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爱伦·坡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敏[1](2021)在《施蛰存与爱伦·坡小说颓废主题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贺雪琴[2](2021)在《爱伦·坡诗歌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德加·爱伦·坡(Edger Allan Poe,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一名以怪异出名的作家、评论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很多小说,被后世誉为“侦探小说之父”,哥特小说的继承者。他的作品影响了法国三大诗人波德莱尔、马拉美和瓦莱里的美学观,但在当时的美国,由于其作品与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文风格格不入,曾长期被隔离在美国一流文学之外,直至落寞死去。诗歌是诗人情感与理想凝练的产物,而意象更是诗歌主旨构成的基本审美单元,即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的统一。爱伦·坡的诗歌中善于运用诗歌意象传递象征意味,表达他一瞬间的情感,寄托作者的情思。爱伦·坡主张“纯诗”概念和统一效果论,追求诗歌的距离美和形式美。故爱伦·坡的诗歌意象选择上也呈现出浓浓的距离感和纯美。本课题从爱伦·坡的意象入手,分析其前期诗歌意象和后期意象的主要特点。爱伦·坡的诗歌意象从前期的梦幻美,神圣美逐渐转型为死亡美,其诗歌也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爱伦·坡所处之时代,爱伦·坡坎坷的人生经历,西方文化传统对爱伦·坡的影响及爱伦·坡的创作理论分析爱伦·坡诗歌中的意象来源。第二部分分析爱伦·坡诗歌中出现的几种意象类型。这些意象可分为实体意象和非实体意象两类。实体意象主要有自然意象:人格化的星月意象;诗歌创作前期的美女意象:女神和新娘,创作后期的美女之死和死而复生的美女意象;颜色意象:黑、白、红、黄。非实体意象主要有梦意象和死亡意象两类。第三部分分析爱伦·坡诗歌的审美风格,主要有意象表达的梦幻美,神圣美和死亡美。爱伦·坡的诗歌中蕴含着浓厚的唯美主义诗风和深厚的文学内涵。本文通过从美学范畴出发,从表情符号功能和象征写意功能角度探讨,使用文本细读法研究爱伦·坡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诗歌意象中的审美内涵。
蒋悦颖[3](2021)在《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以《奥特朗托堡》《弗兰肯斯坦》《黑猫》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哥特小说在西方现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哥特小说”原本专指在18世纪最后十年和19世纪前二十年在英国短暂出现、流行、又几乎销声匿迹的一种小说体裁。但这股哥特风潮后续影响了各时期、各流派一流英美作家的重要创作,由此形成英美文学独特的哥特传统。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主流学术批评界视哥特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哥特小说已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和发展的主流。本文针对国内学术界在民国时期哥特小说译介和接受研究领域的不足和薄弱,确定以《奥特朗托堡》《弗兰肯斯坦》《黑猫》三部哥特小说经典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分析,考察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本文分为五章:绪论:哥特小说其内涵的延展过程正是哥特小说批评话语延展的过程,本章拟从该角度出发,对国外(即英美)的研究概况和国内译介与研究情况分别加以梳理和分析;概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奥特朗托堡》具有哥特小说开创意义。本章以1914-1915年沪江大学校刊出版的豪杰译《铁冠缘》和1920-40年代四部早期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晚清翻译活动延续的《铁冠缘》,译者做出了怎样的文化选择,以及观照《奥特朗托堡》是如何以文学史叙述的方式进入知识界。第二章:《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哥特小说的代表作,1931年改编的同名电影开创了好莱坞恐怖类型片,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本章以环球《弗兰肯斯坦》影片及其序列片为研究对象,考察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从好莱坞到中国,影片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误读现象、明星传播及电影被修剪禁映情况。第三章:爱伦·坡开创的“心理哥特”推动了恐怖“由外及内”的“心理化”进程,是英美哥特传统发展的转折点,是研究美国哥特最具代表性样本。本章聚焦于坡“心理哥特小说”在民国时期的译介、接受概况,并以《黑猫》的四个现代译本为例,以坡短篇创作的两大艺术特征“黑猫Pluto意象”、“恐惧心理化描写”出发作文本比较分析。总结:探索和总结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不为主流文学重视的原因、及哥特小说在通俗文艺界的改编和传播的意义。
张运恺[4](2020)在《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文中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习惯给爱伦·坡贴上“唯美”作家的标签。这一对坡的认识其实不够全面。他的作品内涵丰富,他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个体生命体验的思考用艺术手法隐藏在了文本世界的想象性建构之中。因此,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坡作品的文化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重要意义的发掘,坡的形象也变得更为全面与立体。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论着全面对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进行文化政治角度的阐释。本论文即从此处入手,围绕坡小说中的“异托邦”想象,来解读坡的异域表征所承载的对十九世纪美国社会的反思。