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与应用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与应用

一、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蓓蓓,闻剑飞,邵梦霓,杨军[1](2020)在《中等运动强度间歇低氧训练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观察中等运动强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从合肥师范学院选取体脂率大于28%的女生20名,随机分为间歇常氧训练组和间歇低氧训练组,进行运动强度为40%~60%HRR,每次进行3组跑台训练,按持续训练10 min、间歇3 min为1组的方式循环,每周进行3次,每周递增1个循环,共6周.实验前后测试体重、BMI、体脂%及骨骼肌量等指标.结果:与实验前相比,经6周间歇低氧训练后受试者体重、BMI、体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 <0.05);间歇低氧组体脂%明显低于常氧组(P <0.05),各组骨骼肌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6周的中等强度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降低大学女生体脂率,改善身体成分.

王彬华[2](2016)在《基于常压低氧舱的人的低氧耐力调控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由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构成的。寒冷、风大、空气稀薄,气候多变是高原的主要气候特征。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是高原环境对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头痛、头昏、失眠、乏力、四肢发麻、眼花、耳鸣是高原不适人群进入高原后的普遍反应,重的高原不适人群则可能发生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浮肿等症状进而危及生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防战略的需要,前往高原地区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如何保障上述人员的安全及提高高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质量,一直是高原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俞梦孙院士高原健康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首先分析了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常规装备的特点及难点,本着控制误差小、安全性、经济性及易于推广的原则,在充分利用舱体漏气性的基础上结合PD-模糊控制算法研制了一种新型常压低氧舱。然后在验证间歇性低氧预习服是一种有效的提高人的低氧耐力的基础上,进行了人体形成低氧适应机制的低氧环境最优变化率验证试验,并在人体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功能特征与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法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渐进型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案。接着,针对常规的人的低氧耐力评价手段单一、只注重低氧预习服前后对比分析,忽视低氧预习服训练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在常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K均值聚类及多尺度熵分析的评价方法。最后,介绍了该成果已经取得的军事价值和民用领域推广的可行性及相关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常压低氧舱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大惯性、纯时滞以及对象模型不确定的难点,本文设计和研制了基于舱体的非密闭性的新型常压低氧舱。该研究在精确测得舱体不密封性基础上,利用气体分子扩散原理,发展了基于PD-模糊控制算法的低氧气体环境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新型常压低氧舱可模拟海拔高度0-6000m,氮气利用率92%以上,误差±35m,最大响应时间2.52min,稳定性97%以上,达到模拟高原低氧环境的要求。解决了常压低氧舱控制精度不高、不易推广的问题。2、设置8人的低氧预习服训练,验证了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能够改善海拔3600米时人的低氧耐力,是一种急进高原主动的快速适应保障方案。通过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率、深睡时间、觉醒次数及中枢性呼吸暂停指数等指标对人的低氧耐力进行多个方面的具体量化。3、针对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缺乏理论依据及习服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为使低氧环境变化速率与人体自组织时间常数相匹配,从而达到"主动、快速适应"的目的,进行了人体形成低氧适应机制的低氧环境最优变化率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低氧适应机制形成的最优低氧环境变化速率存在被限定的动态范围与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海拔高度有关,这为相关的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4500米以下的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方案。4、针对人的低氧耐力评价方法单一,只注重低氧预习服结果,忽视低氧预习服过程的分析。本文结合渐进型低氧预习服方案,在常规的人的低氧耐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K均值聚类及多尺度熵的人的低氧耐力评价方法。结果表明,K均值聚类是辨识机体低氧耐力一种更全面有效的方法,多尺度熵可以对渐进型低氧预习服的调节过程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发现机体具有低氧记忆性。机体在形成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后,即使返回平原地区,低氧习服功能消退后,仍存在记忆性,一旦低氧环境再次出现,会迅速唤醒机体已建立起来的低氧习服机制。5、介绍该成果已取得的军事价值:该成果至今已经在我军7个部队、180多名空勤以及2000余名地勤人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进行过低氧预习服训练的飞行人员均未见中重度高原反应的发生,轻度反应人员不足10%;分析该成果基于"援藏干部的低氧预习服研究"民用推广的可行性;阐述基于人体多层次自组织功能认识高原反应、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自组织系统适应环境能力模型、渐进型间歇性低氧训练(PIHE)、机体适应低氧环境变化的速率VA的普遍意义及低氧适应能力的消退性及其记忆性的相关理论研究。

