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平台负载均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秦焕焕[1](2021)在《WZ市政务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领域,但也存在着各自建设、信息隔离、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通过政务云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无法共享、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WZ市是地处西南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人口约350多万,在政务云建设方面,提升电子政务效率、减缓资金压力是其建设电子政务的核心诉求,同时又面临人才、体制、规模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建设。WZ市建设政务私有云的实践探索,可作为一个标杆项目,为其他地级市政务云建设提供不错的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云服务提供商的角度,在国家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发展政策下,深入研究如何利用云技术服务提供商自身特点、增强项目管理能力、创新业务模式,将三者有机结合,以便于更好地参与省市级云计算建设项目,从而实现企业与政府双赢。与此同时,该文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在政务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优化项目建设的各个流程,找到通用特点和流程要点,避免出现重复造轮子过程,以期达到节约政府资源和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的目标。本文总结了当前项目管理和云计算建设方面的一些方法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分析WZ市政务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确立了项目建设目标并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充分挖掘和分析,完成了政务云的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分析了项目管理在WZ市政务云建设中的应用过程。政务云项目中,一般具有较大投资规模、分多步实施以及很高专业性的特点。与传统信息化集成项目相比,政务云项目的复杂性更高、子系统更多样,子系统有不同的软硬件,存在互操作性的问题,同时不同的子系统如何协调应用环境、服务平台、网络协议、数据结构等集成工作,处理好整体过程,实现整体性能目标最优,是电子政务云建设的难点。在该项目建设中,借鉴了通用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该项目的具体特点又有所侧重,对项目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了重点分析。
高博[2](2020)在《某市政务云计算平台规划建设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应用正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借助大数据产品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成为一个火热的话题。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设能够实现政务信息的政务云计算平台,用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保障人民信息财产安全,大大提高政务系统运行中的可靠度和安全性能。同时政务云计算平台也有着提高IT使用率,降低运维难度,压缩运维成本,确保业务得到快速响应,节能减排环保,绿色办公同时达到自主创新带动业务发展等目标。当前政府各个部门往往采用一般的WEB服务,主要提供OA办公等功能,平台架构不具备平滑扩展功能,服务支撑单一,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而且部门建设发展不均衡,各部门对电子政务应用认识层次不一,需求强度不同,资金投入也有所差距,这就造成整体应用水平差距大,无法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最后导致整个应用水平较低。同时,由于电子政务云平台在我国发展刚刚开始,处于初级阶段。建设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已有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难度大,特别是未来几年,随着电子政务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亟待解决资源整合机制问题,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套规范,完善的政务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本文对政务云计算平台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从基础设施服务,云计算服务,运营运维管理平台服务和安全保障服务四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政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打造“国内一流,集聚集约,绿色低碳”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形成一套完整且功能完备的保障体系,最终建成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智慧体系。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
杜瑞祥[3](2020)在《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责任伦理对公务员履职尽责有重要指导作用,加强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建设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科技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政务模式提档升级为智慧政务模式,这一背景下,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的传统政务实践产生了深刻改变,对行政责任伦理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大量参考有关研究文献,阐述了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和智慧政务的概念特点,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责任伦理意识、责任伦理行为和责任伦理监督三个维度,剖析了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影响。在行政责任意识层面,智慧政务转变了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观念、推动了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法治建设、提高了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专业要求,但也导致公务员行政责任出现角色冲突、界限不够清晰、主体不够明确等问题。在行政责任行为层面,智慧政务提高了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的效率、增强了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的合理性、降低了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的风险性,但是也导致了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公务员主体地位异化等问题。在行政责任监督层面,智慧政务有利于公务员行政责任监督的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减少了滋生腐败的土壤,纪检部门办案手段越来越强,但智慧政务也带来了公务员行政责任监督盲区,可能引发监督风险。