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贾子岳[1](2021)在《通阳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通阳开窍针刺法配合中药汤剂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其与单纯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疗效差异,探讨通阳开窍针刺法的作用机理,为通阳开窍针刺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临床经验。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符合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失语诊断标准的受试者64例。所有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通阳开窍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通阳开窍组受试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阳开窍针刺法进行针灸治疗,两组受试者均予以基础治疗与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时间为3周。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及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判断其语言功能的变化;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以评价受试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判受试者患脑梗死后的神经缺损程度;采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中医症状积分表评价中医症状,并采用SPSS2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通阳开窍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失语类型评定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受试者CRRCAE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CRRCAE各项评分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阳开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两组受试者BDA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等级均有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阳开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前,两组受试者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通阳开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治疗前,两组受试者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评分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均有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阳开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治疗前,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阳开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7.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通阳开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8.试验过程中共有3名受试者脱落,1例受试者剔除,针刺治疗及用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补阳还五汤的中药汤剂治疗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2.通阳开窍针刺法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在改善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突出。3.通阳开窍针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失语患者的总体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张珊珊[2](2021)在《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背景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肢体偏瘫为中风后常见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回归社会工作。在肢体偏瘫中,痉挛性偏瘫是最常见的,约有65%的中风患者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的症状,多数发生在发病后的第3周至3个月。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者持续不随意收缩,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模式异常。早期的肌张力增高有助于肌力的恢复,但若长期肌张力增高而未予重视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造成终生残疾。寻找有效缓解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中所述头皮围针法指的是杨文辉教授和江钢辉教授首创的CT/MRI定位围针。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运用权威评定量表评价其疗效,为头皮围针法治疗该病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及康复护理中心病房、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共纳入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头皮围针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病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施以头皮围针,对照组施以传统头针,皆辅以随症配穴和辨证配穴,针刺日1次,每周第7天休息,共治疗2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运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两组治疗评级均较前显着降低,组间差级提示两组在改善上肢痉挛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痉挛指数(CSI):两组CSI评分均较前降低,提示经治疗后痉挛程度较前改善,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改善下肢痉挛程度方面无差异。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两组NDS评分均较前显着降低,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着,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组ADL评分均较前显着升高,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着提高,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1、头皮围针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肢痉挛程度,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头皮围针法在降低患侧上肢痉挛分级、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头针。
姚滔涛[3](2020)在《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认知神经心理学角度认为,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患者存在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受损,其对应的言语加工脑区也不一样,精准定位治疗是失语症疗效的保证。通过利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及头针分别对失语症患者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对应的损伤脑区进行精准定位治疗,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失语症患者科学康复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做出直接可靠的指导,也为精准治疗提供更有意义的参考。方法:对入选的48例恢复期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相应脑区TMS组、常规定位TMS组、相应脑区头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12例。对入选相应脑区TMS组以及相应脑区头针组的24例失语症患者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估(PACA)以确定其在言语加工通路的受损功能模块,按照检测得分低于70%的标准,分为不同言语加工水平受损的两组,分别为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组。相应脑区TMS组中的语义损伤亚组以左颞中回后部为刺激点,语音损伤亚组以左额下回作为刺激点,进行高频(5Hz)TMS治疗;相应脑区头针组中的语义损伤亚组以左颞中回后部对应头皮体表投影区进行头针围刺治疗,语音损伤亚组以左额下回对应头皮体表投影区进行头针围刺治疗,围刺约4~8针,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常规定位TMS组则以右半球Broca镜像区作为刺激靶点进行低频(1Hz)TMS治疗,常规针刺组则选取常规穴位进行治疗。四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每周5次,每次约30分钟。