谢恩礼[3](2015)在《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在运动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分析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耐力运动能力、缓冲能力和体成分,以及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实施步骤.研究表明,低氧训练具有良好的大众健身效益.大运动量训练能引起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在低氧暴露过程中,低氧和训练的双重刺激更能引起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研究认为,结合低氧与免疫抑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试剂,至少短期内有效.同时对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的热点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低氧训练在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姚大为[4](2013)在《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IHT的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间歇性低氧训练(IHT)是一种低氧训练形式,其原理是在平原上借助低氧仪间歇性地使人体摄取5-7分钟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导致体内的适度缺氧,引发机体出现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生化适应,可以增强缓冲能力、提高线粒体工作效率、增强乳酸处理能力、改善高强度低氧训练的代谢状态。IHT作为模拟高原训练的一种方法,与常规运动训练配合,对提高体能、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采用从客观角度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监测和评定运动员在IHT过程中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与监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在IHT过程中建立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筛选有效的评价指标,研究IHT对优秀速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500m、1500m和3000m各12名18-25岁的男性一级运动员运用随机分组实验,利用低氧发生器进行4周逐渐增加低氧程度、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负荷系统、氧转运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指标进行测定、监控和评价,主要结果为IHT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从而降低呼吸商,增加了最大通气量,降低了最大呼吸频率,增加最大输出功率及运动时间;血乳酸在运动后恢复期3min时清除速率增加;使基础心率水平增加;睾酮水平增加,皮质醇水平下降;有效调节CK和BUN水平;促进氧转运及免疫系统等。结合速滑运动和IHT的特点,探讨速滑运动员IHT中运动能力的变化和速滑运动员IHT监控体系的构建,制定我国速滑运动员IHT的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与评价方法,并验证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高原环境对速度滑冰项目的有利影响,分析IHT是突出缺氧的不利因素,未提供有利因素,推测IHT在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方面具有作用。第1周16%,60min。第2周14%,60min。第3周14%,80min。第4周14%,80min的4周低氧与运动量逐渐增加的负荷方案,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运动提高有一定效果。2)不可忽视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以及运动应激的适应性等因素,导致个别运动员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应对IHT采取谨慎和区别对待的态度。3)能在特定状态下反映成绩的最大摄氧量、乳酸阈、心率、睾酮、皮质醇、肌酸激酶、血尿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氧自由基等生理生化因素,在IHT中形成网络结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具有特定作用,可有效反映IHT的训练状况。4)各项监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500m、1500m和3000m不同的运动距离,及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有关。经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筛选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可能为HRmax、 ROS和血乳酸,回归方程为Y=161.676-0.611HRmax-0.010ROS-0.614血乳酸;1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睾酮,回归方程为Y=10.875+0.784睾酮;30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EPO和Hb,回归方程为Y=-5.296+0.108EPO+2.065Hb。5)经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筛选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免疫监控指标可能为IgA,回归方程为Y=25.079+2.815IgA;15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IgA和IgG,回归方程为Y=49.627+11.168IgA-4.772IgG;3000m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最有效的监控指标可能为WBC,回归方程为Y=12.895+3.090WBC。6)年度的IHT训练计划应保持运动负荷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参赛场次严格控制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运用筛选所得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进行监控。

