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的设计是创造良好效益的前提——天津华苑居住区日华里小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刘瑾瑶[2](2020)在《城市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认为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城市中的交通纽带,更是城市公共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街道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展现并演绎着城市的魅力与活力。目前关于街道活力的研究更多关注于商业街道,较少聚焦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型街道。然而,居住是城市最重要且常见的功能之一,住区内的城市街道也是人们使用频率极高的空间类型,随着开放住区政策的提出,生活街道逐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文选择住区作为研究范围,探究了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以期提出住区边界影响下街道活力的提升策略。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性的总结与评价,为本文的研究维度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及切入点。然后,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并结合住区边界空间的独特性构建了更全面、系统、可量化、可操作、有针对性的研究框架及分析模型,以期更客观的分析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其后,本文选择天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得到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化数据,建立了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库,初步认知了不同类型住区边界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下的街道活力特征。随后,本文分别将基础数据代入SPSS多元线性回归、SPSS双变量线性分析以及PythonOpen CV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三种研究模型中,分析并对比了建筑临街服务型、建筑临街生活型和围墙临街生活型三类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最终,文章从街区尺度、空间品质、界面形式和功能混合等方面,分别对不同类型住区边界空间提出了提升街道活力的规划原则及策略。
奚雪晴[3](2020)在《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旧居住区安全出行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福祉是衡量健康社区、民主社会、良好治理的终极目标。然而在社会与城市的急速变化中,儿童权益受到了忽视甚至不平等对待,针对儿童权益的改善提出了“儿童友好城市”倡议。儿童友好城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包括了儿童活动空间、儿童独立活动性、城市环境与儿童、儿童参与、儿童安全出行等各个方面。构建儿童友好城市也是关注城市弱势群体需求,改善城市空间与政策,构建所有人都适宜的包容性城市。“儿童友好城市”成为国内外城市品质提升和空间优化更新的重要价值导向,国内对于儿童友好城市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于儿童安全出行路径的构建缺少系统研究。在北京、深圳、长沙、成都等大城市已开始进行儿童友好城市实践,而天津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特大城市之一,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还未起步、研究数据尚未有积累,旧居住区优化更新亟待解决。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建设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选取三个典型旧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活动特征出发,研究儿童出行需求,从物质环境与空间环境两方面分析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径规划框架,调研儿童空间使用偏好,结合定序选择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在调研现状旧居住区儿童活动特征、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使用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规划儿童安全出行路径并探讨儿童安全出行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改善策略,主要包括:城市道路的交通稳静化设计与路网优化;居住区内部“共享街道”改造;提高学校配置的合理性与增加集散空间;儿童标识系统增设;步行校车组织;增加邻里交往空间与改造居住区消极空间加强社会看护;使用临时设施举行激励活动得到社会支持。
王康宇[4](2019)在《“格调松间”项目市场定位修正研究》文中提出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体制改革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房地产业仍是目前且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如何在“残酷厮杀”和“调控变换”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之初,如何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尤其是销售周期较长,跨度三至五年的项目,如何做好市场定位修正和后期的精细化营销,使项目利润最大化,客户满意度最高,是目前房地产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及其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以天津房地产标杆企业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第九号作品“格调松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归纳整理了房地产市场定位和客户购买意愿等理论,为开展分析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是对房地产现状、“格调松间”项目概况以及存在的优劣势进行了介绍;再次是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已购买项目消费者的客群特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该项目市场定位修正的建议。通过对客户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客户需求”是影响客户购买意愿最主要的因素,并着重从相关性最强的4个方面精准提出营销策略改进建议,为项目的后续精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是结论与展望。