针对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从技术层面、主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了多方面原因,最后提出了智慧政务背景下行政责任伦理建设的意见。本文认为,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主要有:在技术层面,智慧政务价值的二重性、智慧政务各类平台建设不完善、不均衡;在主体层面,公务员自身的主体性存在问题、部分公务员使用智慧政务的意识不强、能力薄弱;在社会层面,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机制不完善、部分公众参与不高等。加强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建设,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政府的“人民”属性,不能脱离群众;其次在技术层面,要加强智慧政务建设的顶层设计、大力推广智慧政务平台,在主体层面,要增强公务员主动运用智慧政务的意识、优化公务员价值观政绩观、强化公务员履职尽责能力,在社会层面,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行政责任制度,引导鼓励公众参与。
周志文[4](2019)在《G门户网站云迁移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子政务应用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重点向提供公众服务以及信息共享发展,企业和市民对信息公开的知情权、参与度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依法公开信息、回应公众和引导舆论新形势下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和运维模式,在电子政务领域逐渐得到应用,通过政务数据中心形成“电子政务云”,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作为前提,G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虽然也建立了本部门的门户网站,能开展业务管理工作和向公众提供服务,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成为影响电子政务的实现效果的障碍。推动电子政务应用逐步向云平台模式转型,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集中管理,让政务工作高效开展,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本文是基于G门户网站作为案例,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分析网站展示、政府网站管理、网站安全、数据应用、负载均衡等存在问题,结合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指导政府网站发展的要求,对网站云迁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探讨。对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形成基于里程碑点的质量控制:在项目计划实施前,运用项目质量控制理论知识,对项目目标、项目建设内容、项目进度安排与里程碑、项目质量控制目标、项目控制内容、整体项目需求进行了构思。在项目实施阶段,包括项目开发设计、数据迁移、系统切换进行质量管理,并在切换过程前针对整个网站进行全面测试,发现问题执行PDCA管理,直到解决问题才进行切换,最后顺利上线试运行。在项目试运行过程到验收阶段,对网站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解决,试运行半年后,系统试运行正常,对整体项目进行符合性验收。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顺利实施,是与时俱进,推进政务公开、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云迁移后的G门户网站成果主要如下:1.界面更加简洁,易于操作。各种信息都可以分类显示,方便市民查询所需信息。提高信息公开水平,提高透明度和行政效率,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在促进和发布政府信息中的作用。2.加强与企业和公民的良好互动,增强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满意度。3.加强了网站规范管理,确保了网站平台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保密。大大减轻了网站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网站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4.与往年相比,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价有了很大的提高
张超[5](2019)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维村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重视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关注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国务院十分重视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中要做好平台顶层设计、明确电子业务范围、强调系统服务导向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农村电子政务体系的整体发展进度缓慢,相关建设受到地理位置偏远和缺乏业务针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表现出相关硬件设备落后、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业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随着我国即将进入5G通信时代,农村电子政务的软件平台必然要符合更高的性能要求来满足发展需要。通过研究国内外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历史并结合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维村务系统,该分布式系统有高性能、高负载、灵活拓展等特性,并提供了多维度的农村电子政务,能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国内外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发掘制约农村电子发展的现存因素,并结合分布式开发技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维村务系统,该系统从农村电子政务、农村应急广播、农村物联网等多维度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2、针对传统村务系统中用户学习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村务宝典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微信登陆,能使用移动设备完成大部分电子业务。该方案降低农村电子政务软件的使用门槛、提高系统安全性。3、结合RTMP流媒体协议与Red5流媒体服务器改进传统的MVC式农村应急广播服务,提出了音频直播方案和文件播放直播方案。该方案提供了两种农村地区的应急广播直播服务,缩短农村地区的预警响应时间,提高突发灾害预警效率和群众疏散能力。4、采用ECharts可视化技术并结合物联网的架构思想,提出了基于REST的农村物联网数据可视化服务方案,该方案将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由数据字段展示升级到三维图形可视化,使数据展示更直观,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朱磊[6](2017)在《基于云计算的政务网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及普及,原本的电子政务网只是局限于政务信息的公开及新闻及政策的发布,对于个人网上办理政务的业务涉及不多,有些流程繁琐且复杂。