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许月[1](2021)在《PLGA载药微球缓释体系的研发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脊髓损伤(SCI)是一种感觉及运动神经元功能减退的创伤性损伤,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缺乏使脊髓损伤修复困难。但NGF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无法长期直接给药。传统的SCI支架存在药物释放时间短或难以实现临床应用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长期释放NGF且在临床有潜在应用价值的SCI支架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本课题以PLGA微球为NGF的负载体,设计了两种应用于SCI治疗的生物支架,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本课题首先采用电喷雾法制备了油溶性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及水溶性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壳聚糖/明胶共混液固体在6.310-6.431 mg/100 mL范围内,可以形成形貌良好的微球,平均直径约450 nm。PLGA溶液的有机相浓度为7 wt%,水油比为1:200时,微球形貌最优。通过药物释放实验,圆二色光谱进行药物释放分析,壳聚糖/明胶微球在2天内快速释放NGF,释放率约为87%,PLGA微球药物缓释时间长达14天,释放率约为60%,两种微球均能良好的保持药物活性。研究表明油性PLGA微球相较水性壳聚糖/明胶微球产率及成球率高,同时因其不易溶胀而具有更加优异的药物缓释性能,可与其它生物材料复合制备SCI支架。(2)针对传统生物支架难以实现临床应用的问题,以PLGA微球为NGF的负载体,设计了 PLA/NGF-PLGA/CS复合膜。利用PLA膜的致密性作为密封层防止药物扩散并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撑,浓度为7 wt%时纤维均一度最佳。PLGA微球作为负载缓释层。CS膜作为植入层,可以直接接触损伤区域,同时种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修复神经,溶液浓度为6 wt%时纤维形貌最佳。单向拉伸测试显示复合膜结构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以方便于脊髓损伤修复的应用。通过药物释放实验,圆二色光谱进行药物释放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可以释放药物长达两个月以上,并能保持良好的药物活性。细胞毒性实验及细胞分化实验显示,复合膜无细胞毒性,可以成功诱导PC-12细胞在5天内分化为神经元。同时动物实验显示损伤部位应用PLA/NGF-PLGA/CS复合膜后,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明显改善,BMSCs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脊髓损伤的修复。这些结果表明该复合膜药物缓释时间能满足修复所需时间,并能成功改善脊髓损伤,在SCI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前景。(3)针对复合膜需要手术植入且无法填补病区空洞的问题,我们以P407及P188为基体,共混入SA,通过Ca2+交联获得物理-化学双交联的复合凝胶。P407浓度为16 wt%、P188浓度为3wt%,此时复合凝胶的凝胶化温度约为34℃,且固体含量低。通过黏温曲线测试、频率扫描序列、压缩测试、剪切变稀测试对凝胶的流变学特性表征。黏温曲线显示复合凝胶具有温敏性。频率扫描序列显示水凝胶形成,37℃下的凝胶转变为固态强度高于25℃。复合凝胶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可通过常规注射器注射,同时压缩测试显示凝胶注射入体内后能保持一定的形态。经Ca2+交联后复合凝胶凝胶网络结构收紧孔径变小,释放时间可达14天,其释放率约为48%。圆二色光谱显示,NGF活性保持良好,同时复合凝胶未见细胞毒性,并成功诱导PC-12细胞在5天内分化为神经元,有助于神经修复。结果表明NGF-PLGA/P407/P188/SA复合凝胶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在SCI修复以及更多的医学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子健[2](2021)在《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调控AQP4表达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本次研究结合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基于导师的临床经验,以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ASCI后脊髓水肿为切入点,旨在探讨通腑逐瘀法治则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ASCI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推广通腑逐瘀法治疗ASC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第一部分:10周龄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自制打击器2cm组(B1组)、自制打击器4cm组(B2组)、NYU组1.25cm组(C1组)、NYU组2.5cm组(C2组),每组各6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Allen’s法造模。B1、B2组将9g打击杆分别从2cm、4cm处自由坠落撞击T10脊髓,C1、C2组使用NYU打击器分别从1.25cm、2.5cm处撞击T10脊髓。各组造模完成后分别于1、3、5、7d进行BBB评分和Reuter评分,7d后行灌注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组织受损程度和神经元存活率。第二部分:10周龄SD大鼠60只按随机分配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抵当汤组(DDD)、TGN-020组(TGN-020)和抵当汤联合TGN-020组(DDD+TGN-020),每组各12只。Sham组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但不损伤脊髓;其余各组均采用自制脊髓打击器从40mm高度对脊髓进行打击。Sham组和Model组术后不予任何治疗措施干预,DDD组于术后3d予以抵当汤加减每日灌胃,持续3d,根据大鼠与人用药剂量体表面积换算法,DDD组大鼠每日用药剂量为5.04g/kg,采用蒸馏水进行稀释一定比例配制后予以灌胃处理,每日早晚各1次。TGN-020组处理方法:腹腔注射给药,每日用药剂量为5mg/kg,给药时间为3d。DDD+TGN-020组处理方法:予TGN-020腹腔注射给药,随后给予DDD灌胃处理。干预结束后进行行为学评价(BBB评分、斜板实验及Reuter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取材后进行脊髓组织大体观察和含水率检测、HE染色观察组织受损程度,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脊髓组织AQP4、GFAP共表达的阳性细胞个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AQP4、GFAP、CSPG、PCNA、NGF、BDNF、GAP-43蛋白的表达量,q 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CSPG、PCNA基因的表达量,电镜下观察各组髓鞘和神经元组织形态,高尔基染色观察树突和树突棘形态。第三部分:8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组给予5.04g/kg DDD灌胃,持续3d,空白血清组予等剂量超纯水灌胃,持续3d,干预结束后提取血清备用。每次取胚胎大鼠8-12只,通过机械-酶消化法提取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细胞采用10%的高糖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传代至第3代进行后续实验。首先,免疫荧光鉴定细胞中GFAP含量,随后进行实验分组:空白组(Control group,CG)、模型组(Model group,MG)、空白血清组(Blank serum group,BSG)、DDD含药血清组(DDD)、TGN-020干预组(TGN-020)、DDD联合TGN-020组(DDD+TGN-020),除MG外,其余各组均以划痕法进行造模,造模完成后DDD予以含药血清干预,BSG予以等剂量空白血清干预,TGN-020予以100nm TGN-020干预,DDD+TGN-020先予TGN-020干预后再予DDD干预。MTT法检测DDD含药血清干预AS的安全干预浓度、最佳干预时间和干预浓度,MTT法检测各组对RAS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RAS中AQP4和GFAP共表达的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AS中AQP4、GFAP和NGF、BDNF、GAP-43蛋白的表达量,镜下观察DDD含药血清对RAS迁移率的影响。统计学方法:实验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误(`X±S)表示,所得数据均经过正态性分布检测,若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则采用LSD法,方差不齐则采用Games-Howell法;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第一部分:自制脊髓打击器与NYU打击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研究1.各组脊髓外观形态比较A组T10节段处硬脊膜完整,脊髓组织呈均匀乳白色,形态饱满圆润;B1、B2、C1、C2组T10节段处硬脊膜均完整,颜色呈不同程度的鲜红色或暗红色,损伤处可见水肿、瘀血及瘢痕组织增生,相对于B1、C1组,B2、C2组水肿更严重、瘀血范围更广、颜色更深、瘢痕组织更多。2.行为学评分比较BBB评分结果显示,A组术后除因手术致运动量减少外,未出现双下肢功能异常的表现,评分为21分;其余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B2与B1、C2与C1相比,BBB评分显着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1与C1、B2与C2相比,BBB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Reuter评分结果显示,A组术后未发现感觉功能异常现象;其余各组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功能异常现象,具体表现为B2、C2组术后1d牵张反射消失,肌力、肌张力减弱或消失,疼痛回缩反射迟钝,背部感觉存在或消失;B1、C1组术后1d除肌力消失外,牵张反射、肌张力、疼痛回缩反射、背部感觉均存在,术后3d肌力开始恢复。B2与B1、C2与C1相比,Reuter评分显着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1与C1、B2与C2相比,Reuter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3.尼氏染色尼氏染色结果显示,A组脊髓组织结构完整,灰白质边界清晰,神经元细胞形态规则、胞核大、核仁清晰可见、数量多,胞质内可见斑块样尼氏体。相比A组,其余各组结构破坏更严重,灰白质结构不清,组织空白间隙更大,损伤处可见细胞呈空泡样改变或细胞皱缩、体积减小,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体模糊或消失。4.脊髓受损面积比结果表明,A组未见受损区域,比值为0,其余各组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B1和C1,B2和C2损伤面积比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B1与B2、C1与C2损伤面积比值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5.各组脊髓前、后角神经元损伤程度比较通过分析前、后角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显示,A组神经元数目多,尼氏体含量多,其余各组均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相对于B1和C1,B2和C2神经元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B1与B2、C1与C2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第二部分:抵当汤加减调节AQP4表达对SCI大鼠脊髓水肿的作用研究1.各组脊髓组织的大体观察从大体观察上来看,Sham组脊髓组织颜色鲜白,组织完整,未见瘀血部位和水肿;Model组在打击损伤部位可见明显的瘀血区域,瘀血颜色深红,瘀血范围较大,并可见明显脊髓水肿;DDD组在打击损伤部位可见较小的瘀血区域,瘀血部位颜色淡红,可见轻度水肿;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大体观察相似,肉眼见无显着差异。