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豇豆属3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1](2019)在《乌丹蒿种群结构、种子萌发及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 Liou et W.Wang)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翁牛特旗及周边地区,生于流动及半流动固定沙丘上,为菊科蒿属半灌木。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在沙漠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本研究以乌丹蒿为供试材料,采用生态学、土壤学、土壤化学、细胞学、细胞生物学及孢粉学等研究方法,针对其种群结构、种子萌发、传粉特性等与生态退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解读乌丹蒿种群结构、种子萌发和花粉传播规律,揭示乌丹蒿生态退化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阳坡乌丹蒿的高度、冠幅和基径最大,阴坡高度和基径最小,冠幅显着高于半阳坡和半阴坡;阳坡和半阳坡株高与冠幅之间呈二次多项式相关关系,半阴坡和阴坡株高和冠幅之间线性相关,不同坡向高度和基径之间线性相关;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株高与冠幅、基径、年龄之间极显着正相关。阳坡、半阳坡和阴坡乌丹蒿均属于随机分布,半阴坡属于集群分布。2.土壤C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3-0.57g/kg、土壤N含量介于0.04-0.12g/kg之间,土壤P含量变化范围是0.12-0.24g/kg,乌丹蒿叶片的N、C:P和N:P从阳坡到阴坡逐渐降低,土壤C、C:P和N:P逐渐升高,土壤P和土壤C:N在不同坡向之间无显着差异,乌丹蒿叶片的P和根系的P之间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和根系的P均与C:P、N:P极显着正相关。叶片C、N含量随着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叶片的P和根系N、P含量随土壤养分的增加而上升。叶片C、C:N与土壤的相关系数大于根,叶片P、N:P与土壤的相关系数小于根。3.最高气温与叶片Pro含量、根系ABA含量之间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8和-0.795;光照与叶片MDA含量、根IAA之间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和0.796;光照与叶片CAT、叶片GA3、叶片ZR、根CAT、根GA3之间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0.740、-0.797、-0.759、-0.717;土壤C与根系SS之间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1;土壤N含量与叶片POD、根系POD之间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3和0.730;与叶片IAA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4.在25℃恒温处理及12h光照/12h黑暗处理下最适种子萌发,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加,乌丹蒿日相对发芽率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集中在第3d和第4d发芽。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抗旱指数均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盐碱胁迫浓度和pH值的增加呈显着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对伤害率从4%增加到96%,胚根和胚芽长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盐碱胁迫对乌丹蒿种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乌丹蒿花粉粒有长球形和圆球形之分,花粉形态存在明显的二型性特征。长球形花粉粒大小为:23.28 μm×13.73μm,P/E值为1.70。圆球形花粉粒大小为:14.85μm×13.80 μm,P/E值为1.08。除花粉粒的大小、极轴与赤道轴的比值不同外,2种类型的花粉总体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细微性状主要差异表现在表面纹饰中刺的大小及刺与颗粒的排列密度等方面。6.乌丹蒿在开花后第3d花粉活力最高,开花后第3d柱头的可授性最强,花粉活力最高期与柱头可授性最佳期同时进行,为风媒异花授粉植物。花粉粒在12:00时至14:00时,在空气中水平及垂直方向上捕捉的花粉粒数量最多,花粉粒总量可达741粒。在24h内乌丹蒿传粉效率与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综上所述,乌丹蒿种群衰退的内在因素中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生殖力和存活力上。在极端干旱和高温条件下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极低,形成的幼苗数量少,种群难以维持。由于分布区狭小、缺乏基因交流及生境长期的退化,乌丹蒿生理生态学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外在因素因生境的承载能力下降,种群的生存力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乌丹蒿种群衰退。
曾慧杰[2](2019)在《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忍冬属物种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等多种用途。忍冬属植物资源丰富,但其遗传变异研究还不够系统,现有种质存在来源不明、品质混杂等现象,给其种质的保育带来不便。该文以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和初选种质为对象,分析和阐释了种质间形态、花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研究了忍冬属多种质的种群结构与多样性,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忍冬属代表性种质的指纹图谱,还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并构建了其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研究对忍冬属优良种质的保育和开发提供了参考。(1)以湖南、山东、河南及美国地区的29份忍冬属种质为对象,分析了种质间的形态、产量、药用成分等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种质间各性状变异显着,为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花蕾性状方面,成熟花蕾棒状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方面,头茬花单株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药用成分方面,花蕾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中木犀草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植株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水平表现为花>叶>茎,木犀草苷含量水平表现为叶>花>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在花、叶、茎中均呈极显着相关。R型聚类结果显示,花中木犀草苷含量、成熟花蕾棒状期、干花率等是重要的区别性状;Q型聚类结果显示,全部种质分为2大类,第一类群为灰毡毛忍冬,第二类群为其他忍冬种质。(2)基于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了 29份忍冬属种质的共859714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并用这些SNP对这些忍冬属种质开展了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种质基本按照地域分布聚集,分为中国北方忍冬,中国南方灰毡毛忍冬和美国观赏忍冬,花蕾颜色和开裂程度是重要的分类性状;明确了初选种质的种属类别。(3)基于ISSR标记技术,构建了 20个代表性忍冬属种质的DNA指纹图谱。PopGen32软件分析显示,20个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位点数为1.5437,Nei’s基因多样性为0.3137,Shonnon’s信息指数为0.4702,遗传一致度介于0.4565~1.0000之间;UPGMA聚类在0.735处将20份种质分成灰毡毛忍冬、忍冬和华南忍冬3个类群。(4)以初选种质与多个忍冬属树种的品种为对象,比较了花蕾开裂程度、花蕾棒状期、单株干花重、药用成分等特征,选出了一个优异种质,其具有花蕾不开裂、成熟度一致、花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高等特点,性状能稳定保持。该种质采摘期长达13~15 d;3年生树,每公顷种植12450株,可产干花1145.4 kg,比对照’巨花1号’高16.4%;绿原酸含量4.5%,比对照高60.7%。(5)以选育的优异种质为对象,筛选了适宜的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建立了组培繁殖技术,增殖系数4.7,生根率96.5%;比较了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扦插基质和时期等因子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建立了扦插繁殖技术,硬枝扦插生根率92%以上,嫩枝喷雾扦插成活率93.6%以上。肥力管理对忍冬良种的保质栽培有重要影响,N、P2O5、K2O单株施肥量分别在45 g、15 g、24 g以内时,每施1g氮、磷、钾肥分别能增加花蕾产量1.98g、8.21g、4.56g;单株产量与氮、磷、钾的肥力效应方程显示,当N、P2O5、K2O分别施34.9~53.6g、13.1~14.4g、18.5~23.8g时,单株产量为387.0~430.3g;磷肥是产量限制的首要因子,有促进花蕾增长、花蕾壁增厚的作用;磷与绿原酸含量呈正相关,磷和钾的协同作用与木犀草苷含量呈正相关。
