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的提出看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盛[1](2021)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文献检索结合处方医案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分析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诊疗理念、特色疗法和用药规律,并从中整理、总结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的学术经验。方法:(1)通过查找图书馆、互联网、名医等数据库,以及寻访韦老以往带教门生及其家眷典藏等途径,检索公开出版有关韦贵康教授研究、论述颈性眩晕的相关着作,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识。(2)结合笔者硕士三年期间的临床跟师随诊记录,以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处方医案作为研究对象,且收集的处方内容须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证型、症候、治法和方药等。(3)使用EXCEL数据管理软件建立韦贵康-颈性眩晕医案数据库;并将收集整理的数据分别通过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以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后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探讨。结果:(1)本次课题研究,共检索载有关于国医大师韦贵康颈性眩晕的相关着作10部。主要论述了韦老对颈性眩晕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诊疗理念,以及具体的手法操作。(2)临床跟诊共收集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证处方168案例,有7例只记录手法治疗而无列出具体方药;医案所涉颈性眩晕所属证型大致可分为5类。即,瘀结型38首处方、肝肾亏虚型37首处方、气阴两虚型31首处方、肝热型28首处方和阴虚阳亢型27首处方。(3)医案所涉颈性眩晕治法共有14种,所用中药共计152味,药物性味以甘温居首,药物归经以入肝、脾、心、肾经居多,单味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味为白芍、甘草、丹参、龙骨、三七;出现频数在20次以上的中药有53味,其中活血调经药、补气药、补血药、化瘀止血药、活血止痛药为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常用药类。(4)在中药与中药的关联规则中,共得到26条二阶关联,52条三阶关联,及20条四阶关联;在症候与中药的关联规则中,共得到56条二阶关联,88条三阶关联,及19条四阶关联。(5)对频数在20以上的前53味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共可分为7类,所代表的类方主要有:痛安汤、通窍活血汤、双黄升麻汤、枣仁远志汤、六味地黄汤和天麻钩藤汤等。结论:通过分析韦贵康教授相关医论医话着作,并结合其临证验案记录可以得出,韦老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病实乃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多由于人体的姿态失衡、颈椎的失稳退变、颈项相关关节的紊乱错位、项背肌肉的痉挛或松弛,以及内在脏腑之肝肾、心脾的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所导致。且项背督脉经气痹阻不通为其主要病机;对其治疗的原则是内外兼治,主辅配合、脊督一体,六通为要。其中外治手法主张通脊调骨,提倡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服中药强调补肾通督、化瘀扶正,要求整体为主,重视局部;因此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在临床上必须熟练掌握手法操作力度的稳、准、轻、巧、透,以及灵活运用活血与养血、柔养与息风、解表与收涩、温热与寒凉等内服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同时,注重患者自身合理的康复锻炼。以此恢复其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调和其脏腑功能,使之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最终达到颈项局部血液循环通畅、眩晕自除的治疗效果。
赵维潇[2](2021)在《基于肾脑相关研究CKD3-5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中医学藏象学说中“肾脑相关”的密切联系,评估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状况,探讨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寻找CK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筛选出CK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预防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为从肾论治脑病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材料与方法:采用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探讨查阅古今对肾和脑进行相关论述的着作及文献并整理归纳,根据中医学藏象理论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肾脑相关的认识,从历史源流、中医理论基础、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四个方面对“肾脑相关”理论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的CKD3-5N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组,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Mo CA量表评分≥26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运用自行设计的病例调查表(附录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应用Excel软件录入调查表资料以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医学“肾”与“脑”二者在阴阳属性、经脉络属、精髓化生、神志相依等方面存在相关性。2.从肾论治脑病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具有正确性与可行性。3.本研究中147例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平均得分为(26±2)分,其中认知功能正常者占61.22%,而有38.78%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CKD3期、4期、5期三个组的Mo C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1.844,P=0.000<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CKD3期与CKD4期之间Mo CA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调整后P>0.05),CKD3期与CKD5期、CKD4期与CKD5期之间Mo CA评分比较具有显着差异(调整后P=0.000、P=0.007<0.05),CKD5期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4.