以及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与产业融合。第三章,全面系统梳理农业产业融合相关内容,包括产业融合的概念、特征以及农业产业融合的特征,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第四章,基于SWOT—PEST分析法分析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发展条件,包括机会与威胁中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支持,以及项目的优势与劣势。第五章,首先阐述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然后结合第四章内容,分析该项目的战略导向,最后对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模式选择及实施步骤、股权结构、内部治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博弈关系以及收益状况进行详细分解。第六章,结合前文内容,提出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对荆门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战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项目发展战略的分析,能总结出有用的经验教训,有助于该项目进一步的发展。另外,荆门市作为全国百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之一,其发展模式的成功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综上所述,该课题的研究是农业推广急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尚前浪[7](2018)在《云南边境傣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旅游扶贫行动和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许多边境省份都将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作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旅游开发活动势必会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当地生计的变迁,而事实上关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复杂利益矛盾以及旅游的扶贫效果也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那么,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对当地社区和居民来讲是否能够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旅游发展之后的当地生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否是可持续的?这些都是政府和学术界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实践和学术研究中予以重点关注。可持续生计研究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的国际研究方法,基于可持续生计宏微观结合的全新视角开展旅游影响研究也是近年旅游学术研究的一大焦点。旅游发展宏观上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旅游对当地社区和居民微观层面上的影响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可持续生计对个人和家庭微观层面给予了重点关注,被认为是洞察旅游业复杂性和旅游如何消除贫困的重要研究方法。现有研究已经有了旅游发展与当地生计关系等方面的丰富积累,但是,尤其是应用于中国旅游发展研究时,现有研究在对旅游生计研究的理论拓展、旅游发展对生计变迁影响的动态过程、旅游发展与生计变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对旅游发展与生计变迁关系的系统研究还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边境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围绕此核心问题,期望对可持续生计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背景下的适用性、旅游发展对生计变迁的动态影响过程和具体表现、旅游发展对生计变迁的内在影响机制等相关问题做出系统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深入洞察旅游发展宏观环境改变对民族村寨社区和家庭生计的微观影响,理解当地生计变迁的具体表现和旅游发展对生计变迁的作用机制,还能更进一步的为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的实现和边境民族地区的政策制定提供对策建议和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旅游可持续生计研究提供系统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也有助于完善旅游可持续生计研究理论体系。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以“边境民族旅游村寨”为研究对象,围绕“旅游发展中生计变迁的过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定位,按照“旅游发展(环境变化)-(社区和家庭层面)生计变迁-(旅游对生计变迁)影响机制”的总体研究思路,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来村和德宏州喊沙村两个边境傣族村寨为案例,采用宏微观相结合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构建了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剖析了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的过程和表现,对比分析了案例地生计变迁的不同特征和影响因素,从旅游管理模式角度构建了旅游发展对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的影响机制。目的在于从生计视角审视旅游发展对边境民族村寨的影响,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探究当地生计的变迁,深度讨论旅游发展与傣族社区和居民间的关系。论文在构建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系统提出了资料收集和指标测量方法。通过对两个边境傣族村寨案例地的深入调查,收集了52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210户家庭的调查数据。论文在分析生计变迁过程的同时,突出了社区和家庭两个不同层面的生计变迁表现,详细描述了社区内部不同家庭的生计策略选择表现,对比了不同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作用差异,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研究结论。从边境傣族旅游村寨社区层面的生计变迁表现和过程来看:1.社区旅游生计策略直观上表现为农业生产为主向旅游经营为主的转型过程。2.边境民族村寨生计变迁总体上受边境旅游、民族政策等宏观环境影响较大。3.社区生计变迁受到当地旅游资源、人口、土地、文化等基础资源则约束。4.旅游发展对社区生计变迁影响具有很强的时间过程,旅游发展阶段不同会导致社区生计变迁程度不同。就边境傣族旅游村寨家庭层面的生计变迁的过程和表现来说:1.家庭旅游生计策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迁过程。2.家庭生计资本在旅游发展前后发生明显变化。3.不同社区的旅游发展状况会影响家庭生计变迁。4.“旅游型”和“旅游兼业型”生计策略的家庭生计变迁表现更为明显。5.居民生计活动选择出现代际差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探究了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影响机制:1.市场经济带来了旅游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是社区和家庭生计变迁的重要动力。2.政府支持通过引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和提升谋生能力,营造了生计变迁的内外环境。3.旅游开发的土地利用改变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传统关系,促使生计活动发生变迁。论文进一步对研究的主要理论进行了讨论:1.对分析框架进行了讨论和进一步优化。2.从文化变迁视角探讨了生计变迁的过程规律趋势;讨论了旅游社区恢复力理论中的生计变迁,解析了社区生计与社区恢复力之间的关系。3.对不同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影响进一步讨论,基于研究主要结论与前人研究开展理论对话。论文最后展望,旅游生计研究领域需要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并形成理论体系成果,通过跨尺度、时间序列和动态性研究深究旅游发展与生计变迁的关系,以及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共建共享旅游管理模式和社区治理研究。