各组治疗前后均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视图命名检测以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的失语严重程度检测,分别记录患者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失语商(AQ)、视图命名检测的正确数和反应时、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分级,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治疗前四组患者的失语商AQ及语言功能亚项中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四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自发语言功能以及理解功能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自发语言X2=3.112,P=0.037,理解X2=4.632,P=0.021,按a=0.05水准,提示治疗后四组间自发语言以及理解功能不同,需进一步对治疗后各组间两两比较。1.1 TMS亚组治疗前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理解功能有显着性差异,相应脑区TMS组理解为108.5(68.25,125.25),常规定位TMS组患者理解功能为70.0(49.75,98.5),Z=-2.19,P=0.028,提示治疗后相应脑区TMS组理解功能提高优于常规定位TMS组。经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相应脑区TMS组在WAB评分中AQ及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定位TMS组仅在AQ及复述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应脑区TMS治疗对失语患者综合语言能力改善较为明显,自发语言、理解、命名改善优于常规定位TMS组。1.2针刺亚组治疗前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有显着性差异,相应脑区头针组自发语言为9.0(8.25,10.00),常规针刺组患者自发语言功能为8.0(7.0,9.0),Z=-2.95,P=0.003,提示相应脑区定位的头针治疗后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改善较常规针刺组明显。经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相应脑区头针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针刺组在AQ及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相应脑区TMS组及相应脑区头针组治疗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语言功能亚项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患者WAB语言功能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1.4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语言功能亚项自发语言、理解、复述、命名4项的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对失语患者WAB语言功能的改善未见明显差异。2视图命名的比较经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四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四组间的比较显示患者视图命名反应时有显着性差异,c2=19.228,P=0.000,按a=0.05水准,认为四组间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不同。2.1 TMS亚组治疗前后两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命名反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为9.50(8.53,10.47),常规定位TMS组治疗后命名反应时为12.05(11.1,12.737),Z=-3.58,P=0.000,提示相应脑区TMS定位治疗后命名反应所需时间较小,命名能力较常规定位TMS治疗有所提高。治疗前后组内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结果提示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定位TMS组命名反应时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针刺亚组治疗前后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与命名反应时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内秩和检验结果提示相应脑区头针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组命名反应时较治疗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相应脑区TMS组及相应脑区头针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命名反应时比较Z=-3.669,P=0.000,其中相应脑区TMS组命名反应时为9.50(8.53,10.47),相应脑区头针组命名反应时为12.35(11.15,13.25),提示相应脑区TMS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反应时优于相应脑区头针组。2.4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视图命名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常规定位TMS组及常规针刺组治疗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命名反应时改善未见差异。3失语疗效评分比较经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治疗后四组患者的失语严重程度相比X2=2.291,P=0.933,按a=0.05水准,尚不可认为四种方法治疗失语症的有效率有差别。4相应脑区定位治疗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亚组的比较4.1相应脑区TMS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相应脑区TMS组分为语音损伤组及语义损伤组两个亚组,两亚组进行治疗前后的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语音损伤亚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理解、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义损伤亚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理解、复述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语音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TMS刺激左额下回后部,对命名及理解能力改善较好,语义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TMS刺激左颞中回,对理解及复述能力改善较好(P<0.05)。4.2相应脑区头针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相应脑区头针组分为语音损伤组及语义损伤组两个亚组,两亚组进行治疗前后的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治疗后语音损伤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自发语言、理解、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义损伤组在语言整体功能评分AQ及各项功能评分中与治疗前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语音损伤亚组的语言功能恢复优于语义损伤亚组。结论:1以受损语言中枢靶向定位的TMS治疗对失语患者综合语言能力改善较为明显,其中以理解功能及视图命名改善较为显着,优于右Broca镜像区定位的TMS治疗患者,且对视图命名能力的改善以提高反应时为主。2以受损语言中枢体表投影区头皮围针治疗对失语症患者自发语言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患者。3受损语言中枢体表投影区围针治疗对于语音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疗效优于语义损伤为主的失语患者;而对于语义受损为主的失语患者,TMS靶向定位治疗效果可能优于针刺定位治疗。
郭思伶(Kwok Sze Ling)[4](2019)在《针刺膻中、间使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脑血管病是人类因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中风后出现失语是中风病最严重的临床后遗症之一。现今医疗及诊断的技术虽昌明,但本病之致残率仍甚高,流行病学报告[1]显示,中风后有大约80%的幸存者遗留严重残疾,国内的新增中风病例每年约有200万人,当中估计大概3/4的患者遗留着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约25%的中风病人就是伴随失语症[2]。我国以中医药及针灸等方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历史源远流长,临床研究及应用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鉴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等研究尚未完全能达致统一共识的情况下,运用针刺治疗本病特显中医学的独特优势,临床疗效的显着性亦是肯定的。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及观察,以探讨林国华教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经验配穴有效性。研究对象均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研究的原则,对中风后失语症进行系统性研究。积极探索经验穴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处方选穴、操作手法、疗程与疗效的关系等;不仅有助于优化本病在临床治疗上的处方选穴,当中的创新点是要确立新一组简便安全,又能乎合经济效益的处方配穴,提高针刺治疗本病的效果,减轻患者身受有口难言的痛苦之余,又能丰富临床应用研究领域的学术意义,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系统的临床数据等。方法:1.