本文提出的电子政务云平台,能够改善政府对公众的服务职能及行政效能,降低信息投入成本,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实现电子化办公,利用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于电子政务网的相关概念,以及目前发展现状及遇到的挑战进行调研和研究。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及云计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现有政务网进行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使用。2.建立互联网边界区,用于用于平台和互联网对接,为手机用户、PC用户提供访问平台资源入口。建立智慧公众服务区,在互联网出口防火墙的DMZ区建立智慧公众服务区,用于部署对外提供服务的前置服务器。3.建立运维审计中心,作为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审计中心。建立云计算资源中心,包含“智慧政府资源共享服务区”和“企业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平台区”。完成基础设施的组网方案及云管理平台的部署和测试工作。通过如上工作,完成了电子政务网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平台的搭建、部署、管理等项目建设。探讨了电子政务网中云计算及虚拟化关键技术,完成了电子政务网虚拟化平台规划、搭建及虚拟化资源部署和管理工作。同时,对于平台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此平台能够实现高效的实现政务网的功能。
朱佾[7](2017)在《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提出转型战略,希望打造成为开放、融合、高效、透明、绿色、安全的服务型智慧政府。在打造新型政府的过程中,对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州质监局响应苏州市政府的号召,建设全新的电子政务系统,以便更加有效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本文就是在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与实施保障措施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子政务要求提出信息系统模型,并进行细化分析。通过新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应用,改变苏州质监局现有的服务管理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本文对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与实施进行了阶段性小结,对探索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新途径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武楠[8](2017)在《H省政务云设计与保障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以来,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已经成为IT领域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也是当前国家及大型企业建设正在考虑和投入的重要领域。在政府行业,国外一些国家提出了在电子政务上引入云计算技术与服务,利用云计算成本低、可靠性及灵活性高的特点来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效能。我国政府也积极跟进,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打造服务型阳光政府形象。本文以H省电子政务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总结H省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其次,提出了采用虚拟化技术、开源云计算管理软件技术以及信息共享系统的引入来建设H省政务云统一平台设计方案,搭建这样一个基础资源可按需扩容及计费、能够兼容多种主流开发语言平台及数据库、并且可以对资源可视化的监控服务平台。实现应用系统统一部署和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直接打破了各部门数据库之间的壁垒,促进跨部门之间业务流程整合和数据共享,各省直单位不再单独建设基础设施,而采用租赁服务的便捷方式按需计费使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管理上,提出了H省政务云平台保障措施,即制定政务云平台的统一标准规范和制度,促使H省政务云中的各类资源进行有序整合,使之服从于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从而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便于各种办公业务资源在信息系统中有效传递。同时,引进了首席信息官制度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度以便后续组织创新变革,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好地使用政务系统为公众服务。
王慧敏[9](2017)在《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地规范某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固化行政职权运行流程,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业务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某市人民政府规划和建制了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转变,更好的为民众服务。本文对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总体架构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内网平台中电子监察平台的具体实现。针对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服务端网络流量大、响应时间长、系统吞吐量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动态反馈的负载均衡算法,介绍了算法的执行流程和参数计算方式,并对该算法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该算法相对于加权轮询法和加权最少连接法在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上都有优势。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系统的可行性。最后对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进行了测试。
韩冰[10](2016)在《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的政务网站建站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分别经历了网站风格统一、信息共享、联合全文检索、统一内容管理、动态内容管理、子站独立存储等技术革新,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资源浪费严重、数据共享度低、区域性发展不平衡;部门间缺乏协调合作,各自为政,普遍缺少统一规划、统一技术和统一建设;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程度较低;重硬件轻软件;形象工程,华而不实,与政府的本职工作及核心业务有所背离;对行政许可,发布信息及公众参与问题涉及较少,仅提供了信息发布;软件系统缺乏严格的标准规范,电子政务标准也有待提高;并且需要增强同级单位间的水平整合及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垂直整合;另外,安全管理问题、内部审计及维护问题的重视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网站群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网站群内主站和各个子站具有相近或者相似功能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流程:首先是电子政务功能的模块化,即根据各个电子政务网站本身的功能或者性能特点,按照云计算的特点进行功能分解,解析出相同或者相近的功能模块,形成相应的模块类别;然后在适合的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建设和部署该业务的功能模块;最后进行模块间的关联和对接,并形成完整的政务业务流程。