蔡鑫[3](2019)在《浙江广义苦荬菜属(菊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是被子植物最大的科,约1765属,27000余种,中国有248属,2300余种。中国有广义苦荬菜属Ixeris s.l.植物4属,20种或3属,14种,2变种,浙江有10种,1变种,1变型。自1821年Cassini建立苦荬菜属Ixeris以来,着名植物分类学家De Candolle、Asa Gray、Nakai、Tzvelev等,还有中国的菊科植物分类学家石铸先生对苦荬菜属做了系统研究。但以往的系统分类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使用大属概念和小属概念的分歧,对一些种的处理的分歧和研究方法的单一。本研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相关标本的查阅、植物形态、瘦果和花粉微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分子系统学,对浙江广义苦买菜属开展了分类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浙江广义苦荬菜属10种,1变种,共18个居群的瘦果形态和微形态进行观测、统计,其瘦果形状为圆柱形、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黑褐色或黑色;同种不同居群间的瘦果的长宽比、喙基比、肋的条数稳定。冠毛为刚毛状,微粗糙。瘦果表皮细胞都是纵向伸长,平行于长轴方向;肋部和肋间的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柱状、椭圆状、棍棒状或轮廓不清晰,表皮细胞的先端形状存在差异。瘦果形态和微形态在同种不同居群间稳定,其形状、成熟瘦果颜色、表皮细胞先端形状等较为一致。并通过瘦果大小数值分析,认为瘦果的喙基比在区分种具有一定意义,可为苦荬菜属的界定和种的归属提供一定证据。(2)对浙江广义苦荬菜属10种,1变种,共18个居群的花粉微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其花粉均为多网眼三孔沟;单粒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花粉大小介于23.57-35.84μm之间。花粉外壁具网状纹饰,网脊宽度存在种间差异;网眼数量为15个,五边形或近圆形;网脊上刺有1行刺。广义苦荬菜属的花粉微形态在同种不同居群间稳定,其形状、花粉大小与网脊宽度的比值,存在细微的种间差异,其分类学价值不及瘦果形态和微形态。(3)对浙江广义苦荬菜属及外类群共计41个居群样品的ITS、atpB-rbcL、psbA-trnH和trnL-trnF序列联合构建分子系统树。黄瓜菜I.denticulata的4个居群和抱茎苦荬菜I.sonchifolia的2个居群与假还阳参C.lanceolatum聚成一支,与狭义苦荬菜属Ixeris s.str.和小苦荬属Ixeridium的种区别。结合瘦果形态等证据,同意将苦荬菜属Ixeris和小苦荬属Ixeridium分开处理。本研究暂不对遂昌、庆元、云和居群做分类处理,还需在对Ixeris dentata复合体进行广泛的调查和采集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4)通过对浙江省相关植物标本馆的广义苦荬菜属Ixeris s.l.标本及部分种模式照片的查阅,综合分析宏观性状和微观形态性状,对浙江广义苦荬菜属作了分类修订,承认浙江有苦荬菜属Ixeris Cass.5种,1亚种、小苦荬属Ixeridium(A.Gray)Tzvel.3种、假还阳参属Crepidiastrum Nakai 3种。
王筠竹,陈跃,秦德辉,陈丽萍,孙崇波[4](2019)在《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兰科包含约880个属,近30 000种植物,兰花形态类型十分丰富,是研究被子植物花器官进化的良好模式类群。目前,兰科植物的染色体进化研究十分受限,其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仍不清楚,并且缺乏如着丝粒、端粒、核仁组织区等细胞学标记。本综述从常规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方面对兰花染色体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讨论了表观/流式-细胞遗传学近年的研究进展,以及测序技术在细胞学标记开发中的作用,为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谢文娟[5](2018)在《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是葫芦科植物多年生藤本植物,为我国传统中药,是非常具市场前景的天然甜味剂。研究运用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序列建树分析方法对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的核型、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性及分子系统学进行研究,为罗汉果的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分类归属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也为葫芦科植物的鉴定、分类、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证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多种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体系。2.采用改良的核型分析方法分析26种葫芦科植物。结果显示,葫芦科植物有6种染色体基数:x=7,x=10,x=11,x=12,x=13,x=14。首次鉴定了多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密毛栝楼2n=22、波棱瓜2n=20、葫芦2n=22、糙点栝楼2n=22、全缘栝楼2n=22、小马泡2n=24、云南木鳖2n=28、钮子瓜2n=24、红瓜2n=24、广东丝瓜2n=26、佛手瓜2n=28、西葫芦2n=40等12种、1份材料栝楼(江苏苏州)2n=22。木鳖子、冬瓜、西瓜、金瓜、蛇瓜、葫芦、栝楼(苏州)等7种植物有随体染色体。3.采用改进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罗汉果等20种葫芦科植物进行45S rDNA和5S rDNA定位杂交。金瓜、波棱瓜、葫芦、木鳖子、云南木鳖、西葫芦、蛇瓜、瓜叶栝楼、糙点栝楼、全缘栝楼、钮子瓜、红瓜、佛手瓜等13种植物为新记录。除瓜叶栝楼外,19种葫芦科植物有45S rDNA信号位点,为随体染色体。4.对罗汉果及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克隆。对罗汉果进行基因表达转录组分析,获得LEAFY基因同源的Unigene基因,设计引物RACE克隆罗汉果LEAFY基因cDNA全长,在非编码区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SgLEAFY1基因的DNA全长。同源克隆结合RACE-PCR方法克隆冬瓜、瓠子、帽儿瓜、红花栝楼、Melothria sphaerocarpa和Momordica rostrata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5.利用ITS2和LEAFY基因内含子2联合建树研究罗汉果及葫芦科植物进化关系。根据罗汉果LEAFY全长基因,设计引物扩增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内含子2,并用通用引物扩增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2(ITS2),采用RAxML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比较分析。基于ITS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各属系统发育顺序为:Cucumis、Mukia>Zehneria>Thladiantha、Momordica、Siraitia>Gymnopetalum、Coccinia、Lagenaria、Citrullus>Trichosanthes>Sechium、Cucurbita>Luffa、Herpetospermum。基于LEAFY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各属的系统发育顺序为Siraitia>Thladiantha、Momordica>Luffa>Trichosanthes、Gymnopetalum>Cucumis、Mukia、Zehneria>Cucurbita、Lagenaria、Citrullus、Coccinia。6.罗汉果和葫芦科亲缘关系分析支持罗汉果作为独立属的观点。罗汉果在葫芦科中的分类地位较高。与ITS2系统发育树相比,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类群划分得更清楚,支持率也普遍更高,采用LEAFY基因内含子2位点进行葫芦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优于ITS2位点。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支持经典形态分类结果,罗汉果属单独成属,与赤爬属、苦瓜属系统发育关系较近。