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和认知功能障碍两组间的年龄、受教育年限、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磷、尿素、肌酐、胱抑素C、e GFR、甲状旁腺激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钠、血钾、血钙、尿酸、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24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了相关危险因素后,仅年龄、受教育年限、血红蛋白与CKD患者发生CI显着相关(P=0.005,P=0.029,P=0.002),高龄(OR=1.060,95%CI:1.018-1.1047)、低受教育年限(OR=0.820,95%CI:0.686-0.979)、低血红蛋白(OR=0.955,95%CI:0.928-0.983)为CK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6.CKD3-5期患者的中医证候本证证候出现频率脾肾气虚证47.6%>阴阳两虚证22.4%>气阴两虚证13.6%>脾肾阳虚证11.6%>肝肾阴虚证4.8%;兼证证候出现频率湿浊证38.2%>血瘀证31.3%>无兼证28.6%>湿热证12.2%>水气证11.6%。7.认知功能正常组本证以脾肾气虚证为多(54.5%),其次为气阴两虚证(17.8%);认知功能障碍组以阴阳两虚证为多(40.4%),其次为脾肾气虚证(36.8%)。兼证中,认知功能正常组多兼湿浊证(36.7%)或无兼证(34.4%),认知功能障碍组多兼血瘀证(57.9%)或湿浊证(40.3%)。其中阴阳两虚证、血瘀证患者Mo CA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29,P=0.001;Z=-3.429,P=0.001)。结论:1.“肾脑相关”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为临床从肾论治脑病以及肾脑相关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依据。2.CKD3-5ND期患者CI的患病率约为38.78%,CKD5期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更低。3.高龄、低教育水平和低Hb是CK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提早筛查和干预,以预防CKD患者CI的发生。4.阴阳两虚证为CKD3-5ND期患者CI本证的主要证型,其次为脾肾气虚证;血瘀证为兼证的主要证型,其次为湿浊证。5.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机为脾肾阴阳两虚、痰瘀闭阻脑窍。
赵军,师建平,刘晋,刘岩[3](2021)在《常虹教授脑肾同调治疗骨痿学术思想探微》文中指出常虹教授认为"肾、髓(脑)、骨系统"内部互生协同,共同完成成骨过程,濡养四肢百骸。常老通常采用"髓(脑)、肾同调"治则,活化"髓、骨二元系统"抗骨痿。在骨痿病证的治疗原则上,常老认为通常采用"脑、肾同调"治则,也可以理解为"髓、肾同调"治则。在临床上,分别采用偏向于补精、补阴、补阳、补气的治疗方法,肾、髓(脑)同调,进一步调节、活化"髓、骨二元系统",达到防治中医骨痿病证的目的。
王名超[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老年期痴呆病患者中医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期痴呆病的中医证型与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老年期痴呆病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本研究包括综述和数据挖掘两部分。综述从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的认识,中医治疗方法,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数据挖掘:对2014年—2019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保健科)和脑病科住院的老年期痴呆病患者进行统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然后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关联规则Apriori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近年来该院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结果:经过筛选,整理出痰瘀阻络型、脾肾两虚型、痰浊蒙窍型、髓海不足型、心肝阴虚型、瘀血内阻型6型共300首方剂。治疗痰瘀阻络型老年期痴呆病91首处方中的高频中药有:川芎、炒桃仁、白术、黄芪、茯苓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10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5首新方。治疗脾肾两虚型老年期痴呆病65首处方中高频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石菖蒲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12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6首新方。治疗痰浊蒙窍型老年期痴呆病50首处方中高频中药有:茯苓、清半夏、白术、石菖蒲、陈皮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12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6首新方。治疗髓海不足型老年期痴呆病45首处方中高频中药有:酒萸肉、熟地黄、茯苓、山药、石菖蒲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12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6首新方。治疗心肝阴虚型老年期痴呆病33首处方中高频中药有:甘草、生地黄、白芍、玄参、麦冬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6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3首新方。治疗瘀血内阻型老年期痴呆病16首处方中高频中药有:炒桃仁、川芎、黄芪、甘草、茯苓等,分析出常用配伍药对,提取6个核心组合,进一步得出3首新方。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总结出治疗老年期痴呆病的中医临床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主要有痰瘀阻络、痰浊蒙窍、瘀血内阻3个邪实为主的证型,脾肾两虚、髓海不足、心肝阴虚3个正虚为主的证型。总结出:方药病证对应、祛痰化瘀为主、补肾不忘健脾、祛邪扶正兼用、安神开窍贯穿始终等组方用药规律,供临床参考。
卢薏[5](2020)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系统整理与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该学说的源流、理论、思想、特色、贡献等内容,充实八桂骨伤研究,促进八桂医学传承发展,为中医骨伤的科研、教学、临床和养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图书馆、中文数据库查阅韦贵康教授的着作、文章,搜集与韦贵康教授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的相关资料,重点整理与脊督学说有关的内容;其次,查阅中医文献中与脊柱、督脉相关内容,梳理脊督学说的发展源流;再次,拜访韦贵康教授,请教课题相关问题,对研究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综合运用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骨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探讨相关问题,完成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结果:脊督学说源于中医学对于脊柱和督脉的认识,是韦贵康教授在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中西医学理论、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学说。脊督学说包含有四方面内容:脊柱和督脉在结构、功能和病理上为一体,相依相协;脊柱和督脉与全身脏腑相关相联,相互影响;在脊柱和督脉的相关疾病治疗上,外治注意正脊通督,内调注意通督补肾;在养生保健上,注意脊柱和督脉的养护。结论:脊督学说是阐述脊柱和督脉之间关系的学说,也是指导脊柱相关疾病治疗的重要思想。脊督学说不仅提示了脊柱、督脉的整体性,也阐明人体是一个以脊柱、督脉系统为核心,各部肢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系而成的有机统一体。脊柱和督脉出现异常可以导致其他系统的疾病发生,而其他系统发生的疾病也可能是脊督系统的异常的表现。