同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较大创新:1.在分析云计算、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群等概念及其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云模式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基于云模式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与传统的网站群管理系统有明显的区别,该网站群基于B/S技术构建,可以实现跨平台平滑迁移,并且能够提供灵活的网站创建方式和多样的发布形式。2.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Elgamal密码的电子政务网站群体签名机制,并将其应用到云计算模式下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方案中。该方式同传统的安全体制相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数据的实时感知和实时传输,提高平台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该方式可以提高服务器集群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感知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该方法还能整合各个孤立的安全信息,最终能够指挥调度高效统一的安全事件。3.对安全审计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多Agent和数据挖掘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系统,同传统的安全审计系统相比,多Agent可以通过协作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和及时的发现网站群中存在的异常行为,提高系统安全性。4.在研究电子政务网站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的电子政务网站评价体系,并针对本文设计的管理平台进行了评估。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案能够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价电子政务网站群,可以应用于各类网站效能评价。5.针对山东省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源于调研和真实数据,通过科学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所以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二、浅议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平台负载均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平台负载均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WZ市政务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思路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云计算相关理论 |
2.1.1 云计算的定义和优点 |
2.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 |
2.1.3 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
2.2 政务云相关理论 |
2.2.1 政务云的含义和优点 |
2.2.2 政务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3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3.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定义 |
2.3.2 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 |
2.3.3 项目管理的十大体系内容 |
3 WZ市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
3.1 项目现状与问题 |
3.1.1 项目的建设背景 |
3.1.2 项目信息化现状分析 |
3.1.3 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3.2 项目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
3.2.1 项目的建设目标 |
3.2.2 项目的需求分析 |
3.3 项目方案设计 |
3.3.1 项目选型设计 |
3.3.2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
3.3.3 项目的网络架构设计 |
3.3.4 项目的功能模块设计 |
3.4 项目投资预算和建设模式 |
3.4.1 项目投资预算 |
3.4.2 项目建设模式 |
4 WZ市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管理实践 |
4.1 WZ市政务云项目管理过程概述 |
4.2 项目的成本管理 |
4.2.1 项目成本预算 |
4.2.2 项目成本控制 |
4.2.3 项目成本核算 |
4.3 项目的进度管理 |
4.3.1 项目实施计划制定 |
4.3.2 项目计划变更管理 |
4.3.3 项目进度控制 |
4.4 项目的质量管理 |
4.4.1 项目质量规划 |
4.4.2 项目评审 |
4.4.3 项目测试 |
4.5 项目的风险管理 |
4.5.1 风险识别与分析 |
4.5.2 风险应对与监控 |
5 WZ市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评价 |
5.1 项目运行指标评价 |
5.2 项目管理评价 |
5.2.1 项目成本差异分析 |
5.2.2 项目进度差异分析 |
5.2.3 项目质量差异分析 |
5.3 项目效益评估 |
5.3.1 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
5.3.2 提升IT设备利用率 |
5.3.3 简化运维管理 |
5.3.4 提升业务部署效率 |
5.3.5 助力政府提升服务效率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某市政务云计算平台规划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云计算平台关键概念 |
1.2.1 电子政务 |
1.2.2 云计算 |
1.2.3 政务云 |
1.2.4 虚拟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云计算PaaS平台技术及需求分析 |
2.1 云计算概述 |
2.2 PaaS服务平台 |
2.2.1 PaaS平台简述 |
2.2.2 PaaS平台技术特点 |
2.3 PaaS平台关键技术 |
2.3.1 Web服务及Web混合服务 |
2.3.2 Mashup简介 |
2.3.3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 |
2.4 云计算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 |
2.4.1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服务需求 |
2.4.2 运营运维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2.4.3 安全保障体系需求 |
2.4.4 备份容灾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务云计算平台总体架构 |
3.1 政务云平台设计目标 |
3.2 总体系统架构设计 |
3.3 网络平台架构设计 |
3.3.1 网络虚拟化和二层结构 |
3.3.2 业务功能分区 |
3.4 计算存储平台架构设计 |
3.4.1 总体架构 |
3.4.2 物理服务器 |
3.4.3 虚拟化平台 |