本论文聚焦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其解读视角借鉴了福柯空间理论中的“异托邦”概念,同时也参考了文化批评、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理论。坡在他的小说中,所描绘出的空间符合福柯所总结归纳的“异托邦”形式。透过这些文本世界所构筑的奇异空间,坡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时间与空间挪移的变形式刻画,在看似陌生的异域空间,对美国十九世纪的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对殖民扩张、帝国建构、民主制度、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也更为客观的探讨。坡的这些讨论既紧紧联系他的时代语境,也有跨时代意义,对我们反思当下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与人性仍有可借鉴之处。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坡的作品中选择深具代表性的文本,以“异托邦”的不同形式为纲,对坡的异域想象进行文化政治性的阐释,揭示坡对美国社会的彼时痼疾与未来出路的思考。论文将分为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在对坡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坡小说中的“异托邦”书写的新意所在。在引入福柯的“异托邦”概念之后,对坡小说中的异域想象进行综合论述和分类梳理,继而阐明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框架。第二章对坡小说中的远征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瓶中手稿》、《裘力斯·罗德曼日记》和《凹凸山的故事》三篇小说,它们分别描绘了海洋远航、西部拓殖和殖民地时空穿越三种不同的空间跨越之旅,体现了坡对美国海外拓殖与贸易和对印第安人内部殖民的反思,表明了坡对美国继承欧洲帝国的海洋扩张野心的不安,对美国的西进运动带来的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对抗的担忧,以及对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中的殖民主义原罪的焦虑。第三章对坡小说中的时间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未来之事》和《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三篇小说,它们分别通过借古讽今、借未来讽今以及死后反观生前世界的方式表达了坡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彼时的美国社会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但也深受着技术至上论、人的异化、消费主义的泛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流行、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心态等问题的困扰。坡在创作时间异托邦小说时,引入新的时间维度和空间距离,对美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传达了他对美国社会如何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关注。第四章对坡小说中的偏离异托邦空间想象进行解读,选取了《瘟疫王》、《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陷坑与钟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分别描绘了瘟疫隔离区、精神病院和监狱三个有别于日常空间的另类空间,体现着坡对十九世纪美国疫病管理机制、精神病治疗体系以及监狱惩罚体系中的生命政治机制的思考,坡在小说中揭露了权力与话语的联手运作是如何践踏着人类的生命基本权力,呼吁着人们关注病人、疯人和受监禁者的境遇,期待着美国对相关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第五章是结语。对论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坡的异托邦小说大多数看似发生在与十九世纪美国隔着遥远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异质空间,但是,其想象的基底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与政治印痕,反映着坡所关注的十九世纪美国社会中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现代化进程、以及生命政治机制等重大议题。而他对这些议题的讨论所牵涉到的人与科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种族之间、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具有参考意义。
丁萌娟[5](2020)在《非理性:先锋文学创作接受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影响的契机》文中认为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创作是有影响的,先锋作家在创作自述中直接或间接的谈到了对哥特式文学作家创作的接受,这构成了研究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对先锋小说产生影响的前提。英美哥特文学传统是自二十世纪始被重新发掘的研究领域,对原始哥特小说的定位在不断刷新的阐释中亦愈来愈高,本论文通过影响研究、比较研究、文化学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英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再解读,梳理出先锋作家对哥特文学传统接受的各个面向,同时开掘两者间创作的精神深层内涵的共通与存异。从新的角度切入欧美作家对先锋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意在对先锋小说的重新定位,发现非理性作为文学发酵转型期的因子存在,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现代性核心元素,试图证明这些现代性核心元素对非理性的支撑作用,并促成文学面貌的为之一变。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哥特文学传统、先锋文学范围进行界定,并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第二,综述国内外哥特文学传统与先锋文学的研究现状,发现哥特传统文学对先锋文学影响研究领域的空白;第三,概说本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缘起总说哥特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影响与比较研究存在的可能性因素,把哥特与先锋所拥有的反启蒙立场、社会形式的变动进行剖析,发现两者所共同蕴含的双重现代性,使之在研究影响的基础上更具备文化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类精神遭遇上的共通性。