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人群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曹雪,亢玉婷,田奕欣,王馨,陈祚,张林峰,郑聪毅,陈露,周好奇,王增武[1](2022)在《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归因死亡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 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管死亡结局。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糖代谢状态与死亡的风险比进行估计。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不同糖代谢状态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在随访时间内,共有479例心血管病死亡。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s(95%CI)]分别为1.37(1.04~1.80)和1.36(1.06~1.75)。2013年我国心血管死亡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PAF分别为2.48%(95%CI:2.31%~2.66%)和2.96%(95%CI:2.79%~3.13%),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1.99万和13.97万。此外,不同糖代谢状态的PAF存在地区和省级差异,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糖尿病的PAF最高为东部地区[3.73%(95%CI:3.44%~4.04%)],其次为西部地区[2.62%(95%CI:2.24%~3.01%)],最低为中部地区[2.42%(95%CI:2.16%~2.68%)]。结论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较重,且存在地区和省份差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刘玉婷,陈海瑞,尚飞,王凯娟[2](2021)在《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借鉴资料。方法以国家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为依托,将2016年1—12月河南省中牟县辖区内心血管病项目初筛数据中35~7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并应用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对2 104名35~75岁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122人,女性982人;年龄35~75岁,平均(59.3±6.4)岁;BMI 17.1~27.4 kg/m2,平均(22.6±3.1)kg/m2。检出心血管病高危228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0.84%。其中血压高型高危所占比例最高(36.84%),其次为心血管病史型高危(26.32%)、患病风险≥20%型高危(20.18%)、血脂异常型高危(1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99)、年龄越大(OR=2.795)、BMI≥24.0 kg/m2(OR=2.255)、居住地为农村(OR=2.044)、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OR=1.866、1.383)、饮酒超量(OR=1.994)、体育锻炼1~2次/周、≥3次/周(OR=0.581、0.489)是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其受到性别、年龄、BMI、居住地、学历、职业、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需针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人群加强宣教工作并重点筛查,做好心血管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心血管病危害。
刘玉婷,陈海瑞,尚飞,王凯娟[3](2021)在《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借鉴资料。方法以国家心血管病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为依托,将2016年1—12月河南省中牟县辖区内心血管病项目初筛数据中35~75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并应用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对2 104名35~75岁居民进行研究,男性1 122人,女性982人;年龄35~75岁,平均(59.3±6.4)岁;BMI 17.1~27.4 kg/m2,平均(22.6±3.1)kg/m2。检出心血管病高危228例,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0.84%。其中血压高型高危所占比例最高(36.84%),其次为心血管病史型高危(26.32%)、患病风险≥20%型高危(20.18%)、血脂异常型高危(1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99)、年龄越大(OR=2.795)、BMI≥24.0 kg/m2(OR=2.255)、居住地为农村(OR=2.044)、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和高中或中专(OR=1.866、1.383)、饮酒超量(OR=1.994)、体育锻炼1~2次/周、≥3次/周(OR=0.581、0.489)是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其受到性别、年龄、BMI、居住地、学历、职业、饮酒、体育锻炼多种因素影响,需针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人群加强宣教工作并重点筛查,做好心血管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心血管病危害。
王宪沛,高传玉,李牧蔚,张优,孙玉晓,鲁平,赵秋平,齐大屯,王山,戴国友,倪占玲,张丽华,赵玉兰,张振香,张辉,张金盈,赵洛沙,刘新灿,王霞[4](2021)在《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心脑血管有共同的致病因素,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吸烟四大危险因素可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发现、确定和管理高危人群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
杨欢[5](2021)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对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中国林县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人群营养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林县食管上皮重度增生人群(以下简称重增人群)营养干预试验(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NIT)队列的35年随访数据资料的分析,调查该人群的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并探索复合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与该人群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林县重增人群营养干预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选取3318名40-69岁食管鳞状上皮重度增生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营养素和相应安慰剂干预,并前瞻性随访受试者恶性肿瘤发病和全死因死亡情况。按性别、年龄(以55岁为界)对受试者进行分层,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研究对象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比及95%置信区间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1)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随访期间,恶性肿瘤发病共计1304例,累积发病率为2276.93/10万。研究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3位分别为食管癌、贲门癌、非贲门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6.4%。死因顺位前三位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782.64/10万、1169.31/10万、962.21/10万,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88.3%;而食管癌、贲门癌、非贲门胃癌占据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三位,占总恶性肿瘤死亡的85.1%。不论是恶性肿瘤发病率还是全死因死亡率,都存在男性高于女性、高龄组(年龄≥55岁人群)高于低龄组(年龄<55岁人群)的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于随访的第3年至第6年出现发病高峰,其余时间保持平稳趋势,而恶性肿瘤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2)营养干预与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近3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复合维生素与矿物质干预对总人群的恶性肿瘤发病和全死因死亡风险没有保护作用。在年龄<55岁的受试者中,营养干预使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81,95%CI:0.67-0.99);同时,营养干预可以降低55岁及以上男性的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长期死亡风险(HR心血管疾病=0.62,95%CI:0.45-0.84;HR脑血管疾病=0.74,95%CI:0.55-0.99)。未观察到营养干预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1)以食管癌为主的上消化道肿瘤是林县重增人群的优势癌种。除恶性肿瘤之外,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也是造成该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该人群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该人群中可能存在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长期危险因素。(2)服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不能降低重增人群总的长期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但可以降低55岁及以上男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提示年龄和性别可能是影响营养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刘琼[6](2021)在《中国成人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CVD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身体活动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MET)衡量清醒时的活动强度,可将身体活动划分为久坐行为(≤1.5 MET)、低强度身体活动(1.6-2.9 MET)、中等强度身体活动(3.0-5.9 MET)和高强度身体活动(≥6.0 MET)。