文献研究:参考及综述了有关中医学、针灸学和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历史、认识、研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案等,从而探讨本研究方案的中医理论治疗本病的效果及可行性。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简单数字分组方法进行分组,根据临床试验最低样本量,将纳入共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经验穴位)30例和对照组(传统穴位)30例。具体操作方法:准备60个不透光的信封,并按1、2、3、……编号,制作随机卡并按1、2、3……编号,随机卡上注明卡号、随机数字、组别、治疗方法。查阅随机数字表,得出60个随机数字,单数安排为治疗组,双数安排为对照组,填好随机卡后将其放入对应编号的信封,由专人保管。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入研究后,依次打开信封编号,接受随机卡上的治疗。3.针刺选穴:治疗组采用林教授经验穴位处方治疗,取穴:膻中、间使(双)。操作方法:先找出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后,由膻中穴进针向压痛点方向平面透刺2寸之内,双侧间使直刺0.5-1寸。所有腧穴均施行平补平泻法,每15分钟行手法1次,留针30分钟。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处方治疗,取穴:百会、上星、风池(双)、金津、玉液、廉泉、通里(双)。操作方法:对照组取传统穴位:金津及玉液点刺不留针。百会及上星及均平刺,进针0.5-0.8寸;廉泉向舌根斜刺0.5-0.8寸,风池(双)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通里(双)直刺,进针0.5-0.8寸;除金津及玉液外,以上腧穴均施行平补平泻法,每15分钟行手法1次,留针30分钟。两组均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治疗2周,共治疗1个疗程。4.统计分析:本临床课题研究将治疗组(经验穴)和对照组(传统穴)共60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证型统计比较、不同病变性质的疗效比较、各期临床疗效比较、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分布比较、以及各方面的语言能力检测评分进行比较,包括: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3]和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4]评分等。对两组患者采集上述资料完整后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分析,通过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沟通能力及语言功能作出评分等变化,观察及探讨林国华教授经验穴位与传统处方穴位在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为经验穴位推展到临床应用上提供验证。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作基线研究数据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左右利手、病变性质及病程分期等进行比较。性别比较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年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和方差齐性检验(P>0.05),文化程度经Z检验比较,。经卡方检验、t检验和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的病变性质比较及病程分期比较采用皮尔逊卡方,而惯用利手比较采用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之数据对比,一般资料亦无明显性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说明两组均是基线均衡,可进行客观性比较。2.临床疗效:在治疗1个疗程后,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统计综合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的总效率为63.3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数据意义(P>0.05),表明两组的疗效相当。3.两组患者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评分比较:3.1治疗前,比较两组者汉语标准检查量表失语症评分,两组样本均采用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及方差齐性检验(P<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1.039,P=0.307,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是具有临床的可比性。3.1.1两组患者组内(CRRCAE)评分比较:治疗组组内评分比较,治疗前分数:46.53±16.37,治疗后分数:64.70±22.59,给予不同干预措施后,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值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t=-8.816,P=0;对照组组内评分比较,治疗前分数:50.767±14.274,治疗后分数:66.433±18.175,差值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t=-8.227,P=0,两组各自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可改善CRRCAE评分。3.1.2两组患者组间(CRRCAE)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分数:64.70±22.59,对照组治疗后分数:66.433±18.175,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及方差齐性检验(P<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0.313,P=0.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样本看来,治疗组结果比对照组差了一点,但不能表明问题,因两组数据比较之后并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疗效相似,需要进一步作大样本的临床论证。3.2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汉语标准失语症的各项评分比较,包括: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均是无明显性之差异,表明两组临床上具有可比性。3.3两组患者组内的(CRRCAE)各项指标评分比较:3.3.1治疗组组内各项指标评分比较:治疗前分数-听理解:12.57 ± 4.20、复述:10.53±3.15、说:9(7,12)、出声读:6.23±2.54、阅读:5(3,6)、计算:4(2,5)。治疗后分数-听理解:16.97±4.41、复述:14 ± 4.16、说:12(8,16)、出声读:8.33±3.78、阅读:6.5(4,9)、计算:6.5(4,9)。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听理解、复述、出声读治疗前后差值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配对t检验,其他均不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秩和检验。经统计分析,治疗组治疗后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等各项指标得分与治疗前的得分进行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经验穴疗法能提高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各个项目评分,可改善患者上述各项的表现。3.3.2对照组组内各项的指标评分比较:治疗前分数-听理解:13.23±3.58、复述:10(8,13)、说:10(8,12)、出声读:7(6,9)、阅读:6(3,8)、计算:3(2,5)。治疗后分数-听理解:17.57±3.73、复述:14(12,17)说:11(10,16)、出声读:8.5(7,10)、阅读:7(5,9)、计算:5(4,7)。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听理解治疗前后差值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配对t检验,其他均不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采用秩和检验。经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后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等各项指标得分与治疗前的得分进行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传统穴位疗法能提高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各个项目评分,可改善患者上述各项的表现。3.4治疗组,两组患者组间(CRRCAE)各项指标评分之比较:治疗前分数-听理解:18(14,20)、复述:14(12,17)、说:11(10,16)、出声读:8.5(7,10)、阅读:6.63±3.52、计算:6.57±3.91。对照组分数-听理解:18(16,21)、复述:15(10,17)、说:12(8,16)、出声读:8(6,10)、阅读:7.23±3.23、计算:5.63±2.7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阅读、计算治疗后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及方差齐性检验(P<0.05),采用配对t检验,其他不符合正态性检验(P<0.05)或方差齐性检验(P<0.05),采用秩和检验。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及计算等各项指标得分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者在改善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各个项目评分,效果相近。然而这并没有解释问题,因为两组的数据在比较之后并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组的疗效相似。在这方面,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作临床论证。4.