第二章以神秘作为解读哥特对先锋文学影响的一把钥匙,它促成了文学由古典向浪漫的转型,同时使浪漫又带有现代因素的一面。对想象、色彩、语言三个方面所携带的神秘因素进行阐释,发现非理性手段的运用旨在重回原始的人的生命想象,并倡之以精神的高蹈。第三章将阴郁作为哥特与先锋文本的核心表征,通过怪诞和恐怖两种非理性表现形式展示现代性生活下的颓废面貌,在两者之间,通过对暴力、死亡、空间等的多位一体塑造,揭示人存在的孤独与精神迷失状态;发现英美哥特传统创作与先锋作家在影响之外,文学对人类共通情感的反映。第四章以流浪母题切入哥特小说对先锋作家的影响,发现作家在自述中谈及英美哥特传统作家对流浪的描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在路上的冒险精神与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出走,打破了现代文明理性生活秩序,企图寻找在路上的精神高原。第五章用虚无作为现代精神幻灭的核心,证明哥特与先锋作家企图在新的叙事传统中对历史、自我等做出新的阐释。将历史符号化的过程视为现代精神迷失中由怀旧心绪引起的新的叙事转折,强调对自我主体力量的感召、对自我的重新定义。结语就英美哥特传统对先锋作家的创作影响做总结,发现非理性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对哥特传统小说创作在对先锋小说产生影响之外就两者质的不同做出说明。
刘义[6](2019)在《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是一位长寿且高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出600多部体裁各异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影视剧本等。布拉德伯里的文学作品特征鲜明,语言诗意盎然,叙事曲折迂回,以反思和批判社会现实见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布拉德伯里先后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2000)、“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4)、“普利策特别奖”(2007)等大奖,他的科幻小说《华氏451》被部分美国中学列入学生的阅读书单,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以雷·布拉德伯里及其科幻作品(尤其是长篇代表作《华氏451》、《火星纪事》)为研究对象,以“反思性”为切入点,借鉴加拿大社会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1931-)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分析,详述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对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状批判与愿景展望,突出作家批判现实的写作态度和关注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布拉德伯里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具有转折意义的科幻作家。西方学术界对布拉德伯里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准确把握了布拉德伯里与其他科幻作家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对科学的不信任态度,此外布拉德伯里不落巢窠的语言风格、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以及其作品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都在研究中得以充分揭示。另外,查尔斯·泰勒关于“现代性之隐忧”的判断以及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解读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有效视角之一,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布拉德伯里科幻作品的深刻内涵。泰勒和布拉德伯里都忌惮于人类社会中逐渐凸显的现代性之隐忧,并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破解之道,为人类谋划一个理想的未来。“反思”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布拉德伯里,而理性中心主义正是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矛头之指向。理性思维方式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崇尚理性、崇尚科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在此过程中理性也逐步显示出其霸道的一面,它将自己包装成为光明、进步的化身,而位于对立面的感性思维方式则被描述为黑暗、落后的象征。历史上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理性霸权的负面影响,并对此加以揭露和批判,形成了一股持续的抵抗运动。布拉德伯里继承了尼采反抗理性霸权的策略,以“改革者柏拉图”的形象从根源上否定了西方社会的理性中心主义传统,并在其科幻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讨论理性中心主义与有组织犯罪、人的异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除了反抗理性中心主义之外,布拉德伯里还颂扬想象力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意义,试图恢复想象力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思性”不仅指导了布拉德伯里世界观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了作家的叙事策略。布拉德伯里在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上注意与历史事件、文学文本、社会思潮等的对话交流,将自己的科幻作品融入西方基督教文学范式和文化批评传统,为“反思性”寻找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作为一个文学分支,西方现代科幻小说源自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焦虑,是人类对于新的尘世和新的天国的文学表达,目的在于调合现代社会科学思想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为基督教在科技时代的存在赢得合理合法性。