国内外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既往前瞻性研究评估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指南推荐水平、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长期变化和久坐行为与CVD风险的关联,但证据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由于西方国家居民的生活方式、CVD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特征以及遗传背景与我国居民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不宜直接推广应用,而我国相关的研究证据仍然缺乏。此外,尚未有研究系统评价将久坐行为替换成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对CVD风险的降低程度,久坐行为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是否对CVD风险存在交互作用也尚无统一结论。本研究旨在利用我国大型前瞻性队列,探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评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指南推荐的水平以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长期变化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系统分析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替代久坐行为的心血管健康获益,以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交互作用和联合作用。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依托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研究中的三个亚队列开展,分别是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China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pidemiology,ChinaMUCA)1998、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InterASIA)和中国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研究暨中国家庭健康研究(Community Interven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a&Chinese Family Health Study,CIMIC)。ChinaMUCA 1998、InterASIA 和 CIMIC 队列的基线调查分别于1998年、2000-2001年和 2007-2008 年开展,ChinaMUCA 1998 和 InterASIA 研究于 2007-2008 年开展了第一次随访调查,三个亚队列统一于2012-2015年再次开展随访调查。每次调查均通过面对面的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和疾病史等信息,并且进行了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随访调查通过询问研究对象或者其亲属,以及采集住院病历和死亡证明等资料获取研究对象的发病和死亡信息。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为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三个亚队列在基线及每次随访时均通过调查问卷获得身体活动信息,并且在2007-2008年调查期间首次收集了久坐行为信息。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基于MET值和活动时间计算。本研究分别根据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四分位数(0、0.1-24.0、24.1-48.0和≥48.1 MET-小时/天)和久坐时间四分位数(<5、5-<8、8-<10和≥10小时/天)分组,采用根据队列来源分层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探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和久坐时间与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指南推荐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下限(相当于10MET-小时/周)将研究对象分为身体活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并将年龄作为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时间尺度,计算两组的生存曲线下面积差值评估归因于身体活动达标的无病生存年和预期寿命获益;利用ChinaMUCA 1998和InterASIA亚队列获取研究对象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长期变化情况,分析其与对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利用等时替换模型评估每1小时身体活动替换1小时的久坐行为对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风险的效应;根据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是否达标(<10和≥10MET-小时/周)和久坐时间四分位数(<5、5-<8、8-<10和≥10小时/天)进行联合分组,判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交互作用和联合作用;根据基线特征分层,探讨不同亚组内,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在分析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结局的关系时,共纳入基线无CVD的研究对象100,554人,平均随访7.3年,期间新发CVD事件4692例,CVD死亡1915例,全因死亡5461例;分析久坐行为与结局的关系时,以2007-2008年调查作为基线,共纳入在2007-2008年调查时无CVD的研究对象93,110人,平均随访5.8年,观察到CVD发病3799例,CVD死亡1525例,全因死亡4235例。调整年龄、性别、地域、城乡、教育水平、CVD家族史、目前吸烟和饮酒状态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呈负向关联(趋势性检验P值均<0.001),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最低四分位数组相比,最高四分位数组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别为0.65(0.60-0.71)、0.56(0.48-0.65)和0.66(0.61-0.72)。多因素调整的RCS结果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与CVD发病风险呈线性关联(模型整体P值<0.001,非线性关联P值=0.357);与CVD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均呈非线性关联(CVD死亡:模型整体P值<0.001,非线性关联P值=0.040;全因死亡:模型整体P值<0.001,非线性关联P值<0.001),CVD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随着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增高而下降,当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高于20 MET-小时/天时,风险下降速度减缓。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未达标者相比,达标者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多因素调整HR(95%CI)依次为0.76(0.72-0.81)、0.67(0.61-0.74)和 0.73(0.68-0.77)。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者 CVD 发病时间延后,预期寿命明显增加。例如,40岁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者与未达标者相比,CVD的发病时间延后1.17年,预期寿命增加1.48年。长期保持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者的健康风险进一步降低,与长期不达标者相比,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 HR(95%CI)分别为 0.61(0.46-0.81)、0.59(0.35-0.98)和 0.76(0.58-1.00)。亚组分析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CVD发病的关联强度在女性中更强;与CVD死亡风险的关联在女性、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者中更强;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强度在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和CVD10年风险高的人群中更强。调整年龄、性别、地域、城乡、教育水平、CVD家族史、目前吸烟、饮酒状态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后,久坐时间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趋势性检验P值均<0.001)。与久坐时间<5小时/天组相比,久坐时间≥10小时/天组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HR(95%CI)分别为1.51(1.34-1.70)、1.27(1.05-1.52)和1.16(1.04-1.29)。多因素调整的RCS结果显示,久坐时间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均为非线性剂量效应关系(模型总体P值均<0.001;非线性关联P值分别为0.004、0.024和<0.001),且剂量效应曲线相似,当久坐时间达到5小时/天之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显着增加。对于久坐时间≥5小时/天者,将1小时的久坐行为替换为低、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分别显着降低5%、6%和8%的CVD发病风险,6%、8%和11%的CVD死亡风险,和5%、7%和8%的全因死亡风险。亚组分析显示,久坐行为对CVD发病和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强度在女性中更强;与CVD死亡风险的关联在高血压患者中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采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和久坐时间联合分组分析发现,与久坐时间<5小时/天且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标者相比,久坐时间≥10小时/天且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不达标者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最高,HR(95%CI)分别为2.03(1.80-2.28)、2.08(1.72-2.51)和1.65(1.48-1.84)。未发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的交互作用,二者对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的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79、0.699 和 0.054。结论在我国一般人群中,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和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呈负向关联。达到指南推荐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可以显着降低CVD和全因死亡风险,长期坚持指南推荐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CVD风险降低幅度更大。无论是否达到指南推荐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均与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对于久坐时间≥5小时/天者,将久坐行为替换为低强度身体活动即可以减少CVD和死亡风险,而代之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风险降低幅度更大。本研究结果提示,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促进我国成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并维持在指南推荐水平,同时还要限制久坐行为,可代之以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本研究为“少坐多动”的预防策略提供了中国证据。