2.各组脊髓组织含水率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脊髓组织含水率均显着增高(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脊髓组织含水率均显着降低(P<0.05);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组间比较,脊髓组织含水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3.行为学观察结果各组大鼠BBB评分、斜板实验结果以及Reuter评分显示,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BBB评分和斜板实验得分均显着降低(P<0.05),Reuter评分均显着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BBB评分均显着升高(P<0.05),Reuter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HE染色Sham组组织结构完整,神经元等细胞形态结构良好,未见瘢痕组织或空洞形成,未见瘀血区域或炎性物质渗出。Model组损伤部位可见组织结构离乱,大量瘢痕组织和脊髓空洞的形成,可见明显的瘀血区域,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等细胞皱缩,数量减少。其余三组可见组织形态结构较完整,可见少量脊髓空洞的形成,瘀血区域范围较小,炎性细胞清润较少,神经元等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使用Image J软件对各组空洞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odel组脊髓空洞面积显着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脊髓空洞面积显着降低(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脊髓空洞面积组间比较不具有显着差异(P>0.05)。5.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神经元形态Sham组脊髓形态结构完整,灰质呈蝴蝶状,灰白质界限清晰,可见较多的神经元分布,神经元胞质内可见染色清晰的斑块状尼氏体,神经元胞体饱满,细胞核大,核仁明显。Model组脊髓组织破坏严重,结构不完整,灰、白质界限不清,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皱缩、液化、坏死,形成较多的空泡,尼氏体较小或消失。相对Model组,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脊髓结构较完整,隐约可见灰白质界限,神经元仍可见,数量较多,空泡样改变减少,尼氏体数量较多、较饱满。但相对于Sham组,神经元仍存在固缩,胞浆减少,核变小,尼氏体减少等病理改变。6.免疫荧光检测各组AQP4、GFAP的阳性细胞表达量AQP4阳性细胞表达呈绿色,GFAP阳性细胞表达呈红色,DAPI染色呈深蓝色,AQP4+/GFAP+细胞表达呈黄色树枝状,各组染色背景干净,表达清晰,细胞核数量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Sham组少见或未见明显的AQP4+/GFAP+细胞,Model组可见较多的AQP4+/GFAP+细胞,且细胞亮度高,胞体肿胀程度严重。与模型组相比,DDD组、TGN-020组以及DDD+TGN-020组细胞数量较少,亮度较低,细胞肿胀程度减轻。对各组的AQP4+/GFAP+细胞进行计数和统计,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AQP4与GFAP的阳性细胞占比均显着增高(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AQP4与GFAP的阳性细胞占比显着降低(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间相比较,AQP4与GFAP的阳性细胞占比无显着差异(P>0.05)。7.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QP4、GFAP、PCNA、CSPG、NGF、BDNF、GAP-43的蛋白表达量各组蛋白条带背景清晰,无杂带现象,蛋白表达量趋势明显,具有可比性。与Sham组相比,各组脊髓组织中AQP4、GFAP、PCNA、CSPG蛋白的灰度值显着增高(P<0.05),NGF、BDNF、GAP-43蛋白的灰度值显着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脊髓组织中AQP4、GFAP、PCNA、CSPG蛋白的灰度值显着降低(P<0.05),NGF、BDNF、GAP-43蛋白的灰度值显着增高(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脊髓组织中AQP4、GFAP、PCNA、CSPG、NGF、BDNF、GAP-43蛋白的灰度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各组脊髓组织中PCNA和CSPG基因表达量各组基因检测的扩增曲线变化平稳,溶解曲线为平滑的单峰形态,说明引物设计好,模板未见污染,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各组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各组脊髓组织中PCNA、CSPG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增高(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脊髓组织中PCNA、CSPG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组脊髓组织中PCNA、CSPG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髓鞘和神经元组织形态Sham组脊髓组织在透射电镜下可见髓鞘外形规则,厚薄均一,形似同心圆状,结构完整,未见破裂、缺失等改变,板层结构均匀致密,胞内线粒体丰富,胞浆饱满,清晰可见。Model组髓鞘结构不规则,部分髓鞘断裂缺失,厚薄不一,局部可见褶皱卷曲,板层结构松散、融合,线粒体肿胀,甚至部分溶解消失;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可见髓鞘结构较完整,形态部分不规则但较Model组改善,部分髓鞘可见卷曲、厚薄不一,板层结构较均匀,虽有部分缺失,但松散程度相对Model组较轻,仍可见清晰的线粒体,但数量较Sham组少,胞体较小。10.电镜观察树突和树突棘形态各组脊髓经高尔基染色后结果显示:Sham组脊髓树突结构完整、形态规则、长度较长,树突上密布树突棘,树突棘分布整齐、均匀致密、数量较多;Model组脊髓树突形态不规则,部分断裂缺失,长度较短,较为纤细,树突棘数量少,稀疏分布,排列紊乱;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脊髓树突形态有所改善、树突较长、结构较完整、周经较粗,树突棘数量较多,排列更为规则、整齐。对各组脊髓树突长度及树突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odel组树突长度明显降低(P<0.05),树突棘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Model组相比,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树突长度明显增加(P<0.05),树突棘数量显着增多(P<0.05);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组间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抵当汤加减含药血清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迁移及神经生长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1.原代AS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培养2d,镜下可见AS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散在分布,部分细胞形似星形,细胞核大、呈椭圆形,细胞胞浆丰富,从胞体向四周发出长而有分支的突起;将原代细胞传代至第三代可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适宜进行后续实验。2.AS鉴定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GFAP染色呈阳性,阴性对照组未见任何阳性染色,提示GFAP呈特异性表达,所提取的细胞为AS。3.DDD含药血清对AS的安全干预浓度,以及干预RAS的最佳干预时间和最佳干预浓度DDD含药血清干预AS的安全浓度范围为:0-15%,DDD含药血清干预RAS最佳的干预浓度为10%,最佳干预时间为48h。4.DDD含药血清对RAS活性的影响MTT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其余各组RAS活性均降低(P<0.05);与MG相比,BSG组RAS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DDD、TGN-020和DDD+TGN-020组RAS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DDD、TGN-020和DDD+TGN-020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DDD含药血清对RAS迁移率的影响损伤24h后,各组RAS与对侧细胞完全分离,中间形成一条空白的划痕区域,划痕区未见或少见RAS;48h后部分细胞开始向对侧延伸突触,划痕区域出现部分肥大的RAS,细胞胞浆丰富,胞体呈球形,发亮,细胞加速分裂;72h后划痕区域缩小,部分RAS与对侧RAS突触交织,划痕开始愈合。在整个愈合过程中,24h各组划痕区域面积比无显着差异(P>0.05);自48h开始,与MG组相比,BSG划痕区域面积比无显着差异,其余各组均明显较大(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72h后,MG组与BSG组划痕区域面积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MG组相比,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划痕区域面积比明显较大(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以上划痕区域面积比的改变反映了RAS在损伤发生后向受损区域的迁移速率。6.各组对RAS中AQP4、GFAP荧光表达量的影响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RAS中AQP4、GFAP和细胞核进行了标记。染色结果显示,AQP4+细胞呈绿色,GFAP+细胞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荧光双标的细胞呈黄色的不规则树枝状。其中,CG组仅见12个零星分布的AQP4+/GFAP+细胞;MG组和BSG可见较多的AQP4+/GFAP+细胞,亮度较高,细胞肿胀程度严重;DDD组、TGN-020组、DDD+TGN-020组可见较少的AQP4+/GFAP+细胞,亮度较低,细胞肿胀程度较轻。对AQP4+/GFAP+细胞进行计数统计,结果表明,与CG相比,其他各组阳性细胞占比显着增多(P<0.05);与MG相比,除BSG组无显着差异外(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阳性细胞占比显着减少(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阳性细胞占比组间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7.各组对RAS中AQP4、GFAP和NGF、BDNF、GAP-43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其余各组AQP4和GFAP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增高(P<0.05),NGF、BDNF、GAP-43蛋白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与MG组相比,除BSG组无明显差异外(P>0.05),DDD组、TGN-020组和DDD+TGN-020组AQP4和GFAP蛋白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NGF、BDNF、GAP-43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增高(P<0.05),3组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 1.自制简易脊髓打击器从20mm、40mm高处垂直撞击脊髓组织具有和NYU打击器从12.5mm、25mm处打击脊髓损伤程度相似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自制简易脊髓打击器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供科研工作者参考。2.通腑逐瘀法治则指导下抵当汤加减可有效消除SCI大鼠损伤处水肿,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可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提高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及细胞膜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康复。