刘旭东[5](2010)在《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在间歇低氧的影响下,SD大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变化,探讨间歇低氧训练对血细胞的影响及对心肌细胞刺激是否造成损伤,借以讨论间歇低氧训练的安全性。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间歇低氧训练组、游泳训练组及间歇低氧+游泳训练组,经过4周的训练,采用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经过4周间歇低氧训练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含量也显着升高。结论:在间歇低氧训练的影响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携氧能力得到改善,同时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升高也显示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细胞有一定的损伤,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损伤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吕荣[6](2010)在《常氧与低氧下H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迄今为止对运动性疲劳机理及监测尚存较多研究空白与争议。运动性神经肌肉疲劳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源于皮层高级中枢与脊髓低级中枢对疲劳的应答。Hoffmann反射是脊髓水平最简单的单突触反射之一,它是牵张反射的电模拟,是良好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探针,对研究各类神经反射通路及其通路间的联系都具有良好效果。本文采用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来建立大鼠运动性神经肌肉疲劳下H反射参数评价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及其引申模型来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人体与大鼠下肢H反射单突触通路的影响。研究方法:以3月龄雄性SD大鼠、专业运动员以及体育系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低氧发生装置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建立适宜H反射诱发研究的大鼠神经肌肉疲劳模型。分别应用士的宁、跑台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等干预手段,观察不同受试对象低氧训练前后以及疲劳恢复过程中H反射参数的变化特征。其次,建立人体神经肌肉疲劳模型,应用运动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等干预手段,观察低氧训练前后以及疲劳恢复过程中H反射参数的变化。最后,比较大鼠与人体实验结论的异同,进一步揭示H反射参数指标在神经肌肉疲劳监测中的应用。在整个实验中,测定疲劳前后以及恢复过程中H反射的相关参数:Hmax、Mmax、H波潜伏期、M波潜伏期以及Hmax/Mmax比值,用以诊断疲劳和评价疲劳发生、发展程度,揭示疲劳发生与恢复机制。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大鼠运动性疲劳与H反射诱发模型,该模型中大鼠运动性疲劳前后生理状态皆适宜进行下肢H反射诱发研究,并且该模型对药物注射、不同训练手段等多种干预性研究敏感。2、在大鼠半时恢复模式的运动性疲劳,其疲劳发生后H反射参数的主要敏感指标为H波振幅衰减,并且可以通过稳定M波振幅,对H波振幅进行定量分析。3、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发生后,表现为H波振幅衰减,并在短时间内恢复;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后以及恢复期,表现为H波振幅在疲劳发生前后皆处于较低的水平。4、大鼠两周间歇性低氧训练以及间歇性低氧合并跑台训练后进行的运动性疲劳测试中,在疲劳发生后Hmax发生较长时间抑制,与间歇性低氧干预方案诱发大鼠脊髓水平神经反射调节有关。5、短跑运动员间歇性低氧训练后的运动性疲劳测试中,在疲劳恢复过程,Hmax先降低后升高,该变化与间歇性低氧训练方案对人体脊髓上中枢调节的影响所诱发的下行适应性改变有关。6、两周单纯间歇性低氧训练主要通过改善神经系统氧供而改善人体平衡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合并运动训练共同作用,有助于缩短简单反应时,提高人体神经肌肉反应速度。研究结论:在本研究中,建立了稳定的大鼠后肢神经肌肉疲劳模型以及对神经肌肉疲劳评价的H反射参数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以H反射参数作为神经肌肉疲劳评价与研究的生物学探针,揭示了大鼠后肢与人体下肢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过程中H反射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示间歇性低氧训练等干预手段可能对涉及下肢H反射的神经通路组成成份诱发了短期适应性改变。