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房地产企业本身在新的环境下的项目投资决策给予帮助和支撑。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及工作局限,许多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于家宁[5](2019)在《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大规模建设,耕地流失、能源危机、资源环境恶化等问题愈发凸显,经济建设“量”的提升正逐步转型为可持续的“质”的追求。因此,城市住区的绿色生产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即挖掘城市生态系统自身资源供给能力,提升城市建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本文尝试以城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生产性功能提升为核心,以农业种植、可再生能源生产、有机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背景与条件分析、策略研究、实证研究三部分组成。首先,从建设背景、规划设计特征、存量更新趋势三方面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1980-2000年老旧住区更新的背景。基于文献数据研究分析天津地区绿色生产的自然条件;基于典型住区实地调研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的空间条件与社会条件。然后,从典型住区现状及绿色生产条件出发,明确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的目标与原则。以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外部空间与建筑单体为载体,提出以农业种植、可再生能源生产、有机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为手段,适用于城市既有住区的绿色生产性更新策略。最后,以天津市河西区津淄东里住区为例,进行生产性更新设计实证性研究。从津淄东里空间现状与生产条件出发,提出该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方案,并从物质能源产量和环境影响的角度,对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方案进行定量评价。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分析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的条件,提出了住区生产性功能提升策略。旨在保持住区功能基本不变和用地零增长前提下,主动提升住区自身资源供给与代谢能力,开源与节流并举,生产与生态兼顾,为既有住区功能提升和城市生态转型提供新思路。
王尧[6](2019)在《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层高密度由来已久,从传统四合院民居至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再至当今的叠院别墅、合院别墅等,接地空间扩大、邻里关系亲密、建筑形态宜人的低层高密度住宅一直为中国居住形态的重要类型之一。在住房条件已达基本小康、人居环境要求与日俱增但城市用地不断紧缩、农业用地告急的时代背景下,低层高密度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历史演进双重角度出发,在梳理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发展脉络基础上,聚焦当代京津地区设计实践,提出适用于华北超大型城市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指导住宅在实现高密度的基础上保障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并对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历史沿革、特定时域地域下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的归纳建立,进行了有力的理论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整合,纵向梳理国家与市场不同主体的调控下,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高密度策略的发展与演进,为后续研究提供广泛详实的理论基础。下半部分将研究范围缩小至当代京津,从多角度分析低层高密度住宅在特定时域地域下的可行性并提出今后的适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京津典型实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单体、规划层面综合分析密度提升之道,从空间、环境、心理、城市多角度归纳高密度环境下多元补偿之策略,建立适用于京津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体系,并对新时代下发展方向与创新角度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该地区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提供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刘克嘉[7](2019)在《基于居民生活圈调研的既有住区适老性更新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对生活圈理论和规划应用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明确生活圈理论含义并制定调查研究思路,对天津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分析天津市不同住区、年龄、职业居民住区生活圈特征的差异。同时,利用K-means统计方法将天津市居民住区生活圈归类为“街坊集中型”、“住区满足型”和“住区拓展型”三种模式,归纳出居民不同强度生活活动对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利用和出行情况差异。在理论分析和数据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天津市老年居民生活圈特征,利用POI数据和ArcGis分析工具对三个典型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布局和老年居民生活需求的耦合关系,深入讨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日本既有住区适老性更新案例的研究,在绿色便捷、活力创新、系统多样和开放共享等原则的指导下,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布局优化的层面提出针对城郊大型既有住区适老化更新的策略建议。
路红,王月[8](2019)在《新中国城市住宅70年(1949—2019)之天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梳理新中国建国以来天津城市住飁宅?发展和演进,对当今和未来的天津城市住宅建设大有裨益。人类的一切活动均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组成的三维社会空间中进行,建筑作为一种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特殊产品,其生产、活动及发展,无不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制约,城市住宅更是如此。回顾1949年以来天津现代城市住宅发