宋亚男[6](2018)在《黄梁木染色体制片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为茜草科团花属常绿阔叶乔木,是一种重要经济速生林木,具有较高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但目前黄梁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建立和药用价值开发等方面,其细胞学研究相对较少,遗传背景尚不清晰。本文旨在利用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黄梁木染色体数目,为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图谱的构建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建立黄梁木染色体制片体系,获得适合黄梁木染色体观察的制片方法,即改良压片法,进而确定黄梁木染色体数目。制片体系主要步骤如下:1、以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进行染色体压片。在9:00-10:00取材,其染色体中期分裂指数最高,达4.7%;其次黄梁木根尖生长长度不应过长,一般控制在3-6 mm为宜。2、以0.10%秋水仙素溶液和2 mM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作为预处理液,于25℃处理3 h,其中期分裂相染色体分散良好且易于计数。3、以75 mM KCl溶液作为前低渗液,于25℃处理30 min压片效果最好,染色体分散于整个细胞中。4、以新鲜配制的卡诺固定液于4℃固定24 h细胞状态最好,细胞质背景最清晰。5、以1 M盐酸作为解离试剂,在恒温60℃水浴条件下解离根尖6 min,细胞壁软化程度刚好,压片时细胞分散性最好。6、以去离子水与75 mM KCl溶液对根尖组织后低渗30 min,压片结果显示染色体分散程度均较好且差别不大,因此为提高制片效率,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后低渗液。7、以卡宝品红作为染剂染色2 min效果最好,细胞核和染色体为紫红色,细胞质接近无色,对比明显。8、黄梁木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根据前人对茜草科的研究,推测其染色体基数X=11,是四倍体。
杨树琼[7](2018)在《基于重复序列分析的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分子细胞遗传学及甜瓜属主要物种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x=24)隶属于葫芦科(Cucurbititaceae)甜瓜属(Cucumis)黄瓜亚属(subgenus Cucumi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以与栽培黄瓜(C.sativus)杂交成功的野生种,且与黄瓜具有同一个祖先,被认为是研究甜瓜属物种起源进化以及两染色体基数变化关系的关键物种。酸黄瓜具有抗霜霉病、蔓枯病、枯萎病以及南方根结线虫等栽培黄瓜所需的抗性基因,因此是扩大黄瓜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基因组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物种十分重要,重复序列是物种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种类繁多。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进化较快,在不同物种间表现出在序列、拷贝数以及分布的差异,其中串联重复序列经常被用于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然而目前对于酸黄瓜基因组及其重复序列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开展了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基因组结构分析以及主要串联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分布模式和进化分析,同时结合黄瓜、甜瓜已有的测序数据以及获得的西印度黄瓜和非洲角黄瓜测序数据进行甜瓜属5个主要物种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研究甜瓜属物种间的基因组结构差异并进一步明确它们的亲缘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酸黄瓜基因组中约有19%的序列为重复序列,共检测到LTR.Gypsy、LTR.Copzia、LTR.Caulimovirus、LINE.L1、DNA.MULE.MuDR、DNA.CMC.EnSpm、rDNA 以及 satellite 8种类型的重复序列。其中,含量最高的重复序列类型是LTR类逆转录转座子,占酸黄瓜基因组的6.786%;串联重复序列(卫星重复序列和rDNA)的含量次之,其基因组占比为4.08%;非LTR类逆转录转座子LINE.L7占基因组的3.115%;DNA转座子的含量最少,仅占酸黄瓜基因组的0.233%。2.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的染色体分布模式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端部,其中端粒重复序列位于染色体最末端,CuhySat1~3和CuhyCL31位于染色体端部的近端粒区域;45S rDNA位于酸黄瓜Chr.8、Chr.10和Chr.12染色体的末端,5S rDNA位于Chr.12染色体臂的中间区域;BAC克隆457-H11位于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CuhyCL7不仅主要分布在所有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而且弥散地分布在一些染色体臂的中间区域。3.基于比较FISH的酸黄瓜、黄瓜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分析酸黄瓜和黄瓜基因组的重复序列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酸黄瓜gDNA、CuhySat1~3以及Cuhy5S都在黄瓜染色体上产生了强的杂交信号。在酸黄瓜和黄瓜染色体上,CuhySat1的杂交信号分布在所有染色体的亚端粒区域,Cuhy5S的信号分布在1对染色体臂的中间区域。在酸黄瓜染色体上,酸黄瓜gDNA和CuhySat2的杂交信号分布在所有染色体的亚端粒区域;而在黄瓜染色体上,酸黄瓜gDNA和CuhySat2不仅在所有染色体的亚端粒区域产生了杂交信号,而且在其中3对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也产生了杂交信号。在酸黄瓜染色体上,CuhySat3的杂交信号分布在所有染色体的亚端粒区域;而在黄瓜染色体上,CuhySat3的杂交信号却分布在所有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域。酸黄瓜gDNA、CuhySat2和CuhySat3在两个物种染色体上的不同信号分布模式说明在进化过程中酸黄瓜和黄瓜之间发生了染色体融合、倒位等染色体重排事件。4.基于全基因组重复序列比较的甜瓜属主要物种进化分析甜瓜属5个主要物种黄瓜、酸黄瓜、甜瓜、西印度黄瓜和非洲角黄瓜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含量不仅存在明显差异,而重复序列组成类型及不同类型重复序列的基因组占比也存在差异,甜瓜属物种的进化过程伴随着基因组结构的变化。LTR类逆转录转座子是甜瓜属5个物种中最具进化动态性的重复序列家族,Ty3/Gypsy和Ty1/Copia两个家族的系统进化分类表明酸黄瓜和黄瓜、甜瓜的亲缘关系较近,且酸黄瓜和黄瓜的亲缘关系更近,而西印度黄瓜和非洲角黄瓜的亲缘关系较近。在不同物种中,同一分枝的Ty1/Co+pia或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具有不同的染色体分布模式;在同一物种中,不同类型的逆转录转座子具有不同的染色体分布模式,且不同分枝的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染色体分布模式。逆转录转座子不仅在不同物种的基因组间发生了快速的进化,而且在同一物种基因组内也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5个甜瓜属物种中,不同物种基因组的rDNA序列在基因区是高度保守的,但在基因间隔区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在甜瓜亚属3个物种的染色体上,45S rDNA和5S rDNA位点都显示了数目和分布位置的保守性。而在黄瓜亚属2个物种的染色体上,45S rDNA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位置都有差异,但5S rDNA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位置是保守的。5个物种基因组ITS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黄瓜、酸黄瓜和甜瓜的亲缘关系较近,西印度黄瓜和非洲角黄瓜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在重复序列的维度上得出以下结论:酸黄瓜和黄瓜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甜瓜的亲缘关系次之,与西印度黄瓜和非洲角黄瓜的亲缘关系最远。