高鹏华[7](2007)在《模拟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辅助训练手段。在低氧刺激下,机体能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生理反应,提高机体在运动时对抗缺氧的适应能力,对全面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国内外对间歇性低氧训练的诸多研究多为单一高度对机体的影响,很少有在同一训练模式,不同高度之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比较,故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高度之间,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从而选择出相对适宜的海拔高度,为今后指导高原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健身运动以及低氧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实验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以中等强度负荷跑台训练方式建立间歇性低氧训练模型。按实验要求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2000m组、3000m组、4000m组。各组大鼠在给予相应的施加因素处理后(共4周),一次性在跑台上跑至力竭后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各组大鼠RBC、Hb、Hct,股四头肌中SOD、MDA、LDH、SDH、ATP酶,血清LA,肝组织和股四头肌糖原,骨骼肌超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1)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大鼠血液中RBC、Hb、Hct的含量。进而提高有氧运动能力。(2)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大鼠骨骼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表现出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3)间歇性低氧训练后大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明显升高,说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增加大鼠体内糖储备,保证中枢神经系统、运动肌肉等组织的能量供给,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4)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从而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5)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总体上呈良好的趋势,模拟3000m组高度相对较适宜。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对比研究,模拟3000m组的间歇性低氧训练高度相对较适宜,能明显改善大鼠Hb含量,增强氧的运输,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同时可以明显增加大鼠的糖储备;另外,还可以改善低氧和运动对机体产生的某些不良影响,延缓疲劳的发生,从而使运动能力得到显着性的增强。

干懿洁[8](2007)在《HiHiLo和LoHi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对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五周"HiHiLo”和“LoHi”低氧训练前后机体自由基代谢和抗氧化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影响,为运动训练中合理使用低氧训练模式作参考,为合理安排并及时调整低氧训练过程中的运动负荷及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起重要意义:为两种低氧训练模式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同时也旨在选出能够反映和评价低氧训练中抗氧化状态变化的敏感指标,以期作为今后低氧训练中了解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研究方法: 12名上海市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五周HiHiLo和LoHi训练。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模拟的海拔高度为2500米,氧含量约为15.4%,室内气压为常压。实验期间,两组运动员均采用常氧训练为主,低氧运动为辅的方式训练。每周在低氧训练房中训练3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5~2小时。HiHiLo组运动员每天自晚间20点至次日晨6点30分在低氧实验室中(周六除外)进行低氧睡眠:而LoHi组运动员在正常环境中睡眠。分别于实验前(低氧训练前1天)、低氧训练1周末、4周末、5周末及低氧训练结束2周末清晨抽取两组运动员肘静脉血2ml,全血注入肝素抗凝试管。离心分离出血浆测定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指标(MDA、CuZn-SOD、GSH-PX、GSH、GSSG)以及血浆中酶的指标(CK和LDH)。研究结果:(1)低氧训练第1至4周,LoHi组运动员MDA的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到4周末时达到最高值,并显着高于HiHiLo组。而HiHiLo组训练起初小幅上升,到了1周末后便开始下降。在训练后2周两组运动员MDA的值均显着高于训练前。(2)两组运动员CuZn-SOD的变化趋势较相似,但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两组运动员在低氧训练第1周时CuZn-SOD的活性均出现小幅上升,而后开始下降。(3)LoHi组运动员从低氧训练开始至1周末GSH-PX的活性就开始显着下降,到低氧训练4周末时达到最低值,4周末时GSH-PX的活性显着低于训练前,并显着低于HiHiLo组:第5周又显着上升。而HiHiLo组在低氧训练开始后GSH-PX的活性呈现小幅下降,但到了低氧训练1周末后便开始上升直至低氧训练结束。低氧训练结束时GSH-PX的活性显着高于低氧训练前。(4)HiHiLo组和LoHi组在训练过程中GSH、GSSG以及GSH/GSSG比值的变化规律有差异,但是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就其组内变化而言,HiHiLo组训练起初GSH的含量出现小幅降低,但之后便显着上升,低氧训练4周末时其含量达到了最高值,显着高于训练前,第5周时又显着下降。而LoHi组的GSH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整个训练过程中各测量点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HiHiLo组GSSG的含量出现小幅降低而后小幅上升后,从4周末后便显着下降直至低氧训练结束。而LoHi组的GSSG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低氧训练结束时GSSG的含量达到最高值,并显着高于低氧训练前。HiHiLo组GSH/GSSG比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LoHi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整个训练过程中各测量点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5)HiHiLo组和LoHi组在训练过程中CK的变化规律有差异,但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就其组内变化而言,HiHiLo组训练开始后CK的活性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直至低氧训练结束。低氧训练结束时CK的活性显着低于低氧训练前。而LoHi组进入低氧训练后,CK的活性显着上升,1周末时CK的活性显着高于低氧训练前,但从第2周开始直至低氧训练结束,其活性就呈现下降趋势。低氧训练结束时其活性显着低于低氧训练1周末和4周末。(6)HiHiLo和LoHi训练模式对LDH的影响不管是组间还是组内,各测试点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就其变化趋势而言,HiHiLo.组运动员进入低氧训练后LDH活性呈现小幅下降,从第2周开始就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LoHi组运动员进入低氧训练后LDH活性呈现小幅上升而后下降,最后1周又有所回升。结论:不同低氧训练模式的低氧刺激对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影响有所不同。整个训练过程中HiHiLo组运动员抗氧化状态的变化情况要优于LoHi组。与LoHi训练模式相比,HiHiLo训练模式更能促进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正性变化。提示:从运动员抗氧化状态的考虑出发,赛艇项目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时,HiHiLo组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更佳。(2)本次研究观察到高水平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浆中的MDA和GSH-PX这两个抗氧化状态的相关指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变化最为突出,推荐可以将这两个敏感指标作为今后了解低氧训练中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变化的监控指标。(3)运动员血浆中酶(CK和LDH)的活性变化与抗氧化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结合观察这两方面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有助于了解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情况,也可作为调节运动训练负荷和训练量的依据。