耿钇艺[9](2018)在《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高密度住区普遍存在因人口密度增加和居民需求层次提高而导致高密度居住现实与健康环境需求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紧凑发展模式是当下中国城市实现住区空间使用高效率和生活高质量并存的重要途径。1980~2000年间建成的城市既有住区建成环境已出现物质性的老化和结构性的衰退,现存空间环境状况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这些住区还远没有达到建筑的物质寿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在城市居住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有住区空间环境的更新成为必然。论文以紧凑城市理论为依托,开展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紧凑居住、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提升既有住区建成环境的健康适应性,对实现城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完善住区空间层面“紧凑”概念内涵;通过梳理天津市中心区域既有住区空间演进格局、形态特征与紧凑程度变化趋势,总结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基于紧凑居住模式,从户外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角度对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功能评价与居民需求进行深入探讨;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提高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生活质量,营造紧凑居住模式的途径,提出促进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多元复合利用的更新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研究,选取天津市碧华里居住区为样本进行实验性改造设计。以既有住区停车空间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停车方式的更新,实现交通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的复合利用,营造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紧凑居住模式。研究成果为实现住区空间高效、生活高质提供精细化科学决策方法,为探索适应城市高密度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紧凑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张月明[10](2018)在《既有居住区生态化雨洪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居住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城市中建成区面积约占城市的70%,其中至少30%为既有小区用地,既有居住区的雨洪管理改造逐步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回顾既有居住区的改造研究,研究方向从小区建筑美化工程、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逐渐向注重功能上的完善等方向转变。这种趋势表明如今对既有居住区的功能要求与生态要求更加严格,当面临城市洪涝问题时,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改显得造尤为重要。同时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改造受到诸多限制,其中老旧居住区因建设年代较早,具有地下管网复杂、建筑密度高、容积率小、绿化率及水面率低等特点,因此居住区内可置换空间有限,增加了雨洪管理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利用的难度。在老旧居住区的雨洪管理试点改造中,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等是解决居住区洪涝灾害的主要目的,但仅凭借居住小区内的零碎敲打改造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在改造中兼顾居住区的雨洪管理空间布局规划以及设施改造才能达到区域雨洪管理控制的良好效果。本文以天津既有居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状调查、数据收集对研究对象的绿地特征进行概化;其次基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与景观格局分析理论,选取代表绿地数量指标——绿地率(PLAND)和绿地面积标准差(PSSD)和绿地分布结构指标——绿地密度(PD)、绿地离散度(MNN)、绿地连接度(γ),利用FRAGSTATS软件对研究对象的绿地特征进行量化;再以各项指标为变量,进行居住区模型的改造模拟,运用SWMM软件对不同布局形式居住区的雨洪管理改造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各模拟效果中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等结果,提出在既有居住区中雨洪管理效果最明显的绿地改造措施。最后,依据模拟效果,提出针对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设施空间布局的指导性建议,提高既有居住区的雨洪管理能力。
二、合理的设计是创造良好效益的前提——天津华苑居住区日华里小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的设计是创造良好效益的前提——天津华苑居住区日华里小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城市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规划体系下的政策导向 |
1.1.2 城市住区设计的法定依据 |
1.1.3 城市住区边界的潜在价值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街道 |
1.2.2 街道活力 |
1.2.3 住区边界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探究住区边界影响下街道空间的活力特征 |
1.3.2 丰富街道活力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
1.3.3 提出住区内街道活力的提升策略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 |
2.1.1 环境与行为的相关性理论 |
2.1.2 环境与步行活动的相关性理论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街道活力的营造 |
2.2.2 住区及住区边界空间形态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街道活力的营造 |
2.3.2 住区及住区边界空间形态 |
2.4 既有相关研究评价及对本文的借鉴 |
2.4.1 街道活力测度的一般研究方法 |
2.4.2 空间环境对街道活力影响的一般分析方法 |
2.4.3 住区边界与商业区边界的空间差异 |
2.4.4 既有相关研究总结及对本文的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区边界与街道活力的量化方法构建 |
3.1 研究样本选择 |
3.1.1 天津市住区的典型性 |
3.1.2 天津市住区发展概况 |
3.1.3 研究范围 |
3.2 研究框架及变量确定 |