两组患者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比较:4.1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评分,经正态性检验(P<0.05),两组治疗前均为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Z=-0.062,P=0.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具可比性。4.2两组患者组内(CFCP)评分比较:治疗组组内评分比较,治疗前评分:90.5(65,162),治疗后分数:130(104,201),Z=-4.783,P=0;对照组组内评分比较,治疗前分数:91.5(65,160),治疗后分数:128.5(98,192),Z=-4.784,P=0,两组各自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是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了两种疗法均能明显提高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4.3两组患者组间(CFCP)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分数:130(104,201),对照组治疗后分数:128.5(98,192),Z0.350,P=0.727,两组的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碍于目前的样本量影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试验论证。5.两组患者在不同病变性质临床疗效比较方面,两组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数目为:32(68.09%),无效数目为:15(31.91%);而两组的出血性中风有效数目为:8(61.54%),无效数目为:5(38.46%)。经统计学分析,采用皮尔逊卡方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缺血性疗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后之失语症疗效均是相约。6.两组患者在各期临床疗效比较方面,两组急性期的有效数目为:22(66.67%),无效数目为:11(33.33%);而两组恢复期的有效数目为:18(66.67%),无效数目为:9(33.33%)。经统计学处理,采用皮尔逊卡方检测,结果显示差异都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治疗对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中风后失语症的疗效亦是相约。7.两组患者在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分布比较中,治疗组的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分布为:左14(46.67%),中7(27.33%),右9(30.00%);而对照组的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分布为:左14(46.67%),中8(26.67%),右8(26.67%)。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提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压痛点分布上没什么太大区别,但从条形统计图上显示压痛点在左侧的明显比其他位置多,此现象与林教授在临床上所观察到的以左边压痛点位置分布较多之表现是一致的,具临床研究价值,值得作进一步探讨。结论:综合上述结果,以膻中配间使穴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不仅证明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比较与传统穴位之针刺疗效一致,验证了经验穴位之实用性及可行性。经验穴通个调整全身气血,有刺激于外而调整于内等内外均能兼顾的作用,更具有速效、操作简便而又更令患者接受等优点。此突破性优势体现在针刺经验穴位后,语言功能可即时得到改善,病人之自信心当下立建,且可随之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或其他治疗,不如针刺某些穴位后,如金津穴,恢复需时,这正是以经验穴位治疗本病的特色之一。而经验穴组方配穴之精髓体现在林教授巧妙地利用了两穴的功能特性,了解到治疗本病可通过调整体内之气,即利用膻中穴达到补气、理气及调气等作用,再结合治疗失语症的要穴-间使穴之参与,共凑出一个崭新的配穴思路,不但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功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之余,更能巩固患者抗病之心理素质,且副作用小,对整体治疗有明显的良性促进,应当大力推广致临床上,为临床实践中不断地优化及完善。
毕卓晖[5](2019)在《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验证白虎摇头针法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为临床中风失语的治疗做出指导,增加临床治疗手段,提高疗效,并为疾病的临床取穴提供依据。最初是从古代文献《金针赋》中发现的白虎摇头针法,属于古典飞经走气针法。徐凤在《金针赋》中记载:“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方法:收集中风失语病例82例,这些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和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将符合中医临床诊断及西医临床诊断的患者收录,按病历号排好然后打乱随机平分两组,治疗组脱9例,对照组脱落8例,在受试期间两组患者必须同时接受等量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选穴(百会,哑门,风府,金津玉液,廉泉,内关,通里,极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溪,悬钟),常规消毒后均选用贵州安迪药械生产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嘱咐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暴露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安迪牌毫针,根据机体胖瘦及相应腧穴选择合适的针刺深度。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一次,行针2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6天休息一天为一个疗程,需坚持治疗5个疗程。对照组进行规范的语言康复训练,选定Schuell(舒尔氏)刺激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采取“一对一”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应按照医生嘱托,按时吃饭,按时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起居要规律,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完毕,对照评分表测试患者各项言语功能得分的情况,与治疗之前的得分做对比。结果:在治疗前首先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有无可比性,结果无显着差异。经过五个疗程以后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语言评分包括谈话、复述、命名、理解等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FCP得分、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理解得分也有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结果比对照组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是一种可行性高,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与单纯的语言功能训练相比,提高了患者的口语表达各项指标的得分,值得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和推广。
张斌龙[6](2016)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meta分析及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检索 2016 年 02 月 21 日之前的 MEDLINE(OVID)、EMBASE(OVID)、CENTRAL、AMED(OVID)、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共8个数据库,收集以针刺干预为对比治疗失语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用Revman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纳入患者总数1515例,其中治疗组767例,对照组748例,结果提示针刺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更好地提高功能性交流能力(P<0.000001,SMD=0.87,95%CI-0.52 to 1.22),改善失语症严重程度(P<0.001,SMD=0.57,95%CI-0.31 to0.82),提高听理解能力(P<0.0001,SMD=0.81,95%CI-0.42 to 1.20),提高复述能力(P<0.00001,SMD=1.01,95%CI-0.64 to 1.38),提升命名能力(P<O.03,SMD=0.54,95%CI-0.04 to 1.05),提高阅读能力(P<0.0001,SMD=1.56,95%CI-0.83 to 2.29)。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提示使用ABC、CAE量表评价的文献是导致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刺对于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是有疗效的,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性交流能力,改善失语严重程度,提高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能力。然而本篇meta分析的基础是质量普遍不高的文章,这使得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这一结论。为此我们呼吁研究者们可以从完善盲法设计、规范评价量表、注册研究方案出发,提高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RCT研究的质量。二基底节区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目的:以12例基底节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治疗前后的rs-fMRI数据为基础,探索基底节区失语症与静息态网络(RSN)的关系,为基底节区失语症的机制研究提供证据。