亢玉婷[7](2021)在《高血压、肥胖及温度变异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作为全球居民的首要死因,已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虽然既往有文献报道了我国高血压、肥胖相关CVD归因疾病负担,然而由于既往研究纳入地区和样本量有限、研究人群基本特征差异、危险因素定义不同等原因,使得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和代表性。更为重要的是,既往有国外研究表示归因于高血压、肥胖等危险因素的CVD负担存在种族和地理差异,然而在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探讨高血压、肥胖归因疾病负担研究的地理差异。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变异作为气候变化重要指标,很少有人评估长期温度变异与CVD之间的健康效应及其归因风险,以及温度变异对高血压、肥胖相关CVD归因疾病负担的影响。目的评估我国分省高血压、肥胖相关CVD归因风险,探究长期温度变异与CVD之间的健康效应及其归因风险,评估温度变异对高血压、肥胖相关CVD归因疾病负担的影响。方法1.2012 年 10 月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高血压调查(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CHS)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国31个省份选取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近50万名1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325,552名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用于评估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腰围、年温度变异暴露水平;2.基于最新的CHS研究人群,从中抽取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于2017-2019年对30,036人进行了随访,总随访率为87.65%。剔除3,709名5年内失访人群、2,330名之前有CVD病史人群、276名吸烟、教育等重要危险因素缺失人群,最终23,721名研究对象进入最终分析,通过使用该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对年龄、性别等多种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对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年温度变异与CVD之间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intervals,CI)进行估计。其中,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在区/县级以上医院被诊断为高血压或过去两周服用降压药;将超重和肥胖分别定义为BMI在24.0-28.0 Kg/m2和BMI≥28.0 Kg/m2;高BMI定义为BMI≥24 Kg/m2;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长期温度变异定义为基线调查当年日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并将研究对象按照长期温度暴露水平三分位法分为三组(T1≤8.78℃,T2为8.78-10.07℃,T3≥10.07℃)进行分析。3.结合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暴露水平数据和相对危险度,根据理论最小风险暴露水平的反事实场景,计算归因于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及年温度变异的CVD人群归因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采用 bootstrap 方法计算PAF的95%CI。4.使用梯形规则计算因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年温度变异所减少的无病生存年。5.使用分层分析评估暴露于不同年温度变异下,对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相关CVD归因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在CHS横断面研究中共纳入325,552名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其中52.85%为女性,平均年龄56.75±13.88岁。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共纳入23,721名3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其中53.69%为女性,平均年龄56.15± 13.08岁,在平均随访4.62年期间,研究收集到836例CVD事件。2.高血压、肥胖、年温度变异与CVD及其亚型的关系在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CVD发病率与高血压、肥胖、年温度变异存在显着关联强度,高血压、高BMI与CVD之间的HR(95%CI)分别为1.78(95%CI:1.53-2.08)与1.21(95%CI:1.05-1.40);对于年温度变异,与第一分位相比,暴露于第二和第三分位年温度变异的人群发生CVD的风险HR(95%CI)分别为 1.34(95%CI:1.13-1.59)和 1.72(95%CI:1.35-2.19);年温度变异作为连续型变量,年温度变异每升高1℃,CVD发病率会增加6%。3.高血压、肥胖、年温度变异人群归因百分比在我国35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第二及第三分位年温度变异相关CVD归因人群百分比分别20.43%(95%CI:20.26%-20.63%)、9.65%(95%CI:9.69%-9.74%)、10.61%(95%CI:10.50%-10.70%)、7.41%(95%CI:7.35%-7.49%)和 16.95%(95%CI:16.84%-17.06%),高血压、腹型肥胖、年温度变异的CVD人群归因百分比最大;1、2、3级高血压相关 CVD 归因人群百分比分别为 13.01%(95%CI:12.92%-13.11%)、5.78%(95%CI:5.68%-5.88%)和 3.88%(95%CI:3.79%-4.00%);超重、肥胖相关CVD归因人群百分比分别为4.19%(95%CI:0.00%-4.25%)和 6.25%(95%CI:6.33%-6.41%),1级高血压的CVD人群归因百分比较大。本研究还发现以上危险因素归因百分比存在很大的省级差异,在省级层面,本研究中高血压相关CVD归因人群百分比最高为北京的27.39%,最低为湖南省的14.02%;高BMI相关CVD归因人群百分比最高为北京的12.79%,最低为广西的5.70%;腹型肥胖相关CVD归因人群百分比最高为北京的18.40%,最低为广西的3.38%。4.无病生存期损失年估计高血压、高BMI、腹型肥胖、高温度变异人群最多可以分别减少35-65岁人群2.51、0.43、0.55、2.11心血管病无病生存年。5.不同年温度变异暴露水平下对高血压、肥胖归因风险影响在全国水平上,除高血压外,暴露于更高的年温度变异,其归因于高BMI和腹型肥胖的CVD负担更高。暴露于低、高温度变异下,与高血压有关的CVD PAF分别为22.65%(95%CI:22.48%-22.82%)和 15.42%(95%CI:15.27%-15.56%);与高BMI有关的CVD PAF分别为 3.55%(95%CI:3.52%-3.57%)和13.84%(95%CI:13.76%-13.91%);与腹型肥胖有关的CVD PAF分别为9.86%(95%CI:9.76%-9.95%)和 10.45%(95%CI:10.37%-10.5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肥胖及长期暴露于年温度变异与CVD发病率增加存在显着正相关,且很大比例的CVD可以归因于高血压、腹型肥胖及年温度变异,高血压与肥胖相关的CVD的人群归因风险存在巨大省级差异,而暴露于不同年温度变异,高血压与肥胖相关的CVD的人群归因风险存在差异。本项研究有利于中高收入国家指导地方相关政策制定者,在各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制定区域内有效的CVD一级预防策略,未来也需要进一步控制温室效应,做好户外极端温度预警和个人防护措施指导,减少气候变化相关健康损害。
王旭明[8](2020)在《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农村三个民族(汉族、纳西族和白族)烟草暴露(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及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流行现状,测算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和慢性病归因于烟草暴露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烟草暴露及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云南省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健康的危害及对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改善慢性病管理和控制的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三个县7534名35岁及以上的汉族、白族和纳西族村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当地村民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总收入、年总支出、年食品支出等)、主动吸烟(以下简称吸烟)与被动吸烟行为(吸烟者的初次吸烟和规律吸烟年龄、吸烟种类、吸烟方式、吸烟量、尼古丁依赖情况、戒烟意愿、吸烟和被动吸烟场所等)、生活行为方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家族史、因慢性病支出的医疗费用情况(住院费、门诊费、药费、患者及陪护人因看病发生的交通费、营养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并通过体格检查测量每个村民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肺功能。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作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疾病负担的测量指标;采用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来评价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采用二步模型法测算5种慢性病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结合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法测算5种慢性病的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并与归因危险度相结合测算归因于烟草暴露的5种慢性病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烟草暴露与5种慢性病的关系以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830份,获得有效问卷7534份,问卷有效率96.2%;其中汉族2502人(33.2%),纳西族2531人(33.6%),白族2501人(33.2%)。