3.DDD含药血清能通过抑制AQP4的表达,有效减轻RAS水肿,减少RAS活化和减缓RAS迁移,促进RAS中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刘晓云[3](2021)在《3D打印技术构建干细胞仿生支架用于软骨及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以生物材料、细胞等生物活性分子为单元,能够精确、高效地构建复杂、个性化的仿生功能性支架。近些年来已经成为组织工程以及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利用3D技术进行组织工程修复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生物材料缺乏良好的打印性、力学性能与天然组织器官不匹配以及诱导细胞发挥作用的生物功能有限等。针对目前软骨及脊髓损伤修复存在的难题,本博士论文利用3D打印技术通过构建个性化仿生三维支架来模拟不同组织的微环境,有效诱导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在体内外环境下,研究其在软骨以及脊髓损伤修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可分为三部分:1、为了构建生物功能、力学性能双重仿生支架用于关节软骨修复,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聚己内酯(PCL)加固的具有微孔道结构的羟丁基壳聚糖-纳米短纤维(HBC-NF)复合水凝胶模拟关节软骨微环境以及力学强度,调控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存活和分化,从而实现对软骨组织损伤的修复。实验结果表明,HBC-N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外培养环境下能够有效促进hMSCs的增殖。更重要的是,所制备的HBC-NF水凝胶内部拓扑结构可以促进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软骨分化早期的“聚合作用”,从而显着提高hMSCs的软骨分化能力。与此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PCL网格骨架以及支架内部的微孔道,提高整个支架的力学性能以及物质交换能力。实验证明该复合支架具有与软骨相似的力学性能,同时能在体内很好地诱导软骨的形成,有望在未来实现对关节软骨的有效修复。2、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将生物材料与神经干细胞(NSCs)相结合,精确控制细胞的密度与分布,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支架,模仿天然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可以有效修复脊髓损伤。基于上一研究的发现,HBC具有良好的可打印性能,本研究利用HBC、透明质酸以及基质胶组合的新型生物墨水。该生物墨水可实现20 s快速成胶以及自动二次交联,从而实现“一步法”生物3D打印,构建NSCs脊髓仿生支架,从而解决目前NSCs生物3D打印中打印过程繁琐、细胞存活率低、细胞-支架相互作用弱等问题。实验表明,打印后的NSCs存活率高(>95%),优化的支架微环境能够加强细胞-支架相互作用,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形成神经网络。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脊髓样支架,移植到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模型中,在脊髓损伤处实现神经元再生,降低胶质瘢痕沉积,从而明显改善了大鼠的后肢运动能力。该工作有望用于脊髓损伤以及神经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再生修复。3、在NSCs生物3D打印仿生支架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的研究进一步探究药物小分子对NSCs分化的作用,通过构建功能性神经支架,负载并缓释诱导小分子更好地促进NSCs的神经元分化。本章研究首次探讨了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抑制剂OSMI-4小分子对NSCs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OSMI-4能够通过抑制NSCs的Notch通路,促进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利用甲基丙烯酰化明胶与丙烯酰环糊精构建超分子水凝胶,制备可生物3D打印的生物墨水,该墨水具有良好可打印性,打印后的支架能够提高细胞-支架相互作用,有利于NSCs在支架内部的粘附以及增殖。更重要的是该水凝胶能够负载并缓释疏水性OSMI-4小分子,诱导NSCs向神经元分化。动物实验表明,该功能支架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处神经元再生以及轴突生长,从而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能力,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张刘波[4](2021)在《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近80万SCI患者,SCI会损害其运动、感觉、免疫等功能,而且慢性SCI患者的功能恢复非常有限,因此许多患者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在美国,每一位SCI患者一生的直接护理需花费110-460万美元。SCI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易出现抑郁、焦虑状态、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等,通常会致患者的的自杀率上升。SCI不仅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虽然许多学者对SCI进行不断的探索,并且提出多种尝试方法来治疗SCI,但SCI是一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疾病,受到许多不同的机制共同影响,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无法同时作用于SCI的多种病理机制。补阳还五汤是祖国传统医学治疗SCI的经典方剂,可以通过不同成分、不同靶点及不同通路治疗SCI,增加SCI患者恢复的可能性。研究一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系统评价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探讨补阳还五汤干预SCI是否有效及安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和参考。研究方法: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补阳还五汤”、“随机对照”等为检索词,建库至2021年1月为检索时间,通过电子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依据纳排标准筛选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S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2名专业人员检索、筛选数据,并对其质量评价,借助Revman5.3和STATA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回归分析、合并效应量、发表偏倚检测等。研究结果:共检索到291篇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RCT,依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1篇文献,共777名患者,合并效应量结果表明:观察组的A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MD=5.59,95%CI(3.92,7.27),P<0.00001)。观察组的 ASIA 感觉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显着(SMD=8.21,95%CI(5.81,10.62),P<0.00001)。观察组的 ASIA 分级较对照组显着提高(RR=1.68,95%CI(1.28,2.19),P=0.0002)。观察组的 ASIA 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MD=12.62,95%CI(4.38,20.87),P=0.003)。观察组 FIM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MD=1.93,95%CI(1.18,2.68),P<0.00001)。观察组的 SEP 波幅较对照组无显着提高(SMD=0.36,95%CI(-0.40,1.11),P=0.35>0.05)。观察组的MEP 波幅较对照组显着提高(SMD=0.54,95%CI(0.11,0.97),P=0.01<0.05)。观察组的SEP潜伏期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SMD=-4.27,95%CI(-5.78,-2.75),P<0.00001)。观察组的MEP潜伏期显着短于对照组(SMD=-4.83,95%CI(-7.64,-2.03),P=0.0007<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6),P=0.01<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0.87,95%CI(0.32,2.35),P=0.78>0.05)。Egger 法的结果显示:P=0.011<0.05,且 95%CI[0.750,3.570]不包含0,考虑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研究结论:1.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SCI可显着提升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评分、ASIA分级、ASIA总评分、MEP波幅、FIM评分及有效率,降低SEP潜伏期及MEP潜伏期,无显着不良反应。2.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可促使SCI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加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3.本次研究有发表偏倚的可能,需要RCT再次验证。研究二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SCI可能的靶点和通路,阐释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机制,给更深入的研究和和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首先,以“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7味中药的拉丁文、中文标准名或拼音为检索词,通过电子计算机检索T CMSP、TCMID和SymMap数据库,搜集其主要化学成分。其次,通过PubChem数据库检索化学成分的Canonical SMILES,将Canonical SMILES上传至SwissADME平台,筛选有生物学意义的化合物。然后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SEA及PubChem数据库搜索和筛选主要成分的靶点。以“Spinal cord injury”为检索词,检索OMIM、DrugBank、TTD和D isGeNET数据库,搜集SCI的靶点信息。通过Venny2.1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即考虑为补阳还五汤干预SCI的潜在靶点。借助软件Cytoscape3.7.1,构建相关网络图,并通过拓扑分析筛选补阳还五汤的主要成分。借助String11.0数据库分析交集靶点,Cytoscape 3.7.1的CytoHubba插件,计算出补阳还五汤干预SCI的Top10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Graphpad Prism8.0.1软件对其进行图像化处理。最后,借助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的10个主要活性成分与top5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预测结合能。研究结果:1.共检索到1146个补阳还五汤的化合物,通过SwissADME平台共筛选到447个有生物学意义的化合物,包括黄芪的54个化合物;当归的121个化合物;川芎的139个化合物;红花的69个化合物;赤芍的64个化合物;桃仁的66个化合物;地龙的0个化合物。作用于593个靶点。2.通过4个疾病数据库共检索到SCI疾病的197个靶点,与补阳还五汤的靶点取交集,共获得23个潜在治疗靶标。黄芪的13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当归的13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川芎的13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红花的20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赤芍的15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桃仁的10个化合物是干预SCI的有效成分。