3.2.1 研究维度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变量 |
3.3 研究变量的量化及处理方法 |
3.3.1 数据获取及量化方法 |
3.3.2 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住区边界空间特殊性下的街道活力特征分析 |
4.1 住区边界空间特征 |
4.1.1 住区边界空间尺度 |
4.1.2 住区边界环境品质 |
4.1.3 住区边界立面特征 |
4.1.4 住区边界功能特征 |
4.1.5 住区边界分类及空间特征小结 |
4.2 街道活力特征分布 |
4.2.1 时间维度下街道活力特征 |
4.2.2 空间维度下街道活力特征 |
4.2.3 住区边界影响下的街道活力特征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机制 |
5.1 建筑临街服务型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 |
5.1.1 不同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5.1.2 核心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5.1.3 空间形态对街道活力分布影响的动态分析 |
5.2 建筑临街生活型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 |
5.2.1 不同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5.2.2 核心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5.2.3 空间形态对街道活力分布影响的动态分析 |
5.3 围墙临街生活型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 |
5.3.1 不同成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程度的回归分析 |
5.3.2 核心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
5.3.3 空间形态对街道活力分布影响的动态分析 |
5.4 各类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的综合分析总结 |
5.4.1 不同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程度的总结分析与讨论 |
5.4.2 核心要素对街道活力值影响机制的总结分析与讨论 |
5.4.3 空间形态对街道活力分布影响结果的总结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街道活力的优化策略 |
6.1 建筑临街服务型边界街道活力的提升 |
6.1.1 提升功能混合度 |
6.1.2 优化界面通透性 |
6.1.3 丰富建筑前区空间形态 |
6.2 建筑临街生活型边界街道活力的提升 |
6.2.1 重塑住区规模及结构 |
6.2.2 控制建筑街道高宽比 |
6.2.3 优化界面围合度 |
6.2.4 提升设施带空间利用率 |
6.3 围墙临街生活型边界街道活力的提升 |
6.3.1 优化空间二次划分 |
6.3.2 打造步行出入口 |
6.3.3 重塑绿化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各街段活动的活力值量化结果 |
致谢 |
(3)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旧居住区安全出行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儿童空间的缺失 |
1.1.2 转变——儿童权益的重视 |
1.1.3 契机——旧居住区的更新 |
1.2 概念辨析 |
1.2.1 儿童 |
1.2.2 儿童友好型城市 |
1.2.3 旧居住区及居住区更新 |
1.2.4 儿童出行路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儿童友好城市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发展动态 |
2.1.2 国内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发展动态 |
2.1.3 小结 |
2.2 儿童出行路径相关实践研究 |
2.2.1 荷兰代尔夫特市儿童出行路径(Kindlint) |
2.2.2 美国“安全上学路”项目 |
2.2.3 韩国首尔“校园地带改善项目” |
2.2.4 英国“住家地带(Home Zone)” |
2.2.5 中国长沙“校区周边交通优化计划” |
2.2.6 小结 |
2.3 旧居住区更新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研究综述 |
2.4 总结 |
第三章 儿童安全出行路径相关要素体系构建 |
3.1 儿童出行路径特征分析 |
3.1.1 儿童出行特征 |
3.1.2 儿童出行路径空间构成分析 |
3.2 儿童安全出行路径规划体系 |
3.2.1 评价指引分析 |
3.2.2 儿童安全出行路径要素体系框架 |
3.3 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 |
3.3.1 层次分析法与定序选择模型 |
3.3.2 儿童安全出行物质环境评价 |
3.3.3 儿童安全出行社会环境评价 |
3.4 总结 |
第四章 以天津市为例的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分析 |
4.1 旧居住区分析选取 |
4.1.1 旧居住区发展历程特征 |
4.1.2 天津市旧居住区分类及特征 |
4.1.3 研究区域选取 |
4.2 调研儿童概况及时空特征 |
4.3 儿童出行物质环境友好度评价 |
4.3.1 可达性分析 |
4.3.2 连续性分析 |
4.3.3 空间环境分析 |
4.3.4 儿童出行物质环境友好度总体评价 |
4.4 儿童出行社会环境友好度评价 |
4.4.1 物质因素分析 |
4.4.2 社会因素分析 |
4.4.3 儿童出行社会环境友好度总体评价 |
4.5 总结 |
第五章 旧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径规划策略 |
5.1 旧居住区安全出行路径构建 |
5.1.1 安全出行路径构建模式 |
5.1.2 安全出行路径线路规划 |
5.2 旧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环境改善措施探讨 |
5.2.1 儿童安全出行物质环境改善措施探讨 |
5.2.2 儿童安全出行社会环境改善措施探讨 |
5.3 旧居住区安全出行路径规划策略实践设计 |
5.3.3 五大道区域规划实践 |
5.3.4 体院北区域规划实践 |
5.3.5 华苑区域规划实践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论文特色、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儿童安全出行影响条件选择问卷 |
附录 B 儿童友好社区路径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专家打分问卷 |
附录 D 道路评价得分 |
附录 E 图片引用来源 |
致谢 |
(4)“格调松间”项目市场定位修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定位理论概述 |
2.2 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理论 |
2.2.1 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的概念 |
2.2.2 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的内容 |
2.2.3 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的原则 |
2.2.4 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存在的问题 |
2.3 客户购买意愿理论 |