3.5 安全平台架构设计 |
3.5.1 安全域的划分 |
3.6 运维管理平台设计 |
3.7 数据中心双活容灾架构设计 |
3.7.1 灾难风险分析 |
3.7.2 国家容灾恢复等级建设规范 |
3.7.3 双活容灾架构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务云计算平台基础方案设计 |
4.1 网络平台整体设计详细方案 |
4.1.1 网络平台设计方案 |
4.1.2 网络服务区方案 |
4.1.3 MPLS规划方案 |
4.1.4 VLAN规划 |
4.2 计算存储平台及安全保障详细方案 |
4.3 云平台方案设计 |
4.4 容灾备份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务云计算中心动力环境设计 |
5.1 机房内空调系统设计 |
5.2 UPS系统设计方案 |
5.2.1 UPS简介 |
5.2.2 UPS分类 |
5.2.3 UPS系统的配置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设计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智慧政务及责任伦理概述 |
2.1 智慧政务概述 |
2.1.1 智慧政务的概念 |
2.1.2 智慧政务的特点 |
2.1.3 我国智慧政务发展现状 |
2.2 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概述 |
2.2.1 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概念 |
2.2.2 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内容 |
2.2.3 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特点 |
2.3 智慧政务与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关系 |
2.3.1 智慧政务中技术伦理的二重性 |
2.3.2 智慧政务推动了行政责任伦理建设 |
2.3.3 智慧政务制约了行政责任伦理建设 |
第3章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影响 |
3.1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积极影响 |
3.1.1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意识的积极影响 |
3.1.2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的积极影响 |
3.1.3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监督的积极影响 |
3.2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的消极影响 |
3.2.1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意识的消极影响 |
3.2.2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行为的消极影响 |
3.2.3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监督的消极影响 |
第4章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4.1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产生消极影响的技术性原因 |
4.1.1 智慧政务具有价值二重性属性 |
4.1.2 智慧政务发展不完善 |
4.1.3 智慧政务发展不均衡 |
4.2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主体性原因 |
4.2.1 公务员的主体性问题 |
4.2.2 部分公务员使用智慧政务的意识不强 |
4.2.3 部分公务员使用智慧政务的能力薄弱 |
4.3 智慧政务对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产生消极影响的社会性原因 |
4.3.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3.2 制度机制不完善 |
4.3.3 部分公众参与意识不高 |
第5章 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建设路径探析 |
5.1 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责任伦理建设的指导思想 |
5.2 技术层面的路径探析 |
5.2.1 强化智慧政务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2 促进智慧政务平台的推广使用 |
5.3 主体层面的路径探析 |
5.3.1 深化公务员主动运用智慧政务意识 |
5.3.2 优化公务员价值观政绩观 |
5.3.3 强化公务员履职尽责能力 |
5.4 社会层面的路径探析 |
5.4.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4.2 完善行政责任制度 |
5.4.3 引导鼓励公众参与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G门户网站云迁移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
1.4.2 国内电子政务云应用研究 |
1.4.3 国外电子政务云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
2.2 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和原则 |
2.3 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
2.4 项目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
2.5 电子政务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关键点 |
2.6 电子政务项目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
2.7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涵和意义 |
2.8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门户网站云迁移建设项目概况 |
3.1 G门户网站基本状况 |
3.2 G门户网站管理工作概况 |
3.3 G门户网站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 |
3.3.1 网站展示存在问题 |
3.3.2 门户网站管理存在问题 |
3.3.3 网站安全存在问题 |
3.3.4 数据应用存在问题 |
3.3.5 负载均衡存在问题 |
3.4 门户网站进行云迁移的必要性 |
3.5 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概况 |
3.5.1 项目背景 |
3.5.2 项目目标 |
3.5.3 项目建设内容 |
3.6 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进度安排与里程碑 |
3.6.1 项目初步进度安排 |
3.6.2 项目进度里程碑 |
3.7 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
3.7.1 网站群规划设计 |
3.7.2 网站内容管理和发布 |
3.7.3 用户体验改进 |
3.7.4 数据迁移 |
3.7.5 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控制内容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门户网站云迁移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
4.1 项目需求分析 |
4.2 招投标阶段的质量保证 |
4.2.1 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 |
4.2.2 招标采购项目管理计划 |
4.3 项目启动前质量保障 |
4.3.1 组建项目沟通小组 |
4.3.2 项目沟通协调应对措施 |
4.3.3 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方案 |
4.4 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
4.4.1 网站总体设计质量目标 |
4.4.2 网站功能实现质量目标 |
4.5 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