3.通过拓扑分析获得10个补阳还五汤主要化学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姜黄素(Curcumin)、黄芩素(Baical ein)、视黄醇(retinol)、亚麻酸(Linolenic Acid)、腺嘌呤(Adenine)、野黄芩黄素(Scutellarein)、月桂酸(Lauric Acid)。通过 CytoHubba 插件 Top10 关键靶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8(CXCL8)、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干扰素γ(IFNG)、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前列腺素G(P TGS2)、干扰素β1(IFNB1)、白介素2(IL2)、雄激素受体(AR)。4.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的结果如下: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机制可能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细胞质、细胞外空间等细胞组分条目有关。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机制可能与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等有关。5.补阳还五汤的10种活性成分与5个关键靶蛋白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结论:补阳还五汤的66个化学成分作用于SCI的23个靶点,TNF、CXCL8、TP53、MMP9、IFNG、NR3C1、PTGS2、IFNB1、IL2、AR为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关键靶点,主要作用于RIG-I样受体通路、NF-kappa B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等,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神经细胞凋亡,推动轴突再生,进而促进SCI患者功能的恢复。
韩梦雨[5](2021)在《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针药联合改善NMO所致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72例以ON为首发临床表现的NMO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包括一般资料、发病特点、病程进展、合并疾病、免疫学检验、治疗反应及预后等。结果:1.一般资料:72例NMO-ON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33岁;女性61例(84.72%),男女比约为1:5.54;病程中位数67月,病程以“复发-缓解”为主,单相与复发比约1:5.8。2.临床特点:66例(91.67%)单独ON起病,ON累及单眼者59例(81.94%);主要症状为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可伴转动痛、视野缺损及色觉异常等;14例(19.44%)伴诱因,最常见为上呼吸道感染;11例(15.28%)伴系统性免疫性病,最常伴发干燥综合征及甲状腺疾病;59眼(75.64%)首发视力小于0.1,AQP4-IgG状态(P=0.032,OR=2.55)和发病年龄(P=0.037,OR=3.93)是影响患者首发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整个病程中,44例(61.11%)双眼先后累及,ON发病次数中位数为2次,ON二次发作时间中位数是3月;1年、3年复发率分别约0.56(40/72)和0.74(53/72);至末次随访时间,单侧致盲率约48.61%,致患者单侧致盲ON发作中位数为2次;53例(73.61%)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的累及,脊髓(61.1 1%)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3.实验室结果:80%(48/60)患者血清AQP4-IgG抗体阳性;25%(3/12)患者MOG-IgG阳性;18例(25%)伴其他系统性免疫性抗体,最常见伴ANA抗体阳性;4.影像学特点:NMO-ON多累及后视路,病变长度>1/2视神经;45例(84.91%)脊髓MRI病变≥3个锥体;47.17%(25/53)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颈髓和胸髓病变。5.针药联合改善NMO所致视神经萎缩:24眼治疗4周有8只眼视力提高≥2行,总有效率91.67%;动态视野平均缺损度(MD)及平均敏感度(MS)较前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有12眼视力提高≥2行,总有效率100%;视野MD显着下降(P<0.05),MS明显提高(P<0.05)。结论:1.NMO-ON患者首次发病多ON单独起病,单侧累及,女性中青年高发,AQP4-IgG阴性患者更趋年轻化,急性期对患者视功能威胁巨大,恢复期多遗留较差的视力预后;最常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漫长的病程多见双侧视神经受累及多次复发,脊髓是除视神经外最常见的复发部位;AQP4-IgG状态和发病年龄是影响NMO患者首次发病视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2.大多数(80%)NMO-ON患者AQP4-IgG血清阳性,部分患者伴发以干燥综合征和甲状腺疾病为代表的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最常见伴有的血清学免疫性抗体是抗ANA抗体;3.NMO-ON患者视神经多累及后视路,病变长度>1/2视神经,脊髓损伤多为连续长节段,约一半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颈髓和胸髓病变;4.针药联合可显着提高NMO所致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功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和动态视野MS,降低患者MD。(二)视神经脊髓炎相关视神经炎(NMO-ON)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目的:通过将患者AQP4-IgG强阳性血清显微注射至大鼠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诱导视神经NMO样病变,从活体与病理、视神经及脊髓、大脑等多维度评价该模型,为探究药物防治NMO-ON提供模型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根据血清样本类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上结膜入路暴露视神经后选择球后2mm处分别将AQP4-IgG强阳性血清和健康人血清缓慢注射到蛛网膜下腔。术后第3天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神经AQP4-IgG表达;术前1天(第0天)、术后第7、14天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瞳孔对光反射(PLR)检测;术后第14天分别处死两组大鼠行视网膜、视神经、大脑及脊髓等组织制片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第3天模型组视神经AQP4-IgG强表达,假手术组未见表达(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AQP4-IgG沉积区域表达也显着降低(P<0.001);模型组N1-P1波振幅和PLR第7天、14天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视神经HE染色肿胀水肿、着色明显加深,轴突数量显着减少伴有不规则空洞化,其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RGCs水肿显着,数量明显减少,且大小不一,核仁不清晰;视神经LFB髓鞘染色,模型组可见到蓝色区域显着减少;模型组大鼠视神经电镜则可见到轴突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紊乱、横断面形态不规则,微管微丝大量溶解,髓鞘严重分层、结构不完整,且大多数髓鞘松解或者脱失、塌陷,甚至无髓鞘;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丝蛋白L(NFL)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及CD68表达显着升高(P<0.001);脊髓组织HE发现,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未见到脊髓白质炎症浸润、轴突及髓鞘损伤等病理变化;脊髓组织LFB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髓鞘染色成蓝色且均匀一致,未见到染色区域减少及白色未着色区等。大脑组织HE和LFB染色也未发现炎症浸润及脱髓鞘等病理损伤;结论:1.我们通过在大鼠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显微注射人类AQP4-IgG阳性血清成功构建了NMO-ON大鼠模型,该模型显示NMO-ON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破坏、炎症浸润、轴突损伤及脱髓鞘等;2.大鼠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显微注射人类AQP4-IgG阳性血清构建NMO-ON模型,仅能启动局部视神经周围免疫,对脊髓及大脑等其他神经系统未产生病理损伤。(三)调肝活络法防治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的疗效及机制探究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体内研究,观察调肝活络法的干预效果,并深入挖掘方药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为NMO-ON的临床治疗提供中西医协同的解决方案。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激素组、中药+激素组,显微注射法构建NMO-ON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无菌蒸馏水、中药、激素及中药+激素等灌胃干预21天,术前1天(第0天)、术后7天、14天及21天分别行F-VEP、PLR检测;第21天处死所有大鼠,制备视网膜、视神经切片,进行HE染色及超微电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GCs中Brn3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NFL、髓鞘碱性蛋白(MBP)和CD68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视神经IL-6、IL-10、TNF-α、p-NF-κB p65 蛋白表达。结果:1.视神经功能学评价:与同时间点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激素组在第7、14和21天均可显着提高视神经F-VEP的N1P1振幅(P<0.001);在第21天,中药组、中药+激素组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PLR收缩程度也显着增加(P<0.001);2.组织病理学评价: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激素组视神经HE染色均可见轴突损伤减轻、视神经水肿消退及未见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电镜发现中药组轴突数量明显增加,神经纤维束状形态可循,可见微丝微管结构,髓鞘损伤也较之减轻;与激素组相比,中药+激素组见到更完整的神经轴突、髓鞘结构;免疫组化发现,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激素组RGCs的Brn3a表达量较之均显着升高(P<0.001);视神经免疫荧光提示中药组及中药+激素组GFAP、MBP和NFL表达量较模型组表达量升高(P<0.001)。CD68视神经染色也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中药+激素组可见到CD68表达显着降低(P<0.001);3.Western Blotting: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神经内p-NF-κB p65、TNF-α和IL-6显着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激素及中药+激素组均可见到p-NF-κB p65、TNF-α和IL-6降低(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神经内IL-10显着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激素及中药+激素组均可见到 IL-10 升高(P<0.001)。结论:1.调肝活络复方中药可以减轻NMO-ON大鼠模型视神经轴突丢失、髓鞘损伤及炎症浸润,进而提升和改善视觉诱发电位N1P1振幅及瞳孔对光反射收缩能力。2.调肝活络复方中药对NMO-ON视神经及视网膜发挥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视神经内NF-κB蛋白磷酸化及调控相关炎症介质(IL-6、TNF-α及IL-10)的产生有关。