这拓宽了脊柱病损诊治的思路,也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脊督学说将中医特色与现代科学理论结合在一起,为中西医结合实践提供一个很好范例,对中医骨伤学、脊柱相关疾病学、八桂医学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于珺[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现代,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疾病负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新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包含相当数量的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患者,涉及人群广泛,但现有治疗方法相对局限于药物治疗范畴,治疗方法的有限性呼吁人们加强相关研究。除药物治疗外,针灸调神成为国内治疗心身疾病以及身心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年来,针灸调神也逐渐成为中医学界临床、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庄礼兴教授在靳三针疗法治神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调神针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神志病、心身疾病及身心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借助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庄礼兴教授门诊病历的分析,探索调神针法的病种、临床用穴等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使用调神针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拍照、笔记的方式收集庄礼兴教授门诊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病历,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病历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历信息录入计算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原始数据库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针灸处方等信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将所有病历按照未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调神为辅分类并标记调神针法使用情况。根据下一步数据挖掘所需的数据类型将规范化处理之后的原始数据库划分为附有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一般信息数据库、诊断数据库、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数据库、针灸处方数据库。对纳入本研究的病历的数据挖掘步骤如下:(1)使用SPSS Statistics对患者一般信息、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主辅情况、中西医诊断、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针灸处方等进行频数分析,以了解纳入病历的整体情况,并初步观察调神针法临床使用的整体情况。(2)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针刺取穴进行聚类分析,观察取穴的大致分组情况,并进一步观察调神为主、调神为辅病历针刺取穴的分组情况。(3)使用SPSS Modeler制作针刺取穴的网状图以观察取穴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对中西医诊断、针灸处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及针刺取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观察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相关程度。中西医诊断与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诊断对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影响;针刺取穴的频数分析、网状图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有助于观察针刺取穴在调神为主、为辅病历中的使用规律。(4)使用SPSS Statistics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与是否使用调神针法、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进行决策树分析,以观察影响调神针法使用情况的具有较明显分辨力的因素。(5)在对症状的频数分析基础上,使用SPSS Statistics对频数高的前28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症状公因子,总结每个症状公因子可能涉及的脏腑、经络,并据此探讨症状公因子提示的病机。结果:从频数分析可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共527例,使用调神针法的病历共221例,占病历总体的41.9%。调神为主或调神为辅病历在性别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区别,但在不同年龄段中性别上的分布存在差异;调神病历数量在各月和各节气中也有涨落变化,但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诊断方面,病历总体共涉及117个西医诊断,调神病历涉及其中69个,全部病历均为调神病历的西医诊断有失眠、运动障碍、癫痫、小儿抽动障碍等共48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颈椎病、腰痛、颈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共21个;病历总体共涉及中医诊断45个,调神病历涉及的中医诊断共37个;所有病历都为调神病历的中医诊断有不寐、颤证、郁证、痫证等共20个,调神和非调神病历兼有的西医诊断有腰痹、项痹、痹症、面瘫病等共17个。现病史方面,主诉持续时间为12个月时调神针法的病历数量更多;症状、体征方面,失眠、头晕、头痛等共34个症状或体征在调神病历中的频数较高,失眠、纳差、入睡困难在调神为主的病历中出现频数较高;舌象和脉象在是否使用调神针法和调神为主或为辅病历中没有表现明显的倾向。针灸处方方面,调神病历中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还包括穴位埋线、耳穴、皮肤针等治疗方法;全部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等调神为主的取穴和头部督脉排针表现出较高频次,是调神主要使用的取穴;其他毫针针刺取穴中督脉腧穴使用频数最高。配合使用耳穴疗法的病历约占调神病历整体的43.4%,使用频数较高的耳穴为肝、交感、心、缘中、肾、神门、皮质下。可见并非所有就诊患者都有使用调神针法的必要性,且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病历在一般信息、诊断、现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调神针法以毫针针刺为主要治疗方法,酌情配合其他方法。调神病历的97个取穴可聚类为3个大类:C1包含取穴较复杂,可大致分为治疗面瘫病等面部疾病的取穴、百会和后顶以及其他77个取穴;C2包含百劳、颈阿是、头部督脉排针、晕听区、风池,是治疗以颈肩部经气不利为主要病机的疾病常用的取穴;C3包含申脉、照海、神庭、印堂、三阴交、四关、四神针,是调神为主病历的主要取穴。可见,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在系统聚类分析中分属于不同类。