李霞[8](2014)在《青藏高原三种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毛菊属(Saussurea DC.)是分布在北温带的一个大属,为菊科(Compositae)菜蓟族(Trib.Cynarea)植物。全世界约有415种,亚洲温带高山地区是该属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尤其是西伯利亚、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分布有289种,其中特有种数为191,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天山、横断山脉和喜玛拉雅山等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甘肃的风毛菊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甘南、祁连等高寒地区,有57种,1个变种,约占全国风毛菊属植物总种数的22%,其中一些种类为高寒草甸、林下灌丛等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甘肃合作、夏河、玛曲等地区风毛菊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分布在该区的川甘风毛菊(Saussurea acroura Cummins)、小花风毛菊(Saussurea parviflora (Poir.) DC.)、变裂风毛菊(Saussurea variiloba Ling)为研究材料,分别从形态学水平(对植物体各器官的描述和测量)、器官水平(叶的形态解剖特征)、细胞水平(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数目观察),对这三种风毛菊属植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川甘风毛菊的核型分析研究为首次进行。研究结果对该地区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属内分类单位的系统位置确定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川甘风毛菊多数形态特征与叶的解剖特征介于小花风毛菊和变裂风毛菊之间,并且川甘风毛菊在个别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2.小花风毛菊、川甘风毛菊、变裂风毛菊三个种的染色体数目都是2n=26,均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小花风毛菊2n=2x=26=16m+8sm+2st,属2B型;变裂风毛菊2n=2x=26=10m+12sm+4st,属3A型;川甘风毛菊2n=2x=26=14m+10sm+2st,属2B型,在三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3.从核型分析与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小花风毛菊和川甘风毛菊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变裂风毛菊亲缘关系较远,且川甘风毛菊与小花风毛菊较变裂风毛菊更为进化,这与传统分类不一致。4.川甘风毛菊可能为变裂风毛菊和小花风毛菊的自然杂交种。
刘玉香[9](2013)在《樟科主要属种核型研究及其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文中指出樟科(Laur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树种,是集材用、药用、香料、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于一身的多用途重要植物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樟科5属17种植物首次进行核型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遗传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樟科6属21种植物进行了系统关系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润楠属8种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为樟科植物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樟科5属17种植物核型研究。本文系统开展了樟科5属17种植物的核型研究,结果表明:17种植物的核型类型分为“1 B”、“2A"、“2B”型3种。其中:樟属4种植物的核型均为“2 B”型;楠属的闽楠和白楠的核型分别为“2A”和“2B”型;润楠属8种植物的核型3种类型均有;新木姜子属的鸭公树和新木姜子的核型分别为“2A”和“2 B”型;檫木属的檫木的核型为“2 B”型。一般地,“1 B”和“2A”核型较对称,属于较原始类型;具“2 B”型的植物在系统演化中更为进化。2.樟科植物核型特点。综合本人及前人的研究结果,已开展核型研究的樟科植物共有42种,发现樟科植物的核型类型有“1A”、“1 B”、“2A”和“2B”四种类型,没有发现“C”类型的核型,说明樟科植物的核型总体上较为对称,在系统进化中属于较为原始的类型。其次,樟科植物的染色体基数均为12,但染色体数目和倍性不同。有38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为二倍体;另4种植物为多倍体,其中无根藤、月桂和美洲檫木3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台湾新木姜子的染色体数目为2n=6x=72,为六倍体。3.樟科植物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建立。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润楠基因组DNA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樟科6属21种植物的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4.樟科6属21种植物ISSR亲缘关系分析。用9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樟科6属21种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樟科6属21个植物种可划分为3个大类群,与樟科分类中的族一致:第一类为樟族,包括樟属(4种)和檫木属(1种);第二类为鳄梨族,包括楠属(4种)和润楠属(8种);第三类为木姜子族,包括新木姜子属(3种)和山胡椒属(1种)。在遗传距离为0.99左右时,樟科6属属间植物完全分开,属内植物全部聚在了一起,与传统形态分类相符。5.润楠属8种植物亲缘关系分析。根据核型研究参数将润楠属8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两类:第1类5个种,为“毛花组”的柳叶润楠、刨花润楠、华东楠和润楠4个种,还有“大果组”的龙眼润楠;第2类3个种,为“光花组”的红楠和风凰润楠,还有“绒毛润楠组”的绒毛润楠。而基于ISSR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的聚类,也是将8个种聚成两类,但与核型参数聚类结果不同的是,第1类为6个种,即将第2类的绒毛润楠也聚在第1类,而第2类仅有“光花组”的红楠和凤凰润楠。作者支持后者的聚类结果,认为大果组的龙眼润楠和绒毛润楠组的绒毛润楠,其花被裂片均被毛,与毛花组的分组特征一致,与毛花组植物聚在一起这与形态特征完全一致,而光花组植物则自成一组。据此初步认为,润楠属植物分组最重要的特征应该是花被裂片是否被毛,并依此分成“毛花组”和“光花组”2大组即可。
王琴[10](2013)在《披碱草属植物核型分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披碱草属(Elymus L.)是禾本科(Poacece)小麦族(Triticeae)重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优良牧草,适应性广、抗寒抗旱性强、经济价值高,为草原、草甸和荒漠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选择披碱草属植物作为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对象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本文采用核型分析方法,RAPD技术,核型似近系数及非加权算术平均数(UPGMA)聚类分析方法,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披碱草属植物进行了如下探索:1)披碱草属12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2)披碱草属植物12种材料种间亲缘关系研究;3)披碱草属模式种老芒麦16份材料种内亲缘关系研究。本文旨在从细胞学角度和基因组DNA水平上为披碱草属植物分类及多样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丰富披碱草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内容,保护我国披碱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并为披碱草属植物新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披碱草属12种植物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2种植物染色体数目稳定,染色体基数为7,其中老芒麦为四倍体,2n=28,无芒披碱草为八倍体,2n=56,其余10种均为六倍体,2n=42。植物染色体主要由中部着丝粒(m)和近中着丝粒(sm)染色体组成。