方法:根据纳排标准,纳入基底节区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2例,采用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同时匹配12名年龄、性别、利手与治疗组一致的健康被试,治疗前、治疗一月后行RS-fMRI检查,并使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进行失语严重程度分级,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进行语言功能评价,观察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使用spm8,dparsf对核磁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gift软件对预处理后的核磁数据进行ICA分析,提取RSN,然后对比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患者治疗前后的RSN,并将RSN的变化与语言学量表分值的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在AQ、信息量、流畅度、听理解、复述、命名各方面语言功能均有改善。共提取了前默认网络(aDMN),后默认网络(pDMN),左侧额顶网络(1FPN),右侧额顶网络(rFPN),执行控制网络(ECN),听觉网络(AN)共6个静息态脑功能网络(RSN),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在rFPN、1FPN的连接度均有下降,下降的区域位于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在AN的连接度增高,连接度增高的区域位于右侧中央前回。患者治疗后AN、ECN网络内的连接度上升,其连接度上升区域主要出现在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并未发现RSN的变化与语言学量表分值的变化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基底节区失语的发生与双侧FPN连接度下降有关,AN、ECN则可能在基底节区失语症康复过程中发挥一定的重组、代偿作用。本研究发现的与失语症相关的脑区均位于额顶部,也进一步验证了额顶脑区对语言功能的重要作用。但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小,我们未得出RSN的变化与语言功能的变化相关的结果,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行相关分析,明确脑网络具体与哪一种语言功能相关。
张君[7](2011)在《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出血性中风,又称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发病急,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后遗症又缠绵难愈。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出血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高昂的康复费用给家庭、社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脑出血及其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针对脑出血的这一难题,对最大限度地减轻肢体功能障碍及降低病死率开展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目的本课题针对目前治疗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这一特点,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血肿及水肿体积、CT值、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及主要症状量表来研究CT定位围针法(即以头颅CT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每个检测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探索防治本病的新疗法,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82例符合条件的脑出血患者,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CT定位围针组(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头针组),每组41人。两组均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围针组采用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头针组采用针刺顶颞前斜线上(运动区),顶颞后斜线(感觉区)。两组均在得气后以行180-200次/min频率捻转2min,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约1分钟,1次/日,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每两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肿及水肿体积、CT值、TNF-a、IL-6、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及主要症状观察表检测评定。所有结果均用SPSS 13.0分析。结果1.在总体疗效方面:围针组40例中基本痊愈7例(17.5%),显效24例(60%),有效8例(2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头针组40例中,基本痊愈3例(7.5%),显效20例(50%),有效9例(22.5%),无效8例(20%),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总有效率围针组明显高于头针组,说明前者疗效优于后者。2.在血肿及水肿吸收、CT值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同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方法都能促进血肿及水肿吸收、降低CT值,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3.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标准评分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标准评分,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4.在TNF-a、IL-6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每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a、IL-6的含量,且围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5.在主要症状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疗效相当(除个别症状外),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但治疗后组间比较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性,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或症状分级没有数值那么精确有关。结论1.CT定位围针法和传统头针法治疗脑出血均可以加快血肿及水肿的吸收、降低CT值、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风疗效标准量表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降低血清中TNF-a和IL-6的含量、改善主要症状,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临床疗效。2.CT定位围针法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头针法。3.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能实行规范化操作,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许倩[8](2011)在《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是指一组由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痴呆,其患病率大约占脑卒中幸存者中的1/3。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以及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己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地治疗本病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和药物。该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也给病员家庭、社会及国家增添了沉重的负荷。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目的本课题针对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这些特点,采用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SF-36),观察头颅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定位围针法(简称“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前后各量表积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从而了解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并对CT定位围针法与传统头针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方法,为CT定位围针法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行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检测,观测其变化情况,以期为CT定位围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8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到CT定位围针组(治疗组)41例和传统头针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分析者(即第三者)盲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在对基础疾病行药物治疗前提下,CT定位围针组以头颅CT定位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行围针治疗,传统头针组则交替取顶中线、额中线、颞前线、颞后线针刺。