2.3.1 购买意愿概念 |
2.3.2 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格调松间”项目基本概况 |
3.1 项目投资方基本情况 |
3.2 项目周边竞争对手分析 |
3.2.1 项目周边新楼盘分析 |
3.2.2 项目周边二手房市场分析 |
3.3 项目SWOT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会 |
3.3.4 威胁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调研结果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调研问卷设计 |
4.1.2 调研问卷来源 |
4.1.3 调研问卷实施 |
4.2 调研结果分析 |
4.2.1 问题样本描述性统计 |
4.2.2 各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 |
4.2.3 问卷信效度分析 |
4.2.4 客户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5 客户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五章 项目市场定位修正及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5.1 项目市场定位修正 |
5.1.1 产品策略定位修正 |
5.1.2 价格策略定位修正 |
5.1.3 渠道策略定位修正 |
5.1.4 促销策略定位修正 |
5.2 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规模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危机 |
1.1.2 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天津市中心城区 |
1.3.2 老旧住区 |
1.3.3 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生产性城市 |
1.4.2 住区更新 |
1.4.3 绿色住区评估体系与发展导向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条件分析 |
2.1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更新背景 |
2.1.1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建设背景 |
2.1.2 天津中心城区老旧住区规划设计特征 |
2.1.3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存量更新目标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生产自然资源条件 |
2.2.1 太阳辐射条件与光伏、农业生产 |
2.2.2 风速与风力发电 |
2.2.3 地质条件与浅层地热能资源 |
2.2.4 水资源量与雨水收集利用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空间条件 |
2.3.1 典型住区选取与空间特征分析 |
2.3.2 典型住区空间绿色生产条件 |
2.3.3 典型住区基础设施配置与需求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运营管理参与条件 |
2.4.1 空间设施管理权属 |
2.4.2 社区参与基础 |
2.4.3 居民生产活动参与意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策略研究 |
3.1 更新目标与原则 |
3.1.1 更新目标 |
3.1.2 更新原则 |
3.2 住区外部空间的绿色生产整合策略 |
3.2.1 绿化景观空间与生产功能整合 |
3.2.2 道路交通空间与生产功能整合 |
3.2.3 与生产功能相关的设施配置 |
3.3 建筑单体的绿色生产整合策略 |
3.3.1 屋顶空间的生产功能整合 |
3.3.2 建筑立面的生产功能整合 |
3.3.3 室内空间与农业生产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津淄东里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 |
4.1 典型住区选取 |
4.1.1 建设背景具有典型性 |
4.1.2 区位具有典型性 |
4.1.3 规划设计具有典型性 |
4.2 津淄东里现状与生产潜力分析 |
4.2.1 空间现状与生产潜力分析 |
4.2.2 居民生活空间需求 |
4.2.3 物质能源供需现状 |
4.2.4 气候模拟与生产潜力分析 |
4.3 津淄东里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 |
4.3.1 住区外部空间更新设计 |
4.3.2 住宅单体更新设计 |
4.3.3 居民共建的单元景观构筑物设计 |
4.3.4 住区生产运营方式 |
4.4 更新方案绿色生产潜力计算 |
4.4.1 农业生产 |
4.4.2 能源生产 |
4.4.3 雨水中水与有机垃圾再利用 |
4.4.4 更新前后物质能源供需对比 |
4.5 更新方案绿色住区指标提升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典型住区调研表 |
附录 B 典型住区居民生活习惯及生产性活动参与偏好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昙花一现:国家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
2.1 自发探索: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
2.1.1 现实背景 |
2.1.2 发展状况 |
2.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2 快速过渡:一五学苏时期(1953~1954) |
2.2.1 现实背景 |
2.2.2 发展状况 |
2.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3 昙花一现:反浪费运动时期(1955~1958) |
2.3.1 现实背景 |
2.3.2 发展状况 |
2.3.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4 发展滞缓:大跃进运动时期(1959~1962) |
2.4.1 现实背景 |
2.4.2 发展状况 |
2.5 理论繁荣: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 |
2.5.1 现实背景 |
2.5.2 发展状况 |
2.5.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6 全面停滞:文革影响时期(1966~1978) |
2.6.1 现实背景 |
2.6.2 发展状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繁荣发展:市场主导下经济转型时期(1979~2003) |
3.1 再次涌现: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 |
3.1.1 现实背景 |
3.1.2 发展状况 |
3.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2 发展放缓: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3) |
3.2.1 现实背景 |
3.2.2 发展状况 |
3.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元探索:国家与市场双重调控时期(2004~2019) |
4.1 现实背景 |
4.1.1 限墅令与可持续发展 |
4.1.2 稳步发展的经济状况 |
4.1.3 基本小康的住房条件 |
4.1.4 加速老龄化的时代特征 |
4.1.5 旧城改造与共居社区热 |
4.2 发展状况 |
4.2.1 低层住宅热度不减 |
4.2.2 低层密度普遍提升 |