调查人群总体吸烟率、现在吸烟率、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被动吸烟率分别为38.9%、30.4%、37.5%和30.3%;汉族、纳西族和白族的吸烟率分别为37.3%、40.6%和38.7%,其中男性分别为74.8%、78.2%和81.2%,女性分别为1.8%、4.1%和2.8%;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8.5%、32.2%和30.5%,其中男性分别为57.9%、63.2%和65.3%,女性分别为0.8%、2.2%和1.0%;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分别为35.0%、42.3%和34.8%,其中男性分别为35.1%、42.5%和34.9%,女性分别为30.0%、36.7%和28.6%;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2.5%、38.4%和30.3%,其中男性分别为18.4%、30.1%和25.9%,女性分别为24.2%、41.4%和31.7%;三个民族均是男性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经χ2检验,P<0.01),而女性的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经χ2检验,P<0.01);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高于受教育水平为文盲的人群(经χ2检验,P<0.01);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于医疗服务可及性好者(经χ2检验,P<0.05)。三个民族中均以纳西族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最高,汉族的最低(经χ2检验,P<0.05);纳西族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最高,白族的最低(经χ2检验,P<0.05)。2.调查地区三个民族现在吸烟者的吸烟和被动吸烟行为比较结果显示:纳西族的每天吸烟量(21±13支)和每月吸烟花费(403±439元)最高,汉族的最低(17±11支和293±226元,经秩和检验,P<0.01);初次吸烟年龄以纳西族的最低(19±6岁),汉族的最高(21±5岁,经方差分析,P<0.01);规律吸烟年龄则以纳西族的最低(20±6岁),白族的最高(24±10岁,经方差分析,P<0.01)。三个民族均是以吸过滤嘴香烟为主(>77%),而纳西族女性吸烟斗的比例(28.6%)明显高于汉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吸烟原因中均是以烟瘾太大所占比例最高(>50%),戒烟原因中均是以已经生病所占比例最高(>30%);纳西族在公共场所吸烟和从未尝试过戒烟的比例(52.3%和77.7%)最高,汉族的最低(32.6%和68.2%,经χ2检验,P<0.01)。纳西族居民被动吸烟场所为公共场所的比例和对吸烟持不介意态度的比例最高(经χ2检验,P<0.01),而汉族过去一周吸烟者在小孩和孕妇面前吸烟的比例最高(经χ2检验,P<0.05)。3.调查地区三个民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比较结果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总体患病率分别为41.1%、2.6%、4.1%、14.1%和 1.3%,其中汉族的分别为45.2%、2.5%、4.2%、11.5%和0.8%,纳西族的分别为38.0%、2.9%、1.8%、17.7%和1.7%,白族的分别为40.2%、2.3%、6.2%、13.2%和1.4%;三个民族均是男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经χ2检验,P<0.01)。汉族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纳西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白族的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和纳西族(经χ2检验,P<0.01),而纳西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三个民族冠心病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1)。4.调查地区三个民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比较结果显示:汉族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每千人口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值)分别为 1.23、21.65、27.94、54.37和0.95,纳西族的分别为3.34、26.43、29.39、85.93和 1.42,白族的分别为 1.00、19.71、27.79、59.44和1.15,三个民族均是男性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DALY值高于女性。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DALY均是以纳西族最高,白族最低;哮喘的疾病负担则以白族最高,汉族最低。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吸烟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风险分别是非吸烟人群的1.50倍、7.82倍、4.31倍、2.24倍和3.95倍,而被动吸烟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风险分别是非被动吸烟人群的1.42倍、8.71倍、3.10倍、2.31倍和3.08倍;如果消除吸烟和被动吸烟,将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患病率分别下降16.20%、72.61%、56.29%、32.5%、53.44%和 11.29%、70.01%、38.85%、28.4%、38.66%。男性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归因于吸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吸烟。6.在调查的5812户家庭中,医保报销前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导致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4.93%、28.04%、27.21%、14.45%和24.21%,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 18.82%、26.98%、24.26%、17.28%和17.89%;医保报销后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3.42%、24.34%、24.26%、11.73%和 18.95%,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5.44%、10.05%、11.80%、5.86%和8.42%。汉族因5种慢性病导致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3.81%、21.67%、32.08%、12.68%和14.29%,纳西族的分别为18.26%、37.5%、22.73%、13.49%和22.50%,白族的分别为 14.10%、22.81%、25.16%、17.63%和32.35%;汉族因5种慢性病导致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19.00%、26.67%、33.96%、18.31%和 14.29%,纳西族的分别为27.81%、33.33%、20.45%、18.58%和20.00%,白族的分别为 13.25%、19.30%、18.71%、15.11%和17.65%;其中以汉族脑卒中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33.96%),哮喘的最低(14.29%);以纳西族冠心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33.3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18.58%);以白族冠心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19.30%),高血压的最低(13.25%)。三个民族中,纳西族高血压患者家庭的因病致贫发生率高于汉族和白族高血压患者家庭(经χ2检验,P<0.05);汉族脑卒中患者家庭的因病致贫发生率高于纳西族和白族脑卒中患者家庭(经χ2检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是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年人均收入高是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保护因素;贫困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均为因病致贫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是因病致贫的保护因素。7.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3422.2元、11377.4元、10592.4元、10548.3元、5580.9元,其中人均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3295.4元、9902.3元、8688.3元、5672.7元和5499.7元,人均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126.8元、1475.1元、1904.1元、4875.6元和81.2元;总的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788.3百万元、49.8百万元、78.6百万元、270.4百万元和24.9百万元。冠心病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人均总疾病经济负担最高,其次是脑卒中,高血压的最低;而人均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哮喘的最低。其中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中均是以住院费用所占比重最大,而高血压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中则是以门诊费用所占比重最大。在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中,高血压导致的总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重,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最低。高血压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大,其次为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8.烟草暴露对调查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经济负担分别为127.7百万元、44.2百万元、87.9百万元、13.3百万元和36.2百万元,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经济负担分别为89.0百万元、30.5百万元、76.8百万元、9.6百万元和34.9百万元;其中高血压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5种慢性病种均是男性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吸烟。[结论]1.调查地区人群的总体吸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戒烟意愿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调查人群在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方面存在性别和民族差异性,男性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被动吸烟;少数民族的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汉族,其中以纳西族人群的烟草暴露问题尤为严重。