从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西医诊断为癫痫、运动障碍、失眠的病历和中医诊断为痫证、郁证、颤证、不寐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针法;西医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抑郁症、帕金森病、儿童抽动障碍、癫痫、运动障碍和中医诊断为瘈疭、痫证、郁证的病历必然使用调神为主的取穴;症状与取穴方面,调神为主的取穴与痴呆、耳聋、耳鸣、腹痛、关节痛等12个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痴呆、关节痛、面痛、心悸的相关程度较高;头部督脉排针与痴呆、颈痛、失眠、头痛、心悸、足痛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调神针法取穴之间的网状图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之间联系紧密度高,而头部督脉排针与调神为主取穴的联系程度低,这与系统聚类结果一致,取穴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也表明,调神为主的取穴与头部督脉排针同时使用的可能性小,两组取穴的配穴情况区别明显。结合调神病历取穴的频数分析和多阶关联规则分析可知,调神为主的取穴中四神针、印堂、神庭是最核心的取穴,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是较常用的配穴,神门、内关、百会、素髎、水沟均是较少使用的配穴,头部督脉排针在调神为辅的病历中发挥调神的作用。从对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既往史的决策树分析可知,影响是否使用调神针法的节点有:头晕、入睡困难、头痛、纳差、上肢震颤、颈痛、耳鸣,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影响使用调神为主或为辅取穴的节点有:查体、辅检阳性、入睡困难、瞤目频繁、头痛,共形成5条决策树路线;区别使用调神为辅或不使用调神针法的主要节点有:头晕、神疲、耳鸣、头痛、言语不利、面痛、大便溏、有相关既往史,共形成9条决策树路线。多数决策树路线具有参考价值,但决策树总体拟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从对症状的因子分析可见,28个症状可提取为15个公因子,公因子提示调神病历中具有共性的病机在脏腑方面与心(脑)、肝、胆、脾、肾有关,在经络方面主要与督脉、太阳经、少阳经有关。结论:调神针法可划分为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和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调神为主的治疗思路主要适用于神志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适用于身心疾病的治疗。调神为主与调神为辅的治疗思路用穴有区别:调神为主治疗思路用穴以四神针、神庭、印堂为核心取穴,以三阴交、四关、申脉、照海、内关、神门、百会、素髎、水沟为加减取穴;调神为辅治疗思路的用穴中,头部督脉排针是主要起到调神作用的取穴,配合治疗躯体原发病的其他取穴使用。
孙璐[7](2020)在《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文献研究与补肾化瘀法的临证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从而掌握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同时总结导师以“补肾化瘀”法治疗本病的临证应用,以此延展临床辨证思路,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全面检索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QVIP)、万方数据库四大数据库所有关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纳入研究的文献,用EXCEL 2007对文献中涉及的证型、治则治法、方剂、中药进行录入、统计,再利用SPSS 22.0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挖掘现代医家对于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及用药特点,同时探讨导师以“补肾化瘀”法治疗本病的临证应用。结果:1.纳入文献数量:从2009年-2019年纳入文献数分别为7篇、5篇、6篇、9篇、13篇、18篇、14篇、16篇、22篇、15篇、18篇。2.频数统计分析:本次研究共纳入143篇文献,共计5501例病例的治疗,共涉及24种证型、22种治法、23个方剂、143味中药,总药味频次达1662次。(1)证型:以肝肾阴虚证、肾虚血瘀证、风阳内动证、肝肾亏虚兼气血亏虚证四种为主要证型,占所有证型78.32%。(2)治法:以滋补肝肾、祛风、活血化瘀、通络、养血、滋补肾阴、镇肝息风为主要治法,其频次均大于20次。(3)方剂:以自拟方居多,其次为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三者频次均大于5次。方剂剂型:包括汤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膏方,以汤剂居多。(4)中药:用药频次≥20次的药味共计24种,白芍、天麻、熟地黄、当归、甘草、钩藤、山茱萸、全蝎、川芎、牡蛎、龟甲为本病治疗的核心药物,出现频次均≥40次。中药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三大分类为主,三者之和约占总用药频次70%以上。3.因子分析:共提取10对公因子,F1:何首乌、丹参;F2:龙骨、牡蛎;F3:山茱萸、熟地黄、枸杞;F4:全蝎、地龙、钩藤;F5:川芎、当归;F6:石菖蒲、肉苁蓉、黄芪;F7:白术、僵蚕;F8:龟甲、天麻、牛膝;F9:生地黄;F10:茯苓、白芍、甘草。4.聚类分析:频次≥20次的24味高频中药可聚为5类:(1)白芍(2)当归、钩藤、甘草(3)熟地黄、天麻(4)山茱萸、川芎、全蝎、僵蚕、龟甲、牡蛎(5)丹参、何首乌、地龙、牛膝、枸杞、石菖蒲、白术、茯苓、龙骨、生地黄、肉苁蓉、黄芪。高频中药类别可聚为4大类:(1)补虚药为第一大类(2)平肝熄风药为第二大类(3)活血化瘀药为第三大类(4)清热药、安神药、解表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药合为第四大类。结论:1.证治规律:纳入143篇文献结果显示肝肾阴虚为帕金森病发病的本质,此外肾虚血瘀及肝肾亏虚兼有气血亏虚为本病好发证型,治疗时实证多予以活血化瘀、化痰、疏肝理气等治法,虚则多予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补肾之阴阳等治法,本病病机繁杂,故方药保持动态应用,成方以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芍药甘草汤为常用方灵活加减,以补虚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要药类,其中白芍为治疗帕金森病最核心药物。2.“补肾化瘀”法的临证探析:导师临证时发现疾病后期同时出现肾阴、阳两虚时可采用“补肾化瘀”法,以“阴中求阳”法大补肾之阴阳及温性活血药与多种虫类药并用共奏“补肾化瘀”之效的学术见解进一步印证了文献研究结果,证实了“补肾化瘀”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具有指导意义。3.文献研究及导师临证应用时均提示临床需兼顾患者病情的标本虚实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灵活运用方药,以协助西药治疗,增效减毒,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李喜情[8](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优化方案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改善肾虚血瘀证的中医证候、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探讨相对优化治疗方案。方法:以随机、对照为试验原则,按1:1:1:1比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配为A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B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艾灸)、C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D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四组,每组各25名患者,共治疗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前后四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果:1.四组均能提高MMSE总积分,差异显着(P<0.01)。B、C、D组总积分均高于A组,其中C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总积分最高,C组分别与B组、D组相比较有差异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MSE评价临床疗效,C组疗效最明显,有效率为81.82%,与A、B、D三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四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PB、C、D<0.01)。