布拉德伯里的科幻小说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科技对宗教的迫害,提倡宗教宽容,呼吁高科技与宗教信仰和谐共处。其代表作《华氏451》更是在圣经叙事结构下展开叙事,不时穿插基督教意象,是科幻小说与基督教文学融合的典范。另外,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探讨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认识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卑微,笃信上帝会对芸芸众生施以救赎。总之,布拉德伯里意欲告诉读者,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接近上帝、获得救赎的过程。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征服的原罪,并剖析了以民主和自由而着称的资本主义现代政治体系的弊端。布拉德伯里坚信不受制约的民主和自由会引发“多数人暴政”和温和的专制主义,必须引起世人的足够警醒。布拉德伯里还塑造了一个取消政府、实行知识分子自治、关注人的心灵生活的未来共同体。布拉德伯里的政治观点对于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颇具启发意义。布拉德伯里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深感忧虑,他指出大众传媒对普通老百姓的头脑进行了简单化改造,人们的审美品位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看客心态弥散在社会各个角落,人际关系堕入冷漠的深渊。为了改变人类不断恶化的文化处境,布拉德伯里在科幻作品中呼吁人们“向后看”,以古希腊为师,回归田园生活,重塑人际关系,呼唤文化宽容,从而营造出一种重视家庭生活、富有人情味的和谐文化氛围。凭借着永不妥协的反思精神,布拉德伯里对传统科幻小说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革新,是科幻文学从“黄金时代”向“新浪潮”转变的关键一环,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布拉德伯里通过科幻小说构建了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共同体,对人类的宗教、政治和文化前景进行了理想化展望,以此来对抗现代性之隐忧,虽然他的科幻作品不能直接用作社会改良方案,但其反思和批判的勇气以及以天下为念的博大胸怀将激励世人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管丽峥[7](2019)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文中研究指明每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因素时,就一定会涉及到波德莱尔、法国象征诗派、唯美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反传统的姿态、追求主观呈现的艺术立场和颓废的美学主张为现代文坛带来了一些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的转型。在这些影响源头中,有一位作家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掘,他就是被誉为现代主义先驱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他作品中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反思精神,引起了诸如鲁迅、郁达夫、于赓虞、施蛰存等众多重要的现代作家的兴趣,他们积极地翻译和介绍爱伦·坡,形成了一股可观的译介潮流。但是,因为现代文坛思想潮的更迭,以及作家和批评家在翻译介绍过程中,对爱伦·坡的中国化的改造,使得爱伦·坡的影响力逐渐弱化的同时,其一度非常鲜明的文学引导者的形象也逐渐消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受到了遮蔽。基于上述缘由,本研究将梳理自1905年到1949年期间,爱伦·坡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历史,厘清和重新认识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有如下几个研究的层次,其一是考察他的创作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和文学观念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其二是探究他的文学观念对中国短篇小说理论和新诗理论的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其三,接受者一方,也就是现代作家对爱伦·坡有何种反馈,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些反馈既包括评价和介绍,也包括作品的借鉴,摹仿和改造。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代作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性审美的意识,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话的渴望。但是,对现代性审美的敏感也使得他们面临着一种思想的困境,因为以颓废之美为追求的现代性审美,其现实态度是消极性的,而其时在中国语境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启蒙救亡意识,其现实态度则是异常积极主动的。所以,现代作家将如何解决这种抵牾,如何处理现代性审美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现代作家对于爱伦·坡反思性意识的深度把握。爱伦·坡得以进入现代作家的视野,是借助于启蒙运动创造的契机。他对传统和文学历史的反思,是相比审美趣味,更能吸引现代作家的关键原因。鲁迅和梁遇春两位作家,都是在发现了爱伦·坡作品反思意识之后,才确定了其可资借鉴的价值。爱伦·坡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进步性,且对分析中国的当代问题具有参考作用。这是爱伦·坡得以在中国流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梳理民国时期爱伦·坡重要的批评案例。现代作家们通过把启蒙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的人生诉求结合在一起,纾解了在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之间原本是紧张的关系。