2.调查地区不同民族在吸烟习惯、烟具的使用、吸烟行为和吸烟知识、态度方面均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性,其中纳西族村民在控烟意识和相关知识方面尤为薄弱,应引起关注和重视。未来控烟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民族异质性,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3.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高血压的患病率以汉族最高,且高于全国水平;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 DALY值均是以纳西族最高,而哮喘的每千人口 DALY值则以白族最高;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少数民族居民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4.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的水平,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者家庭导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均较非患病家庭明显增加,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对减轻当地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积极作用。5.吸烟和被动吸烟使得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在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此外,5种慢性病中均是男性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吸烟。提示加强当地村民关于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因其所产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
王燚[9](2020)在《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分析》文中提出目前估算全国有心血管病(CVD)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卒中1300万、冠心病(CAD)1100万,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已经高于43%,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居民第一杀手,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正加快向年轻人群蔓延。冠心病的死亡率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43%,59%的患者就诊于三级医院,虽然目前我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冠心病的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是使用健康管理的方法,遏制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长。我国也非常重视心血管等慢性病的管理,但我国现有的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并未能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充分发挥遏制增长的作用。按照健康中国的战略,三级综合医院必须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对于数量巨大的三级综合医院门诊人群。1.研究目的秉持―战线前移‖的观念,打破慢病健康管理主要研究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医院主要研究出院患者的传统模式,以人数最为集中和庞大的三级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为突破口,以提高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健康管理的效能为目的,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为三级综合医院心血管疾病的慢病管理提供思路依据,以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再)患病率、病死率。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342例新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的门诊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36个短项目作为影响因子,评估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QRL)的八个维度,包括身体功能、身体问题导致的角色限制、身体疼痛、一般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绪问题导致的角色限制和心理健康。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评估了这些影响因子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程度,探讨其与冠心病门诊患者的预测关系,重点发现可干预的影响因素。(2)文献分析法:为保障医学行为的安全性,对于医疗干预内容的文献,主要以指南、专家共识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知网、维普、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官网等数据库资源,以―心血管‖、―预防‖、―健康管理‖、―运动‖、―睡眠‖、―指南‖、―共识‖为主题或关键词,进行组合式搜索,同类指南选取最新版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逐一归类,总结出干预内容及其优缺点。以―慢病管理‖为主题或关键检索并逐一阅读,筛查出与运行干预相关的有效文献;以―心血管健康管理‖、―三级综合医院‖、―三甲医院‖为主题或关键词检索并逐一阅读,筛查与运行干预相关的有效参考文献。通过百度搜索,以―三级医院‖、―健康管理‖主题检索,筛选出关于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的报道。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内容进行逐一归类总结,总结归纳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医疗干预的模式及其优缺点。(3)SWOT分析法: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根据影响冠心病患者HRQL的可干预因素和健康管理各个环节,列出并分析三级综合医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运用策略配对方法、专题小组讨论,以矩阵方式提出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SO、WO、ST和WT策略内容,选择重复率高的条目为优先策略建议。3.结果(1)年龄较大,女性,不运动,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低,吸烟/饮酒习惯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的患者的生理HRQL得分较低。生理健康状况与年龄、睡眠质量、运动习惯和月收入有关。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低的人的心理HRQL得分较低。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运动和月收入有关。较高的月收入、经常锻炼与较高的生理和心理HRQL分数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身心HRQL与运动和月收入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的HRQL评分高于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睡眠质量和饮酒与身体的HRQL呈负相关,与精神的HRQL无关。(2)医疗机构干预“运动”和“睡眠”的干预内容:(1)不同心血管指南对于运动的描述侧重有所不同,主要分为运动定量指标的理论推荐和干预内容(包括定量指标和实施方法)。理论推荐的定量指标基本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相关表述一致。(2)运动相关医疗干预方式主要有:教育-运动评估-心肺功能评估-危险分层-运动处方-运行处方原则-运动处方的实施。(3)干预内容的重点:CVD一级和二级预防均建议改善运动,建议临床医生既提供药物处方,也提供运动处方和帮助改善睡眠。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心血管获益越大,但同时伴随运动风险增加。医生既要关注运动风险,又要关注患者的运动耐力下降,要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运动耐量。运动干预的目的是找到最有效且安全的运动阈值,长期坚持、动态评估并优化。医疗机构对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干预,正在被大家所接受,但仍需要推广。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与睡眠质量均需要专业的评估客观的量化以指导干预措施。睡眠不好既可以是一种生理疾病,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睡眠、心理、运动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见通过在心理、运动、睡眠三者之间任一因素的改善,另外两个因素都能正向改善。无论是运动干预还是睡眠干预,都需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3)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模式:(1)美国、日本、芬国慢病的有效遏制,从全面筛查做起,得力于其强大的基层医疗系统和医疗保障体系,但因各种原因暂时无法在我国推广。(2)我国1997年颁布了《全国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试行)》将心血管疾病明确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历经20余年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家庭签约、分级诊疗、区域医疗联合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制度或服务模式,总体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强调多部门参与,基本都涵盖了三级综合医院,管理对象为社区居民。(3)由于各级分工协作体制未能完全理顺,政府负担重等原因,多部门参与的模式推广度有限。(4)三级综合医院为依托的慢病健康管理模式,主要针对体检中的高危人群、门诊分诊人群和双向转诊人群。兼顾全科医师培养和社区人才培养的职能,为防治前移、主动下转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5)心血管专科为依托开展的健康管理模式,对象主要为出院患者,作为二级预防和延续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治疗控制率,但会加重患者对三级综合医院的依赖度,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的压力,急需同时加强医联体的建设和基层单位的能力建设,以加强下转效率。(6)“心脏康复”中心,似乎是一种最全面的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模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要求组建一支多学科的医疗团队,涵盖了运动处方和心理(睡眠)处方,但在我国开展尚待加强。(4)参与医联体、利用体检中心、加大健康管理相关宣传、帮助基层单位人才和能力建设、顺畅下转机制、开设“心脏康复中心”是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开展心血管病健康管理的较优策略。