平均臂比介于1.317-1.511之间。其核型类型分2B、2A、1B、1A四种类型。核型进化由高到低依次为:[老芒麦(E. sibiricus)、披碱草(E. dahuricus)、青紫披碱草(E.dahuricus var. violeus)]2B>[无芒披碱草(E. submuticus)、黑紫披碱草(E.atratus)、肥披碱草(E. excelsus)、毛披碱草(E. villifer)]2A>[垂穗披碱草(E. nutans)、麦宾草(E. tangutorum)、圆柱披碱草(E. cylindricus)、紫芒披碱草(E. purpuraristatus)]1B>[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1A。根据披碱草属12种植物的8个核型参数计算出的核型似近系数(λ)进行聚类分析。其核型似近系数(λ)范围为0.994-0.863。聚类结果表明,12种植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除老芒麦以外的其它11种植物。这一类植物又分为两个组,第一组为披碱草、青紫披碱草、黑紫披碱草、肥披碱草、无芒披碱草、毛披碱草和短芒披碱草,第二组为垂穗披碱草、麦宾草、圆柱披碱草和紫芒披碱草;第二类为老芒麦。核型似近系数进行的聚类分析在核型类型上能够体现披碱草属种间的亲缘关系,且与形态分类部分吻合。25条有效随机引物对采集于不同分布区的16份老芒麦材料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份材料的遗传一致性范围为0.8585-0.4634;UPGMA聚类结果显示生境相似的材料亲缘关系更近,且老芒麦16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关。30条随机引物对披碱草属12种植物材料进行RAPD分析的结果显示,12份材料的遗传一致性范围为0.7514-0.4859。聚类分析表明:披碱草属12种植物分为两类,即:第一类为老芒麦;第二类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短芒披碱草、无芒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和黑紫披碱草;第三组为披碱草、青紫披碱草、肥披碱草、麦宾草、圆柱披碱草、紫芒披碱草和毛披碱草。RAPD分析中采用遗传一致性进行的聚类分析,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本研究分别通过核型似近系数和RAPD遗传距离对披碱草属12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探讨种间的亲缘关系,旨在从多维的角度揭示披碱草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从而填补我国在披碱草属核型进化及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我国披碱草属植物的育种和遗传、进化、分类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豇豆属3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豇豆属3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乌丹蒿种群结构、种子萌发及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植物生态适应性的研究 |
1.1.1 植物种群特征与环境的适应 |
1.1.2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环境的适应 |
1.1.3 植物生理生化特征与环境的适应 |
1.2 传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3 乌丹蒿的研究进展 |
1.3.1 乌丹蒿的形态特征 |
1.3.2 开花物候的研究 |
1.3.3 对种群和群落特征的研究 |
1.3.4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3.5 对种子萌发与繁殖体的研究 |
1.3.6 乌丹蒿染色体核型、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的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样方设置及样品采集 |
2.2.1 乌丹蒿种群调查样方设置 |
2.2.2 样品采集 |
2.3 乌丹蒿种群结构及枝系构型研究方法 |
2.3.1 乌丹蒿种群结构分析方法 |
2.3.2 构件特征计算方法 |
2.3.3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指标的选择 |
2.4 气候因子的分析方法 |
2.4.1 气象数据的搜集 |
2.4.2 气象数据相关指标的选择 |
2.5 土壤样品的分析方法 |
2.6 植物样品的分析方法 |
2.6.1 乌丹蒿叶片和根系碳、氮、磷的测定 |
2.6.2 乌丹蒿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7 乌丹蒿种子微形态、萌发特性研究方法 |
2.7.1 种皮微形态的观察 |
2.7.2 不同光照对乌丹蒿种子萌发实验方法 |
2.7.3 不同温度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法 |
2.7.4 干旱胁迫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试验方法 |
2.7.5 盐碱胁迫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法 |
2.8 乌丹蒿花粉粒形态及传粉生物学研究方法 |
2.8.1 花粉粒的形态特征研究方法 |
2.8.2 开花物候期调查方法 |
2.8.3 开花动态的观察 |
2.8.4 花粉活力的测定 |
2.8.5 柱头可授性的测定 |
2.8.6 乌丹蒿授粉方式研究 |
2.8.7 三维空间24h传粉监测方法 |
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乌丹蒿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
3.1.1 乌丹蒿的种群结构 |
3.1.2 不同坡向枝条的特征分析 |
3.1.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3.2 环境因子对乌丹蒿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2.1 乌丹蒿分布中心的气候因子的变化 |
3.2.2 分布区土壤性质的变化 |
3.2.3 不同坡向乌丹蒿叶片和根系C、N、P含量 |
3.2.4 乌丹蒿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2.5 乌丹蒿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3.3 环境因子对乌丹蒿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1 不同坡向乌丹蒿生理指标的变化 |
3.3.2 乌丹蒿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乌丹蒿生理指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
3.3.4 乌丹蒿生理指标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
3.4 乌丹蒿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 |
3.4.1 乌丹蒿种子特征 |
3.4.2 光照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3 温度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4 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4.5 盐碱胁迫对乌丹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
3.5 乌丹蒿花粉粒形态与传粉生物学特性 |
3.5.1 花粉粒形态特征 |
3.5.2 乌丹蒿开花物候期 |
3.5.3 乌丹蒿的开花动态 |
3.5.4 乌丹蒿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 |
3.5.5 传粉方式与繁育系统 |
3.5.6 乌丹蒿传粉特性 |
4 讨论 |
4.1 乌丹蒿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 |
4.1.1 乌丹蒿种群结构的生态适应 |
4.1.2 乌丹蒿空间分布格局 |
4.2 乌丹蒿化学计量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4.2.1 不同坡向乌丹蒿叶片和根系化学计量特征 |
4.2.2 乌丹蒿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3 乌丹蒿生理指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4.3.1 渗透调节物质对坡向的响应 |
4.3.2 保护酶活性对坡向的响应 |
4.3.3 乌丹蒿内源激素含量对坡向的响应 |
4.3.4 植物生理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乌丹蒿种子萌发特性 |
4.4.1 种皮微形态 |
4.4.2 种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 |
4.4.3 乌丹蒿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4.4 乌丹蒿种子萌发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
4.5 乌丹蒿传粉生物学特性 |
4.5.1 乌丹蒿花粉粒形态特征 |