杨福振[8](2018)在《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自古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无农不稳”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也反映出农业是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表现的尤为显着。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一直把农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这也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目标的根本环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央和地方也连续下发多项文件强调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的漾濞彝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漾濞县地处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该县地势起伏较大,海拔较高。因此,形成了立体的气候特征,适合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但该县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成为当地政府工作的首要问题。因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着突出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漾濞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实证分析了具有漾濞特色的核桃产业及中药材产业,最终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漾濞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能够帮助漾濞县找到适合县情的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进而推动漾濞县国民经济的发展。
毛德敏[9](2017)在《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资金回流期限加长,植棉风险增大,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棉农意识到只有改变棉花种植生产方式才能提高植棉收益。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金融机构如何满足棉农不断上升的植棉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能为棉花种植提供哪些支持?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棉花种植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化,并对其服务模式和支棉政策做出调整?这是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棉花种植主体和涉农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为目的,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提高植棉收益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因此,改变棉花种植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路是大势所趋。这需要信贷资金从棉花良种培育、节水灌溉、信息化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残膜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支持。第二,对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支持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应该加大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力度。第三,棉农信贷需求呈现借贷意愿强、借贷金额大额化、借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种植成本增加,传统信贷产品已不能满足棉农的信贷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及时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而棉农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特征对棉农借贷意愿影响最大,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第四,信贷供给总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及时调整其对棉花种植业的信贷供给产品与服务,造成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因此,为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其金融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精准支持棉花种植业。第五,认为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等离不开信贷支持。因此,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个层面提出适应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信贷服务模式。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支持棉花种植业的服务模式应有所差异。第六,认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和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政策。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信贷变化和信贷供给变化,揭示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错位的原因。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角度,创造性地构建立体的信贷服务模式及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棉花信贷产品的创新方向,构造了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为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提供改革路径。
董谦[10](2015)在《中国羊肉品牌化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羊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类的健康食品,在我国肉类产品生产和消费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生产大国,我国羊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作为消费大国,我国羊肉产品同质性较强、产品种类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追求高品质的需求。品牌羊肉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品牌化有助于提升羊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因此,对我国羊肉品牌化及其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构建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刻画了我国羊肉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基于品牌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凝炼了羊肉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了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和运行模式,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透视了户内品牌羊肉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与户外餐饮品牌羊肉顾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系统地分析了羊肉品牌化所产生的识别效应、增值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质量安全效应、集聚效应、协同效应、株连效应和搭载效应。