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5寸不锈钢针灸针平刺,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约1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修订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SF-36)的疗效及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行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检测。所有结果均用SPSS13.0分析。结果1在认知能力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56.41%,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9%。在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认知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2在痴呆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1.54%,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3%。在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痴呆程度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3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9.2%,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4%。在积分方面,治疗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积分及ADL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且在改善患者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有优势。4在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66.67%,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与传统头针法对患者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两者差别不明显。5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善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6在生存质量量表-36题健康调查问卷积分方面,治疗组在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心理健康(MH)三个维度的积分及总积分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对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积分改善有较好作用,优于传统头针法,且在患者心理因素影响的维度上较传统头针法有优势。7在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和血清一氧化氮(NO)值的测定方面,结果显示,两组均能显着降低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O)值(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表明CT定位围针法在扩张脑血管、调节患者脑血流量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更具有显着性。结论1两种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 CT定位围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头针法。3 CT定位围针法在患者心理因素影响的领域效果较明显,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传统头针法。4 CT定位围针法能显着降低患者血清内皮素(ET)值,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O)值,在改善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及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传统头针法更具有显着性。5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廖穆熙[9](2010)在《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针对目前中风偏瘫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的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主要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及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去观察CT定位围针法(即以头颅CT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各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的临床疗效,探索防治本病的新疗法,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疗法。方法:选择80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病区住院病人,在严格纳入标准的基础上,按患者发病年限划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CT定位围针组(治疗组)40例和传统头针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量表、主要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DS)及生活能力状态量表去观察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各量表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利用SPSS1 1.5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校对,为使两组间具有可比性,须在两组间进行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进行均衡性比较及分析。两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①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方面,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和神经缺损功能。在肢体功能方面,两组均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O.05);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法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两组均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法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CT定位围针组与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缺损程度,两组疗效相比,以CT定位围针法组为优。②在主要症状方面,包括自觉症状、情感症状及精神症状。在自觉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头重、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冷、全身疲倦、食欲不振、小便失禁、大便失禁十二个方面的自觉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头重、头痛、眩晕、心悸、耳鸣、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冷、全身疲倦、食欲不振、小便失禁、大便失禁);但两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情感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情绪不稳、易兴奋激动、因小事大哭.抑郁悲观、忧虑、淡漠、欣快七个方面的情感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情感症状(如情绪不稳、易兴奋激动、因小事大哭、抑郁悲观、忧虑、淡漠、欣快);但两组疗效相仿,无明显差异。在精神症状方面,两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迟钝、狂燥、失眠、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妄想八个方面的精神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改善程度相仿,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精神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迟钝、狂燥、失眠、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妄想);但两组疗效相仿,无明显差异。③在改善中风患者总体生活能力方面,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能力状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两组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距(P<O.05)。在生活能力状态方面,两组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临床疗效相比,CT定位围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头针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距(P<0.05)。提示:CT定位围针组和传统头针组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总体生活能力;两组疗效相比,以CT定位围针组为优。结论:①CT定位围针法可显着改善中风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并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自觉症状、情感症状和精神症状等主要症状,对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②CT定位围针法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能实行规范化操作,易于推广,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张杰,赵红义,郑健刚[10](2010)在《中风后失语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失语症是指大脑语言功能区、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的局部损伤,造成了口语和(或)书面语的理解、表达过程的信号处理障碍,表现为获得性言语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这样一类言语障碍。