田振军,张艳秋[9](2007)在《模拟高原训练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高原训练作为传统的耐力训练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完善,训练方法不断改进,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这些方法在沿袭高原训练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摒弃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有效利用其优势,为科学运动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近年来模拟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和合理利用这些训练法提供理论依据。

金锦萍[10](2006)在《低氧训练的新发展》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低氧训练发展至今,先后出现传统高原训练、间歇性低氧训练、高住低练、低住高练及高住高练低训等5种训练形式。这些形式各自存在着相应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鉴于各形式的互补性及低氧训练的性质,在理论上,采取阶梯式多队协作的低氧训练新模式是提高训练实效的有效策略。

二、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等运动强度间歇低氧训练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2)基于常压低氧舱的人的低氧耐力调控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低氧装备现状
        1.2.2 低氧耐力调控方案
    1.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人的自组织功能
        1.3.2 低氧应激的结构及分类
        1.3.3 低氧习服的两个阶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一种新型低氧平台的研制
    2.1 低氧平台主要组成
        2.1.1 氮气源
        2.1.2 舱体及控制器设计
        2.1.3 氧浓度分析仪
        2.1.4 通气管路
    2.2 控制算法研究
        2.2.1 传统控制技术
        2.2.2 PD-模糊控制方案
        2.2.3 性能评价
    2.3 应用
        2.3.1 常规应用
        2.3.2 应用拓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急进高原主动快速适应保障研究
    3.1 试验对象、设备及监测指标
        3.1.1 试验对象
        3.1.2 试验设备
        3.1.3 监测指标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
        3.3.1 预习服阶段结果
        3.3.2 进驻高原后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体形成低氧适应机制的环境最优变化率验证试验研究
    4.1 最优速率估计
    4.2 研究对象、设备及监测指标
        4.2.1 研究对象
        4.2.2 试验设备
        4.2.3 监测指标
    4.3 试验方案
    4.4 试验结果
        4.4.1 全过程结果分析
        4.4.2 分阶段结果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的低氧耐力评价方法研究
    5.1 常规评价方法
        5.1.1 描述性分析法
        5.1.2 回归分析法
        5.1.3 心率变异性分析
    5.2 K均值聚类
    5.3 多尺度熵分析
    5.4 渐进型间歇性低氧预习服
        5.4.1 实验说明
        5.4.2 结果与讨论
    5.5 人的低氧记忆性
        5.5.1 实验说明
        5.5.2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价值与理论成果
    6.1 应用价值
        6.1.1 军事价值
        6.1.2 民用价值
    6.2 理论成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拟高原训练 (低氧训练) 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1.1 低氧诱导因子1 (HIF-1)
    1.2 耐力运动能力
    1.3 缓冲能力
    1.4 抗阻训练
    1.5 体成分
2 应用低氧训练进行冲刺训练
3 训练间的恢复
4 低氧训练实施步骤
5 研究进展与方向
    5.1 碳酸氢钠与反复冲刺训练
    5.2 低氧与热免疫功能
    5.3 研究方向