4.5.2 乌丹蒿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
4.5.3 气象因素对乌丹蒿传粉的影响 |
5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忍冬属种质资源概况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资源分布 |
1.1.3 利用价值 |
1.2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性状变异研究 |
1.2.1 形态学变异研究 |
1.2.2 细胞学变异研究 |
1.2.3 生理生化变异研究 |
1.2.4 分子标记研究 |
1.3 忍冬等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1 木本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
1.3.2 忍冬属种质育种研究 |
1.3.3 育种的对策 |
1.4 忍冬属种质繁殖技术研究 |
1.4.1 忍冬属种质组织培养研究 |
1.4.2 忍冬属种质扦插繁殖研究 |
1.5 忍冬良种保质栽培研究 |
1.5.1 肥力管理对忍冬生长的影响 |
1.5.2 肥力管理对忍冬质量的影响 |
1.5.3 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忍冬属多种质的性状遗传变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与耗材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观测性状指标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变异 |
2.2.2 产量性状变异 |
2.2.3 药用成分含量变异 |
2.2.4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主成分分析 |
2.2.6 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3 忍冬属多种质的亲缘关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基因组DNA提取 |
3.1.5 GBS文库构建与测序 |
3.1.6 测序数据统计 |
3.1.7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1.8 酶切数据统计 |
3.1.9 酶聚类检测SNP |
3.1.10 忍冬属群体遗传亲缘关系分析 |
3.1.11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3.2.3 测序数据统计 |
3.2.4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2.5 酶切数据统计 |
3.2.6 忍冬属群体SNP杂合度分析 |
3.2.7 忍冬属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3.3 小结 |
4 忍冬属多种质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验引物 |
4.1.3 试验试剂 |
4.1.4 试验仪器 |
4.1.5 忍冬属种质基因组DNA提取 |
4.1.6 忍冬属种质ISSR反应体系建立 |
4.1.7 忍冬属种质ISSR-PCR退火温度 |
4.1.8 忍冬属种质ISSR引物筛选 |
4.1.9 忍冬属种质ISSR扩增 |
4.1.10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引物筛选 |
4.2.3 引物退火温度选择 |
4.2.4 多态性分析 |
4.2.5 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4.2.6 DNA指纹图谱构建 |
4.3 小结 |
5 忍冬属种质的优株选育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试验仪器 |
5.1.4 '优株'选择 |
5.1.5 '优株'植物学性状鉴定 |
5.1.6 '优株'植物学性状稳定性观测 |
5.1.7 '优株'品种比较试验 |
5.1.8 采样与观测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选育 |
5.2.2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评价 |
5.2.3 忍冬属种质优株的生长适应性 |
5.3 小结 |
6 忍冬属优良种质繁育与保质栽培技术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试剂与肥料 |
6.1.3 仪器设备 |
6.1.4 试验地点 |
6.1.5 组培试验设计 |
6.1.6 扦插试验设计 |
6.1.7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1.8 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试验 |
6.1.9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忍冬优良种质组培试验分析 |
6.2.2 忍冬优良种质扦插试验分析 |
6.2.3 无性繁殖苗木的性状差异性分析 |
6.2.4 忍冬优良种质维持的肥力管理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浙江广义苦荬菜属(菊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菊科菊苣族的系统分类研究 |
1.1.1 菊苣族的分类研究进展 |
1.1.2 广义苦荬菜属的系统分类研究 |
1.1.3 中国苦荬菜属的分类学研究 |
1.2 菊科植物瘦果形态和微形态研究 |
1.3 菊科植物孢粉学研究 |
1.4 菊科植物细胞学研究 |
1.5 分子系统学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的意义 |
1.6.1 存在的问题 |
1.6.2 研究的意义 |
2 瘦果形态与微形态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瘦果外观 |
2.2.2 瘦果大小 |
2.2.3 瘦果喙部特征 |
2.2.4 瘦果的肋 |
2.2.5 瘦果表面电镜扫描微特征 |
2.2.6 冠毛形态 |
2.3 讨论 |
2.3.1 同种不同居群间的稳定性 |
2.3.2 不同种间的差异性 |
2.3.3 系统学意义 |
3 孢粉学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花粉形态和大小 |
3.2.2 表面特征 |
3.3 讨论 |
3.3.1 花粉形态的基本特征及稳定性 |
3.3.2 花粉形态的种间差异性及遂昌、庆元、云和三居群花粉形态比较 |
3.3.3 分类学意义 |
4 分子系统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序列特征 |
4.2.2 最大简约树和贝叶斯树 |
4.3 讨论 |
4.3.1 假还阳参属与苦荬菜属的关系 |
4.3.2 苦荬菜属与小苦荬属的系统关系 |
4.3.3 遂昌、庆元、云和居群及Ixeris dentata complex |
5 形态性状的观测和分类大纲 |
5.1 形态性状观察 |
5.1.1 叶形 |
5.1.2 头状花序 |
5.2 分属处理 |
5.2.1 苦荬菜属Ixeris |
5.2.2 小苦荬属Ixeridium |
5.2.3 假还阳参属Crepidiastrum |
5.3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及参编着作情况 |
(4)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兰花常规染色体 |
1.1 染色体数目及大小 |
1.2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 |
2 兰花分子细胞遗传学 |
2.1 基于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 |
2.2 基于基因组序列探针 |
2.3 基于大片段插入克隆探针 |
3 兰花表观细胞遗传学 |
4 兰花流式细胞遗传学 |
5 展望 |
(5)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罗汉果研究进展 |
1.1.1 罗汉果概述及育种研究现状 |
1.1.2 罗汉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1.1.3 罗汉果细胞遗传学研究现状 |
1.1.4 罗汉果分类问题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植物染色体研究的发展 |
1.2.1 植物染色体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
1.2.2 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发展的三个时期 |
1.2.3 传统的植物染色体研究技术 |
第三节 核糖体rDNA序列 |
1.3.1 rDNA概述 |
1.3.2 rDNA序列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
1.3.3 18S-5.8S-26S rDNA序列结构与功能 |
1.3.4 5S rDNA序列结构与功能 |
1.3.5 rDNA序列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6 ITS序列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1 概述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3 植物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五节 LEAFY基因在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1 LEAFY基因简介 |