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羊肉品牌发展是品牌建设观念、要素投入、企业经营模式、营销决策和管理机构等微观因素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技术、品牌培育与经营企业建设、其它相关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和贸易环境等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品牌化战略是羊肉企业品牌价值实现和提升的关键,典型龙头企业呈现出基于产业链后向延伸、前向延伸和关键环节三种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第三,政府、企业和肉羊行业协会是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核心主导利益主体,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运行呈现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行业中介机构(以行业协会为主)主导型三种模式;第四,户内品牌羊肉购买既受消费者自身条件与消费理念又受品牌企业自身产品质量与品牌塑造的影响,户外餐饮品牌羊肉顾客满意度受卫生服务和店面形象环境的影响最大:第五,羊肉品牌化的识别效应低,规模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的品牌增值效应明显,养殖、加工和销售阶段的品牌羊肉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品牌羊肉质量安全认可度较高,羊肉品牌化的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基于肉羊产业集群发展,羊肉品牌化具有株连效应和搭载效应等负效应。本文的特色和创新在于:第一,首次基于企业品牌与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两个视角对羊肉品牌化进行了全面研究;第二,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对羊肉品牌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三,基于户内与户外两个视角对户内企业品牌羊肉、地理标志品牌羊肉的购买行为和户外餐饮品牌羊肉的顾客满意度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
二、对四川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设性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四川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设性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理论基础 |
1.6.1 理性选择理论 |
1.6.2 农户技术采用理论 |
2 河北省水果生产及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
2.1 河北省水果生产现状分析 |
2.1.1 果园面积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 |
2.1.2 果园产量呈下降趋势 |
2.1.3 缺水地区果园面积占比较大 |
2.2 河北省果园灌溉现状分析 |
2.2.1 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比例下降 |
2.2.2 果园用水量呈下降趋势 |
2.2.3 果园灌溉与地区缺水矛盾突出 |
2.3 果园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被访农户基本特征 |
3.2.1 个人特征 |
3.2.2 家庭生产特征 |
3.3 果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特征 |
3.4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分析 |
3.4.1 不同特征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2 不同种植规模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3 不同种植环境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
3.4.4 不同销售模式下果农的采用意愿 |
3.5 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1 不同意愿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2 不同特征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3 不同规模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4 不同种植环境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5 不同销售模式果农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3.5.6 技术应用效果估算 |
3.5.7 果农果园节水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果农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影响因素选择分析 |
4.2 实证分析 |
4.2.1 模型的选择 |
4.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加大节水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 |
5.2.2 加大技术补贴力度和技术合理性建设 |
5.2.3 提高农业专业人才待遇和政府人员服务意识 |
5.2.4 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 |
5.2.5 持续推进农业用水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果园灌溉情况调查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1.2 产业融合发展 |
2.1.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交易成本理论 |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论逻辑 |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 |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 |
3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黑龙江省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
3.1.2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3.1.3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
3.1.4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践模式及特征 |
3.2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载体发展滞后 |
3.2.2 硬件条件不足 |
3.2.3 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3.2.4 人才资源匮乏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效应分析 |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机理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效应实证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变量赋值及数据描述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测度 |
5.1 水平测度体系构建 |
5.1.1 体系构建思路 |
5.1.2 测度体系构建 |
5.2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测度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水平测度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 |
6.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及假设 |
6.2 变量设置 |
6.3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模型构建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完善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 |
7.2 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设施 |
7.3 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7.4 加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素投入 |
7.5 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收集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SWOT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有机蔬菜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生态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产业分工协作理论 |
3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1 四川省有机蔬菜发展历程 |