(4)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IHT的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速滑运动的项目特征
    1.3 IHT 定义及特点
    1.4 IHT 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5 速滑运动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特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查阅
        2.2.2 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3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2.3.1 IHT 对速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2.3.2 速滑运动员 IHT 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变化
        2.3.3 速滑运动员 IHT 的免疫监控指标变化
        2.3.4 速滑运动员 IHT 监控体系的构建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有氧代谢供能能力
    3.2 心血管系统
    3.3 内分泌指标
    3.4 运动负荷指标
    3.5 氧转运系统
        3.5.1 EPO
        3.5.2 RBC
        3.5.3 Hct
        3.5.4 Hb
    3.6 抗氧化能力
    3.7 免疫系统
        3.7.1 WBC
        3.7.2 球蛋白
4 讨论
    4.1 IHT 对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影响
    4.2 IHT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3 IHT 对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4.3.1 IHT 对睾酮水平的影响
        4.3.2 IHT 对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4.3.3 IHT 对睾酮/皮质醇的影响
    4.4 IHT 对运动负荷指标的影响
        4.4.1 IHT 对肌酸激酶的影响
        4.4.2 IHT 对血尿素氮的影响
    4.5 IHT 对氧转运系统的影响
        4.5.1 IHT 对 EPO 的影响
        4.5.2 IHT 对 RBC 等指标的影响
        4.5.3 IHT 对 Hct 的影响
        4.5.4 IHT 对 Hb 的影响
    4.6 IHT 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7 IHT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4.7.1 剧烈运动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4.7.2 长期运动训练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4.7.3 运动性免疫抑制
        4.7.4 长期低氧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4.7.5 免疫机能在 IHT 过程中的变化
    4.8 IHT 对速滑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4.8.1 速滑运动员 IHT 中运动能力的评价
        4.8.2 速滑运动员 IHT 监控体系的构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1.2 动物实验方案
        1.2.1 对照组 (C)
        1.2.2 间歇低氧训练组 (I)
        1.2.3 游泳训练组 (S)
        1.2.4 游泳训练+间歇低氧训练组 (IS)
    1.3 指标与方法
        1.3.1 取材
        1.3.2 指标测试
        1.3.2. 1 指标测试
        1.3.2. 2 统计处理
2 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4 结论