1.5.2 LEAFY基因结构特征 |
1.5.3 LEAFY同源基因在系统发生学上的应用 |
第六节 葫芦科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1 葫芦科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2 葫芦科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
第七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 |
2.2.2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处理流程 |
2.2.3 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核型分析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2.3.1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情况 |
2.3.2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数目鉴定 |
2.3.3 26种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
2.3.4 葫芦科属间核型比较 |
2.3.5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的随体 |
第四节 小结 |
2.4.1 葫芦科植物种子发芽流程的探索 |
2.4.2 葫芦科植物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新记录 |
2.4.3 随体情况 |
2.4.4 罗汉果和罗汉果属的核型类型和核不对称系数系数 |
第三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葫芦科植物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3.2.1 溶液的配制 |
3.2.2 5S探针制备和45S探针制备 |
3.2.3 染色体荧光原位(FISH)杂交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3.3.1 20种葫芦科植物45S和5S rDNA FISH杂交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3.4.1 葫芦科植物原位杂交结果 |
3.4.2 45S rDNA和5S rDNA荧光杂交是核型分析的补充 |
第四章 罗汉果及6种葫芦科植物LEAFY基因全长克隆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4.2.1 RACE方法扩增罗汉果LEAFY基因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4.3.1 LEAFY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4.3.2 LEAFY基因cDNA克隆 |
4.3.3 LEAFY基因DNA全长克隆与结构分析 |
4.3.4 SgLEAFY1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罗汉果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5.2.1 DNA提取液、电泳液的配制 |
5.2.2 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5.2.3 ITS2基因片段和LEAFY基因内含子2的扩增和测序 |
5.2.4 DNA序列拼接 |
5.2.5 系统树的构建和优化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5.3.1 基于ITS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5.3.2 基于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5.3.3 ITS2系统发育树和LEAFY基因内含子2系统发育树的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罗汉果及其他葫芦科植物分子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的意义 |
6.2 从核型分析看罗汉果与葫芦科属种的亲缘关系 |
6.2.1 罗汉果在葫芦科中的分类地位 |
6.2.2 罗汉果与葫芦科植物的rDNA定位 |
6.3 ITS2序列和LEAFY基因内含子序列在分析葫芦科植物进化关系上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6)黄梁木染色体制片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黄梁木概述 |
1.2 植物染色体制片方法研究 |
1.2.1 常规压片法 |
1.2.2 去壁低渗法 |
1.3 染色体计数标准 |
1.4 以染色体制片为依托的核型分析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1 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方法 |
2.2.1 试剂及其配制 |
2.2.2 黄梁木染色体制片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有丝分裂的周期研究 |
3.2 染色体制片方法 |
3.2.1 改良压片法 |
3.2.2 去壁低渗法 |
3.2.3 制片方法的选择 |
3.3 黄梁木染色体计数 |
4 讨论 |
4.1 不同处理方法对制片效果的影响 |
4.1.1 取材 |
4.1.2 预处理 |
4.1.3 低渗 |
4.1.4 固定 |
4.1.5 解离 |
4.2 黄梁木染色体数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重复序列分析的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分子细胞遗传学及甜瓜属主要物种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基因组内的重复序列 |
1.1 重复序列的分类 |
1.1.1 散在重复序列 |
1.1.1.1 DNA转座子 |
1.1.1.2 逆转录转座子 |
1.1.2 串联重复序列 |
1.1.2.1 微卫星重复序列 |
1.1.2.2 小卫星重复序列 |
1.1.2.3 卫星重复序列 |
1.1.2.4 端粒重复序列 |
1.1.2.5 核糖体DNA |
1.2 重复序列的功能 |
1.3 重复序列的应用 |
1.3.1 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 |
1.3.2 绘制染色体指纹图谱 |
1.3.3 染色体识别与核型分析 |
2 荧光原位杂交及其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
2.1 荧光原位杂交 |
2.2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类型 |
2.2.1 基因组序列探针 |
2.2.2 基因组文库探针 |
2.2.3 染色体特异性重复序列探针 |
2.2.4 单拷贝序列探针 |
2.3 荧光原位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
2.3.1 基因定位 |
2.3.2 染色体鉴别与核型分析 |
2.3.3 分子细胞遗传学图谱构建 |
2.3.4 分析物种进化及亲缘关系 |
2.3.5 植物远缘杂种的鉴定及外源DNA的检测 |
3 酸黄瓜研究进展 |
3.1 酸黄瓜概述 |
3.2 酸黄瓜的分类地位 |
3.3 酸黄瓜的研究价值 |
3.4 酸黄瓜的研究现状 |
4 课题提出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2.2.2 基因组测序 |
2.2.3 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2.2.4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 |
2.2.5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中Ty1/Copia和Ty3/Gypsy家族的系统进化分类 |
2.2.6 重复序列的分子克隆 |
2.2.6.1 引物设计 |
2.2.6.2 PCR扩增 |
2.2.6.3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DNA切胶回收 |
2.2.6.4 克隆 |
2.2.6.5 质粒提取 |
2.2.7 酸黄瓜着丝粒区BAC克隆的筛选 |
2.2.8 探针制备 |
2.2.9 染色体制片 |
2.2.9.1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
2.2.9.2 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制片 |
2.2.10 原位杂交及信号检测分析 |
2.2.10.1 原位杂交 |
2.2.10.2 洗片及荧光检测 |
2.2.10.3 图像检测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酸黄瓜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组成分析 |
3.2 酸黄瓜基因组主要串联重复序列的序列组成及染色体分布模式 |
3.3 酸黄瓜近着丝粒BAC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3.4 酸黄瓜染色体结构组成模式图 |
3.5 基于比较FISH的酸黄瓜、黄瓜基因组间重复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分析 |
3.6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 |