4.5.1 项目实施总体路线质量控制 |
4.5.2 网站栏目及首页模板确认 |
4.5.3 数据迁移质量控制 |
4.5.4 网站全面测试质量控制 |
4.5.5 系统切换阶段质量控制 |
4.5.6 系统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 |
4.6 项目验收阶段的质量改进 |
4.6.1 G门户网站云迁移项目建设评价 |
4.6.2 G门户网站2016年网站绩效评估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维村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微服务的多维村务系统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性能需求 |
2.1.2 功能性需求 |
2.1.3 用户角色需求 |
2.2 相关研究背景 |
2.2.1 微服务概念 |
2.2.2 研究路线 |
2.3 微服务架构设计 |
2.4 RPC远程调用 |
2.4.1 Dubbo |
2.4.2 ZooKeeper |
2.5 负载均衡 |
2.5.1 Nginx负载配置 |
2.5.2 Nginx搭建API网关 |
2.5.3 网关逻辑与层次 |
2.6 测试要求 |
2.6.1 测试目标 |
2.6.2 测试环境 |
2.6.3 测试场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村务宝典服务 |
3.1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 |
3.2 村务宝典服务架构 |
3.3 微信数据对接策略 |
3.3.1 ACCESSTOKEN与APPID |
3.3.2 定时获取微信ACCESSTOKEN |
3.3.3 村务宝典拉回微信用户信息 |
3.4 身份验证安全性测试 |
3.5 村务功能接口测试 |
3.6 村务宝典方案实现 |
3.6.1 村务宝典公众号 |
3.6.2 村民信息管理功能 |
3.6.3 在线学习功能 |
3.6.4 投诉与咨询功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直播技术的农村广播应急直播服务 |
4.1 RTMP协议 |
4.2 流媒体架构方案 |
4.3 音频直播策略 |
4.3.1 麦克风收音直播 |
4.3.2 节目库音频直播 |
4.4 广播功能接口测试 |
4.5 应急广播方案实现 |
4.5.1 新增节目播出单 |
4.5.2 广播节目库管理 |
4.5.3 节目播出单管理 |
4.5.4 音频流媒体直播 |
4.5.5 短信播出单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Netty4的农村物联网数据服务 |
5.1 Netty4高性能异步框架 |
5.2 农村物联网数据处理 |
5.2.1 物联网服务架构 |
5.2.2 物联网终端状态监控策略 |
5.2.3 物联网终端命令交互策略 |
5.3 物联网功能接口测试 |
5.4 农村物联网数据方案实现 |
5.4.1 山洪数据采集 |
5.4.2 物联网数据采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REST的农村数据可视化服务 |
6.1 相关技术 |
6.1.1 REST规范 |
6.1.2 ECharts.JS |
6.2 数据可视化处理策略 |
6.2.1 REST API接口 |
6.2.2 前端AJAX请求 |
6.2.3 Echarts图形可视化的封装 |
6.3 控制台功能接口测试 |
6.4 数据可视化方案实现 |
6.4.1 动态磁贴界面 |
6.4.2 LED数据可视化面板 |
6.4.3 系统核心控制台 |
6.4.4 广播数据控制台 |
6.4.5 村务数据控制台 |
6.4.6 山灾预警控制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云计算的政务网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电子政务云发展现状 |
1.3.2 国外电子政务云发展现状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分析 |
2.1 虚拟化技术分析 |
2.1.1 虚拟化的定义 |
2.1.2 虚拟化的作用 |
2.1.3 虚拟化的目的 |
2.1.4 虚拟化的解决方案 |
2.2 云计算的技术分析 |
2.2.1 云计算的定义及特征 |
2.2.2 云计算服务架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政务网及政务云技术分析 |
3.1 电子政务 |
3.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缺陷 |
3.3 电子政务云的定义及优点 |
3.4 电子政务云建设存在的困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 |
4.1 项目概述 |
4.1.1 杭州市萧山区政务网云平台建设目标 |
4.1.2 杭州市萧山区政务网云平台设计原则 |
4.2 项目需求分析 |
4.2.1 互联网边界区 |
4.2.2 核心交换区 |
4.2.3 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区 |
4.2.4 运维审计区 |
4.2.5 边界安全区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3.1 互联网边界区 |
4.3.2 智慧公众服务区 |
4.3.3 核心交换区 |
4.3.4 运维审计中心 |
4.3.5 云计算资源中心 |
4.4 组网方案说明 |
4.4.1 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
4.4.2 资源池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管理平台的部署及测试 |
5.1 云管理平台部署 |
5.1.1 安装和部署H3Cloud云管理平台主程序 |
5.1.2 配置H3Cloud云管理平台主程序 |
5.2 系统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测试流程 |
5.2.3 测试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分析 |
1.2.1 国外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及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及建设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电子政务概述 |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
2.1.2 电子政务的研究内容 |
2.2 项目管理概述 |
2.2.1 项目和项目管理 |
2.2.2 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及过程 |
2.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
2.3.1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
2.3.2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内容和要求 |
3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
3.1 苏州质监局概况 |
3.2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现状 |
3.2.2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项目需求及建设目标 |
4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制定 |
4.1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目标 |
4.2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2.1 传统政务流程与电子政务流程比较 |
4.2.2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发文流程设计 |
4.2.3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审批流程设计 |
4.3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模型 |
4.4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5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栏目规划 |