(6)常氧与低氧下H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s
序言
综述
    1 H 反射研究的历史回顾
    2 H 反射生理学
    3 H 反射的方法学-H 反射诱发部位与诱发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4 H 反射的临床应用-H 反射参数及其意义
    5 H 反射在运动生理学上的应用—神经肌肉相关研究
    6 H 反射当前研究趋势以及走向分析
实验研究 Ⅰ 常氧下H 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1.1.1 实验对象的准备
        1.1.2 动物实验对象与分组
        1.1.3 人体实验对象与分组
        1.2 测试指标
        1.2.1 常氧下大鼠H 反射参考范围与疲劳模型研究
        1.2.2 常氧下人体有氧、无氧运动性疲劳与H 反射研究
        1.3 主要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1.3.1 实验器材
        1.3.2 动物实验方法与步骤
        1.3.3 人体实验方法与步骤
        1.4 数据统计处理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
        2.1.1 常氧下 SD 大鼠下肢静息状态下 H 反射模型、参考范围建立以及评定指标
        2.1.2 常氧下SD 大鼠下肢H 反射疲劳模型
        2.1.3 常氧下腹腔注射士的宁对大鼠H 反射以及大鼠下肢电刺激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2.1.4 常氧下不同专项运动员静息状态下 H 反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其比较
        2.1.5 常氧下30s 无氧运动方式与12minWHO标准有氧运动方式不同项群运动员静息状态下与疲劳发生后各时程,H 反射各指标比较
        2.2 分析与讨论
        2.2.1 常氧下SD 大鼠后肢H 反射测定的条件控制
        2.2.2 常氧下 SD 大鼠后肢 H 反射测定原理及运动性疲劳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与验证
        2.2.3 常氧下人体H 反射诱导实验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2.2.4 常氧下H 反射与不同训练专项、不同运动方式运动性疲劳
        2.3 小结
        2.3.1 常氧下动物实验小结
        2.3.2 常氧下人体实验小结
        2.3.3 常氧下H 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小结
实验研究 Ⅱ 间歇性低氧下H 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1.1.1 动物实验对象与分组
        1.1.2 人体实验对象与分组
        1.2 测试指标
        1.2.1 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大鼠H 反射与神经肌肉抗疲劳能力
        1.2.2 间歇性低氧刺激人体H 反射与神经肌肉抗疲劳能力
        1.3 主要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1.3.1 实验器材
        1.3.2 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大鼠H 反射与神经肌肉抗疲劳能力研究
        1.3.3 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人体H 反射与神经肌肉抗疲劳能力研究
        1.3.4 自制和改进设备说明
        1.4 数据统计处理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结果
        2.1.1 间歇性低氧训练各组大鼠运动性疲劳前后以及各恢复时程Hmax 与Mmax 的比较
        2.1.2 间歇性低氧刺激对人体简单反应时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2.1.3 间歇性低氧训练空白对照组、低氧组以及训练+低氧组训练前后Hmax/Mmax 的变化
        2.1.4 间歇性低氧训练之训练+低氧组两周低氧训练后,30s 无氧运动性疲劳前后H 反射各参数的变化
        2.2 分析与讨论
        2.2.1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2.2.2 研究大鼠运动性疲劳的H 反射相关研究指标的选取
        2.2.3 对低氧以及大鼠电刺激运动性疲劳前后 H 反射各参数变化的解释
        2.2.4 大鼠间歇性低氧训练以及运动训练中和疲劳恢复中某些实验条件的控制与注意事项
        2.2.5 两周间歇性低氧实验对安静人体H 反射的影响
        2.2.6 间歇性低氧对短跑运动员无氧运动性疲劳恢复中 H 反射的影响
        2.2.7 间歇性低氧调节H 反射敏感性的可能机制
        2.2.8 有关反应时与平衡的理论以及间歇性低氧对神经系统影响的机制
        2.2.9 不同组别以及同组不同低氧训练时程简单反应时的比较分析
        2.2.10 不同组别跌倒指数的均值以及同组低氧训练前后以及不同训练时程跌倒指数的比较分析
        2.2.11 简单反应时与平衡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2.3 小结
        2.3.1 间歇性低氧研究动物实验小结
        2.3.2 间歇性低氧研究之人体H 反射研究小结
        2.3.3 间歇性低氧研究之人体反应时与平衡研究小结
        2.3.4 间歇性低氧下H 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表