3.2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成效 |
3.2.1 有机蔬菜的产业分布情况优化 |
3.2.2 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经营模式多元化 |
3.2.3 标准认证级别高,品牌建设效果明显 |
4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4.1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
4.1.2 行业自律意识弱,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 |
4.1.3 专业化、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
4.1.4 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
4.2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4.2.1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内部因素 |
4.2.2 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外部因素 |
4.2.3 SWOT分析总结 |
5 目前国内外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
5.1.1 美国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经验 |
5.1.2 日本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经验 |
5.1.3 澳大利亚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经验 |
5.2 国内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成功经验 |
5.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
6 促进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
6.1 发展和支持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驱动能力 |
6.2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组织和协调的作用 |
6.3 提升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创新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模式 |
6.3.1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高起点蔬菜营销网络平台 |
6.3.2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机制 |
6.4 提升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优化有机蔬菜生产方式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问卷调查 |
致谢 |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
3.研究内容与方案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案 |
4.相关理论基础 |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4.2 粮食安全理论 |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
5.1 多熟种植模式 |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
5.2 饲草种植模式 |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
6.3 熟制变化 |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荆门百谷丰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2.2 纵向一体化与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2.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与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 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
3.1 产业融合的定义 |
3.1.1 技术演化 |
3.1.2 边界模糊 |
3.1.3 组织结构 |
3.1.4 产业发展 |
3.2 产业融合及其特征 |
3.2.1 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过程 |
3.2.2 产业融合是动态演变过程 |
3.2.3 产业融合是分工的结果 |
3.2.4 产业融合是一体化的表现 |
3.3 农业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 |
3.3.1 农业是农业产业融合的根本 |
3.3.2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融合的核心 |
3.3.3 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融合的纽带 |
3.4 农业产业融合的基本模式 |
4 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SWOT—PEST分析 |
4.1 百谷丰产业融合现状 |
4.2 优势分析 |
4.2.1 良好的自然条件 |
4.2.2 不断提升的马铃薯单产 |
4.2.3 稳步扩大的马铃薯种植面积 |
4.2.4 马铃薯品种专用化和种薯脱毒化进程加快 |
4.2.5 成熟的企业架构体系 |
4.3 劣势分析 |
4.3.1 环保技术不成熟 |
4.3.2 员工专业化程度不足 |
4.3.3 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步伐有待加快 |
4.3.4 缺少规范的行业标准和充足的资金保障 |
4.4 机会分析 |
4.4.1 政治环境 |
4.4.2 经济环境 |
4.4.3 社会环境 |
4.4.4 技术环境 |
4.5 威胁分析 |
4.5.1 政治环境 |
4.5.2 经济环境 |
4.5.3 社会环境 |
4.5.4 技术环境 |
5 百谷丰集团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分析 |
5.1 战略定位分析 |
5.2 战略目标分析 |
5.3 百谷丰产业融合战略导向分析 |
5.4 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战略分析 |
5.4.1 产业融合模式选择 |
5.4.2 百谷丰产业融合模式分析 |
5.4.3 企业与合作社关系分析 |
5.4.4 内部治理结构分析 |
5.4.5 股权结构分析 |
5.5 战略效益分析 |
6 百谷丰集团三产融合战略实施保障 |
6.1 强化组织领导地位,发挥农业合作社作用 |
6.2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
6.3 严格项目验收评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
6.4 全面保障项目开展,助力集团产业融合战略 |
6.5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高研发能力与融合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云南边境傣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计和可持续生计 |
二、生计方式和生计变迁 |
三、边境旅游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可持续生计研究 |
二、民族村寨生计变迁研究 |
三、旅游与民族村寨生计研究 |
四、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定位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定位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 |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二、研究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可持续生计途径理论体系 |
一、可持续生计途径的基础:能力、公平和可持续 |
二、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三、可持续生计途径的具体应用 |
第二节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可持续生计途径的关系 |
一、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可持续生计途径的联系 |
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可持续生计途径的差异 |
第三节 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 |
一、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应用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策略和方法 |
二、资料收集方法和步骤 |