4.结论(1)运动、睡眠、收入,是可干预的影响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2)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对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睡眠的医疗干预,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和专业设施设备,科学的实施原则才能保障。同时,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患者对其的接受度,培养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我国现有以基层兜底的慢病管理模式,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睡眠干预水平低,需要三级综合医院给予帮带才能参与到心血管疾病健康管理的环节中。(4)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依托的健康管理模式和以心血管疾病专科为依托的健康管理模式,均能的覆盖运动和睡眠干预,特别是体检中心的健康门诊和心血管专科的健康门诊,但主要以健康教育为主,运动和睡眠的直接评估、干预少有涉及,但能起到很好健康评估和的健康教育作用。我国的“心脏康复中心”项目,是目前对于运动和睡眠管理团队最全面、体系最完整、目标最明确的健康管理模式,目前虽然主要针对出院患者,但其内容同样适用于门诊患者,应积极开展,并同时应用于门诊和住院患者。(5)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开展健康管理,不能只顾“健康干预”这一个环节,只有把整个健康管理的所有环节都搞好,才能有效的实施。5.策略建议(1)利用健康管理的理念,实现心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2)加强居民冠心病健康管理认知和分级诊疗的宣传教育。(3)通过体检中心,加强冠心病的有效筛查和健康教育。(4)开展―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心血管健康门诊。(5)带头开展心脏康复,组建医联体,构建心脏康复三级网路设。(6)立全科医学科,做全科医生的培养摇篮和双向转诊的摆渡人。(7)将心血管健康管理项目纳入医保。
韩景怡[10](2020)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描述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体力活动与锻炼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疲乏、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以期引起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状况的重视,为今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制定远期的体力活动指导及运动康复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和参考信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发,提高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健康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便利抽取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及以上的心血管科复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标准共调查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80例,调查工具包括: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PAQ-L)、锻炼自我效能问卷(E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疲乏量表(MFI-2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22.0及Amo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等。1.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总耗能得分最高为14164 MET-min/week,最低为0 MET-min/week,中位数为1512.00 MET-min/week,四分位数P25和P75分别为438.00MET-min/week和2426.50 MET-min/week。根据IPAQ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分级的方法对患者体力活动水平进行评价,体力活动活跃者47例(18.1%)、体力活动适中者101例(38.8%),体力活动不足者112例(43.1%)。根据2013年AHA/ACC发布的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标准,体力活动达到指南推荐标准的患者102例(39.2%),体力活动未达到指南推荐标准的患者158例(60.8%)。2.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锻炼自我效能、疲乏、焦虑、抑郁的现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平均分为(37.98±7.11)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215例(82.7%)患者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39例(15.0%)患者社会支持处于高等水平,仅6例(2.3%)患者社会支持处于低等水平。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疲乏总平均分为(57.05±11.03)分。各维度的得分情况:一般性疲乏得分为(11.10±2.48)分、体力疲乏得分为(12.01±2.69)分、活动减少得分为(12.36±2.85)分、动力下降得分为(11.54±2.40)分和脑力疲乏得分为(10.07±2.32)分。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锻炼自我效能总平均分为(49.59±12.47)分,接近中等水平。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总平均分(3.65±2.11)分,抑郁总平均分(3.47±2.38)分,有27例(10.4%)患者存在焦虑症状,19例(7.3%)患者存在抑郁症状。3.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年龄、职业类型、家庭所在地、BMI、心功能等级、合并慢性病状况、术后时间、LVEF在体力活动耗能得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焦虑、抑郁、疲乏与体力活动耗能得分呈负相关,社会支持、锻炼自我效能与体力活动耗能得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心功能等级、LVEF、疲乏、锻炼自我效能、合并慢性病状况、社会支持这6个变量最终进入了回归方程,这6个变量共解释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总变异程度的59.9%。4.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拟合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相关文献回顾,通过拟合结构方程进一步检验锻炼自我效能、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及疲乏与体力活动状况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以明确体力活动各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关系。结果表明锻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疲乏可直接影响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状况;焦虑、抑郁可通过锻炼自我效能间接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状况产生影响;此外,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疲乏、锻炼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共解释了体力活动总变异程度的45%。结论:1.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较低,体力活动项目主要以低、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为主,60.8%的患者未达到指南推荐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2.通过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等级、LVEF、锻炼自我效能、疲乏、社会支持对体力活动状况产生影响。3.以健康促进模式构建的拟合结构方程模型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状况有较好的解释性。
二、河南省人群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人群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归因死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收集 |
1.3 变量评估与定义 |
1.4 随访和结局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2.2 不同糖代谢状态与CVD死亡的关系 |
2.3 全国和地区不同糖代谢状态相关CVD死亡归因风险 |
2.4 14个抽样省份不同糖代谢状态相关CVD死亡归因风险 |
3 讨论 |
(2)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2.1 调查内容 |
1.2.2 心血管病高危评估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心血管病高危检出情况 |
2.3 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 |
3 讨论 |
(3)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2.1 调查内容 |
1.2.2 心血管病高危评估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心血管病高危检出情况 |
2.3 心血管高危影响因素 |
3 讨论 |
(4)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2 高血压 |
1.3 血脂异常 |
1.4 高血糖 |
1.5 风险增强因素 |
1.5.1 性别差异危险因素 |
1.5.2 cIMT和颈动脉斑块 |
2 可控制危险因素的监测方法 |
2.1 高血压 |
2.2 血脂异常 |
2.3 血糖 |
2.4 cIMT和颈动脉斑块的检测 |
3 心脑血管共同危险因素的防控措施 |
3.1 生活方式干预 |
3.1.1 控制体质量,降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减少久坐生活方式 |
3.1.2 戒烟 |
3.2 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 |
3.2.1 控制血压措施的启动 |
3.2.2 高血压患者抗血小板和调脂药物的启动 |
3.3 血脂异常危险因素控制 |
3.3.1 血脂异常治疗的启动 |
3.3.2 血脂异常的干预原则 |
3.3.3 血脂异常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
3.4 高血糖危险因素控制 |
3.4.1 糖尿病预防策略 |
3.4.2 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 |
3.5 风险增强因素的管理 |
3.6 重要危险因素控制的目标水平建议 |
4 心血管风险评估 |
4.1 哪些人群需要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4.2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简图 |