C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总积分最低,且B、C、D组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均能降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差异显着(P<0.01);A组总积分最高,C组(西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最低,降低效果最明显,C组与B组、C组与D组相比较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医证候评价临床疗效,C组疗效最明显,有效率为90.91%,与A、B、D三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重大不良事件出现,均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本研究中四种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均取得了疗效,西医治疗+中药汤剂+针刺联合治疗在改善肾虚血瘀证的中医证候、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疗效显着。
邓长翠[9](2019)在《沈冯君教授补肾活血法的内涵及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探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沈冯君教授补肾活血法的学术思想内涵,总结沈冯君教授对补肾活血法的认识及相关研究成果。2.总结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从中总结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方法:1.通过《中华医典》(光盘版,第5版)、近代中文学术期刊等检索相关经典条文及现代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补肾活血的认识。2.通过文献考证与理论探讨,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从肾、血、其它脏三方面对补肾活血法的内涵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总结沈冯君教授对补肾活血法的认识及相关研究成果。3.回顾性收集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沈冯君教授及其弟子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痹病”患者的首诊处方129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从药物频次、分类及中药的性能方面,统计沈冯君教授处方用药的基本信息,并结合中医理论探析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的用药特点及辩证思路。结果: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的129首处方,药物使用频次统计可得,使用频次前十的药物依次是,当归、川芎、红花、甘草、仙灵脾、赤芍、杜仲、丹参、桃仁、熟地黄;药物功效使用频次显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使用最多,总频次达1450次,占用药总频次的77.4%,是构成治疗“痹病”的常用药;四气统计结果显示,按降序排列依次为温(1053)、平(390)、凉(236)、寒(159)、热(32);五味统计结果显示,多以甘、苦、辛为主,分别为942、849、846;归经药物使用频次结果显示,药物以入肝经(1304)、脾经(764)、肾经(732)为主,其次是心经(568)、肺经(325)。结论:1.从传统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来看,五脏与血液的生成、运行及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肾是心、肝、脾、肺四脏发挥生理效应的基础。2.沈冯君教授认为补肾活血法并不是单单运用补肾和活血的药物,而强调要以补肾为本,五脏同调,兼并以活血,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3.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使用频率前十的药物依次是:当归、川芎、红花、甘草、仙灵脾、赤芍、杜仲、丹参、桃仁、熟地黄。4.沈冯君教授处方用药以温性药为主,少用热性,五味以甘、苦、辛味药居多,药物归经多入五脏,以肝脾肾经为主。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符合沈冯君教授力主补肾活血法而取效,并且客观佐证了其对“痹病”的治疗倡导从“虚、瘀、邪”入手的用药规律相吻合。
王莉[10](2019)在《“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9-70岁健康状态人群的头发、耳目、唾液、骨牙等十个维度114个条目的表现特征,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健康志愿者的差异及演变规律,深入挖掘反映“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外在征象及规律性知识,为丰富中医“肾藏精”藏象理论及与肾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健康人的中医预防养生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材料与方法: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方法,对“生长壮老取决于肾”进行古代文献的源流探究,对这一理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生、演变规律进行回顾与分析。从生长壮老各阶段与肾中精气的关系入手,分析肾中精气对生命的开始、生长发育、衰老等阶段的影响,确认肾中精气对人生长壮老各阶段的不同作用,进一步阐明“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理论意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本课题研究团队自2010年12月到2013年8月,在天津、上海、沈阳三地,对922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调查。问卷涉及人体健康状况的114个条目,共分十个维度:头发、唾液、耳目、骨牙、四肢肌肉、皮肤、二阴二便、生殖、智力、其他症状。临床医师或中医学专业教师在经过培训之后,对调查对象就“生长壮老取决于肾”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集表(9-70岁使用)进行信息采集,并填写量表。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不同年龄段之间多重比较采用Games-Howell法进行,不同性别人群间比较采用T检验,条目之间比较采用因子分析,维度之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生长壮老”各年龄段男性健康人群外在征象变化趋势男性各维度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65岁以上段。头发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年龄段。与9-16岁段头发维度值比较,25-32岁段、33-40岁段、41-48岁段、49-56岁段、57-64岁段、65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骨牙维度峰值出现在17-24岁段。与17-24岁段骨牙维度值比较,33-40岁段、41-48岁段、49-56岁段、57-64岁段、65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唾液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段。与9-16岁段唾液维度值比较,57-64岁段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耳目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与9-16岁段耳目维度值比较,49-56岁段、57-64岁段、65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四肢肌肉维度峰值出现在41-48岁段。