反映在爱伦·坡的批评和介绍中,就是现代作家从审美和启蒙的双重立场出发,把爱伦·坡塑造成为在艺术上做出了超越其时代的贡献的启蒙者式的榜样。现代作家们之所以能合并两种立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拓展审美和思想启蒙是二而一的过程。第三章的重点,是梳理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译介历史,以及现代作家所做的相关阐释。通过这些梳理可以发现,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理论,是除了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选择以外,导致现代小说“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艺观念发生分野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作家和批评家如胡适、郁达夫、施蛰存等人,则触及到了爱伦·坡小说理论诞生的现代性背景。第四章主要分析和介绍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反常形象”进行借鉴的具体案例。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无论从外貌还是精神特征,对现代作家来说都极具参考性。因为,塑造不正常的人物形象,展现国人精神迷茫和生命力的萎缩,正是现代作家在进行现实批判时所采用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所以通过移植和借鉴,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及反思精神,也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现代作家的作品之中,并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批判发挥了作用。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爱伦·坡的诗歌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传播案例,来窥见看其诗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吴宓以古典的“忆内”诗来与《乌鸦》做主题的比较,穆木天、王独清和梁宗岱从古典诗歌资源中去寻找符合或者应对“纯诗”主张等探索,显示出他们既期望融合,同时也期望超越和克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诗学愿望。
袁龙[8](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司文晶[9](2019)在《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市民化始终是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内含议题。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深入历史,找寻历史制度经验,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学人对当前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同样揭示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然而,已有的中国近代市民化研究或缺乏系统性,或缺少制度层面的反思,亟待重新梳理与阐述。对当代农民工市民化和就地就近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同样需要深入历史脉络,从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中汲取制度经验。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近代天津女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运用民国档案、着作、报刊杂志、地方志、旅游手册、调查汇编等材料,探究行动者与市民化相关制度之间的互构型塑过程。由于近代市民化的核心动力源于工业化,因此移民工人市民化是核心提议。本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劳工,尤其是女工是如何与市民化相关制度实现互构的?具体言之,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和制约近代女工的市民化发展,女工又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再生产出相应的市民化制度?论文首先尝试勾勒天津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条件,回应天津何以在近代中国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商埠和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城市定位或城市性质又如何决定城市后续发展轨迹。发达的水系、沿海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临近北京的政治地缘环境,以及洋务运动等一系列改革运动奠定了天津工业资本主义中的官商合作模式。天津和上海两地在近代市民化上的时间差异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其次,论文阐述近代女工进入工厂前后所需要的职业、社会网络和知识技能支持。对于初入城市并进入现代化大生产中的移民工人而言,要想适应工厂的工作和生活,满足国家和工厂对个体的现代化角色要求,就需要工厂提供相应的薪资和福利保障,工人围绕工厂空间构筑新的社会网络关系,获得技能和知识培训。再次,城市和工厂生活影响女工的角色和观念变化。近代国家和社会不断赋予女性新的角色和身份,要求她们按照既定标准自我规训成为合格的“都市女”、“新女性”、“新国民”。女工的观念变迁最鲜明地体现在时间观与权利观上。工厂作为集体化生产方式,与国家权力一同参与到对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余时间的建构之中,但规制受到外部环境与工人群体本身的牵制与解构,使观念革新发生历史反复。工人的权利诉求通过日常的越轨与罢工展现,但随着时间变化,宏观环境和制度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越轨行为的意义诠释和罢工的动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结论部分首先对市民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议题进行制度分析与总结,进而提出“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理想型,用以指称依托工厂而形成的移民工人市民化过程。