二、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通阳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中风后失语中医现代针刺治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一、概述 |
二、痉挛性偏瘫的发生机制及表现 |
三、痉挛性偏瘫的评定 |
四、西医治疗进展 |
第二节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一、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因病机 |
二、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进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七、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计 |
二、分组方法 |
三、对照 |
四、盲法 |
五、治疗方案 |
六、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七、统计方法 |
八、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脱落及不良事件分析 |
三、治疗前两组基线数据分析 |
四、疗效指标分析 |
五、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治疗方法 |
第二节 疗效分析 |
第三节 观察量表 |
第四节 治疗时点 |
第五节 随访 |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失语症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失语症的认识 |
1.2.1 失语症的发生机制 |
1.2.2 失语症的恢复机制 |
1.3 认知神经心理与失语症 |
1.3.1 心理词典及语言加工通路 |
1.3.2 认知神经心理学框架下的失语症特点 |
1.3.3 语言加工的神经基础 |
1.4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中医针灸治疗 |
1.4.1 体针疗法 |
1.4.2 舌针疗法 |
1.4.3 放血疗法 |
1.4.4 头针疗法 |
1.5 失语症的现代康复治疗方法 |
1.5.1 Schuell刺激法 |
1.5.2 强制性言语行为疗法 |
1.5.3 旋律音调疗法 |
1.5.4 认知加工法 |
1.5.5 计算机辅助治疗 |
1.5.6 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 |
1.6 失语症的精准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2.3.2 随机方法 |
2.3.3 病例选择 |
2.3.4 治疗方法 |
2.3.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6 不良事件及解决办法 |
2.3.7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3.1.1 年龄 |
3.1.2 性别及文化程度 |
3.1.3 发病类型 |
3.2 WAB语言功能评分的比较 |
3.3 视图命名的比较 |
3.4 失语程度及疗效评分比较 |
3.5 相应脑区定位治疗语义损伤亚组及语音损伤亚组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4.1.1 TMS对失语症疗效分析 |
4.1.2 针刺治疗对失语症患者疗效分析 |
4.1.3 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定位的TMS及头针治疗失语症 |
4.2 不足与展望 |
4.3 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针刺膻中、间使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3 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病位认识 |
1.1.4 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现况 |
1.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失语症的定义及分类 |
1.2.2 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及恢复机理 |
1.2.3 失语症常用的检查及评定方法 |
1.2.4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概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伦理审查 |
2.2.2 随机分组方法 |
2.2.3 临床治疗 |
2.2.4 不良事件观察及解决方法 |
2.2.5 随访 |
2.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7 统计学分析 |
2.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2.3.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3.2 临床研究设计思路 |
3.3 选穴依据 |
3.3.1 传统穴位之选穴依据 |
3.3.2 经验穴位之选穴依据 |
3.3.3 膻中穴的位置及功效 |
3.3.4 间使穴的位置及功效 |
3.4 经验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机理探讨 |
3.5 经验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应用 |
3.6 针刺经验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评价 |
3.6.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疗效比较 |
3.6.2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比较 |
3.6.3 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定比较 |
3.6.4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不同病变性质疗效比较 |
3.6.5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各期临床疗效比较 |
3.6.6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膻中穴压痛点位置分布比较 |
3.7 不足与展望 |
3.8 创新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5)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于中风失语症的研究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失语症的研究 |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失语症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的治疗 |
实验研究 |
1 一般材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结果 |
4 结果分析 |
讨论 |
1 选题目的 |
2 白虎摇头针法概述 |
3 选穴依据 |
4 针刺治疗本病的优势 |
5 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本病的分析 |
6 疗效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meta分析及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现状 |
1 前言 |
2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历史沿革 |
2.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古籍记载 |
2.2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近现代发展 |
3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3.1 传统针刺 |
3.2 靳三针疗法 |
3.3 头针疗法 |
3.4 舌针疗法 |
3.5 其他针刺方法 |
3.6 针刺与其他疗法配合 |
4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机制研究 |
4.1 生物机制研究 |
4.2 神经影像学研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meta分析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及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 |
3.2 干预措施 |
3.3 结局指标 |
3.4 检索策略 |
3.5 数据的采集过程 |
3.6 偏倚风险评估 |
3.7 疗效测量 |
3.8 分析数据时出现的问题 |
3.9 异质性评价 |
3.10 报告偏倚的评估 |
3.11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文献筛选结果 |
4.2 纳入分析文献的一般特征 |
4.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4.4 疗效评价结果 |
5 讨论 |