与41-48岁段四肢肌肉维度值比较,65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皮肤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段。与9-16岁段皮肤维度值比较,49-56岁段、57-64岁段、65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生殖维度峰值出现在33-40岁段。与33-40岁段生殖维度值比较,65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二阴二便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段。与9-16岁段二阴二便维度值比较,57-64岁段显着下降(P<0.05)。智力维度峰值出现在9-16岁段。与9-16岁段智力维度值比较,57-64岁段、65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2.“生长壮老”各年龄段女性健康人群外在征象变化趋势女性各维度总体趋势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均出现在64岁以上段。头发维度峰值出现在15-21岁段,与15-21岁段比较,29-35岁段、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骨牙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与9-14岁段比较,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唾液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15-21岁段与29-35岁段。与9-14岁段、15-21岁段比较,50-56岁段、57-63岁段显着下降(P<0.05)。与29-35岁段比较。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耳目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22-28岁段、29-35岁段、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四肢肌肉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皮肤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二阴二便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22-28岁段、29-35岁段、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生殖维度峰值出现在15-21岁段。与15-21岁段比较,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智力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29-35岁段、36-42岁段、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其他症状维度峰值出现在9-14岁段。与9-14岁段比较,43-49岁段、50-56岁段、57-63岁段、64岁以上段显着下降(P<0.05)。3.“生长壮老”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外在征象变化差异男性皮肤维度在30-39岁段和40-49岁段高于女性,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性智力维度30-39岁段显着高于女性(P<0.05)。男性其他症状维度在20-29岁段、30-39岁段、40-49岁段、60岁以上段显着高于女性(P<0.05)。男性生殖维度在9-19岁段、20-29岁段、30-39岁段、40-49岁段、50-59岁段显着高于女性(P<0.05)。4.“生长壮老”过程中,充分反映不同健康人群肾中精气盛衰的征象群研究中发现充分反映男性健康人群“生长壮老”过程中肾中精气盛衰的征象群,包括23项征象,按照重要性依次为:牙齿脱落、性欲减退、牙齿松动、脱发、腰活动受限酸痛、头发稀疏、阳痿、颈活动受限、白发、早泄、膝活动受限酸痛、头发干枯、神疲、乏力、牙齿光泽、健忘、皮肤干燥、气短、皮肤松弛、腰冷、尿后余沥、老花眼、耳聋,其中牙齿脱落、性欲减退、牙齿松动、脱发、腰活动受限酸痛、头发稀疏、阳痿、颈活动受限表现突出。研究中发现充分反映女性健康人群“生长壮老”过程中肾中精气盛衰的征象群,包括19项征象,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月经初潮年龄、经质、经色、白发、性欲减退、皮肤松弛、头发干枯、绝经年龄、老花眼、牙齿松动、膝活动受限酸痛、头发稀疏、手背色斑、腰活动受限酸痛、牙齿脱落、面部色斑、脱发、牙齿光泽、腰冷,其中表现突出的条目是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白发、性欲减退、皮肤松弛、头发干枯、老花眼、牙齿松动。研究中发现,不考虑性别差异,充分反映健康人群“生长壮老”过程中肾中精气盛衰的征象群,包括22项征象,按照重要性依次为:白发、头发干枯、应变能力、皮肤松弛、头发稀疏、牙齿松动、唾液、抑郁、老花眼、计算力、牙齿光泽、手背色斑、烦躁、眼神、脱发、耳聋、想象力、牙齿脱落、面部色斑、多唾、腰冷、耳鸣,其中表现突出的征象是白发、头发干枯、应变能力、皮肤松弛、头发稀疏、牙齿松动、唾液、抑郁。5.SF-36健康调查表生理维度与中医量表头发、骨牙、耳目、四肢肌肉、皮肤、二阴二便、生殖、智力、其他症状维度存在相关性。这解释了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与中医量表中各维度的变化趋势相似的原因。结论:1.“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理论,奠基于秦汉时期,在晋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丰富,经过宋金元时期不断地发展,于明清时期渐趋系统与完善,并在近现代时期得以创新。“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理论,因其强调了肾中精气盛衰对生命各阶段的重要性,为历代医家所重视。2.在“生长壮老”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在头发、骨牙、耳目、唾液、四肢肌肉、皮肤、二阴二便、生殖、智力和其他症状维度的变化趋势,均与肾精盛衰的“上升期—平台期—下降期”的传统理论模型基本相符,从而为中医“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理论从流行病学角度提供了参考。3.在“生长壮老”各阶段中,最能反映男性与女性差别的外在征象是生殖。4.在“生长壮老”各阶段中,最能反映男性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征象是:牙齿脱落、性欲减退、牙齿松动、脱发、腰活动受限酸痛、头发稀疏、阳痿、颈活动受限酸痛;最能反映女性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征象是: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白发、性欲减退、皮肤松弛、头发干枯、老花眼、牙齿松动;在不考虑性别差异时,最能反映健康人群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在征象是:白发、头发干枯、应变能力、皮肤松弛、头发稀疏、牙齿松动、唾液、抑郁。5.中医量表中头发、骨牙、耳目、四肢肌肉、皮肤、二阴二便、生殖、智力、其他症状维度,与SF-36健康调查表中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存在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生长壮老”各阶段的生理变化。
二、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的提出看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的提出看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1 椎动脉机械性压迫学说 |
1.2 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
1.3 神经体液因子学说 |
1.4 椎动脉血管病变学说 |
1.5 本体感觉功能紊乱学说 |
2 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发展源流 |
2.2 中医病机学术争鸣 |
2.2.1 体虚致眩学说 |
2.2.2 痰瘀致眩学说 |
2.2.3 内风致眩学说 |
第二部分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整理 |
