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丁磊[1](2021)在《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思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开始探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引发广泛关注,如何构建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方向。在研究实践中主要针对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究,从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整合多媒体视频资源、开发多媒体翻转课堂角度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作出积极有效地音乐教学指导。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邓昕[3](2021)在《“网络联校”提升教学点音乐课质量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殷若玲[4](2021)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以湖南省长沙市及部分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张丹[5](2021)在《自制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华西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乐器的探究与制作,将所开发自制乐器课程带进初中的音乐课堂,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意识和学生的探究性自主学习,还能丰富初中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在初一年级开展所开发的五个自制乐器课程,在教学活动中观察、记录、研究,以探讨所开发的自制乐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的可行性。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华西中学初一年级10个班的学生,笔者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12周的听课和教学实践研究。本文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自制乐器教学作为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初中音乐课堂中自制乐器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对于自制乐器的概述以及关于自制乐器教学的相关实例描述;第二部分是关于自制乐器课程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发的具体内容,包括自制乐器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所开发的自制乐器的具体介绍;第三部分是相关自制乐器教学内容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依次进行介绍。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与建议,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对其研究成果和研究反思与建议两方面进行总结。
王蕾[6](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文中指出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从理念的提出到落到实处,都进行的如火如荼。本文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状况,以及国外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实施相结合,构建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的框架。笔者从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基础理论,通过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法等对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的音乐教育展开深入的调研,并对当下在音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葫芦丝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与解决方法的探讨。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的音乐教师人员充足,音乐教学课堂也丰富多彩,除了常规的音乐课堂以外,每周还有一节葫芦丝器乐教学课程,学生也通过葫芦丝的器乐教学多了些舞台演出与比赛的经验。笔者在对该校音乐核心素养下的葫芦丝音乐教育的调查中,发现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首先优势在于,葫芦丝器乐教学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民族乐器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说是可喜的事情;作为学生而言在学校多学习一门乐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育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其次,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在该校得到了重视,葫芦丝器乐的教学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上都获得了较大的认可。然而不足之处也有:在教学中,教师只对音乐课标了解较多,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理念还是处于不太熟悉状态;该校资深葫芦丝音乐老师只有刘老师一人,欠缺更多的资深音乐教师;学校在葫芦丝器乐配置上不统一,学生的葫芦丝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葫芦丝器乐教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校还缺乏葫芦丝音乐教育评价机制等系列教学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给予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音乐核心素养下的葫芦丝音乐教学应从学生的本体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欲望,要紧跟时代教育理念的步伐,从而真正促进基础教育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
张婧[7](2021)在《呼和浩特市营坊道回族小学音乐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选择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营坊道回族小学的音乐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从这所学校教育实习和课堂调研、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一方面是整理和发掘该校音乐普通教学课程和音乐特色教学课程,通过列举、对比两种课程,尤其是音乐课程教学方面。从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课程现状,营坊道回族小学音乐普通课程,营坊道回族小学音乐特色课程等方面,借此表明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类课程发挥的难以忽视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列举研究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营坊道小学的音乐普通课课例和音乐特色课课例,在立足于学科融合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梳理分析该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课例,以及音乐普通与特色课程对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大环境之下的现有音乐教学的影响,以此来清晰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与方向。笔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营坊道小学(以下简称“营小”)进行的深度调研,结合当前重要的学术背景,包括国家对音乐教育的关注日益加深,并推动音乐课程与相关民族文化的结合,从而实现文化、音乐之间的融合。文中认为民族文化与音乐教育结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进而对我国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建议,希望以此来丰富我国音乐教育的建设。如今“营小”的音乐普通课程与音乐特色课程在这个学校的推行与改革顺应了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旨在阐释音乐普通教学与音乐特色教学需要放在相对应的课堂中才能发挥它教育的作用与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民族教育的重视,音乐特色课程势必会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这将使音乐教育将目光不再局限于音乐普通教学,而投入更加广阔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去的形式。本文同时对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期望,提出应该推广普及“民族音乐教学”的概念设想,旨在从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角度,以整理和挖掘国内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与音乐教育、学科研究的结合,这也有待于研究音乐特色课程同行们的关注与重视,期望能够从个例中找到发光点,基于教学摸索,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通过凝练、升华,逐步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去。