4.3 哪些高危人群需要口服阿司匹林 |
4.4 超高危人群血脂的管理 |
5 基层心脑血管共同危险因素监测专家共识的意义 |
(5)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对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中国林县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人群营养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设计 |
2.1 可行性试验和基线调查 |
2.2 研究对象与干预措施 |
2.3 随访与质量控制 |
2.4 结局事件的定义 |
3. 统计分析 |
4. 伦理声明 |
第一部分 林县重增人群营养干预队列的恶性肿瘤发病与全死因死亡情况 |
1. 结果 |
1.1 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特征 |
1.2 以上消化道肿瘤为主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
1.2.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1985-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
1.2.2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1985-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 |
1.2.3 随访期间不同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
1.2.4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总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
1.2.5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上消化道肿瘤发病趋势 |
1.2.6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其他恶性肿瘤发病趋势 |
1.3 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
1.3.1 不同性别研究对象1985-2020年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
1.3.2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1985-2020年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
1.3.3 随访期间不同恶性肿瘤死亡趋势 |
1.3.4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总恶性肿瘤死亡趋势 |
1.3.5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上消化道肿瘤死亡趋势 |
1.3.6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其他恶性肿瘤死亡趋势 |
1.3.7 随访期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 |
1.3.8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 |
1.3.9 随访期间不同性别、年龄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死亡趋势 |
2. 讨论 |
2.1 林州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 |
2.2 研究对象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
2.3 研究对象的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与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1. 结果 |
1.1 不同处理组基线人口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分布 |
1.2 营养干预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2.1 营养干预与总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2.2 营养干预与不同性别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2.3 营养干预与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2.4 营养干预与男性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2.5 营养干预与女性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发病风险 |
1.3 营养干预与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3.1 营养干预与总人群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3.2 营养干预与不同性别人群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3.3 营养干预与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3.4 营养干预与男性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3.5 营养干预与女性不同年龄组人群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
1.4 营养干预与恶性肿瘤累积发病率/死亡率及心脑血管疾病累积死亡率 |
1.5 营养干预与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
1.6 营养干预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
2. 讨论 |
2.1 营养物质预防慢性病的机制 |
2.1.1 营养素预防恶性肿瘤的可能机制 |
2.1.2 营养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机制 |
2.2 林县地区的营养素摄入情况 |
2.3 营养素干预与恶性肿瘤风险的关系 |
2.4 营养素干预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
3.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项目基金支持 |
发表的与学位相关的论文 |
论文综述 营养干预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成人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国成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的关系 |
1.1 背景与目的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成人久坐行为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的关系 |
2.1 背景与目的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久坐行为与心血管健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血压、肥胖及温度变异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背景 |
1.1 心血管疾病危害 |
1.2 高血压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研究 |
1.3 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研究 |
1.4 高血压与肥胖相关归因风险地理差异 |
1.5 长期温度变异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效应及其归因风险研究 |
1.6 温度变异对高血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及检验效能 |
2.3 基线资料收集 |
2.4 随访资料收集 |
2.5 大气温度收集 |
2.6 质量控制 |
2.7 相关定义 |
2.8 统计分析 |
2.8.1 基本特征描述与比较 |
2.8.2 评估高血压、肥胖、温度变异暴露水平 |
2.8.3 计算高血压、肥胖、温度变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
2.8.4 评估高血压、肥胖、温度变异人群归因百分比 |
2.8.5 计算因高血压、肥胖及温度变异心血管无病生存期损失年 |
2.8.6 计算温度变异对高血压、肥胖归因负担影响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1.1 横断面研究基本特征 |
3.1.2 前瞻性研究基本特征 |
3.2 不同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2.2 高血压不同分级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2.3 BMI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2.4 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2.5 年温度变异与心血管疾病HR值 |
3.3 评估全国及省级不同危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3.1 评估全国及省级高血压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3.2 评估全国及省级不同高血压分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3.3 评估全国及省级BMI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3.4 评估全国及省级腹型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3.5 评估全国年温度变异对心血管疾病的归因风险 |
3.4 评估不同危险因素无病生存期损失年 |
3.5 暴露于不同年温度变异下全国及省级高血压及肥胖归因负担 |
4. 讨论 |
5. 优势和局限性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综述-环境温度及温度变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1. 心血管疾病 |
2. 气候变化概述 |
3. 短期温度暴露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3.1 短期平均温度暴露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3.2 短期温度变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4. 长期温度暴露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5. 温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可能的机制 |
6. 公共卫生意义 |
7. 总结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吸烟的国内外流行现状 |
1.3 吸烟与慢性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
2.4 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2.5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 |
2.6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 |
2.7 烟草暴露对云南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危害的测算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2.9 统计分析方法 |
2.10 伦理学问题 |
2.11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
3.2 调查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的流行现状 |