3.7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中单个重复序列家族的进化动态性 |
3.8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中Ty1/Copia和Ty3/Gypsy家族的系统进化分类 |
3.9 甜瓜属主要物种基因组中rDNA的进化分析 |
4 讨论 |
4.1 重复序列与酸黄瓜基因组 |
4.2 酸黄瓜基因组主要串联重复序列的序列组成与进化 |
4.3 甜瓜属5个主要物种间的进化分析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青藏高原三种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植物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
2 风毛菊属植物系统演化研究进展 |
3 青藏高原概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方法 |
2.1 形态特征 |
2.2 解剖结构 |
2.3 核型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 结果 |
1.1 形态特征 |
1.2 叶片解剖特征 |
1.2.1 叶的表皮微形态 |
1.2.2 解剖结构 |
1.3 核型分析 |
1.4 聚类分析 |
2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樟科主要属种核型研究及其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樟科植物研究概况 |
1.1 樟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
1.2 樟科植物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樟科植物繁育研究 |
2 植物染色体核型和核型分析 |
2.1 染色体及其特征 |
2.2 染色体核型和核型分析 |
2.3 核型分析在植物中的应用 |
2.4 樟科植物核型研究现状 |
3 ISSR分子标记 |
3.1 DNA分子标记 |
3.2 ISSR分子标记原理、方法与特点 |
3.3 ISSR分子标记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樟科5属17种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 |
2.2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樟科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
3.2 樟科植物核型分析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樟科植物染色体制片方法探讨 |
4.2 樟科5属17种植物核型比较 |
4.3 核型进化 |
4.4 属内种间植物染色体差异比较 |
4.5 樟科植物核型的比较 |
第三章 樟科6属21种植物工SSR亲缘关系分析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ISSR-PCR扩增优化反应体系建立 |
2.3 ISSR标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 ISSR适宜引物筛选 |
3.3 ISSR扩增结果及其特点 |
3.4 ISSR指纹聚类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樟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条件优化 |
4.2 ISSR-PCR扩增条件优化及扩增体系建立 |
4.3 樟科6属21种植物的亲缘关系 |
第四章 润楠属8种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
1 聚类分析 |
1.1 润楠属8种植物核型参数聚类分析 |
1.2 润楠属8种植物ISSR聚类分析 |
2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披碱草属植物核型分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小麦族披碱草属概况 |
1.1.1 披碱草属概况 |
1.1.2 披碱草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1.1.3 披碱草属植物的生境条件及生态适应性 |
1.1.4 披碱草属植物的分布 |
1.2 披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1 披碱草属植物分类系统研究 |
1.2.2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
1.2.3 披碱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
1.3.1. 核型特征 |
1.3.2 核型分类 |
1.3.3 核型公式 |
1.3.4 核型分析的研究概况 |
1.3.5 核型分析的应用 |
1.4 RAPD 技术及其应用 |
1.4.1 RAPD 技术概述 |
1.4.2 RAPD 技术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地概况 |
2.3 试剂和仪器 |
2.3.1 试剂、酶及药品配制 |
2.3.2 主要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 核型分析 |
3.1.1 材料的准备 |
3.1.2 染色体制片 |
3.1.3 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
3.1.4 聚类分析 |
3.2 RAPD 分析实验方法 |
3.2.1 披碱草属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2 引物的筛选 |
3.2.3 RAPD 扩增 |
3.2.4 RAPD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核型分析 |
4.1.1 染色体数目 |
4.1.2 披碱草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4.1.3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的核型参数 |
4.1.4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 |
4.2 披碱草属植物的 RAPD 分析 |
4.2.1 基因组 DNA 的电泳结果 |
4.2.2 模式种老芒麦种内群体的多态性分析 |
4.2.3 披碱草属种间群体的多态性分析 |
5 讨论 |
5.1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核型分析 |
5.1.1 染色体制片 |
5.1.2 核型的比较 |
5.1.3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进化关系探讨 |
5.1.4 核型似近系数法分析亲缘关系 |
5.2 披碱草属 12 种植物的 RAPD 分析 |
5.2.1 RAPD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5.2.2 披碱草属老芒麦种内亲缘关系 |
5.2.3 RAPD 法分析亲缘关系 |
6 结论与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四、豇豆属3种植物染色体的核型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乌丹蒿种群结构、种子萌发及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D]. 刘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2]忍冬属多种质性状变异与优株选育[D]. 曾慧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浙江广义苦荬菜属(菊科)的系统分类学研究[D]. 蔡鑫.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4]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前景[J]. 王筠竹,陈跃,秦德辉,陈丽萍,孙崇波.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1)
- [5]罗汉果及同科15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谢文娟. 广西大学, 2018(06)
- [6]黄梁木染色体制片体系的建立[D]. 宋亚男.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基于重复序列分析的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分子细胞遗传学及甜瓜属主要物种进化研究[D]. 杨树琼.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青藏高原三种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D]. 李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樟科主要属种核型研究及其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D]. 刘玉香.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8)
- [10]披碱草属植物核型分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王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