4.2.3 低层高密度多样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焦京津:当代华北超大城市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 京津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多样化 |
5.1.2 国家政策导向化 |
5.1.3 老城管控严格化 |
5.1.4 居住模式契合化 |
5.2 京津低层高密度适用模式 |
5.2.1 城市郊区住区型 |
5.2.2 城市边缘共居型 |
5.2.3 旧城住宅更新型 |
5.2.4 城郊养老社区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策略研究:京津地区当代城市低层高密住宅实证分析 |
6.1 京津地区实例概述 |
6.1.1 宏观实例:城郊住区型实例 |
6.1.2 中观实例:边缘共居型实例 |
6.1.3 微观实例:旧城微更新实例 |
6.2 密度提升策略 |
6.2.1 单体密度策略 |
6.2.2 规划密度策略 |
6.3 多元补偿策略 |
6.3.1 空间补偿策略 |
6.3.2 环境补偿策略 |
6.3.3 心理补偿策略 |
6.3.4 城市补偿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之发展 |
7.2 京津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居民生活圈调研的既有住区适老性更新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
1.1.2 居民生活需求转变 |
1.1.3 规划工作方向转变 |
1.1.4 适老住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生活圈理论及应用发展研究 |
1.3.2 天津市居民生活圈调查研究 |
1.3.3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现状研究 |
1.3.4 住区适老性更新设计及策略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和公共服务设施 |
1.4.2 住区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3 住区更新 |
1.4.4 老年人 |
1.5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生活圈理论和应用发展研究 |
2.1 生活圈概念的提出和理论发展 |
2.1.1 阿尔特曼(Irwin Altman)的生活圈模型 |
2.1.2 鲁斯(Roos)的生活圈模型 |
2.1.3 莱曼(Lyman)和斯科特(Scott)的生活圈模型 |
2.1.4 斯泰亚(Stea)的生活圈模型 |
2.1.5 波蒂尔斯(J.Douglas Porteous)的生活圈模型 |
2.1.6 拉波波特(Amos Rapoport)的生活圈模型 |
2.1.7 沙尔卡维(Sharkawi)的生活圈模型 |
2.2 国内学者对生活圈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
2.3 生活圈在宏观国土开发规划中的提出和应用 |
2.3.1 日本 |
2.3.2 韩国 |
2.3.3 台湾 |
2.3.4 小结 |
2.4 生活圈在城市、住区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
2.4.1 日本 |
2.4.2 韩国 |
2.4.3 生活圈分级标准的确定 |
2.4.4 天津市生活圈层级划分建议 |
2.5 生活圈规划的组织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居民住区生活圈调查研究 |
3.1 调查研究设计 |
3.1.1 调查研究思路 |
3.1.2 调查对象住区选取 |
3.1.3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研究开展 |
3.2.1 调查问卷发放与数据样本概况 |
3.2.2 数据处理方法 |
3.3 天津市居民住区日常生活圈的基本特征 |
3.3.1 各类日常生活活动出行的频率 |
3.3.2 各类日常生活活动的出行距离 |
3.3.3 各类日常生活活动最常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店铺)数目 |
3.3.4 各类日常生活活动出行的满意度 |
3.3.5 居民对各类设施的需求变化情况 |
3.4 天津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生活圈)模式分析 |
3.4.1 天津市居民住区生活圈模式聚类分析 |
3.4.2 不同生活活动(生活圈)模式出行特征分析 |
3.4.3 不同住区、年龄、工作的居民日常生活活动模式构成 |
3.4.4 天津市老年居民住区生活圈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老年居民生活圈的住区公共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
4.1 市内传统街坊住区—和平区贵阳路住区 |
4.1.1 住区建设概况 |
4.1.2 住区居民生活圈特征 |
4.1.3 住区居民生活活动模式 |
4.1.4 老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和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比 |
4.2 市内大型住区—河西区体院北住区 |
4.2.1 住区建设概况 |
4.2.2 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特征 |
4.2.3 住区居民生活活动模式 |
4.2.4 老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和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比 |
4.3 城郊大型住区—西青区梅江南住区 |
4.3.1 住区建设概况 |
4.3.2 住区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特征 |
4.3.3 住区居民生活活动模式 |
4.3.4 老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和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对比 |
4.4 住区比较分析 |
4.4.1 老年居民出行特征和生活圈模式构成对比分析 |
4.4.2 老年居民出行空间范围分布 |
4.4.3 三个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性优化方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区适老性更新策略建议 |
5.1 日本既有住区适老性更新案例研究 |
5.1.1 丰四季台住区适老性改造 |
5.1.2 横滨若叶台住区适老性改造 |
5.1.3 小结 |
5.2 适老性更新原则 |
5.2.1 绿色便捷 |
5.2.2 活力创新 |
5.2.3 系统多样 |
5.2.4 开放共享 |
5.3 基于生活圈优化的设施配置建议 |
5.4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新中国城市住宅70年(1949—2019)之天津(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建设初期的城市住宅 (1949—1965年) |
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2年) :紧急解决城市产业工人的住房问题 |
1.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7年) :外来影响下的城市住宅发展 |
1.3“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1958—1965年) |
2 经济停滞期的城市住宅 (1966—1976年) |