赵建[6](2021)在《活性肽OM-LV20能显着改善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脊髓损伤是一种创伤性的神经系统疾病,损伤后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累及呼吸、泌尿等系统,甚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且这些病理改变往往是长期存在的,这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损伤,还会对其整个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脊髓损伤患者大约有25-50万,且发病率成逐年增加的趋势,但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却仍没有任何一种专一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探索新型脊髓损伤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从两栖动物的皮肤分泌物中鉴定出一种名为OM-LV20的新型天然活性多肽,其具有显着的促皮肤组织再生能力和神经保护作用,结合OM-LV20表现出来的活性和特点,我们将该肽应用到脊髓损伤的治疗研究,观察活性肽OM-LV20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组织结构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构建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MPED)和样品组(OM-LV20),分别腹腔给药治疗后使用Basso-Beattie-Bresnahan行为学评分量表观察各组大鼠后肢的运动表现;并在术后28天将大鼠安乐死,分别取出不同组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脊髓组织结构的恢复情况;同时在术后28天我们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了BDNF的表达情况;在急性期48小时则是通过根据GSH、SOD、MDA、NOx试剂盒分别进行检测它们的含量来观察急性期脊髓局部微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成功稳定的构建了成年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通过行为学BBB评分量表可以观察到术后脊髓全横断大鼠运功功能均完全丧失,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大鼠后肢运动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都不能得到完全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MPED组和活性肽OM-LV20组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生理盐水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阳性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的毒副作用使得大鼠死亡率和体重均远远低于活性肽OM-LV20组和生理盐水组;通过病理学切片染色显示,全横断大鼠各组损伤部位脊髓组织均存在明显的缺损,并且可以看到损伤部位存在大量的神经胶质瘢痕,不过相对于生理盐水组,MPED组和活性肽OM-LV20组的组织缺损明显较少,存活的神经元细胞也较多,且BDNF的表达也明显增多,解剖标本初步直观确定OM-LV20组脊髓损伤部位继发性损伤明显减少,同时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OM-LV20组损伤局部缺损明显减小,尼氏染色显示OM-LV20组存活神经元胞体数目明显增加;生物化学检测SOD的检测结果显示活性肽OM-LV20组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而相反的指标MDA相对于生理盐水组,活性肽OM-LV20组的含量却非常低;同时发现,OM-LV20相对于生理盐水组GSH表现出较高的含量,而NOX含量却相对较低。[结论]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发生后,在损伤急性期使用活性肽OM-LV20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局部微环境,而脊髓微环境的状态对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活性肽OM-LV20的应用可在急性期改善损伤局部微环境,进而减轻继发性的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同时,由于活性肽OM-LV20的治疗使得损伤部位脊髓的结构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唐维[7](2021)在《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靶向治疗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性脊椎疾病,常导致受损部位以下肢体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使患者不得不长期甚至终身接受治疗与护理。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虽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被推荐作为临床上治疗SCI的标准方法,但此方法的疗效不佳,且常伴有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因此,亟需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用于SCI的治疗。近年来,基于天然细胞膜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其将天然细胞膜与合成纳米载体结合在一起,即保留了纳米颗粒自身的载药能力和尺寸优势,又具备了天然细胞固有的“自我识别”特征,能逃避网状内皮系统的(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清除。同时,细胞膜上存在的一些功能蛋白也可赋予该仿生载体靶向递送的能力。脊髓受损后,巨噬细胞会被大量招募并浸润进入脊髓损伤部位,此过程主要由巨噬细胞膜表面相关受体介导,说明巨噬细胞膜具有成为SCI靶向递送材料的潜力。基于此,本课题以盐酸米诺环素(minocycline hydrochloride,MC·HCl)作为模型药物,构建了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仿生递药系统用于脊髓损伤的靶向递送治疗。此递送系统有三大优势:(1)高度的生物相容性,无免疫原性;(2)躲避RES的识别清除表现出长循环效果;(3)特异性靶向脊髓损伤。此外,考虑到巨噬细胞存在多种极化表型,彼此之间表现出不一样的生物学功能,本课题还初步考察了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对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靶向递送能力的影响。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构建了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仿生递药系统,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表征。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膜,通过物理挤压的方法将巨噬细胞膜包覆在脂质体的表面,制得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RM-LIP)。透射电镜观察显示RM-LIP具有明显核-壳结构。激光粒度仪分析结果显示RM-LIP水合粒径约为110.1 nm,高于内层脂质体(PEG-LIP)的粒径(77.6 nm),Zeta电位由-15.3 m V变为-21.0 m V,与巨噬细胞膜电位(-22.3m V)相近。在荧光共定位实验中,巨噬细胞膜的红色荧光与脂质体的绿色荧光高度重叠,进一步证实巨噬细胞膜成功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分析显示巨噬细胞膜包裹的盐酸米诺环素脂质体(RM-LIP/MC)的包封率约为91.2%,在4℃在静置72 h后,其包封率和粒径未发生明显变化,制剂保持澄清透亮,证实制剂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结果显示RM-LIP/MC在72 h里的累计释放量约为62.6%,与LIP/MC(86.4%)和PEG-LIP/MC(85.3%)相比,显示出一定的缓释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两个重要的功能蛋白Integrinα4和Mac-1在RM-LIP上保留完好。此外,进一步分析巨噬细胞极化对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靶向递送能力的影响,诱导得到经典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激活的M2型巨噬细胞,并制备对应的细胞膜包裹脂质体RM1-LIP和RM2-LIP。实验结果显示RM-LIP,RM1-LIP和RM2-LIP三种递送系统的理化性质相似,但生物性特征存有差异。本文第二部分评估了RM-LIP长循环功能及主动靶向性。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巨噬细胞膜的包裹明显降低了RAW264.7细胞对制剂的摄取。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RM-LIP/MC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12.12 h,是普通LIP/MC的2.5倍左右,说明巨噬细胞膜包裹能够显着延长制剂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此外,三种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被证实具有相似的长循环效果。以LPS诱导HUVEC细胞来模拟脊髓损伤部位发炎血管,考察不同制剂的体外靶向性。实验结果显示经LPS诱导的HUVEC细胞对RM-LIP的吸附量相比PEG-LIP明显增加,而对封闭组(Blocked RM-LIP)(提前使用抗体对RM-LIP上Mac-1和Integrinα4进行封闭)的吸附量并没有明显提高,证明RM-LIP主要是通过Mac-1和Integrinα4实现与发炎血管内皮的特异性结合。为考察RM-LIP的体内靶向性,我们构建了小鼠脊髓挫伤模型,通过离体荧光成像和组织分布实验考察了各组制剂在SCI小鼠脊髓及各个组织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RM-LIP在SCI小鼠脊髓受损部位的聚集量明显高于PEG-LIP和Blocked RM-LIP,证实RM-LIP对SCI具有主动靶向性。组织荧光切片显示RM-LIP能很好渗透进脊髓组织内部。此外,体内外实验均显示RM-LIP,RM1-LIP和RM2-LIP三种制剂对SCI的靶向递送能力相似,说明巨噬细胞极化未对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主动靶向性产生显着影响。本文第三部分考察了RM-LIP/MC的体内外药效及安全性。以LPS刺激BV2细胞构建体外神经炎症模型。ELISA分析结果显示经LPS刺激后的BV2细胞与RM-LIP/MC共孵育后,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量明显减少。体内药效实验显示,给药24 h后,与其他治疗组小鼠相比,RM-LIP/MC组小鼠脊髓损伤部位TNF-α和IL-6的浓度显着降低,细胞焦亡明显减少,继发性损伤得到有效抑制。在脊髓受损49天后,RM-LIP/MC组小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后肢可较协调且持续的脚掌触地行走,脊髓受损部位空洞面积减少,胶质瘢痕生成受抑制且神经轴突坏死减少。连续给药7天后,MC·HCl组小鼠血清中肌酐(CREA)和尿素(UREA)的含量明显升高,肾脏组织出现病变,而RM-LIP/MC组小鼠未出现明显异样,说明RM-LIP递送降低了高剂量给药MC·HCl带来的肾脏毒性,且RMLIP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脊髓受损后巨噬细胞可浸润至脊髓损伤部位的病理现象,设计了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仿生递送系统用于脊髓损伤的靶向递送治疗,其不仅保留了脂质体良好载药能力,也能延迟RES的清除并主动靶向脊髓损伤部位,表现出优异的SCI治疗效果。此外,本文还初步考察了巨噬细胞极化对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靶向递送能力的影响。