4.5.1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总站栏目规划 |
4.5.2 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子站栏目规划 |
4.5.3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子站栏目规划 |
4.5.4 苏州市纤维检验所子站栏目规划 |
4.5.5 苏州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所子站栏目规划 |
4.5.6 苏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子站栏目规划 |
4.5.7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子站栏目规划 |
4.6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7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4.8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4.9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平台 |
4.9.1 服务器操作系统 |
4.9.2 网站服务器平台 |
4.10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开发语言 |
4.11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5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研究 |
5.1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实施组织架构 |
5.2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WBS与项目计划 |
5.2.1 工作分解结构WBS |
5.2.2 项目计划 |
5.3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的项目控制 |
5.3.1 项目进度管理 |
5.3.2 项目成本管理 |
5.3.3 项目质量管理 |
5.4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项目风险管理 |
5.5 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项目应用效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H省政务云设计与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汇集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政务云发展现状 |
1.2.1 云计算的兴起 |
1.2.2 国外政务云发展现状 |
1.2.3 国内政务云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分析 |
2.1 云计算概念 |
2.2 云计算模式 |
2.3 云计算技术 |
第3章 H省政务云存在的问题 |
3.1 H省电子政务现状 |
3.1.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2 信息共享情况 |
3.1.3 应用系统建设情况 |
3.1.4 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 |
3.1.5 机构人员情况 |
3.1.6 现状总结 |
3.2 存在主要问题 |
3.2.1 电子政务平台问题 |
3.2.2 组织保障问题 |
3.2.3 人才保障问题 |
3.2.4 标准规范及制度问题 |
第4章 H省政务云平台设计方案 |
4.1 H省政务云调研 |
4.1.1 对比研究分析 |
4.1.2 调研分析 |
4.2 H省政务云平台建设原则 |
4.3 H省政务云平台建设技术路线 |
4.4 H省政务云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
4.4.1 H省政务云本期系统架构设计 |
4.4.2 H省政务云平台架构设计 |
4.4.3 H省政务云服务功能设计 |
第5章 H省政务云管理保障策略 |
5.1 组织和人才保障策略 |
5.1.1 组织保障策略 |
5.1.2 人才保障策略 |
5.2 标准规范保障策略 |
5.2.1 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
5.2.2 应用架构标准规范 |
5.2.3 数据架构标准规范 |
5.2.4 技术架构标准规范 |
5.2.5 安全架构标准规范 |
5.2.6 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
5.3 制度保障策略 |
5.3.1 建立政务公开和监督制度 |
5.3.2 建立电子政务法律保障 |
5.3.3 完善政府采购与外包制度 |
5.3.4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
5.3.5 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H省政务云建设总结 |
6.2 省级政务云发展保障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发展现状 |
1.3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建设内容及主要任务 |
1.3.1 建设内容 |
1.3.2 主要任务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功能需求 |
2.2.1 统一政务外网门户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
2.2.2 统一政务内网门户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
2.2.3 政务信息资源统一数据交换平台需求分析 |
2.2.4 服务窗口建设 |
2.3 性能需求 |
2.4 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1.1 系统高可扩展性设计 |
3.1.2 系统安全可靠性 |
3.1.3 系统平台兼容性设计 |
3.1.4 系统的开放性设计 |
3.2 系统运行基础设施及网络规划 |
3.2.1 某市政务平台网络设计说明 |
3.2.2 行政服务大厅 |
3.3 系统的总体架构 |
3.4 总体应用架构设计 |
3.5 总体业务逻辑架构 |
3.6 总体流程设计 |
3.7 电子监察模块的详细设计 |
3.7.1 总体功能框架 |
3.7.2 总体流程图 |
3.7.3 数据库设计 |
3.7.4 界面设计 |
3.8 技术路线 |
3.8.1 JAVAEE技术框架 |
3.8.2 Portal技术 |
3.8.3 Web Services |
3.8.4 SSH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1.1 服务器端所需硬件设备 |
4.1.2 服务器端所需软件 |
4.1.3 客户端运行环境 |
4.2 某市统一政务外网门户平台功能实现 |
4.2.1 政府门户网站改造 |
4.2.2 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改造 |
4.2.3 效能监察网 |
4.3 某市统一政务内网门户平台功能实现 |
4.3.1 统一内网用户 |
4.3.2 政务服务业务应用平台 |
4.3.3 某市行政权力电子监察平台的实现 |
4.4 系统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4.1 当前网络负载均衡算法存在的不足 |
4.4.2 基于动态反馈的加权轮询负载均衡算法 |
4.4.3 基于动态反馈的加权轮询算法的实现及测试 |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2 测试环境 |
5.3 测试过程 |
5.3.1 测试内容 |
5.3.2 测试策略 |
5.4 测试结果统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概述 |
2.1 电子政务 |
2.1.1 电子政务概念 |
2.1.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意义 |
2.1.3 电子政务网站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网站群发展概述 |
2.2.1 云计算概述 |
2.2.2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网站群发展 |