3 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住宅 (1977—1985年) |
3.1 住宅建设概况 |
3.2 住宅设计的新探索 |
3.2.1 住宅设计竞赛对住宅建设的影响 |
3.2.2 震后旧住宅区的改造 |
3.2.3 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手法多样化的探索 |
3.2.4 高层住宅的兴起与各种住宅体系的试验 |
4 经济转型期的城市住宅 (1986—2000年) |
4.1 多元并存的住宅建设 |
4.1.1 平房改造 |
4.1.2 危陋平房改造 |
4.1.3 住房制度改革和安居工程建设 |
4.1.4 廉租住房建设与合作建房 |
4.1.5 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
4.2 形式多样的住宅小区规划 |
4.2.1 原建设部首批城市住宅试点小区——川府新村 |
4.2.2 弧形空间住宅区——西湖村居住区 |
4.2.3 大院落式住宅区——子牙里小区 |
4.2.4 平房改造 |
4.2.5 第4批全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华苑居住区安华里、居华里小区 |
4.2.6 城市高档低层住宅 |
4.2.7 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小区——华苑居住区绮华里小区 |
4.2.8 原建设部小康住宅示范小区——华苑居住区碧华里小区 |
4.3 色彩纷呈的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竞赛 |
4.3.1 大规模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竞赛 |
4.3.2 多样化的新住宅设计竞赛 |
5 改革开放深化期的城市住宅 (2001—2018年) |
5.1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
5.2 形成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
5.3 多元化的住宅建设 |
5.3.1 华苑居住区久华里小区 |
5.3.2 梅江居住区川水园、蓝水园 |
5.4 与城市和谐共生的住宅规划设计 |
6 结语 |
(9)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存量挖潜,增量提质 |
1.1.2 研究背景 |
1.1.2.1 我国人口膨胀带来的资源压力 |
1.1.2.2 住宅建设存量提质时代的到来 |
1.2 既有住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1.2.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严重不足 |
1.2.2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健康适应性不足 |
1.2.3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人群趋向两极化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既有住区 |
1.4.2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 |
1.4.3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利用 |
1.5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研究方法 |
1.5.1.2 实地调研方法 |
1.5.1.3 ArcGIS技术 |
1.5.1.4 实证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创新思路 |
1.5.3.1 从微观住区层面界定紧凑居住模式内涵,效率和质量共存 |
1.5.3.2 从空间复合角度解决城市既有住区居民居住层面迫切需求的难题 |
第二章 基于紧凑概念内涵的住区空间效率与质量研究 |
2.1 紧凑城市理论溯源 |
2.1.1 “紧凑城市”理论起源——从阻止城市蔓延到多维度发展 |
2.1.2 “紧凑城市”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
2.1.3 “紧凑度”评价方法——从单指标到多指标评价法 |
2.2 紧凑概念内涵——从“空间效率”到“空间效率和质量” |
2.2.1 “紧凑”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
(1)紧凑 |
(2)密集(集聚) |
(3)集约 |
(4)紧缩、高密度 |
2.2.2 概念解读——从紧凑城市理论出发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
2.2.3 概念解读——从住区空间层面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
2.3 住区层面紧凑居住模式研究现状 |
2.3.1 住区空间紧凑化研究现状 |
2.3.2 住区空间有关“效率”和“质量”视角的相关研究 |
2.3.2.1 住区研究中的“效率”问题 |
2.3.2.2 住区研究中的“质量”问题 |
2.4 发展动态解析 |
2.4.1 研究时效向未来化发展 |
2.4.2 研究范围向微观层面发展 |
2.4.3 研究范式向系统化发展 |
2.4.4 研究成果向普适化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城市住区发展述略 |
3.1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 |
3.1.1 住房建设起步期(1980年以前) |
3.1.1.1 社会背景 |
3.1.1.2 存在问题 |
3.1.2 住房建设发展期(1981年~1992年) |
3.1.2.1 时代背景 |
3.1.2.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
3.1.2.3 存在问题 |
3.1.3 居住密度上升期(1993年~2001年) |
3.1.3.1 时代背景 |
3.1.3.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
3.1.3.3 存在问题 |
3.1.4 空间质量提升期(2002年~至今) |
3.1.4.1 时代背景 |
3.1.4.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
3.1.4.3 存在问题 |
3.2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小结 |
3.3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 |
3.3.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不足带来的更新需求 |
3.3.2 “质”——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带来的更新需求 |
3.3.3 “质”——抵抗孤独,构建全龄宜居住区带来的更新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
4.1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筛选 |
4.2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
4.2.1 交通空间 |
4.2.1.1 停车空间 |
4.2.1.2 街道空间 |
4.2.2 公共活动空间 |
4.2.2.1 集散型活动空间 |
4.2.2.2 小微型活动空间 |
4.2.3 景观空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
5.1 交通空间的复合更新 |
5.1.1 停车空间的复合更新 |
5.1.1.1 增量——立体停车模式 |
5.1.1.2 提质——空间错峰使用 |
5.1.2 街道空间的复合更新 |
5.1.2.1 增量——提升路网密度 |