董子辉[8](2021)在《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研究 ——以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研活动是“教学研究活动”,是教育领域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教研活动的特点是灵活性长期性的。就教研活动而言,如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抓不住侧重点,然后是难以保证横向的连续性。在不相同的地域和不相同的阶段的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差异。所以,本研究立足于云南省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从云南农村一线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研活动的角度为切入点,对鄂嘉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学研究活动进行现状调査、分析和研究,找出音乐教研活动问题的普遍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和促进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可持续开展的有效建议。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教研现状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然后是正文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开展音乐教研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分析、对照国家政策和要求研判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第二章是云南省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实地了解、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实地开展音乐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现状的揭示;第三章是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现状分析、问题及研究原因。通过对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音乐教研相关教师代表的访谈,了解音乐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实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竞赛,寻找开展鄂嘉中心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途径,分析、总结了音乐教研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根据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和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的特点,提出云南农村中心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建议和对策,试图为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分析总结了有效的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结论和不足,并以点带面对未来的农村音乐教学研究做出憧憬和展望。
杨晓燕[9](2021)在《“合作办学”机制下小学音乐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教学课堂可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种模式,音乐第一课堂是学校每学期具有固定课时的音乐课;而第二课堂是学校正常教学之外安排的音乐教学活动,包括兴趣小组、小乐队、合唱团、专业专项培训等。音乐美育教育需要多样创新、多元发展,小学音乐课在完成传统教学基本动作之外,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既保证常规课堂教学,又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与优势。音乐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活跃了学校音乐教学氛围、拓展了音乐教学的范围,另一方面,也为“合作办学”的介入提供契机。通过“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辅助学校第二课堂的全面开展,为各个专业的开展提供教学保障。由此,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实现学校音乐第二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使音乐第二课堂教学成效最大化,可以说是目前小学音乐课教学得以深入、广泛发展的可行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办学模式开始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与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中悄然试行,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这种教育机制也部分地参入到正规学校音乐教学中来。合作办学教学模式虽然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在二十几年间凭借着其灵活、普适、丰富等特点得以迅速发展。合作办学教学是由地方政府牵头,地方中小学和合作培训机构双方积极参与,双主体共同作用利用各自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实现合作达到“育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聚合的多方力量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为教育体系注入新鲜的血液的同时也为学生们争取到了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本文以小学音乐第二课堂开展合作办学机制实现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将爱乐培训机构与“和顺小学”、“政宜小学”两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第二课堂的办学现状、运营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机制进行探究,最终将其独到优势进行客观阐述与分析,从而将合作办学机制下实施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对我国部分地区相关领域里的音乐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模式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合作办学机制的个案研究,能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此吸引更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合作办学机制实现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促使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胡雪莉[10](2021)在《诗词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究》文中提出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教育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中华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和作者感情的高度凝结与体现,其还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及内涵,后经作曲家等的整理与创造,各种不同形式的诗词音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国家重视程度的提升,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成为我国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诗词音乐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音乐、情感等多元要素兼具的特性,对于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推动音乐与诗词的融合发展、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本研究以诗词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现状为出发点,将小学音乐教学与诗词学习相互融合,并立足X小学高、低两个年级群体展开教学实践,由此进一步证明诗词音乐融入小学课堂对于提升小学生音乐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价值。