1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理念疗法检索 |
1.1 文献检索范围 |
1.2 检索方式 |
2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理念疗法整理 |
2.1 病因病理 |
2.2 临床表现 |
2.3 辨证分型 |
2.3.1 瘀结型 |
2.3.2 肝热型 |
2.3.3 阴虚阳亢型 |
2.3.4 气阴两虚型 |
2.3.5 肝肾亏虚型 |
2.4 手法操作 |
2.4.1 颈部理筋手法 |
2.4.2 颈椎旋转复位手法 |
2.4.3 加压胸椎复位手法 |
2.4.4 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
2.4.5 头颈“米字功”锻炼 |
第三部分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临床处方收集研究 |
1 处方来源 |
2 选方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处方数据规范化 |
3.2 处方数据录入 |
3.3 数据挖掘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收集的基本情况 |
4.1.1 处方中颈性眩晕证型分布情况 |
4.1.2 处方中颈性眩晕症候分布情况 |
4.1.3 处方中颈性眩晕治法分布情况 |
4.1.4 处方中颈性眩晕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
4.1.5 处方中颈性眩晕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4.2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用药情况的频数分析 |
4.2.1 处方中药物频数分析 |
4.2.2 处方中药四气频数分析 |
4.2.3 处方中药五味频数分析 |
4.2.4 处方中药归经频数分析 |
4.2.5 处方中药类别分布情况 |
4.2.6 处方中频数在20以上的前53味中药类别分布情况 |
4.3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中药关联分析 |
4.4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中药聚类分析 |
4.5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症候—中药关联分析 |
第四部分 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探讨 |
1 颈性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 |
1.1 督脉 |
1.2 肝肾 |
1.3 心脾 |
2 颈性眩晕的治疗原则 |
2.1 通脊调骨 |
2.2 补肾通督 |
2.3 化瘀扶正 |
3 基于处方统计研究对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探讨 |
3.1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处方的用药规律 |
3.1.1 二阶中药配伍规律 |
3.1.2 多阶中药配伍规律 |
3.2 基于聚类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 |
3.3 基于频数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 |
3.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韦贵康颈性眩晕症候—中药用药规律 |
3.4.1 二阶症候—中药关联 |
3.4.2 多阶症候—中药关联 |
4 颈性眩晕的治疗特色 |
4.1 内外兼治,主辅配合 |
4.2 脊督一体,六通为要 |
4.3 医患合作,未病先防 |
韦师治疗颈性眩晕临证验案举隅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颈性眩晕的当前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肾脑相关研究CKD3-5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肾脑相关的理论研究 |
1 肾脑相关的历史源流 |
2 肾脑相关的理论基础 |
3 肾脑相关的现代研究 |
4 肾脑相关的临床应用 |
小结 |
论文二 CKD3-5ND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肾脏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常虹教授脑肾同调治疗骨痿学术思想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 |
2 中医对于“髓”的认识 |
3 “脑、肾同调”学术思想理论依据 |
3.1 精 |
3.2 脑 |
3.3 髓 |
3.4 肾 |
3.5 骨 |
4 肾与脑的关系 |
5 骨痿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
6 从骨枯髓空认识原发性骨质疏松病因病机 |
7 性激素-“天癸”与骨质疏松 |
8 通过下丘脑雌激素受体探讨中医“肾主骨”理论 |
9 “肾、髓(脑)、骨系统”与“脑、肾同调”治则 |
10 小结 |
(4)基于数据挖掘的老年期痴呆病患者中医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老年期痴呆中西医认识 |
1 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的研究 |
2 中医治疗现状 |
2.1 中药治疗 |
2.2 针灸治疗 |
2.3 其他治疗方法 |
3 近10年中医治疗痴呆规律的研究 |
4 现代医学对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研究 |
4.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 |
4.2 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机制 |
5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
5.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 |
5.2 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收集方剂范围 |
1.2 收集方剂标准 |
1.3 资料整理 |
1.4 病案录入及核对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痰瘀阻络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2.2 脾肾两虚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2.3 痰浊蒙窍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2.4 髓海不足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2.5 心肝阴虚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2.6 瘀血内阻型老年期痴呆病患者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 |
1.1 中医对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2 中医对痰瘀阻络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3 中医对脾肾两虚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4 中医对痰浊蒙窍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5 中医对髓海不足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6 中医对心肝阴虚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1.7 中医对瘀血内阻型老年期痴呆的认识 |
2 本研究各型新方分析 |
2.1 痰瘀阻络型 |
2.2 脾肾两虚型 |
2.3 痰浊蒙窍型 |
2.4 髓海不足型 |
2.5 心肝阴虚型 |
2.6 瘀血内阻型 |
3 老年期痴呆病中医处方用药规律小结 |
3.1 方药病证对应 |
3.2 祛痰化瘀为主 |
3.3 补肾不忘健脾 |
3.4 祛邪扶正兼用 |
3.5 安神开窍贯穿始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绪论 |
1.1 韦贵康简介 |
1.2 脊督学说和相关概念 |
1.2.1 学说和中医学说 |
1.2.2 脊督学说 |