3.3 调查人群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分析 |
3.4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
3.5 吸烟/被动吸烟与5种慢性病患病的关系研究 |
3.6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因病致贫情况 |
3.7 调查地区5种慢性病患病及吸烟/被动吸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调查人群吸烟及尼古丁依赖的流行现状 |
4.2 云南省农村居民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 |
4.3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
4.4 吸烟/被动吸烟与5种慢性病患病的关系研究 |
4.5 五种吸烟相关慢性病患者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现状 |
4.6 调查地区5种慢性病患病及吸烟/被动吸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情况 |
第五章 创新及不足之处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云南省农村多民族居民烟草暴露及吸烟相关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
1. 吸烟及尼古丁依赖现状 |
1.1 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1 全球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 国内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1 国内农村地区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2 国内城市地区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3 国内少数民族吸烟的流行现状 |
1.2 尼古丁依赖现状 |
1.2.1 国外尼古丁依赖现状 |
1.2.2 国内尼古丁依赖现状 |
1.3 吸烟和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 |
1.4 吸烟及尼古丁依赖对慢性病的影响 |
1.5 关于吸烟对家庭经济及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
1.6 控烟策略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医院针对心血管病患者运动和睡眠的干预内容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病健康管理的模式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开展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SWOT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小结与策略建议 |
6.1 主要发现 |
6.2 策略建议 |
6.3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医疗机构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名称对照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1.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
1.1.3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体力活动的意义 |
1.1.4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测评 |
1.1.5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测量工具及方法 |
1.1.6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 相关概念 |
1.2.1 体力活动 |
1.2.2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
1.3 理论框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调查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 |
2.4.3 锻炼自我效能量表 |
2.4.4 社会支持量表 |
2.4.5 多维度疲乏量表 |
2.4.6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2.5 资料收集 |
2.5.1 调查方法 |
2.5.2 相关定义 |
2.6 统计处理与分析 |
2.6.1 数据的处理 |
2.6.2 统计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 |
3.1.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 |
3.1.2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 |
3.2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 |
3.2.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运动锻炼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
3.2.2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每周能量消耗情况 |
3.2.3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能量消耗情况 |
3.2.4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分级情况 |
3.2.5 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是否达到AHA/ACC的推荐量水平 |
3.3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
3.4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锻炼自我效能现状 |
3.5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疲乏现状 |
3.6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现状 |
3.7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7.1 人口社会资料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3.7.2 疾病相关资料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3.7.3 运动锻炼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3.7.4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焦虑、抑郁、锻炼自我效能、疲乏与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8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8.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8.2 社会支持、焦虑、抑郁、锻炼自我效能及疲乏对体力活动作用的拟合结构方程模型 |
4 讨论 |
4.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4.1.1 人口社会学资料 |
4.1.2 疾病相关资料 |
4.2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分析 |
4.2.1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状况不佳 |
4.2.2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于运动锻炼知识缺乏,有较强的需求 |
4.3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 |
4.3.2 家庭所在地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3 疾病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4 合并慢性病状况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5 社会支持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6 疲乏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7 锻炼自我效能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3.8 焦虑及抑郁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 |
4.4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4.4.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4.2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状况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四、河南省人群心血管疾病的调查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心血管疾病归因死亡研究[J]. 曹雪,亢玉婷,田奕欣,王馨,陈祚,张林峰,郑聪毅,陈露,周好奇,王增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
- [2]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J]. 刘玉婷,陈海瑞,尚飞,王凯娟. 华南预防医学, 2021(12)
- [3]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现状及影响因素[J]. 刘玉婷,陈海瑞,尚飞,王凯娟. 华南预防医学, 2021(12)
- [4]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的专家共识[J]. 王宪沛,高传玉,李牧蔚,张优,孙玉晓,鲁平,赵秋平,齐大屯,王山,戴国友,倪占玲,张丽华,赵玉兰,张振香,张辉,张金盈,赵洛沙,刘新灿,王霞.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06)
- [5]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对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中国林县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人群营养干预研究[D]. 杨欢.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6]中国成人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刘琼.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高血压、肥胖及温度变异相关心血管疾病归因风险研究[D]. 亢玉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D]. 王旭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9]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常见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分析[D]. 王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韩景怡.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高血压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论文; 高血压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