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明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主要对诗词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于小学人教版语文和音乐教材中诗词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诗词音乐在立德树人、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进行阐述,同时对诗词与音乐融合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以X小学为例,对高、低两个年级学生群体的诗词音乐教学开展情况和课例进行调查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其教学经验、发现其存在的不足。第四章是在以上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两个学生群体中分别展开配乐演唱和即兴配乐吟唱实践教学,设计符合高低年级的教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第五章是根据前期调查和教学实践结果,为小学诗词音乐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要从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共同着手,不断创新诗词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善于将音乐贯穿课堂始终、加强音乐教师和语文教师交流互动、建设复合型诗词音乐教师队伍、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诗词音乐教材。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思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价值 |
二、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趣味音乐教学氛围 |
(二)整合视频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
(三)开发翻转课堂,开辟全新音乐教育空间 |
三、结语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5)自制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华西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课题的创新性 |
2.初中音乐课堂中自制乐器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
2.1 自制乐器概述 |
2.2 自制乐器教学相关实例 |
2.2.1 科尔曼自制乐器的创造性教学实验案例 |
2.2.2 奥尔夫自制乐器教学案例 |
2.2.3 赵洪啸老师关于自制乐器的教学案例 |
2.2.4 赵小军老师关于自制乐器活动的教学案例 |
3.自制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开发 |
3.1 自制乐器开发的原则 |
3.2 自制乐器开发的内容 |
3.2.1 《奇妙的橡筋》自制橡筋琴介绍 |
3.2.2 《酒瓶也醉人》自制玻璃瓶编钟乐器介绍 |
3.2.3 《杯具变喜具》自制酒杯琴介绍 |
3.2.4 《神奇的叶子》天然乐器树叶介绍 |
3.2.5 《不务正业的吸管》自制吸管笛介绍 |
4.自制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
4.1 计划准备阶段 |
4.2 教学实施阶段 |
4.2.1 课前导学 |
4.2.2 微课推送 |
4.2.3 制作探究 |
4.2.4 点拨优化 |
4.2.5 作品分享 |
4.3 分析与反思阶段 |
4.3.1 学生音乐学习效果分析 |
4.3.2 教师自制乐器开发和课堂实施效果分析 |
5.结语与建议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2.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研究综述 |
2.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发展 |
1.核心素养的内涵 |
2.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二)音乐核心素养 |
1.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
2.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
(三)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变革 |
1.深入基础教育 |
2.以学生为主体 |
3.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
4.民族音乐的传播教学 |
(四)核心素养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意义 |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育调查 |
(一)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 |
1.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简介 |
2.专业葫芦丝教学师资力量 |
(二)葫芦丝简介 |
1.葫芦丝的来源 |
2.葫芦丝的特点 |
(三)葫芦丝的教学形式 |
1.班级授课 |
2.社团学习 |
(四)葫芦丝教学中的技巧运用 |
1.气息技巧 |
2.舌头技巧 |
3.指法技巧 |
4.情感表达 |
(五)调查对象与过程 |
1.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2.对家长的问卷调查 |
3.对音乐老师的访谈调查 |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1.葫芦丝音乐课程设置不足 |
2.没有专门的葫芦丝音乐教室 |
3.葫芦丝社团学段参差不齐 |
4.葫芦丝乐器购置、保管不统一 |
5.缺乏完善的葫芦丝音乐教育评价机制 |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1.葫芦丝专业音乐教师不充足 |
2.音乐教师对核心素养了解不够全面 |
3.音乐课堂中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
4.音乐与相关学科联系不紧密 |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对策 |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音乐核心素养 |
(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四)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五)拓展实践活动 |
(六)完善音乐评价机制 |
五、葫芦丝音乐教育对音乐核心素养实施的促进作用 |
(一)突破传统音乐课堂 |
(二)与“双基”教学并肩同行 |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情感体验 |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表现力 |
(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
(七)传承民族音乐,增强文化认同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2 家长问卷调查 |
附录3 教师访谈问题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呼和浩特市营坊道回族小学音乐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研究内容与价值 |
1.选题缘由 |
2.研究内容与价值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音乐课程的应用现状 |
2.国内音乐课程的应用现状 |
3.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访谈法 |
3.比较分析法 |
一、小学音乐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的应用现状 |
(一)音乐普通课程应用现状 |
1.我国小学应用现状 |
2.呼和浩特市小学应用现状 |
(二)音乐特色课程应用现状 |
1.我国小学应用现状 |
2.呼和浩特市小学应用现状 |
二、“营小”音乐课程现状调查 |
(一)音乐普通课程现状调查 |
1.音乐教材的使用 |
2.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
(二)音乐特色课程现状调查 |
1.音乐教材的使用 |
2.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 |
三、“营小”音乐普通与特色课程课例分析 |
(一)音乐普通课程课例分析 |
1.普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2.四年级教材欣赏课程课例分析——《草原放牧》教学 |
(二)音乐特色课程课例分析 |