5.1 针刺治疗失语症的疗效 |
5.2 纳入研究的质量 |
5.3 纳入研究的异质性 |
6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底节区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纳排标准 |
3 干预措施 |
4 评价指标 |
4.1 量表评价 |
4.2 核磁数据采集 |
5 分析方法 |
5.1 损伤病灶描绘 |
5.2 rs-fMRI数据预处理 |
5.3 独立成分分析 |
5.4 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临床量表评分 |
6.2 受试者损伤病灶 |
6.3 ICA分析提取的6个静息态网络 |
6.4 基底节区失语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脑网络连接对比 |
6.5 患者治疗前后脑网络连接对比 |
7 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eta分析各个数据库检索策略 |
附录2 排除的文章及原因 |
附录3 纳入定量分析研究的偏倚风险详细信息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脑出血的认识 |
1.1 中医对脑的认识 |
1.2 历代医家对脑出血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脑出血的治疗 |
2.1 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的观点 |
2.2 现代中医对脑出血的治疗 |
3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 |
3.1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
3.2 脑出血病理损害 |
4. CT或MRI的作用 |
4.1 CT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
4.2 CT在头颅手术中的作用 |
4.3 CT在脑出血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5.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治疗 |
5.1 手术治疗 |
5.2 内科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中止、剔除标准 |
2.6 意外情况的处理 |
2.7 分组 |
2.8 治疗方案 |
2.9 临床观察指标 |
2.10 疗效评定标准 |
2.11 安全性观察 |
2.12 结果分析 |
3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收集病例情况 |
4.2 治疗前比较 |
4.3 治疗后比较 |
4.4 治疗前后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治疗方法 |
2 疗效分析 |
2.1 两组基线及治疗前比较 |
2.2 中风疗效及评分比较 |
2.3 主要症状量表 |
2.4 血肿及水肿体积和CT值 |
2.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
2.6 血清TNF-a、IL-6含量 |
2.7 安全性观察 |
3 量表选择 |
4 治疗时点 |
5 随访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问题和展望 |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
1.1 祖国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命名 |
1.2 历代医家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
1.4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
2.1 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分类 |
2.2 血管性痴呆的常见危险因素 |
2.3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
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 |
3.1 改善脑组织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
3.2 改善脑血流状态及血管活性物质 |
3.3 对抗自由基损伤 |
3.4 调节神经递质释放 |
3.5 改善脑电活动等 |
4 围针法的依据和优势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 |
2.4 试验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判断标准 |
2.7 安全性观察 |
2.8 统计学分析 |
3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资料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3 观测量表积分变化情况 |
4.4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治疗方法 |
2 临床疗效及疗效相关积分的变化分析 |
2.1 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
2.2 认知能力疗效及积分比较 |
2.3 痴呆程度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
2.4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
2.5 中医证候改善疗效及积分比较 |
2.6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
2.7 生存质量积分比较 |
3 患者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检测 |
4 安全性观察 |
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
6.1 存在问题 |
6.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证名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2.1 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2.2 中风病基本发病病因 |
2.3 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 |
2.4 流行病学资料 |
2.5 目前西医康复的主要技术方法 |
3 头针的渊源 |
4 头针文献的临床研究 |
4.1 头针刺激部位 |
4.2 头针的针刺时机 |
4.3 影响头针疗效的相关因素 |
5 头针作用原理 |
5.1 神经系统功能 |
5.2 头针的经络理论 |
6 头针的对生理系统的影响 |
6.1 对脑血流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
6.2 对调节血生化代谢的影响 |
7 头针存在问题和展望 |
7.1 头针治疗中风的取穴方法应予规范 |
7.2 针刺的手法和刺激强度、频率应具备量化指标 |
7.3 对中风病的疗效评价亟需统一 |
7.4 应进一步加强头针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选择及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和终止标准 |
2.6 意外情况的处理 |
2.7 分组方法 |
2.8 治疗方法 |
2.9 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相应处理治疗方法 |
2.10 疗效观察 |
2.11 安全性观察 |
2.12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脱落原因 |
3.3 两组可比性(基线)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各项结果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治疗方法 |
2 疗效分析 |
3 观察量表 |
4 治疗时点 |
5 随访 |
第四部分 结论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10)中风后失语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现代疗法 |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 中药治疗 |
2.2 针刺治疗 |
2.2.1 体针 |
2.2.2 头针 |
2.2.3 舌针 |
2.2.4 其他针刺 |
3 针药结合治疗 |
4 展望 |
四、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通阳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失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贾子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张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认知神经心理检测的TMS和头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对比研究[D]. 姚滔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针刺膻中、间使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研究[D]. 郭思伶(Kwok Sze L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白虎摇头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D]. 毕卓晖.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meta分析及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研究[D]. 张斌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7]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 张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8]CT定位围针法为主治疗梗塞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许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 廖穆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10]中风后失语的研究现状[J]. 张杰,赵红义,郑健刚.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