工厂为工人提供薪酬和福利,成为培育现代公民的场所,与政府协同推动近代市民化。“工厂依附型市民化”是建国后单位制实践的另一历史源头,对推动当前以人为本市民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耿顺顺[10](2018)在《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四种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是中国译介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的一个高潮,波德莱尔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他的艺术观念和文学创作中包含的革命性与当时中国社会破旧立新的历史诉求不谋而合。因此中国的译者和研究者从自身需要出发,对波德莱尔进行了具有个人倾向的译介和研究,这些译介和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了普通读者对波德莱尔的认知。随着中国社会革命的推进、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波德莱尔的译介和研究也几经变化,并且摆脱了早期研究中过于注重开掘其革命性特征的窠臼,开始走向全面和深入,这种变化使得普通读者对波德莱尔的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可以看出,波德莱尔的译者和专业研究者对其在中国形象的形成过程中处在最为关键的环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五四”以来波德莱尔的译者和专业研究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从而廓清波德莱尔中国形象研究中的一些根本问题。通过对“五四”以来波德莱尔的译者和研究者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他们为波德莱尔勾勒出四种形象:第一种是“恶魔诗人”,第二种是“颓废诗人”,第三种是“审美现代性的推动者”,第四种是“都市漫步者”。本文将以分析这些形象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文本为研究内容,勾勒出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形象之形成过程。
二、试析爱伦·坡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爱伦·坡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爱伦·坡诗歌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伦·坡的生平与创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一章 爱伦·坡诗歌意象的来源 |
第一节 爱伦·坡诗歌意象的社会根源 |
第二节 爱伦·坡诗歌意象的文化根源 |
第三节 爱伦·坡诗歌意象的个体根源 |
第二章 爱伦·坡诗歌中的意象类型 |
第一节 爱伦·坡诗歌意象中的实体意象 |
第二节 爱伦·坡诗歌意象中的非实体意象 |
第三章 爱伦·坡诗歌意象的美学呈现 |
第一节 意象表达的神圣美 |
第二节 意象表达的梦幻美 |
第三节 意象表达的死亡美 |
第四节 梦幻美与死亡美的交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以《奥特朗托堡》《弗兰肯斯坦》《黑猫》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哥特小说:定义与延展 |
第二节 哥特小说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外(英美)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研究对象、学术价值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文化调适:《奥特朗托堡》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
第一节 《奥特朗托堡》在1914-1915年的译介:以豪杰译《铁冠缘》为中心 |
一、《铁冠缘》翻译活动 |
(一)、带有民初哀情小说风格而被译介 |
(二)、文化语境:中西意识形态的交锋 |
二、“移西学于中土”——豪杰译《铁冠缘》的文化选择 |
(一)、叙事模式调整:“支使者”的缺失与超自然力量的削弱 |
(二)、艺术技巧与文化立场 |
第二节 《奥特朗托堡》在1920-40年代的接受 |
一、早期英国文学史的整体编写语境 |
二、《奥特朗托堡》在四部早期英国文学史中的书写 |
(一)、曾虚白编《英国文学ABC》:强调“反抗”,浪漫派的先驱 |
(二)、林惠元译《英国文学史》:对“哥特小说作为文类”的完整介绍 |
(三)、柳无忌等译《英国文学史》:译为“古昔传奇”,强调“传奇” |
(四)、金东雷编《英国文学史纲》:“新的古典派” |
第二章 《弗兰肯斯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接受:以环球系列改编电影为中心 |
第一节 《弗兰肯斯坦》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概说 |
一、哥特小说还是科幻小说? |
二、1932年成为传播新词的“科学怪人” |
第二节 环球《弗兰肯斯坦》系列恐怖片:从好莱坞到中国 |
一、“经典恐怖片”的诞生——1931年《弗兰肯斯坦》 |
(一)、恐怖片的缘起 |
(二)、“怪物”人性异化过程的删减——电影改编对文学叙事结构的调整 |
二、跨文化传播——《科学怪人》系列影片在中国 |
(一)、“科学怪人”的两个误读现象 |
(二)、电影明星传播——波利斯·卡洛夫 |
(三)、《科学怪人》及其序列片遭禁映删剪 |
第三章 “我的恐惧来自心灵”:爱伦·坡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译介、接受 |
第一节 恐怖心理化:爱伦·坡对英美哥特传统的发展 |
第二节 爱伦·坡心理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概况 |
一、早期译介受本土因素影响:因含有侦探小说元素被推介 |
二、19世纪20、30 年代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哥特的艺术特征被挖掘 |
(一)、重译与系统译介:作为西方现代小说被推介 |
(二)、爱伦·坡心理恐怖风格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 |
三、1940年代的译介:作为“美国文学”的代表被推介 |
第三节:个案研究——《黑猫》四个现代译本的文本比较分析 |
(一)、对“黑猫Pluto”象征意义的不同翻译策略及错译 |
(二)、对扭曲心理描写的不同翻译方法及错译 |
总结 |
第一节 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接受情况总结 |