5.1.2.2 提质——关注步行利益 |
5.2 公共活动空间的复合更新 |
5.2.1 增量——空间混合布局 |
5.2.2 增量——空间共享模式 |
5.2.3 提质——重构社交网络 |
5.3 景观空间的复合更新 |
5.3.1 增量——提高对自然环境利用效率 |
5.3.2 提质——开放置入并完善后期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实证设计研究 |
6.1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
6.1.1 研究样本 |
6.1.2 数据采集 |
6.1.2.1 住区现状情况 |
6.1.2.2 居民对住区环境整体认知 |
6.1.2.3 公共空间活动轨迹 |
6.2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规划设计探索 |
6.2.1 人车错峰使用坡体原型设计 |
6.2.2 原型植入住区改造设计 |
6.2.3 住区宅前空间复合更新改造设计 |
6.2.4 改造前后对比 |
6.3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的现实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着作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 |
附录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功能品质及需求状况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项目 |
致谢 |
(10)既有居住区生态化雨洪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居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中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
1.1.2 海绵城市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
1.1.3 旧城区的雨洪改造困境 |
1.1.4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 |
1.2 国内外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改造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与雨洪管理相关概念 |
2.1.2 与居住区相关概念 |
2.2 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改造的发展趋势 |
2.2.1 已改造小区的基础条件概况 |
2.2.2 改造程度分类 |
2.2.3 既有居住区常用雨洪管理措施 |
2.3 国内外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设施改造案例研究 |
2.3.1 上海新芦苑小区 |
2.3.2 镇江江二社区 |
2.3.3 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 |
2.3.4 瑞典奥古斯特堡小区更新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既有居住区的发展及绿地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气候 |
3.1.2 居住区的发展 |
3.2 既有居住区绿地的雨洪管理功能现状分析 |
3.2.1 居住区绿地的雨洪管理功能 |
3.2.2 居住区绿地格局与雨洪调蓄效应 |
3.3 既有居住区绿地特征量化分析 |
3.3.1 典型既有居住区的选取 |
3.3.2 居住区绿地量化方法 |
3.3.3 典型居住区的绿地格局测算 |
3.4 小结 |
第4章 既有居住区现状产汇流过程模型模拟分析 |
4.1 SWMM模型模拟方法 |
4.1.1 下渗的计算方法 |
4.1.2 汇流的计算方法 |
4.2 设计雨型与模型参数的选定 |
4.2.1 设计雨型的选择 |
4.2.2 模型参数的选定 |
4.3 既有居住区的现状产汇流模型模拟结果 |
4.3.1 模拟结果——凤园南里 |
4.3.2 模拟结果——谊景村 |
4.3.3 模拟结果——安华里 |
4.4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雨洪管理的既有居住区绿地系统布局调整方案研究 |
5.1 片块式布局居住区绿地系统布局调整方案研究 |
5.1.1 建立不同情景下的产汇流过程模拟模型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片块式布局居住区绿地系统调整方案 |
5.2 围合式布局居住区绿地系统布局调整方案研究 |
5.2.1 建立不同情景下的产汇流过程模拟模型 |
5.2.2 模拟结果 |
5.2.3 围合式布局居住区绿地系统调整方案 |
5.3 轴线式规划布局居住区模型模拟 |
5.3.1 建立不同情景下的产汇流过程模拟模型 |
5.3.2 模拟结果 |
5.3.3 轴线式布局居住区绿地系统调整方案 |
5.4 三种典型居住区绿地系统布局模式调整比较分析 |
第6章 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设施空间布局与改造的指导性建议 |
6.1 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系统的建立 |
6.1.1 既有居住区雨洪管理改造控制参数 |
6.1.2 合理设计雨洪管理设施的布局 |
6.1.3 提高源头管理效率 |
6.1.4 雨水径流过程优化 |
6.2 既有居住区绿地空间的雨洪管理设施布置 |
6.2.1 与中心绿地与组团绿地结合的雨洪管理设施 |
6.2.2 与宅旁绿地结合的雨洪管理设施 |
6.2.3 与道路绿地结合的雨洪管理设施 |
6.3 实现灰绿基础设施衔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合理的设计是创造良好效益的前提——天津华苑居住区日华里小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城市住区边界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刘瑾瑶. 天津大学, 2020(02)
- [3]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旧居住区安全出行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奚雪晴. 天津大学, 2020(02)
- [4]“格调松间”项目市场定位修正研究[D]. 王康宇.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8)
- [5]天津市中心城区老旧住区绿色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津淄东里为例[D]. 于家宁. 天津大学, 2019
- [6]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D]. 王尧. 天津大学, 2019(01)
- [7]基于居民生活圈调研的既有住区适老性更新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刘克嘉. 天津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城市住宅70年(1949—2019)之天津[J]. 路红,王月. 城市住宅, 2019(02)
- [9]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D]. 耿钇艺.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既有居住区生态化雨洪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以天津居住区为例[D]. 张月明.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