第3章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云计算平台设计 |
3.1 云计算平台的网络架构 |
3.2 模块化的电子政务网站群管理平台设计 |
3.2.1 物理资源虚拟化及管理 |
3.2.2 统一监控和管理 |
3.2.3 分布式计算框架HADOOP |
3.2.4 HADOOP调度算法的设计 |
3.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网站群建设的必要性 |
3.4 电子政务网站群设计原则 |
3.5 设计思路 |
3.5.1 应用层的安全设计 |
3.5.2 统一规划站群整体风格和创意 |
3.5.3 完善的系统级安全设计 |
3.5.4 高质量的软件设计 |
3.5.5 较强的系统性能、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
3.5.6 完善的数字签名和认证 |
3.5.7 内网安全审计 |
3.6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务网站群设计方案 |
3.6.1 基本功能 |
3.6.2 技术先进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EIGAMAL密码体制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EIGAMAL数字签名密码体制 |
4.1.1 EIGAMAL数字签名 |
4.1.2 EIGAMAL数字签名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 |
4.2 基于EIGAMAL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4.3 云计算模式下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的安全管理平台构建 |
第5章 基于数据挖掘与多AGENT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1 安全审计概述 |
5.2 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3 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相关技术研究 |
5.3.1 安全审计数据源的采集 |
5.3.2 数据预处理与数据挖掘 |
5.3.3 多AGENT技术 |
5.4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4.1 基于数据挖掘的安全审计研究现状 |
5.4.2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的优点 |
5.5 数据挖掘算法应用于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5.1 事件关联分析应用于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5.2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用于审计数据分析时的改进 |
5.5.3 孤立点挖掘应用于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5.4 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 |
5.6 基于数据挖掘与多AGENT技术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安全审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
5.6.1 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 |
5.6.2 审计功能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管理效能评价 |
6.1 基于模糊集的电子政务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1 评价指标的建立 |
6.1.2 基于模糊集的评价方法 |
6.2 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管理效能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 |
6.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6.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6.2.3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效能评价模型 |
6.3 PSO-BP神经网络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评价分析 |
6.3.1 设定评语集 |
6.3.2 通过调查得出综合信息评价矩阵 |
6.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4 基于PSO-BP模糊评价的实现 |
第7章 山东省电子政务发展对策 |
7.1 山东省电子政务应用及现状调查 |
7.1.1 山东省政府部门网站建设现状调查 |
7.1.2 山东省省辖市政府网站建设现状调查 |
7.1.3 存在的问题 |
7.2 基于结构方程建模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7.2.1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7.2.2 基于结构方程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建模 |
7.2.3 实例分析 |
7.3 山东省电子政务发展对策研究 |
7.3.1 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电子政务发展前景 |
7.3.2 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 |
7.3.3 推进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
7.3.4 发展山东省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 |
7.3.5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
7.3.6 以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议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平台负载均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WZ市政务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 秦焕焕.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某市政务云计算平台规划建设方案研究[D]. 高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3]智慧政务背景下公务员行政责任伦理研究[D]. 杜瑞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G门户网站云迁移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D]. 周志文.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多维村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超.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基于云计算的政务网研究与应用[D]. 朱磊.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7]苏州质监局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及其实施研究[D]. 朱佾.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8]H省政务云设计与保障研究[D]. 武楠.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9]某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慧敏. 兰州大学, 2017(03)
- [10]基于云计算模式的电子政务管理网站群解决方案研究[D]. 韩冰. 天津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