田婷,李晓光[8](2021)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问题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脊髓损伤导致严重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目前脊髓损伤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多种新型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开辟了新途径。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过程,总结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究进展,分析临床转化现状与挑战,展望脊髓损伤治疗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2003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neuroplasticity,functional recovery,therapeutic strategy,combinatory therapies, clinical translation"。初检文章398篇,经过筛选、整理,最终纳入116篇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针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脊髓损伤的潜在治疗策略包括:①增强神经保护:减少继发性损伤;②促进再生修复:激活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改善微环境、细胞移植、神经调控与康复训练、脑机接口、联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单一治疗措施不足以促进人类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联合治疗通过解决脊髓损伤的多个病理过程,已经证明比单一治疗更为有效。未来临床试验应该加强多学科交流与合作,以确定最佳组合方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
万然,史旭,刘京松,王岩松[9](2021)在《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背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再生能力有限,脊髓损伤常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的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现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由于介导了细胞移植的主要治疗作用且避免了细胞排异等问题,因此将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力工具。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spinal cord injury,secretom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脊髓损伤,分泌组"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排除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文章,纳入符合标准的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中富含各种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可溶性分子及细胞外囊泡,在减少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应答、抑制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及血管形成方面都起到了显着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且避免了细胞移植的种种弊端,未来将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可靠方法。
丁洁[10](2020)在《不同穴位配伍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差异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是在建造脊髓损伤模型后,使用不同穴位配伍进行电针治疗,通过观察脊髓损伤后大鼠行为学评分(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BBB评分),脊髓病理改变,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变化特点,评价不同穴位配伍电针的疗效,以及不同穴位配伍之间是否存在疗效差异,从而寻找较为合理的电针穴位配伍方案,以为临床针刺治疗穴位配伍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将10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EA1、EA2、EA3组),每组各20只大鼠,上述每组再根据不同时间窗分为4个亚组(术后3d、7d、12d、18d),每个亚组5只,使用课题组自制的改良型大鼠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电针治疗组穴位配伍组别为:EA1组大椎、命门、夹脊、足三里和三阴交,EA2组大椎、命门、夹脊、水沟和阳陵泉,EA3组大椎、命门、夹脊、肾俞和次髎。术后1d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建模后的后肢运动功能,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结构,Nissl染色观察尼氏体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总结分析比较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BBB评分结果:脊髓损伤术后不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治疗3d、7d后,各电针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12d后,EA1、EA2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EA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d后,3组电针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2.HE染色病理结果:假手术组脊髓结构完整,神经元形态清晰。模型组中,脊髓损伤后3d,可见脊髓组织广泛出血,脊髓正常结构破坏;7d、12d脊髓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可见坏死细胞,胶质细胞增多,形成空泡;18d时脊髓组织结构松散,细胞萎缩固化。不同电针组治疗3d后脊髓组织无明显变化,治疗7d、12d后神经元有所修复,细胞坏死减少,治疗18d后疗效更佳。3.Nissl染色病理结果:假手术组脊髓及神经元结构完整清晰,可见饱满的尼氏体。脊髓损伤3d、7d后脊髓灰质、白质结构破坏,神经元尼氏体变少、变小或消失,神经元固缩、细胞核裂解,甚至溶解液化。12d、18d神经元周围可见较大空泡样变。不同电针组治疗3d、7d、12d后神经元尼氏体无明显恢复,治疗18d后可见神经元尼氏体数量和形态有所修复。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GFAP阳性细胞位于胞质中,显色为黄棕色。在脊髓组织未损伤时GFAP表达显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少,胞体小,突起少;脊髓损伤后3d,未见明显GFAP阳性细胞;损伤后7d、12d,GFAP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但胞体形态纤细;损伤后18d,GFAP阳性细胞数量较前明显增多,胞体增大,病灶边缘细胞增生更明显。不同电针组治疗后,GFAP阳性细胞数量3d后无明显变化,但7d、12d后GFAP阳性细胞,胞体明显肥大,同时突起增多,病灶边缘增生明显,18d后GFAP阳性细胞减少。结论:BBB评分结果表明:3组不同电针组均能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功能,治疗12d后3组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已明显升高,治疗18d后疗效更加显着。EA1、EA2组疗效优于EA3组。HE染色与Nissl染色病理结果表明:3组不同电针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及尼氏体病理改变,能保护神经元,减少细胞损伤的数量,治疗18d后疗效更佳,但3组电针治疗组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经3组不同电针组治疗后,GFAP阳性细胞数量3d时无明显变化,但7d、12d的GFAP阳性细胞,胞体明显肥大,同时突起增多,病灶边缘细胞增生明显,且呈增加趋势,12d时达高峰,18d的GFAP阳性细胞数量减少,胞体仍有增大,但胞体突起减少。3组电针治疗组GFAP阳性面积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差异,但3组电针治疗组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综合提示,不同穴位电针治疗组治疗脊髓损伤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脊髓结构、尼氏体有所修复,且能通过调控GFAP的表达,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二、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PLGA载药微球缓释体系的研发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脊髓损伤简介 |
1.2 脊髓损伤治疗 |
1.3 生物支架材料 |
1.3.1 水凝胶 |
1.3.2 纳米粒子 |
1.3.3 纳米纤维 |
1.4 载药微球体系 |
1.4.1 微球的特性 |
1.4.2 现有的微球制备方法 |
1.4.3 医学应用 |
1.5 选题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喷雾法制备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及PLGA载药微球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及其载药微球的制备 |
2.2.4 壳聚糖/明胶共混液电导率及黏度的测定 |
2.2.5 PLGA微球及其载药微球的制备 |
2.2.6 形貌观察 |
2.2.7 微球药物包封率的测定 |
2.2.8 体外释放实验 |
2.2.9 圆二色光谱分析 |
2.2.10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明胶共混液性质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
2.3.2 PLGA溶液浓度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
2.3.3 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及PLGA载药微球药物释放分析 |
2.3.4 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及PLGA载药微球的生物活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PLA/NGF-PLGA/CS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PLA纤维膜的制备 |
3.2.4 CS纤维膜的制备 |
3.2.5 PLA/NGF-PLGA/CS复合膜的制备 |
3.2.6 形貌观察 |
3.2.7 PLA/NGF-PLGA/CS复合膜的力学性能 |
3.2.8 复合膜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实验 |
3.2.9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2.10 细胞分化实验 |
3.2.11 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 |
3.2.12 复合膜的给药 |
3.2.13 行为评估 |
3.2.14 组织切片处理 |
3.2.15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3.2.16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 |
3.2.1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膜中各层的制备与优化 |
3.3.2 力学性能 |
3.3.3 体外释药研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3.3.4 PLA/NGF-PLGA/CS复合膜体外诱导PC-12细胞分化 |
3.3.5 功能性运动恢复 |
3.3.6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负载NGF-PLGA微球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407/P188/SA复合凝胶的制备 |