第二节 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不为主流文学重视的原因 |
第三节 哥特小说在通俗文艺界的改编和传播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4)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爱伦·坡研究国外文献综述 |
1.2 爱伦·坡研究国内文献综述 |
1.3 福柯的“异托邦”概念综述 |
1.4 爱伦·坡小说中的异托邦想象 |
第二章 远征异托邦:反思美国殖民与帝国扩张 |
2.1 航海异托邦中的帝国想象:《瓶中手稿》 |
2.2 西进异托邦中的拓殖之路:《裘力斯·罗德曼日记》 |
2.3 穿越异托邦中的殖民与帝国镜像:《凹凸山的故事》 |
第三章 时间异托邦:反思美国现代化进程 |
3.1 餐桌和书房/解剖台上的借古讽今:《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 |
3.2 未来热气球上的借未来讽今:《未来之事》 |
3.3 在永恒之墓中反观历史:《莫诺斯与尤拉的对话》 |
第四章 偏离异托邦:反思美国的生命政治机制 |
4.1 瘟疫异托邦中的疾病书写:《瘟疫王》 |
4.2 精神病院异托邦中的疯癫与理性:《焦油博士和羽毛教授的疗法》 |
4.3 监狱异托邦中的规训隐喻:《陷坑与钟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非理性:先锋文学创作接受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影响的契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可行性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缘起:哥特传统对先锋作家影响背景的各个面向 |
第一节 启蒙再思考 |
第二节 社会形式的变动 |
第三节 双重“现代性”的诞生 |
第二章 神秘:哥特与先锋浪漫诗意的建构 |
第一节 重回原始想象 |
一、鬼魂想象 |
二、梦的空间 |
第二节 冷色调色彩的叠加 |
第三节 天启式语言的复归 |
第三章 阴郁:哥特与先锋迷陷颓废的表征 |
第一节 怪诞 |
一、病态的隐喻 |
二、戾气的弥漫 |
三、声音的流动 |
第二节 恐怖 |
一、封闭空间的形成 |
二、外部客观环境的营造 |
三、弑杀表象的痛苦 |
第四章 流浪:哥特与先锋精神孤独生成 |
第一节 在路上的冒险精神 |
第二节 无家可归的出走 |
第五章 虚无:哥特与先锋新叙事传统 |
第一节 怀旧心绪的蔓延 |
第二节 自我主体的感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雷·布拉德伯里: 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家 |
第二节 科幻小说: 一种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理论框架 |
第一章 雷·布拉德伯里的反思哲学 |
第一节 理性中心主义: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对象 |
第二节 想象力: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武器 |
第三节 对话性: 布拉德伯里反思哲学的斗争策略 |
第二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反思 |
第一节 西方现代科幻小说的宗教基因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宗教愿景展望 |
第三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反思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政治批判传统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政治愿景展望 |
第四章 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世俗时代的文化焦灼 |
第二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现状批判 |
第三节 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文化愿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伦·坡在西方、中国的影响情况介绍 |
(一) 爱伦·坡在西方的影响 |
(二) 爱伦·坡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爱伦·坡与现代作家思辨意识的构建 |
第一节 鲁迅的善恶观(一): 正义的复仇 |
一、《兔和猫》、《狗·猫·鼠》、“仇猫”与《黑猫》 |
二、与《黑猫》的互文及“恶鬼”鲁迅 |
三、“善”、“恶”之辩 |
第二节 鲁迅的善恶观(二): 魔鬼与人之恶 |
一、《静》与《失掉的好地狱》 |
二、“真”与“恶”的辩证法: “骇人的”与“不是表里两样的” |
三、鲁迅对于爱伦·坡的商榷性接受 |
第三节 梁遇春的生死观: 作为爱伦·坡的知音 |
一、阴影或知音: 作为“同志”的爱伦·坡 |
二、死亡与生机: 写“有力之人生”的爱伦·坡 |
第二章 爱伦·坡译介中的审美意识 |
第一节 从启蒙到审美: 以启蒙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启蒙与审美并重: 鲁迅和周作人对爱伦·坡的首次译介 |
二、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茅盾译介中的文学构想 |
三、人道与启蒙: 郑振铎心中的文艺复兴式作家爱伦·坡 |
第二节 从审美到启蒙: 以审美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
一、与群体的互通: 陈炜谟、废名的审美启蒙主张 |
二、别样的审美: 钱歌川对爱伦·坡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普及 |
第三节 重估启蒙与审美的价值 |
一、爱伦·坡的雅与俗: 程小青对侦探小说地位的重估 |
二、虚或实: 李广田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爱伦·坡批评 |
第三章 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接受 |
第一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观念的传播与流变 |
一、“经济”说与爱伦·坡短篇小说理论的传播 |
二、“横截面”与爱伦·坡的“效果”“印象”说 |
三、写实小说的弊端与主观表现小说理论的兴起 |
四、爱伦·坡与“为人生”和“为艺术”理念的分野 |
第二节 爱伦·坡与现代小说转型意识的发生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浮现: 施蛰存、叶灵凤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特征的探讨 |