三、资料分析方法和指标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双版纳景来村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 |
第一节 景来村旅游发展环境和制度安排 |
一、旅游发展区位和自然环境 |
二、旅游发展社会和经济环境 |
三、旅游业发展环境 |
四、景来村边境旅游资源状况 |
第二节 勐景来边境旅游发展历程 |
一、边境旅游发展制度环境 |
二、勐景来边境旅游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边境旅游发展与景来村社区生计变迁 |
一、景来村由稻田农耕向多样化生计方式转变 |
二、边境旅游发展作为景来村重要的生计策略 |
第四节 边境旅游发展与景来村家庭生计变迁 |
一、景来村家庭生计策略变迁 |
二、景来村家庭生计资本变化 |
三、家庭生计策略、参与程度与生计资本的关系 |
四、景来村生计脆弱性表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德宏喊沙村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 |
第一节 喊沙村旅游发展环境和制度安排 |
一、旅游发展区位和自然环境 |
二、旅游发展社会和经济环境 |
三、旅游业发展环境 |
四、喊沙村边境旅游资源概况 |
第二节 喊沙村边境旅游发展制度环境和历程 |
一、边境旅游发展制度环境 |
二、喊沙村边境旅游发展阶段和定位 |
第三节 喊沙村边境旅游发展与社区生计变迁 |
一、由稻作农耕向多样化生计方式转变 |
二、边境旅游发展作为喊沙村重要的生计策略 |
第四节 边境旅游发展与喊沙村家庭生计变迁 |
一、旅游开发前后喊沙村家庭生计策略变化 |
二、喊沙村家庭生计资本变化 |
三、家庭生计策略、参与程度与生计资本的关系 |
四、喊沙村家庭生计脆弱性表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境傣族村寨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边境傣族村寨不同的旅游管理模式特征 |
一、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模式与生计变迁的关系 |
二、勐景来景区旅游管理模式特征 |
三、喊沙景区旅游管理模式特征 |
第二节 不同旅游管理模式下的生计变迁对比分析 |
一、案例地生计变迁的共同特征 |
二、案例地生计资本的差异状况 |
第三节 不同旅游管理模式下的可持续生计结果对比分析 |
一、经济可持续 |
二、社会可持续 |
三、环境可持续 |
四、旅游发展可持续 |
五、可持续生计结果整体状况对比 |
第四节 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影响机制 |
一、旅游管理模式要素安排对生计变迁的影响 |
二、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影响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社区生计策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发生明显变迁 |
二、家庭生计策略向旅游经营转变并出现代际差异 |
三、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产生重要影响 |
四、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的内在影响机制 |
第二节 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三节 理论的讨论与拓展 |
一、分析框架的讨论与优化 |
二、生计变迁的理论探讨 |
三、旅游管理模式对生计变迁影响的讨论 |
四、村规民约、生计变迁与旅游社区治理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访谈人员列表 |
附录C 家庭调查问卷 |
附录D 案例地内部道路和农户分布图 |
附录E 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及结果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8)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二)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高原特色农业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高原特色农业 |
二、高原特色农业相关理论基础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地域分工理论 |
(三)技术创新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五)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六)农业产业化理论 |
(七)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一、发展现状 |
(一)发展总量 |
(二)产业结构 |
二、发展成效 |
(一)特色种植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得以提高 |
(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提质增效 |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塑造了具有漾濞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
(四)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民经济收入逐年增长 |
(五)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
第四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一、发展优势 |
(一)自然条件 |
(二)社会经济条件 |
(三)区位条件 |
(四)政策条件 |
(五)科技条件 |
二、发展问题 |
(一)农业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
(二)资源约束日益加剧 |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
(四)农产品市场开拓不够 |
(五)科技应用水平不高 |
三、发展机遇 |
(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
(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 |
(三)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
四、面临挑战 |
(一)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
(二)市场竞争激烈 |
第五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核桃产业 |
(一)发展现状 |
(二)区位商及集中系数的测算 |
(三)发展问题 |
(四)发展对策 |
二、中药材产业 |
(一)发展现状 |
(二)区位商及集中系数的测算 |
(三)发展问题 |
(四)发展对策 |
第六章 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发展思路 |
二、发展重点及区域布局 |
(一)核桃产业区 |
(二)中药材产业区 |
(三)水果产业区 |
(四)畜牧产业区 |
三、发展对策 |
(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 |
(三)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四)实行品牌战略,打造具有漾濞特色的农产品 |
(五)强化科技投入,打造精准化农业生产模式 |
(六)借助“互联网+”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新市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1.5 相关说明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深化理论 |
2.1.2 金融约束理论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3章 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
3.1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1 棉花种植面积 |
3.1.2 棉花产量 |
3.1.3 棉花种植主体 |
3.1.4 棉花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3.2 新疆棉花种植业面临的困境 |
3.2.1 成本困境 |
3.2.2 品质困境 |
3.2.3 资金困境 |
3.2.4 政策困境 |
3.2.5 信息困境 |
3.3 棉花种植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
3.3.1 时间序列分析 |
3.3.2 面板数据分析 |
第4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农信贷需求及分析 |
4.1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分析 |
4.1.1 临时收储政策 |
4.1.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
4.1.3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
4.2 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1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2 棉花种植收益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3 棉花种植风险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3 棉农信贷需求及特征 |