4.2.4 NGF-PLGA/P407/P188/SA复合凝胶的制备 |
4.2.5 P407/P188/SA复合凝胶凝胶化时间及凝胶化温度的测定 |
4.2.6 复合凝胶的形貌观察 |
4.2.7 复合凝胶的流变学特性表征 |
4.2.8 体外释放实验 |
4.2.9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4.2.10 细胞分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407/P188/SA复合凝胶的温敏性研究 |
4.3.2 P407/P188/SA复合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4.3.4 NGF-PLGA/P407/P188/SA复合凝胶的形貌表征 |
4.3.5 体外释药研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4.3.6 NGF-PLGA/P407/P188/SA复合凝胶体外诱导PC-12细胞分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调控AQP4表达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自制脊髓打击器与NYU打击器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研究 |
1.目的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6.不足和展望 |
第二部分 抵当汤加减调节AQP4 表达对SCI大鼠脊髓水肿的作用研究 |
1.目的 |
2.材料 |
3.方法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7.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抵当汤加减含药血清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迁移及神经生长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 |
1.目的 |
2.材料 |
3.实验方法 |
4.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7.不足和展望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自制简易打击器与NYU打击器 |
附件2 脊髓打击损伤模型 |
附录3 BBB评分 |
附录4 Reuter评分 |
附录5 综述 水通道蛋白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References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3D打印技术构建干细胞仿生支架用于软骨及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关节软骨损伤及治疗 |
1.1.1 关节软骨及其损伤 |
1.1.2 关节软骨损伤修复 |
1.2 脊髓损伤及治疗 |
1.2.1 脊髓结构与损伤 |
1.2.2 脊髓损伤修复治疗 |
1.3 生物3D打印技术 |
1.3.1 3D打印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以及分类 |
1.3.2 3D打印技术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应用 |
1.3.3 3D打印技术在脊髓修复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3D打印构建具有微孔道结构的纤维水凝胶支架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2 hMSCs的分离、培养以及鉴定 |
2.2.3 HBC制备与表征 |
2.2.4 PLGA静电纺丝以及NF的制备与表征 |
2.2.5 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2.6 HBC-NF水凝胶细胞毒性测定 |
2.2.7 hMSCs在水凝胶中的增殖 |
2.2.8 hMSCs在水凝胶中的软骨分化诱导及表征 |
2.2.9 3D打印具有微孔道结构的PCL-HBC-NF支架及其表征 |
2.2.10 体内软骨形成检测 |
2.2.11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hMSC的鉴定 |
2.3.2 PLGA短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2.3.3 HBC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3.4 HBC-NF水凝胶的表征 |
2.3.5 hMSCs细胞毒性与增殖 |
2.3.6 体外软骨分化 |
2.3.7 具有微孔道结构的PCL-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3.8 hMSCs的体内软骨分化 |
2.4 实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3D打印神经干细胞支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3.2.2 HBC/HA/MA生物墨水的制备 |
3.2.3 HBC/HA/MA水凝胶的表征 |
3.2.4 NSCs提取 |
3.2.5 NSCs的生物3D打印 |
3.2.6 生物3D打印支架内NSCs的存活与增殖 |
3.2.7 生物3D打印支架内NSCs分化 |
3.2.8 支架移植入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
3.2.9 SD大鼠行为学表征 |
3.2.10 大鼠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3.2.11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HBC、HA-SH以及HA-VS的表征 |
3.3.2 HBC/HA/MA生物墨水的表征 |
3.3.3 生物3D打印NSCs负载的HBC/HA/MA支架 |
3.3.4 生物打印支架中NSCs的分化行为 |
3.3.5 SCI大鼠移植支架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
3.3.6 组织学分析脊髓损伤修复情况 |
3.3.7 外源NSCs在体内的存活与分化 |
3.4 实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缓释OSMI-4小分子的神经干细胞生物打印支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4.2.2 材料制备 |
4.2.3 SM水凝胶的表征 |
4.2.4 NSCs的提取以及培养 |
4.2.5 SM水凝胶的细胞毒性测定 |
4.2.6 NSCs在水凝胶中的粘附以及增殖 |
4.2.7 OSMI-4诱导NSCs神经元分化 |
4.2.8 SM水凝胶中OSMI-4缓释 |
4.2.9 NSCs的生物3D打印 |
4.2.10 生物3D打印支架内NSCs的存活与增殖 |
4.2.11 生物3D打印支架内NSCs的分化 |
4.2.12 OSMI-4诱导NSCs神经元分化细胞通路检测 |
4.2.13 支架移植入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
4.2.14 BBB评分 |
4.2.15 大鼠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4.2.16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GelMA以及Ac-β-CD结构表征 |
4.3.2 SM水凝胶表征 |
4.3.3 NSCs细胞毒性、粘附与增殖 |
4.3.4 OSMI-4对NSCs分化的影响 |
4.3.5 生物3D打印NSCs负载的SM支架 |
4.3.6 SM-OSMI-4打印支架诱导NSCs神经元分化 |
4.3.7 OSNI-4调节NSCs分化的作用机理 |
4.3.8 生物打印支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 |
4.4 实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所取得的奖励 |
(4)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脊髓损伤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病位病性 |
3 分期分型 |
4 专病专方 |
5 并发症诊治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进展 |
1 SCI后病理生理变化 |
2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Meta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数据提取 |
2.5 质量评价 |
2.6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纳入文献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发表偏倚分析 |
4 讨论 |
4.1 补阳还五汤方解 |
4.2 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作用机制 |
4.3 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疗效分析 |
4.4 局限与不足 |
4.5 总结与展望 |
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的检索 |
2.2 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的筛选 |
2.3 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靶点的预测 |
2.4 SCI靶点的收集 |
2.5 治疗潜在靶点的筛选 |
2.6 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靶点和SCI靶点网络的构建的分析 |
2.7 相互作用网络 |
2.8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2.9 分子对接验证 |
3 研究结果 |
3.1 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收集 |
3.2 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的筛选 |
3.3 补阳还五汤预测靶点分析 |
3.4 SCI预测靶点分析 |
3.5 补阳还五汤治疗SCI的潜在靶点 |
3.6 补阳还五汤不同药物的化学成分-疾病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图 |
3.7 PPI网络的构建 |
3.8 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9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补阳还五汤干预SCI的主要化学成分 |
4.2 补阳还五汤干预SCI的作用机制 |
4.3 局限与不足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
附录2 PubMed检索策略 |
附录3 Embase检索策略 |
附录4 Cochrane检索策略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动物实验模型 |
3 离体组织实验模型 |
4 细胞实验模型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 |
1 NMO概述 |
2 AQP4-IgG |
3 MOG-IgG |
4 GFAP抗体 |
5 AQP1-IgG |
6 其他相关性抗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细胞因子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1 前言 |
2 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 |
3 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
4 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
5 其他细胞因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非侵入性电刺激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经角膜电刺激 |
3 经眼眶电刺激 |
4 经眼睑电刺激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
研究背景 |
(一)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临床评估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特点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影像学特点 |
(二)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NMO所致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
1 临床资料 |