(7)模拟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研究现状
        1.1.1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概况
        1.1.2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特点
        1.1.2.1 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使运动员机能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1.2.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训练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1.1.2.3 间歇性低氧训练有利于系统训练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1.2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及其发展
    1.3 间歇性低氧训练与传统高原训练的比较
        1.3.1 训练方式
        1.3.2 运动训练负荷
        1.3.3 低氧性缺氧负荷
        1.3.3.1 缺氧负荷方式
        1.3.3.2 缺氧负荷
        1.3.2.3 适应性的持续能力
        1.3.2.4 训练计划安排
    1.4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生理生化基础
        1.4.1 呼吸系统
        1.4.2 心血管系统
        1.4.3 血液成份
        1.4.4 IHT对有氧代谢酶的影响
        1.4.5 对自由基代谢影响
    1.5 间歇性低氧训练在体育中的应用
    1.6 骨骼肌机能的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6.1 骨骼肌和组织细胞的研究
        1.6.2 骨骼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1.6.3 运动时骨骼肌糖代谢的调节
        1.6.3.1 糖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1.6.3.2 骨骼肌糖代谢过程的调节
        1.6.3.3 骨骼肌有氧代谢过程的调节
        1.6.4 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1.6.4.1 国内外对自由基研究
        1.6.4.2 运动训练与自由基代谢
2 选题依据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低压氧舱的制备及工作原理
    3.3 训练方法
    3.4 动物训练模型
        3.4.1 海拔高度的选择
        3.4.2 训练量及强度的选择
    3.5 实验动物取材
    3.6 测试指标及方法
    3.7 主要仪器和实验药品
        3.7.1 主要仪器
        3.7.2 实验药品
    3.8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期间各组动物的平均体重
    4.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力竭时间的影响
    4.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4.4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股四头肌自由基的影响
    4.5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4.6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的影响
5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
    5.2 方法
    5.3 骨骼肌超微结构图
6 讨论与分析
    6.1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6.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6.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自由基的影响
    6.4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肝糖原、肌糖原、血糖的影响
    6.5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的影响
        6.5.1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SDH的影响
        6.5.2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LDH及 LA的影响
        6.5.3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ATP酶的影响
    6.6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HiHiLo和LoHi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模拟低氧训练概述
        1.1 模拟低氧训练的概念
        1.2 模拟低氧训练的主要方法
        1.3 常压低氧方面的尖端科技产品
        1.4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2 自由基和抗氧化系统的生物学概述
        2.1 自由基的生物学概述
        2.2 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3 运动与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
        3.1 运动导致机体内自由基增多所引起的机能变化
        3.2 运动训练对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4 低氧训练与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
    5 低氧训练与运动员血清酶的变化
    6 低氧训练在赛艇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7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低氧条件
        2.3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2.4 测试指标及其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五周HiHiLo与LoHi训练过程中赛艇运动员抗氧化状态指标的变化
        3.2 五周HiHiLo与LoHi训练过程中赛艇运动员血浆中酶的指标的变化
    4 分析与讨论
        4.1 HiHiLo和LoHi对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影响的比较
        4.2 HiHiLo和LoHi对赛艇运动员血浆中酶的影响
    5 结论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低氧训练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训练 (HiHi)
    1.1 高原训练的提出、发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2 高原训练的优缺点
2 间歇性低氧训练 (IHT)
    2.1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提出、发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2.2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优缺点
3 高住低练 (HiLo)
    3.1 高住低练的提出、发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3.2 高住低练的优缺点
4 低住高练 (LoLi)
    4.1 低住高练的提出、发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4.2 低住高练的优缺点
5 高住高练低训 (HiHiLo)
    5.1 高住高练低训的提出、发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5.2 高住高练低训的优缺点
6 低氧训练新发展的思考

四、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等运动强度间歇低氧训练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J]. 郑蓓蓓,闻剑飞,邵梦霓,杨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2]基于常压低氧舱的人的低氧耐力调控与评价方法研究[D]. 王彬华. 山东大学, 2016(08)
  • [3]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 谢恩礼.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 [4]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IHT的生理生化及免疫监控体系研究[D]. 姚大为.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5]间歇低氧训练对SD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J]. 刘旭东.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08)
  • [6]常氧与低氧下H反射与神经肌肉疲劳研究[D]. 吕荣. 苏州大学, 2010(10)
  • [7]模拟不同高度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的影响[D]. 高鹏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8]HiHiLo和LoHi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机体抗氧化状态的比较研究[D]. 干懿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模拟高原训练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J]. 田振军,张艳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2)
  • [10]低氧训练的新发展[J]. 金锦萍. 湖北体育科技, 2006(06)

标签:;  ;  

间歇性低氧训练的产生、发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