1.3 脊督相关及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 |
1.3.1 脊督相关的研究 |
1.3.2 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 |
2.脊督学说的学术渊源 |
2.1 中医对脊骨的认识 |
2.1.1 脊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2.1.2 脊柱病症 |
2.2 督脉理论 |
2.2.1 督脉的循行路线 |
2.2.2 督脉的功能 |
2.2.3 督脉病证 |
2.3 现代医学对脊柱的认识 |
3.脊督相关学术思想 |
3.1 脊督一体,相依相协 |
3.1.1 脊督结构一体性 |
3.1.2 脊督功能统一性 |
3.1.3 脊督病理整体性 |
3.2 脊督脏腑,相关相联 |
3.3 正脊通督,通督补肾 |
3.4 养生保健,脊督为要 |
3.4.1 保持正确姿态 |
3.4.2 预防外邪侵袭及脊柱外伤 |
3.4.3 进行适当脊柱功能锻炼 |
3.4.4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4.脊督相关疾病的论治 |
4.1 病因病机 |
4.2 证候特点 |
4.3 特色治疗 |
4.4 预后转归 |
4.5 病案举例 |
5.脊督学说特色及贡献 |
5.1 学说特色 |
5.1.1 把握整体 |
5.1.2 融古通今 |
5.1.3 传承创新 |
5.2 学说贡献 |
5.2.1 中医特色融入现代科学理论的典范 |
5.2.2 拓宽脊柱病损的诊治思路 |
5.2.3 为其他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及特色手法治疗研究概述 |
1.韦贵康教授简介 |
2.学术思想概述 |
2.1 督-柱学说 |
2.2 六不通与六通理论 |
2.3 姿态失衡论 |
2.4 顺生理,反病理 |
3.特色手法 |
4.三联治疗 |
5.相关研究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现代精神心理问题概况 |
第二节 “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研究概述 |
一、各家“调神”“治神”针法概况 |
二、“调神”“治神”相关针法的临床研究 |
三、“调神”“治神”相关针法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调神”“治神”相关中医理论研究 |
第二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简介 |
第一节 调神针法简介 |
第二节 调神针法研究现状 |
一、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 |
二、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
第三章 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用穴规律的数据挖掘 |
第一节 数据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频数分析 |
二、系统聚类分析 |
三、关联规则 |
四、决策树分析 |
五、因子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二、调神针法使用路径 |
三、调神针法的“调神”思想源流 |
四、数据挖掘与名家经验总结 |
五、创新点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7)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文献研究与补肾化瘀法的临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补肾化瘀法的临证探析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优化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方案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3.研究分组 |
4.治疗方法及疗程 |
5.观察内容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
1.病例完成情况 |
2.治疗前四组可比性检查 |
3.治疗后疗效分析 |
4.安全性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西医对VaD的认识 |
2.中医对痴呆肾虚血瘀证的认识 |
3.用药选择 |
4.本研究分析 |
5.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沈冯君教授补肾活血法的内涵及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医家小传 |
1 历代医家对补肾活血法的认识 |
2 补肾活血法的理论内涵 |
2.1 血与肝、心、脾、肺 |
2.1.1 肝与血 |
2.1.2 心与血 |
2.1.3 脾与血 |
2.1.4 肺与血 |
2.2 肾与血及其它脏 |
2.2.1 肾与血 |
2.2.2 肾与其它脏 |
2.2.2.1 肾与肝 |
2.2.2.2 肾与心 |
2.2.2.3 肾与脾 |
2.2.2.4 肾与肺 |
2.3 沈冯君教授对补肾活血法的认识与探索 |
3 沈冯君教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探究 |
3.1 研究资料 |
3.1.1 处方来源及筛选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病例信息采集 |
3.1.5 数据规范处理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用药频次分析 |
3.3.2 用药类别统计 |
3.3.3 中药性能频次统计 |
3.4 沈冯君教授对“痹病”的认识 |
3.4.1 肾虚是关键 |
3.4.2 瘀血是根本 |
3.4.3 风寒湿是外因 |
3.5 沈冯君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痹病”的用药结果分析 |
3.5.1 核心药物分析 |
3.5.2 药物分类分析 |
3.5.3 中药性能统计结果分析 |
3.5.4 沈冯君教授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总结 |
4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致谢 |
附录三 个人简介 |
(10)“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理论源流 |
1.秦汉时期——理论奠基阶段 |
2.晋隋唐时期——继承丰富阶段 |
3.宋金元时期——发展充实阶段 |
4.明清时期——系统完善阶段 |
5.近现代时期——创新发展阶段 |
小结 |
第二部分 “生长壮老取决于肾”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的提出看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 陈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肾脑相关研究CKD3-5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D]. 赵维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常虹教授脑肾同调治疗骨痿学术思想探微[J]. 赵军,师建平,刘晋,刘岩.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03)
- [4]基于数据挖掘的老年期痴呆病患者中医证型及组方用药规律分析[D]. 王名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脊督学说的整理研究[D]. 卢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临床应用规律[D]. 于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帕金森病的证治规律文献研究与补肾化瘀法的临证探析[D]. 孙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优化方案的探讨[D]. 李喜情.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沈冯君教授补肾活血法的内涵及治疗“痹病”的用药规律探究[D]. 邓长翠.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生长壮老取决于肾”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 王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