1.1 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案 |
3 疗效指标 |
3.1 最佳矫正视力 |
3.2 动态视野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NMO视神经萎缩患者一般资料 |
4.2 临床表现 |
4.3 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
4.4 针刺治疗前后动态视野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视神经炎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研究背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动物及患者血清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案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模型诱导后视神经内AQP4-IgG的沉积 |
2.2 大鼠视神经功能学变化 |
2.3 视神经光镜观察结果 |
2.4 视神经LFB染色结果 |
2.5 脊髓光镜观察结果 |
2.6 脊髓组织形态LFB染色结果 |
2.7 大脑光镜及HE染色观察结果 |
2.8 视网膜的光镜观察结果 |
2.9 视神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
2.10 视神经NFL免疫荧光结果 |
2.11 视神经内CD68免疫荧光结果 |
3 讨论 |
3.1 NMO-ON动物模型构建国内外进展 |
3.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未来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调肝活络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疗效及机制探究 |
研究背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动物及血清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大鼠视神经F-VEP变化 |
2.2 大鼠视神经PLR变化 |
2.3 大鼠视网膜Brn3a变化 |
2.4 大鼠视神经形态学变化(HE染色) |
2.5 大鼠视神经超微结构变化(电镜) |
2.6 大鼠视神经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2.7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神经内目标蛋白阳性表达结果 |
3 讨论 |
3.1 NMO-ON的中西医防治现状 |
3.2 NMO-ON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3 调肝活络防治NMO-ON的疗效及潜在机制 |
4 结论 |
5 本研究主要创新、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活性肽OM-LV20能显着改善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髄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靶向治疗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文献综述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特征 |
2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 |
2.1 免疫调节 |
2.2 细胞凋亡 |
2.3 血管损伤 |
2.4 氧化应激 |
2.5 神经再生 |
3 脊髓损伤的药物递送系统 |
3.1 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 |
3.2 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 |
4 总结与展望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课题设计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2 课题创新点 |
第1章 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细胞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巨噬细胞膜的提取 |
2.2 内核脂质体的制备 |
2.3 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制备 |
2.4 盐酸米诺环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2.5 理化性质表征 |
2.6 功能蛋白表达 |
2.7 不同表型巨噬细胞膜包覆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理化性质表征 |
3.2 功能蛋白表征 |
3.3 不同极化表型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长循环及主动靶向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细胞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巨噬细胞摄取 |
2.2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 体外靶向性研究 |
2.4 离体成像研究 |
2.5 组织分布 |
2.6 组织荧光切片 |
2.7 不同表型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的体内外靶向性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体外长循环作用研究 |
3.2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 体外靶向性评价 |
3.4 体内靶向性评价 |
3.5 巨噬细胞极化分型对巨噬细胞包裹脂质体靶向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巨噬细胞膜包裹载药脂质体药效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细胞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体外抗炎效果 |
2.2 体内药效评价 |
2.3 体内安全性初步评价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体外抗炎 |
3.2 体内药效 |
3.3 体内安全性初步评价 |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问题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提取 |
2 结果Results |
2.1 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 |
2.2 脊髓损伤治疗策略 |
2.2.1 增强神经保护,减少继发性损伤 |
2.2.2 促进再生修复 |
2.3 临床转化现状与挑战 |
3 讨论Discussion |
(9)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筛选方法 |
1.2.1 文献入选标准 |
1.2.2 文献的排除标准 |
1.3 文献质量评估方法 |
2 结果Results |
2.1 脊髓损伤 |
2.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
2.3 无细胞治疗的衍生 |
2.4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 |
2.4.1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的定义及成分 |
2.4.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
2.4.3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的获取与应用策略 |
2.4.4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的研究现状 |
2.5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脊髓损伤 |
2.5.1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的神经保护作用 |
2.5.2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的免疫调节作用 |
2.5.3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
2.5.4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对抗瘢痕的作用 |
2.5.5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 |
2.6 问题与展望 |
3 总结Conclusions |
(10)不同穴位配伍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差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进展 |
1.中医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探索与研究进展 |
1.1 脊髓损伤病因病机认识 |
1.2 针灸治疗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
2.现代医学对脊髓损伤的探索与研究的进展 |
2.1 脊髓损伤的机制 |
2.2 GFAP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2.实验方法 |
2.1 脊髓损伤实验动物的建模与分组 |
2.2 实验动物的灌注与取材方法 |
2.3 行为学评价方法 |
2.4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5 HE染色方法 |
2.6 Nissl染色方法 |
2.7 免疫组化GFAP染色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 大鼠一般情况描述 |
4.2 BBB评分结果 |
4.3 HE染色结果 |
4.4 Nissl染色结果 |
4.5 GFAP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
5.讨论 |
5.1 脊髓损伤模型的选择 |
5.2 穴位选择依据 |
5.3 动物行为学评价标准选择 |
5.4 脊髓组织形态学观察 |
5.5 GFAP免疫组化结果 |
5.6 该实验的不足与展望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2.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
3.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PLGA载药微球缓释体系的研发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D]. 许月. 扬州大学, 2021(08)
- [2]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调控AQP4表达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 吴子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3D打印技术构建干细胞仿生支架用于软骨及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D]. 刘晓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Meta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和机制[D]. 张刘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D]. 韩梦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活性肽OM-LV20能显着改善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D]. 赵建.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7]巨噬细胞膜包裹脂质体靶向治疗脊髓损伤的初步研究[D]. 唐维. 西南大学, 2021(01)
- [8]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问题与挑战[J]. 田婷,李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19)
- [9]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万然,史旭,刘京松,王岩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07)
- [10]不同穴位配伍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差异的实验研究[D]. 丁洁.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