第四章 现代作家对爱伦·坡作品的借鉴与改写 |
第一节: 爱伦·坡与反常人物的塑造 |
一、作为反叛者的反常人物 |
二、郁达夫“零余者”与爱伦·坡病态人物 |
三、石民笔下的人格分裂者与《泄密的心》 |
四、《妮侬》中的形象移植与审美救赎意识 |
第二节 对爱伦·坡作品中空间场景的移植与改造 |
一、“阁楼”与“盒子”: 居所的改写与爱伦·坡的“镜像”书写 |
三、于赓虞: 流浪空间的借鉴与作为“中间物”的文学 |
四、林微音: 都市空间中的爱伦·坡 |
第五章 爱伦·坡的诗学主张与新诗理论的融合 |
第一节 中西对峙: 郭沫若与吴宓对《乌鸦》的不同评价 |
第二节 为诗而诗与为生命而诗的融合: 于赓虞诗学思想中的爱伦·坡 |
一、误读: “诗歌生命本质”论与爱伦·坡 |
二、转变: 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
三、定格: 为生命而诗与为诗而诗的融合 |
第三节 间接生效: 王独清、穆木天对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引介 |
第四节 融合与超克: 梁宗岱对爱伦·坡诗歌观念的接受 |
一、梁宗岱与“纯诗”论 |
二、中西诗歌资源的结合 |
三、融合与超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
二、意象派的影响 |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丛:市民和市民化 |
二、“结构-行动”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
三、“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市民化研究 |
第三节 理论框架 |
一、历史制度主义核心议题 |
二、走向综合的历史制度主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近代天津工商业发展与都市扩张 |
第一节 天津的地理、历史与政治环境 |
一、天津的地理与历史环境 |
二、近代天津的政治与经济变迁 |
第二节 天津纺织业发展及其庇护网络 |
一、艰难求生:近代天津纺织业发展 |
二、政商学庇护:跨界网络关系建构 |
第三节 纺织女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一、历史谱系:女性的生命历程与技术分工 |
二、滞后发展:纺织女工发展的地域差异 |
三、城乡背离:华北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工的薪酬与福利供给 |
第一节 收入鸿沟:工人薪资及其性别差异 |
一、薪资结构:工资、奖金与分红 |
二、双重歧视:收入上的性别差异 |
第二节 名实分离:福利制度沿革与实施 |
一、制度沿革:国家和工厂的福利措施 |
二、女工福利:哺乳室与托儿所 |
三、“发现”童工:劳动年龄与童工保护 |
四、城市扩张:就地城镇化与工人居住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中的社会网络与技能获得 |
第一节 信任纽带:保人制与工头制 |
一、进入工厂:保人制 |
二、工厂管理:工头制 |
第二节 纵横交错:工厂中的社会网络重建 |
一、内部整合:工作的地域等级化 |
二、社会嵌入:选择性庇护与组织忠诚 |
第三节 劳动力再生产:技能与知识的传递 |
一、技能获得:代工与师徒制 |
二、知识获得:工人补习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都市生活与女工的社会角色转变 |
第一节 都市女:男性目光中的女性与女工 |
一、标签与污名:危险的都市生活 |
二、区隔与认同:女性的身体整饰 |
第二节 新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女性 |
一、从抚育到情感:婚姻家庭的现代转型 |
二、从旧式到新式:中国近代婚俗之变 |
第三节 新国民:治理术与女性身份再造 |
一、政策漂移:权力博弈下的新运走向 |
二、双重目标:《方舟》中的女性与家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与权利观念变迁 |
第一节 时间观念:工作、家务与休闲 |
一、工作时间:三八制改革的成与败 |
二、时间配置:难以逃离的家务 |
三、工余时间:娱乐生活的组织化 |
第二节 权利观念:越轨与罢工中的主体性表达 |
一、越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喧嚣与抵抗 |
二、罢工:外部动员与内在驱动的合流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市民化制度反思 |
第二节 工厂依附型市民化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四种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恶魔诗人 |
第一节 醉心于“丑恶”题材的恶魔 |
第二节 彰显反抗精神的恶魔 |
第二章 颓废诗人 |
第一节 书写时代之颓废的诗人 |
第二节 推崇颓废之美学的诗人 |
第三章 审美现代性的推动者 |
第一节 新型美学观的推动者 |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的抵抗者 |
第四章 都市漫步者 |
第一节 作为本雅明影子的漫步者 |
第二节 作为爱伦·坡后继人的漫步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试析爱伦·坡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施蛰存与爱伦·坡小说颓废主题比较研究[D]. 黄小敏. 西南大学, 2021
- [2]爱伦·坡诗歌意象研究[D]. 贺雪琴. 安庆师范大学, 2021
- [3]哥特小说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以《奥特朗托堡》《弗兰肯斯坦》《黑猫》为中心[D]. 蒋悦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用异域想象反思十九世纪的美国 ——埃德加·爱伦·坡异托邦小说的文化社会阐释[D]. 张运恺.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5]非理性:先锋文学创作接受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影响的契机[D]. 丁萌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的反思性研究[D]. 刘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D]. 管丽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工厂依附型市民化研究 ——以近代天津女工为中心[D]. 司文晶. 南开大学, 2019(08)
- [10]波德莱尔在中国的四种形象研究[D]. 耿顺顺. 兰州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