1.特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2.三年级音乐特色课程课例分析——回族乐器“泥哇呜”教学 |
3.校社团特色课程课例分析——男舞团 |
四、“营小”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比较 |
(一)教材比较 |
1.编写意图不同 |
2.结构、性质不同 |
(二)教学模式比较 |
1.资源配备不同 |
2.课程设置不同 |
五、“营小”音乐课程的发展与策略 |
(一)音乐课程的发展 |
1.国家政策指导下“营小”的发展 |
2.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营小”的发展 |
(二)音乐课程的策略 |
1.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2.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理念 |
3.多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配套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研究 ——以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目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教研 |
二、中心校、完小 |
三、教研活动、音乐教研活动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音乐教研活动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分析音乐教研活动开展 |
一、音乐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
二、音乐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三、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音乐教研活动 |
第二节 对照政策要求研判音乐教研活动开展 |
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前提 |
二、以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为目标 |
三、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准则 |
四、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方向 |
第二章 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现状 |
第一节 鄂嘉中心学校的基本情况 |
一、鄂嘉中心学校的组成 |
二、鄂嘉中心学校各校点的基本情况 |
三、鄂嘉中心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与各校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二、人物专访 |
第三节 实地开展音乐教研活动 |
一、教研活动准备 |
二、过程 |
三、总结 |
第三章 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鄂嘉中心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
一、分析 |
二、总结 |
第二节 鄂嘉中心校音乐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分析 |
一、问卷分析 |
二、访谈分析 |
三、总结 |
第四章 建议与对策 |
第一节 建议 |
一、音乐教研活动开展建议 |
二、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建议 |
第二节 对策 |
一、开展音乐集体备课 |
二、完善云南农村中心校音乐教研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合作办学”机制下小学音乐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3.创新点 |
一、“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与基本方式 |
(一)“合作”的前提条件与可行性分析 |
(二)“合作”的基本方式与必要性探究 |
(三)“合作办学”教学现状分析 |
1.调研方式 |
2.分析结果 |
二、“合作办学”教学模式合作双方介绍 |
(一)“和顺小学”基本情况 |
1.学校音乐教学与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
2.师资专业结构与教学现状 |
(二)“政宜小学”基本情况 |
1.学校音乐教学与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
2.师资专业结构与教学现状 |
(三)“爱乐艺术中心”基本情况 |
1.社会培训机构音乐教学资质与优势 |
2.培训机构教师专业结构与教学能力 |
三、以“双重”身份参与“合作办学”教学实践 |
(一)以校方教师身份参与教学实践 |
1.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 |
2.教学开展与师生互动 |
3.教学效果与课后要求 |
(二)以社会机构教师身份参与教学实践 |
1.教学任务与课堂编排 |
2.教学实施与完成情况 |
3.教学效果与校方反馈 |
(三)双重角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思考 |
四、从“双赢”角度看“合作办学”教学实践效果 |
(一)“合作办学”教学模式实践的作用与影响 |
1.“合作办学”教学模式对学校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 |
2.“合作办学”教学模式对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提升 |
(二)“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与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调查问卷 |
附录 2:教学设计 |
附录 3:采风图片 |
致谢 |
(10)诗词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诗词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1.诗词音乐在我国古代的起源与发展 |
2.诗词音乐在近代的发展 |
3.诗词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
(二)小学人教版教材诗歌分布情况 |
(三)诗词音乐的价值 |
1.育人价值 |
2.文化传承价值 |
(四)诗词与音乐融合教学的意义 |
1.增加诗词学习趣味性 |
2.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
三、诗词音乐教学在小学课堂的开展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选择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发放及回收 |
(四)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四、诗词音乐在小学课堂的教学实践 |
(一)小学 1-3 年级学生诗词配乐演唱 |
(二)小学4-6 年级诗词即兴配乐吟唱 |
五、诗词音乐教学发展建议 |
(一)教学模式方面 |
1.要推动多元化诗词教学模式建设 |
2.善于将音乐贯穿课堂始终 |
3.要掌握科学的诗词音乐训练方法 |
(二)教材内容方面 |
1.整合诗词音乐教学资源 |
2.因地制宜创编诗词音乐教材 |
(三)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1.增进教师内部交流学习 |
2.加强教师培训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X小学诗词音乐教学应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X小学诗词音乐教学应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环境下多媒体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思考分析[J]. 丁磊.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1(10)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网络联校”提升教学点音乐课质量的策略研究[D]. 邓昕. 西南大学, 2021
- [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以湖南省长沙市及部分乡镇为例[D]. 殷若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自制乐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成都市华西中学为例[D]. 张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D]. 王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呼和浩特市营坊道回族小学音乐普通课程与特色课程调查研究[D]. 张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12)
- [8]云南农村中心学校音乐教研活动研究 ——以双柏县鄂嘉中心学校为例[D]. 董子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合作办学”机制下小学音乐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D]. 杨晓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10]诗词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究[D]. 胡雪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