4.3.1 棉农基本情况分析 |
4.3.2 棉农信贷需求的一般分析 |
4.3.3 棉农信贷需求基本特征 |
4.4 棉农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
4.4.2 理论假设 |
4.4.3 影响棉农借贷意愿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
4.4.4 实证分析 |
第5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及分析 |
5.1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
5.1.1 商业性金融机构 |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 |
5.1.3 合作性金融机构 |
5.2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产品分析 |
5.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
5.2.2 农户保证贷款 |
5.2.3 农户抵押贷款 |
5.2.4 六个棉花主产区棉花贷款供给情况 |
5.3 棉花种植业金融服务分析 |
5.3.1 信贷服务 |
5.3.2 支付结算服务 |
5.3.3 其他服务 |
5.4 目标价格试点后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变化及分析 |
5.4.1 信贷供给总量的变化 |
5.4.2 信贷供给风险的变化 |
5.4.3 信贷供给产品的变化 |
5.4.4 信贷供给服务的变化 |
5.4.5 信贷供给政策的变化 |
5.5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
5.5.1 信贷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
5.5.2 信贷供给不足的间接原因 |
5.5.3 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
第6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的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
6.1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主要方向 |
6.1.1 优良棉花新品种选育需要信贷支持 |
6.1.2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信贷支持 |
6.1.3 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需要信贷支持 |
6.1.4 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需要信贷支持 |
6.1.5 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信贷支持 |
6.2 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
6.2.1 商业性金融服务模式 |
6.2.2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
6.2.3 合作性金融服务模式 |
第7章 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国外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7.1.1 美国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1.2 印度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1.3 巴西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2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 |
7.2.2 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 |
7.2.3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
7.2.4 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 |
7.2.5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金融(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调查问卷 |
附录2:玛纳斯、呼图壁调研纪实 |
附录3:阿克苏、巴州地区调研纪实 |
附录4:农户调研纪实 |
案例1: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鲁泰”模式 |
案例2:尉犁县众望棉花合作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国羊肉品牌化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羊肉品牌化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羊肉品牌化理论分析 |
2.3 羊肉品牌化效应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肉品牌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羊肉品牌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 羊肉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肉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分析 |
4.1 基于产业链后向延伸的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分析 |
4.2 基于产业链前向延伸的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分析 |
4.3 基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品牌化战略模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形成与运行机理分析 |
5.1 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形成的基础分析 |
5.2 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 |
5.3 羊肉地理标志品牌化运行模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品牌羊肉消费者行为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 消费者户内与户外羊肉消费行为分析 |
6.3 企业品牌羊肉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6.4 地理标志品牌羊肉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
6.5 餐饮品牌羊肉顾客满意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羊肉品牌化效应分析 |
7.1 基于相关主体的羊肉品牌化正效应分析 |
7.2 基于肉羊产业的羊肉品牌化正效应分析 |
7.3 羊肉品牌化的负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者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对四川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设性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河北省果农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兵.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3]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D]. 李玉琴.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四川省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 曾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5]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荆门百谷丰集团融合发展战略研究[D]. 陈修栋.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3)
- [7]云南边境傣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生计变迁研究[D]. 尚前浪. 云南财经大学, 2018(11)
- [8]漾濞彝族自治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杨福振. 大理大学, 2018(01)
- [9]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D]. 毛德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10]中国羊肉品牌化及其效应研究[D]. 董谦.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